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折叠装置及制盒机

申请号 CN201380008532.3 申请日 2013-01-23 公开(公告)号 CN104093556B 公开(公告)日 2016-03-23
申请人 三菱重工印刷纸工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名达光洋; 波多野治;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薄板折叠装置及制盒机。本发明的薄板折叠装置中,折叠胶粘部(61)具备:上输送带(81),沿输送方向(D)输送瓦楞板纸;一对成形带(84),和将瓦楞板纸的与输送方向(D) 正交 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折曲而形成的折曲面抵接,并折叠瓦楞板纸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一对折叠杆(85),沿着输送方向(D)设置,并且与所折叠的瓦楞板纸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折曲面抵接并引导瓦楞板纸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移动机构(86),使一对折叠杆(85)沿宽度方向及铅垂方向移动;及控制装置(100),控制移动机构(86)以调整折叠杆(85)的 位置 。
权利要求

1.一种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带,沿输送方向输送搬运用薄板;
成形带,和将所述搬运用薄板的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折曲而形成的折曲面抵接,并折叠所述搬运用薄板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
折叠杆,沿着所述输送方向设置,并且与折叠的所述搬运用薄板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折曲面抵接并引导所述搬运用薄板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
移动机构,使所述折叠杆沿宽度方向及铅垂方向移动;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以调整所述折叠杆的位置
所述移动机构具有:
上游侧支承机构,支承所述折叠杆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
下游侧支承机构,支承所述折叠杆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及
中央把持移动机构,把持所述上游侧支承机构与所述下游侧支承机构之间的所述折叠杆,使所述折叠杆沿宽度方向及铅垂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侧支承机构具有多个转动机构,并且通过所述多个转动机构将所述折叠杆的上游侧端部支承为转动自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转动机构具有第1转动机构,所述第1转动机构将所述折叠杆的上游侧端部支承为在规定的面内转动自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转动机构具有第2转动机构,所述第2转动机构将所述折叠杆的上游侧端部支承为在与所述规定的面内正交的正交面内转动自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侧支承机构具备:
把持部件,把持所述折叠杆的上游侧端部;
所述第1转动机构,将所述把持部件支承为转动自如;
转轴,设有所述第1转动机构;
所述第2转动机构,将所述转轴支承为转动自如;及
支承轴,安装于设有所述第2转动机构的装置框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转动机构为安装于所述转轴的一对第1轴环,
所述把持部件设置于所述一对第1轴环之间,并且以通过所述一对第1轴环在所述转轴的轴向上限位的状态,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所述转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转动机构为安装于所述支承轴的一对第2轴环,
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一对第2轴环之间,并且以通过所述一对第2轴环在所述支承轴的轴向上限位的状态,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所述支承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转动机构为安装于所述支承轴的一对第2轴环,
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一对第2轴环之间,并且以通过所述一对第2轴环在所述支承轴的轴向上限位的状态,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所述支承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把持移动机构具有多个转动机构,并且通过所述多个转动机构将所述折叠杆的中央部支承为转动自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转动机构具有第3转动机构,所述第3转动机构将所述折叠杆的中央部支承为在规定的面内转动自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转动机构具有第4转动机构,所述第4转动机构将所述折叠杆的中央部支承为在与所述规定的面内正交的正交面内转动自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把持移动机构具备:
把持部,设置于所述折叠杆;
连结部件,连结于所述把持部;
第3转动机构,将所述连结部件支承为转动自如;
第1转动部件,设有所述第3转动机构;
第4转动机构,将所述第1转动部件支承为转动自如;
第2转动部件,设有所述第4转动机构;
铅垂方向移动机构,使所述第2转动部件沿所述铅垂方向移动;及宽度方向移动机构,使所述铅垂方向移动机构沿所述宽度方向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部沿着所述折叠杆的轴向设有多个,
所述连结部件连结所述多个把持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部具有从径向两个外侧夹住所述折叠杆的一对爪部,
所述一对爪部中,所述一对爪部中的一个爪部设置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所述一对爪部中的另一个爪部设置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
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中的所述一对爪部中的一个爪部的长度比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中的所述一对爪部中的另一个爪部的长度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部具有从径向两个外侧夹住所述折叠杆的一对爪部,
所述一对爪部中,所述一对爪部中的一个爪部设置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所述一对爪部中的另一个爪部设置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
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中的所述一对爪部中的一个爪部的长度比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中的所述一对爪部中的另一个爪部的长度短。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垂方向移动机构具有沿着所述铅垂方向设置的上下一对极限开关,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各极限开关的检测结果来检测所述折叠杆在所述铅垂方向上的原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垂方向移动机构还具有:作为驱动源的达,用于使所述折叠杆沿所述铅垂方向移动;及回转式编码器,检测所述马达的旋转量,
