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膜机构

申请号 CN201410439544.8 申请日 2014-09-01 公开(公告)号 CN105438531B 公开(公告)日 2017-10-03
申请人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新建; 谢国安; 杨宪琳; 侯鑫; 朱克峰;
摘要 一种贴膜机构,其包括固定膜料的第一基体及与该第一基体转动连接的第二基体,该第一基体贯通开设一个开口,且该第一基体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与该开口连通的通孔,该第二基体上凹陷形成一容纳腔,该容纳腔用于收容待贴膜的 工件 ,该贴膜机构还包括活动穿设于该第一基体上的按压件,该按压件收容在该开口中,且其两端分别容纳于该两个通孔,并能够在该通孔中相对于该第一基体运动,该按压件相对于该第一基体运动时,能够将膜料抵压在该工件的表面上。本 发明 的贴膜机构通过按压机构相对第一基体运动,在贴合膜料时,按压件能够按压膜料,使得膜料在贴合时不易产生气泡,有效地提高了贴膜的贴合 质量 。
权利要求

1.一种贴膜机构,其包括固定膜料的第一基体及与该第一基体转动连接的第二基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体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该第一基体贯通开设一个开口,且该第一基体的两个该第一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与该开口连通的通孔,该第一基体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两个第一枢接槽,该第二基体上凹陷形成一容纳腔,该容纳腔用于收容待贴膜的工件,该第二基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四侧面,其中一个所述第四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两个第二枢接槽,该第二枢接槽与该第一枢接槽相对应,该贴膜机构还包括枢接件,该枢接件收容在该第一枢接槽和该第二枢接槽内,并将该第一基体与该第二基体转动连接在一起;该贴膜机构还包括活动穿设于该第一基体上的按压件,该按压件收容在该开口中,且其两端分别容纳于该两个通孔,并能够在该通孔中相对于该第一基体运动,该按压件相对于该第一基体运动时,能够将膜料抵压在该工件的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贴膜机构还包括安装于该第一基体上的第一定位组件,该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两组定位柱及膜料张紧件,该两组定位柱用于将膜料固定在该第一基体上,该膜料张紧件包括安装在该第一基体上的支撐件及与该支撑件相抵的第一弹性件,一组该定位柱可拆卸地安装在该第一基体上,另一组该定位柱可拆卸地与该膜料张紧件的支撑件相连,该第一弹性件一端抵持在该第一基体上,另一端抵持在该支撐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贴膜机构还包括安装于该第二基体上的第二定位组件,该第二定位组件包括可调地安装于第二基体上的第一调节件,该第一调节件包括安装于该第二基体上的驱动杆、与该驱动杆相连的拉簧、抵持在该驱动杆两侧的两个夹持杆、固定安装在对应的该夹持杆上的两个夹持、两个第二弹性件及分别安装于该第二基体上相对两侧的两个抵持块,每个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在对应的夹持块和抵持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杆包括一个长柄部和设置于该长柄部一端的一个卡持部,该长柄部收容在该第二基体上,该卡持部沿远离该长柄部的方向其横截面逐渐增大,该卡持部设置于该第二基体中,且能够在该第二基体中沿平行于该长柄部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该两个夹持杆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调节件还包括安装于该第二基体上的操作杆,该操作杆与该驱动杆转动连接,该操作杆偏心连接于该驱动杆远离该卡持部的一端上,拨动该操作杆时,该驱动杆能够在该操作杆的带动下相对该第二基体移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基体还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及连接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的两个第三侧面,两个该第三侧面及两个该第四侧面分别连接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该容纳腔形成于该第一表面上,该第一表面围绕该容纳腔的周缘贯通开设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槽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定位槽,该两个夹持块分别收容在该第一定位槽中,该第二表面上凹陷