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折叠装置以及具有该片材折叠装置的成像装置

申请号 CN01144085.6 申请日 2001-12-28 公开(公告)号 CN1188752C 公开(公告)日 2005-02-09
申请人 佳能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上鹤贡; 竹原良文; 山中祐二;
摘要 片材折叠装置,用于通过由一对折叠辊来夹紧和传送片材而使该片材折叠,把沿片材传送方向在片材上的一预定 位置 作为一折叠处,该对折叠辊的至少一个有一较大直径部分和较小直径部分,较大直径部分沿着在片材折叠装置中可折叠的片材的最小尺寸的片材宽度方向设置在一传送区域内,较小直径部分设置在较大直径部分的两侧,在较小直径部分处在所述一对折叠辊之间的一间隙等于或小于所折叠的片材的厚度。根据本 发明 ,片材和各折叠辊之间的 接触 面积减小。因此,在折叠片材时,能保证在片材褶皱的部位处释放来自辊子轴两端的压 力 ,从而能防止任何褶皱。
权利要求

1.一种片材折叠装置,用于通过由一对折叠辊来夹紧和传送片材,从而使该片材折叠,把沿片材传送方向在片材上的一预定位置作为一折叠处,其中,该对折叠辊的至少一个有一较大直径部分和较小直径部分,所述较大直径部分沿着在片材折叠装置中可折叠的片材的最小尺寸的片材宽度方向设置在一传送区域内,所述较小直径部分设置在所述较大直径部分的两侧,在所述较小直径部分处在所述一对折叠辊之间的一间隙等于或小于所折叠的片材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中:在所述一对辊子之间的间隙设置得小于折叠成三片的片材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中:所述的较大直径部分包括一锥形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中:一较大直径部分设置在辊子的片材传送中心部分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中:该较大直径部分沿轴向的宽度大约为可在该片材折叠装置中折叠的片材的最小尺寸的宽度的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中:另一个较大直径部分设在一个位置处,该位置在所述较小直径部分的外部,并位于在该片材折叠装置中可折叠的片材的最小尺寸的宽度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中:在所述一对辊子之间的间隙设置得小于折叠成三片的片材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中:所述的较大直径部分包括一锥形部分。
9.一种成像装置,具有:成像器,用于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片材传送装置,用于传送通过成像器形成有图像的片材;以及片材折叠装置,用于折叠所传送的片材,其中,该片材折叠装置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个所述。

说明书全文

片材折叠装置以及具有该片材 折叠装置的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折叠片材的片材折叠装置以及具有该片材折叠装置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该类型片材折叠装置用于折叠片材,例如将纸张对半折叠或折成三部分。
“对半折叠”的意思是当沿纵向传送方向进行折叠时,在片材的中心位置将该片材折叠成两部分。
在折成三部分时(Z形折叠),当沿纵向传送方向从片材的一端进行折叠时,首先在1/4位置处对片材进行折叠,然后在距离片材的另一对向端1/4的位置处进行折叠。因为在离片材顶端的1/4位置处进行折叠成三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折叠操作,因此,该折叠的片材的大小为原始片材大小的一半。
该片材折叠装置与复印机、激光束打印机等结合使用。通过复印机等在表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以有图像的表面朝内的方式对半折叠或折叠成三部分。该结构很有效率,因为几乎在完成成像的同时完成折叠,而不需要有在成像之后进行折叠的时间。
不过,该普通技术有以下问题。
在普通的片材折叠装置中,在片材折叠处理时片材将产生褶皱。