所述控制部由所述回转式编码器所检测的旋转量导出沿所述铅垂方向的移动量而获取所述折叠杆在所述铅垂方向上的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杆设有一对,
所述宽度方向移动机构具有沿着所述宽度方向设置的3个极限开关,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各极限开关的检测结果来分别检测所述一对折叠杆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原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铅垂方向移动机构对应于所述一对折叠杆而设有一对,
所述中央把持移动机构还具有将所述一对铅垂方向移动机构连结于所述宽度方向移动机构的一对连结臂,
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3个极限开关中的一对极限开关设置于所述一对连结臂的两个外侧,1个极限开关安装于所述一对连结臂中的一个连结臂的内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度方向移动机构还具有:作为驱动源的一对马达,用于使所述一对折叠杆沿所述宽度方向移动;及一对回转式编码器,检测所述各马达的旋转量,所述控制部由所述一对回转式编码器所检测的旋转量导出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移动量而分别获取所述一对折叠杆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度方向移动机构还具有:作为驱动源的一对马达,用于使所述一对折叠杆沿所述宽度方向移动;及一对回转式编码器,检测所述各马达的旋转量,所述控制部由所述一对回转式编码器所检测的旋转量导出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移动量而分别获取所述一对折叠杆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侧支承机构具有把持所述折叠杆的下游侧端部的把持爪,所述把持爪以使所述折叠杆的铅垂方向的上侧露出的方式进行把持。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侧支承机构及所述下游侧支承机构将所述折叠杆支承为沿轴向移动自如,所述中央把持移动机构以限制所述折叠杆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进行把持。
24.一种制盒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进纸部,供给搬运用薄板;
印刷部,对所述搬运用薄板进行印刷;
排纸部,对于所述搬运用薄板,在其表面进行格线加工并且进行开槽加工;
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通过折叠所述搬运用薄板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来接合所述搬运用薄板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从而形成箱体;及计数排出部,对所述箱体进行计数的同时堆叠所述箱体之后,按规定数量排出。

说明书全文

薄板折叠装置及制盒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瓦楞板纸等搬运用薄板的薄板折叠装置及制盒机。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作为薄板折叠装置,已知有折曲瓦楞板纸的瓦楞板纸折曲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折曲装置具有折叠带及折叠杆。折叠带折叠瓦楞板纸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折叠杆辅助折叠带的折叠动作。在该折曲装置中,能够折叠形状或大小等不同的多种瓦楞板纸,在折叠特殊规格的瓦楞板纸时,安装追加折叠杆。由此,即使是特殊规格的瓦楞板纸,折曲装置也能够适宜地进行折叠。
[0003] 以往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1-98543号公報
[0006] 发明的概要
[0007]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08] 然而,在以往的折曲装置中,当折叠特殊规格(例如,将瓦楞板纸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折曲而形成的折曲面在宽度方向上特别长的规格)的瓦楞板纸时,需要安装追加折叠杆。因此,当从其他瓦楞板纸改变为特殊规格的瓦楞板纸时,发生停止折曲装置的运行并在折曲装置上安装追加折叠杆的作业,因此导致伴随追加折叠杆安装的作业时间延长。并且,在安装追加折叠杆之后,至将瓦楞板纸稳定折叠为止,存在微调追加折叠杆的位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停止折曲装置的运行并微调追加折叠杆的位置之后,再次运行折曲装置,确认微调后的瓦楞板纸是否被稳定折叠,因此也导致伴随追加折叠杆的位置调整的作业时间延长。另外,即使是无需安装追加折叠杆的、通常规格的瓦楞板纸,也需要在运行开始之前进行折叠杆的位置调整,但当瓦楞板纸未被适当折曲时,与上述相同,需停止折曲装置的运行并微调折叠杆的位置。因此,在以往的折曲装置中,导致伴随瓦楞板纸变更的作业时间延长,难以实现提高作业效率。
[0009]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缩短伴随搬运用薄板变更的作业时间来提高作业效率的薄板折叠装置及制盒机。
[0010]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0011] 本发明的薄板折叠装置,其具备:输送带,沿输送方向输送搬运用薄板;成形带,和将搬运用薄板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折曲而形成的折曲面抵接,并折叠搬运用薄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折叠杆,沿着输送方向设置,并且与折叠的搬运用薄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折曲面抵接并引导搬运用薄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移动机构,使折叠杆沿宽度方向及铅垂方向移动;及控制部,控制移动机构以调整折叠杆的位置。
[0012] 根据该结构,通过控制部控制移动机构,由此能够自动调整折叠杆的位置。因此,无需进行安装折叠杆的安装作业,所以能够实现缩短作业时间。并且,当微调折叠杆的位置时,也无需停止装置的运行就能够进行调整。即,即使在需要微调折叠杆的位置的情况下,也无需停止装置的运行,能够在确认折叠的搬运用薄板的同时,微调折叠杆的位置,从而能够实现缩短作业时间。
[0013] 在该情况下,优选移动机构具有;上游侧支承机构,支承折叠杆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下游侧支承机构,支承折叠杆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及中央把持移动机构,把持上游侧支承机构与下游侧支承机构之间的折叠杆,使折叠杆沿宽度方向及铅垂方向移动。
[0014] 根据该结构,在支承折叠杆的输送方向的两端侧的状态下,使折叠杆的输送方向的中央沿宽度方向及铅垂方向移动,由此能够调整折叠杆的位置。因此,若在折叠杆的输送方向的中央设置中央把持移动机构,则能够调整折叠杆的位置,因此能够设为简单的结构。
[0015] 在该情况下,优选上游侧支承机构具有多个转动机构,并且通过多个转动机构将折叠杆的上游侧端部支承为转动自如。
[0016] 根据该结构,随着折叠杆的中央部基于中央把持移动机构的移动,能够使折叠杆的上游侧端部自如地转动,因此能够提高追随性。