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置槽、第二容置槽及第三容置槽,该驱动杆、该拉簧及该夹持杆对应收容在该第一容置槽、该第二容置槽及该第三容置槽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二调节件,该第二调节件包括安装于该第二基体上的驱动杆、与该驱动杆相连的拉簧、抵持在该驱动杆两侧的两个夹持杆、固定安装在该对应夹持杆上的两个夹持块、两个第二弹性件及分别安装在该第四侧面上的抵持块,该第二调节件的每个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在对应的夹持块和抵持块,该第一表面围绕该容纳腔的周缘贯通开设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定位槽,该第二调节件的夹持块收容在该第二定位槽中,该第二调节件的驱动杆、该第二调节件的拉簧及该第二调节件的夹持杆对应收容在该第一容置槽、第二容置槽及第三容置槽中。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体包括一个装设面,该开口形成于该装设面上,该通孔形成于该两个第一侧面上,该装设面的一端上垂直于该装设面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该支撑件与该第一弹性件均收容在该第一安装槽中,该第一弹性件一端抵持在该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上,另一端抵持在该支撐件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贴膜机构还包括两个转动轴和分别套设在该两个转动轴上的两个手持件,该两个转动轴分别设置在该按压件的两端,且每个转动轴分别穿设于对应的该通孔中。

说明书全文

贴膜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膜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产品通常大多具有一显示屏,其上面一般都贴附膜料,用于保护显示屏,以防止显示屏碰伤、刮伤或蒙尘,同时透过该膜料也可观看显示屏显示的信息。传统贴膜通常由工人直接用手揭开膜料一端的离型纸,并将膜料贴于工件表面上,但是,传统贴膜过程中人手会多次接触该膜料,容易使膜料被污染或划伤,从而影响电子产品的外观质量,而且贴附动作需要经验与技术,不然容易使膜料偏位或贴合时产生气泡而降低贴膜的质量。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贴合质量较高的贴膜机构。
[0004] 一种贴膜机构,其包括固定膜料的第一基体及与该第一基体转动连接的第二基体,该第一基体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该第一基体贯通开设一个开口,且该第一基体的两个该第一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与该开口连通的通孔,该第一基体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两个第一枢接槽,该第二基体上凹陷形成一容纳腔,该容纳腔用于收容待贴膜的工件,该第二基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四侧面,其中一个所述第四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两个第二枢接槽,该第二枢接槽与该第一枢接槽相对应,该贴膜机构还包括枢接件,该枢接件收容在该第一枢接槽和该第二枢接槽内,并将该第一基体与该第二基体转动连接在一起;该贴膜机构还包括活动穿设于该第一基体上的按压件,该按压件收容在该开口中,且其两端分别容纳于该两个通孔,并能够在该通孔中相对于该第一基体运动,该按压件相对于该第一基体运动时,能够将膜料抵压在该工件的表面上。
[0005] 本发明的贴膜机构通过按压机构相对第一基体运动,在贴合膜料时,按压件能够按压膜料,使得膜料在贴合时不易产生气泡,最终提高了贴膜的贴合质量。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贴膜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07] 图2是图1所示贴膜机构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08] 图3是图1所示贴膜机构的另一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09] 图4是图3所示贴膜机构的部分结构的另一视分解示意图。
[0010]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1] 贴膜机构         100
[0012] 第一基体         10
[0013] 装设面           11
[0014] 开口             113
[0015] 第一侧面         13
[0016] 通孔             131
[0017] 第二侧面         14
[0018] 第一安装槽       15
[0019] 第二安装槽       16
[0020] 第一枢接槽       17
[0021] 安装孔           19
[0022] 枢接件           20
