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化物型燃料电池

申请号 CN201280016340.2 申请日 2012-01-31 公开(公告)号 CN103534854B 公开(公告)日 2016-07-06
申请人 TOTO株式会社; 发明人 岛津惠美; 上野晃; 阿部俊哉; 宫尾元泰; 樋渡研一;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固体 氧 化物型 燃料 电池 ,具有SOFC的普及期所需的90000小时左右的寿命。一种固体氧化物型 燃料电池 ,是具备固体 电解 质层、设置在所述固体 电解质 层一侧的面上的氧极层、及设置在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另一侧的面上的燃料极层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极层由包含 铁 或锰的材料构成,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含固溶有镧系氧化物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固体电解质材料。
权利要求

1.一种固体化物型燃料电池,是具备固体电解质层、设置在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一侧的面上的氧极层、及设置在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另一侧的面上的燃料极层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极层由包含或锰的材料构成,
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含固溶有镧系氧化物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固体电解质材料,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氧化锆原料、氧化钇原料和镧系氧化物原料混合并将该混合物干燥及粉碎之后进行烧结,将该烧结体粉碎之后,成型及烧结,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摩尔量,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中固溶有8~15mol%的所述氧化钇、1~5mol%的所述镧系氧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镧系氧化物是二氧化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含有氧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摩尔量,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含有多于1mol%的氧化铝。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所述燃料极层侧的镧系氧化物的固溶量比所述氧极层侧的镧系氧化物的固溶量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由形成在所述氧极层侧的第一层和形成在所述燃料极层侧的第二层的两层构成,所述第二层中的镧系氧化物的固溶量比所述第一层中的镧系氧化物的固溶量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含有多于
1mol%的氧化铝,所述第二层中的所述氧化铝的含量比所述第一层中的氧化铝的含量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未固溶镧系氧化物,并且不含有氧化铝。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形成为比所述第二层厚。

说明书全文

固体化物型燃料电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固溶有氧化钇的氧化锆(以下记为YSZ)这样的固体电解质材料被应用于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以下简称为SOFC)等的用途。由于SOFC与其它的燃料电池即磷酸型、熔融酸盐型等相比,发电效率高,排热温度也高,因此作为下一代类型的节能发电系统而受到关注。
[0003] SOFC的基本构成具备固体电解质层、燃料极层及氧极层,氢(H2)等的燃料气体与面向固体电解质层的一侧的燃料极层贯流接触,空气或氧(O2)等的氧化剂气体与面向固体电解质层的相反面的氧极层贯流接触时,氧极层中产生的氧离子(O2-)沿固体电解质层移动并到达燃料极层,在燃料极层中O2-与H2发生反应,通过电化学反应而得到电输出。
[0004] 在这种反应机理中,作为SOFC的固体电解质材料所要求的特性可列举出:(1)具有高氧离子导电性;(2)长期耐久性优异;(3)具有高材料强度等,在氧化锆系固体电解质材料中,尤其从长期耐久性的观点出发,最为优选的材料是YSZ。
[0005] 作为SOFC的氧极层,通常使用固溶有锶的锰酸镧(以下表示为LSM)、固溶有锶的酸镧(以下表示为LSF)以及固溶有锶和铁的钴酸镧(以下表示为LSCF)。由于在使用上述材料并用烧结法制造氧极层时及运行时,单电池处于高温,因此使用LSM的情况下则锰(Mn)扩散至固体电解质层即YSZ中,而使用LSF及LSCF的情况下则铁(Fe)扩散至固体电解质层即YSZ中,使氧离子导电性下降。因而提出了一种为了抑制该扩散而在YSZ中含有氧化的固体电解质层(参照日本国特开平11-354139)。另外,虽然在日本国特开平11-354139中未记载扩散抑制效果,但是其它发明中的关于在固溶有氧化钪的氧化锆中含有氧化铝的固体电解质层则记述有扩散抑制效果,推测具有同样的效果(参照日本国特开平8-250135)。
