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工具机及其制造方法

申请号 CN200910252808.8 申请日 2009-12-01 公开(公告)号 CN101745691B 公开(公告)日 2015-05-06
申请人 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 发明人 J·摩恩欣韦格; M·施米德;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工具机手持式工具机,其具有至少一个由 内燃机 (2)驱动的刀具,其中内燃机(2)具有 曲轴 箱(20),此曲 轴箱 (20)至少部分地由 油底壳 (28)构成,其中工具机包含由塑料构成的壳体构件(4),其中油底壳(28)由金属构成,并注射在工具机的壳体构件(4)中,其中内燃机(2)具有点火装置,此点火装置具有点火模 块 (31)。如果所述点火模块(31)直接且导电地固定在所述金属的油底壳(28)上,则可实现工具机的简单构造。为了制造工具机,还可规定,在油底壳(28)被壳体构件(4)的材料注射包封之前,用来固定刀具架的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固定在油底壳(28)上。
权利要求

1.手持式工具机,其具有至少一个由内燃机(2)驱动的刀具,其中内燃机(2)具有曲轴箱(20),此曲轴箱(20)至少部分地由油底壳(28)构成,其中所述工具机包含由塑料构成的壳体构件(4),其中油底壳(28)由金属构成,并被所述工具机的壳体构件(4)的材料注射包封,其中内燃机(2)具有燃烧室(30),火花塞(29)伸进此燃烧室(30)中,其中内燃机(2)具有点火装置,此点火装置具有点火模(31),其中火花塞(29)通过导线(32)与点火模块(31)相连,且其中,点火模块(31)给火花塞(29)供应能量,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模块(31)直接且导电地固定在所述金属的油底壳(28)上,其中点火模块(31)在金属油底壳(28)上的直接连接使点火模块(31)直接接地。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28)具有伸出来的臂体(35),所述点火模块(31)固定在此臂体(35)上。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臂体(35)具有两个固定支柱(36),所述固定支柱从壳体构件(4)的材料中伸出来,并且所述点火模块(31)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柱上面。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机包含至少一个油箱(15),此油箱(15)至少部分被壳体构件(4)限定。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机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刀具的刀具架的固定元件,其中所述固定元件固定在油底壳(28)上。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构件(4)具有用于刀具架的贴靠面(39),所述固定元件穿过该贴靠面伸出。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28)具有面向贴靠面(39)的端面(48),此端面(48)相对于贴靠面(39)朝壳体构件(4)的内部偏移,此端面(48)到贴靠面(39)具有间距(a),此间距(a)是垂直于贴靠面(39)测量的。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28)具有两个用于曲轴轴承的轴承座(38);所述贴靠面(39)到端面(48)的间距约为两个轴承座(38)之间的间距的三分之一至三倍。
9.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在所述贴靠面(39)和端面(48)之间被壳体构件(4)的材料包围。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具机,其特征在于,在被壳体构件(4)的材料包围的区域中,所述固定元件的表面构造成平滑的。
