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用膜

申请号 CN201380068366.6 申请日 2013-12-24 公开(公告)号 CN104884232A 公开(公告)日 2015-09-02
申请人 东丽株式会社; 发明人 前田慎治; 家城敏也; 高内伸治;
摘要 本 发明 的目的是提供兼具膜的制造和加工工序中的卷绕性和成型转印面的平滑性,进一步外观品质高,成型性优异的成型用膜。一种成型用膜,是以环状烯 烃 系 树脂 作为主成分的成型用膜,在该成型用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具有凹凸区域,所述成型用膜为无取向,且满足下述(1)~(3)的全部条件。(1)当将上述凹凸区域以外设为中央区域时,该中央区域中的一面的表面粗糙度SRa为2nm以上30nm以下,另一面的表面粗糙度SRa为100nm以上800nm以下。(2)当将上述凹凸区域的高度设为h(μm),将上述中央区域的厚度设为t(μm)时,比h/t为5/100以上30/100以下。(3)上述凹凸区域的宽度为5mm以上20mm以下。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型用膜,是以环状烯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成型用膜,在该成型用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具有凹凸区域,所述成型用膜为无取向,且满足下述(1)~(3)的全部条件,(1)当将所述凹凸区域以外设为中央区域时,该中央区域中的一面即A面的表面粗糙度SRa为2nm以上30nm以下,另一面即B面的表面粗糙度SRa为100nm以上800nm以下,(2)当将所述凹凸区域的高度设为h,将所述中央区域的厚度设为t时,比h/t为5/100以上30/100以下,其中h和t的单位都是μm,
(3)所述凹凸区域的宽度为5mm以上20m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用膜,所述中央区域的厚度t为50μm以上200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用膜,所述成型用膜为具有A层和B层的叠层膜,该A层以环状烯烃共聚树脂即COC作为主成分,
该B层以环状烯烃树脂即COP作为主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用膜,所述叠层膜中,依次直接叠层了B层、A层、B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成型用膜,所述叠层膜中,A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以上14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3~5的任一项所述的成型用膜,所述叠层膜中,B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以上140℃以下,B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A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用膜,所述成型用膜为单层膜,该单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以上140℃以下。
8.一种膜卷,其是将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成型用膜缠绕于于芯而得的。
9.一种成型转印箔,其是在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成型用膜的至少一面依次叠层透明层、装饰层和粘接层而得的。

说明书全文

成型用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兼具膜的制造和加工工序中的卷绕性和成型转印面的平滑性,进一步外观品质高,成型性优异的成型用膜。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由于环境意识的提高,在建材、汽车部件、便携电话、家电、个人电脑等成型构件的装饰中,无溶剂涂装敷替代等的要求提高,使用了膜的装饰方法的导入进展。
[0003] 其中,作为进行印刷和成型加工而使用的成型用膜,提出了使用双轴拉伸聚酯膜(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作为能够深拉成型的成型同时装饰片,提出了使用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有时称为PET)相比成型应低的聚酯、特别是共聚聚酯树脂的膜(参照专利文献2)。此外,作为可以应对印刷加工、涂布加工的成型转印箔用膜,提出了在无拉伸聚酯膜的至少一面贴合有聚烯膜的膜(参照专利文献3)。此外,作为使用了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的膜,提出了例如脱模膜、装饰膜(参照专利文献4和专利文献5)。
[0004] 作为成型用膜所要求的成型性以外的特性,在成型转印箔用膜的情况下,对涂布装饰层作为基膜的成型转印面要求平滑性、光泽性等外观品质。然而,一般而言为了实现膜表面的平滑性,发生在膜的制造和加工工序中的卷绕性牺牲这样的不良状况。作为用于消除该不良状况的膜制造方法,提出了在与成型用途同样地膜表面的平滑性变得重要的光学用途的领域中,以卷绕性改善为目的在膜的两端部设置有凹凸形状的、所谓的压花加工(也被称为滚花加工、压纹加工)的光学用膜(参照专利文献6)。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47565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38070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88708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257399号公报
[0011]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162965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1-2249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3]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4] 专利文献1记载的膜由于为双轴拉伸聚酯膜因此耐热性优异,但低温下的成型性不充分。
[0015] 专利文献2记载的膜,膜的耐溶剂性低,不能耐受印刷加工、涂布加工。
[0016] 专利文献3记载的膜,由于使用了聚丙烯作为聚烯烃,因此外观品质低,在要求高度的表面特性的用途中的发展困难。
[0017] 专利文献4和专利文献5记载的膜,不是外观品质、进而膜的加工性被充分考虑到的设计。
[0018] 专利文献6记载的膜,直至除了在膜的两端部设置有凹凸形状的区域以外,即非压花加工区域,不是膜的制造和加工工序中的卷绕性被充分考虑到的设计。
[0019]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兼具在膜的制造和加工工序中的卷绕性和成型转印面的平滑性,进一步外观品质高,成型性优异的成型用膜。