[0006] 通过在YSZ中含有氧化铝,可以抑制Mn、Fe从氧极向YSZ内部固溶扩散。但是,无法使固溶量完全为0,即使在YSZ的燃料极层界面附近也依然固溶扩散有微量的Mn、Fe。
[0007] 在将LSM用于氧极层而在固体电解质层中具备YSZ的SOFC中,进行几百~几千小时的长期耐久试验时,确认了在燃料极附近固体电解质层的一部分发生粉末化。经过各种调查,结果发现固溶扩散至YSZ中的Mn因被置于还原气氛中而从YSZ脱离,结果表明此时使作为稳定剂的氧化钇同时从结晶抽离,固体电解质层发生晶变(从立方晶变化为正方晶)。
[0008] 可以认为燃料极界面附近的Mn的固溶扩散量因气氛而变化,当SOFC被置于还原气氛时,所固溶的Mn的一部分从YSZ向燃料极侧脱出,推测关于Fe也发生与Mn同样的现象。
[0009] 在固体电解质层中的被燃料极层覆盖的部分上,虽然在几千小时的长期耐久试验中未确认到粉末化,但是由于与发生粉末化的部分同样发生了晶变,因此推测如若进行几万小时运行则终究会发生粉末化,在固体电解质层和燃料极层之间发生剥离(以下表示为粉化剥离)。如果发生粉化剥离则变得无法取出电力,导致无法发电。SOFC要求在投放期为40000小时、在普及期为90000小时左右的寿命,在此所示的粉化剥离是在市场投放中必须解决的技术课题。
[0010] 对粉末化部分进行SEM观察,结果可知粒子从晶界脱落,发生粉末化。推测这是因为从立方晶变化为正方晶而导致体积收缩,从而在晶界发生断裂(参照图1)。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人提供一种具备固体电解质层的SOFC,该固体电解质层具备如下特性,在具备扩散有来自氧极层的Mn、Fe的YSZ的SOFC中,抑制固溶扩散至YSZ中的Mn、Fe因被置于还原气氛而从YSZ脱离时作为稳定剂的氧化钇从结晶抽离,并且为了即使发生晶变也能消除伴随晶变的晶界断裂而提高粒子间强度。
[0012]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SOFC是具备固体电解质层、设置在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一侧的面上的氧极层、及设置在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另一侧的面上的燃料极层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极层由包含铁或锰的材料构成,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含固溶有镧系氧化物的YSZ固体电解质材料。另外,优选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含有氧化铝。通过在YSZ固体电解质材料中含有氧化铝,从而Mn、Fe固溶扩散至YSZ内部的量减少,因此,Mn、Fe从YSZ脱离时作为稳定剂的氧化钇同时从结晶抽离的量也减少。但是,仅此而已无法使Mn、Fe的固溶量为0,因此,无法消除微量的Mn、Fe从YSZ脱离这样的现象。于是,在本发明中,通过在YSZ电解质材料中固溶镧系氧化物,从而即使Mn、Fe从YSZ脱离,也可以抑制氧化钇从YSZ抽离这样的现象自身的发生。另外,由于氧化铝存在于YSZ粒子的晶界,使所述YSZ粒子彼此牢固地连结,因此同时还具有如下效果,即使发生伴随晶变的微量的体积变化,也能抑制晶界断裂。其结果,由于不发生粉末化,因此可以提供具有普及期所需的90000小时寿命的SOFC。
[0013] 在本发明的SOFC的优选方式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中固溶有8~15mol%的氧化钇、1~5mol%的镧系氧化物。优选氧化钇量为8~15mol%是因为小于8mol%时则有可能生成正方晶,而超过15mol%则有可能生成菱面体晶,导致氧离子导电性下降。优选镧系氧化物量为1~5mol%是因为小于1mol%时则抑制Mn、Fe脱离时的氧化钇抽离的效果降低,而超过
5mol%时则生成正方晶,变得容易发生晶变。
[0014] 在本发明的SOFC的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镧系氧化物是二氧化铈。优选二氧化铈的理由是因为不仅能抑制Mn、Fe脱离时的氧化钇抽离,还能提高固体电解质材料的氧离子导电性。
[0015] 在本发明的SOFC的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中含有多于1mol%的氧化铝。含有多于1mol%的氧化铝是因为在1mol%以下时则减少Mn、Fe的固溶量的效果较小,而针对伴随晶变的体积变化的抑制晶界断裂的效果也较小。另外,优选氧化铝含量为5mol%以下。这是因为氧化铝含量为5mol%以下时,不会带来固体电解质材料的氧离子导电性下降,或者即使带来下降也能抑制于最小限。
