包装容器

申请号 CN201280045742.5 申请日 2012-09-11 公开(公告)号 CN103813964B 公开(公告)日 2016-09-07
申请人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发明人 朴恩镇; 柳然太; 车圭焕;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一种 包装 容器,该包装容器与容纳于其内部的收容物体一起被加热,包含:第一 盖子 部,具备包装区域以及围绕所述包装区域的密封区域;第二盖子部,与所述第一盖子部面对面,在所述密封区域与所述第一盖子部结合。并且,所述第一盖子部以及所述第二盖子部分别包含基底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层上的第一辅助层以及以隔着所述基底层与所述第一辅助层面对面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基底层上的第二辅助层。所述基底层由流延聚丙烯 薄膜 来实现,所述第一辅助层由包含环 氧 化丁二烯 橡胶 的流延聚丙烯薄膜来实现,第二辅助层包含与所述第一辅助层相同的物质。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装容器,该包装容器与容纳于其内部的收容物体一起被加热,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盖子部,具备包装区域以及围绕所述包装区域的密封区域;
第二盖子部,与所述第一盖子部面对面,在所述密封区域与所述第一盖子部结合,所述第一盖子部以及所述第二盖子部分别包含:
基底层,由流延聚丙烯薄膜来实现;
第一辅助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层上,由包含环化丁二烯橡胶的流延聚丙烯薄膜来实现;
第二辅助层,包含与所述第一辅助层相同的物质,且以隔着所述基底层与所述第一辅助层面对面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基底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所述第一辅助层和所述第二辅助层各自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包含嵌段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所述第一辅助层和所述第二辅助层各自的熔点为160℃至1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在80℃至155℃下,以15mm宽度及50mm长度为基准,所述基底层与所述第一辅助层之间的密封强度以及所述基底层与所述第二辅助层之间的密封强度为3.0kgf至3.8kgf。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层及所述第二辅助层各自的流延聚丙烯薄膜还包含茂金属聚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子部和所述第二盖子部分别进一步包含表面层,该表面层以隔着所述第一辅助层与所述基底层面对面的状态设置在所述第一辅助层上,且向外暴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由尼龙薄膜、定向聚丙烯薄膜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中的某一个实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层和所述第二辅助层的厚度分别为80微米至100微米。

