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锯的导杆紧固装置

申请号 CN201410099434.1 申请日 2014-03-17 公开(公告)号 CN104070232A 公开(公告)日 2014-10-01
申请人 株式会社牧田; 发明人 高柳义明; 杉山昌史;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 链锯 的导杆紧固装置。能够容易地确保链锯中的导杆的紧固 力 ,提高操作性。设有操作杆(13),该操作杆具有:第1杆(131),其沿导杆紧固用的 螺母 构件(10)的直径方向延伸,该第1杆的基端部轴支承于螺母构件的周缘部,该第1杆能够在与螺母构件的旋转面垂直的面内摆动;第2杆(132),其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与第1杆卡合,在使操作杆的轴向长度缩短了的状态下,将操作杆收纳在沿螺母构件的径向形成的收纳部(10a)内,并且在使操作杆离开收纳部而使轴向长度向螺母构件的径向外侧伸长了的状态下,把持第2杆的外端部而对螺母构件进行旋转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链锯的导杆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链锯的导杆紧固装置构成为包括:
导杆,其用于在周缘部支承锯链,并且该导杆的一端部被夹持在链锯主体与链条罩之间;
螺栓构件,其固定于上述链锯主体,该螺栓构件配设为贯穿上述导杆的一端部和上述链条罩;
圆形的螺母构件,其中心部与上述螺栓构件的突出在链条罩外侧的螺纹部螺纹配合,将上述导杆紧固;以及
操作杆,其具有第1杆和第2杆,上述第1杆沿上述螺母构件的直径方向延伸,该第1杆的基端部轴支承于上述螺母构件的周缘部,从而该第1杆能够在与上述螺母构件的旋转面垂直的面内摆动,上述第2杆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与该第1杆卡合,利用上述第2杆的滑动使该操作杆的轴向长度伸缩可变,
在缩短了上述操作杆的轴向长度的状态下,将上述操作杆收纳在沿上述螺母构件的径向形成的收纳部内,并且在使上述操作杆脱离该收纳部而使轴向长度向上述螺母构件的径向外侧伸长了的状态下,把持上述第2杆的外端部而对螺母构件进行旋转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的导杆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杆以覆盖上述第1杆的外侧的方式与上述第1杆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链锯的导杆紧固装置,其中,
上述第2杆形成为向远离上述第1杆的外端部方向去而末端变宽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链锯的导杆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杆与上述第2杆之间夹装有沿使该第2杆离开上述第1杆的方向对该第2杆施的弹性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链锯的导杆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杆与上述第2杆之间以能够卡定/解除卡定的方式配设有用于防止该第2杆脱离上述第1杆的防脱用卡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链锯的导杆紧固装置,其中,
上述防脱用卡合部由形成于上述第1杆和上述第2杆中的一者的防脱用臂端部的爪、和形成于上述第1杆和上述第2杆中的另一者且能够与上述爪卡定/解除卡定的卡定部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链锯的导杆紧固装置,其中,
在上述第2杆的端部外周面形成有1个以上的突起或槽,在链条罩或固定于该链条罩的构件的整周形成有能够与上述突起或槽卡合的槽或突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链锯的导杆紧固装置,其中,
使上述操作杆离开上述收纳部而使上述操作杆向外侧摆动而打开时的最大打开度θ被限制为自上述螺母构件的顶面远离链条罩的倾斜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的导杆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配设在将上述第1杆轴支承于上述螺母构件的部分的受扭螺旋弹簧沿将上述操作杆收纳在上述收纳部内的闭合方向对上述操作杆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的导杆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螺母构件的位于上述收纳部两侧的周缘部形成有具有防滑功能的凹凸部。