[0016] 在本发明的SOFC的进一步优选的方式中,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所述燃料极侧的镧系氧化物的固溶量比所述氧极侧的镧系氧化物的固溶量大。例如,可列举出从燃料极侧至氧极侧,镧系氧化物的固溶量倾斜减少的情况等。由此,可防止燃料极层侧的粉化剥离,并将固体氧化物层整体的氧离子导电性的下降抑制于最低限。在本发明的SOFC的另一个优选方式中,固体电解质层由形成在所述氧极层侧的第一层和形成在所述燃料极层侧的第二层的两层构成,所述第二层中的镧系氧化物的固溶量比所述第一层中的镧系氧化物的固溶量大。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更加优选所述第二层含有多于1mol%的氧化铝,所述第二层中的氧化铝含量比所述第一层中的氧化铝含量大,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层未固溶镧系氧化物,并且不含有氧化铝。另外,所述第一层既可以是使用氧化钪稳定氧化锆的层,也可以是使用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的层。具备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层的SOFC效率高并且具有普及期所需的90000小时的寿命。这是因为在燃料极层侧的第二层中,可以防止粉化剥离,但另一方面则因含有氧化铝等而导致离子导电性下降,对此由于在氧极层侧的第一层中保持为氧离子导电性高且内部电阻小,因此可以将固体氧化物层整体的氧离子导电性的下降抑制于最低限,且能防止发生粉化剥离。
[0017] 在本发明的SOFC的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形成为比所述第二层厚。具备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层的SOFC效率高并且具有普及期所需的90000小时的寿命。这是因为通过使所述第二层的厚度成为防止粉化剥离所需最低限的厚度,从而所述第一层的高氧离子导电性的贡献变大,可以更加提高发电效率。防止粉化剥离所需最低限的第二层的厚度例如为1μm以上,优选为3μm以上。
[0018]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具备固体电解质层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该固体电解质层具有如下特性,抑制从氧极层固溶扩散至YSZ中的Mn、Fe因被置于还原气氛而从YSZ脱离时作为稳定剂的氧化钇从结晶抽离,并且为了即使发生晶变也能消除伴随晶变的晶界断裂而提高粒子间强度,从而该SOFC可抑制伴随氧化锆晶变的粉末化以及有可能在几万小时后发生的燃料极层和固体电解质层之间的粉化剥离,具有SOFC的普及期所需的90000小时左右的寿命。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固体电解质层粉末化现象的SEM照片。
[0020]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中的SOFC的一个例子的图。
[0021] 图3是针对固体电解质层的伴随晶变的变化,表示现有技术和本发明的差异的图。
[0022] 图4是表示YSZ的Y2O3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的结晶状态的图。
[0023]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中的SOFC的最佳形态的图。
[0024] 图6是表示验证本发明效果的试验装置的图。
[0025] 符号说明
[0026] 100-SOFC;101-氧极层;102-固体电解质层;103-燃料极层;104-玻璃封接(SiO2+B2O3);105-氧化锆管;106-电炉;107-固体电解质层(第一层);108-固体电解质层(第二层);110-10YSZ(立方晶);111-10YSZ(正方晶);112-氧化铝(Al2O3);113-10Y0.5CeSZ(立方晶);
114-10Y0.5CeSZ(正方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SOFC,在固体电解质层102一侧的面上设置氧极层101,在固体电解质层102另一侧的面上设置燃料极层103。作为固体电解质层从氧离子导电性较高且耐久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以往主要利用YSZ。但是,在使用YSZ的SOFC中进行几百~几千小时的长期耐久试验时,结果表明从氧极层扩散来的Mn、Fe因被置于还原气氛而从YSZ脱离时作为稳定剂的氧化钇从结晶抽离,固体电解质层102发生晶变(从立方晶变化为正方晶)。另外,在固体电解质层102露出的部位上,确认到发生了粉末化,在固体电解质层102的被燃料极层103覆盖的部分上也同样发生了晶变,推测如若进行几万小时运行则在固体电解质层102和燃料极层103之间发生粉化剥离。
[0028] 针对固体电解质层的伴随晶变的变化,利用图3说明现有技术和本发明的差异。在相当于对比例1的具有10YSZ组成的固体电解质层中固溶有几mol%的Mn的固体电解质层在制造时为立方晶结构110。通过将其置于还原气氛而导致以MnO或Mn(OH)2的形式脱离,同时氧化钇(Y2O3)从结晶相抽离,如图4的状态图所示,结晶相从立方晶(c)110变化为正方晶(t)111。从立方晶(c)110变化为正方晶(t)111时,晶格常数变小,体积收缩。其结果,可以认为会发生晶界断裂,从而发生图1的SEM图像那样的粉末化。在本发明的SOFC中,为了抑制氧化钇(Y2O3)从结晶相抽离而固溶镧系氧化物,例如使用10Y0.5CeSZ组成的立方晶(c)113。另外,虽然通过该对策氧化钇变得不容易被抽离,但是即使在该组成的情况下,最终也变为正方晶(t)114。因此,更加优选预先使晶界牢固,即使氧化钇被抽离而发生晶变也不会发生晶界断裂,在本发明中,YSZ电解质材料还含有氧化铝112。