图7A表示了普通的折叠处理部分的结构。通常,为了防止褶皱,辊子采用硬度为70°至90°的CR(氯丁)橡胶。而且,辊子56和64的中心直径设置成小于其端部的直径,且从各辊子56和64的两端向中心形成大约0.112°的下降梯度。这样,片材在传送的同时在各辊子56和64的两端处沿宽度方向受拉(见图7A)。
不过,这时,片材P在整个区域上与辊子56和64接触。当片材P被夹紧和进行传送,且其顶端和弯曲折叠部分同时在各辊子56和64的两端处沿宽度方向受拉时,在片材折叠时从辊子56和64的两端朝向中心的与折叠压有关的压力不能被释放,从而在图7所示位置产生褶皱。
当由于偏斜供给等而引起片材P的顶端或弯曲折叠部分以相对于辊子的夹紧线倾斜的方式被夹紧,或者由于夹紧压力沿辊子56和64的宽度方向变化而引起辊子夹紧线自身倾斜时,片材P以相对于夹紧线倾斜的方式夹紧和传送,很容易产生褶皱。因此不能完全防止出现褶皱。
一对辊子的折叠压力可以减小至不会产生任何褶皱。由于低折叠压力,该折叠将会松开,该折叠的片材将会散开。这样的片材被不稳定地堆垛在片材盘上,这样,可在片材盘上堆垛的片材数量有限。
另一方法是,通过例如将油涂覆在辊子表面上,各对折叠辊的摩擦系数将降低。片材在辊子之间被压成在整个宽度方向上与辊子紧密接触,并在压力下插入夹紧部分。这能够防止任何褶皱。不过这时,涉及各辊子的使用寿命的摩擦系数很难保持为恒定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克服这些普通方法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稳定、高精度地进行片材折叠处理的片材折叠装置,该片材折叠装置能够在没有任何不稳定的片材堆垛或传送错误的情况下防止褶皱;以及提供一种具有该片材折叠装置的成像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片材折叠装置,用于通过由一对折叠辊来夹紧和传送片材,从而使该片材折叠,把沿片材传送方向在片材上的一预定位置作为一折叠处,其中,该对折叠辊的至少一个有一较大直径部分和较小直径部分,所述较大直径部分沿着在片材折叠装置中可折叠的片材的最小尺寸的片材宽度方向设置在一传送区域内,所述较小直径部分设置在所述较大直径部分的两侧,在所述较小直径部分处在所述一对折叠辊之间的一间隙等于或小于所折叠的片材的厚度。
在该结构中,当片材在该对折叠辊之间的夹紧部分处被夹紧时,片材和各折叠辊在较大直径部分处相互接触。因此,能够减小在片材和各折叠辊之间的接触面积。在折叠片材时,能够保证在片材褶皱的部位处释放来自辊子轴两端的压力,从而能防止任何褶皱。
用于夹紧和传送片材的较大直径部分形成于辊子的片材传送中心部分处。
辊子与片材接触的部分被正确设置在辊子的片材传送中心部分。在传送和夹紧片材时,在较大直径部分处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能保证释放片材折叠压力,并防止任何褶皱。
优选是该较大直径部分这样形成于片材传送中心部分,即形成于折叠辊的片材传送中心部分处的较大直径部分沿其轴线的宽度大约为可在该片材折叠装置中折叠的片材的最小宽度的1/2。
该较大直径部分的宽度设置为可在该片材折叠装置中折叠的片材的最小宽度的大约一半。这能够在该片材传送中心部分稳定地进行折叠处理。该折叠不会变松弛,在片材盘上的折叠片材不会变松散,片材能够稳定地堆垛。
辊子的较大直径部分位于在该装置中的最大尺寸的片材的活动范围的外部。
在片材的最大传送尺寸的外部的较大直径部分设置成这样,该片材不会与该较大直径部分接触。这就能够防止由于片材的倾斜供给或偏斜供给而在较大直径部分引起的片材褶皱。
优选是,当在一对折叠辊之间进行夹紧传送时,在该辊子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隙。
在辊子之间的预定间隙有效设置成小于将夹紧传送的三张纸的厚度。
当传送夹紧部分紧夹片材时,辊子之间的间隙能够保证释放该片材的片材折叠压力。该间隙能有效防止任何褶皱。
在片材折叠装置中,辊子的较大直径部分可以有锥度。
通过使在折叠辊两端和中心处的较大直径部分的端头逐渐变细,该端头能够更轻柔地与片材接触。因此当片材在夹紧部分处进行折叠时能减少褶皱。
一种成像装置,具有:成像器,用于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片材传送装置,用于传送通过成像器形成有图像的片材;以及片材折叠处理装置,用于折叠传送的片材,该成像装置包括上述片材折叠装置,该片材折叠装置作为片材折叠处理装置。
成像器可以是喷墨型、传热记录型或热感记录型,而不是电子照相型。
