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

申请号 CN201610912330.7 申请日 2016-10-19 公开(公告)号 CN106427045A 公开(公告)日 2017-02-22
申请人 东莞理工学院; 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四象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邓君; 孙振忠; 孟超; 贾庆华; 洪福; 李川; 晏晓辉;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 力 机,包括相互配合的压型装置和自动上料机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进料装置和关于压型装置的压型工位对称的进料放置柱和出料放置柱,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支腿,进料支腿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活动装置和进料活动 块 进料活动块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与进料放置柱、压型工位和出料放置柱配合的左部取料装置、中部取料装置和右部取料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力机,通过进料装置的三个取料装置分别与进料放置柱、压型工位和出料放置柱配合,同时给三个取料装置配合可左右与上下活动的活动装置,可以实现压力机的自动进料、脱料及收集,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程度,降低了安全隐患。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压型装置(1)和自动上料机构(2),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2)包括进料装置(5)和关于压型装置的压型工位(34)对称的进料放置柱(8)和出料放置柱(4),所述的进料装置(5)包括进料支腿(3),所述的进料支腿(3)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活动装置(31)和进料活动(12),所述的进料活动块(12)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与进料放置柱(8)、压型工位(34)和出料放置柱(4)配合的左部取料装置(37)、中部取料装置(35)和右部取料装置(36),所述的压型装置(1)、活动装置(5)、左部取料装置(37)、中部取料装置(35)和右部取料装置(36)连接到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部取料装置(37)、中部取料装置(35)和右部取料装置(37)均包括设置在进料活动块(12)上的吸料支架(13),所述的吸料支架(13)上设置有可调节位置的吸料盘(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装置(31)包括设置在进料支腿(3)上的进料支撑座(9),所述的进料支撑座(9)的前侧设置有上下活动座(22),且上下活动座(22)通过进料滑块(16)与支撑座(9)上的进料滑轨配合,所述的支撑座(9)上设置有与上下活动座(22)配合的进料升降装置,所述的上下活动座(22)上设置有左右移动装置(11),所述的进料活动块(12)设置在左右移动装置(11)上,所述的进料升降装置和左右移动装置(11)连接到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座(9)上的升降电机(25),所述的升降电机(25)连接有与上下活动座(22)下方的配合槽对接的凸轮(26),所述的升降电机(25)连接到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个升降电机(25)的固定座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4),所述的连接杆(24)的中右部设置有进料安装座(23),所述的进料安装座(23)的前侧设置有上下活动座(22),且上下活动座(22)通过进料滑块(16)与进料安装座(23)上的进料滑轨配合,所述的进料安装座(23)上设置有与上下活动座(22)配合的进料升降装置,且左右移动装置(11)设置在左部支撑座(9)和进料安装座(23)上设置的上下活动座(2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移动装置(11)包括设置在上下活动座(22)上的进料筒(19),所述的进料筒(19)上配合有进料皮带(18),左部的进料筒(19)与左部支撑架(9)上设置的进料电机(10)连接,所述的进料皮带(18)上通过进料连接块(20)连接有进料活动块(12),所述的进料电机(10)连接到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左部和中部的上下活动座(22)的前侧设置有与进料活动块(12)配合的限位座(7),右部的上下活动座(22)上设置有与进料活动块(12)配合的支撑滚筒(27)。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2)还包括设置在进料装置(5)左侧的上料装置(6),所述的上料装置(6)包括上料架(59)和固定在支撑座(9)上的上料安装块(54),所述的上料架(59)上方设置有上料电机(51),所述的上料电机(51)与上料架(59)下方设置的皮带输送装置连接,且皮带输送装置的上料皮带(53)通过上料连接块(52)连接有上料活动座(58),所述的上料活动座(58)通过上料升降气缸(56)连接有上料升降板(55),所述的上料升降板(55)下方设置有与进料放置柱(8)配合的吸料盘(14),所述的上料升降板(55)上设置有穿过上料活动座(58)的上料导杆(57),所述的上料电机(51)和上料升降气缸(56)连接到控制器。