11.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具有台肩(43),此台肩(43)与所述贴靠面(39)齐平地封闭并埋入壳体构件(4)的材料中。
12.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28)具有支撑部段(47),所述固定元件固定在此支撑部段(47)上。
13.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是拧入油底壳(28)中的紧固螺栓(10)。
14.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具机,其特征在于,在壳体构件(4)的材料中并与油底壳(28)相距地固定有用于刀具架的另一固定元件。
1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机具有由内燃机(2)驱动的油(17),用来给刀具供应润滑剂;且油底壳(28)具有用来固定油泵(17)位置定位机构。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17)直接固定在油底壳(28)上。
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28)的用于固定油泵(17)的区域没有被壳体构件(4)的材料注射包封。
18.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与油泵(17)在油底壳(28)上的固定位置相距。
19.用来制造手持式工具机的方法,该工具机具有至少一个由内燃机(2)驱动的刀具,其中内燃机(2)具有曲轴箱(20),此曲轴箱(20)至少部分地由油底壳(28)构成,其中工具机包含由塑料构成的壳体构件(4),其中油底壳(28)由金属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油底壳(28)被壳体构件(4)的材料注射包封之前,在油底壳(28)上固定有用来固定刀具架的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并且,油底壳(28)与设置在其上的固定元件一起放入用于制造壳体构件(4)的型模中且与该固定元件共同地被注射包封。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拧在油底壳(28)中。

说明书全文

手持式工具机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工具机,还涉及一种用来制造手持式工具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从DE 103 93 139 T5已知一种机动锯,其金属油底壳注射在壳体构件中。在此金属油底壳(Kurbelwanne)上成型有一个部段,用来固定导轨的固定元件被固定在此部段上。导轨在此贴靠在金属油底壳上。
[0003] 在手持式工具机中的内燃机通常是外源点火的,并具有带点火模的点火装置。此点火模块必须接地。为此,点火模块通常通过连接导线与金属曲轴箱相连。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同类型的手持式工具机,其在保持较轻重量且较高稳定性的同时,具有简单的构造。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说明一种手持式工具机的制造方法。
[0005] 在手持式工具机方面,此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得以实现。在方法方面,此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得以实现。
[0006] 点火模块在金属油底壳上的直接连接使点火模块直接接地。因此可省略单独的接地线,因此可简化工具机的构造和工具机的制造。此外,通过点火模块在金属油底壳上的连接,还使连接达到了更高的稳定性。点火模块通常设置在叶轮的外圆周上并与埋入风机叶轮中的磁体共同作用,此风机叶轮设置在曲轴上。因为点火模块直接连在曲轴上,因此在风机叶轮和点火模块的位置之间产生了较小的公差链,从而以简单的方式实现了点火模块的精确定位。油底壳在此限定了曲轴箱,并形成了曲轴箱的内壁。