[0029] 更加优选的YSZ电解质材料的组成是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固溶有8~15mol%的氧化钇、1~5mol%的镧系氧化物。更加优选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还含有多于1mol%的氧化铝。优选氧化钇量为8~15mol%是因为小于8mol%时则有可能生成正方晶,而超过15mol%则有可能生成菱面体晶,导致氧离子导电性下降。优选镧系氧化物量为1~5mol%是因为小于1mol%时则抑制Mn、Fe脱离时的氧化钇抽离的效果降低,而超过5mol%时则生成正方晶,变得容易发生晶变。含有多于1mol%的氧化铝是因为在1mol%以下时则针对伴随晶变的体积变化的抑制晶界断裂的效果较小。
[0030] 本发明的SOFC中的固体电解质层的主要课题是防止从氧极层扩散来的Mn、Fe在还原气氛下从YSZ脱出时的劣化,从SOFC高效率化、高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固体电解质层由两层构成,即:氧极层101侧的氧离子导电性高的第一层107;及燃料极层103侧的由如下材料形成的第二层108,即在含有氧化铝的YSZ中固溶有镧系氧化物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参照图5)。从高效率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前述第一层形成为比前述第二层厚。
[0031] 本发明的SOFC中的燃料极层103只要是满足如下条件的物质,即电子导电性高、O2-与H2发生反应而通过电化学反应得到电力输出、化学上稳定以及热膨胀系数与固体电解质层102接近,则对于以往使用的物质不特别进行限定。典型的是Ni和ScSZ的金属陶瓷、Ni和氧化钇稳定氧化锆(以下表示为YSZ)的金属陶瓷以及Ni和铈氧化物的金属陶瓷等。
[0032] 本发明的SOFC中的氧极层101只要是满足如下条件的物质,即电子导电性高、将氧(O2)等的氧化剂气体置换为氧离子(O2-)的催化活性高、化学上稳定以及热膨胀系数与固体电解质层102接近,则对于以往使用的物质不特别进行限定。可以列举出固溶有锶的锰酸镧(以下表示为LSM)、固溶有锶的铁酸镧(以下表示为LSF)以及固溶有锶和铁的钴酸镧(以下表示为LSCF)等。
[0033] 在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制造中,可以使用本技术领域中通常使用的任意的方法,不特别进行限定。例如,虽然并不为以下所限定,但是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制造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即以规定的配合比率混合氧化锆粒子、氧化钇粒子、镧系氧化物粒子,用球磨机等的粉碎机粉碎该混合物之后进行烧结,用球磨机等的粉碎机粉碎该烧结体之后,与氧化铝、粘合剂成分进行混合,使该混合物成型及进行烧结。
[0034] 在本发明的SOFC的制造中,也可以使用本技术领域中通常使用的任意的方法,而不特别进行限定。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制造本发明的SOFC,即利用网版印刷法等使氧极层形成在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材料一侧的面上,使燃料极层形成在另一侧的面上,并进行烧结。
[0035] 本发明的SOFC也可以是平板竖条纹型、平板横条纹型、扁平圆筒型、圆筒竖条纹型、圆筒横条纹型、微管等任意的类型。
[0036] 实施例
[0037] (实施例1)
[0038] 由于制作图2类型的单电池并进行了试验,因此进行说明。如下进行称量,使ZrO2原料(平均粒径0.3μm)、Y2O3原料(平均粒径0.3μm)、CeO2原料(平均粒径0.3μm)成为由通式88mol%(ZrO2)-10mol%(Y2O3)-2mol%(CeO2)表示的10Y2CeSZ组成,在溶剂乙醇中湿式混合50hr,在干燥及粉碎后以1200℃进行烧结。粉碎该烧结体而成为粉末后,在前述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2mol%的Al2O3(平均粒径0.5μm),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以Mn含量计添加2重量%的MnO2(平均粒径0.5μm)及添加5wt%的粘合齐PVA,在研钵中进行混合。以50MPa对含有前述PVA的粉末进行冲压成形,以1450℃烧结5hr。得到了10Y2CeSZ2Al组成的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研磨至厚度200μm左右后,作为氧极层使LSM(平均粒径2μm)通过网版印刷而成膜,使烧结后的厚度为20μm,在相反面上作为燃料极层以成为Ni和YSZ的金属陶瓷的方式使40wt%NiO-60wt%YSZ(平均粒径2μm)通过网版印刷而成膜,使烧结后的厚度为20μm,以1400℃烧结2hr。
[0039] (实施例2)
[0040] 在由通式88mol%(ZrO2)-10mol%(Y2O3)-2mol%(CeO2)表示的10Y2CeSZ组成的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2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以Fe的含量计添加2重量%的Fe2O3(平均粒径0.5μm)及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10Y2CeSZ2Al组成的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并使氧极层为LSF(平均粒径2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041] (实施例3)