[0020]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21] 本发明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采用以下方法。即,一种成型用膜,是以环状烯烃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成型用膜,在该成型用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具有凹凸区域,所述成型用膜为无取向,且满足下述(1)~(3)的全部条件。
[0022] (1)当将上述凹凸区域以外设为中央区域时,该中央区域中的一面(以下,称为A面)的表面粗糙度SRa为2nm以上30nm以下,另一面(以下,称为B面)的表面粗糙度SRa为100nm以上800nm以下。
[0023] (2)当将上述凹凸区域的高度设为h(μm),将上述中央区域的厚度设为t(μm)时,比h/t为5/100以上30/100以下。
[0024] (3)上述凹凸区域的宽度为5mm以上20mm以下。
[0025] 发明的效果
[0026] 通过本发明,可以获得兼具膜的制造和加工工序中的卷绕性和成型转印面的平滑性,进一步外观品质高,成型性优异的成型用膜。
[0027] 更具体地,由于在膜的制造和涂布等加工工序中,可以兼具良好的卷绕性和成型转印面的平滑性,在真空成型、压空成型、压制成型这样的各种成型方法中,可以实现优异的外观品质和成型性,因此能够应用于各种成型加工方法,可以适合用于例如建材、汽车部件、便携电话、家电、个人电脑等成型构件的装饰。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用于例示在本发明中的膜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凹凸区域的方法的概略侧视图。
[0029] 图2为图1的概略平面图。
[0030] 图3为用于例示说明本发明所使用的凹凸图案的概略放大平面图。
[0031] 图4为以图3的虚线部分分割时的膜宽度方向的概略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本发明的成型用膜为以环状烯烃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无取向的单层膜或叠层膜。本发明通过作为成型用而应用以环状烯烃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膜,从而在成型体的装饰用途中,即使对于需要深拉成型的成型构件也能够表现优异的成型追随性。
[0033] 这里,所谓以环状烯烃系树脂作为主成分,是指将膜的全部成分的合计设为100质量%,含有环状烯烃系树脂5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在本发明的成型用膜为2层以上的叠层膜的情况下,所谓以环状烯烃系树脂作为主成分,是指将构成叠层膜的全部层的全部成分的合计设为100质量%,全部层的环状烯烃系树脂的合计为5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此外,所谓以环状烯烃系树脂作为主成分,将膜的全部成分的合计设为100质量%,更优选为环状烯烃系树脂7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最优选为9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
[0034] 此外,本发明的成型用膜优选为无取向膜。通过制成无取向膜,从而能够抑制成型时膜被拉伸时的应力,即使对于需要深拉成型的成型构件也能够表现优异的成型追随性。这里,所谓无取向膜,是指面取向系数(fn)为0.00~0.05的范围。为了获得面取向系数(fn)为0.00~0.05的膜,可举出制成无拉伸膜的方法。即使为无拉伸膜,也有时在制膜时受到牵伸,在机械方向(以下,称为长度方向)上膜稍微取向,因此为了使面取向系数为0.00~0.05,即使在无拉伸的情况下也抑制取向是重要的。如果面取向系数(fn)超过
0.05,则有时成型时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的成型性不同。更优选为0.00~0.03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0.00~0.02的范围。所谓面取向系数(fn),是指由使用阿贝折射计等测定的膜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分别为Nx、Ny、Nz)通过下式算出的值。
[0035] ·面取向系数:fn={(Nx+Ny)/2}-Nz
[0036] 这里,在不知道膜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的情况下,可以将膜面内具有最大折射率的方向设为长度方向,将膜面内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将对膜面内正交的方向设为厚度方向,求出面取向系数(fn)。此外,膜面内的最大折射率的方向可以利用阿贝折射计来测定面内全部方向的折射率,例如,可以通过利用相位差测定装置(双折射测定装置)等来确定滞相轴方向而求出。
[0037] 本发明的成型用膜,为了兼具在膜的制造和加工工序中的卷绕性和成型转印面的平滑性,优选在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具有凹凸区域。作为设置凹凸区域的方法的压花加工(也被称为滚花加工、压纹加工)的形成凹凸形状的方法、凹凸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此外,凹凸形状可以形成于膜的两面也可以形成于一面,但为了降低制作辊设备的成本,期望仅在一面形成。例如,作为形成凹凸形状的方法,可采用将刻印有四棱锥、圆锥等突起的刻印环(赋予突起的处理辊)与表面平坦的辊压接,使膜通过这些辊间的方法。作为刻印环,可以使用不锈钢、陶瓷涂层和硬铬(以下,有时称为HCr)镀层等材质的刻印环。刻印环没有特别限定,环(辊)的宽度、突起的间距、高度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此外,平坦辊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需要从基甲酸酯橡胶、不锈钢、陶瓷涂层和HCr镀层等材质中选择最佳的材质。此外,凹凸形成可以在常温下进行,也可以在加热下进行,但从抑制随着凹凸形成的膜周边部分的变形、膜摩耗尘的观点考虑,优选在加热下进行。在加热下进行凹凸形成的情况下,可使用将刻印环通过外部加热器进行加热的方法;使用内部具有加热装置的刻印环的方法;使用被加热了的平坦辊的方法;或将膜预先加热后使其通过刻印环的方法等。在将刻印环、平坦辊进行加热的情况下,为了使刻印环、辊周围的温度均匀化,优选在刻印辊内部具有热电偶等温度测定装置,能够进行温度控制。上述加热温度,一般而言从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熔点以下的温度范围选择。然而,本发明的成型用膜,在环状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不存在熔点的情况下,加热温度优选为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称为Tg)以上(Tg+1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Tg+30℃)以上(Tg+110)℃以下,最优选为(Tg+50℃)以上(Tg+100℃)以下。加热温度小于Tg的情况下,有时发生伴随凹凸形成的膜周边部分的物理作用所导致的变形、特别是在膜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分的波状变形。在加热温度超过(Tg+120℃)的情况下,有时膜的软化过大,发生伴随凹凸形成的膜周边部分的热所导致的变形。此外,作为凹凸区域中的凹凸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平纹形状、斜纹形状、压纹环形状等。此时,凹凸区域的高度是指多个凸部高度中的最大值。