9.根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2)还包括与上料装置(6)下方横向设置的送料装置(7),所述的送料装置(7)包括送料架,所述的送料架上设置有送料板(41),所述的送料板(41)与送料架上的送料滑轨(42)配合,且送料板(41)与送料架侧部的前后活动气缸(47)连接,所述的送料板(41)的下方设置有送料升降气缸(44),所述的送料升降气缸(44)上设置有与送料板(41)上开设的配合槽(45)配合的送料升降块(43),所述的前后活动气缸(47)和送料升降气缸(44)连接到控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板(41)上设置有与待加工产品配合的限位柱(46)。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冲压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力机。

背景技术

[0002] 压力机是常见的生产设备,可用来量产机械结构或组件。压力机是利用模具或刀片加工板料,使其发生行型变或断裂以形成所需的形状。压力机利用一次冲压过程,可得所需形状之零件,其成品规格一致,具有大量简化制程、降低成本的优势。传统的单点闭式压力机需要人工辅助进料与脱料,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并存在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力机,通过进料装置的三个取料装置分别与进料放置柱、压型工位和出料放置柱配合,同时给三个取料装置配合可左右与上下活动的活动装置,可以实现压力机的自动进料、脱料及收集,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程度,降低了安全隐患。
[0004]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力机,包括相互配合的压型装置(1)和自动上料机构(2),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2)包括进料装置(5)和关于压型装置的压型工位(34)对称的进料放置柱(8)和出料放置柱(4),所述的进料装置(5)包括进料支腿(3),所述的进料支腿(3)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活动装置(31)和进料活动(12),所述的进料活动块(12)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与进料放置柱(8)、压型工位(34)和出料放置柱(4)配合的左部取料装置(37)、中部取料装置(35)和右部取料装置(36),所述的压型装置(1)、活动装置(5)、左部取料装置(37)、中部取料装置(35)和右部取料装置(36)连接到控制器
[0005]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部取料装置(37)、中部取料装置(35)和右部取料装置(37)均包括设置在进料活动块(12)上的吸料支架(13),所述的吸料支架(13)上设置有可调节位置的吸料盘(14)。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的活动装置(31)包括设置在进料支腿(3)上的进料支撑座(9),所述的进料支撑座(9)的前侧设置有上下活动座(22),且上下活动座(22)通过进料滑块(16)与支撑座(9)上的进料滑轨配合,所述的支撑座(9)上设置有与上下活动座(22)配合的进料升降装置,所述的上下活动座(22)上设置有左右移动装置(11),所述的进料活动块(12)设置在左右移动装置(11)上,所述的进料升降装置和左右移动装置(11)连接到控制器。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料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座(9)上的升降电机(25),所述的升降电机(25)连接有与上下活动座(22)下方的配合槽对接的凸轮(26),所述的升降电机(25)连接到控制器。
[0008] 进一步的,左右两个升降电机(25)的固定座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4),所述的连接杆(24)的中右部设置有进料安装座(23),所述的进料安装座(23)的前侧设置有上下活动座(22),且上下活动座(22)通过进料滑块(16)与进料安装座(23)上的进料滑轨配合,所述的进料安装座(23)上设置有与上下活动座(22)配合的进料升降装置,且左右移动装置(11)设置在左部支撑座(9)和进料安装座(23)上设置的上下活动座(22)之间。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右移动装置(11)包括设置在上下活动座(22)上的进料筒(19),所述的进料筒(19)上配合有进料皮带(18),左部的进料筒(19)与左部支撑架(9)上设置的进料电机(10)连接,所述的进料皮带(18)上通过进料连接块(20)连接有进料活动块(12),所述的进料电机(10)连接到控制器。
