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达驱动工具的把手部分

申请号 CN200780052429.3 申请日 2007-04-27 公开(公告)号 CN101641191B 公开(公告)日 2013-01-02
申请人 胡斯华纳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安尼卡·加布里埃尔松; 拉尔斯·安德松;
摘要 手持 马 达驱动工具的把手部分及包括把手部分的手持马达驱动工具。把手部分(10)包括: 基座 部分(20)、设于基座部分(20)后部(20a)的后把手(30)、具有附至基座部分(20)第一端(40a)和附至基座部分(20)第二端(40b)的前把手(40)。前把手(40)至少一部分设成从基座部分(20)第一侧面(20c)远离基座部分(20)下表面(20e)延伸,进而延伸向基座部分(20)第二侧面(20d)的环状。把手部分还包括将前把手第一端(40a)附至基座部分(20)的第一附接件(12)、和将前把手第二端(40a)附至基座部分(20)的第二附接件(13)。第一附接件(12)和第二附接件(13)可装于基座部分的第一侧面(20c)、第二侧面(20d)或下表面(20e)中的同一面上。
权利要求

1.一种链锯的把手部分,所述把手部分(10)包括:
基座部分(20),具有后部(20a)、前部(20b)、第一侧面(20c)、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20d)、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下表面(20e),所述下表面(20e)是所述链锯的底面,所述链锯设置成当处于其常规静止位置时所述链锯静止在所述下表面上;
后把手(30),设置在所述基座部分(20)的后部(20a);
前把手(40),具有附接至所述基座部分(20)的第一端(40a)和附接至所述基座部分(20)的第二端(40b),并且其中,所述前把手(4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环状,该环状始于所述基座部分(20)的第一侧面(20c),并沿着远离所述基座部分(20)的下表面(20e)方向延伸,进而沿着朝向所述基座部分(20)的第二侧面(20d)的方向延伸;
第一附接件(12),将所述前把手的第一端(40a)附接至所述基座部分(20);以及第二附接件(13),将所述前把手的第二端(40b)附接至所述基座部分(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接件(12)和第二附接件(13)可安装在所述基座部分的第一侧面(20c)、第二侧面(20d)或下表面(20e)中的同一个面上,并且所述把手部分(10)通过防振装置连接至驱动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附接件(12)和第二附接件(13)可安装在所述第一侧面(20c)上,并且其中,所述基座部分(20)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前把手的第二端(40b)的凹入部(21),所述凹入部(21)从所述第二侧面(20d)沿着朝向所述第一侧面(20c)的方向延伸穿过所述基座部分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部分,其中,所述基座部分(20)的凹入部(21)的形状与所述前把手的第二端(40b)的形状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把手部分,其中,所述基座部分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附接件(13)的孔(22),所述孔从所述第一侧面(20c)朝向所述凹入部(21)延伸,所述前把手的第二端(40b)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附接件(13)的盲孔(41),所述前把手的第二端(40b)适于插入到所述基座部分的凹入部(21)中,从而所述第二附接件(13)能插入到所述基座部分的孔(22)中,并进一步插入到所述盲孔(41)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部分,其中,所述基座部分的凹入部(21)设有至少一个凹槽(21a、21b、21c),其中,所述前把手(40)的第二端(40b)设有至少一个突起(42a、42b、
42c),所述至少一个突起设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部分,其中,所述基座部分的凹入部(21)设有至少一个凹槽(21a、21b、21c),其中,所述前把手(40)的第二端(40b)设有至少一个突起(42a、42b、
42c),所述至少一个突起设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部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凹槽(21a、21b、21c)包括平的第一凹槽(21a),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凹入部的方向上沿着所述凹入部(21)的整个延伸范围延伸,并且其中,所述前把手的至少一个突起(42a、42b、42c)包括设置成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突起(42a)。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把手部分,其中,所述凹入部的至少一个凹槽(21a、21b、