[0038] 本发明的成型用膜优选在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具有凹凸区域。如果凹凸区域不在膜的端部而在内侧形成,则有时作为制品的膜的可以使用的范围变窄,成本上发生成品率降低。这里所谓膜的宽度方向的端部,是指距离膜的宽度方向的各端为膜整体宽度的分别5%以内的区域。凹凸区域优选包含于各膜的宽度方向的各端部,更优选包含于距离膜的宽度方向的各端为膜整体宽度的0.2%以上3.5%以下的范围的区域。此外,将膜的凹凸区域以外设为中央区域,将凹凸区域的高度设为h(μm),将中央区域的厚度设为t(μm)时,优选比h/t为5/100以上30/100以下。此时,中央区域是指被在膜的两端部带状形成的凹凸区域夹着的膜面的区域。比h/t小于5/100时,形成凹凸区域后,作为膜卷而卷绕于芯时,不能使由于伴随流而卷入的空气的排除性与保持性的平衡良好,发生膜卷的卷紧现象,其结果是,作为后述的成型用膜,有时规定了表面粗糙度(SRa)的成型转印面的平滑性受损,或易于发生损伤。如果比h/t超过30/100,则卷入膜卷的膜间的空气量变得过多,有时在卷绕工序中发生曲折、卷曲交错,或发生褶皱。此外,凹凸区域形成于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凹凸区域的宽度优选为5mm以上20mm以下。更优选为7mm以上15mm以下。另外,所谓凹凸区域的宽度,是指在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带状形成的各个凹凸区域中,从多个凸部中的膜宽度方向的最外侧所形成的凸部的膜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侧的端到膜宽度方向的最内侧所形成的凸部的中央区域侧的端的范围。凹凸区域的宽度小于5mm时,有时发生膜卷的卷紧现象,或易于发生损伤。如果凹凸区域的宽度超过20mm,则有时在膜的卷绕工序中发生褶皱,或成本上膜的可以使用的范围变窄。此外,凹凸区域可以具有在膜长度方向上被部分中断了的地方,但优选形成为连续的带状。
[0039] 凹凸区域的形成可以在膜制造的工序中进行,或也可以通过切割机将膜裁切成需要的制品宽度、长度之后,在用于凹凸形成的专用工序中进行。为了使膜制造工序简化来降低制造成本,可以在膜制造工序中的中间制品的卷绕工序、裁切工序中,设置先前说明的刻印环和平坦辊来进行凹凸加工,也可以代替平坦辊而在这些工序中的膜输送辊上设置刻印辊来进行凹凸加工。
[0040] 关于本发明的成型用膜中的中央区域的厚度t,即膜的厚度,从生产稳定性、成型性、易加工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50μm以上200μm以下。更优选为75μm以上150μm。如果中央区域的厚度t比50μm薄,则有时膜的刚性、生产稳定性降低,或成型时易于引入褶皱等。此外,如果中央区域的厚度t超过200μm,则有时操作性、成型性降低,或原料成本变高。此外,从成型性、加工性的观点考虑,本发明的成型用膜的厚度不均优选为10%以下。通过使厚度不均为10%以下,从而可以均匀地成型,进一步可以抑制涂布、层压、印刷、蒸镀等加工时的不均。使本发明的成型用膜的厚度不均为10%以下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将浇铸温度进行高温化直至不粘着的程度的方法,使浇铸位置为前方浇铸的方法,使口模的模唇间隙变窄的方法等。厚度不均进一步优选为8%以下,最优选为5%以下。
[0041] 本发明的成型用膜,为了兼具在膜的制造和加工工序中的卷绕性和成型转印面的平滑性,在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设置的凹凸区域以外的中央区域中的、对成型构件施加装饰一侧的面,即成型转印面(以下,称为A面)的表面粗糙度SRa优选为2nm以上30nm以下。如果SRa超过30nm,则施加于膜上的装饰面的平滑性不充分,因此有时被装饰了的成型构件的表面外观受损。从装饰面的表面外观考虑,SRa的下限越小越好,但作为在工业上可以成品率良好地制造的膜的粗糙度,为2nm以上。A面的表面粗糙度SRa优选为2nm以上2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nm以上10nm以下。此外,与对膜施加装饰一侧的A面相反的面(以下,称为B面)的表面粗糙度SRa优选为100nm以上800nm以下。如果B面的表面粗糙度SRa超过800nm,则将膜卷绕而制成膜卷时,膜卷的卷芯部分受到卷紧的影响,发生表面粗糙度大的B面的压纹部所产生的应变作为压缩应力向作为相反面的平滑的A面施加的现象(以下,称为背后攻击(back attack)),其结果是,有时A面的平滑性受损,作为背后攻击变形在A面上发生起伏状不匀。进一步,通过对发生了起伏状不匀的A面施加了装饰层的成型转印箔,成型转印后的成型构件发生外观不良。此外,在B面的表面粗糙度SRa小于
100nm的情况下,成型用膜的制造时和施加装饰层的加工时膜的滑动性受损,因此膜的卷绕时发生褶皱、破裂,有时得不到良好的卷装形状的膜卷。B面的表面粗糙度SRa优选为200nm以上7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0nm以上500nm以下。
[0042] 本发明的成型用膜中,为了使A面的表面粗糙度SRa为2nm以上30nm以下,例如,有利用具有平滑表面的浇铸辊将从T型模头挤出的片状熔融聚合物冷却固化的方法等。浇铸辊的平滑表面被转印至浇铸后的膜,浇铸辊接触面侧的膜的表面平滑性提高。
[0043] 在上述方法中,浇铸辊表面的按照JIS B 0601:2001测定得到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50nm以下,更优选为4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nm以下。此外,浇铸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但如果考虑膜的卷卷绕性,则优选为2nm以上。关于浇铸辊的表面粗糙度,只要通过从以往公知的研削方法中适当选择来获得所期望的表面粗糙度即可,但为了精度更良好地控制表面性,优选在研削后经过磨光研磨工序。此外,作为测定浇铸辊的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可举出:使三乙酰纤维素等溶解于有机溶剂后与辊面压接,干燥而制成转印有辊表面形状的样品作为复制样品,测定该复制样品的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对辊表面直接用表面粗糙度计进行测定的方法等。此外,作为使浇铸辊的平滑性更强地转印于膜,使表面平滑性提高的方法,可以使用下述方法:使用丝状电极通过静电施加使膜密合于浇铸辊的方法;通过用气刀、空气室喷射空气来密合于辊的方法;通过由浇铸辊和夹持辊构成的一对冷却辊夹持从T型模头挤出的片状熔融聚合物,接着一边使其密合于浇铸辊一边进行牵引的方法等。
[0044] 另一方面,为了使B面侧的表面粗糙度SRa为100nm以上800nm以下的范围,有下述方法:在膜原料中添加粒子来将表面进行粗面化的方法;将膜在浇铸辊上进行成型时使聚合物结晶化来将表面进行粗面化的方法;在通过由浇铸辊和夹持辊构成的一对冷却辊夹持从T型模头挤出的片状熔融聚合物,接着一边使其密合于浇铸辊一边进行牵引的方法中,将夹持辊的表面预先加工成适度的表面粗糙度,再转印至膜面的方法等。