本发明的片材折叠装置沿一对折叠辊的各辊子的轴向有较小和较大直径部分,并在该较大直径部分夹紧和传送片材。在折叠片材时,片材在辊子上的接触面积能减小,从而防止任何褶皱。
在片材传送中心部分的具有较大辊子直径的区域的宽度设置成大约为可在该片材折叠处理部分中折叠的片材尺寸的最小宽度的一半。片材能够在该片材传送中心部分紧紧折叠,且不会松弛。该折叠的片材不会变松散,并能稳定地堆垛在片材盘上。
考虑到片材的横向对齐改变,在片材的最大传送尺寸外部的较大直径部分形成于片材不与该较大直径部分接触的位置。
该设置能够防止当发生横向对齐改变等情况时,由于在辊子的夹紧传送中夹紧片材而引起的任何褶皱和传送错误。
因此,该片材折叠装置能够实现稳定、高精度的片材折叠处理。
在片材折叠处理部分中,成像装置包括该片材折叠装置。因此,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能够进行稳定、高精度的片材折叠处理,且不会形成不稳定的片材堆垛或传送错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为一个成像装置实例的复印机的示意正剖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为一个成像装置实例的复印机的控制方框图
图3是表示折叠处理部分和精整器(finisher)的示意正视图;图4A和4B是用于说明执行折叠成三部分的处理部分的操作的示意正剖图,其中,图4A是表示恰好在片材折叠成两部分之前的状态的视图,图4B是表示片材折叠成两部分时的状态的视图。
图5A、5B和5C是用于说明在折叠成3部分或Z字形时处理部分的操作的示意正剖图,其中,图5A是表示恰好在片材折叠成三部分之前的状态的视图,图5B是表示在片材开始折叠成三部分时的状态的视图,而图5C是表示片材折叠成三部分并输出时的状态的视图;图6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执行折叠成三部分的处理部分的辊子的透视图;图7A、7B和7C是用于说明执行折叠成三部分的处理部分的操作的示意正剖图,其中,图7A是表示执行折叠成三部分的普通处理部分的视图,图7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执行折叠成三部分的处理部分的视图,表示执行折叠成三部分的处理部分的较大直径部分与片材P接触的状态,而图7C是表示另一种执行折叠成三部分的处理部分的视图,表示执行折叠成三部分的处理部分的较大直径部分与片材P接触的状态;以及图8是表示执行折叠成三部分的处理部分的控制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否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组成部件的尺寸、材料、形状、相关布置情况等都不作为对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限定。
在下面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的部件与在“相关技术的说明”中所述的附图和前述附图中的部件相同。
下面将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复印机1000)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印机1000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正剖图。该复印机1000包括:原件供给部分100、图像阅读器部分200、成像单元300、将片材折叠成三部分的处理部分400、将片材折叠成两部分的折叠处理部分500、精整器600和插入器(inserter)900。
该片材包括普通纸、作为普通纸的代替品的薄树脂明信片、硬纸板、信件和薄塑料板。
(控制系统)图2是表示复印机100的方框图。CPU电路部分301有CPU(未示出),并根据储存在ROM302中的控制程序和操作部分303的设置而控制原件供给控制部分304、图像阅读器控制部分305、图像信号控制部分306、成像单元控制部分307、用于折叠成三部分的控制的部分460、折叠控制部分217、精整器控制部分525、插入器控制部分911等。
原件供给控制部分304控制原件供给部分100;图像阅读器控制部分305控制图像阅读器部分200;成像单元控制部分307控制成像单元300;部分460控制部分400;折叠控制部分217控制折叠处理部分500;精整器控制部分525控制精整器600;插入器控制部分911控制插入器900。
