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裁切装置、打印装置以及标签裁切方法

申请号 CN201611001812.3 申请日 2016-11-14 公开(公告)号 CN107020834A 公开(公告)日 2017-08-08
申请人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明人 增渊浩幸; 前川博宜;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标签裁切装置、打印装置以及标签裁切方法,能够容易应对标签裁切形状的改变。 打印机 (1)具备打印部(7)以及裁切加工部(标签裁切装置)(8)。裁切加工部(8)具有:输送路(9),其输送标签纸(5);裁切部,其具备针杆(41)以及使该针杆(41)进退的针杆移动机构(42);以及裁切控制部(68),其基于打印数据驱动针杆移动机构(42)使前进了的针杆(41)向输送路(9)上的标签纸(5)撞击来裁切该标签纸(5)。裁切部为针式头(27)。
权利要求

1.一种标签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路,其输送标签纸;
裁切部,其具备针杆以及使该针杆进退的针杆移动机构;以及
裁切控制部,其基于打印数据驱动所述针杆移动机构使前进了的所述针杆向所述输送路上的所述标签纸撞击来裁切该标签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裁切部为针式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标签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杆从其轴向观察时的轮廓形状呈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调整所述针杆向所述标签纸的撞击的撞击力控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签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杆移动机构具备用于使所述针杆进退的驱动线圈,
所述裁切控制部通过向所述驱动线圈供电从而驱动所述针杆移动机构,所述撞击力控制部控制向所述驱动线圈的供电从而调整所述撞击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签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撞击力控制部具备调整所述裁切部与所述输送路之间的间隙的间隙调整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签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
撞击力控制部使所述针杆向所述标签纸的撞击力为所述针杆穿过所述标签的第一撞击力、或所述针杆穿过所述标签以及所述衬纸双方的第二撞击力。
8.一种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打印头;
裁切部,其具备针杆以及使该针杆进退的针杆移动机构;
输送路,其输送标签纸;
输送机构,其沿所述输送路输送所述标签纸;
打印控制部,其基于打印数据驱动所述打印头从而对所述输送路上的所述标签纸实施打印;以及
裁切控制部,其基于所述打印数据驱动所述针杆移动机构从而使前进了的所述针杆撞击所述输送路上的所述标签纸来裁切该标签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压板,其规定在所述输送路中与所述打印头对置的第一输送路部分;以及第二压板,其规定在所述输送路中与所述裁切部对置的第二输送路部分,所述第一压板以及所述第二压板为吸引压板,
所述吸引机构具备所述第二压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打印装置主体以及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该打印装置主体的安装体,所述输送路具备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结的第一输送路部分以及第二输送路部分,所述打印装置主体具备所述第一输送路部分以及所述打印头,
所述安装体具备所述第二输送路部分以及所述裁切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输送控制部,其基于所述打印数据驱动所述输送机构;以及
修正部,其修正所述标签纸上的由所述裁切部使所述针杆进行撞击的撞击位置与在所述标签纸上预先设定的目标撞击位置之间的偏差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修正部基于所述标签纸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撞击位置与所述目标撞击位置之间的偏差量控制所述输送机构,从而修正从所述打印位置到所述裁切位置的所述标签纸的输送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修正部基于所述标签纸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撞击位置与所述目标撞击位置之间的偏差量控制输送机构,从而使所述打印控制部所决定的所述标签纸上的打印开始位置沿所述输送方向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所述打印头沿与所述标签纸的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移动的打印头移动机构,
所述打印控制部驱动所述打印头移动机构而使所述打印头沿所述交叉方向移动,并驱动该打印头而在所述标签纸实施打印,
所述修正部基于所述交叉方向上的所述撞击位置与所述目标撞击位置之间的偏差量,使所述打印控制部修正所述打印头的驱动的时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修正部具备接收所述偏差量的输入的输入部。
16.一种标签裁切方法,其特征在于,