[0017] 在该情况下,优选多个转动机构具有第1转动机构,所述第1转动机构将折叠杆的上游侧端部支承为在规定的面内转动自如。
[0018]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第1转动机构使折叠杆的上游侧端部在规定的面内自如地转动。
[0019] 在该情况下,优选多个转动机构具有第2转动机构,所述第2转动机构将折叠杆的上游侧端部支承为在与规定的面内正交的正交面内转动自如。
[0020]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第2转动机构使折叠杆的上游侧端部在正交面内自如地转动。
[0021] 在该情况下,优选上游侧支承机构具备:把持部件,把持折叠杆的上游侧端部;第1转动机构,将把持部件支承为转动自如;转轴,设有第1转动机构;第2转动机构,将转轴支承为转动自如;及支承轴,安装于设有第2转动机构的装置框架上。
[0022] 根据该结构,随着折叠杆的中央部基于中央把持移动机构的移动,能够使把持折叠杆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的把持部件在例如平面内及铅垂面内转动。因此,能够使折叠杆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与折叠杆的中央部的移动相应地适当追随。
[0023] 在该情况下,优选第1转动机构为安装于转轴的一对第1轴环,把持部件设置于一对第1轴环之间,并且以通过一对第1轴环在转轴的轴向上限位的状态,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转轴。
[0024]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用一对第1轴环构成第1转动机构,因此能够设为简单且廉价的结构。
[0025] 在该情况下,优选第2转动机构为安装于支承轴的一对第2轴环,转轴设置于一对第2轴环之间,并且以通过一对第2轴环在支承轴的轴向上限位的状态,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支承轴。
[0026]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用一对第2轴环构成第2转动机构,因此能够设为简单且廉价的结构。
[0027] 在该情况下,优选中央把持移动机构具有多个转动机构,并且通过多个转动机构将折叠杆的中央部支承为转动自如。
[0028] 根据该结构,随着折叠杆的中央部基于中央把持移动机构的移动,能够使折叠杆的中央部自如地转动,因此能够提高追随性。
[0029] 在该情况下,优选多个转动机构具有第3转动机构,所述第3转动机构将折叠杆的中央部支承为在规定的面内转动自如。
[0030]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第3转动机构使折叠杆的中央部在规定的面内自如地转动。
[0031] 在该情况下,优选多个转动机构具有第4转动机构,所述第4转动机构将所述折叠杆的中央部支承为在与规定的面内正交的正交面内转动自如。
[0032]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第4转动机构使折叠杆的中央部在规定的面内自如地转动。
[0033] 在该情况下,优选中央把持移动机构具备:把持部,设置于折叠杆;连结部件,连结于把持部;第3转动机构,将连结部件支承为转动自如;第1转动部件,设有第3转动机构;第4转动机构,将第1转动部件支承为转动自如;第2转动部件,设有第4转动机构;铅垂方向移动机构,使第2转动部件沿铅垂方向移动;及宽度方向移动机构,使铅垂方向移动机构沿宽度方向移动。
[0034] 根据该结构,随着折叠杆的中央部基于铅垂方向移动机构及宽度方向移动机构的移动,能够使把持折叠杆的中央部的把持部及连结部件在例如水平面内及铅垂面内转动。因此,能够使折叠杆的中央部与基于铅垂方向移动机构及宽度方向移动机构的移动相应地适当追随。
[0035] 在该情况下,优选把持部沿着折叠杆的轴向设有多个,连结部件连结多个把持部。
[0036] 根据该结构,多个把持部能够多点把持折叠杆。因此,在折叠杆移动时,与单点把持的情况相比,多个把持部能够使折叠杆平滑地弯曲,从而能够适当地引导搬运用薄板的折曲面。
[0037] 在该情况下,优选把持部具有从径向两个外侧夹住折叠杆的一对爪部,一对爪部中,一个爪部设置于宽度方向的内侧,另一个爪部设置于宽度方向的外侧,宽度方向的内侧中的一个爪部的长度比宽度方向的外侧中的另一个爪部的长度短。
[0038]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搬运用薄板容易干扰的折叠杆的宽度方向的内侧露出与宽度方向的内侧中的一个爪部的缩短对应的量。因此,搬运用薄板难以干扰折叠杆,所以能够通过折叠杆使搬运用薄板适当抵接来进行引导。
[0039] 在该情况下,优选铅垂方向移动机构具有沿着铅垂方向设置的上下一对极限开关,控制部根据各极限开关的检测结果来检测折叠杆在铅垂方向上的原点。
[0040] 根据该结构,能够检测折叠杆在铅垂方向上的原点,因此通过执行基于原点控制折叠杆在铅垂方向上的移动,能够进行精度良好的移动控制。
[0041] 在该情况下,优选铅垂方向移动机构还具有:作为驱动源的达,用于使折叠杆沿铅垂方向移动;及回转式编码器,检测马达的旋转量,控制部由回转式编码器所检测的旋转量导出沿铅垂方向的移动量而获取折叠杆在铅垂方向上的位置。
[0042] 根据该结构,能够准确地掌握折叠杆在铅垂方向上的移动量,因此能够进行精度更加良好的折叠杆在铅垂方向上的移动控制。
[0043] 在该情况下,优选折叠杆设有一对,宽度方向移动机构具有沿着宽度方向设置的3个极限开关,控制部根据各极限开关的检测结果来分别检测一对折叠杆在宽度方向上的原点。
[0044] 根据该结构,能够分别检测一对折叠杆在宽度方向上的原点,因此通过执行基于原点控制折叠杆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能够进行精度良好的移动控制。
[0045] 在该情况下,优选铅垂方向移动机构对应于一对折叠杆而设有一对,中央把持移动机构还具有将一对铅垂方向移动机构连结于宽度方向移动机构的一对连结臂,在宽度方向上,3个极限开关中的一对极限开关设置于一对连结臂的两个外侧,1个极限开关安装于一个连结臂的内侧。
[0046] 根据该结构,无需对各折叠杆设置一对极限开关,能够通过3个极限开关检测一对折叠杆在宽度方向上的原点,因此能够设为简单的结构。
[0047] 在该情况下,优选宽度方向移动机构还具有:作为驱动源的一对马达,用于使一对折叠杆沿宽度方向移动;及一对回转式编码器,检测各马达的旋转量,控制部由一对回转式编码器所检测的旋转量导出沿宽度方向的移动量而分别获取一对折叠杆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0048] 根据该结构,能够准确掌握一对折叠杆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量,因此能够进行精度更加良好的一对折叠杆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控制。
[0049] 在该情况下,优选下游侧支承机构具有把持折叠杆的下游侧端部的把持爪,把持爪以使折叠杆的铅垂方向的上侧露出的方式进行把持。
[0050] 根据该结构,把持爪能够使折叠杆的下游侧端部的铅垂方向的上侧露出。因此,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通过折叠杆的上方的搬运用薄板难以干扰折叠杆,因此能够通过折叠杆使搬运用薄板良好地抵接来进行引导。
[0051] 在该情况下,优选上游侧支承机构及下游侧支承机构将折叠杆支承为沿轴向移动自如,中央把持移动机构以限制折叠杆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进行把持。
[0052] 根据该结构,随着折叠杆的中央基于中央把持移动机构的移动,能够使折叠杆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及下游侧端部沿轴向移动。因此,能够使折叠杆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及下游侧端部与折叠杆的中央的移动相应地沿轴向适当追随。