[0045] 作为本发明的成型用膜的制造方法,从膜的表面粗糙度的控制性这样的观点考虑,优选为在通过由形成A面的浇铸辊与形成B面的夹持辊构成的一对冷却辊夹持从T型模头挤出的片状熔融聚合物,接着一边使其密合于浇铸辊一边进行牵引的方法中,将夹持辊的表面预先加工成适度的表面粗糙度,再转印至膜面的方法。制造膜时的浇铸辊和夹持辊所使用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在想要形成平滑面(A面)的情况下优选为金属材料,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卷绕性而想要将表面破坏成压纹状的面(B面)优选为橡胶材料。
[0046]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成型用膜的特征性方面,本发明中的环状烯烃系树脂,完全不含有作为将膜表面进行粗面化的方法的粒子等润滑材。一般而言,通过在原料中添加粒子使膜表面粗面化来赋予滑动性的方法是公知的,但是有发生由粒子的脱落而引起的膜的表面缺陷的担忧,因此期望不添加。特别是在成型用途的情况下,通过在成型时拉伸膜,从而膜表面的粒子脱落而形成表面缺陷的可能性高,因此不添加粒子为好。
[0047] 本发明的成型用膜优选为具有A层和B层的叠层膜,优选该A层以环状烯烃共聚树脂(以下,称为COC)作为主成分,该B层以环状烯烃树脂(以下,称为COP)作为主成分。
[0048] 在具有A层和B层的叠层膜的情况下,该膜的B层、A层、B层依次直接被叠层,在A层中,优选以后述的环状烯烃共聚树脂(以下,有时称为COC)作为主成分。本发明中发现通过在A层中以COC作为主成分,可以获得优异的成型性、成型体的表面外观。这里所谓在A层中以COC作为主成分,是指将膜的A层的全部成分的合计设为100质量%,含有COC5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本发明中的叠层膜更优选为将A层的全部成分设为100质量%,包含COC 7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方式,进一步优选为包含COC 8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方式,特别优选为包含COC 9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方式。
[0049] 此外,该膜优选在B层中以后述的环状烯烃树脂(以下,有时称为COP)作为主成分。本发明中发现通过在B层中以COP作为主成分,从而例如维持通过A层获得的作为成型用途的优异的成型性、成型体的表面外观,同时获得具有优异的耐撕裂性的成型用膜。
[0050] 这里,在B层中,所谓以COP作为主成分,是指将膜的B层的全部成分的合计设为100质量%,含有COP 5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本发明中的叠层膜更优选将B层的全部成分设为100质量%,含有COP 7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方式,进一步优选为含有8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方式,特别优选为含有9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方式。
[0051] 本发明中的所谓环状烯烃树脂(COP),是指仅使“主链含有环状烯烃的重复单元”聚合了的方式的树脂,本发明中的所谓环状烯烃共聚树脂(COC),是指使“主链含有环状烯烃的重复单元”和“由主链不含有环状烯烃的烯烃形成的重复单元”的至少2种以上重复单元聚合了的方式的树脂(有时将含有环状烯烃的重复单元称为环状烯烃单体)。
[0052] 作为构成COP、COC的环状烯烃,可举出环丁烯、环戊烯、环庚烯、环辛烯、环戊二烯、1,3-环己二烯这样的单环式烯烃,
[0053] 二环[2,2,1]庚-2-烯、5-甲基-二环[2,2,1]庚-2-烯、5,5-二甲基-二环[2,2,1]庚-2-烯、5-乙基-二环[2,2,1]庚-2-烯、5-丁基-二环[2,2,1]庚-2-烯、5-辛基-二环[2,2,1]庚-2-烯、5-十八烷基-二环[2,2,1]庚-2-烯、5-亚甲基-二环[2,2,1]庚-2-烯、5-乙烯基-二环[2,2,1]庚-2-烯、5-丙烯基-二环[2,2,1]庚-2-烯这样的二环式烯烃,
[0054] 三 环 [4,3,0,12.5]癸 -3,7- 二 烯、三 环 [4,3,0,12.5] 癸 -3-烯、三 环[4,3,0,12.5]十一碳-3,7-二烯或三环[4,3,0,12.5]十一碳-3,8-二烯或作为它们的部分加氢物(或环戊二烯与环己烯的加成物)的三环[4,3,0,12.5]十一碳-3-烯;5-环戊基-二环[2,2,1]庚-2-烯、5-环己基-二环[2,2,1]庚-2-烯、5-环己烯基二环[2,2,1]庚-2-烯、5-苯基-二环[2,2,1]庚-2-烯这样的三环式烯烃,
[0055] 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8-甲基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 -3-烯、8-乙基四 环[4,4,0,12.5,17.10]十二 碳-3-烯、8-亚甲 基四 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8-亚乙基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8-乙烯基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8-丙烯基-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这样的四环式烯烃,
[0056] 8-环 戊 基-四 环[4,4,0,12.5,17.10]十 二 碳-3-烯、8- 环己 基 -四 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8-环己烯基-四环[4,4,12.5,17.10]十二碳-3-烯、8-苯基-环戊基-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四环[7,4,13.6,01.9,02.7]十四碳-4,9,11,13-四烯、四环[8,4,14.7,01.10,03.8]十五碳-5,10,12,14-四烯、五环[6,6,13.6,02.7,09.14]-4-十六碳烯、五环[6,5,1,13.6、02.7,09.13]-4-十五碳烯、五环[7,4,0,02.7,13.6,110.13]-4-十五碳烯、七环[8,7,0,12.9,14.7,111.17,03.8,012.16]-5-二十碳烯、七环[8,7,0,12.9,03.8,14.7,012.17,113.16]-14-二十碳烯这样的四聚体等多环式烯烃等。
[0057] 这些环式烯烃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0058] 其中,从生产性、表面性的观点考虑,作为构成COP和COC的环状烯烃,优选使用二环[2,2,1]庚-2-烯(以下,称为降片烯)、三环[4,3,0,12.5]癸-3-烯等碳原子数10的三环式烯烃(以下,称为三环癸烯)、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等碳原子数12的四环式烯烃(以下,称为四环十二碳烯)、环戊二烯或1,3-环己二烯。
[0059] 作为COP的制造方法,可举出环状烯烃单体的加聚、或开环聚合等公知的方法,可举出例如,使降冰片烯、三环癸烯、四环十二碳烯、和它们的衍生物开环易位聚合后进行氢化的方法;使降冰片烯和其衍生物进行加聚的方法;使环戊二烯、环己二烯进行1,2-、1,4-加聚后进行氢化的方法等。
[0060] 从生产性、表面性、成型性的观点考虑,本发明中的COP为使降冰片烯、三环癸烯、四环十二碳烯、和它们的衍生物开环易位聚合后进行氢化而得的树脂是最优选的方式。