预先准备出用于输送标签纸的输送路以及具备针杆和该使针杆进退的针杆移动机构的裁切部,
在所述标签裁切方法中,
接收打印数据,
沿输送路输送标签纸,
基于所述打印数据驱动所述针杆移动机构从而使前进了的所述针杆向所述输送路上的所述标签纸撞击来裁切该标签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标签裁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针杆撞击所述标签纸从而进行裁切的裁切动作中,调整所述针杆向所述标签纸的撞击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标签裁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裁切动作中,使所述针杆向所述标签纸的撞击力为所述针杆穿过所述标签的第一撞击力、或所述针杆穿过所述标签以及所述衬纸双方的第二撞击力,从而裁切所述标签纸。

说明书全文

标签裁切装置、打印装置以及标签裁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裁切标签纸的标签裁切装置、对标签纸实施打印并进行裁切的打印装置以及裁切标签纸的标签裁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装置:具备对在长条状的衬纸上以一定间隔且以能够剥离的方式贴附有标签的标签纸实施打印的打印部、以及导入从打印部排出的标签纸并对标签进行裁切的裁切部。裁切部具备:旋转体,其具备切断刀;承受主体,其在与旋转体之间夹持标签纸;以及输送机构,其用于输送标签纸以使其经过由旋转体以及承受主体构成的裁切位置。标签纸在经过裁切位置时,被切断刀切出切口并由此被裁切。
[000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96494号公报
[0004] 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为了改变标签的裁切的形状,必须要改变切断刀,且需要更换旋转体。因此,存在无法灵活应对裁切的形状的改变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课题鉴于这样的观点,提出一种能够容易地应对标签裁切形状的改变的标签裁切装置、打印装置以及标签裁切方法。
[0006]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标签裁切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输送路,其输送标签纸;裁切部,其具备针杆以及使该针杆进退的针杆移动机构;以及裁切控制部,其基于打印数据驱动上述针杆移动机构使前进了的上述针杆向上述输送路上的上述标签纸撞击来裁切该标签纸。
[0007] 根据本发明,使针杆向输送路上的标签纸撞击从而进行标签纸的裁切。因此,能够根据针杆撞击标签纸的位置,改变裁切的形状。并且,由于基于打印数据控制针杆移动机构,因此能够以与打印数据的打印区域对应的形状来裁切标签纸。这里,在标签纸的裁切中包含仅对标签的裁切和对标签以及衬纸双方的裁切。
[0008] 在本发明中,可以构成为上述裁切部为针式头。由此,容易基于打印数据来控制针杆移动机构。
[0009] 在本发明中,可以构成为上述针杆从其轴向观察时的轮廓形状呈矩形。由此,在利用针杆裁切标签纸之后,能够在切断部分形成直线边缘。
[0010] 在本发明中,可以构成为标签裁切装置还具有调整上述针杆向上述标签纸撞击的撞击力控制部。由此,通过调整针杆向标签纸撞击的撞击力,从而能够灵活地设定对标签纸的裁切的深度。
[0011] 在本发明中,可以构成为上述针杆移动机构具备用于使上述针杆进退的驱动线圈,上述裁切控制部通过向上述驱动线圈供电从而驱动上述针杆移动机构,上述撞击力控制部控制向上述驱动线圈的供电从而调整上述撞击力。由此,针杆移动机构具备螺线管等驱动线圈,在利用电磁力使针杆进退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向驱动线圈供电的电流电压、通电时间等,能够改变针杆移动的速度(加速度),从而调整针杆向标签纸的撞击力。
[0012] 在本发明中,可以构成为上述撞击力控制部具备调整上述裁切部与上述输送路之间的间隙的间隙调整机构。由此,只要使裁切部与输送路靠近,就能够增大针杆向标签纸的撞击力。另一方面,只要使裁切部与输送路远离,就能够减小针杆向标签纸的撞击力。
[0013] 在本发明中,可以构成为撞击力控制部控制上述针杆向上述标签纸的撞击力为上述针杆穿过上述标签的第一撞击力或上述针杆穿过上述标签以及上述衬纸双方的第二撞击力。由此,能够对标签纸进行全裁切加工或半裁切加工。
[0014] 接下来,本发明的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打印头;裁切部,其具备针杆以及使该针杆进退的针杆移动机构;输送路,其输送标签纸;输送机构,其沿上述输送路输送上述标签纸;打印控制部,其基于打印数据驱动上述打印头从而对上述输送路上的上述标签纸实施打印;以及裁切控制部,其基于上述打印数据驱动上述针杆移动机构从而使前进了的上述针杆向上述输送路上的上述标签纸撞击来裁切该标签纸。
[0015] 根据本发明,使针杆向输送路上的标签纸撞击从而进行标签纸的裁切。因此,能够根据针杆向标签纸撞击的位置,改变裁切的形状。并且,由于基于打印数据控制针杆移动机构,因此基于打印数据以与被打印的打印区域对应的形状裁切标签纸。
[0016] 在本发明中,可以构成为具有:第一压板,其规定在上述输送路中与上述打印头对置的第一输送路部分;以及第二压板,其规定在上述输送路中与上述裁切部对置的第二输送路部分,上述第一压板以及上述第二压板为吸引压板,上述吸引机构具备上述第二压板。由此,能够抑制因针杆向标签纸的撞击而产生的纸屑的飞散。并且,能够防止标签纸从输送路浮起。
[0017] 在本发明中,可以构成为具有打印装置主体以及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该打印装置主体的安装体,上述输送路具备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结的第一输送路部分以及第二输送路部分,上述打印装置主体具备上述第一输送路部分以及上述打印头,上述安装体具备上述第二输送路部分以及上述裁切部。由此,能够利用具备打印头的打印装置主体对标签纸实施打印。并且,具备裁切部的安装体根据需要安装于打印装置主体,从而能够连续地进行向标签纸的打印以及标签纸的裁切。