[0023] 第二基体         30
[0024] 第一表面         31
[0025] 容纳腔           311
[0026] 第一定位槽       313
[0027] 第二定位槽       315
[0028] 第二表面         32
[0029] 第一容置槽       321
[0030] 第二容置槽       323
[0031] 第三容置槽       325
[0032] 第三侧面         33
[0033] 第一安装部       337
[0034] 第二安装部       341
[0035] 第四侧面         34
[0036] 第二枢接槽       343
[0037] 第一定位组件     50
[0038] 定位柱           51
[0039] 膜料张紧件       53
[0040] 支撑件           531
[0041] 限位件           5310
[0042] 限位孔           5311
[0043] 连接件           5313
[0044] 第一弹性件       533
[0045] 抵压件           535
[0046] 第二定位组件     70
[0047] 第一调节件       71
[0048] 操作杆           710、730
[0049] 驱动杆           711、731
[0050] 长柄部           7111
[0051] 卡持部           7113
[0052] 拉簧             712、732
[0053] 夹持杆           713、733
[0054] 夹持           715、735
[0055] 定位销钉         7151
[0056] 第二弹性件       717、737
[0057] 抵持块           719、739
[0058] 第二调节件       73
[0059] 按压机构         90
[0060] 按压件           91
[0061] 转动轴           93
[0062] 手持件           95
[0063] 卡持环           97
[006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65]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贴膜机构100用于将膜料(图未示)贴覆于工件(图未示)上。本实施方式中,该工件为手机。
[0066] 贴膜机构100为折叠式,其包括第一基体10、与第一基体10相枢接的枢接件20、通过枢接件20与第一基体10转动连接的第二基体30、安装于第一基体10上的第一定位组件50、安装于第二基体30上的第二定位组件70及活动穿设于第一基体10的按压机构90。
[0067] 请同时参阅图2,第一基体10大致为矩形块状,其包括一个装设面11、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3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14。第一侧面13相对设置在平行第一基体10的纵向轴线的两侧,第二侧面14设置在平行第一基体10的横向轴线的两侧。装设面11上贯通开设一矩形开口113,两个相对的第一侧面13分别贯通开设有通孔131,且该两个通孔131与开口113相互连通。装设面11的一端上垂直于装设面11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15,且邻近第一安装槽15的第二侧面14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16。第一安装槽15及第二安装槽16用于安装第一定位组件50。远离第一安装槽15的第二侧面14向内凹陷形成两个第一枢接槽17。第一基体10的装设面11上靠近开口113的两个角部处分别开设有安装孔19,该两个安装孔19邻近第一枢接槽17设置。
[0068] 枢接件20收容在第一枢接槽17上,且枢接件20将第一基体10与第二基体30转动连接在一起。
[0069] 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第二基体30也大致为矩形块状,其可以相对第一基体10转动,进而与第一基体10层叠。第二基体30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表面31和第二表面32,及连接第一表面31与第二表面32的两个第三侧面33及两个第四侧面34。两个第三侧面33相对设置在平行第二基体30的纵向轴线的两侧,两个第四侧面34相对设置在平行第二基体30的横向轴线的两侧。当第一基体10与第二基体30闭合过程中,第一基体10的装设面11与第二基体30的第一表面31相互靠拢。
[0070] 第一表面31的大致中部位置朝向第二表面32垂直凹陷形成一容纳腔311。该容纳腔311用于盛放工件。在第一表面31围绕容纳腔311的周缘贯通开设两个第一定位槽313及两个第二定位槽315。两个第一定位槽313相对设置于第二基体30的纵向轴线方向的两侧,且其分别贯通第一表面31及第二表面32。两个第二定位槽315相对设置在第二基体30的横向轴线方向的两侧,且其连通第一表面31及第二表面32。第三侧面33上分别开设有与两个第一定位槽313相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一安装部337,在第四侧面34上分别开设有与两个第二定位槽315相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安装部341。其中一个第四侧面34向内凹陷形成两个第二枢接槽343,第二枢接槽343与第一枢接槽17相对应,枢接件20收容在该第二枢接槽343和第一枢接槽17内,并枢接第一基体10与第二基体30。