[0053] 本发明的制盒机,其具备:进纸部,供给搬运用薄板;印刷部,对搬运用薄板进行印刷;排纸部,对于搬运用薄板,在其表面进行格线加工并且进行开槽加工;上述的薄板折叠装置,通过折叠搬运用薄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来接合搬运用薄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从而形成箱体;及计数排出部,对箱体进行计数的同时堆叠箱体之后,按规定数量排出。
[0054] 根据该结构,薄板折叠装置能够自动调整折叠杆的位置,因此即使在搬运用薄板的种类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也能够缩短伴随搬运用薄板变更的作业时间。由此,能够折叠多种搬运用薄板来有效地形成多种箱体。
[0055] 发明效果
[0056] 根据本发明的薄板折叠装置及制盒机,能够缩短伴随搬运用薄板变更的作业时间,且能够提高作业效率。附图说明
[0057] 图1是具有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折叠胶粘部的制盒机的概要结构图。
[0058] 图2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折叠胶粘部的概要结构图。
[0059] 图3是将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折叠胶粘部以与输送方向正交的面切断时的剖视图。
[0060] 图4是上游侧支承机构的概要结构图。
[0061] 图5是将上游侧支承机构以与折叠杆的轴向正交的面切断时的局部剖视图。
[0062] 图6是下游侧支承机构的概要结构图。
[0063] 图7是表示中央把持移动机构的一部分的概要结构图。
[0064] 图8是表示中央把持移动机构的另一部分的概要结构图。
[0065] 图9是加工前的瓦楞板纸的立体图。
[0066] 图10是格线加工及开槽加工后的瓦楞板纸的立体图。
[0067] 图11是表示折叠中途的状态的瓦楞板纸的立体图。
[0068] 图12是折叠接合的瓦楞板纸箱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9]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薄板折叠装置及制盒机进行说明。另外,该发明并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定。并且,下述实施例中的构成要件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替换且轻松替换的要件,或者基本上相同的要件。
[0070] 实施例
[0071] 图1是具有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折叠胶粘部的制盒机的概要结构图。如图1所示,制盒机1通过对瓦楞板纸(搬运用薄板)S进行加工来制造瓦楞板纸箱(箱体)B。该制盒机1由呈直线状配置于瓦楞板纸S及瓦楞板纸箱B的输送方向D上的进纸部11、印刷部21、排纸部31、冲切部41、不合格品去除部51、折叠胶粘部(薄板折叠装置)6及计数排出部71构成。
[0072] 进纸部11将瓦楞板纸S逐一送出并以一定速度搬送到印刷部21。该进纸部11具有工作台12、前挡部件13、供给辊14、吸引装置15及送料辊16。工作台12能够堆积载置多张瓦楞板纸S,并且支承为能够升降。前挡部件13能够对堆积于工作台12上的瓦楞板纸S的前端位置进行定位,在下端部与工作台12之间确保有1张瓦楞板纸S能够通过的间隙。供给辊14与工作台12对应地沿瓦楞板纸S的输送方向D配置多有个,在工作台12下降时,能够向前方送出堆积的多张瓦楞板纸S中处于最下位置的瓦楞板纸S。吸引装置15向下方即工作台12或供给辊14侧吸引堆积的瓦楞板纸S。送料辊16能够向印刷部21供给通过供给辊14送出的瓦楞板纸S。
[0073] 印刷部21对瓦楞板纸S表面进行多色印刷(在本实施例中,印刷4种颜色)。该印刷部21通过使4个印刷单元21A、21B、21C、21D沿输送方向D呈串联而配置,能够使用4种油墨颜色对瓦楞板纸S的表面进行印刷。各印刷单元21A、21B、21C、21D的结构大致相同,具有印刷滚筒22、供墨辊23、墨室24及支撑辊25。印刷滚筒22在其外周部安装有印版26,并且设置成能够旋转。供墨辊23以与印版26对接的方式配置于印刷滚筒22附近,并且设置成能够旋转。墨室24储存油墨且设置于供墨辊23附近。支撑辊25通过在与印刷滚筒22之间夹持瓦楞板纸S来赋予规定的印刷压的同时进行输送,并且设置成与印刷滚筒22的下方对置且能够旋转。另外,虽未图示,但各印刷单元21A、21B、21C、21D在其前后设有上下一对搬送辊。
[0074] 排纸部31对瓦楞板纸S实施格线加工并且实施开槽加工。该排纸部31具有第1格线辊36、第2格线辊37、切纸机刀片34及插床刀片35。第1格线辊36形成为圆形状,且在与瓦楞板纸S的输送方向D正交的水平方向上以规定间隔配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4个),其能够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进行旋转。第2格线辊37形成为圆形状,在与瓦楞板纸S的输送方向D正交的水平方向上以规定间隔配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4个),能够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进行旋转。在该情况下,第1格线辊36对瓦楞板纸S的背面(下表面)实施格线加工,与第1格线辊36同样地,第2格线辊37对瓦楞板纸S的背面(下表面)实施格线加工,在与各格线辊36、37对置的上方位置以可同步旋转的方式设有支撑辊
32、33。
[0075] 切纸机刀片34和插床刀片35形成为圆形状,且在与瓦楞板纸S的输送方向D正交的水平方向上以规定间隔配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5个),能够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进行旋转。切纸机刀片34以1个构成,且与所输送的瓦楞板纸S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对应地设置,其能够切断该瓦楞板纸S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另一方面,插床刀片35以4个构成,且与所输送的瓦楞板纸S的宽度方向的规定位置对应地设置,其能够在该瓦楞板纸S的规定位置进行开槽加工。在该情况下,切纸机刀片34及插床刀片35在对置的下方位置以可同步旋转的方式设有支撑辊38。
[0076] 冲切部41对瓦楞板纸S实施手持孔用的开孔加工或实施特殊形状的冲压加工。该冲切部41具有上下一对搬送挡42、砧座滚筒43及切刀滚筒44。进给筒42从上下夹持瓦楞板纸S进行输送,且设置成能够旋转。砧座滚筒43及切刀滚筒44分别形成为圆形状,能够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同步旋转。在该情况下,砧座滚筒43在外周部形成有砧座,而切刀滚筒44在外周部的规定位置形成有刀片及冲模。
[0077] 在该瓦楞板纸S为不合格品时,不合格品去除部51将从进纸部11供给、在印刷部21实施印刷、在排纸部31实施格线加工及开槽加工、在冲切部41实施开孔加工的瓦楞板纸S从瓦楞板纸S(瓦楞板纸箱B)的生产线去除。并且,在冲切部41与不合格品去除部51之间设有涂胶装置。该涂胶装置具有胶枪,能够通过在规定的时刻吐出浆糊来在瓦楞板纸S中的规定的位置进行涂胶。
[0078] 折叠胶粘部61在沿输送方向D移动瓦楞板纸S的同时进行折叠,将与输送方向D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接合而形成扁平状的瓦楞板纸箱B。该折叠胶粘部61的详细内容将后述,其能够通过控制装置100控制其作动。
[0079] 计数排出部71在对瓦楞板纸箱B进行计数的同时堆积该瓦楞板纸箱B之后,区分成规定数量的批次之后排出。该计数排出部71具有料斗装置72。该料斗装置72具有堆积瓦楞板纸箱B的升降自如的升降机73,在该升降机73上设有作为整形机构的未图示的前挡板和整板。另外,在料斗装置72的下方设有搬出输送机74。
[0080] 在此,根据图1、图9至图12,对通过制盒机1由瓦楞板纸S制造瓦楞板纸箱B的动作进行说明。图9是加工前的瓦楞板纸的立体图。图10是格线加工及开槽加工后的瓦楞板纸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折叠中途的状态的瓦楞板纸的立体图。图12是折叠接合的瓦楞板纸箱的立体图。
