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压力机 / 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及其压平方法

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及其压平方法

申请号 CN201611187118.5 申请日 2016-12-21 公开(公告)号 CN106541609A 公开(公告)日 2017-03-29
申请人 浙江道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邵嘎; 许德伟; 雷雨; 王宏;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及其压平方法,其中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包括压条本体,所述的压条本体后端为 支撑 部,压条本体前端阵列设置有小板,各个小板之间具有间隙D。板材边缘的压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一待 压板 材并放置于平整的工作平台上;b.将上述所述的压条本体放置于待压板材上,将压条本体前端阵列设置的小板对准待压板材边缘;c.对压条本体施加压 力 并通过压条本体的各个小板对待压板材边缘进行压平。本发明通过以上结构和方法,能够根据板材边缘凹凸起伏的曲线对板材边缘起到很好的压平作用,保证了压平后板材边缘的平整度。
权利要求

1.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包括压条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条本体(4)后端为支撑部(41),压条本体(4)前端阵列设置有小板(43),各个小板(43)之间具有间隙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板(43)前端底部还设置有突出部(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出部(44)平横截面呈多边形或圆形或两者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出部(44)前端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部(41)底部到突出部(44)之间还设置有前高后低的第一斜面(47),所述的第一斜面(47)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斜面(47)端部呈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出部(44)底部还设置有前低后高的第二斜面(48),所述的第二斜面(48)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部(41)顶部设置有与压条本体(4)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长槽(4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部(41)顶部阵列设置有与压条本体(4)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二长槽(4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部(41)底部阵列设置有与压条本体(4)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三长槽(46)。
11.板材边缘的压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取一待压板材(1)并放置于平整的工作平台(2)上;
b.将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压条本体(4)放置于待压板材(1)上,将压条本体(4)前端阵列设置的小板(43)对准待压板材(1)边缘;
c.对压条本体(4)施加压并通过压条本体(4)的各个小板(43)对待压板材(1)边缘进行压平。