21c)包括基本彼此相对设置并沿着所述凹入部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第二凹槽(21b、
21c),并且其中,所述前把手的至少一个突起(42a、42b、42c)包括设置成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凹槽(21b、21c)相配合的至少两个基本相对设置的突起(42b、42c)。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部分,其中,所述前把手的第一端(40a)设有至少一个凹腔(43、44),而所述基座部分(20)设有设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凹腔(43、44)相配合的至少一个突起(23、24),所述凹腔和突起彼此对应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把手部分,其中,所述前把手的第一端(40a)设有至少一个凹腔(43、44),而所述基座部分(20)设有设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凹腔(43、44)相配合的至少一个突起(23、24),所述凹腔和突起彼此对应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把手部分,其中,所述基座部分的至少一个突起(23、24)包括各自具有不同横截面形状的至少两个突起,并且其中,所述前把手的第一端(40a)的至少一个凹腔(43、44)包括至少两个凹腔:每个凹腔的内部尺寸与其中一个突起的内部尺寸相对应,以使每个凹腔与其相应的突起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部分,其中,所述前把手的第一端(40a)附接至所述基座部分的第一侧面(20c),并且所述前把手的第二端(40b)设置在所述基座部分的下表面(20e)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把手部分,其中,所述前把手的第一端(40a)附接至所述基座部分的第一侧面(20c),并且所述前把手的第二端(40b)设置在所述基座部分的下表面(20e)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部分,其中,所述前把手的第一端(40a)附接至所述基座部分的后部(20a),并且其中,所述前把手的第二端(40b)附接至所述基座部分的前部(20b)。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把手部分,其中,所述前把手的第一端(40a)附接至所述基座部分的后部(20a),并且其中,所述前把手的第二端(40b)附接至所述基座部分的前部(20b)。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部分,其中,所述基座部分(20)具有油箱,并且其中,所述前把手的第一端(40a)附接至所述油箱的一个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把手部分,其中,所述基座部分(20)具有油箱,并且其中,所述前把手的第一端(40a)附接至所述油箱的一个面。
18.一种手持达驱动工具,包括驱动部分(50)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手部分(10)。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手持马达驱动工具,其中,所述把手部分(10)通过至少一个防震件设置在所述驱动部分(50)上。

说明书全文

手持达驱动工具的把手部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手持马达驱动工具(hand held motor-driven tool)的把手部分,尤其涉及用于将前把手固定至手持马达驱动工具的把手部分的基座部分的装置。本发明还涉及具有把手部分和驱动部分的手持马达驱动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手持马达驱动工具具有把手部分和驱动部分,其中,把手部分通过防震件安装到驱动部分上,从而阻止驱动部分中的震动传到把手部分,进而传到工具操作者的身体。US6842987显示了这种手持式马达驱动工具的一个实例,该工具是链锯,包括把手单元和驱动单元。US6842987描述的把手单元具有后把手和前把手,以便于把持工具的工人双手握住工具:一只手握住后把手,而另一只手握住前把手。后把手和前把手附接到把手单元的基座部分,基座部分在驱动单元下面延伸。前把手的第一端通过螺钉在第一点处附接到基座部分的一侧,如US6842987中的图1和6所示。前把手从其第一端越过驱动单元并围绕驱动单元延伸到驱动单元的下侧,前把手的第二端在第二点处附接到基座部分的下侧。因此,即使在工具倾斜的情况下,使用者也有可能改变握法并恰当且舒服地握住工具。
[0003] 当将这种现有技术的前把手安装到把手单元的基座部分时,用两个螺钉将前把手的第一端固定到基座部分上,这两个螺钉被拧入前把手的第一端并进一步拧入基座部分的侧部。此后,将工具翻转过来,将两个以上的螺钉拧入前把手的第二端并进一步拧入基座部分的下侧,以便将前把手的第二端与把手单元的基座部分固定在一起。这种安装步骤导致把手单元的组装时间相当长。因此,需要一种把手单元装置,当将前把手组装到把手单元的基座部分时,这种装置能缩短组装时间。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手持马达驱动工具的把手部分,该把手部分的组装时间短。