操作部分303包括:多个键,以便设置各种关于成像的函数;以及一显示器部分(未示出),用于显示设置状态。操作部分303将与用户对各键的操作相对应的键控信号输出给CPU电路部分301。另外,操作部分303将与CPU电路部分301发出的信号相对应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器部分上。
RAM308作为临时保持控制数据的区域和与控制区一起的算法工作区。外部接口(I/F)309使复印机1000与计算机310相连。该外部接口309将计算机310输出的打印数据变换成位图图像,并将该图像作为图像数据输出给图像信号控制部分306。
图像阅读器控制部分305将由图像传感器109读出的原始图像输出给图像信号控制部分306。
成像单元控制部分307将由图像信号控制部分306发出的图像数据输出给曝光(exposure)控制部分110。
(原件供给部分100&图像阅读器部分200)
假定原件以在用户看来面朝上(载有图像的表面朝上)的正常放置状态放置在原件供给部分100的盘1001上,如图1所示。原件的装订位置在该原件的左端。
放置在盘1001上的原件纸页从顶页开始由原件供给部分100沿向左的方向(图1中箭头A所示方向)一页页地传送,同时装订位置设置在顶端。该原件通过一弯曲通道101输送到平板玻璃102上。
这时,扫描仪单元104保持在预定位置,原件从左至右经过该扫描仪单元104,从而读出该原件。这种阅读方法称为原件流过式扫描(original flow scanning)。
当原件经过平板玻璃102时,它由扫描仪单元104的灯103照射。由该原件反射的光通过镜子105、106和107以及透镜108导向图像传感器109。完成读出处理后,原件输出到原件盘112上。
也可以通过使由原件供给部分100输送到平板玻璃102上的原件暂时停止并在这时使扫描仪单元104从左向右运动,从而读出原件。这种读出方法称为固定原件扫描。在完成读出处理后,原件输出到原件盘112上。
当在不使用原件供给部分100的情况下对原件进行阅读时,用户拉起原件供给部分100,并将原件放置在平板玻璃102上。这时,可以读出该固定原件。
(成像单元300)由图像传感器109读出的原件图像数据经过预定的图像处理并传送给曝光控制部分110。该曝光控制部分110输出与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激光束。该激光束照射感光鼓111,同时通过多边形镜110a进行扫描。与该扫描的激光束相对应的静电潜像形成于感光鼓111上。
形成于该感光鼓111上的静电潜像由显影装置113进行显影,并作为调色剂图像而成为可见。片材从盒子114和115、手动供给部分125和双面传送通道124中的任意一个传送给转印部分116。
可见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部分116转印到片材上。该转印有图像的片材在定影部分117处进行定影处理。
经过了定影部分117的片材通过活板(flapper)121的枢轴转动而暂时导向通道122,该活板121通过柱塞123的操作而枢轴转动。在片材的后缘端经过活板121之后,片材转换成背面(朝上),并通过该活板121传送给一对输出辊118。然后,片材通过该对输出辊118而由成像单元300输出。
片材以载有调色剂图像的表面朝下的方式(面朝下)从成像单元300中输出。这称为翻转输出(reversal discharge)。
通过使片材以面朝下的状态从成像单元300中输出,当从第一页开始进行成像处理时,例如,当利用原件供给部分100进行成像处理或对计算机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成像处理时可以使片材按页码顺序排列。
为了对硬纸例如从手动供给部分125传送的OHP片材进行成像处理,片材以载有调色剂图像的表面朝上的方式(面朝上)通过该对输出辊118从成像单元300中输出,而不将该片材导向通道122。
为了对片材的两面进行成像处理,片材直接从定影部分117导向该对输出辊118。在片材的后缘端经过活板121后,片材再转变成背面(朝上),并通过活板121传送到双面传送通道。
在翻转输出中通过活板121而转变成背面(朝上)的同时,片材可能卷曲。例如,该片材可以卷曲成凹形(U形)。
这时,通过部分400和折叠处理部分500而输出到精整器600的样件盘701或堆垛盘700上的片材变形成凹陷的卷曲形,这阻碍了下一张纸向该盘上的输出。
通过使到达样件盘701的一对辊子509处或到达堆垛盘700的一对辊子680处的片材以比在未翻转输出时更高的速度输出,可以防止在片材输出时的这种片材堵塞。