说明书全文

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及其压平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压平装置及其压平方法,尤其涉及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及其压平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板材是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加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材料,如装修用的木板、造框用的金属板、拼接用的木板等。现有的板材在使用前,一般都会对板材尤其是板材的边缘进行压平,例如大型容器的板、大面积平铺的钢板等在焊接前要求先压平对齐再进行焊接,电子行业中小的塑料PC板等相互连接之前也需要先进行压平。这种压平作业一方面能够在堆叠时使板材堆放整齐,从而减少占用空间,且方便生产加工时取用;另一方面能够在生产加工时保证加工的精确度及产品合格率。
[0003] 如图1、图2所示,目前人们在对板材1边缘进行压平时,一般是先将板材1放置于工作平台2上,然后通过压条3来压平,这种压条3是一整块的平板,而板材1边缘一般会发生翘曲,即板材1的上表面11、下表面12实际上是凹凸不平的,而这种凹凸不平有些情况下更是需要放大后才能观察到。
[0004] 但现有的压条3在下压时,始终是整块的下压,无法随着板材1边缘的凹凸起伏而有相应的形变,从而使得板材1上凸起的部分能够被部分下压,而板材1下凹的部分始终无法被压平,无法很好地达到将板材1压平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压条无法达到对板材边缘凹凸不平的表面进行压平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及其压平方法。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包括压条本体,所述的压条本体后端为支撑部,压条本体前端阵列设置有小板,各个小板之间具有间隙D。
[0007] 本发明后端的支撑部能够起到支撑以及承压的作用,前端的各个小板则能够起到对板材边缘进行压平的作用,其中各个小板之间的间隙D能够让各个小板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且该间隙D的具体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刚性较大且厚度较厚的板材在压平时,间隙D的距离在设置时相应增大,反之间隙D的距离相应减小,则当本发明对板材边缘进行压平时,能够均匀地将压分布到各个小板上,而各个小板将顺着板材边缘凹凸起伏的曲线而有不同程度的形变,使得压平过程中不论是板材凸起的部分还是板材下凹的部分皆能够被压平,且在压平过程中,因是通过各个小板对相应的板材边缘区域进行压平,则在较小的压力作用下各个小板就能够对相应板材边缘形成较大的压强,从而达到将板材边缘压平的目的。本发明在压平时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采用大气缸等大型设备进行辅助,降低了压平过程中对辅助设备的要求,降低了使用时的成本,且本发明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制造更为快速,更加适合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需求。
[0008]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所述的小板前端底部还设置有突出部。
[0009] 突出部能够进一步减小各个小板与板材边缘接触的面积,则在保证突出部与板材边缘接触位置压强一样的情况下,作业时能够进一步降低对支撑部施加的压力,从而降低了对施压设备的要求,即使采用小型施压设备也能够达到很好的压平效果,降低了压平过程中的成本。
[0010]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所述的突出部平横截面呈多边形或圆形或两者的组合。
[0011] 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板材的压平需求,应用范围更广。
[0012]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所述的突出部前端呈弧形。
[0013] 在压平过程中,当突出部受压形变时会微微向前移动,而突出部的弧形前端则能够避免形变以及移动过程中对板材表面造成损坏,保证突出部能够平缓地与板材表面贴合,保证了压平时产品的质量
[0014]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所述的支撑部底部到突出部之间还设置有前高后低的第一斜面,所述的第一斜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A。
[0015] 第一斜面能够为支撑部与板材之间提供一个形变的缓冲空间,该缓冲空间的大小由夹角A所限定,且夹角A的具体角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使得本发明在承受压力时更不容易断裂,提高本发明的承压能力。此外还能够减小支撑部底部与板材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在相同压力作用下起到增大压强的效果。
[0016]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所述的第一斜面端部呈弧形。
[0017] 使得支撑部在受压形变时,支撑部底部的第一斜面能够平缓地与板材表面贴合,避免形变过程中支撑部底部对板材表面造成损坏,保证了压平时产品的质量。
[0018]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所述的突出部底部还设置有前低后高的第二斜面,所述的第二斜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B。
[0019] 第二斜面能够为突出部与板材之间提供一个形变的缓冲空间,该缓冲空间的大小由夹角B所限定,且夹角B的具体角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升本发明的承压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减小突出部底部与板材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在相同压力的作用下突出部底部与板材的接触位置具有更大的压强,起到更好的压平效果。
[0020]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所述的支撑部顶部设置有与压条本体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长槽。
[0021] 能够进一步缓冲压平过程中对本发明施加的压力,防止施加的压力过大时损坏本发明,进一步提升本发明的承压能力。
[0022]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所述的支撑部顶部阵列设置有与压条本体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二长槽。
[0023] 一方面能够进一步缓冲对本发明施加的压力,进一步提升本发明的承压能力;另一方面当压条本体发生翘曲时,通过阵列设置的第二长槽能够更好地对翘曲进行矫正,提升压平效果。
