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拱形共挤地板工艺

申请号 CN201710325253.X 申请日 2017-05-10 公开(公告)号 CN107089000A 公开(公告)日 2017-08-25
申请人 安徽森泰木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唐圣卫; 唐道远;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拱形共挤地板工艺,涉及塑木材料生产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模具拱形设计、无芯棒挤出设计、 造粒 过程、共挤过程和圆弧压花生产过程;造粒过程,所需的原料组分及组分量为:竹粉或木粉40‑60%、PE15‑30%;滑石粉4‑10%、色粉10‑15%、 偶联剂 2‑5%、其余为 马 来酸酐接枝,以上各组分量之和满足100%。将模具设计成表面拱形,使表面不易积 水 ,延长板材寿命,板材底部不连接的镂空设计,使模具形似空心板,实为实心板,在生产过程中无需芯棒冷却,进而从源头上解决了开裂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拱形共挤地板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模具拱形设计、无芯棒挤出设计、造粒过程、共挤过程和圆弧压花生产过程;
造粒过程,所需的原料组分及组分量为:
以上各组分量之和满足100%;
模具设计,考虑表面积问题,将模具设计成表面拱形,使表面不易积水,延长板材寿命,板材底部不连接的镂空设计,使模具形似空心板,实为实心板,在生产过程中无需芯棒冷却,进而从源头上解决了开裂问题;
造粒过程,包括上料、高压混料、造粒的步骤,其中上料的步骤是将上述原料按比例加入上料斗内,高压混料的温度为100-150℃,高压混料的时间为10-15分钟;造粒过程是在造粒机中进行的,需要经过加温、捏合、粘合的步骤,造粒温度为180-300℃,物料在造粒机中的时间为20-30分钟,最终制得物料粒;
共挤过程,将造粒过程中得到的物料粒与色母搅拌混合,然后加入主挤出机,再通过连接主挤出机的共挤模具挤出成板芯材,加入的色母量为物料粒质量的2.5‰,所述主挤出机的机筒包括四个区,由加料端向挤出端,四个区的温度依次为190-230℃、200-220℃、170-
195℃、170-200℃,所述主挤出机的机筒连接抽真空设备,机筒内的压为0.06MPa;所述共挤模具还与辅挤出机连接,辅挤出机内加入改性塑料包裹材料,改性塑料包裹材料熔化后在共挤模具内包裹在板芯材的表面,共同挤出后形成复合塑木板;
圆弧压花过程,复合塑木板挤出成型后,先经过深压辊压纹后,再进入冷却槽冷却,挤出模具温度控制在140-200℃,挤出速度为20-50cm/min,所述深压辊对挤出成型后的复合塑木板采用热滚压的方式压纹,深压辊的滚压温度为160-220℃,压纹深度控制在0.4-
0.8mm。

说明书全文

一种拱形共挤地板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塑木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拱形共挤地板工艺。背景技术:
[0002] 塑料包装废弃物已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危害了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存。世界塑料年产量已超过2亿吨,我国塑料包装材料2007年已超过1000万吨,这些塑料包装材料和容器经一次性使用后,大部分成了固体废弃物。塑料包装废弃物重量轻、体积大、数量多,难以降解,又不能随意焚化,大多被丢弃在路边、内河域和城镇大街小巷,日积月累便成了触目惊心的“白色污染”带。据有关部调查了解上海日产垃圾1000吨,塑料废弃物约占330吨;北京日产垃圾12000吨,塑料废弃物约占360吨;广州日产垃圾约6000吨,塑料垃圾约占200吨。