[0071] 第二表面32上朝向第一表面31凹陷形成第一容置槽321。第一容置槽321大致为长条状,且大致沿第二基体30的纵向轴线设置。第一容置槽321的一端贯通远离设置有第二枢接槽343的第四侧面34,且穿过其中一个第二定位槽315,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定位槽315相连通。
[0072] 在第二表面32朝向第一表面31还凹陷形成两个第二容置槽323,且两个第二容置槽323分别位于第一容置槽321的两侧。第二容置槽323大致为L型,其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定位槽313相互连通,一侧与第一容置槽321相互连通。第二容置槽323凹陷深度小于第一容置槽321的凹陷深度。
[0073] 在第二表面32上沿其横向中心轴线,邻近第二容置槽323处朝向第一表面31凹陷形成第三容置槽325,第三容置槽325的一端延伸至邻近一个第三侧面33的第一定位槽313,另一端贯穿第二基体30的另一个第三侧面33。第三容置槽325邻近上述第一定位槽313的一端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
[0074]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第一定位组件50包括两组定位柱51及膜料张紧件53,其中一组定位柱51分别与第一基体10的两个安装孔19一一对应,且该组定位柱51分别可拆卸地容纳于对应的安装孔19中,以使得该组定位柱51可拆卸地与第一基体10连接。定位柱51用于固定膜料。在本实施方式中,每组定位柱51为两个。
[0075] 膜料张紧件53包括收容在第一安装槽15中的支撑件531、第一弹性件533及收容在第二安装槽16中的抵压件535。支撑件531大致为Π型,其通过限位件5310可动地装设在第一基体10上。支撑件531靠近开口113的一侧上开设两个限位孔5311,该两个限位孔5311用于容纳另一组定位柱51,以使得该组定位柱51与支撑件531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弹性件533套设在限位件5310上,且一端抵持在第一安装槽15的侧壁上,另一端抵持在支撑件531的一侧上。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弹性件533为压缩弹簧,且数量为两个,其分别位于支撑件531的两端。抵压件535大致为矩形块状,其通过连接件5313可动地装设在第一基体10上,且连接件5313抵持在支撑件531上。当外加作用抵压在该抵压件535上时,抵压件535可挤压支撑件531,支撑件531挤压第一弹性件533,并且朝向枢接件20的方向移动,当撤去外力时,第一弹性件533恢复性变而挤压支撑件531恢复到初始位置,使得定位柱51相应地移动,最终使膜料产生张力,当在贴附膜料时不会产生气泡。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件5310为销钉。
[0076] 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第二定位组件70包括可调地安装于第二基体30上的第一调节件71及第二调节件73。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调节件71能够对工件进行横向轴线的定位。第二调节件73能够对工件进行纵向轴线的定位。
[0077] 第一调节件71包括安装于第二基体30上的操作杆710和驱动杆711,与驱动杆711相连的拉簧712,抵持在驱动杆711两侧的夹持杆713,固定安装在夹持杆713上的夹持块715,与夹持块715相抵接的第二弹性件717及收容在第一安装部337上的抵持块719。
[0078] 驱动杆711大致为长条状,其包括一个长柄部7111和设置于长柄部7111一端的一卡持部7113,其中,长柄部7111大致为长条状,其收容在第一容置槽321及第二容置槽323内,且其一端伸出第一容置槽321,并凸伸在第二基体30的一个第四侧面34之外。驱动杆711凸伸在第二基体30外的一端与操作杆710相偏心连接,使得拨动操作杆710时,能够带动驱动杆711沿着第二基体30的纵向移动。卡持部7113沿远离长柄部7111的方向其横截面逐渐增大。卡持部7113置于第二容置槽323中,且可以在第二容置槽323中沿平行于长柄部7111的方向移动,进而夹持杆713随之在第二基体30中移动。
[0079] 操作杆710与驱动杆711转动连接,且该操作杆710设置于该驱动杆711远离该卡持部7113的一端上,操作杆710为偏心凸轮结构,当对操作杆710进行平转动时,驱动杆711可以在操作杆710的带动下在第二基体30中进行移动。
[0080] 拉簧712收容在第二容置槽323中,且其一端固定在第二基体30上,另一端与驱动杆711的卡持部7113相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拉簧712的数量为两个。当对驱动杆711施加的外力消失时,拉簧712可以将驱动杆711进行复位。