[0024]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所述的支撑部底部阵列设置有与压条本体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三长槽。
[0025] 一方面能够进一步缓冲对本发明施加的压力,进一步提升本发明的承压能力;另一方面当压条本体发生翘曲时,通过阵列设置的第三长槽能够更好地对翘曲进行矫正,提升压平效果。
[0026] 板材边缘的压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一待压板材并放置于平整的工作平台上;
b.将上述所述的压条本体放置于待压板材上,将压条本体前端阵列设置的小板对准待压板材边缘;
c.对压条本体施加压力并通过压条本体的各个小板对待压板材边缘进行压平。
[0027] 通过以上步骤,使得在压平过程中各个小板能够分别对应板材边缘的一个区域,在压平时使得各个小板能够顺着待压板材边缘凹凸起伏的曲线而有不同程度的形变,使得待压板材边缘上不论是凸起的部分还是下凹的部分皆能够被相对应的小板压平,保证了压平后板材边缘的平整度。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待压板材边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压条对待压板材边缘进行压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放置于工作平台上且未受力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放置于工作平台上且受力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的后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两端向下翘曲时的后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两端向上翘曲时的后视图;
图12为本发明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对待压板材进行压平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3-10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
如图3至图12所示,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包括压条本体4,所述的压条本体4后端为支撑部41,压条本体4前端阵列设置有小板43,各个小板43之间具有间隙D。
[0030] 作为优选,所述的小板43前端底部还设置有突出部44。
[0031] 作为优选,所述的突出部44水平横截面呈多边形或圆形或两者的组合。
[0032] 作为优选,所述的突出部44前端呈弧形。
[0033]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部41底部到突出部44之间还设置有前高后低的第一斜面47,所述的第一斜面47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A。
[0034]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斜面47端部呈弧形。
[0035] 作为优选,所述的突出部44底部还设置有前低后高的第二斜面48,所述的第二斜面48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B。
[0036]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部41顶部设置有与压条本体4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长槽42。
[0037]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部41顶部阵列设置有与压条本体4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二长槽45。
[0038]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部41底部阵列设置有与压条本体4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三长槽46。
[0039] 板材边缘的压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一待压板材1并放置于平整的工作平台2上;
b.将上述所述的压条本体4放置于待压板材1上,将压条本体4前端阵列设置的小板43对准待压板材1边缘;
c.对压条本体4施加压力并通过压条本体4的各个小板43对待压板材1边缘进行压平。
[0040] 具体的,在压平过程中,当对压条本体4施加压力时,如图5、图8所示,支撑部41顶部的第一长槽42将会受力形变,从而对施加到压条本体4上的力产生缓冲效果,提升压条本体4的承压能力。
[0041] 支撑部41底部到突出部44之间具有第一斜面47,突出部44底部具有第二斜面48,则当压条本体4被施加压力时,因突出部44与待压板材1边缘的接触面积小,则如图5、图12所示待压板材1边缘的压强将被放大从而对待压板材1边缘起到很好的压平效果。其中支撑部41底部的后端可以先设置一段距离的水平部,然后再设置第一斜面47,从而保证支撑部41底部与待压板材1的接触面积,防止施压过程中支撑部41底部与待压板材1的接触面积过小而损坏待压板材1。
[0042] 当施加的压力逐渐增大时,如图5、图8所示,支撑部41的底部以及突出部44的底部将逐渐产生形变,使得夹角A的角度逐渐变小并最终变为夹角C,且夹角B的角度也逐渐变小并最终变为零度,则在施加的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支撑部41底部与待压板材1的接触面积以及突出部44底部与待压板材1边缘的接触面积不断变大,从而减缓待压板材1受到的压强的增长速度,避免压平过程中压强增加过速而损坏待压板材1。此外,在支撑部41底部形变的过程中,如图6所示,因第一斜面47端部呈弧形,则支撑部41底部形变时第一斜面47将平缓地与待压板材1表面贴合,而不会刮伤待压板材1的表面。同样的,如图7所示,因突出部44前端也呈弧形,则突出部44底部形变的过程中虽然会有细微的移动,也不会对待压板材1的表面造成损害,保证了压平过程中的产品品质。
[0043] 在压条本体4受压过程中,压条本体4将受到的力均匀地分布到各个小板43上并最终到达各个小板43的突出部44上,且因各个小板43之间具有间隙D,则如图12所示各个小板43在对凹凸不平的待压板材1边缘进行压平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形变,使得各个小板43上的突出部44对待压板材1边缘的上凸部以及下凹部都能够起到很好的压平作用,并最终将待压板材1边缘压平到如图12所示的状态,保证待压板材1压平后的平整度。
[0044] 另外,实际生产作业中,压条本体4一般采用金属材质进行制造,当然根据情况也可采用其它材质制造,当压条本体4被制造出来后,如图10或图11所示在其长度方向上一般会有一定程度的形变也即发生翘曲现象,当压条本体4越长时其翘曲现象越严重,当压条本体4长期使用后,其翘曲现象也会越加严重,在此情况下,因支撑部41顶部具有阵列设置的第二长槽45,支撑部41底部具有阵列设置的第三长槽46,则只需对压条本体4施加很小的压力即可在第二长槽45、第三长槽46的作用下很好地纠正压条本体4的翘曲现象,使其重新恢复到如图9所示的正常状态。
[0045]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