[0007] 油底壳优选具有伸出来的臂体,点火模块固定在此臂体上。此臂体尤其具有两个固定支柱,它们从壳体构件的材料中伸出来,点火模块固定在固定支柱上面。通过使臂体具有至少两个固定支柱,所以可以明确确定点火模块相对于臂体的位置。因为固定支柱从壳体构件的材料中伸出来,所以可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导电连接。还可规定,工具机包含至少一个用于驱动介质的油箱,此油箱至少部分被壳体构件限定。此油箱因此同样由塑料构成,并集成在壳体构件中。因此产生了简单的构造。
[0008] 还可规定,工具机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元件,用于刀具的刀具架。固定元件在此优选固定在油底壳上。通过使固定元件固定在金属油底壳上,所以可很好地传导由刀具架接收的。在相对较小的构造尺寸上,使工具机达到较高的稳定性。壳体构件优选具有用于刀具架的贴靠面,固定元件通过此贴靠面伸出。还可规定,油底壳具有面向所述贴靠面的端面,此端面相对于贴靠面朝壳体构件的内部偏移,此端面到贴靠面具有间距,此间距是垂直于贴靠面进行测量的。因此,油底壳不是一直伸到刀具架,而是到刀具架具有一定的间距。因此,油底壳可构成得相对较轻和较小。
[0009] 所述端面和贴靠面之间的间距由固定元件来桥接,此固定元件具有相应的长度。通过使油底壳不是一直伸到贴靠面,所以油底壳可用于大小不同的工具机,例如一系列不大小同的工具机。油底壳到刀具架的不同间距由大小不同的固定元件来桥接。因此可简化工具机的制造(尤其是在产品系列中)。所述端面相对于贴靠面到壳体构件的内部的偏移,是独立的发明构思。这种构造对于点火模块不是直接固定在油底壳上的工具机而言也是有利的。
[0010] 还可规定,油底壳具有两个用于曲轴轴承的轴承座。所述贴靠面到端面的间距在此优选约为两个轴承座之间的间距的三分之一至三倍。固定元件优选在贴靠面和端面之间被壳体构件的材料包围。因此,由固定元件吸收的力中的一部分可直接传导到壳体构件的塑料中。还可规定,在被壳体构件的材料包围的区域中,固定元件的表面是构造成平滑的。因此,即使固定元件与油底壳一起被壳体构件的材料注射包封,也可以更换固定元件。
[0011] 还可规定,固定元件具有台肩,此台肩与所述贴靠面齐平地封闭并埋入壳体构件的材料中。刀具架优选贴靠在台肩上,因此力可通过台肩直接被刀具架承受。台肩支撑在壳体构件的材料上,因此吸收的力中的一部分一可直接传导到壳体构件的材料上。
[0012] 油底壳优选具有支撑部段,固定元件固定在此支撑部段上。此支撑部段优选从油底壳的、限定曲轴箱的区域中朝外伸出,并符合目的地具有支撑结构,因此可在强度较高的情况下使油底壳的重量较轻。固定元件尤其是拧入油底壳中的紧固螺栓
[0013] 符合目的的是,用于刀具架的另一固定元件固定在壳体构件的材料中,并与油底壳相距。拧入油底壳中的固定元件基本上足以吸收在工作时导入刀具架中的力。所述另一固定元件基本用来使刀具架的位置固定。刀具架只有少量的力需要由所述另一固定元件来承受。因此,把所述另一固定元件固定在壳体构件的塑料里就足够了。通过使所述另一固定元件不是固定在油底壳上,所以油底壳构成得相对较短。符合目的的是,所述另一固定元件在是与内燃机的曲轴相隔较远的固定元件。因此,油底壳可整体上实现更轻的重量。
[0014] 工具机优选具有由内燃机驱动的油,用来给刀具供应润滑剂。油底壳优选具有定位机构,用来固定油泵的位置。因此,能以简单的方式使油泵相对于内燃机的曲轴进行精确的定位。在此产生了较小的公差链。符合目的的是,油泵直接固定在油底壳上。但也可还可规定,油泵固定在壳体构件上,并只是在油底壳上实施油泵固定。油底壳的用于固定油泵的区域优选没有被壳体构件的材料注射包封。为了达到精确的定位,还可规定,定位机构与油泵在油底壳上的固定位置相距。因此,油泵的定位不是在固定位置本身上进行的,而是在单独构成的定位机构上进行的。
[0015] 在工具机的制造方法这一方面,还可规定,在油底壳被壳体构件的材料注射包封之前,用来固定刀具架的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固定在油底壳上。因此,油底壳与设置在其上的固定元件一起放入制造壳体构件的型模中,并与之共同地注射包封。