[0010] 进一步的,左部和中部的上下活动座(22)的前侧设置有与进料活动块(12)配合的限位座(7),右部的上下活动座(22)上设置有与进料活动块(12)配合的支撑滚筒(27)。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2)还包括设置在进料装置(5)左侧的上料装置(6),所述的上料装置(6)包括上料架(59)和固定在支撑座(9)上的上料安装块(54),所述的上料架(59)上方设置有上料电机(51),所述的上料电机(51)与上料架(59)下方设置的皮带输送装置连接,且皮带输送装置的上料皮带(53)通过上料连接块(52)连接有上料活动座(58),所述的上料活动座(58)通过上料升降气缸(56)连接有上料升降板(55),所述的上料升降板(55)下方设置有与进料放置柱(8)配合的吸料盘(14),所述的上料升降板(55)上设置有穿过上料活动座(58)的上料导杆(57),所述的上料电机(51)和上料升降气缸(56)连接到控制器。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2)还包括与上料装置(6)下方横向设置的送料装置(7),所述的送料装置(7)包括送料架,所述的送料架上设置有送料板(41),所述的送料板(41)与送料架上的送料滑轨(42)配合,且送料板(41)与送料架侧部的前后活动气缸(47)连接,所述的送料板(41)的下方设置有送料升降气缸(44),所述的送料升降气缸(44)上设置有与送料板(41)上开设的配合槽(45)配合的送料升降块(43),所述的前后活动气缸(47)和送料升降气缸(44)连接到控制器。
[0013] 进一步的,所述的送料板(41)上设置有与待加工产品配合的限位柱(46)。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5] 1、通过进料装置的三个取料装置分别与进料放置柱、压型工位和出料放置柱配合,同时给三个取料装置配合可左右与上下活动的活动装置,可以实现压力机的自动进料、脱料及收集,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程度,降低了安全隐患。
[0016] 2、三个取料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活动装置的结构简单,升降简单,操作方便。
[0017] 3、升降电机和凸轮的设计,可以方便的实现升降,同时可以控制升降的幅度。
[0018] 4、进料安装座的设计,可以缩短左右活动装置的长度,进而节约成本和节省能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左右移动的精度
[0019] 5、左右移动装置采用进料电机和进料皮带配合,可以实现精准的活动,进而更好的三个工位的配合。
[0020] 6、支撑滚筒和限位座的设计,可以防止进料活动块对皮带产品向下的拉力,进一步提高左右移动的精度,同时限位座还能控制左右活动的范围,防止活动幅度过大。
[0021] 7、上料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方便将待加工的产品送上进料放置柱,进一步提高自动上料机构的工作效率,降低冲压成型的时间。
[0022] 8、送料装置的设计,可以一次性放置多块待加工的产品,极大的提高了送料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提高自动上料机构的工作效率,降低冲压成型的时间。
[0023] 9、限位柱的设计,可以防止在送料过程中,待加工产品出现偏动,进而确保其与上料装置的配合精度。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力机的立体示意图。
[0025] 图2为自动上料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6] 图3为进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7] 图4为上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8] 图5为送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9] 图6为图2中D的局部放大图。
[0030] 图7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31] 图8为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32] 图9为图7中C的局部放大图。
[0033] 图中所示文字标注表示为:1、压型装置;2、自动上料机构;3、进料支腿;4、出料放置柱;5、进料装置;6、上料装置;7、送料装置;8、进料放置柱;9、进料支撑座;10、进料电机;11、左右移动装置12、进料活动块;13、吸料支架;14、吸料盘;16、进料滑块;17、限位座;18、进料皮带;19、进料筒;20、进料连接块;22、上下活动座;23、进料安装座;24、连接杆;25、升降电机;26、凸轮;27、支撑滚筒;31、活动装置;34、压型工位;35、中部取料装置;36、右部取料装置;37、左部取料装置;41、送料板;42、送料滑轨;43、送料升降块;44、送料升降气缸;