[0042] 在由通式88mol%(ZrO2)-10mol%(Y2O3)-2mol%(CeO2)表示的10Y2CeSZ组成的粉末中,添加相当于2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以Mn含量计添加1重量%的MnO2(平均粒径0.5μm),以Fe含量计添加1重量%的Fe2O3(平均粒径0.5μm)以及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10Y2CeSZ2Al组成的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并使氧极层为LSF(平均粒径2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043] (对比例1)
[0044] 在由通式90mol%(ZrO2)-10mol%(Y2O3)表示的10YSZ组成的粉末中未添加Al2O3,由此得到了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045] (对比例2)
[0046] 在由通式90mol%(ZrO2)-10mol%(Y2O3)表示的10YSZ组成的粉末中未添加Al2O3,由此得到了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相同。
[0047] (对比例3)
[0048] 在由通式90mol%(ZrO2)-10mol%(Y2O3)表示的10YSZ组成的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0.5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049] (对比例4)
[0050] 在由通式90mol%(ZrO2)-10mol%(Y2O3)表示的10YSZ组成的粉末中,添加相当于0.5mol%的Al2O3以及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相同。
[0051] (试验方法)
[0052] 图6中概略示出试验装置。在由氧化锆管105保持的装置上放置玻璃封接(SiO2+B2O3)104,在其上载放所制作的SOFC100。进而在SOFC100的上面载放氧化锆管105。使Air(空气)流向实施例1~3及对比例1~4的SOFC上面,使97%N2+3%H2流向下面,并使电炉106升温至1000℃。在使Air流向SOFC上面(第一层侧),使燃料气体(70%H2+30%H2O)流向下面,并以1000℃保持400hr后,使Air流向SOFC上面(第一层侧),使97%N2+3%H2流向下面,并下降至室温。
[0053] (分析1)
[0054] 从玻璃封接104剥离SOFC100后,利用SEM及拉曼光谱法分析未与玻璃封接104接触的SOFC100的固体电解质层102的露出面,对粉末化的有无及结晶相进行了确认。另外,针对所有的SOFC在试验前利用拉曼光谱法对结晶相进行了确认。
[0055] SEM观察使用S-4100,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Japan(日本日立高新技术公司),以加速电压15kV、1000倍加以实施。拉曼光谱使用NRS-2100,JASCO Co.,Japan(日本佳司科公司),对电解质表面的Zr-O振动模式进行了分析。检测器搭载三单色仪,以波数分辨率1cm-1、观察点 激发波长523nm进行了测定。
[0056] 表1
[0057]
[0058] 表1中示出试验结果。标识为:e:立方晶,t:正方晶。对比例1~4都确认到了粉末化,然而与此相对,实施例1~3都未发现粉末化。据此,确认了通过采用本发明的组成可以抑制粉末化。另外,针对结晶相也可知,实施例1~3保持c相,对比例1~4全部变化为t相。能够确认通过成为本发明的组成,即使含有Mn、Fe,也难以引起粉末化及晶变。
[0059] (分析2)
[0060] 针对实施例1、2及对比例3、4的SOFC,剥掉燃料极层103,通过SEM及拉曼光谱法对被燃料极层103覆盖的固体电解质层102表面进行了分析。
[0061] 表2
[0062]
[0063] 表2中示出分析结果。虽然在被燃料极层覆盖的固体电解质层中未发现粉末化,但是在对比例3、4中结晶相已经变化为t相,在晶界中确认到了裂纹。另一方面,在实施例1、2中未发生粉末化,结晶相也未发生变化,在晶界中也未发现裂纹。对比例3、4的情况示意出如下可能性,即通过进一步的长时间运行而引起粉末化,从而在燃料极层103和固体电解质层102之间发生粉化剥离。
[0064] (组成的优化)
[0065] (实施例4)
[0066] 在由通式89.5mol%(ZrO2)-10mol%(Y2O3)-0.5mol%(CeO2)表示的10Y0.5CeSZ组成的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2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067] (实施例5)
[0068] 在由通式89mol%(ZrO2)-10mol%(Y2O3)-1mol%(CeO2)表示的10Y1CeSZ组成的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2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069] (实施例6)
[0070] 在由通式86mol%(ZrO2)-10mol%(Y2O3)-4mol%(CeO2)表示的10Y4CeSZ组成的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2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071] (实施例7)