为了以比在未翻转输出时更高的速度输出,当柱塞123执行翻转输出操作时,用于一对输出辊并使样件盘701的一对辊子509旋转的达523或用于一对输出辊并使堆垛盘700的一对辊子680旋转的马达524由精整器控制部分525(后面将介绍)控制并以高速旋转。因此,片材快速输出。
应当知道,当片材未翻转时,片材的输出速度为大约350mm/s,而当片材翻转时,片材的输出速度为大约450mm/s。
在上述复印机中,片材卷曲成U形。即使当片材卷曲成倒U形(称为凸出的卷曲形)时,也能同样防止片材堵塞。
在复印机中也可以这样,即当由于加热而使片材卷曲成凹形或凸形并被翻转时,可以使片材以与该卷曲相反的方向卷曲,从而消除该卷曲。
这时,片材以没有任何反向卷曲的形式输出。通过将在没有任何翻转的情况下输出片材时的片材输出速度增加至高于在翻转情况下输出片材时的片材输出速度并输出片材,可以防止片材堵塞。
当片材经过部分400、折叠处理部分500和插入器900(后面将介绍)时它可能卷曲。经过了精整器600的片材也可能卷曲。这时,也能同样防止片材堵塞。
(折叠处理部分500)下面将参考图3详细介绍折叠处理部分500。折叠处理部分500将根据操作部分303(见图2)的指令而对通过了部分400(见图1)的一垛片材进行装订或者在不对它们进行装订的情况下将片材折叠成两部分,并且将该片材输出到复印机1000的盘700或701上。
通过了部分400的的片材由一对进入辊201传送,并导向活板202和通过一对传送辊203储存在储存引导器204中。当折叠处理部分500没有将片材折叠成两部分时,活板202将片材导向精整器600。
预定数量的片材通过该对传送辊203顺序传送,直到各片材的顶端与活动片材定位件205接触,并作为一垛纸而堆垛在该片材定位件205中。
两对订书机206布置在该对传送辊203的下游,即在到储存引导器204的途中位置处。该订书机206与砧台207配合而对片材垛的中心进行装订,该砧台207位于正对订书机206的位置处。
一对折叠辊208布置在订书机206的下游,推压件209布置在正对着该对折叠辊208的位置。推压件209能朝着储存在储存引导器204中的片材垛运动。然后,该片材垛被推到该对折叠辊208之间,并通过该对折叠辊208折叠。片材垛通过输出辊210输出到输出盘211。
为了对由订书机206装订的片材垛进行折叠,在装订处理完成后,定位件205调节至与片材尺寸相适应,从而使片材垛的装订位置在该对折叠辊208的中心位置(夹紧位置)。该片材垛能够以装订位置为中心而进行折叠。
与部分400类似,折叠处理部分500包括一辅助传送通道212,该辅助传送通道212与进入辊201和一对辅助传送辊213相连,以便接受从插入器900(后面将介绍)送出的片材,并将该片材折叠成两部分或者在不折叠成两部分的情况下将该片材供给精整器600。
用于检测片材的进入的进口传感器214安装在折叠处理部分500的进口处。片材尺寸检测传感器215布置在传送辊203的下游,用于检测经过的片材的尺寸。输出传感器216安装在出口附近,用于检测片材垛的输出。
折叠处理部分500的控制包括这些传感器的控制,折叠处理部分500的控制通过图3所示的折叠控制部分217来进行。
(插入器900)在图3中,插入器900用于供给例如不经过成像单元300的封页纸。
在盘901中堆垛的片材垛通过片材供给辊902传送至由传送辊903和分离带904组成的分离部分。该片材垛的片材由该传送辊903和分离带904从最上面的片材开始一张张分离。各分离的片材通过在该分离部分附近的一对抽出辊905而传送给折叠处理部分500的辅助传送通道212。
用于检测是否设置有片材的片材设置传感器910位于片材供给辊902和传送辊903之间。
插入器900不仅能够布置在折叠处理部分500中,而且可以布置在部分400中,以便将片材供给部分400的辅助传送通道467。
插入器300通过图3中所示的插入器控制部分911来控制。
(精整器600)在图3中,精整器600执行:接收从成像单元300并通过折叠处理部分500而传送的片材和将所接收的多张片材对齐成一片材垛的处理;对片材垛的后缘端部分进行装订的装订处理;分选处理、不进行分选处理;以及片材后处理例如书本装订处理。
如图3所示,精整器600有一精整器通道504,沿该精整器通道504布置有一对进入辊502和一对传送辊503,用于接收从成像单元300并经过折叠处理部分500而传送到精整器600内的片材。进口传感器531位于该对进入辊502和该对传送辊503之间。
导向精整器通道504的片材通过该对传送辊503向缓冲辊505传送。该对传送辊503和缓冲辊505能够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穿孔单元508位于该对传送辊503和缓冲辊505之间。该穿孔单元508根据需要而工作,在通过该对传送辊503传送的片材的后缘端进行穿孔处理。穿孔单元传感器555位于该对传送辊503和穿孔单元508之间。