[0061] 作为本发明中的COC的“由主链不含有环状烯烃的烯烃形成的重复单元”,可以为侧链含有环状烯烃的方式、侧链不含有环状烯烃的方式的任一种,但从生产性、成本的观点考虑,优选作为侧链不含有环状烯烃的方式的、所谓链状烯烃。作为优选的链状烯烃,可举出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3-乙基-1-戊烯、4-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戊烯、4-乙基-1-己烯、3-乙基-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等。其中,从生产性、成本的观点考虑,可以特别优选使用乙烯。
[0062] 作为COC的制造方法,可举出环状烯烃单体与链状烯烃单体的加聚等公知的方法,可举出例如,使降冰片烯及其衍生物与乙烯进行加成共聚的方法等。
[0063] 本发明中的COC的、“主链含有环状烯烃的重复单元”与“由主链不含有环状烯烃的烯烃形成的重复单元”的质量比率优选为“主链含有环状烯烃的重复单元”/“由主链不含有环状烯烃的烯烃形成的重复单元”=60/40~85/15,更优选为65/35~80/20。在COC中的“主链含有环状烯烃的重复单元”的比例小于60质量%的情况下,有时玻璃化转变温度低,耐热性不充分。此外,在COC中的“主链含有环状烯烃的重复单元”的比例超过85质量%的情况下,有时成型性、耐撕裂性不充分。
[0064] 从生产性、表面性、成型性的观点考虑,本发明中的COC为降冰片烯与乙烯的共聚物是最优选的方式。
[0065] 从制成膜时使膜与涂膜的密合性良好的观点考虑,本发明中的COC、COP可以含有极性基。作为极性基,可举出例如,羧基、酸酐基、环基、酰胺基、酯基、羟基等,作为使COC、COP含有极性基的方法,可举出使具有极性基的不饱和化合物接枝和/或共聚的方法等。作为具有极性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可举出(甲基)丙烯酸来酸、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甲基)丙烯酸缩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烷基(碳原子数1~10)酯、马来酸烷基(碳原子数1~10)酯、(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
[0066] 本发明的成型用膜只要满足在A层中使COC成为主成分和在B层中使COP成为主成分,则在A层、B层的各层中,可以仅由作为主成分的COC或COP构成,也可以含有其它烯烃系树脂,此外可以含有烯烃系树脂以外的树脂。
[0067] 作为COC、COP以外的烯烃系树脂,可以使用例如,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使用金属茂催化剂聚合而得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这样的各种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这样的各种聚丙烯系树脂、甲基戊烯聚合物等聚烯烃系树脂。此外,也可以使用由乙烯、丙烯、丁烯-1、戊烯-1、4-甲基戊烯-1、己烯-1、辛烯-1等α-烯烃单体形成的聚合物、由该α-烯烃单体形成的嵌段共聚物等。其中,从与COC和/或COP的相容性的观点考虑,作为COC、COP以外的烯烃系树脂,优选使用各种聚乙烯系树脂、各种聚丙烯系树脂。
[0068] 本发明的成型用膜通过含有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从而可以降低挤出工序中的剪切应力,能够抑制由交联引起的异物的产生,进一步也能够抑制COC、COP特有的脆性,因此优选。
[0069] 另一方面,如果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的含量变多,则有时自保持性降低,或叠层膜的表面外观、透明性降低,或成型体表面外观降低。从表面外观、加工性、耐撕裂性、自保持性的观点考虑,聚乙烯系树脂和/或聚丙烯系树脂的合计含量相对于膜整体100质量%,优选为1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下,最优选为1质量%以上20质量%以下。这里,所谓“聚乙烯系树脂和/或聚丙烯系树脂的合计含量”,是指在含有聚乙烯系树脂或聚丙烯系树脂两者的情况下,两者的合计含量。而且本发明的成型用膜为2层以上的叠层膜的情况下,所谓相对于膜整体100质量%,聚乙烯系树脂和/或聚丙烯系树脂的合计含量为1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是将各层的合计质量作为“膜整体”对待,此外作为各层的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的合计含量对待来进行判断。
[0070] 此外,在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中,从与环状烯烃系树脂的相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聚乙烯系树脂,更优选使用高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最优选使用线型聚乙烯。
[0071] 另外,本发明中的所谓聚乙烯系树脂,是指在聚合物100质量%中,来源于乙烯的成分的合计为5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聚合物。此外,本发明中的所谓聚丙烯系树脂,是指在聚合物100质量%中,来源于丙烯的成分的合计为5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聚合物。
[0072] 关于构成本发明的成型用膜的叠层膜的A层(COC),从加工时的尺寸稳定性、成型性的观点考虑,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70℃以上140℃以下。如果A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70℃,则有时在涂布、层压、印刷、蒸镀这样的加工工序中,本发明的成型用膜的尺寸变化抑制变得不充分,加工后的膜的平面性等变得不充分。此外,如果A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超过140℃,则有时本发明的成型用膜的成型性变得不充分。
[0073] 进一步为了兼具高尺寸稳定性和成型性,A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更优选为80℃以上130℃以下,特别优选为90℃以上120℃以下。另外,在A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存在多个的情况下,采用高温侧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0074] 为了使A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以上140℃以下,例如,在作为COC使用降冰片烯与乙烯的共聚物的情况下,通过使A层中的降冰片烯的含量增加,从而能够调整玻璃化转变温度。进一步,掺混降冰片烯的含量不同的2种COC,也能够调整A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0075] 关于构成本发明的成型用膜的叠层膜的B层(COP),从加工时的尺寸稳定性、成型性的观点考虑,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70℃以上140℃以下。如果B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70℃,则有时在涂布、层压、印刷、蒸镀这样的加工工序中,本发明的成型用膜的尺寸稳定性变得不充分。此外,如果B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超过140℃,则有时本发明的成型用膜的成型性变得不充分。