[0072] 在由通式85mol%(ZrO2)-10mol%(Y2O3)-5mol%(CeO2)表示的10Y5CeSZ组成的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2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073] (实施例8)
[0074] 在由通式84mol%(ZrO2)-10mol%(Y2O3)-6mol%(CeO2)表示的10Y6CeSZ组成的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2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075] (实施例9)
[0076] 在由通式92mol%(ZrO2)-7mol%(Y2O3)-1mol%(CeO2)表示的7Y1CeSZ组成的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2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077] (实施例10)
[0078] 在由通式91mol%(ZrO2)-8mol%(Y2O3)-1mol%(CeO2)表示的8Y1CeSZ组成的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2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079] (实施例11)
[0080] 在由通式84mol%(ZrO2)-15mol%(Y2O3)-1mol%(CeO2)表示的15Y1CeSZ组成的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2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081] (实施例12)
[0082] 在由通式83mol%(ZrO2)-16mol%(Y2O3)-1mol%(CeO2)表示的16Y1CeSZ组成的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2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083] 使用图6所示的试验装置,使Air流向实施例1、4~12的SOFC上面,使97%N2+3%H2流向下面,并使电炉106升温至1000℃。在使Air流向SOFC上面(第一层侧),使燃料气体(70%H2+30%H2O)流向下面,并以1000℃保持400hr后,使Air流向SOFC上面(第一层侧),使97%N2+3%H2流向下面,并下降至室温。同样通过SEM及拉曼光谱法对未与玻璃封接104接触的SOFC100的固体电解质层102露出面进行分析,对粉末化的有无及结晶相进行了确认。
[0084] 表3
[0085]
[0086] 表3中示出试验结果。标识为:c:立方晶,t:正方晶,r:菱面体晶。实施例1、4~12都未发现粉末化。据此,确认了通过采用本发明的组成可以抑制粉末化。另外,针对结晶相在实施例4、8、9中变为t相,在实施例12中在630℃附近引起相变的r相处于部分残留的状态,然而与此相对,实施例1、5、6、7、10、11则保持e相。据此,更加优选的组成是实施例1、5、6、7、10、11,其固溶有8~15mol%的氧化钇、1~5mol%的镧系氧化物。
[0087] 对于除CeO2以外的镧系氧化物
[0088] (实施例13)
[0089] 在由通式88mol%(ZrO2)-10mol%(Y2O3)-2mol%(Sm2O3)表示的10Y2SmSZ组成的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2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10Y2SmSZ2Al组成的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090] (实施例14)
[0091] 在由通式88mol%(ZrO2)-10mol%(Y2O3)-2mol%(Yb2O3)表示的10Y2YbSZ组成的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2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10Y2YbSZ2Al组成的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092] (实施例15)
[0093] 在由通式88mol%(ZrO2)-10mol%(Y2O3)-2mol%(La2O3)表示的10Y2LaSZ组成的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2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10Y2LaSZ2Al组成的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094] 使用图6所示的试验装置,使Air流向实施例1、13~15的SOFC上面,使97%N2+3%H2流向下面,并使电炉106升温至1000℃。在使Air流向SOFC上面(第一层侧),使燃料气体(70%H2+30%H2O)流向下面,并以1000℃保持400hr后,使Air流向SOFC上面(第一层侧),使97%N2+3%H2流向下面,并下降至室温。同样通过SEM及拉曼光谱法分析未与玻璃封接104接触的SOFC100的固体电解质层102露出面,对粉末化的有无及结晶相进行了确认。