说明书全文

链锯的导杆紧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链锯中将用于支承锯链的导杆紧固于链锯主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链锯中,构成为使用螺栓构件和螺母将用于支承链条的导杆相对于链锯主体固定。
[0003] 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使导杆紧固用的螺母旋转,对沿着与螺母固定为一体的半圆状的旋转旋钮的直径方向轴支承的半圆状的杆进行旋转操作,从而能够手动进行导杆的紧固(和解除导杆的紧固)操作。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033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6]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导杆紧固操作机构中,杆的长度受到旋转旋钮的大小的制约而较短,难以获得充分的紧固。增大旋转旋钮的做法存在由链条罩的大小产生的制约,很难实现。
[0007]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持紧凑性,并且能以较小的操作力将导杆的紧固力确保为较大,从而改善了操作性的链锯的导杆紧固装置。
[0008]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9]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链锯的导杆紧固装置的特征在于,
[0010] 该链锯的导杆紧固装置构成为包括:
[0011] 导杆,其用于在周缘部支承锯链,并且该导杆的一端部被夹持在链锯主体与链条罩之间;
[0012] 螺栓构件,其固定于上述链锯主体,该螺栓构件配设为贯穿上述导杆的一端部和上述链条罩;
[0013] 圆形的螺母构件,其中心部与上述螺栓构件的突出在链条罩外侧的螺纹部螺纹配合,将上述导杆紧固;以及
[0014] 操作杆,其具有第1杆和第2杆,上述第1杆沿上述螺母构件的直径方向延伸,该第1杆的基端部轴支承于上述螺母构件的周缘部,从而该第1杆能够在与上述螺母构件的旋转面大致垂直的面内摆动,上述第2杆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与该第1杆卡合,利用上述第2杆的滑动使该操作杆的轴向长度伸缩可变,
[0015] 在缩短了上述操作杆的轴向长度的状态下,将上述操作杆收纳在沿上述螺母构件的径向形成的收纳部内,并且在使上述操作杆离开该收纳部而使轴向长度向上述螺母构件的径向外侧伸长了的状态下,把持上述第2杆的外端部而对螺母构件进行旋转操作。
[0016] 发明的效果
[0017] 采用本发明,在使操作杆离开螺母构件的收纳部,而使操作杆的轴向长度向径向外侧伸长了的状态下,把持第2杆的端部而使螺母构件旋转,从而能够将导杆紧固或解除导杆的紧固,之后,在缩短了操作杆的轴向长度的状态下,能够将操作杆收纳在螺母构件的收纳部内。
[0018] 这里,形成为第2杆以能够相对于第1杆滑动的方式与第1杆卡合的结构,所以能够增加操作杆在向径向外侧伸长了时的操作杆的轴向长度。
[0019] 由此,能够确保紧凑性,并且能以较小的操作力获得充分大的螺母的旋转扭矩、即导杆的紧固力,也能提高操作性。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链锯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21] 图2是构成上述链锯的主体、导杆和链条罩的分解立体图。
[0022] 图3是上述链锯的主要部分主视图(A)、(A)的X–X向剖视图(B)、以及(A)的Y–Y向剖视图(C)。
[0023] 图4是构成上述链锯的螺母构件和操作杆的、在操作杆打开时的立体图(A)、表示该操作杆的截面的立体图(B)以及该操作杆的分解立体图(C)。
[0024] 图5是上述螺母构件和操作杆的在操作杆打开时的主视图(A)、(A)的纵剖视图(B)、上述螺母构件和操作杆的在操作杆闭合时的主视图(C)以及(A)的与(B)不同的位置的纵剖视图(D)。
[0025] 图6是上述导杆紧固部的剖视图。
[0026] 图7是从背面对构成上述链锯的调整操作部罩、螺母构件和链条罩进行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28]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链锯的整体结构,图2~图6表示各部分的结构。