[0003] 我国采伐剩余物和造材剩余物约占林木生物量的40%,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十一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2.5亿m3/a计算,我国每年将产生约1.1亿吨的采伐、造材剩余物。另外,加工剩余物按原木的34.4%计算也有高达3210万m3的年产量。目前,虽然林业“三剩物”的利用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水平并不平衡。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木材综合利用率仅为50%~60%,而发达国家的木材综合利用率已达80%~90%。林业“三剩物”的开发利用现状:林业“三剩物”通常堆积密度低、体积大,且分布松散,不便于收集、储藏和运输,因此传统的“三剩物”处理方式大多以就地抛弃、焚烧或填埋等简单方式为主。目前,随着人们对空气和水质量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这些传统做法已无法继续沿用。而通过木(竹)塑新材料的工程化和高性能化、废弃塑料的改性再生和竹木屑资源的充分利用,可解决废旧塑料、竹木材加工行业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问题。
[0004] 目前塑木复合地板主要是以塑料、竹/木纤维为原料,它是由塑料和竹(木)屑按照近似于3:5的比例制成的。塑木兼具塑料的耐水防腐和木材的质感两种特性,使得它成为一种性能优良并十分耐用的室外建材用途极为广泛。现有塑木产品性能仍不够理想,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实心木塑板易积水、开裂等问题。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进一步提出一种拱形共挤地板工艺,该工艺解决实心木塑板易积水、开裂等问题。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一种拱形共挤地板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模具拱形设计、无芯棒挤出设计、造粒过程、共挤过程和圆弧压花生产过程;
[0008] 造粒过程,所需的原料组分及组分量为:
[0009]
[0010] 以上各组分量之和满足100%;
[0011] 模具设计,考虑表面积水问题,将模具设计成表面拱形,使表面不易积水,延长板材寿命,板材底部不连接的镂空设计,使模具形似空心板,实为实心板,在生产过程中无需芯棒冷却,进而从源头上解决了开裂问题;
[0012] 造粒过程,包括上料、高压混料、造粒的步骤,其中上料的步骤是将上述原料按比例加入上料斗内,高压混料的温度为100-150℃,高压混料的时间为10-15分钟;造粒过程是在造粒机中进行的,需要经过加温、捏合、粘合的步骤,造粒温度为180-300℃,物料在造粒机中的时间为20-30分钟,最终制得物料粒;
[0013] 共挤过程,将造粒过程中得到的物料粒与色母搅拌混合,然后加入主挤出机,再通过连接主挤出机的共挤模具挤出成板芯材,加入的色母量为物料粒质量的2.5‰,所述主挤出机的机筒包括四个区,由加料端向挤出端,四个区的温度依次为190-230℃、200-220℃、170-195℃、170-200℃,所述主挤出机的机筒连接抽真空设备,机筒内的压为0.06MPa;所述共挤模具还与辅挤出机连接,辅挤出机内加入改性塑料包裹材料,改性塑料包裹材料熔化后在共挤模具内包裹在板芯材的表面,共同挤出后形成复合塑木板;
[0014] 圆弧压花过程,复合塑木板挤出成型后,先经过深压辊压纹后,再进入冷却槽冷却,挤出模具温度控制在140-200℃,挤出速度为20-50cm/min,所述深压辊对挤出成型后的复合塑木板采用热滚压的方式压纹,深压辊的滚压温度为160-220℃,压纹深度控制在0.4-0.8mm。
[0015] 有益效果:将模具设计成表面拱形,使表面不易积水,延长板材寿命,板材底部不连接的镂空设计,使模具形似空心板,实为实心板,在生产过程中无需芯棒冷却,进而从源头上解决了开裂问题,解决板材表面积水问题,延长板材寿命,克服现有木塑空心板材易开裂问题。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7] 一种拱形共挤地板工艺,主要包括模具拱形设计、无芯棒挤出设计、造粒过程、共挤过程和圆弧压花生产过程。
[0018] 造粒过程,所需的原料组分及组分量为:
[0019]
[0020] 以上各组分量之和满足100%;
[0021] 模具设计,考虑表面积水问题,将模具设计成表面拱形,使表面不易积水,延长板材寿命,板材底部不连接的镂空设计,使模具形似空心板,实为实心板,在生产过程中无需芯棒冷却,进而从源头上解决了开裂问题;
[0022] 造粒过程,包括上料、高压混料、造粒的步骤,其中上料的步骤是将上述原料按比例加入上料斗内,高压混料的温度为100-150℃,高压混料的时间为10-15分钟;造粒过程是在造粒机中进行的,需要经过加温、捏合、粘合的步骤,造粒温度为180-300℃,物料在造粒机中的时间为20-30分钟,最终制得物料粒;