缓冲辊505能够使通过该对传送辊503传送的预定数量片材缠绕(winding)在该缓冲辊505上。在辊子505的旋转过程中,片材通过挤压辊512、513和514而缠绕。缠绕在缓冲辊505上的片材沿该缓冲辊505的旋转方向传送。
开关活板510位于挤压辊513和514之间,开关活板511布置在挤压辊514的下方。
开关活板510将缠绕在缓冲辊505上的片材与该缓冲辊505分离,并将该片材导向不分选通道521或分选通道522。
由开关活板510导向不分选通道521的片材通过该对输出辊509输出到样件盘701上。用于检测堵塞的输出传感器533布置在不分选通道521的中间位置处。
开关活板511使缠绕在缓冲辊505上的片材与该缓冲辊505分离,并将该片材导向分选通道522。而且,开关活板511将依然缠绕在缓冲辊505的片材导向缓冲辊505。
由开关活板510导向分选通道522的片材通过传送辊对506和507而堆垛在中间盘630上。堆垛在中间盘630上的片材垛将根据操作部分303(见图2)的设定而进行对齐处理或装订处理。然后,片材垛通过输出辊680a和680b输出到堆垛盘700上。
装订处理通过订书机601实现。样件盘701和堆垛盘700可以自动沿垂向运动。
当片材垛从中间盘630向堆垛盘700输出时,处理盘631(见图1和3)弹出到复印机1000外部,以便将片材垛稳定地堆垛在堆垛盘700上。
(执行折叠成三部分的处理的部分400)下面将详细介绍执行折叠成三部分或Z字形的处理的部分400,该部分40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部件。如图1所示,从成像单元300并通过该对输出辊118输出的片材供给在部分400中的、折叠成三部分的传送通道450。该部分400进行折叠成三部分的处理,从而将该片材折叠成三部分。
当操作部分303(见图2)表明为A3或B4纸并进行折叠成三部分的处理时,从成像单元300输出的片材被折叠成三部分。
在另一种情况中,从成像单元300输出的片材在不对片材进行折叠处理的情况下传送给供给处理部分500,或者通过折叠处理部分直接传送给精整器600。
部分400通过活板451将待折叠成三部分的片材导向在图4A中所示的接收传送通道452。该片材通过一对传送辊453传送给第一折叠通道469,并被片材顶端接收止动器454而挡住,该片材顶端接收止动器454插入第一折叠通道469中。
这时,当片材P强烈撞击片材顶端接收止动器454并在该第一折叠通道469中振动,或者在该片材顶端接收止动器454上弹起和偏斜时,在通过第一和第二折叠辊455和456对片材P进行折叠时,片材P不能以平行于片材P的顶端的方式进行折叠。片材P的端部不能彼此对齐,且一端从另一端上凸出,从而阻碍片材P的传送和引起堵塞。
为了防止传送的片材P在该片材顶端接收止动器454上弹起,片材顶端检测传感器457检测片材P的顶端到达稍微在片材顶端接收止动器454上游的位置处。这时,部分460(见图8)第一次使传送马达M21停止,该传送马达M21使传送辊453旋转。经过预定时间后,部分460启动(第一启动)该传送马达M21,以便使片材P的顶端与片材顶端接收止动器454接触。
片材P轻柔地搁置在片材顶端接收止动器454上并在第一折叠通道469内,同时不会在片材顶端接收止动器454上弹起。
通过传送马达M21,该对传送辊453继续传送片材P,同时片材P的顶端保持与片材顶端接收止动器454接触。片材P从引导壁458的开口459处凸出,并形成弯曲状态且靠近由第一和第二折叠辊455和456形成的夹紧部分X。
当片材P靠近夹紧部分X时,部分460(见图2)第二次使传送马达M21停止。当片材P的弯曲部分处的振动停止后,部分460第二次启动传送马达M21。因此,片材的弯曲部分稳定地供给夹紧部分X。
当片材顶端检测传感器457在片材顶端与片材顶端接收止动器454接触之前检测到片材P的顶端后和传送马达M21第一次启动后,传送马达M21的第二次停止时间根据转速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当片材靠近片材顶端接收止动器454和当片材P靠近夹紧部分X时,传送马达M21暂时停止(第一和第二停止操作)。也可选择,传送马达M21保持低速旋转。
片材P将精确地折叠成两部分,因为恰好在片材P与片材顶端接收止动器454接触之前和恰好在片材P供给到在第一和第二折叠辊455和456之间的夹紧部分X之前,片材P的速度减小或暂时停止。
然后,如图4B所示,片材P通过第一和第二折叠辊455和456折叠成两部分,并传送给第二折叠通道470。
在第二折叠通道470中,恰好在片材P与在第二折叠通道470中的片材折叠端接收止动器461接触之前,传送的片材P的折叠端通过片材折叠端检测传感器462进行检测。部分460(见图8)第三次使折叠驱动马达M22停止,该折叠驱动马达M22驱动第二折叠辊456。