[0029] 在链锯1的链锯主体(以下简称为“主体”)2安装有向前方延伸的导杆3。在导杆3的周缘部支承有锯链4。
[0030] 锯链4通过与在主体2的内部由未图示的发动机电动机原动机驱动而旋转的链轮卡合,绕导杆3的周缘部旋转。
[0031] 配置有导杆3和与导杆3相邻且与锯链4卡合而被驱动旋转的链轮等的周边部分被链条罩5覆盖,该链条罩5安装于主体2。
[0032] 在主体2的前部安装有与链条罩5一体的前防护部6,在前防护部6的后方安装有前握柄7和后握柄8。
[0033] 如图2(分解图)和图3所示,导杆3的与链轮相邻的一侧的一端部被夹持在主体2与链条罩5之间,为了紧固该导杆3,链锯1包括螺栓构件(双头螺栓)9和螺母构件10。
[0034] 螺栓构件9固定于主体2,圆形的螺母构件10以中心部与螺栓构件9的突出在链条罩5外侧的螺纹部螺纹配合的方式紧固导杆3。
[0035] 在链条罩5螺纹固定安装有调整操作部罩12,该调整操作部罩12覆盖螺母构件10和锯链4的张力调整构件11等,防止螺母构件10脱落。
[0036] 如图4和图5所示,在螺母构件10沿直径方向形成有收纳部10a。并且,用于对螺母构件10进行旋转操作的操作杆13安装为,能够从收纳在螺母构件10的收纳部10a内的闭合位置(参照图5的(C)等)摆动至对螺母构件10进行旋转操作时的打开位置(参照图5的(A)等)。以下,详细说明操作杆13。
[0037] 操作杆13沿螺母构件10的直径方向延伸,如图3的(B)所示,操作杆13构成为包括:第1杆131,其基端部借助铰链14轴支承于螺母构件10的周缘部,该第1杆131能够在与螺母构件10的旋转面垂直的面内摆动;第2杆132,其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与第1杆131卡合,利用第2杆132的滑动能使操作杆13的轴向长度伸缩改变。
[0038] 如图4和图5所示,第2杆132以覆盖第1杆131的外侧的方式与第1杆131卡合,第2杆132形成为向远离第1杆131的外端部侧去而末端变宽的形状。
[0039] 在第2杆132与第1杆131之间配设有螺旋弹簧15,该螺旋弹簧15沿使第2杆132离开第1杆131的方向、即增加操作杆13的轴向长度的方向(伸长方向)对第2杆132施力。
[0040] 详细而言,如图5等所示,在第2杆132形成有自第2杆132的端壁内表面向第1杆131方向延伸的凸棒132a,在第1杆131形成有能够供上述凸棒132a突出、没入的筒状部131a。并且,在上述凸棒132a与筒状部131a之间的环状的间隙内嵌插有螺旋弹簧15,以压缩状态安装该螺旋弹簧15。
[0041] 在第1杆131的筒状部131a的两侧形成有自基端部沿轴向延伸的一对防脱用臂131b,在防脱用臂131b的顶端部形成有向杆摆动方向闭合侧突出的爪131c。
[0042] 另一方面,在第2杆132形成有供防脱用臂131b的爪131c卡定的卡定部132b,在操作杆13的轴向长度成为最大的状态下,爪131c卡定于卡定部132b,从而防止第2杆132脱离第1杆131。
[0043] 防脱用臂131b由树脂材料形成且具有挠性,在维护时,将爪131c压入而使爪131c脱离卡定部132b,从而能够自第1杆131卸下第2杆132。
[0044] 利用配设在铰链14的外侧的受扭螺旋弹簧16,沿将操作杆13收纳在螺母构件10的收纳部10a内的闭合方向对操作杆13施力。
[0045] 如图4和图5所示,在第2杆132的圆弧状的外端面形成有沿径向突出的1个以上(在图中为3个)的突起132c。
[0046] 另一方面,在调整操作部罩12的与螺母构件10的外周壁相面对的内周壁的整周以等间隔排列设置有多个槽12a,该多个槽12a能够与上述突起132c以任意的杆旋转位置卡合。
[0047] 在该结构的杆机构中,始终使螺母构件10拧入螺栓构件9,以规定以上的紧固力将被夹持在链条罩5与主体2之间的导杆3紧固,将该导杆3保持为稳定状态。
[0048] 在使螺旋弹簧15压缩了的状态下,第2杆132的顶端部被压入到调整操作部罩12的内侧,突起132c与调整操作部罩12的槽12a卡合,从而防止螺母构件10旋转地保持该螺母构件10。
[0049] 对从该状态开始,松动导杆3的紧固,调整导杆3的长度方向位置而调整了锯链4的张力后,将导杆3重新紧固的一连串的动作进行说明。
[0050] 在松动导杆3的紧固时,沿操作杆13的轴向长度短缩方向压入第2杆132的突出在比调整操作部罩12靠外侧的位置的外端部,解除突起132c与槽12a间的卡合,克服受扭螺旋弹簧16的施加力而使操作杆13沿打开方向移动,脱离螺母构件10的收纳部10a。
[0051] 由此,利用螺旋弹簧15的施加力使第2杆132沿离开第1杆131的方向滑动,使操作杆13伸长至最大的轴向长度。