[0018] 在本发明中,打印装置可以构成为具有:输送控制部,其基于上述打印数据来驱动上述输送机构;以及修正部,其修正上述标签纸上的由上述裁切部使上述针杆进行撞击的撞击位置与在上述标签纸上预先设定的目标撞击位置之间的偏差量。由此,在裁切部使针杆进行撞击的记录纸上的撞击位置与目标撞击位置之间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修正部通过使针杆的撞击位置向消除偏差量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修正其偏差。
[0019] 在本发明中,可以构成为上述修正部基于上述标签纸的输送方向上的上述撞击位置与上述目标撞击位置之间的偏差量控制上述输送机构,从而修正从上述打印位置到上述裁切位置的上述标签纸的输送量。由此,在由于撞击位置相对于目标撞击位置产生偏差而使标签纸上的打印区域与裁切区域在输送方向上产生偏差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调整打印位置与裁切位置之间的输送量来修正其偏差。
[0020] 在本发明中,可以构成为上述修正部基于上述标签纸的输送方向上的上述撞击位置与上述目标撞击位置之间的偏差量来控制输送机构,从而使上述打印控制部的上述标签纸上的打印开始位置沿上述输送方向移动。即,在因撞击位置相对于目标撞击位置产生偏差从而导致记录纸上的打印区域与裁切区域在输送方向上产生偏差的情况下,使打印头的记录纸上的打印开始位置沿输送方向移动从而调整打印区域与裁切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由此,能够修正撞击位置与目标撞击位置的偏差。
[0021] 在本发明中,可以构成为具有使上述打印头沿与上述标签纸的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移动的打印头移动机构,上述打印控制部驱动上述打印头移动机构而使上述打印头向上述交叉方向移动并驱动该打印头而在上述标签纸上实施打印,上述修正部基于上述交叉方向上的上述撞击位置与上述目标撞击位置之间的偏差量,在上述打印控制部中修正上述打印头的驱动的时机。即,在因撞击位置相对于目标撞击位置产生偏差而导致标签纸上的打印区域与裁切区域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产生偏差的情况下,错开沿交叉方向移动的打印头的驱动的时机,从而使打印区域沿交叉方向移动。由此,能够修正撞击位置与目标撞击位置的偏差。
[0022] 在本发明中,可以构成为上述修正部具备接收上述偏差量输入的输入部。由此,能够基于打印数据进行向标签纸的打印以及裁切,能够将通过传感器、目视观察而从其打印结果以及裁切结果测量出的打印区域与裁切区域的偏差量作为撞击位置与目标撞击位置之间的偏差量向修正部输入。
[0023] 接下来,本发明的标签裁切方法的特征在于,预先准备出用于输送标签纸的输送路以及其具备针杆和使该针杆进退的针杆移动机构的裁切部,在该标签裁切方法中,接收打印数据,沿输送路输送标签纸,基于上述打印数据驱动上述针杆移动机构从而使前进了的上述针杆向上述输送路上的上述标签纸撞击来裁切该标签纸。
[0024] 根据本发明,使针杆向输送路上的标签纸撞击从而进行标签纸的裁切。因此,能够根据针杆向标签纸撞击的位置,改变裁切的形状。并且,由于基于打印数据来控制针杆移动机构,因此能够以与打印数据的打印区域对应的形状裁切标签纸。
[0025] 在本发明中,标签裁切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使上述针杆向上述标签纸撞击从而进行裁切的裁切动作中,调整上述针杆向上述标签纸的撞击力。由此,使针杆向输送路上的标签纸撞击从而进行标签纸的裁切。因此,通过调整针杆向标签纸撞击的撞击力,从而能够灵活地设定对标签纸的裁切的深度。
[0026] 在本发明中,可以构成为在上述裁切动作中,使上述针杆向上述标签纸的撞击力为上述针杆贯通上述标签的第一撞击力或者上述针杆贯通上述标签以及上述衬纸双方的第二撞击力,从而裁切上述标签纸。由此,能够对标签纸进行全裁切加工或半裁切加工。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0028] 图2是针杆移动机构的说明图。
[0029] 图3是打印机的控制系统的简要框图
[0030] 图4是由打印机进行的打印、裁切动作的流程图
[0031] 图5是示出打印机1的控制系统的另一例子的简要框图。
[0032] 图6是输送方向上的撞击位置与目标撞击位置之间的偏差量的说明图。
[0033] 图7是主扫描方向上的撞击位置与目标撞击位置之间的偏差量的说明图。
[0034] 图8是由打印机进行的打印、裁切动作的流程图。
[0035] 图9是示出打印机的控制系统的另一例子的简要框图。
[0036] 图10是由打印机进行的打印、裁切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8] 第一实施方式
[0039] 整体结构
[0040]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本例的打印机(打印装置1)是对贴附于长条状的衬纸3的标签4进行打印并进行裁切的标签打印机。
[0041] 如图1所示,打印机1具备对标签纸5实施打印的打印部7以及裁切标签纸5的裁切加工部(标签裁切装置)8。并且,打印机1具有经过打印部7的打印位置A以及裁切加工部8的裁切位置B的输送路9以及沿着该输送路9输送标签纸5的输送机构10。输送路9具备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结的第一输送路部分9a以及第二输送路部分9b。第一输送路部分9a为经过打印位置A的部分,第二输送路部分9b为经过裁切位置B的部分。
[0042] 打印部7具备:打印头12;打印部侧压板(第一压板)13,其在与打印头12对置的位置构成第一输送路部分9a的一部分;以及打印头移动机构14,其使打印头12向与标签纸5的输送方向X正交的主扫描方向(交叉方向)Y移动。打印头12为喷墨头。打印部侧压板13规定打印部7的打印位置A。这里,打印部侧压板13为吸引压板。即,打印部侧压板13在标签纸5的输送面具备吸气口13a。并且,在吸气口13a连接有打印部侧吸15。打印部侧压板13以及打印部侧吸泵15构成打印部侧吸引机构16。