[0076] 进一步为了兼具高尺寸稳定性和成型性,B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更优选为80℃以上130℃以下,特别优选为90℃以上120℃以下。另外,在B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存在多个的情况下,采用高温侧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0077] 例如,作为COP,在使用使降冰片烯、三环癸烯、四环十二碳烯和它们的衍生物开环易位聚合后进行氢化而得的树脂的情况下,为了使B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成为70℃以上140℃以下,通过使进行聚合的环状烯烃(降冰片烯、三环癸烯、四环十二碳烯和它们的衍生物)的分子量变大,或增加环数而成为刚直的结构,从而能够调整玻璃化转变温度。进一步,掺混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的2种COP,也能够调整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另外,在本发明的成型用膜为叠层膜的情况下,为了兼具尺寸稳定性和成型性,优选B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A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通过成为这样的构成,从而可以分别分开地在B层中保持尺寸稳定性和高脱模性的功能,在A层中保持成型性的功能。
[0078] 在本发明的成型用膜为叠层膜的情况下,优选具有A层和B层。通过具有A层、B层,分别成为规定的要件,从而可以实现优异的外观品质和成型性。此外,从透明性、自保持性、表面外观的观点考虑,叠层比(B层的合计厚度/膜总厚度(=中央区域的厚度t))优选为0.2~0.7。膜的叠层比可以通过扫描型电子显微镜、透射型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观察膜的截面来进行测定。此外,关于叠层构成,从操作性(卷曲抑制)的观点考虑,与A层、B层的2层构成相比,优选为B层、A层、B层的3层构成,特别优选成为B层、A层、B层依次直接叠层而成的3层构成。
[0079] 在本发明的成型用膜为单层膜的情况下,与上述叠层膜的A层(COC)或B层(COP)同样地,从加工时的尺寸稳定性、成型性的观点考虑,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70℃以上140℃以下。
[0080] 本发明的成型用膜可以根据需要适量含有抗氧化剂、抗静电剂、阻燃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增塑剂、粘着性赋予剂、消泡剂、颜料或染料等着色剂
[0081] 本发明的成型用膜由于外观品质高,成型性优异,因此即使对于需要深拉成型的成型构件也能够表现优异的成型追随性,在成型装饰方法中,特别优选用作成型转印箔的基膜。通过在本发明的成型用膜的转印面侧叠层装饰层,与成型同时向成型体(被转印体)转印,从而本发明的成型用膜和装饰层可以容易地剥离,可以获得表面外观优异的具有装饰层的成型构件。作为成型转印箔的构成,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在本发明的成型用膜上叠层装饰层的构成。这里,装饰层为用于附加着色、花纹图案、木纹格、金属风格、珠光风格等装饰的层。从转印后的成型构件的耐擦伤性、耐气候性、设计性的观点考虑,优选进一步叠层透明层。在该情况下,优选透明层叠层于成型用膜侧。然而,虽然本发明的成型用膜本身具有脱模性,但在由于成型用膜与透明层的材质相性而与透明层的脱模性不充分的情况下,只要将公知的脱模层用原材料涂布于本发明的成型用膜即可。
[0082] 本发明的成型转印箔,只要是在成型用膜的至少一面依次叠层透明层、装饰层和粘接层而得即可。从转印后的成型体(被转印体)与装饰层的密合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叠层粘接层。在该情况下,优选粘接层叠层于成型体(被转印体)侧。
[0083] 作为成型转印箔的优选方式,可举出本发明的成型用膜/(脱模层)/透明层/装饰层/粘接层这样的构成。这里所谓透明层,是指位于成型构件的最表层的层,是用于附加转印后的成型构件的耐擦伤性、耐气候性、设计性的层。此外,这里所谓装饰层,是指用于附加着色、花纹图案、木纹风格、金属风格、珠光风格等装饰的层。
[0084] 作为透明层使用的树脂只要为高透明树脂,则没有特别限定,从耐擦伤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热固性树脂、光固化性树脂或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作为热固性树脂,优选使用例如热固性丙烯酸系树脂、苯氧基树脂、环氧树脂等,作为光固化性树脂或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优选使用例如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树脂、聚酯丙烯酸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有机丙烯酸酯树脂、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等。这些树脂可以根据需要混合光聚合引发剂、固化剂、固化促进剂、粘结剂、表面调节剂、颜料、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反射剂、光稳定剂等。此外,透明层中使用的树脂可以为共聚物,此外,可以为2种以上树脂的混合物。另外,在使用光固化树脂或紫外线固化树脂的情况下,从使成型转印箔的成型性良好的观点考虑,优选在成型后进行固化处理。
[0085] 此外,从耐擦伤性、设计性的观点考虑,透明层的厚度优选为10~100μm,进一步优选为15~80μm,最优选为20~60μm。
[0086] 作为透明层的形成方法,可举出直接涂布于成型用膜来形成的方法、暂时形成于载体膜使其转印的方法等。在需要使透明层形成后的干燥温度为高温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使其暂时形成于载体膜,然后,使其转印的方法。作为透明层的形成方法,除了辊涂装法、刷毛涂装法、喷射涂装法、浸渍涂装法以外,可举出使用了凹版式涂布机、模涂机、逗点涂布机、棒式涂布机、刮刀式涂布机的方法。
[0087] 作为装饰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通过例如涂布、印刷、金属蒸镀等来形成。在进行涂布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凹版涂布法、辊涂法、逗点涂布法等涂布法。此外,在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平版印刷法、凹版印刷法、网版印刷法等印刷法。作为此时所使用的树脂,优选使用聚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氟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树脂等。作为所使用的着色剂,没有特别限定,考虑分散性等,从染料、无机颜料、有机颜料等中适当选择。