[0023] 共挤过程,将造粒过程中得到的物料粒与色母搅拌混合,然后加入主挤出机,再通过连接主挤出机的共挤模具挤出成板芯材,加入的色母量为物料粒质量的2.5‰,所述主挤出机的机筒包括四个区,由加料端向挤出端,四个区的温度依次为190-230℃、200-220℃、170-195℃、170-200℃,所述主挤出机的机筒连接抽真空设备,机筒内的压力为0.06MPa;所述共挤模具还与辅挤出机连接,辅挤出机内加入改性塑料包裹材料,改性塑料包裹材料熔化后在共挤模具内包裹在板芯材的表面,共同挤出后形成复合塑木板;
[0024] 圆弧压花过程,复合塑木板挤出成型后,先经过深压辊压纹后,再进入冷却槽冷却,挤出模具的温度控制在140-200℃,挤出速度为20-50cm/min,所述深压辊对挤出成型后的复合塑木板采用热滚压的方式压纹,深压辊的滚压温度为160-220℃,压纹深度控制在0.4-0.8mm。
[0025] 优选方案1:一种拱形共挤地板工艺,主要包括模具拱形设计、无芯棒挤出设计、造粒过程、共挤过程和圆弧压花生产过程。
[0026] 造粒过程,所需的原料组分及组分量为:
[0027]
[0028] 模具设计,考虑表面积水问题,将模具设计成表面拱形,使表面不易积水,延长板材寿命,板材底部不连接的镂空设计,使模具形似空心板,实为实心板,在生产过程中无需芯棒冷却,进而从源头上解决了开裂问题;
[0029] 造粒过程,包括上料、高压混料、造粒的步骤,其中上料的步骤是将上述原料按比例加入上料斗内,高压混料的温度为100-150℃,高压混料的时间为10-15分钟;造粒过程是在造粒机中进行的,需要经过加温、捏合、粘合的步骤,造粒温度为180-300℃,物料在造粒机中的时间为20-30分钟,最终制得物料粒;
[0030] 共挤过程,将造粒过程中得到的物料粒与色母搅拌混合,然后加入主挤出机,再通过连接主挤出机的共挤模具挤出成板芯材,加入的色母量为物料粒质量的2.5‰,所述主挤出机的机筒包括四个区,由加料端向挤出端,四个区的温度依次为190-230℃、200-220℃、170-195℃、170-200℃,所述主挤出机的机筒连接抽真空设备,机筒内的压力为0.06MPa;所述共挤模具还与辅挤出机连接,辅挤出机内加入改性塑料包裹材料,改性塑料包裹材料熔化后在共挤模具内包裹在板芯材的表面,共同挤出后形成复合塑木板;
[0031] 圆弧压花过程,复合塑木板挤出成型后,先经过深压辊压纹后,再进入冷却槽冷却,挤出模具的温度控制在140-200℃,挤出速度为20-50cm/min,所述深压辊对挤出成型后的复合塑木板采用热滚压的方式压纹,深压辊的滚压温度为160-220℃,压纹深度控制在0.4-0.8mm。
[0032] 优选方案2:一种拱形共挤地板工艺,主要包括模具拱形设计、无芯棒挤出设计、造粒过程、共挤过程和圆弧压花生产过程。
[0033] 造粒过程,所需的原料组分及组分量为:
[0034]
[0035] 模具设计,考虑表面积水问题,将模具设计成表面拱形,使表面不易积水,延长板材寿命,板材底部不连接的镂空设计,使模具形似空心板,实为实心板,在生产过程中无需芯棒冷却,进而从源头上解决了开裂问题;
[0036] 造粒过程,包括上料、高压混料、造粒的步骤,其中上料的步骤是将上述原料按比例加入上料斗内,高压混料的温度为100-150℃,高压混料的时间为10-15分钟;造粒过程是在造粒机中进行的,需要经过加温、捏合、粘合的步骤,造粒温度为180-300℃,物料在造粒机中的时间为20-30分钟,最终制得物料粒;
[0037] 共挤过程,将造粒过程中得到的物料粒与色母搅拌混合,然后加入主挤出机,再通过连接主挤出机的共挤模具挤出成板芯材,加入的色母量为物料粒质量的2.5‰,所述主挤出机的机筒包括四个区,由加料端向挤出端,四个区的温度依次为190-230℃、200-220℃、170-195℃、170-200℃,所述主挤出机的机筒连接抽真空设备,机筒内的压力为0.06MPa;所述共挤模具还与辅挤出机连接,辅挤出机内加入改性塑料包裹材料,改性塑料包裹材料熔化后在共挤模具内包裹在板芯材的表面,共同挤出后形成复合塑木板;
[0038] 圆弧压花过程,复合塑木板挤出成型后,先经过深压辊压纹后,再进入冷却槽冷却,挤出模具的温度控制在140-200℃,挤出速度为20-50cm/min,所述深压辊对挤出成型后的复合塑木板采用热滚压的方式压纹,深压辊的滚压温度为160-220℃,压纹深度控制在0.4-0.8mm。
[0039] 实验证明:将模具设计成表面拱形,使表面不易积水,延长板材寿命,板材底部不连接的镂空设计,使模具形似空心板,实为实心板,在生产过程中无需芯棒冷却,进而从源头上解决了开裂问题,解决板材表面积水问题,延长板材寿命,克服现有木塑空心板材易开裂问题。
[004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