[0005]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该目的由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把手单元实现。
[0006] 由于把手部分设置成使得用于将前把手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附接到基座部分上的第一附接件和第二附接件可安装在基座部分的同一侧面上,因而当安装把手部分时其不需要翻转。于是,可以实现快速、可靠、成本低廉的安装。
[0007]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第一附接件和第二附接件可安装在第一侧面,并且基座部分设有用于容纳前把手的第二端的凹入部,凹入部从第二侧面沿着朝向第一侧面的方向延伸穿过基座部分的有限部分(limited portion)。因此,由于施加给把手部分的载荷由前把手的第二端和基座部分承受,而不是仅由附接件承受,从而实现了前把手的第二端至基座部分的可靠且牢固的设置。此外,可以仅用一个螺钉来实现前把手的第二端至基座部分的可靠且牢固的布置,与使用两个或更多螺钉将前把手的第二端附接到基座部分的情况相比,其使得组装时间短、工具重量低、且工具成本更低。
[0008]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基座部分的凹入部设有至少一个凹槽,并且前把手的第二端设有至少一个突起,该至少一个突起设置成与至少一个凹槽相配合。通过使用这种突起和凹槽的组合,由于扭转被突起和凹槽组合承受,从而前把手的第二端在基座部分的凹入部中的附接将更稳定。在此实施例的替换实施例中,使用两个这样的突起和凹槽组合,其彼此相对设置,以实现前把手在基座部分中的非常稳定的附接。
[0009] 根据又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凹槽包括平的第一凹槽,其沿着凹入部的整个延伸区域朝着凹入部的方向延伸,而前把手的至少一个突起包括第一突起,其设置成与第一凹槽相配合。通过使用这种平的凹槽突起组合,当安装把手部分时,前把手的第二端更容易插入凹入部中。
[001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前把手的第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凹腔,而基座部分设有设置成与至少一个凹腔相配合的至少一个突起,该至少一个凹腔和至少一个突起设置成彼此对应。于是,可以仅用一个第一附接件将前把手的第一端固定到基座部分上,并仍能在前把手的第一端与基座部分之间获得稳定的附接。通过仅使用一个第一附接件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两个附接件,缩短了用于组装把手部分的时间。而且,工具的重量降低了,并且工具成本也变得更低廉。
[0011] 根据该实施例的变型,基座部分的至少一个突起包括至少两个突起,每一个突起都具有不同的横截面形状,而其中,前把手的第一端的至少一个凹腔包括至少两个凹腔,每个凹腔的内部尺寸与其中一个突起的内部尺寸相对应,以使每个凹腔与其相应的突起配合。通过使每个突起-凹腔组合具有不同的横截面形状,由于一个凹腔-突起组合能在另一凹腔-突起组合不能起作用的方向上发挥作用,反之亦然,从而可以获得更为牢固、稳定的附接。
[0012]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前把手的第一端附接至基座部分的第一侧面,而前把手的第二端设置在基座部分的下表面。通过将前把手的第二端设置在基座部分的下表面而不是第二侧面,使用者可方便地握持手持马达驱动工具,而不用顾忌工具是否会从位置翻转。使用者可根据转动度而改变对前把手的握持,以使工具的重力方便地被使用者承受。
[0013]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前把手的第一端附接到基座部分的后部,而前把手的第二端附接到基座部分的前部。因此,前把手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与基座部分的附接点可围绕其上设有把手部分的工具的重心而分布,从而使工具的使用者可恰当、舒服地操作工具。
[0014]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其提供了一种手持马达驱动工具,包括驱动部分和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把手部分。通过将把手部分布置成使得用于将前把手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附接到基座部分上的附接件安装在基座部分的同一面上,从而当在安装把手部分的步骤中将把手部分安装到驱动部分上时,包括把手部分和驱动部分的手持马达驱动工具不需要翻转。于是,可实现快速、可靠、成本低廉的安装。附图说明
[0015]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0016] 图1示出了包括把手部分和驱动部分的链锯的透视示意图;
[0017]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把手部分的从上方观看的透视图;
[0018] 图3示出了从下方观看的图2中的把手部分的另一侧的透视图;
[0019]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基座部分和把手部分的后把手的侧视图;