[0052] 此外,克服受扭螺旋弹簧16的施加力使操作杆13(第1杆131和第2杆132)绕铰链14摆动,向螺母构件10的径向外侧打开该操作杆13。
[0053] 这里,如图5所示,利用第1杆131和绕螺母构件10的铰链14设置的未图示的旋转止挡机构,将最大打开角度θ限制保持为自螺母构件10的顶面远离链条罩5的倾斜方向。
[0054] 在该状态下,当握持第2杆132的末端加宽的端部使螺母构件10沿松动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规定量以上时,螺母构件10松动,导杆3的紧固被解除。
[0055] 利用张力调整构件17的旋转操作,借助未图示的螺纹机构等使解除了紧固的导杆3沿长度方向移动,调整锯链4的张力。
[0056] 在结束了锯链4的张力调整后,以如下方式进行将导杆3紧固的作业。
[0057] 握持以上述方式打开的第2杆132的端部,沿导杆3的紧固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绕轴向对螺母构件10进行旋转操作。由此,使螺母构件10拧入螺栓构件9,使夹持在链条罩5与主体2之间的导杆3的紧固力增大。
[0058] 在判断已确保了导杆3的充分的紧固力时,解除由上述旋转止挡机构发挥的止挡功能,使操作杆13沿闭合方向摆动。同时,将第2杆132压入而使螺旋弹簧15压缩,并且缩短操作杆13的轴向长度,在使第2杆132的外端部进入到调整操作部罩12的内侧而收纳到收纳部10a内后,使手离开而释放第2杆132。
[0059] 由此,在将操作杆13收纳在螺母构件10的收纳部10a内的同时,使第2杆132的突起132c与调整操作部罩12的槽12a卡合,防止螺母构件10和操作杆13旋转。
[0060] 另外,在调整锯链4的张力时,若在螺母构件10松动的状态下使操作杆13保持伸长是不稳定的。因此,如上所述地缩短操作杆13,在将操作杆13收纳在收纳部10a内而防止该操作杆13旋转时,能够将操作杆13保持为稳定状态,提高张力调整的作业性。
[0061]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通过形成为能使操作杆13的轴向长度伸缩可变的构造,即使在小型的链锯中螺母构件10的大小(直径)受到制约的条件下,也能尽量增加操作杆13的轴向长度。例如如图5所示,操作杆13的最大的轴向长度L为螺母构件10的直径以上,从螺母构件10的旋转轴到操作杆13外端部为止的旋转半径R也能确保螺母构件10的直径以上的大小。
[0062] 由此,将操作杆13的操作力(输入)变换为螺母构件10的较大的旋转扭矩,能够增大导杆3的紧固(解除)力,也能提高操作性。
[0063] 另外,在非操作时,能够将操作杆13紧凑地收纳在螺母构件10的收纳部10a内。
[0064] 另外,第2杆132形成为覆盖第1杆131的外侧的结构,所以与相反的情况(内侧杆覆盖外侧杆的外侧的结构)相比,能使第2杆132形成得较宽,此外,第2杆132形成为向外端去而末端变宽的形状,从而容易握持第2杆132,提高操作性。
[0065] 另外,在操作杆13伸长时,利用螺旋弹簧15的施加力将操作杆13维持为最大轴向长度L,进而能够在将操作杆13保持为最大打开角度θ的稳定状态下进行操作,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0066] 另外,通过设置沿轴向长度增大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15,能够在收纳操作杆13时,沿突起132c与槽12a卡合的方向施力,维持旋转防止功能。
[0067] 另外,即使不设置上述突起132c和槽12a,只利用螺旋弹簧15的施加力使第2杆132的外端面与调整操作部罩12的内周面压接,也能利用摩擦力获得旋转防止功能。
[0068] 另外,通过将操作杆13的最大打开角度θ限制为自螺母构件10的顶面远离链条罩5的倾斜方向,能够在对操作杆13进行操作时,使手容易进入到操作杆13与链条罩5之间,而且还能抑制手与锯链4相接触
[0069] 作为其他结构和效果,如图3所示,通过在调整操作部罩12的下端部与链条罩5之间形成除垃圾用的间隙17,能够易于排出内部的垃圾,抑制因垃圾的堆积而使操作功能下降。
[0070] 另外,在螺母构件10的位于收纳部10a两侧的周缘部形成有槽部(凹凸部)10b。由此,在导杆3的紧固较弱、能使螺母构件10基本无阻力地旋转时,能够将操作杆13收纳在收纳部10a内,利用槽部10b使螺母构件10快速旋转。
[0071] 附图标记说明
[0072] 1、链锯;2、链锯主体;3、导杆;4、锯链;5、链条罩;9、螺栓构件;10、螺母构件;10a、收纳部;12、调整操作部罩;13、操作杆;14、铰链;15、螺旋弹簧;16、受扭螺旋弹簧;
131、第1杆;131b、防脱用臂;131c、爪;132、第2杆;132b、卡定部;132c、突起。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