[0016] 固定元件和油底壳的共同注射包封决定了其制造的简单性。
[0017] 固定元件优选拧在油底壳中。因为固定元件在注射包封之前拧在油底壳中,因此螺纹孔在注射包封过程中不必防止塑料渗入。因为固定元件拧入油底壳中,所以可确保固定元件以后可简单地更换。附图说明
[0018] 下面借助附图阐述了本发明。其中:
[0019] 图1在示意性的侧视图中示出了机动锯;
[0020] 图2在示意性的剖视图中示出了图1的机动锯;
[0021] 图3在侧视图中示出了机动锯的壳体构件;
[0022] 图4示出了图3的侧视图的一部分,具有设置在壳体构件上的油泵;
[0023] 图5在图3和4的侧视图中示出了壳体构件的油底壳;
[0024] 图6在图3的箭头VI的方向上示出了壳体构件的侧视图;
[0025] 图7示出了图6的侧视图的一部分,具有设置在壳体构件上的点火模块;
[0026] 图8在图6的侧视图中示出了油底壳;
[0027] 图9示出了在图6的箭头IX的方向上的侧视图;
[0028] 图10示出了在图7的箭头X的方向上的侧视图;
[0029] 图11在图9和10的侧视图中示出了油底壳;
[0030] 图12在沿着图8的线XII-XII的剖面中示出了油底壳;
[0031] 图13示出了在图9的线XIII-XIII的方向上的剖视图;
[0032] 图14示出了在图6的线XIV-XIV的方向上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机动锯1,作为手持式工具机的实施例。机动锯1具有设置在壳体构件4中的内燃机2。壳体构件4构造成达壳体,并被壳体盖板3封闭。把柄外壳12通过防振元件13固定在马达壳体上。把柄外壳12具有后方手柄5和把柄管6。此外,燃料箱14固定在把柄外壳12上。有利的是,燃料箱14与把柄外壳12构造成一体,并集成在把柄外壳12中。
[0034] 内燃机2构造成单缸马达,有利地构造成二冲程马达。但内燃机2也可以构造成四冲程马达。内燃机2驱动着驱动小齿轮7,锯链8设置在此驱动小齿轮7上。锯链8在导轨9上导引。导轨9通过两个紧固螺栓10和11固定在壳体构件4上。在导轨中传导的切削力通过紧固螺栓10和11来承担。
[0035]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机动锯1的构造。机动锯1具有用于内燃机2的起动装置18,此起动装置18可手动或电动地操纵。在起动装置18和内燃机2之间设置有风机叶轮
19。此风机叶轮19抗扭地设置在内燃机2的曲轴23上。此曲轴23可旋转地支承在内燃机2的曲轴箱20中。内燃机2具有与此曲轴箱20相连的气缸21,活塞22往复运行地支承在此气缸21中。活塞22驱动曲轴23围绕着旋转轴线24旋转。活塞22限定了燃烧室
30,火花塞29伸进此燃烧室30中。火花塞29通过导线32与点火模块31相连,此点火模块31给火花塞29供应能量。点火模块31设置在风机叶轮19的外圆周上,并与埋入风机叶轮19中的磁体共同起作用,此磁体在点火模块31中感应出电压。点火模块31与火花塞
29、导线32一起构成内燃机2的点火装置。
[0036] 曲轴23驱动油泵17,此油泵17在内燃机2的与风机叶轮19相对的侧面上设置在曲轴23上。曲轴23通过离心式离合器25与驱动小齿轮7相连,此离心式离合器25与油泵17是相邻设置的。
[0037] 图3在侧视图中示出了壳体构件4。壳体构件4具有用于防振元件13(图1)的容纳部16。壳体构件4构造成由塑料构成的注塑件,并具有一系列用于加固及优化重量的支撑结构。有利的是,壳体构件4由聚酰胺构成,尤其是由PA 66构成。为了达到足够的强度,壳体构件4优选以玻璃纤维强化。油底壳28注射在壳体构件4中,此油底壳28在图5中有标出并限定了曲轴箱20。油底壳28由金属构成并形成曲轴箱20的下部罩壳。油底壳28具有两个容纳部37,用于图3所示的定位梢26,还具有两个用于油泵17的固定开口27。
如图5所示,与曲轴箱20相邻的紧固螺栓10固定在油底壳28上。此外,油底壳28具有臂体35,两个固定支柱36设置在此臂体35上。
[0038] 如图3所示,定位销26从壳体构件4的材料中向外伸出。固定开口27也设置在壳体构件4的外侧面上,并没有被壳体构件4的材料注射包封。
[0039] 图4示出了在壳体构件4上的油泵17。此油泵17设置在曲轴23的旋转轴线24的范围内,并在固定开口27的范围内具有两个固定孔眼33。在此实施例中,油泵17与销钉34保持在固定开口27中。但为了固定油泵17,也可设置螺钉可类似的物体。定位销26设置得与固定开口27相距,而与用于曲轴23的通穿口54相邻。通过定位销26,来确定油泵