[0020] 图5示出了从另一侧观看的图4中的基座部分和后把手的透视图;
[0021]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前把手的透视图;
[0022] 图7示出了从另一侧观看的图6中的前把手的透视图;
[0023]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基座部分的细节的透视图;
[0024]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前把手的第二端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在下文中,将参照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形式实施,并且不应局限于此处所列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公开更透彻、更完全,并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传达本发明的范围。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26]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把手部分10,其设置在链锯上。链锯还包括具有内燃机的驱动部分50。把手部分10优选地通过防震件(未示出)设置在驱动部分上。把手部分10包括基座部分20、一体地设置在基座部分20上的后把手30、以及前把手40。前把手40的第一端40a设置在基座部分的侧面上。前把手40从其第一端40a远离基座部分20而延伸,进而延伸越过驱动部分50,接着沿朝向基座部分的第二侧面的方向延伸,前把手的第二端40b附接到基座部分的第二侧面和下表面,该下表面为基座部分的底部(如图3所示)。
于是,前把手40越过并围绕驱动部分延伸。这样就允许在大多数可能的使用环境下舒服地把持链锯。例如,如果链锯的使用者需要倾斜链锯,则其可以改变他对前把手的握持位置,从而使链锯到达这样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中驱动部分被置于握持前把手的手的位置之下,以使驱动部分的重力方便地被使用者承受。
[0027] 图2和图3从两个不同角度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把手部分10。这两幅图中,前把手40已经安装到基座部分20上。一般地,执行这种安装,以使在同一安装步骤中将前把手40安装到基座部分20和驱动部分50上。在这种情况下,在将前把手安装到基座部分以及将把手部分安装到驱动部分的步骤之前,将驱动部分置于基座部分上。为清楚起见,附图仅显示了将前把手安装到把手部分的余下部分的状态。但是,以图中所示的方式将前把手40安装到基座部分20上也是可行的,即,在将驱动部分50插入把手部分10之前,首先将前把手安装到基座部分上,以便于接下来将驱动部分安装到把手部分上。
[0028] 图2和图3中,基座部分20具有一下表面20e,其是链锯的底侧,链锯设置成当处于其正常静止位置时,其在该下表面上静止。当处于静止位置时,下表面20e与链锯放置于其上(例如在地上或者在桌子上)的面相接触。基座部分20还包括其上设有后把手30的后部20a、前部20b、第一侧面20c和第二侧面20d。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通过基座部分的下表面20e和上表面连接。前把手40的第一端40a设置在第一侧面20c上位于基座部分20的后部20a。前把手还就具有第二端40b,其设置于基座部分的前部20b,并位于第二侧面20d和下表面20e。基座部分还设有孔14,其用于容纳用来将把手部分10连接到驱动部分50上的连接件。把手部分可通过防震件连接到驱动部分上。
[0029] 此外,前把手的第一端40a通过第一附接件12(如螺钉)设置到基座部分的后部并位于第一侧面20处。同样,前把手的第二端40b通过第二附接件13(例如,该附接件可以是螺钉)设置到基座部分20上。第一附接件12和第二附接件13都可安装在基座部分的第一侧面20c上。因此,将可行的是,将前把手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都附接到基座部分,而不必在安装第一附接件和第二附接件之间翻转把手部分,或者以其他方式调整把手部分的位置。前把手还具有孔15,其用于容纳用来将把手部分连接到驱动部分上的连接件。还可以观察到,孔14、15设置成使得把手部分可在第一侧面处附接至驱动部分。因此,当安装附接件和连接件时,无需改变装置的位置,就可以将前把手附接到基座部分,并将把手部分附接到驱动部分。
[0030]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基座部分的侧视图。图上显示了用于容纳第一附接件12和第二附接件13的孔22、25。基座部分还具有第一突起23和第二突起24,它们设置在第一侧面20c上并处于该第一侧面的凹入部处。如图7所示,这些突起设置成与凹腔43、44相配合,凹腔设置在前把手中并靠近前把手的第一端40a。突起23、24优选地设置在基座部分的后部。这些突起优选地具有不同的横截面形状。本发明的这个实例中,第一突起23具有圆形横截面,而第二突起24具有方形横截面。在第一侧面20c中、在基座20的后部还设有用于容纳第一附接件12的盲孔25。这个盲孔可以带螺纹或不带螺纹以容纳第一附接件。