[0088] 作为通过涂布、印刷而形成的装饰层的厚度,从成型后的色调保持性、设计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0~100μm,进一步优选为15~80μm,最优选为20~60μm。
[0089] 作为以向成型体(被转印体)赋予粘接性为目的而设置的粘接层的原材料,可以使用热敏型或压敏型。在作为成型体(被转印体)使用通过注射成型等而成型的树脂成型体的情况下,转印至它们的成型转印箔的粘接层可以根据作为对象的树脂成型体的材质来设计粘接层的材质。例如,在树脂成型体为丙烯酸系树脂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丙烯酸系树脂、聚苯醚/聚苯乙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苯乙烯共聚物系树脂,在树脂成型体为聚苯乙烯系树脂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与这些树脂具有亲和性的丙烯酸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等。此外,在树脂成型体为聚丙烯系树脂的情况下,优选使用氯化聚烯烃系树脂、氯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树脂、环化橡胶、香豆茚系树脂。
[0090] 作为粘接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辊涂法、凹版涂布法、逗点涂布法等涂布法,此外,例如凹版印刷、网版印刷等印刷法。作为使用利用了本发明的成型用膜的成型转印箔进行装饰的成型体(被转印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聚丙烯、丙烯酸系、聚苯乙烯、聚丙烯腈/苯乙烯、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等这样的树脂、金属构件等。
[0091] 本发明的成型用膜由于在膜的制造和加工工序中的卷绕性优异,因此膜的输送状态良好,可以获得卷装形状良好的膜卷。这里,所谓膜卷,是指将本发明的成型用膜缠绕于由纸、塑料等形成的芯而得的物质。具体而言,是在膜制造时被卷绕机卷绕而成的制品(或中间)卷、制膜后用切割机加工成需要宽度的制品卷、加工工序中实施了各种涂覆的制品卷等。
[0092] 实施例
[0093] 以下,按照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限制。另外,各特性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测定。
[0094] (1)表面粗糙度SRa
[0095] 膜的表面粗糙度SRa,基于依照JIS B 0601:2001的表面粗糙度Ra,使用小坂研究所制的3维表面粗糙度计ETB-30HK,以触针式在以下的条件下测定。
[0096] 触针前端直径:2μm,触针加重:10mg,测定长度:1mm,输送间距:50μm,[0097] 测定条数:40条,截止值:0.25mm
[0098] 在上述条件下,获得粗糙度曲线f(x,y)时,SRa由下述的式(数1)得出。
[0099] [数1]
[0100] ···数1
[0101] SM=Lx×Ly
[0102] 其中,1x;测定长度=1mm,1y=(输送间距)×(测定条数)=2mm,S=1x×1y[0103] (2)玻璃化转变温度
[0104]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セイコー电子工业制,RDC220),按照JIS K7121:1987、JIS K 7122:1987进行测定和解析。
[0105] 将膜5mg(在进行膜的特定层的评价的情况下,削取进行测定的层使其为5mg)用作样品,读取基于以20℃/分钟从25℃升温至300℃时的由玻璃状态向橡胶状态的转变的比热变化,求出距离各基线的延长直线在纵轴(显示热线的轴)方向上处于等距离的直线、与玻璃化转变的阶梯状变化部分的曲线相交的点的中间点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玻璃化转变温度。另外,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存在多个的情况下,采用高温侧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0106] (3)膜厚度(=中央区域的厚度t)
[0107] 使用ソニー·プレシジョン·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制的数字测微计μMate M-30,在膜(=中央区域)的宽度方向上以等间隔测定10点,求出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0108] (4)凹凸区域的厚度
[0109] 使用ソニー·プレシジョン·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制的数字测微计μMate M-30,对于膜的两端部的凹凸区域的厚度,在膜长度方向1m的范围以等间隔每一侧各10点测定20点,求出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0110] (5)凹凸区域的高度h
[0111] 将上述(4)凹凸区域的厚度的测定结果与(3)中央区域的厚度t的测定结果之差设为凹凸区域的高度h。
[0112] (6)膜的层厚度
[0113] 测定叠层膜的各层的层厚度时,使用ライカマイクロシステムズ(株)制金属显微镜LeicaDMLM,在倍率100倍的条件下对膜的截面拍摄透射光照片。然后由拍摄的照片,对叠层膜的各层各测定任意的5处,将其平均值设为各层的层厚度。
[0114] (7)凹凸区域的宽度
[0115] 使用金属制标尺,对于膜的两端部的凹凸区域的宽度,每一侧各5点测定10点,求出其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0116] (8)卷绕性
[0117] 观察膜制造时的卷绕工序中的、膜的输送状态和被卷绕机卷绕而得的膜卷的表面状态,按照以下基准评价卷绕性。
[0118] A:膜的输送状态特别良好,卷绕而得的膜卷目视完全观察不到褶皱、损伤、凹陷、凸状变形等。
[0119] B:膜的输送状态良好,卷绕而得的膜卷目视几乎观察不到褶皱、损伤、凹陷、凸状变形等。
[0120] C:膜的输送状态良好,但卷绕而得的膜卷目视观察到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的褶皱、损伤、凹陷、凸状变形等。
[0121] D:膜的输送状态差,卷绕而得的膜卷目视观察到显著的褶皱、损伤、凹陷、凸状变形等
[0122] (9)成型转印面的平滑性
[0123] 将切割成10cm×10cm尺寸的膜粘贴于黑色底纸上,然后蒙上荧光灯来观察样品的表面(A面侧)状态,按照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0124] A:表面光泽非常高,目视完全观察不到不匀。
[0125] B:表面光泽高,目视几乎观察不到不匀。
[0126] C:目视观察到表面若干的起伏状不匀,但为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
[0127] D:目视观察到表面显著的起伏状不匀。
[0128] (10)成型性
