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压力机 / 一种树叶挤压装置

一种树叶挤压装置

申请号 CN201610421706.4 申请日 2016-06-16 公开(公告)号 CN105965942A 公开(公告)日 2016-09-28
申请人 安庆市宇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珊珊;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一种树叶 挤压 装置,具体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入料箱、 电机 、螺旋轴、加热器、 压板 、 活塞 、挤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箱内设置有电机,电机上设置有螺旋轴,加热器设置在挤压箱内,挤压箱设置在入料箱右侧,压板设置在挤压箱顶部,压板上方设置有活塞。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收集清理落叶,且可对落叶进行压缩,节省空间等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树叶挤压装置,包括入料箱(1)、电机(2)、螺旋轴(3)、加热器(4)、压板(5)、活塞 (6)、挤压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箱(1)内设置有电机(2),电机(2)上设置有螺旋轴 (3),加热器(4)设置在挤压箱(7)内,挤压箱(7)设置在入料箱(1)右侧,压板(5)设置在挤压 箱(7)顶部,压板(5)上方设置有活塞(6);所述螺旋轴(3)平设置在入料箱(1)内;所述螺 旋轴(3)的左端连接在电机(2)转动轴上,螺旋轴(3)的右端连接在入料箱(1)的右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叶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4)为加热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叶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4)设置在挤压箱(7) 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叶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箱(7)设置在入料箱(1) 右侧,且挤压箱(7)的左侧面与入料箱(1)的右侧面同为一个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叶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在活塞(6)自由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叶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4)的温度为至少100度。

说明书全文

一种树叶挤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叶挤压装置。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对公共场所的落叶都是工人进行清理,统一将树叶清理到垃圾箱或者容器内,落叶的容积较大,运输和处理不方便。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树叶挤压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收集清理落叶,且可对落叶进行压缩,节省空间等优点。
[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树叶挤压装置,包括入料箱、电机、螺旋轴、加热器、压板活塞、挤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箱内设置有电机,电机上设置有螺旋轴,加热器设置在挤压箱内,挤压箱设置在入料箱右侧,压板设置在挤压箱顶部, 压板上方设置有活塞。所述螺旋轴平设置在入料箱内,便于挤压树叶。所述螺旋轴的左端连接在电机转动轴上,螺旋轴的右端连接在入料箱的右侧面上,便于将树叶传送至挤压箱内。
[0005]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为加热板结构,便于对树叶进行加热。
[0006]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挤压箱的内壁上,使得对树叶加热效果好。
[0007] 优选地,所述挤压箱设置在入料箱右侧,且挤压箱的左侧面与入料箱的右侧面同为一个面,便于将树叶从入料箱传送至挤压箱内。
[0008] 优选地,所述压板在活塞自由上下移动,能有效的对树叶进行压缩。
[0009]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的温度为至少100度,使得树叶充分加热后压缩效果更好。
[001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便于收集清理落叶,且可对落叶进行压缩,节省空间等优点。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如图1所示,一种树叶挤压装置,包括入料箱1、电机2、螺旋轴3、加热器4、压板5、活塞6、挤压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箱1内设置有电机2,电机2上设置有螺旋轴3,加热器4 设置在挤压箱7内,挤压箱7设置在入料箱1右侧,压板5设置在挤压箱7顶部,压板5上方设置有活塞6。
[0013] 优选地,所述螺旋轴3水平设置在入料箱1内,便于挤压树叶。
[0014] 优选地,所述螺旋轴3的左端连接在电机2转动轴上,螺旋轴3的右端连接在入料箱 1的右侧面上,便于将树叶传送至挤压箱7内。
[0015]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4为加热板结构,便于对树叶进行加热。
[0016]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4设置在挤压箱7的内壁上,使得对树叶加热效果好。
[0017] 优选地,所述挤压箱7设置在入料箱1右侧,且挤压箱7的左侧面与入料箱1的右侧面同为一个面,便于将树叶从入料箱1传送至挤压箱7内。
[0018] 优选地,所述压板5在活塞6自由上下移动,能有效的对树叶进行压缩。优选地,所述加热器4的温度为至少100度,使得树叶充分加热后压缩效果更好。
[001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