[0031] 图5示出了沿着朝向基座部分的第二侧面20d和下表面20e的方向稍微从下方观看的的侧透视图。基座部分20设有凹入部21,优选地位于其前部20b上。设置凹入部21用于容纳前把手的第二端40b。凹入部21从下表面20e沿着朝向上表面的方向,并从第二侧面20d沿着朝向第一侧面20c的方向延伸入基座部分。在替换实施例中,凹入部可仅从第二侧面20d延伸,即在这种情况下凹入部朝向下表面20e是封闭的。在另外一个替换实施例中,凹入部可以部分地朝向下表面20e是封闭的。
[0032] 图5还显示了设在基座部分的后部20a上的防震件16,其用于将把手部分连接到驱动部分上,并防止将驱动部分中的震动传给把手部分。
[0033] 图6和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把手的不同视图。图6显示了前把手的第二端40b,该第二端具有用于容纳第二附接件13的盲孔41。盲孔41从第二端的端面延伸入前把手中,优选地沿前把手的伸展方向延伸。第二端40b还具有第一突起42a、第二突起42b以及第三突起42c,这些突起设置成用于与基座部分20的凹入部21中的凹槽21a、21b、21c相配合,如图5所示,尤其是图8和图9中所示。图6和图7的前把手40还包括用于容纳第一附接件12的孔45,和用于容纳连接件的孔15,优选地,通过防震件将把手部分连接到驱动部分上。
[0034] 图7中,从与图6所示角度相反的角度示出了前把手。在前把手的靠近第一端40a处设置有凹腔43、44。凹腔的横截面选择成与基座部分20中的突起23、24的横截面(见图4)相匹配。即,第一凹腔43具有圆形横截面,而第二凹腔44具有方形横截面。于是,当前把手被设置到基座部分20上时,相对应的突起和凹腔的设置将会引导前把手在基座部分上的设置,并防止前把手相对于基座部分的任何转动。这种设置也能够仅使用一个附接件而非两个附接件就产生可靠、持久的附接,从而将前把手的第一端附接到基座部分上。
[0035] 图8显示了基座部分的前部20b,该前部具有凹入部21。图9显示了前把手40的第二端40b。凹入部21和前把手的第二端40b设置成可以相互配合,从而凹入部可容纳前把手的第二端40b,因此凹入部和第二端具有相互适合的尺寸。进一步的,凹入部21具有平的第一凹槽21a,该第一凹槽从第二侧面20d开始沿着朝向第一侧面20c的方向沿着凹入部21的整个长度延伸。前把手的第二端40b具有相应的平的第一突起42a,该第一突起设置成当第二端40b插入到凹入部中时与第一凹槽21a相配合。第一突起42a的延伸范围小于对应的、凹入部的第一凹槽21a的延伸范围。第一突起42a的目的是使得能加工出具有盲孔41的第二端40b,同时不会使盲孔41周围的材料厚度太薄。为此,此实施例的第一突起的延伸范围至少与第二附接件13的延伸入盲孔的延伸范围相近。
[0036] 凹入部21还具有第二凹槽21b和第三凹槽21c,它们设置在凹入部的相对侧上。第二凹槽21b和第三凹槽21c比第一凹槽21a深,且沿着从第二侧面20d朝向第一侧面20c的方向延伸,其延伸范围被限制在凹入部的延伸范围的较小部分内,这些凹槽从第二侧面
20d起始。前把手的第二端40b还具有相应的第二突起42b和第三突起42c,这两个突起设置成当第二端40b插入凹入部21中时与第二凹槽21b和第三凹槽21c相匹配。第二突起
42b和第三突起42c像翅膀一样设置在前把手的相对两侧,且与第二端40b的端面相距一定距离,该距离对应于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与凹入部的底部(即,与凹入部的最接近于第一侧面20c的部分)的距离。第二突起和第三突起以及相应的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的设置,使得第二端40b牢固地设置在凹入部21中,同时使第二端容易插入到凹入部中,即通过将第二端放入凹入部中,并使第二突起42b和第三突起42c刚好在凹入部之外,然后将第二端
40b推入凹入部21中,从而使第二突起42b和第三突起42c插入到凹入部的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中。
[0037] 第一凹槽21a和相应的突起42a也有助于使第二端40b更牢固地设置在凹入部21中。另外,平的第一凹槽设置成在不增加基座部分前部20b处的厚度(即基座部20的下表面20e与相对设置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提供用于第二附接件的空间。从而节省了材料。
[0038] 基座部分的前部20b中的孔22和前把手的第二端中的盲孔41设置成当前把手的第二端插入到基座部分的凹入部21中时,由孔22和盲孔41产生了用于容纳第二附接件13的通道。盲孔41和/或孔22可以带螺纹或不带螺纹,以容纳第二附接件。
[0039]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座部分20的表面内装有油箱。为此,基座部分可设有油箱口。
[0040] 附图中,后把手30与基座部分20一体地设置,从而后把手和基座部分可作为一个部件制造。但是,后把手也可以通过附接件(如螺钉)设置在基座部分上。
[0041] 在把手部的另一替换实施例中,前把手40可设置在基座部分20上,从而使第一附接件12和第二附接件13在基座部分的第二侧面20d处或者从该第二侧面安装至基座部分和前把手。在此实施例中,例如,把手部分与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可以是倒置的。
[0042] 在又一可选实施例中,前把手还可设置在基座部分上,从而使第一和第二附接件在基座部分的下表面20e处安装至基座部分和前把手。
[0043] 附图和说明书中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实例,尽管使用了特定术语,但它们仅在一般和描述意义上使用,并不出于限制目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