[0081] 如图9所示,瓦楞板纸S利用制盒机1在表衬板301与背衬板302之间涂胶呈波形的中芯303而形成。该瓦楞板纸S在制盒机1的前工序中形成有2个折线311、312。该折线311、312是在后面组装通过制盒机1制造出的瓦楞板纸箱B时用于将折翼折弯的线。如图1所示,这种瓦楞板纸S堆积于进纸部11的工作台12上。
[0082] 在进纸部11中,堆积于工作台12上的多张瓦楞板纸S首先通过前挡部件13进行定位,接着,工作台12下降,由此通过多个供给辊14送出处于最下位置的瓦楞板纸S。于是,该瓦楞板纸S通过一对送料辊16以规定的固定侧供给到印刷部21。
[0083] 在印刷部21中,各印刷单元21A、21B、21C、21D中,从墨室24向供墨辊23的表面供给油墨,若印刷滚筒22及供墨辊23旋转,则供墨辊23表面的油墨转移到印版26上。而且,若瓦楞板纸S输送到印刷滚筒22与支撑辊25之间,则该瓦楞板纸S被印版26和支撑辊25夹持,印刷压力被赋予到该瓦楞板纸S,由此,对其表面实施印刷。所印刷的瓦楞板纸S通过搬送辊输送到排纸部31。
[0084] 在排纸部31中,首先,在瓦楞板纸S通过第1格线辊36时,如图10所示,在瓦楞板纸S的背面侧即背衬板302侧形成格线322、323、324、325。并且,在瓦楞板纸S通过第2格线辊37时,与第1格线辊36同样地,在瓦楞板纸S的背面侧即背衬板302侧再次形成格线322、323、324、325。接着,在形成有该格线322、323、324、325的瓦楞板纸S通过切纸机刀片34时,在切断位置321的位置处切断瓦楞板纸S的端部。另外,端部位置326在瓦楞板纸S的状态下不被切断。并且,在瓦楞板纸S通过插床刀片35时,在格线322、323、324、325的位置形成槽331、332、333和涂糊片334。而且,在格线322、323、324、325的位置形成有槽331、332、333和涂糊片334的瓦楞板纸S输送到冲切部41。
[0085] 如此一来,瓦楞板纸S由包含涂糊片334的格线324与格线325之间的第1面S1、格线323与格线324之间的第2面S2、格线322与格线323之间的第3面S3、及格线322与切断位置321之间的第4面S4构成。
[0086] 在冲切部41中,在瓦楞板纸S通过砧座滚筒43与切刀滚筒44之间时,形成手持孔341、342。而且,如图1所示,形成有手持孔341、342的瓦楞板纸S通过涂胶装置66将浆糊涂敷于涂糊片334之后,输送到不合格品去除部51。
[0087] 在不合格品去除部51中,从进纸部11供给、在印刷部21实施印刷、在排纸部31实施格线加工及开槽加工、在冲切部41实施开孔加工的瓦楞板纸S在各部位进行不合格品判定,当该瓦楞板纸S为不合格品时,从生产线去除不合格品的瓦楞板纸S。
[0088] 在折叠胶粘部61中,瓦楞板纸S沿输送方向D移动的同时,如图11所示,以格线322、324为基点向下方折叠。即,瓦楞板纸S的第1面S1及第4面S4相对于第2面S2及第3面S3向下方折叠。若该折叠进行到180度附近,则折叠力变强,涂糊片334和与该涂糊片334重叠的瓦楞板纸S的端部被挤压而相互贴紧,从而接合瓦楞板纸S的两端部,如图
12所示,成为折叠状态的瓦楞板纸箱B。此时,瓦楞板纸箱B在接合部位形成2个间隙351。
而且,如图1所示,该瓦楞板纸箱B输送到计数排出部71。
[0089] 在不合格品去除部51检测为合格品的瓦楞板纸箱B通过计数排出部71输搬送到料斗装置72。搬送到该料斗装置72的瓦楞板纸箱B的输送方向D的前端部与前挡板接触,并以通过整角板整形的状态堆积于升降机73上。而且,若规定数量的瓦楞板纸箱B堆积于升降机73上,则该升降机73下降,规定数量的瓦楞板纸箱B作为1批次而通过搬出输送机74排出,搬送到制盒机1的后续行程。
[0090] 接着,参考图2及图3对上述的制盒机1的折叠胶粘部61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折叠胶粘部的概要结构图。图3是将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折叠胶粘部以与输送方向正交的面切断时的剖视图。本实施例的折叠胶粘部61折叠所涂胶的瓦楞板纸S而形成扁平状的瓦楞板纸箱B。该折叠胶粘部61具备上输送带81、下输送带82、一对折曲爪83、一对成形带84、一对折叠杆85、移动机构86及多个测量辊87,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部)100控制移动机构86。
[0091] 上输送带81设置于铅垂方向的上侧,且遍及折叠胶粘部61的输送方向D的全长而设置。另外,图2中将上输送带81的一部分省略图示。上输送带81为环状带,通过卷绕于多个带轮而构成为能够环绕。环绕的上输送带81的下侧朝向输送方向D移动,其上侧朝向与输送方向D相反的方向移动。如图3所示,上输送带81具有一对吸附带91、及设置于各吸附带91的上方的一对排出室92。各排出室92经由各吸附带91吸附瓦楞板纸S的上表面。由此,瓦楞板纸S以吸附于一对吸附带91的状态,通过一对吸附带91沿输送方向D输送。
[0092] 如图2所示,下输送带82设置于上输送带81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并设置成与上输送带81对置。另外,图2中将下输送带82的一部分省略图示。与上输送带81同样地,下输送带82为环状带,通过卷绕于多个带轮而构成为能够环绕。环绕的下输送带82的上侧朝向输送方向D移动,其下侧朝向与输送方向D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在折叠胶粘部61的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供给到折叠胶粘部61的瓦楞板纸S被夹在上输送带81与下输送带82之间,并且从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输送。
[0093] 一对折曲爪83遍及输送方向D而设置于下输送带82的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并设置成与上输送带81对置。一对折曲爪83分别与沿输送方向D输送的瓦楞板纸S的下表面的格线322及格线324抵接。因此,关于一对折曲爪83,当瓦楞板纸S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即瓦楞板纸S的第1面S1及第4面S4向下方折叠时,瓦楞板纸S以与格线322及格线324抵接的一对折曲爪83作为导引件而折叠,并且从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输送。
[0094] 一对成形带84遍及输送方向D而设置于下输送带82的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并设置成与瓦楞板纸S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折曲而形成的折曲面即第1面S1及第4面S4抵接。如图3所示,一对成形带84中一个成形带84与瓦楞板纸S的第1面S1抵接,另一个成形带84与瓦楞板纸S的第4面S4抵接。与上输送带81及下输送带82同样地,各成形带84为环状带,通过卷绕于多个带轮95而构成为能够环绕。在此,如图3所示,各带轮95经由支承部件97而固定于折叠胶粘部61的装置框架96a上。而且,一对成形带84与瓦楞板纸S的宽度方向两侧的第1面S1及第4面S4抵接的同时,使各成形带84的倾斜角度倾斜,以沿着输送方向D折叠瓦楞板纸S的第1面S1及第4面S4。另外,在装置框架96a上一体连结有装置框架96b,装置框架96b支承上述的排出室92及测量辊87。并且,在装置框架96b上一体连结有装置框架96c,且安装有后述的极限开关191。而且,装置框架96a、装置框架96b及装置框架96c通过未图示的移动机构而构成为能够沿宽度方向移动,并根据所制造的瓦楞板纸箱B的尺寸适当移动。另外,图3中示出在一个装置框架96a上的装置框架96b及装置框架96c,但在另一个装置框架96a上也设有同样的装置框架96b及装置框架96c。
[0095] 如图3所示,多个测量辊87设置于下输送带82的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并沿着输送方向D排列设有多个。多个测量辊87设置于以折叠状态输送的瓦楞板纸S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侧即瓦楞板纸S的第2面S2及第3面S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侧。因此,多个测量辊87在把持以折叠状态输送的瓦楞板纸S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侧的同时,即在把持第1面S1与第2面S2之间的部位及第3面S3与第4面S4之间的部位的同时,从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输送。