[0043] 打印头移动机构14具备:滑架18,其搭载打印头12;滑架导轴19,其沿主扫描方向Y延伸;以及滑架移动机构20,其使滑架18沿滑架导轴19移动。滑架18以能够沿滑架导轴19移动的方式被支承。滑架移动机构20具备配置于滑架导轴19的两端部分的一对带轮以及挂设于一对带轮的同步带22。同步带22的一部分连结于滑架18。并且,滑架移动机构20具备作为驱动源的打印部侧滑架达23。打印部侧滑架马达23的驱动力传递至一端的带轮。
[0044] 另外,打印部7具备检测衬纸3上的标签4的位置的标签位置检测器24。本例的标签位置检测器24为对标记在标签纸5的衬纸3上的黑色标记BM(参照图6所示)进行光学检测的装置。此外,标签位置检测器24也可以使用对输送方向X上相邻的标签4与标签4之间的间隙进行光学检测的装置。
[0045] 裁切加工部8具备:针式头(裁切部)27;加工部侧压板(第二压板)28,其在与针式头27对置的位置构成第二输送路部分9b的一部分;以及加工部侧打印头移动机构29,其使针式头27沿主扫描方向Y移动。这里,加工部侧压板28为吸引压板。即,加工部侧压板28在标签纸5的输送面具备吸气口28a。并且,在吸气口13a连接有加工部侧吸泵30。加工部侧压板28以及加工部侧吸泵30构成加工部侧吸引机构31。
[0046] 加工部侧打印头移动机构29具备:滑架33,其搭载针式头27;滑架导轴34,其沿主扫描方向Y延伸;以及滑架移动机构35,其使滑架33沿滑架导轴34移动。滑架33以能够沿滑架导轴34移动的方式被支承。滑架移动机构35具备配置于滑架导轴34的两端部分的一对带轮以及挂设于一对带轮的同步带37。同步带37的一部分连结于滑架33。并且,滑架移动机构35具有作为驱动源的加工部侧滑架马达38。加工部侧滑架马达38的驱动力传递至一端的带轮。
[0047] 图2是针式头27的结构的说明图。针式头27具备以格栅状排列的多根针杆41。各针杆41相对于输送路9的输送面垂直延伸。各针杆41在从其轴向观察时的轮廓形状呈矩形。
[0048] 另外,针式头27具备使各针杆41向靠近输送路9的方向以及远离输送路9的方向进退的针杆移动机构42。若针杆41移动至从输送路9向上方后退了的后退位置41A,则各针杆41的前端位于针式头27的头表面27a上。若针杆41移动至前进了的前进位置41B,则针杆41的前端比头表面27a更向前方(下方)突出。
[0049] 裁切加工部8驱动针杆移动机构42而使前进了的针杆41向输送路9上的标签纸5撞击来裁切标签纸5。此外,针式头27若使用墨带,则能够用于向标签纸5的打印。即,若在针式头27与经由输送路9输送的标签纸5之间配置墨带,则针杆41向墨带撞击,从而将墨带的油墨转印至标签纸5来进行打印。但在本例中,裁切加工部8不具备墨带。
[0050] 这里,针杆移动机构42具备:金属制的驱动板45,其在针杆41的后端部分沿与针杆41交叉的方向与针杆41连接;螺旋弹簧等推压部件46,其将针杆41或驱动板45向远离输送路9的方向推压;以及致动器47,其克服推压部件46的作用力使针杆41向靠近输送路9的方向移动。驱动板45以在上下方向能够摆动的方式被支承。致动器47为具备驱动线圈48的电磁式的装置。致动器47通过向驱动线圈48的供电来吸引驱动板45从而使针杆41从后退位置
41A移动至前进位置41B。若停止向驱动线圈48的供电从而停止由致动器47进行的驱动板45的吸引,则针杆41通过推压部件46的作用力返回至后退位置41A。作为致动器47可以使用螺线管等。
[0051] 如图1所示,输送机构10具备设置于打印位置A的输送方向X的上游侧的主输送辊51以及用于驱动主输送辊51的输送马达52。并且,输送机构10具备将输送马达52的输出传递至设置于裁切加工部8的副输送辊53的传递机构54。
[0052] 这里,打印机1具有打印机主体(打印装置主体)55以及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打印机主体55的安装体56。打印机主体55具备打印部7、第一输送路部分9a、主输送辊51、输送马达52以及传递机构54。安装体56具备裁切加工部8、第二输送路部分9b以及副输送辊53。若安装体56安装于打印机主体55,则第一输送路部分9a与第二输送路部分9b连接而形成输送路9。并且,若安装体56安装于打印机主体55,则形成从输送马达52经由传递机构54而到达副输送辊53的驱动力传递路径。
[0053] 打印机1如果被从外部的机器供给打印数据,则驱动输送马达52,使标签纸5沿输送路9间歇地输送。并且,打印机1驱动打印部侧吸泵15以及加工部侧吸泵30,开始经由打印部侧压板13以及加工部侧压板28的吸气。另外,打印机1驱动打印头移动机构14使打印头12沿主扫描方向Y移动并驱动打印头12,从而将打印数据打印至标签纸5。并且,打印机1驱动加工部侧打印头移动机构29使针式头27沿主扫描方向Y移动并驱动针式头27针杆移动机构42从而使针杆41向标签纸5撞击来裁切标签纸5。
[0054] 控制系统
[0055] 图3是示出打印机1的控制系统的简要框图。打印机1的控制系统以搭载有CPU等的控制部60为中心构成。在控制部60连接有具备用于与外部的机器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的通信部61。在控制部60的输出侧连接有打印头12、打印部侧吸泵15、打印部侧滑架马达23、针式头27、加工部侧吸泵30、加工部侧滑架马达38以及输送马达52。
[0056] 控制部60具备输送控制部65、吸引控制部66、打印控制部67以及裁切控制部68。输送控制部65驱动输送马达52从而通过输送机构10输送标签纸5。吸引控制部66驱动打印部侧吸泵15以及加工部侧吸泵30,从而进行经由打印部侧压板13以及加工部侧压板28的吸气。
[0057] 打印控制部67基于打印数据驱动打印头12以及打印部侧滑架马达23,将打印数据打印至输送路9上的标签纸5上。更具体而言,打印控制部67驱动打印部侧滑架马达23使打印头12沿主扫描方向Y移动并驱动打印头12从而使油墨向标签4排出。由此,打印控制部67在打印位置A上对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0058] 裁切控制部68具备裁切数据生成部71以及驱动控制部72。裁切数据生成部71基于打印数据而生成裁切数据。在本例中,裁切控制部68首先基于打印数据取得标签4上的打印区域P(参照图1所示)。接下来,裁切数据生成部71针对所取得的打印区域P,规定在输送方向X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赋予第一尺寸L1的留白、并在主扫描方向Y的左右的两侧赋予第二尺寸L2的留白的区域为裁切区域C。然后,裁切数据生成部71基于所规定的裁切区域C的轮廓来生成裁切数据。裁切数据为与打印裁切区域C的轮廓时的打印数据相同的数据。