[0095] 表4
[0096]
[0097] 表4中示出试验后的分析结果。实施例13~15都未发现粉末化,结晶相也保持为c相。该结果与实施例1一样,即使在固溶有除CeO2以外的镧系氧化物的情况下,也确认到了具有与固溶有CeO2时一样的效果。
[0098] 测定了实施例1、13、14、15的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导率。对各个固体电解质材料进行冲压成形,以1450℃烧结5hr后,在两个面上安装铂电极,同时在侧面上安装参比电极,在1000℃大气气氛下进行了阻抗测定。
[0099] 表5
[0100]
[0101] 表5中示出电导率的结果。实施例1的电导率最高,确认了作为所固溶的镧系氧化物最为优选的是二氧化铈。
[0102] (对于氧化铝含量)
[0103] (实施例16)
[0104] 在由通式88mol%(ZrO2)-10mol%(Y2O3)-2mol%(CeO2)表示的10Y2CeSZ组成的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0.5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105] (实施例17)
[0106] 在由通式88mol%(ZrO2)-10mol%(Y2O3)-2mol%(CeO2)表示的10Y2CeSZ组成的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1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107] (实施例18)
[0108] 在由通式88mol%(ZrO2)-10mol%(Y2O3)-2mol%(CeO2)表示的10Y2CeSZ组成的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1.5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109] (实施例19)
[0110] 在由通式88mol%(ZrO2)-10mol%(Y2O3)-2mol%(CeO2)表示的10Y2CeSZ组成的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5mol%的Al2O3,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得到了致密质地的固体电解质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0111] 使用图6所示的试验装置,使Air流向实施例1、16~19的SOFC上面,使97%N2+3%H2流向下面,并使电炉106升温至1000℃。在使Air流向SOFC上面(第一层侧),使燃料气体(70%H2+30%H2O)流向下面,并以1000℃保持400hr后,使Air流向SOFC上面(第一层侧),使97%N2+3%H2流向下面,并下降至室温。同样通过SEM及拉曼光谱法分析未与玻璃封接104接触的SOFC100的固体电解质层102露出面,对粉末化的有无及结晶相进行了确认。
[0112] 表6
[0113]
[0114] 表6中示出试验结果。标识为:c:立方晶,t:正方晶。实施例1、16~19都未发现粉末化。据此,确认了通过采用本发明的组成可以抑制粉末化。另外,针对结晶相在实施例16、17中变为t相,实施例1、18、19则保持c相。据此,更加优选的组成是实施例1、18、19,确认了更加优选含有多于1mol%的氧化铝。
[0115] 对于固体电解质层2层结构
[0116] (实施例20)
[0117] (1)第一层的制作
[0118] 如下进行称量,使ZrO2原料(平均粒径0.3μm)、Y2O3原料(平均粒径0.3μm)、CeO2原料(平均粒径0.3μm)成为由通式89.5mol%(ZrO2)-10mol%(Y2O3)-0.5mol%(CeO2)表示的10Y0.5CeSZ组成,在溶剂乙醇中湿式混合50hr,在干燥及粉碎后以1200℃进行烧结。粉碎该烧结体而成为粉末后,在前述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2mol%的Al2O3(平均粒径0.5μm),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以Mn含量计添加2重量%的MnO2(平均粒径0.5μm)及添加5wt%的粘合剂PVA,在研钵中进行混合。以50MPa对含有前述PVA的粉末进行冲压成形,制作了10Y0.5CeSZ2Al组成的成形体。
[0119] (2)第二层的制作
[0120] 如下进行称量,使ZrO2原料(平均粒径0.3μm)、Y2O3原料(平均粒径0.3μm)、CeO2原料(平均粒径0.3μm)成为由通式88mol%(ZrO2)-10mol%(Y2O3)-2mol%(CeO2)表示的10Y2CeSZ组成,在溶剂乙醇中湿式混合50hr,在干燥及粉碎后以1200℃进行烧结。粉碎该烧结体而成为粉末后,在前述粉末中,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2mol%的Al2O3(平均粒径0.5μm),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以Mn含量计添加2重量%的MnO2(平均粒径0.5μm)及添加
5wt%的粘合剂PVA,在研钵中进行混合。以50MPa对含有前述PVA的粉末进行冲压成形,制作了10Y2CeSZ2Al组成的成形体。
[0121] (3)单电池制作