[0096] 一对折叠杆85设置于折叠胶粘部61的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其一部分在输送方向D上与一对折曲爪83重合设置,并且,其全部在输送方向D上与一对成形带84重合设置。各折叠杆85为由硬质塑料构成的圆管。一对折叠杆85设置成与瓦楞板纸S的折曲面即第1面S1及第4面S4抵接。即,一对折叠杆85中的一个折叠杆85与瓦楞板纸S的第1面S1抵接,另一个折叠杆85与瓦楞板纸S的第4面S4抵接。而且,一对折叠杆85在与瓦楞板纸S的宽度方向两侧的第1面S1及第4面S4抵接的同时,以沿着输送方向D折叠瓦楞板纸S的第1面S1及第4面S4的方式使各折叠杆85的位置弯曲。
[0097] 如图2所示,移动机构86通过移动一对折叠杆85来调整一对折叠杆85的位置。移动机构86具有一对上游侧支承机构111、一对下游侧支承机构112及一对中央把持移动机构113。另外,以下,适用于与一个折叠杆85对应的各上游侧支承机构111、各下游侧支承机构112及各中央把持移动机构113进行说明。
[0098] 图4是上游侧支承机构的概要结构图。图5是将上游侧支承机构以与折叠杆的轴向正交的面切断时的局部剖视图。上游侧支承机构111支承折叠杆85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如图4及图5所示,该上游侧支承机构111具备把持部件121、转轴122及支承轴123,把持部件121和转轴122经由第1转动机构124而连结成转动自如,转轴122和支承轴123经由第2转动机构125而连结成转动自如。
[0099] 把持部件121由插穿折叠杆85的插穿管121a、及沿插穿管121a的径向突出设置的基部121b构成。在插穿管121a上沿轴向移动自如地插穿折叠杆85。在基部121b上贯穿形成有插入转轴122的转动孔121c。
[0100] 转轴122的轴向的一侧(图5的右侧)插入到把持部件121的转动孔121c中,轴向的另一侧(图5的左侧)转动自如地设置于支承轴123。在该转轴122的轴向的一侧设有第1转动机构124。第1转动机构124由一对第1轴环126构成。一对第1轴环126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安装于转轴122。而且,把持部件121设置于一对第1轴环126之间。由此,把持部件121通过一对第1轴环126被限制沿转轴122的轴向移动,并且在规定的面内(铅垂面内)轴支承为转动自如。在转轴122的另一侧贯穿形成有插入支承轴123的支承孔122a。
[0101] 支承轴123的轴向的一侧(图5的下侧)插入到转轴122的支承孔122a中,轴向的另一侧(图5的上侧)固定于未图示的装置框架上。在该支承轴123的轴向的一侧设有第2转动机构125。与第1转动机构124同样地,第2转动机构125由一对第2轴环127构成。一对第2轴环127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安装于支承轴123。而且,转轴122的另一侧设置于一对第2轴环127之间。由此,转轴122通过一对第2轴环127被限制沿支承轴123的轴向移动,并且在规定的面内(水平面内)轴支承为转动自如。
[0102] 由此,在上游侧支承机构111中,通过第1转动机构124转动的把持部件121的转动面(铅垂面)与通过第2转动机构125转动的转轴122的转动面(水平面)正交。因此,支承于上游侧支承机构111的折叠杆85的上游侧端部在铅垂面及水平面上支承为转动自如。
[0103] 图6是下游侧支承机构的概要结构图。下游侧支承机构112支承折叠杆85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如图2所示,下游侧支承机构112具有一对把持爪131。一对把持爪131在折叠杆85的轴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并且将把持于一对把持爪131的折叠杆
85保持成使其成为与瓦楞板纸S的输送方向D相同的方向。
[0104] 如图6所示,各把持爪131以使折叠杆85的铅垂方向的上侧露出的方式进行把持。即,该把持爪131的插穿折叠杆85的插穿孔131b的上部开放,并且,铅垂方向的上侧端部的一对爪部131a之间的开口宽度小于折叠杆85的直径。插穿孔131b容许折叠杆85沿轴向移动。因此,把持爪131限制折叠杆85在径向上脱离,另一方面,容许折叠杆85沿轴向移动。
[0105] 图7是表示中央把持移动机构的一部分的概要结构图。图8是表示中央把持移动机构的另一部分的概要结构图。中央把持移动机构113把持上游侧支承机构111与下游侧支承机构112之间的折叠杆85,并使折叠杆85沿宽度方向及铅垂方向移动。中央把持移动机构113具备一对把持部141、连结杆(连结部件)142、第1转动部件143、第2转动部件144、铅垂方向移动机构145及宽度方向移动机构146。
[0106] 一对把持部141在折叠杆85的轴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如图8所示,各把持部141具有一对爪部141a,并且通过一对爪部141a夹持折叠杆85,由此以限制折叠杆85沿轴向及径向移动的方式进行把持。一对爪部141a中,一个爪部141a设置于宽度方向的内侧,另一个爪部141a设置于宽度方向的外侧。此时,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爪部141a的铅垂方向的前端部相比,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爪部141a的铅垂方向的前端部形成为较短。即,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爪部141a的铅垂方向上的长度短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爪部141a的铅垂方向的前端部。由此,一对把持部141能够抑制与从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倾斜地向下方折叠的瓦楞板纸S的第1面S1及第4面S4的干涉,同时能够使各折叠杆85与瓦楞板纸S的第1面S1及第4面S4抵接。
[0107] 如图7所示,连结杆142连结一对把持部141,并且沿着折叠杆85的轴向设置。在该连结杆142上设有向铅垂方向的下侧突出的突出部142a,在该突出部142a贯穿形成有沿水平方向贯穿的转动孔142b。
[0108] 第1转动部件143的长边方向的一侧(图7的上侧)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连结杆142的转动孔142b中,长边方向的另一侧(图7的下侧)转动自如连结于第2转动部件144。在该第1转动部件143的长边方向的一侧贯穿形成有转动孔143a。而且,利用轴部143b将连结杆142的转动孔142b和第1转动部件143的转动孔143a连结,由此构成第3转动机构151。并且,第1转动部件143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成为插入到第2转动部件144的转轴143c。
[0109] 第2转动部件144经由连结板153而连结于铅垂方向移动机构145。在第2转动部件144上形成有插入第1转动部件143的转轴143c的插入孔144a。而且,在第2转动部件144的插入孔144a中插入第1转动部件143的转轴143c,由此构成第4转动机构152。
[0110] 由此,在中央把持移动机构113中,通过第3转动机构151转动的连结杆142的转动面(铅垂面)与通过第4转动机构152转动的第1转动部件143的转动面(水平面)正交。因此,把持于中央把持移动机构113的折叠杆85的中央在铅垂面及水平面上把持成转动自如。
[0111] 如图8所示,铅垂方向移动机构145经由连结臂147而连结于宽度方向移动机构146。并且,如图7所示,铅垂方向移动机构145由齿条/小齿轮机构构成。即,铅垂方向移动机构145具有齿条部件161和小齿轮162,并且通过小齿轮162使齿条部件161沿铅垂方向移动,由此使折叠杆85沿铅垂方向移动。并且,在铅垂方向移动机构145上设有沿铅垂方向引导齿条部件161的直线引导件163。而且,直线引导件163隔着齿条部件161而设置于与小齿轮162对置的位置。
[0112] 齿条部件161的长边方向成为铅垂方向。齿条部件161在其铅垂方向的上侧经由连结板153连结有第2转动部件144。并且,齿条部件161在其一侧(图7的右侧)的面上形成有与小齿轮162啮合的齿轮面161a,在其另一侧(图7的左侧)的面上设有直线引导件163的导轨165。