[0059] 驱动控制部72基于裁切数据来驱动针式头27(针杆移动机构42)以及加工部侧滑架马达38,从而使针杆41向输送路9上的标签纸5撞击。更具体而言,驱动控制部72驱动加工部侧滑架马达38从而使针式头27沿主扫描方向Y移动,并驱动针式头27使针杆41朝向标签纸5突出。由此,驱动控制部72在裁切位置B裁切标签纸5。
[0060] 打印、裁切动作
[0061] 图4是由打印机1进行的打印、裁切动作的流程图。打印机1接收从外部的机器向打印机1供给的打印数据(步骤ST1)。接收了打印数据的打印机1驱动输送马达52,从而使标签纸5沿输送路9间歇地输送。并且,打印机1驱动打印部侧吸泵15以及加工部侧吸泵30,来进行经由打印部侧压板13以及加工部侧压板28的吸气(步骤ST2)。
[0062] 然后,打印机1基于打印数据来驱动打印头12以及打印部侧滑架马达23,从而进行将打印数据打印至输送路9上的标签纸5的打印动作(步骤ST3)。并且,打印机1基于打印数据来生成裁切数据(步骤ST4)。然后,打印机1基于裁切数据来驱动针式头27(针杆移动机构42)以及加工部侧滑架马达38。由此,打印机1使针杆41向输送路9上的标签纸5撞击,从而进行裁切标签纸5的裁切动作(步骤ST5)。
[0063] 根据本例,打印机1使针式头27的针杆41向输送路9上的标签纸5撞击从而进行裁切标签纸5。并且,打印机1基于由打印数据生成的裁切数据,控制针式头27来进行标签纸5的裁切。因此,打印机1能够以与基于打印数据形成的打印区域P对应的形状来裁切标签纸5。并且,在本例中,由于在标签纸5的裁切中使用针式头27,因此容易基于裁切数据进行针杆移动机构42的控制。
[0064] 另外,在本例中,由于针杆41从其轴向观察时的轮廓形状呈矩形,因此在利用针杆41裁切标签纸5之后,切断部分形成直线边缘。
[0065] 另外,在本例中,加工部侧压板28为吸引压板,进行裁切动作时,经由加工部侧压板28进行吸气。因此,因针杆41向标签纸5的撞击而产生的纸屑被吸引。由此,能够抑制纸屑向标签纸5的附着。并且,能够防止或抑制纸屑朝向打印位置A的一侧飞散的情况。另外,由于打印部侧压板13以及加工部侧压板28为吸引压板,因此能够防止标签纸5在打印位置A以及裁切位置B上从输送路9浮起。
[0066] 另外,在本例中,具备裁切加工部8的安装体56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形成于具备打印部7的打印机主体55。因此,操作人员能够仅使用打印机主体55来向标签纸5实施打印。并且,安装体56根据需要安装于打印机主体55,从而能够连续进行向标签纸5的打印、标签纸5的裁切。
[0067] 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
[0068] 在上述的例子中,虽然轮廓形状形成为裁切数据,但轮廓形状为虚线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为裁切数据。由此,通过穿孔加工形成虚线痕。
[0069]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虽然裁切数据生成部71基于打印数据规定有裁切区域C,但也可以登录预先规定的裁切数据,从而在进行裁切动作时,基于登录的裁切数据进行裁切动作。
[0070] 另外,向打印机1供给的打印数据也可以包含裁切数据。在该情况下,裁切控制部68能够基于打印数据所包含的裁切数据来驱动针式头27(针杆移动机构42)以及加工部侧滑架马达38,并在裁切位置B使针杆41向输送路9上的标签纸5撞击从而裁切标签纸5。
[0071]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虽然在裁切加工部8中具备加工部侧压板28,但也可以代替加工部侧压板28地,配置具备喷嘴形状的吸引口的吸引机构,该吸引机构吸引因针杆41向标签纸5的撞击而产生的纸屑。
[0072]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虽然在标签纸5的输送方向X上,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配置有打印部7、裁切加工部8,但也可以构成为裁切加工部8配置于上游侧,打印部7配置于下游侧。
[0073]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虽然裁切加工部8使针式头27沿主扫描方向Y移动,并使针杆41向标签纸5撞击,从而裁切标签纸5,但是针杆41也可以从输送路9的主扫描方向Y的一端至另一端并列配置。即,作为针式头27,能够采用行头。
[0074] 第二实施方式
[0075]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76] 此外,在以下的附图以及说明中,针对与上述的附图相同的构成部位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0077] 控制系统
[0078] 图5是示出打印机1的控制系统的其他例子的简要框图。图6是在输送方向X上的撞击位置与目标撞击位置之间的偏差量的说明图。图7是在主扫描方向Y上的撞击位置与目标撞击位置之间的偏差量的说明图。
[0079] 打印机1的控制系统以搭载有CPU等控制部60为中心而构成。在控制部60连接有通信部61。在控制部60的输入侧连接有标签位置检测器24。在控制部60的输出侧连接有打印头12、打印部侧吸泵15、打印部侧滑架马达23、针式头27、加工部侧吸泵30、加工部侧滑架马达38以及输送马达52。
[0080] 控制部60具备输送控制部65、吸引控制部66、打印控制部67、裁切控制部68、第一修正部69以及第二修正部70。
[0081] 输送控制部65驱动输送马达52从而通过输送机构10输送标签纸5,并基于来自标签位置检测器24的输出以及打印数据进行使标签4上的打印开始位置与打印位置A一致的对齐动作。在对齐动作中,输送控制部65输送标签纸5,直至利用标签位置检测器24检测到黑色标记BM为止。然后,输送控制部65基于打印数据,将标签纸5进一步输送规定的输送量,从而使标签4上的打印开始位置与打印位置A一致。