因此,通过折叠辊456和折叠辊464的惯性旋转,片材P的折叠端轻柔地与片材折叠端接收止动器461接触,同时不会在该片材折叠端接收止动器461上偏斜或弹起。
折叠驱动马达M22使三个折叠辊455、456和464旋转。
在片材P的折叠端与片材折叠端接收止动器461接触之后,如图5A所示,部分460第三次启动折叠驱动马达M22。该第三次启动是在片材折叠端检测传感器462检测到片材P的折叠端之后预定时间进行的。
在本实施例中,当片材P靠近片材折叠端接收止动器461时,第三次使传送马达M22停止。也可选择,可以使该传送马达M22保持低速旋转。
然后,如图5B所示,片材P的对着折叠引导器463的下端的部分开始弯曲。该部分与已经折叠成两部分的那一部分一起形成环形,并靠近在第二和第三折叠辊456和464之间的夹紧部分Y。
在本实施例的部分400中,第一和第三折叠辊455和464利用公共的第二折叠辊456以作为辊子对。
也就是,该第一和第二折叠辊455和456配对,该第三和第二折叠辊464和456也配对。
当片材P的弯曲部分几乎接近在第二和第三折叠辊456和464之间的夹紧部分Y时,部分460第四次使折叠驱动马达M22停止。这消除了在该弯曲部分处的振动。
折叠驱动马达M22的第四次旋转停止是在折叠驱动马达M22第三次启动之后预定时间进行的。
在折叠驱动马达M22第四次停止旋转之后预定时间,折叠驱动马达M22第四次启动,并持续预定时间,这使得片材P的弯曲部分进入第二和第三折叠辊456和464,图5C表示该状态。
因此,片材P精确折叠成三部分,且没有任何褶皱,并通过第二和第三折叠辊456和464输出。
片材P经过图1、4A和4B中所示的供给传送通道465并由图1中所示的一对输出辊466供给折叠处理部分500。
下面的操作通过图2中所示的部分460自动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在部分400的工作过程中,折叠驱动马达M22停止和启动各四次。不过,仅通过第四次的停止和启动操作,也可以使片材精确折叠。
片材折叠端检测传感器462并不总是必须的,片材P的折叠可以只通过片材顶端检测传感器457来控制。
尤其是,当在片材P与片材顶端接收止动器454接触之后片材顶端检测传感器457检测到片材P的后缘端(在这之前它为顶端)离开该片材顶端接收止动器454时,折叠驱动马达M22第三次和第四次停止。
部分400包括辅助传送通道467,该辅助传送通道467与接收传送通道452和一对辅助传送辊468连通,以便接收从插入器900送入的片材P,并将其折叠成三部分,如图1所示。
现有技术中,片材P在整个区域与辊子56和64接触。当片材P被夹紧和传送,且其顶端和弯曲折叠部分沿宽度方向同时在各辊子的两端处受拉时,从片材P两端指向片材中心的压力不能被释放,从而在图7A中所示位置处产生褶皱。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当片材P通过在本实施例的部分400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折叠辊455、456和464而在夹紧部分X和Y处被夹紧和传送时,在辊子455、456和464上的片材P的接触区域将减小。从而保证在片材P和折叠辊455、456和464之间的非接触部分处能释放在折叠片材时施加的压力,并能防止形成任何褶皱。
为此,第一、第二和第三折叠辊455、456和464有沿辊子轴的较大直径部分,如图6所示。各辊子有三个具有较大辊子直径的区域(较大直径部分):在片材传送中心部分处的较大直径部分455a、456a或464a;以及在两片材传送端部并在可折叠成三部分的片材P的最大尺寸的外部位置处的较大直径部分455b、456b或464b。
通过该结构,当片材P在夹紧部分X和Y处被夹紧时,片材P在片材传送中心部分处的较大直径部分455a、456a和464a的位置处与各折叠辊接触。
因此,在片材P与第一、第二和第三折叠辊455、456和464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减小。在片材P将产生褶皱的部位处能够保证释放来自辊子轴两端的片材折叠压力,从而能防止任何褶皱。
在片材P的最大传送尺寸外部的较大直径部分455b、456b和464b(在两端的较大辊子直径区域)形成于这样的位置,即考虑到片材P的倾斜供给或偏斜供给,该片材P也不与该较大直径部分455b、456b和464b接触。
当片材P与较大直径部分455b、456b和464b接触时,片材P将由于倾斜供给或偏斜供给而褶皱。