[0113] 小齿轮162以可旋转方式固定于连结臂147,且连结于作为驱动源的马达167的旋转轴。另外,在马达167的旋转轴上设有回转式编码器168。而且,马达167及回转式编码器168连接于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根据回转式编码器168所检测的小齿轮162的旋转量来控制马达167的驱动。
[0114] 直线引导件163固定于连结臂147,并且沿着设置于齿条部件161的导轨165引导齿条部件161在铅垂方向上的移动。
[0115] 因此,若通过作为驱动源的马达167旋转小齿轮162,则齿条部件161被直线引导件163引导的同时,相对于连结臂147沿铅垂方向上下移动。
[0116] 并且,在连结臂147上设有上下一对极限开关171,在齿条部件161上设有上下一对撞击器172。各极限开关171具有朝向齿条部件161突出的开关端171a。而且,在齿条部件161的上端部设有与上侧的极限开关171的开关端171a接触的上侧的撞击器172,在齿条部件161的下端部设有与下侧的极限开关171的开关端171a接触的下侧的撞击器172。上下一对极限开关171连接于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根据一对极限开关171的检测来检测连结于齿条部件161的折叠杆85在铅垂方向上的原点。
[0117] 因此,控制装置100在铅垂方向移动机构145中通过上下一对极限开关171检测折叠杆85在铅垂方向上的原点,并由回转式编码器168的旋转量导出折叠杆85在铅垂方向上的移动量,由此能够获取折叠杆85在铅垂方向上的位置。
[0118] 如图2所示,宽度方向移动机构146连结于装置框架149上。并且,如图8所示,宽度方向移动机构146由使用丝杠轴181的机构构成。宽度方向移动机构146构成为能够使连结有一对铅垂方向移动机构145的一对连结臂147沿宽度方向移动。即,宽度方向移动机构146针对一对折叠杆85设有1个。
[0119] 宽度方向移动机构146具有一对丝杠轴181、及在各丝杠轴181上旋转的同时移动的未图示的一对滚珠丝杠。一对滚珠丝杠中的一个滚珠丝杠与一个丝杠轴181和一侧的连结臂147连结。因此,在一个丝杠轴181上经由一个滚珠丝杠及一个连结臂147而连结一个铅垂方向移动机构145。并且,一对滚珠丝杠中的另一个滚珠丝杠与另一个丝杠轴181和另一侧的连结臂147连结。因此,在另一个丝杠轴181上经由另一个滚珠丝杠及另一个连结臂147而连结另一个铅垂方向移动机构145。
[0120] 具体而言,一对丝杠轴181设置成在铅垂方向的上下平行地排列,且设置成其轴向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一对丝杠轴181中,上侧的丝杠轴181成为使一侧(图8的左侧)的连结臂147移动的丝杠轴181,下侧的丝杠轴181成为使另一侧(图8的右侧)的连结臂147移动的丝杠轴181。
[0121] 各丝杠轴181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装置框架149上,在其一端部设有限制滚珠丝杠脱离的制动器186,在其另一端部设有用于使丝杠轴181旋转的第1连结齿轮182。在第1连结齿轮182上连结有第2连结齿轮183,第2连结齿轮183连结于马达184的旋转轴。
并且,在第1连结齿轮182的轴上设有回转式编码器185。而且,马达184及回转式编码器
185连接于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根据回转式编码器185所检测的丝杠轴181的旋转量来控制马达184的驱动。
[0122] 在上下一对丝杠轴181之间及上侧的丝杠轴181的上方设有直线引导件187所行走的一对导轨188。一对导轨188设置成在铅垂方向的上下平行地排列,且设置成其轴向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在一对导轨188上设有引导一侧(图8的左侧)的连结臂147的上下一对直线引导件187,该上下一对直线引导件187偏靠一对导轨188的一侧而配置。并且,在一对导轨188上设有引导另一侧(图8的右侧)的连结臂147的上下一对直线引导件187,该上下一对直线引导件187偏靠一对导轨188的另一侧而配置。
[0123] 因此,若通过作为驱动源的各马达184旋转各丝杠轴181,则与安装于各丝杠轴181的各滚珠丝杠连结的连结臂147被直线引导件187引导的同时,相对于装置框架149沿宽度方向移动。
[0124] 并且,在上述的装置框架96c上设有沿宽度方向排列的2个极限开关191,在各连结臂147上分别设有撞击器192。2个极限开关191设置于一对连结臂147的两个外侧。并且,在一个连结臂147的宽度方向的内侧设有撞击器193,在另一个连结臂147的宽度方向的内侧设有极限开关194。
[0125] 各极限开关191具有朝向连结臂147侧突出的开关端191a。而且,在连结臂147的上侧设有与上侧的极限开关191的开关端191a接触的撞击器192。并且,极限开关194具有向铅垂方向的上侧突出的开关端194a。而且,在一个连结臂147的内侧设有与另一个连结臂147的内侧的极限开关194的开关端194a接触的撞击器193。
[0126] 而且,设置于一对连结臂147的一对撞击器192分别配置于一对极限开关191之间。因此,设置于一个连结臂147的一个撞击器192与一个极限开关191接触,而且设置于另一个连结臂147的另一个撞击器192与另一个极限开关191接触。并且,设置于一个连结臂147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的撞击器193与设置于另一个连结臂147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的极限开关194接触。一对极限开关191及极限开关194连接于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根据一对极限开关191及极限开关194的检测来检测一对连结臂147在宽度方向上的原点。
[0127] 因此,控制装置100在宽度方向移动机构146中通过一对极限开关191及极限开关194检测一对折叠杆85在宽度方向上的原点,并由各回转式编码器185的旋转量导出各折叠杆85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量,由此能够获取一对折叠杆85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另外,如上所述,一对极限开关191分别安装于装置框架96c上。而且,一对极限开关191随着装置框架96c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而移动。
[0128] 接着,对控制装置100进行说明。控制装置100控制一对铅垂方向移动机构145及宽度方向移动机构146来调整一对折叠杆85在铅垂方向及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在此,控制装置100按照瓦楞板纸S的种类调整折叠杆85的位置。即,所折叠的瓦楞板纸S中,第1面与第2面的大小根据瓦楞板纸箱B的种类而不同,并且,有时成为涂糊片334在外侧的外贴合。此时,一对折叠杆85进行引导以使瓦楞板纸S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进行规定的折叠动作。
[0129] 具体而言,在向折叠胶粘部61供给的瓦楞板纸S的第1面在宽度方向上长于第2面(第4面)且为涂糊片334在内侧的内贴合时,控制装置100以最先折叠第1面之后折叠第4面的方式调整一对折叠杆85的位置。并且,在向折叠胶粘部61供给的瓦楞板纸S的第1面在宽度方向上长于第2面(第4面)且为涂糊片334在外侧的外贴合时,控制装置100以最先折叠第4面之后折叠第1面的方式调整一对折叠杆85的位置。另外,在向折叠胶粘部61供给的瓦楞板纸S的第1面在宽度方向上短于第2面(第4面)且为涂糊片334在内侧的内贴合时,控制装置100以最先折叠第1面之后折叠第4面的方式调整一对折叠杆85的位置。并且,在向折叠胶粘部61供给的瓦楞板纸S的第1面在宽度方向上短于第2面(第4面)且为涂糊片334在外侧的外贴合时,控制装置100以最先折叠第4面之后折叠第1面的方式调整一对折叠杆85的位置。