[0082] 裁切控制部68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备裁切数据生成部71以及驱动控制部72。
[0083] 这里,输送控制部65基于裁切数据将标签纸5从打印位置A输送至裁切位置B。更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若利用裁切数据生成部71生成裁切数据,则输送控制部65基于打印位置A与裁切位置B之间的分离距离D、黑色标记BM与打印开始位置之间的尺寸E以及针对打印区域P的输送方向X上的留白的宽度亦即第一尺寸L1,来计算标签纸5的规定输送量M,从而以规定输送量M输送标签纸5。规定输送量M通过以下的公式(1)求出。
[0084] M=D-E+L1     (1)
[0085] 在标签纸5以规定输送量M从打印位置A向裁切位置B输送时,第一修正部69修正被针杆41撞击的标签纸5上的撞击位置U1与在标签纸5上预先设定的目标撞击位置U2之间的输送方向X上的偏差。
[0086] 在本例中,第一修正部69基于标签纸5的输送方向X上的撞击位置U1与目标撞击位置U2之间的输送方向偏差量α1,修正打印位置A与裁切位置B之间的标签纸5的输送量,输送控制部65基于修正后的输送量来输送标签纸5。即,因撞击位置U1相对于目标撞击位置U2偏差而使标签纸5上的打印区域P与裁切区域C在输送方向X上发生偏差的情况下,通过第一修正部69调整打印位置A与裁切位置B之间的输送量,从而使裁切区域C沿输送方向X移动,并修正其偏差。
[0087] 更具体而言,将输送方向X上的撞击位置U1与目标撞击位置U2之间的输送方向偏差量α1代入公式(1)中求出修正输送量M1,将基于输送控制部65的打印位置A与裁切位置B之间的标签纸5的输送量作为修正输送量M1。即,第一修正部69将输送控制部65的规定输送量M修正为通过以下的公式(2)求得的修正输送量M1。输送方向偏差量α1在撞击位置U1相对于目标撞击位置U2位于输送方向X的下游侧的情况下为负值,在位于上游侧的情况下为正值。
[0088] M1=D-E+L1+α1         (2)
[0089] 这里,第一修正部69具备接收输送方向偏差量α1的输入的输入部69a(未图示)。输入部69a接收从外部的机器经由通信部61向控制部60输入的输送方向偏差量α1。此外,也可以在打印机1的操作面板上设置第一修正部69的输入部69a,并接收来自该输入部69a的输送方向偏差量α1的输入。
[0090] 对标签纸5实际进行打印动作与裁切动作,从而能够从其打印结果以及裁切结果取得输送方向偏差量α1。即,操作人员从标签纸5的打印结果以及裁切结果,通过目视测量来取得打印区域P与裁切区域C之间的输送方向偏差量α1,并将其作为撞击位置U1与目标撞击位置U2的输送方向偏差量。在输送方向偏差量α1的取得中能够使用扫描仪等。
[0091] 在标签纸5从打印位置A向裁切位置B以规定输送量M或修正输送量M1输送时,第二修正部70修正被针杆41撞击的标签纸5上的撞击位置U1与在标签纸5上预先设定的目标撞击位置U2之间的主扫描方向Y上的偏差。
[0092] 在本例中,第二修正部70基于标签纸5的主扫描方向Y上的撞击位置U1与目标撞击位置U2的主扫描方向偏差量α2,来修正由裁切控制部68进行的针杆移动机构42的驱动的时机。即,在因撞击位置U1相对于目标撞击位置U2发生偏差而导致记录纸上的打印区域P与裁切区域C在主扫描方向Y发生偏差的情况下,第二修正部70错开沿主扫描方向Y移动的针式头27中的针杆的驱动的时机,从而使裁切区域C沿主扫描方向Y移动。
[0093] 例如,如图7所示,在撞击位置U1相对于目标撞击位置U2位于主扫描方向Y的一侧Y1的情况下,第二修正部70在针式头27向主扫描方向Y的另一侧Y2移动时,使针杆移动机构42的驱动的时机(向驱动线圈48通电的时机)延迟。而且,在针式头27向主扫描方向Y的一侧Y1移动时,第二修正部70使针杆移动机构42的驱动的时机(向驱动线圈48通电的时机)提前。由此,第二修正部70使标签纸5上的针杆41的撞击位置U1向主扫描方向Y的另一侧Y2移动,从而使裁切区域C向主扫描方向Y的另一侧Y2移动。
[0094] 另外,例如,在撞击位置U1相对于目标撞击位置U2位于主扫描方向Y的另一侧Y2的情况下,第二修正部70在针式头27向主扫描方向Y的另一侧Y2移动时,使针杆移动机构42的驱动的时机(向驱动线圈48通电的时机)提前。而且,在针式头27向主扫描方向Y的一侧Y1移动时,第二修正部70使针杆移动机构42的驱动的时机(向驱动线圈48通电的时机)延迟。由此,第二修正部70使标签纸5上的针杆41的撞击位置U1向主扫描方向Y的一侧Y1移动,从而使裁切区域C向主扫描方向Y的一侧Y1移动。错开针杆移动机构42的驱动的时机的时间为与主扫描方向偏差量α2对应的时间。
[0095] 这里,第二修正部70具备接收主扫描方向偏差量α2的输入的输入部70a(未图示)。输入部70a接收从外部的机器经由通信部61向控制部60输入的主扫描方向偏差量α2。此外,也可以在打印机1的操作面板上设置第二修正部70的输入部70a,并接收来自该输入部70a的输送方向偏差量α2的输入。
[0096] 对标签纸5实际进行打印动作以及裁切动作,并从其打印结果以及裁切结果取得主扫描方向偏差量α2。即,操作人员从标签纸5的打印结果以及裁切结果,通过目视测量来取得打印区域P以及裁切区域C之间的主扫描方向偏差量α2,并将其设为撞击位置U1与目标撞击位置U2的主扫描方向偏差量。在主扫描方向偏差量α2的取得中能够使用扫描仪等。
[0097] 打印、裁切动作
[0098] 图8是由打印机1进行的打印、裁切动作的流程图。在如图8所示的例子中,预先进行对标签纸5的打印动作以及裁切动作,由操作人员来测量输送方向偏差量α1以及主扫描方向偏差量α2。操作人员将所取得的输送方向偏差量α1以及主扫描方向偏差量α2向外部的机器输入,打印机1从该机器接收并取得输送方向偏差量α1以及主扫描方向偏差量α2(步骤ST81)。
[0099] 打印机1从该机器接收打印数据(步骤ST82)。若打印机1接收到打印数据,则驱动输送马达52,从而使标签纸5沿输送路9间歇地输送。并且,打印机1驱动打印部侧吸泵15以及加工部侧吸泵30,从而进行经由打印部侧压板13以及加工部侧压板28的吸气(步骤ST83)。
[0100] 然后,打印机1基于打印数据驱动打印头12以及打印部侧滑架马达23,从而进行在打印位置A上将打印数据打印至输送路9上的标签纸5的打印动作(步骤ST84)。并且,打印机1基于打印数据来生成裁切数据,并进行将标签纸5向裁切位置B输送的输送动作。