45、配合槽;46、限位柱;47;前后活动气缸;51、上料电机;52、上料连接块;53、上料皮带;54、上料固定块;55、上料升降板;56、上料升降气缸;57、上料导杆;58、上料活动座;59、上料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35] 如图1-图9所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为:一种可自动进料的压力机,包括相互配合的压型装置1和自动上料机构2,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2包括进料装置5和关于压型装置的压型工位34对称的进料放置柱8和出料放置柱4,所述的进料装置5包括进料支腿3,所述的进料支腿3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活动装置31和进料活动块12,所述的进料活动块12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与进料放置柱8、压型工位34和出料放置柱4配合的左部取料装置37、中部取料装置35和右部取料装置36,所述的压型装置1、活动装置5、左部取料装置37、中部取料装置35和右部取料装置36连接到控制器。
[0036] 优选的,所述的左部取料装置37、中部取料装置35和右部取料装置37均包括设置在进料活动块12上的吸料支架13,所述的吸料支架13上设置有可调节位置的吸料盘14。
[0037] 优选的,所述的活动装置31包括设置在进料支腿3上的进料支撑座9,所述的进料支撑座9的前侧设置有上下活动座22,且上下活动座22通过进料滑块16与支撑座9上的进料滑轨配合,所述的支撑座9上设置有与上下活动座22配合的进料升降装置,所述的上下活动座22上设置有左右移动装置11,所述的进料活动块12设置在左右移动装置11上,所述的进料升降装置和左右移动装置11连接到控制器。
[0038] 优选的,所述的进料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座9上的升降电机25,所述的升降电机25连接有与上下活动座22下方的配合槽对接的凸轮26,所述的升降电机25连接到控制器。
[0039] 优选的,左右两个升降电机25的固定座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4,所述的连接杆24的中右部设置有进料安装座23,所述的进料安装座23的前侧设置有上下活动座22,且上下活动座22通过进料滑块16与进料安装座23上的进料滑轨配合,所述的进料安装座23上设置有与上下活动座22配合的进料升降装置,且左右移动装置11设置在左部支撑座9和进料安装座23上设置的上下活动座22之间。
[0040] 优选的,所述的左右移动装置11包括设置在上下活动座22上的进料筒19,所述的进料筒19上配合有进料皮带18,左部的进料筒19与左部支撑架9上设置的进料电机10连接,所述的进料皮带18上通过进料连接块20连接有进料活动块12,所述的进料电机10连接到控制器。
[0041] 优选的,左部和中部的上下活动座22的前侧设置有与进料活动块12配合的限位座7,右部的上下活动座22上设置有与进料活动块12配合的支撑滚筒27。
[0042] 优选的,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2还包括设置在进料装置5左侧的上料装置6,所述的上料装置6包括上料架59和固定在支撑座9上的上料安装块54,所述的上料架59上方设置有上料电机51,所述的上料电机51与上料架59下方设置的皮带输送装置连接,且皮带输送装置的上料皮带53通过上料连接块52连接有上料活动座58,所述的上料活动座58通过上料升降气缸56连接有上料升降板55,所述的上料升降板55下方设置有与进料放置柱8配合的吸料盘14,所述的上料升降板55上设置有穿过上料活动座58的上料导杆57,所述的上料电机51和上料升降气缸56连接到控制器。
[0043] 优选的,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2还包括与上料装置6下方横向设置的送料装置7,所述的送料装置7包括送料架,所述的送料架上设置有送料板41,所述的送料板41与送料架上的送料滑轨42配合,且送料板41与送料架侧部的前后活动气缸47连接,所述的送料板41的下方设置有送料升降气缸44,所述的送料升降气缸44上设置有与送料板41上开设的配合槽45配合的送料升降块43,所述的前后活动气缸47和送料升降气缸44连接到控制器。
[0044] 优选的,所述的送料板41上设置有与待加工产品配合的限位柱46。
[0045] 具体使用时,先将待加工的方形板放在送料板上,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前后活动气缸输47送使后侧的送料板41上的配合槽45与送料升降块43配合,然后通过送料升降气缸44向上推送升降块43,进而向上将方形板推送至合适的高度,之后通过控制器控制上料装置6强方形板运送至进料放置柱8上,之后通过升降电机25带动凸轮26活动,进而使上下活动座22向下活动,使左部取料装置37吸住方形板,然后使上下活动座22回位,之后通过进料电机10带动进料皮带18转动,进而带动进料活动块12向右活动,使左部取料装置37与压型工位34配合,之后将方形板放在压型工位34上,通过压型1装置进行压型,之后使左右移动装置11回位,之后重复上述动作,且中部取料装置35会将压型工位中压型好的圆形产品转送至出料放置柱4上,右部取料装置36会将出料放置柱4上的圆形产品取出,并转送至收集箱中。
[0046]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47]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