[0129] 将膜在任意的位置切出200mm×300mm的大小来作为样品。使用涂布器在样品的表面(A面侧)涂覆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系树脂(BASFジャパン社制“LAROMER”(注册商标)LR8983),在80℃进行10分钟干燥,形成涂膜厚度50μm的透明层。此外,使用涂布器在透明层上涂覆丙烯酸系/氨基甲酸酯系的粉油墨,在80℃进行10分钟干燥,获得了涂膜厚度30μm的装饰层。进一步使用涂布器在装饰层上涂覆日本ケミカル制892L,在80℃进行10分钟干燥,形成涂膜厚度20μm的粘接层,获得了成型转印箔。对于所得的成型转印箔,使用布施真空株式会社制的三维真空加热成型机(NGF-0406-T·TOM工法),进行加热以成为120℃的温度,沿着加热至50℃的聚丙烯制圆柱状树脂模具(底面直径150mm)进行真空/压空成型(压空:0.2MPa),获得了成型用膜/透明层/装饰层/粘接层/聚丙烯制树脂模具的成型构件。关于所得的成型构件,按照以下的基准评价沿着模具可以成型的状态(深拉比:成型高度/底面直径)。只要为S、A、B、C的任一种,就是合格水平。
[0130] S:可以以深拉比1.0以上成型。
[0131] A:可以以深拉比0.9以上且小于1.0成型。
[0132] B:可以以深拉比0.8以上且小于0.9成型。
[0133] C:可以以深拉比0.7以上且小于0.8成型。
[0134] D:不能成型为深拉比0.7的形状。
[0135] (11)成型体的表面外观
[0136] 利用模涂机在膜卷的A面侧涂覆共荣社化学制UF-TCI-1,在80℃进行10分钟干燥,形成涂膜厚度50μm的透明层。接着,使用同一模涂机在透明层上涂覆丙烯酸系/氨基甲酸酯系的银粉油墨,在80℃进行10分钟干燥,形成涂膜厚度30μm的装饰层。进一步使用涂布器在装饰层上涂覆日本ケミカル制892L,在80℃进行10分钟干燥,形成涂膜厚度20μm的粘接层,制作出成型转印箔卷。从所得的成型转印箔卷在任意的位置以200mm×300mm的大小切出膜,与(10)同样地操作进行真空/压空成型,获得了成型用膜/透明层/装饰层/粘接层/聚丙烯制树脂模具的成型构件。对所得的成型构件以照射强度
2
成为2,000mJ/cm的方式照射紫外线而使涂剂固化。观察剥离了成型用膜的地方的转印体(透明层/装饰层/粘接层/聚丙烯制树脂模具)的表面,按照以下基准评价表面外观。
[0137] S:表面光泽非常高,荧光灯的轮廓清楚地映入了。
[0138] A:表面光泽高,荧光灯的轮廓大致清楚地映入了。
[0139] B:表面观察到部分的起伏状不匀,但除此以外与A同样,荧光灯的轮廓大致清楚地映入了。
[0140] C:表面观察到起伏状不匀,荧光灯的轮廓稍微模糊不清,但为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
[0141] D:表面可见显著的起伏状不匀,荧光灯的轮廓几乎看不到。
[0142] (12)综合评价
[0143] 按照以下基准进行综合评价。
[0144] AA:在各评价项目中,B和C和D为0个,全部为A(或S)的情况
[0145] BB:在各评价项目中,C和D为0个,但B有1个以上的情况
[0146] CC:在各评价项目中,D为0个,但C有1个以上的情况
[0147] DD:在各评价项目中,D有1个以上的情况
[0148] (环状烯烃共聚树脂A(COC-A))
[0149] 使用了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社制“TOPAS 8007F-04”(乙烯-降冰片烯系共聚物,降冰片烯含有比例65质量%)。
[0150] (环状烯烃共聚树脂B(COC-B))
[0151] 使用了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社制“TOPAS 6013F-04”(乙烯-降冰片烯系共聚物,降冰片烯含有比例76质量%)。
[0152] (环状烯烃树脂C(COP-C))
[0153] 使用了日本ゼオン社制“ZEONOR 1060R”(使环状烯烃和/或其衍生物开环易位聚合后使其氢化而得的树脂)。
[0154] (聚乙烯系树脂D(PE-D))
[0155] 使用了プライムポリマー社制“エボリューSP2540”。
[0156] (实施例1)
[0157] 以B层/A层/B层的3层构成,使各层的组成如表1所示,分别供给至单轴挤出机(L/D=28),对于A层侧、B层侧,都是在供给部温度240℃、其以后的温度250℃分别熔融,使其通过过滤精度30μm的叶盘过滤机,然后在模头的上部设置的进料内进行叠层以成为B层/A层/B层(叠层厚度比参照表),然后由T型模头(模唇间隙:0.4mm)片状地排出至温度控制成50℃的镜面的浇铸辊(表面粗糙度0.2s)和温度控制成40℃的橡胶辊(表面粗糙度Ra0.4μm)间,用该辊夹持,接着,用温度控制成25℃的镜面辊将膜冷却后,卷绕工序中使膜通过压接有加热了的刻印环与平坦辊的辊间,在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在长度方向上带状延伸的平纹形状的凹凸区域,通过空中切割来切割中间膜的两边缘部,然后将膜厚度100μm的膜用卷绕机进行卷绕,获得了宽度1,000mm、长度500m的本发明的成型用膜。这样获得的膜和使用该膜而制成的成型转印箔的特性、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卷绕性、成型转印面的平滑性、成型性、成型体的表面外观都良好。
[0158] (实施例2、3)
[0159] 以与实施例1相同组成,改变夹持的橡胶辊的表面粗糙度,将膜进行制膜,获得了该膜和使用该膜而制成的成型转印箔。中央区域中的A面和B面的表面粗糙度SRa如表1所示,评价结果都良好。
[0160] (实施例4~8)
[0161] 以与实施例1相同组成,改变中央区域的厚度t(实施例4、5)、凹凸区域的高度h、凹凸区域的宽度,将膜进行制膜,获得了该膜和使用该膜而制成的成型转印箔。它们的特性、评价结果如表1、2所示,都良好。
[0162] (实施例9、10)
[0163] 使各层的组成如表2所示,实施例10为单层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获得了本发明的成型用膜和使用该成型用膜而制成的成型转印箔。它们的特性、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都良好。
[0164] (比较例1、2)
[0165] 以与实施例1相同组成,改变夹持的橡胶辊的表面粗糙度,将膜进行制膜,获得了该膜和使用该膜而制成的成型转印箔。中央区域中的A面和B面的表面粗糙度SRa如表3所示,比较例1中卷绕性差,比较例2中成型转印面的平滑性和成型体的表面外观差,综合评价为DD。
[0166] (比较例3、4)
[0167] 以与实施例1相同组成,改变凹凸区域的高度h、凹凸区域的宽度,将膜进行制膜,获得了该膜和使用该膜而制成的成型转印箔。如表3所示,比较例3、4的卷绕性都差,综合评价为CC。
[0168] (比较例5)
[0169] 以与实施例1相同组成,在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未形成凹凸区域,将膜进行制膜,获得了该膜和使用该膜而制成的成型转印箔。如表3所示,卷绕性、成型转印面的平滑性、成型体的表面外观差,综合评价为DD。
[0170] [表1]
[0171]
[0172] [表2]
[0173]
[0174] [表3]
[0175]
[0176] 产业可利用性
[0177] 本发明的成型用膜兼具膜的制造和加工工序中的卷绕性和成型转印面的平滑性,在真空成型、压空成型、压制成型这样的各种成型方法中,可以实现优异的外观品质和成型性,因此可以适合用于例如建材、汽车部件、便携电话、家电、个人电脑等成型构件的装饰。
[0178] 符号的说明
[0179] 1:膜
[0180] 2:刻印环(赋予突起的处理辊)
[0181] 3:平坦辊(对置辊)
[0182] 4:膜行进方向
[0183] 5:膜卷
[0184] 6:刻印部分
[0185] 7:凹凸图案
[0186] 8:膜长度方向
[0187] 9:膜端部
[0188] 10:膜宽度方向的凹凸区域的截面(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