[0101] 在输送动作中,打印机1基于输送方向偏差量α1来修正规定输送量M,并基于修正后的修正输送量M1来输送标签纸5(步骤ST85)。由此,针杆41所撞击的标签纸5上的撞击位置U1在输送方向X上与目标撞击位置U2一致。
[0102] 然后,打印机1进行裁切标签纸5的裁切动作。即,打印机1基于裁切数据驱动针式头27(针杆移动机构42)以及加工部侧滑架马达38,从而使针杆41向输送路9上的标签纸5撞击。(步骤ST86)。
[0103] 在裁切动作(撞击动作)中,打印机1将针式头27中的针杆移动机构42的驱动的时机修正与主扫描方向偏差量α2对应的时间(步骤ST861)。由此,针杆41撞击的标签纸5上的撞击位置U1在主扫描方向Y上与目标撞击位置U2一致。
[0104] 根据本例,打印机1使针式头27的针杆41向输送路9上的标签纸5撞击从而进行标签纸5的裁切。并且,打印机1基于由打印数据生成的裁切数据,控制针式头27从而进行标签纸5的裁切。因此,本例的打印机1能够以与打印数据的打印区域P对应的形状裁切标签纸5。并且,在本例中,在标签纸5的裁切中使用针式头27,因此容易基于裁切数据进行针杆移动机构42的控制。
[0105] 另外,在本例中,当因针式头27使针杆41进行撞击的撞击位置U1与目标撞击位置U2发生偏差,从而导致标签纸5上的打印区域P与裁切区域C在输送方向X上发生偏差的情况下,打印机1将从打印位置A向裁切位置B的标签纸5的输送量从规定输送量M修正为修正输送量M1。由此,在输送方向X上的撞击位置U1与目标撞击位置U2一致。
[0106] 并且,在本例中,当因针式头27使针杆41进行撞击的撞击位置U1与目标撞击位置U2发生偏差,从而导致标签纸5上的打印区域P与裁切区域C在主扫描方向Y上发生偏差的情况下,打印机1错开在主扫描方向Y上移动的针式头27中的针杆移动机构42的驱动的时机,从而使裁切区域C沿主扫描方向Y移动。由此,在主扫描方向Y上的撞击位置U1与目标撞击位置U2一致。
[0107] 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
[0108] 第一修正部69可以构成为基于标签纸5的输送方向X上的撞击位置U1与目标撞击位置U2之间的偏差量来控制输送机构10,从而使打印控制部67的标签纸5上的打印开始位置沿输送方向X移动的装置。
[0109] 即,当因撞击位置U1相对于目标撞击位置U2发生偏差,从而导致标签纸5上的打印区域P与裁切区域C在输送方向X上发生偏差的情况下,第一修正部69能够使打印头12的标签纸5上的打印开始位置沿输送方向X移动,从而调整打印区域P与裁切区域C之间的位置关系。由此,修正打印区域P与裁切区域C之间的偏差。
[0110] 另外,第二修正部70也可以构成为基于标签纸5的主扫描方向Y上的撞击位置U1与目标撞击位置U2之间的偏差量,在打印控制部67修正打印头12的驱动的时机。
[0111] 即,在因撞击位置U1相对于目标撞击位置U2发生偏差,从而导致标签纸5上的打印区域P与裁切区域C在主扫描方向Y上发生偏差的情况下,第二修正部70错开沿主扫描方向Y移动的打印头12的驱动的时机,从而使打印区域P沿主扫描方向Y移动。由此,能够修正撞击位置U1与目标撞击位置U2之间的偏差。
[0112]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虽然裁切数据生成部71基于打印数据规定有裁切区域C,但也可以登录预先规定的裁切数据,并在进行裁切动作时,基于登录的裁切数据来进行裁切动作。另外,虽然裁切加工部8使针式头27沿主扫描方向Y移动,并使针杆41向标签纸5撞击,从而裁切标签纸5,但也可以将针杆41从输送路9的主扫描方向Y上的一端至另一端并列配置。即,针式头27也可以为行头。
[0113] 第三实施方式
[0114]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115] 控制系统
[0116] 图9是示出打印机1的控制系统的其他例子的简要框图。打印机1的控制系统以搭载有CPU等的控制部60为中心构成。在控制部60连接有通信部61。在控制部60的输出侧连接有打印头12、打印部侧吸泵15、打印部侧滑架马达23、针式头27、加工部侧吸泵30、加工部侧滑架马达38以及输送马达52。
[0117] 控制部60具备输送控制部65、吸引控制部66、打印控制部67、裁切控制部68以及撞击力控制部(撞击力调整部)69。
[0118] 裁切控制部68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备裁切数据生成部71以及驱动控制部72。
[0119] 撞击力控制部69使由驱动控制部72产生的针杆41向标签纸5的撞击力为针杆41贯通标签4的第一撞击力或者针杆41贯通标签4以及衬纸3双方的第二撞击力。
[0120] 在本例中,撞击力控制部69控制由驱动控制部72进行的向驱动线圈48的供电,从而调整撞击力。即,撞击力控制部69调整驱动控制部72向驱动线圈48供给的电流的值、电压的值或通电时间。并且,在利用脉冲来进行向驱动线圈48的电力的供给的情况下,撞击力控制部69调整驱动控制部72向驱动线圈48供给的脉冲宽度。由此,电磁式致动器47改变使针杆41移动的速度(加速度),从而调整针杆41向标签纸5的撞击力。
[0121] 例如,在得到第一撞击力的情况下,撞击力控制部69将驱动控制部72向驱动线圈48供给的电流的值设为第一电流值。另外,在得到第二撞击力的情况下,撞击力控制部69将驱动控制部72向驱动线圈48供给的电流的值设为比第一电流值大的第二电流值。或者,在得到第一撞击力的情况下,撞击力控制部69将驱动控制部72向驱动线圈48供给的电压的值设为第一电压值。而且,在得到第二撞击力的情况下,撞击力控制部69将驱动控制部72向驱动线圈48供给的电压的值设为比第一电压值大的第二电压值。并且,在利用脉冲来进行向驱动线圈48的电力的供给时得到第一撞击力的情况下,撞击力控制部69使驱动控制部72向驱动线圈48供给第一通电时间(脉冲宽度)的电力。而且,在得到第二撞击力的情况下,撞击力控制部69使驱动控制部72向驱动线圈48供给比第一通电时间(脉冲宽度)长的第二通电时间(脉冲宽度)的电力。
[0122] 这里,在打印机1中,从外部的机器预先输入将针杆41向标签纸5的撞击力设定为第一撞击力或第二撞击力的设定指令。因此,撞击力控制部69基于设定指令来调整撞击力。此外,操作人员能够从打印机1所具备的未图示的操作面板(输入部)输入设定指令,从而进行撞击力的改变。