[0130] 因此,若向如上构成的折叠胶粘部61供给规定的瓦楞板纸S,则通过上输送带81及下输送带82向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输送。向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输送的瓦楞板纸S在通过上输送带81与折曲爪83之间时,瓦楞板纸S的第1面及第4面以与格线322及格线324抵接的一对折曲爪83为基点折叠。其后,在第1面及第4面已被折叠的瓦楞板纸S上,一对成形带84及一对折叠杆85与第1面及第4面抵接,并且多个测量辊87与所折叠的瓦楞板纸S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侧抵接。而且,瓦楞板纸S通过多个成形带84及多个测量辊87向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输送,由此被一对折叠杆85引导为瓦楞板纸S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进行规定的折叠动作的同时,进一步被折叠。而且,瓦楞板纸S的第1面和第4面被上输送带81及一对成形带84挤压,由此瓦楞板纸S被相互贴紧接合。其后,接合后的瓦楞板纸S输送到计数排出部71。
[0131] 如以上,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通过控制装置100控制移动机构86,由此能够自动调整折叠杆85的位置。因此,无需进行安装折叠杆85的安装作业,所以能够实现缩短作业时间。并且,当微调折叠杆85的位置时,也无需停止制盒机1的运行就能够进行调整。即,即使在需要微调折叠杆85的位置的情况下,也无需停止制盒机1的运行,能够在确认所折叠的瓦楞板纸S的同时,微调折叠杆85的位置,从而能够实现缩短作业时间。
[0132]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以支承折叠杆85的输送方向D的两端侧的状态,使折叠杆85的输送方向的中央沿宽度方向及铅垂方向移动,由此能够调整折叠杆85的位置。因此,若在折叠杆85的输送方向的中央设置中央把持移动机构113,则能够调整折叠杆85的位置,因此能够将折叠胶粘部61的结构设为简单的结构。
[0133]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能够通过上游侧支承机构111使折叠杆85在水平面内及铅垂面内转动。因此,上游侧支承机构111能够使折叠杆85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与折叠杆85的中央基于中央把持移动机构113的移动相应地适当追随。
[0134]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能够使用轴环126、127构成上游侧支承机构111的第1转动机构124及第2转动机构125,因此能够设为简单且低廉的结构。
[0135]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能够通过中央把持移动机构113使折叠杆85的中央在水平面内及铅垂面内转动。因此,中央把持移动机构113能够使折叠杆的中央与沿铅垂方向及宽度方向的移动相应地适当追随。
[0136]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沿着折叠杆85的轴向设置一对把持部141,由此能够2点把持折叠杆85。因此,在折叠杆85移动时,与单点把持的情况相比,一对把持部141能够使折叠杆85平滑地弯曲,从而能够适当地引导瓦楞板纸S的折曲面(第1面S1及第4面S4)。
[0137]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在中央把持移动机构113的把持部141中,能够使瓦楞板纸S容易干扰的折叠杆85的宽度方向的内侧露出与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一个爪部141a的缩短相应的量。因此,瓦楞板纸S难以干扰折叠杆85,因此把持部141能够使瓦楞板纸S与折叠杆85适当抵接。
[0138]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在下游侧支承机构112中,把持爪131能够使折叠杆85的下游侧端部中的铅垂方向的上侧露出。因此,在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通过折叠杆85的上方的瓦楞板纸S难以干扰折叠杆85,因此能够通过折叠杆85使瓦楞板纸S适当抵接来进行引导。
[0139]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控制装置100能够根据沿着铅垂方向设置的上下一对极限开关171的检测结果来检测折叠杆85在铅垂方向上的原点。因此,控制装置100能够通过执行基于原点控制折叠杆85在铅垂方向上的移动来进行精度良好的移动控制。
[0140]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控制装置100能够根据检测马达167的旋转量的回转式编码器168的检测结果来准确地掌握折叠杆85在铅垂方向上的移动量。因此,控制装置100能够进行精度更加良好的折叠杆85在铅垂方向上的移动控制。
[0141]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控制装置100能够根据沿着宽度方向设置的一对极限开关191及极限开关194的检测结果来检测一对折叠杆85在宽度方向上的原点。因此,控制装置100能够通过执行基于原点控制折叠杆85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来进行精度良好的移动控制。并且,无需对各折叠杆85设置一对极限开关191,就能够通过3个极限开关191、194来检测一对折叠杆85在宽度方向上的原点,因此能够设为简单的结构。
[0142]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控制装置100能够根据检测一对马达184的旋转量的一对回转式编码器185的检测结果来准确地掌握一对折叠杆85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量。因此,控制装置100能够进行精确度更加良好的一对折叠杆85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控制。
[0143]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上游侧支承机构111及下游侧支承机构112能够将折叠杆85支承为沿轴向移动自如,中央把持移动机构113能够以限制折叠杆85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进行把持。因此,随着折叠杆85的中央基于中央把持移动机构113的移动,能够使折叠杆85的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端部及下游侧端部沿轴向移动。由此,能够使折叠杆85的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端部及下游侧端部与折叠杆85的中央的移动相应地沿轴向适当追随。
[0144] 符号说明
[0145] 1-制盒机,11进纸部,21-印刷部,31-排纸部,41-冲切部,51-不合格品去除部,61-折叠胶粘部,71-计数排出部,81-上输送带,82-下输送带,83-折曲爪,84-成形带,
85-折叠杆,86-移动机构,87-测量辊,91-吸附带,92-排出室,96a-装置框架,100-控制装置,111-上游侧支承机构,112-下游侧支承机构,113-中央把持移动机构,121-把持部件,
122-转轴,123-支承轴,124-第1转动机构,125-第2转动机构,126-第1轴环,127-第2轴环,131-把持爪,141-把持部,142-连结杆,143-第1转动部件,144-第2转动部件,145-铅垂方向移动机构,146-宽度方向移动机构,147-连结臂,149-装置框架,151-第3转动机构,152-第4转动机构,153-连结板,161-齿条部件,162-小齿轮,163-直线引导件,165-导轨,167-马达,168-回转式编码器,171-极限开关,172-撞击器,181-丝杠轴,182-第1连结齿轮,183-第2连结齿轮,184-马达,185-回转式编码器,186-制动器,187-直线引导件,
188-导轨,191-极限开关,192-撞击器,193-撞击器,194-极限开关,301-表衬板,302-背衬板,303-中芯,334-涂糊片,S-瓦楞板纸。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