字母α是指片材P在夹紧部分X和Y上夹紧和传送时沿辊子轴的最大传送尺寸的活动范围的宽度,β是指在较大直径部分455b之间、在较大直径部分456b之间和在较大直径部分464b之间的设计距离,保持α<β。
由于α<β,片材P不会与较大直径部分455b、456b和464b接触,因此不会由于上述原因而产生褶皱。
通过α<β,片材P由较大直径部分455b、456b和464b引导,不会由于横向对齐改变等而引起传送错误。
当在片材传送中心部分处的较大直径部分455a、456a和464a沿轴的宽度大大小于片材P的宽度时,折叠将变得松散。该折叠的片材将散开,并将不稳定地堆垛在片材盘上。
因此,较大直径部分455a、456a和464a(在片材传送中心部分处的具有较大辊子直径的区域)沿轴的宽度h设置成大约为可折叠成三部分的片材的最小宽度(例如B4)尺寸的1/2。换句话说,h≈1/2s设置成该较大直径部分455a、456a和464a沿轴的宽度,以便稳定地折叠片材以及夹紧和传送片材P。
当第一、第二和第三折叠辊455、456和464上沿轴的台阶阶距(step)设定为δ,片材的厚度设定为t时,较大直径部分455a、456a、464a、455b、456b和464b形成为满足δ<3t。
通过较大直径部分455a、456a和464a的台阶δ,在片材P将产生褶皱的部位处能够形成保证释放片材折叠压力的间隙。
通过较大直径部分455b、456b和464b的台阶δ,片材P在夹紧部分X和Y处传送时,在两端处的台阶起到片材P的引导器的作用,因此能获得稳定的传送,没有任何横向对齐的改变。另外,片材P不与较大直径部分455b、456b和464b接触,并且不进行斜向传送,因此能防止由于片材P的倾斜供给而引起的褶皱。
当折叠辊455、456和464相互抵靠时,台阶形折叠辊455、456和464之间的间隙b由于压力而减小。字母b是指辊子之间的间隙,该间隙b与折叠辊(较大直径部分)的台阶δ满足b<2δ。
字母t指片材P的厚度,折叠辊455、456和464相互抵靠,这样,折叠辊之间的间隙b满足b<3t。折叠辊455、456和464设置成即使在初始状态或在由于高橡胶硬度而没有形成夹紧时都满足b<3t。
该结构能够在辊子的片材传送中心部分处紧密、稳定地夹紧和传送片材P,同时不会减小一对折叠辊之间的折叠压力或使折叠松弛。这时,当片材P紧紧夹在夹紧部分X和Y处时,辊子之间的间隙b能保证释放作用在片材上的、与来自片材两端的片材折叠压力相关的压力。这能有效防止任何褶皱。
尤其是,当片材P的厚度t为大约0.1mm时,沿辊子轴的台阶δ设置为0.2mm,且在通过一对辊子之间的抵靠而形成夹紧时,在辊子之间的间隙设置为0.3(为片材厚度的三倍,因为折叠成三部分)mm或更小。
在折叠片材P时,上述辊子能够减小片材P在辊子上的接触面积,并能防止任何褶皱。
在本实施例中,较大直径部分形成于由第一和第二折叠辊455和456组成的一对辊子上和由第二和第三折叠辊456、464组成的一对辊子上。也可选择,仅一个辊子对可以有台阶。
也就是,由第一和第二折叠辊455和456组成的一对辊子以及由第二和第三折叠辊456、464组成的一对辊子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有台阶。
本发明的结构也可以用于在折叠处理部分500中的该对折叠辊208上,如图3所示。
图7C是表示根据图7B所示实施例,执行折叠成三部分的处理部分的另一结构的视图。在图7C中,较大直径部分856a和864a(具有较大辊子直径的区域)形成于第二和第三折叠辊856和864的片材传送中心部分。较大直径部分856b和864b(具有较大辊子直径的区域)形成于相应一个折叠辊856和864的两片材传送端头处。
第二和第三折叠辊856和864朝着台阶形辊子的各较大直径部分856a、864a、856b和864b的两端逐渐变细。
通过图7B和7C之间的比较,在图7C中由较大直径部分的端头和片材P所确定的度θ为θ>90°,该角度θ比在图7b中由较大直径部分的端头和片材P所确定的90°角大。
因为较大直径部分逐渐变细,在较大直径部分856a、864a、856b和864b的端头处的角度大于在较大直径部分456a、464a、456b和464b的端头处的角度。
当该较大直径部分采用了逐渐变细的结构时,在片材P进入夹紧部分以便进行折叠处理时,较大直径部分856a、864a、856b和964b的端头与片材P轻柔地接触。这减少了在折叠片材P时在较大直径部分处的褶皱。
上述实施例是以复印机为例进行说明的。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复印机,也可以用于其它成像装置例如激光打印机。
成像装置可以是喷墨型、传热记录型或热感记录型,而不是电子照相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