[0123] 另外,在从外部的机器向打印机1输入衬纸3的厚度尺寸、标签4的厚度尺寸的情况下,撞击力控制部69能够基于这些尺寸信息,设定用于得到第一撞击力以及第二撞击力的电流的值、电压的值或通电时间。
[0124] 打印、裁切动作
[0125] 图10是由打印机1进行的打印、裁切动作的流程图。在本例中,外部的机器中生成将针杆41向标签纸5的撞击力设定为第一撞击力的设定指令,打印机1接收从该机器供给的设定指令(步骤ST101)。
[0126] 打印机1接收从外部的机器供给的打印数据(步骤ST102)。接收了打印数据的打印机1驱动输送马达52,从而将标签纸5沿输送路9间歇地输送。并且,打印机1驱动打印部侧吸泵15以及加工部侧吸泵30,从而进行经由打印部侧压板13以及加工部侧压板28的吸气(步骤ST103)。
[0127] 然后,打印机1基于打印数据来驱动打印头12以及打印部侧滑架马达23,并在打印位置A进行将打印数据打印至输送路9上的标签纸5的打印动作(步骤ST104)。并且,打印机1基于打印数据来生成裁切数据,并基于裁切数据来驱动针式头27(针杆移动机构42)以及加工部侧滑架马达38从而进行裁切标签纸5的裁切动作(步骤ST105)。
[0128] 在进行步骤ST105的裁切动作时,撞击力控制部69控制由驱动控制部72进行的向驱动线圈48的供电,将针杆41向标签纸5的撞击力调整为第一撞击力(步骤ST1051)。因此,在本例中,在裁切动作中仅裁切标签4,而未裁切衬纸3。
[0129] 这里,在步骤ST101中,在从外部的机器向打印机1输入将撞击力设定为第二撞击力的设定指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T1051中,利用撞击力控制部69调整的针杆41向标签纸5的撞击力为第二撞击力。因此,在裁切动作中,裁切标签4以及衬纸3。
[0130] 根据本例,打印机1将针式头27的针杆41向输送路9上的标签纸5撞击从而进行标签纸5的裁切。并且,打印机1基于由打印数据生成的裁切数据,控制针式头27从而进行标签纸5的裁切。因此,本例的打印机1能够以与打印数据的打印区域P对应的形状,裁切标签纸5。并且,在本例中,由于在标签纸5的裁切中使用了针式头27,因此容易进行基于裁切数据的针杆移动机构42的控制。
[0131] 另外,根据本例,打印机1通过调整针杆41向标签纸5撞击的撞击力,从而能够灵活地设定针对标签纸5的裁切的深度。因此,打印机1能够针对标签纸5灵活地设定裁切标签4以及衬纸3的全裁切加工或仅裁切标签4的半裁切加工。
[0132] 另外,在本例中,由于打印机1能够调整针杆41向标签纸5撞击的撞击力,因此在将标签4的厚度尺寸、衬纸3的厚度尺寸等尺寸信息预先输入至打印机1的情况下,能够基于这些尺寸信息设定撞击力。
[0133] 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
[0134] 在上述的例子中,虽然撞击力控制部69通过控制向针式头27的通电,从而调整针杆41向标签纸5撞击的撞击力,但也可以通过调整针式头27与输送路9(加工部侧压板28)之间的间隙,从而调整将针杆41向标签纸5撞击的撞击力。
[0135] 在调整针式头27与输送路9(加工部侧压板28)之间的间隙的情况下,如图1中虚线所示,在裁切加工部8具备间隙调整机构75。并且,撞击力控制部69构成为驱动间隙调整机构75从而调整针式头27与输送路9之间的间隙的装置。即,打印机1构成为具备撞击力控制部69以及间隙调整机构75作为撞击力调整部的装置。
[0136] 这里,间隙调整机构75能够采用公知的结构。例如,间隙调整机构75可以构成为如下装置:具备将滑架导轴34的两端部分以一对偏心凸轮来支承的支承机构、以及用于旋转驱动偏心凸轮的驱动马达。在该情况下,撞击力控制部69通过驱动驱动马达使偏心凸轮旋转从而使滑架导轴34向靠近输送路9的方向以及远离靠近输送路9的方向移动。由此,调整安装于由滑架导轴34支承的滑架的针式头27与加工部侧压板28之间的间隙。
[0137] 另外,间隙调整机构75可以构成为具备偏心的滑架导轴34以及使滑架导轴34绕其轴线旋转的驱动马达的装置。在该情况下,撞击力控制部69通过驱动驱动马达使滑架导轴34旋转,从而调整安装于由滑架导轴34支承的滑架的针式头27与加工部侧压板28之间的间隙。
[0138] 若利用间隙调整机构75使针式头27与加工部侧压板28靠近,则针杆41向标签纸5的撞击力变大。因此,若间隙调整机构75使针式头27与加工部侧压板28靠近,则能够得到可以裁切标签4以及衬纸3的第二撞击力。另外,若间隙调整机构75使针式头27与加工部侧压板28分离,则能够使针杆41向标签纸5的撞击力变小,并能够得到可以仅裁切标签4的第一撞击力。
[0139] 由此,撞击力控制部69在如图10的流程图所示的裁切动作(步骤ST105)中,基于设定指令来驱动驱动马达从而调整针式头27与加工部侧压板28之间的间隙(步骤ST1051)。由此,撞击力可以调整为第一撞击力或第二撞击力。
[0140]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虽然轮廓形状形成为裁切数据,但由于裁切数据与打印数据相同,因此轮廓形状为虚线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为裁切数据。由此,通过裁切动作能够形成虚线痕。并且,由于基于裁切数据(打印数据)能够形成虚线痕,因此虚线痕中的切断部的长度、切断部与切断部之间的间隔等能够自由地设定。另外,也可以沿曲线形成虚线痕。并且,能够容易地形成相互交叉而相交的两条虚线痕等。
[0141] 另外,向打印机1供给的打印数据也可以包含裁切数据。此时,裁切控制部68基于打印数据所包含的裁切数据来驱动针式头27(针杆移动机构42)以及加工部侧滑架马达38,从而在裁切位置B上使针杆41向输送路9上的标签纸5撞击。
[0142] 在上述的例子中,虽然在标签纸5的输送方向X上,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配置有打印部7、裁切加工部8,但也可以将裁切加工部8配置于上游侧,将打印部7配置于下游侧。
[0143] 在上述的例子中,裁切数据生成部71虽然基于打印数据来规定裁切区域C,但也可以登录预先规定的裁切数据,在进行裁切动作时,基于登录的裁切数据进行裁切动作。并且,裁切加工部8使针式头27沿主扫描方向Y移动,并使针杆41向标签纸5撞击,从而裁切标签纸5,但针杆41也可以从输送路9的主扫描方向Y的一端至另一端并列配置(行头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