17到曲轴23的位置。
[0040] 如图6所示,机动锯1具有纵向中间平面53,其与导轨9(图1)的平面平行地延伸。紧固螺栓10、11和用于点火模块31的固定支柱36在纵向中间平面53的相对侧面上从壳体构件4中伸出来。
[0041] 如图6至8所示,臂体35设置在油底壳28的面向后方手柄5(图1)的侧面上,并设置在与导轨9相对置的一侧上。此臂体35在曲轴23的旋转轴线24的方向上构造成扁平的。如图6所示,臂体35注射在壳体构件4的材料中,而两个固定支柱36从壳体构件4的材料中伸出来。如图7所示,点火模块31固定在两个固定支柱36上,尤其固定地拧在它们上面。点火模块31的叠片组55在此位于固定支柱36上。通过紧固螺钉,在点火模块31和油底壳28的固定支柱36之间产生导电连接。
[0042] 如图6和8所示,油底壳28具有连接法兰41,用来连接内燃机2的气缸21。连接法兰41具有四个用于紧固螺钉的孔42。在连接法兰41中设置有凹槽40,此凹槽40容纳着未示出的密封件,用来把油底壳28相对于气缸21密封起来。在油底壳28中设置有两个轴承座38,它们彼此具有间距b。此间距b是在轴承座38的内棱边之间测量。轴承座38容纳着用来支承曲轴23的滚动轴承
[0043] 如图6所示,壳体构件4在紧固螺栓10、11的范围内具有用于导轨9的贴靠面39。如图8示意所示,贴靠面39与紧固螺栓10的台肩43齐平地封闭。紧固螺栓10拧在油底壳28中。油底壳28为此具有支柱部段47,此支承部段47在与后方手柄5(图1)相背离的一侧上延伸。此支柱部段47具有端面48,此端面48面向贴靠面39。在与端面48邻接的区域内,紧固螺栓10具有桥接部段46,此桥接部段46构造成柱形并具有光滑的表面。台肩
43连接在桥接部段46上。此外,紧固螺栓10具有导引部段45,导轨9保持在此导引部段
45上,还具有与之相连的螺纹段44,未示出的壳体盖板借助此螺纹段44相对于导轨9夹紧并将导轨固定住。
[0044] 如图9所示,润滑油箱15集成在壳体构件4中,此润滑油箱15完全由壳体构件4限定。
[0045] 图10示出了点火模块31在风机叶轮19的外圆周上的布置。点火模块31借助固定元件52(优选螺钉)固定在固定支柱36(图9和11)上。如图10所示,点火模块31具有用于导线32的接头51,用来与火花塞29相连。
[0046] 图12示出了紧固螺栓10在油底壳28的支柱部段47中的布置。此支柱部段47具有螺纹孔50,紧固螺栓10以其螺纹部段49拧入此螺纹孔50中。端面48到台肩43的端面具有间距a,此台肩43的端面是背向着油底壳28的。此间距a优选约为油底壳28的两个轴承座38之间的间距b的三分之一至三倍。
[0047] 在制造壳体构件4时,首先把紧固螺栓10拧入油底壳28中。紧接着,把由油底壳28和紧固螺栓10组成的组件放入注射工具中,并被壳体构件4的材料注射包封。
[0048] 图13和14示出了油底壳28在壳体构件4中的布置。如图13所示,油底壳28基本完全由壳体构件4的材料包围。只有用于点火模块31的固定支柱36和用于固定油泵17的区域从壳体构件4中伸出来。可规定,也可在油底壳28的背离气缸21的底面上,在壳体构件4中设置自由空隙,油底壳28在此处没有被壳体构件4的材料注射包封。因此可达到更好的热量排放。同时,减少注射压力在油底壳28上的力影响。但也可规定,油底壳28在其背离气缸21的底面上完全被壳体构件4的材料包围。
[0049] 如图13和14所示,台肩43与壳体构件4的贴靠面39齐平地封闭。通过台肩43,由紧固螺栓10接收的力传导到壳体构件4的材料中。大部分接收的力都通过紧固螺栓10直接传导到油底壳28中。由于桥接部段46在其外侧面上构成得平滑且成柱形,所以紧固螺栓10可从油底壳28中拧出来,因而可简单地更换。第二紧固螺栓11不与油底壳接触,而是只保持在壳体构件4的材料中。紧固螺栓11优选拧在壳体构件4的材料中,因此也可简单地更换这个紧固螺栓11。
[0050] 如图13和14所示,紧固螺栓10在台肩43或贴靠面39与端面48之间的区域中完全且紧密地被壳体构件4的材料包围,因此紧固螺栓10从侧面支撑在壳体构件4中。
[0051] 点火模块31、紧固螺栓10和油泵17之间所示的联接分别是自主的且相互独立的发明构思,它们可相互独立地实现。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