[0081] 两个夹持杆713大致均为T型状,其每个夹持杆713容纳在对应的第二容置槽323中,并部分收容在对应的第一定位槽313中。两个夹持杆713分别抵持在驱动杆711的两侧,且邻近驱动杆711的卡持部7113。当驱动杆711在第二基体30中移动时,驱动杆711的卡持部7113推抵两个夹持杆713,使两个夹持杆713能够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
[0082] 夹持块715为块状,其分别收容在第一定位槽313中,并部分凸出第一表面31。每个夹持块715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夹持杆713的一端相固定。当两个夹持杆713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时,两个夹持块715同样随之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移动,进而夹紧定位工件。
[0083] 抵持块719为块状,其固定收容在第一安装部337上。第二弹性件717一端抵持在夹持块715的一端,另一端抵持抵持块719上,并且套设在定位夹持块715的定位销钉7151上。当两个夹持块715相互远离移动时,其分别压缩对应的第二弹性件717,而当不需要夹紧定位工件时,第二弹性件717使两个夹持块715进行复位。本实施方式中,一个第二弹性件717对应设置一个抵持块719。
[0084] 第二调节件73与第一调节件71的结构大致相同,其同样包括操作杆730,与操作杆730相连的驱动杆731,与驱动杆731相连的拉簧732,抵持在驱动杆731两侧的两个夹持杆
733,固定安装在夹持杆733上的夹持块735,与夹持块735相抵接的第二弹性件737及收容在第二安装部341上的抵持块739。第二调节件73的驱动杆731收容在第三容置槽325中,且与第一调节件71的驱动杆711层叠设置,并凸伸在第二基体30的一个第三侧面33之外,与第二调节件的操作杆730相偏心连接,使得拨动该操作杆730时,能够带动驱动杆731沿着第二基体30的横向移动。第二调节件的拉簧732收容在第三容置槽325中,且其一端固定在第二基体30上,另一端与第二调节件73的驱动杆731的相连接。第二调节件的两个夹持杆733容纳在对应的第一容置槽321中,且与第一调节件71的驱动杆711层叠设置,且其分别抵持在第二调节件73的驱动杆731的两侧。两个夹持块735为块状,其分别收容在第二定位槽315中,并部分凸出第一表面31。每个夹持块735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夹持杆733的一端相固定。此处简化对第二调节件73的详细结构说明。
[0085] 按压机构90包括收容在开口113中的按压件91、与按压件91两端分别连接的两个转动轴93、套设在转动轴93上的手持件95及位于手持件95两端的卡持环97。按压件91的两端分别容纳于第一基体10中的两个通孔131,并可以在通孔131中沿第一基体10的纵线轴线方向移动,按压件91与膜料(图未示)相抵持。两个转动轴93分别置于按压件91的两端,且与按压件91的两端相互固定,并且穿设于对应的通孔131中,以使按压件91能够在转动轴93的带动下在开口113中移动进而按压膜料,最终使该膜料紧密贴合至工件上。手持件95套设在转动轴93上。卡持环97固定套设在转动轴93上,并将手持件95固定在转动轴93上,防止手持件95相对转动轴93沿其轴线移动。
[0086] 组装时,将第一调节件71及第二调节件73装设在第二基体30中的对应的容置槽中,接着,将按压机构90中的按压件91收容在第一基体10中开口113中,将两个转动轴93穿过第一基体10中的两个通孔131与按压件91的两端相连接,再将卡持环97套设在转动轴93上,并将手持件95设置在每个转动轴93的一端,且与卡持环97相连,然后,将第一定位组件50安装在第一基体10中,并且使两个定位柱51分别与第一基体10的两个安装孔19一一对应,膜料张紧件53收容在第一安装槽15及第二安装槽16中,然后,将第一基体10与第二基体
30通过枢接件20转动连接起来,且使得第一基体10的装设面11与第二基体30的第一表面31能够相互贴合。
[0087] 使用时,首先,将膜料的一端通过第一定位组件50的一组定位柱51固定在第一基体10的装设面11上,推抵抵压件535使得支撑件531及另一组定位柱51朝向枢接件20移动,并将膜料的另一端通过该组定位柱51固定在支撑件531上,取消推抵抵压件535的抵持力,支撑件531及该组定位柱51向远离枢接件20的方向运动,从而张紧膜料,接着,将工件置于第二基体30的容纳腔311中,再将第一基体10闭合在第二基体30上,使得第一基体10的装设面11贴合第二基体30的第二表面32,然后,通过第二定位组件70的第一调节件71和第二调节件73来调整工件在第二基体30的位置,使得膜料与工件相互对准,最后,推动按压机构90中的手持件95,使得按压机构90的按压件91相对第一基体10运动,以使按压件91按压膜料,使膜料紧密贴合至工件上。
[0088] 可以理解,第一定位组件50中的抵压件535可以省略,在需要对膜料进行张紧控制时,直接手动推抵支撑件531即可。
[0089] 本发明的贴膜机构100通过按压机构90相对第一基体10运动,同时利用第一定位组件50对膜料进行张紧的控制,所以在贴合膜料时,按压件91按压膜料,膜料在第一定位组件50的控制下不会偏位,且不易产生气泡,从而提高了贴膜的贴合质量。另外,第二定位组件70的第一调节件71及第二调节件73可以调节其对工件的夹持间距,从而第二定位组件70能够夹持不同大小的工件,进而扩大该贴膜机构100的适用范围。
[0090]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