[0122] 层叠由10Y0.5CeSZ2Al组成构成的第一层的成形体和由10Y2CeSZ2Al组成构成的第二层的成形体并进行热压接后,以1450℃烧结5hr。进行研磨从而使第一层的厚度为190μm、使第二层为10μm左右后,在第一层的表面上作为氧极层使LSM(平均粒径2μm)通过网版印刷而成膜,使烧结后的厚度为20μm,在第二层的表面上作为燃料极层以成为Ni和YSZ的金属陶瓷的方式使40wt%NiO-60wt%YSZ(平均粒径2μm)通过网版印刷而成膜,使烧结后的厚度为20μm,以1400℃烧结2hr。
[0123] (实施例21)
[0124] 如下进行称量,以成为由通式88mol%(ZrO2)-10mol%(Y2O3)-2mol%(CeO2)表示的10Y2CeSZ组成,在溶剂乙醇中湿式混合50hr,在干燥及粉碎后以1200℃进行烧结后,进行粉碎,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氧化锆、氧化钇、镧系氧化物的总物质量(总摩尔量),添加相当于0.5mol%的Al2O3(平均粒径0.5μm),以及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全部成分的总重量,添加5wt%的粘合剂PVA,成为10Y2CeSZ0.5Al组成的第一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0相同。
[0125] (实施例22)
[0126] 使第一层的组成为在由通式90mol%(ZrO2)-10mol%(Y2O3)表示的10YSZ组成中未添加Al2O3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0相同。
[0127] 使用图6所示的试验装置,使Air流向实施例20、21及22的SOFC上面(第一层侧),使97%N2+3%H2流向下面(第二层侧),并使电炉106升温至1000℃。在使Air流向SOFC上面(第一层侧),使燃料气体(70%H2+30%H2O)流向下面,并以1000℃保持400hr后,使Air流向SOFC上面(第一层侧),使97%N2+3%H2流向下面,并下降至室温。利用SEM及拉曼光谱法分析未与玻璃封接104接触的SOFC100的固体电解质层102露出面,对粉末化的有无及结晶相进行了确认,与实施例1进行对比探讨。
[0128] 表7
[0129]
[0130] 表7中示出试验后的分析结果。实施例20、21、22都未发现粉末化,结晶相也保持为c相。确认了通过具备由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材料构成的第二层,该固体电解质材料不会引起被置于燃料气体时发生粉末化或变化为t相的固体电解质材料相变,则可以抑制粉末化及晶变。
[0131] 测定了实施例1、20、21、22的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导率。对各个固体电解质材料进行冲压成形,以1450℃烧结5hr后,在其两个面上安装铂电极,同时在侧面上安装参比电极,在1000℃大气气氛下进行了阻抗测定。
[0132] 表8
[0133]
[0134] 表8中示出电导率的结果。确认了通过将氧离子导电性高的层设置在第一层上,电导率变得比实施例1高,发电效率提高。由此,能够确认第二层形成防止粉化剥离所需最低限的厚度则更加有效。
[0135] (实施例23)
[0136] 使第一层的组成构成为,在由通式90mol%(ZrO2)-10mol%(Sc2O3)表示的10ScSZ组成中未添加Al2O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0相同。
[0137] (实施例24)
[0138] 使第一层的组成为在由通式89mol%(ZrO2)-10mol%(Sc2O3)-1mol%CeO2表示的10Scl CeSZ组成中未添加Al2O3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0相同。
[0139] 使用图6所示的试验装置,使Air流向实施例23、24的SOFC上面(第一层侧),使97%N2+3%H2流向下面(第二层侧),并使电炉106升温至1000℃。在使Air流向SOFC上面(第一层侧),使燃料气体(70%H2+30%H2O)流向下面,并以1000℃保持400hr后,使Air流向SOFC上面(第一层侧),使97%N2+3%H2流向下面,并下降至室温。同样通过SEM及拉曼光谱法对未与玻璃封接104接触的SOFC100的固体电解质层102露出面进行分析,对粉末化的有无及结晶相进行了确认,与实施例1进行对比探讨。
[0140] 表9
[0141]
[0142] 表9中示出试验后的分析结果。实施例23、24都未发现粉末化,结晶相也保持为c相。使电解质为2层结构,即使在第一层中将氧化钪用作稳定剂,也通过使第二层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组成,而确认到了同样的效果。
[0143] 虽然以使固体电解质层为支撑体的类型说明了本发明的效果,但是使氧极层及燃料极层为支撑体的SOFC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0144] 虽然针对SOFC设计,以平板型进行了说明,但是扁平圆筒型、圆筒竖条纹型、微管等的任意的类型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0145]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对在YSZ电解质材料中仅固溶1种镧系氧化物的情况进行了试验,但是可以想到即使在YSZ电解质材料中组合并固溶2种以上的镧系氧化物时,也能得到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