说明书全文

包装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在冷藏或冷冻保管期间或者在将包装容器与容纳于内部的收容物体一起加热期间,能够防止其可靠性降低的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饮食生活模式的变化,在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方便消费者生活的初级加工产品,这些初级加工产品在包装好之后以冷藏或冷冻状态流通。对于这种包装产品,用户可利用微波炉等烹调设备加热之后进食,十分方便。
[0003] 另一方面,在冷藏或冷冻保管这种包装产品的过程中,包装容器可能会变硬而在外部冲击下发生破裂,导致包装质量降低,且在产品已包装的状态将产品及包装材料一起加热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包装材料因受热而破裂或熔解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冷藏或冷冻保管期间或者在将包装容器与容纳于内部的收容物体一起加热期间,能够防止其可靠性降低的包装容器。
[0006] 技术方案
[0007] 本发明的包装容器为与容纳于其内部的收容物体一起被加热的包装容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包装容器包含:第一盖子部,具备包装区域以及围绕所述包装区域的密封区域;第二盖子部,与所述第一盖子部面对面,在所述密封区域与所述第一盖子部结合。
[0008] 并且,所述第一盖子部以及所述第二盖子部分别包含基底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层上的第一辅助层以及以隔着所述基底层与所述第一辅助层面对面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基底层上的第二辅助层。
[0009] 所述基底层由流延聚丙烯薄膜(CPP)来实现,所述第一辅助层由包含环化丁二烯橡胶(EBR)的流延聚丙烯薄膜来实现,第二辅助层包含与所述第一辅助层相同的物质。
[0010] 有益效果
[0011] 根据本发明,通过基底层以及隔着所述基底层形成的辅助层,可防止包装容器在冷藏或冷冻保管过程中因包装容器变硬而在外部冲击下发生破裂,并且可防止包装容器在将包装好的产品及包装容器一起加热的过程中发生熔解或破裂,从而可以提高包装容器的可靠性。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装容器的立体图。
[0013] 图2是示出沿着图1中I-I′线截取的面的剖面图。
[0014]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包装容器的剖面图。
[0015] 符号说明:
[0016] 5:收容物体     10:第一盖子部
[0017] 12:第一基底层  14:第一辅助层
[0018] 16:第二辅助层  18:第一表面层
[0019] 50:第二盖子部  52:第二基底层
[0020] 54:第三辅助层  56:第四辅助层
[0021] 58:第二表面层  100:包装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附图和相关的实施例可容易理解前面记载的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以及效果。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能够变为各种形式来进行应用。提供下面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发明中公开的技术思想更加明确,进而向本发明所属的领域中具备平均知识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因此,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不应解释为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较明确的说明,与下述实施例一同示出的附图会被简化或者夸大,并且附图上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
[0023]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装容器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沿着图1中I-I′线截取的面的剖面图。
[0024] 参照图1、图2,包装容器100在其内部容纳收容物体5并进行包装,以使所述收容物体5相对外部密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包装容器100可用于在其内部包装诸如冷冻食品或冷藏食品等的收容物体5,为了用户能够进食所述收容物体5,所述包装容器100能够与所述收容物体5一起被加热。下面对所述包装容器100的结构进行更加具体的说明。
[0025] 所述包装容器100包含第一盖子部10和第二盖子部50。所述第一盖子部具备包装区域PA以及围绕所述包装区域PA的密封区域SA。并且,所述第二盖子部50与所述第一盖子部10面对面,并且在所述密封区域SA与所述第一盖子部10结合。
[0026]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区域SA可沿着所述第一盖子部10的外周来限定,据此,所述第二盖子部50沿着所述第一盖子部10的外周与所述第一盖子部10结合。并且,所述第一盖子部10以及第二盖子部50彼此不在所述包装区域PA结合,因此在所述第一盖子部10以及第二盖子部50之间对应于所述包装区域PA可形成容纳收容物体5的容纳空间,所述收容物体5在被容纳于所述包装区域PA中的状态下可通过所述第一盖子部10以及第二盖子部50而相对外部被密封包装。
[0027] 另一方面,所述第一盖子部10包含第一基底层12、第一辅助层14、第二辅助层16及第一表面层18。
[0028] 所述第一基底层12是构成所述第一盖子部10的基础的层,可以具有大于所述第一辅助层14或所述第二辅助层16的厚度。并且,所述第一基底层12可以由流延聚丙烯薄膜(CPP)来实现。
[0029] 所述第一辅助层14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层12的下部表面上,所述第一辅助层14的厚度T1为约80微米至约100微米。并且,所述第一辅助层14可以由包含环氧化丁二烯橡胶(EBR)的流延聚丙烯薄膜来实现。因此,根据所述第一辅助层14,可提高所述第一表面层18及所述第一基底层12之间的粘合,在对产品进行冷冻或冷藏保管时,可以防止因所述第一基底层12变硬而导致其外形在冲击下发生破裂。
[0030] 所述第二辅助层16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层12的上部表面上,可具有与所述第一辅助层14相同的厚度。并且,所述第二辅助层16包含与所述第一辅助层14相同的物质,从而在对所述包装容器100进行冷冻或冷藏保管时,可以防止因所述第一基底层12变硬而导致其外形变形或破裂。
[0031]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基底层12、所述第一辅助层14及所述第二辅助层16的流延聚丙烯薄膜除了以聚丙烯为原料的均聚物之外,还可包含与烯类共聚的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所述嵌段共聚物在树脂状态下其熔融指数(melt index:230℃,2.16kg)可以为3.0至3.7。
[0032] 并且,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底层12、所述第一辅助层14及所述第二辅助层16作为其主成分包含所述嵌段共聚物,因此它们的熔点可以分别为160℃至165℃。由此,在比所述熔点低的约80℃至约155℃下,以15mm宽度及50mm长度为基准,所述第一基底层12与所述第一辅助层14之间的密封强度以及所述第一基底层12与所述第二辅助层16之间的密封强度可以维持在3.0kgf至3.8kgf。因此,即使在低于约155℃的温度范围内将包装容器100与容纳于其内部的收容物体5一起加热,也能够防止所述第一基底层12和所述第一辅助层14、第二辅助层16一起受热熔化,能够防止所述第一辅助层14、第二辅助层16从所述第一基底层12剥离。
[0033] 所述第一表面层18设置在所述第一辅助层14上,以隔着所述第一辅助层14与所述第一基底层12面对面。在所述第一盖子部10中,所述第一表面层18是向外暴露的层,因此所述第一表面层18上可以印刷所述收容物体5的信息。
[0034]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层18可以由尼龙薄膜、定向聚丙烯(OPP)薄膜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中的某一个实现。
[0035] 所述第二盖子部50包含第二基底层52、第三辅助层54、第四辅助层56及第二表面层58。另一方面,所述第二盖子部50具有以所述包装容器100的内部为中心与所述第一盖子部10对称的结构。更具体来讲,所述第二基底层52、所述第三辅助层54、所述第四辅助层56及所述第二表面层58的结构及功能与前述的所述第一基底层12、所述第一辅助层14、所述第二辅助层16及所述第一表面层18的结构及功能一一对应。因此,在此省略对所述第二盖子部50所包含的构成要素的说明。
[0036]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包装容器的剖面图。另一方面,除了第一至第四辅助层15、17、55、57之外,图3所示的包装容器101与图1和图2所示的包装容器(图1和图2的100)包含相同的构成要素。因此,在说明所述包装容器101时,对于前面参照图1和图2说明过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对所述构成要素的重复说明。
[0037] 参照图3,包装容器101包含第一盖子部11和第二盖子部51。并且,所述第一盖子部11包含第一基底层12、第一辅助层15、第二辅助层17及第一表面层18,所述第二盖子部51包含第二基底层52、第三辅助层55、第四辅助层57和第二表面层58。
[0038] 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至第四辅助层15、17、55、57与前面参照图2说明的第一至第四辅助层(图2的14、16、54、56)具有不同组成。
[0039]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至第四辅助层15、17、55、57可包含相同的物质,以所述第一至第四辅助层15、17、55、57中的所述第一辅助层15的物质为例说明如下:
[0040] 所述第一辅助层15可以由除了环氧化丁二烯橡胶(EBR)之外还包含茂金属聚乙烯(metallocene polyethylene,m-PE)的流延聚丙烯薄膜来实现。所述第一辅助层15还包含茂金属聚乙烯时,所述第一辅助层15的密封强度大致提高0.5kgf(以15mm宽度及50mm长度为基准)。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大防止因外部冲击或外部温度变化而变硬导致其外形破裂的效果。
[0041] 以上参照实施例来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技术领域的精通技术的人员在不超过记载于上述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本发明的思想以及领域的范围内可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以及变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