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定棱边材料的设备

申请号 CN201580014716.X 申请日 2015-03-13 公开(公告)号 CN106132648B 公开(公告)日 2019-07-09
申请人 豪赛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库斯·兰巴赫尔; 赖纳·胡梅尔; 法比安·比尔克; 丹尼斯·洛伯; 于尔根·洛伊策; 安德烈亚斯·屈尔曼;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用于将棱边材料(12)固定在板状的 工件 (14)的窄侧(18)上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将棱边材料(12)向工件(14)的窄侧(18)输送的进给装置(24)、用于使棱边材料(12)的面对工件(14)的附着层(20)活化的至少一个红外线 辐射 器(46、48;162)以及用于将棱边材料(12)按压到工件(14)的窄侧(18)上的按压装置(36)。为了对该设备进行改进以使棱边材料(12)的附着层(20)可以借助红外线射束工艺可靠地活化,而不损害棱边材料(12)的可见侧(22),根据本发明提出:在棱边材料(12)的进给路径中布置有具有能预先给定的大小的射束加载区(76),在该射束加载区中,棱边材料(12)的附着层(20)能被加载红外线射束,并且该设备具有引导装置(78),其用于引导棱边材料(12)穿过射束加载区(76)。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条状的棱边材料(12)固定在板状的工件(14)的窄侧(18)上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10)具有用于将所述棱边材料(12)沿着进给路径向所述工件(14)的窄侧(18)输送的进给装置(24)、用于使所述棱边材料(12)的面对所述工件(14)的附着层(20)活化的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162)以及用于将所述棱边材料(12)按压到所述工件(14)的窄侧(18)上的按压装置(36),其特征在于,具有能预先给定的大小的射束加载区(76)布置在所述棱边材料(12)的进给路径中,在所述射束加载区中,所述棱边材料(12)的附着层(20)能被加载红外线射束,并且所述设备(10)具有用于引导所述棱边材料(12)穿过所述射束加载区(76)的引导装置(78),其中,所述引导装置(78)具有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的两个引导元件,所述两个引导元件在进给方向(34)上沿着所述射束加载区(76)延伸,所述棱边材料(12)能引入所述两个引导元件之间并且能沿着所述两个引导元件运动,并且其中,所述两个引导元件中的每个引导元件均具有用于冷却介质的至少一个冷却通道(86、8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束加载区(76)的大小是能改变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束加载区(76)由壳体包围,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引入所述棱边材料(12)的入口(94)和用于引出所述棱边材料(12)的出口(9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引导元件线状地接触所述棱边材料(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引导元件具有沟槽(90、92),所述沟槽容纳所述棱边材料(12)的边缘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引导元件设计为引导轨(82、84),所述引导轨构造出所述射束加载区(76)的在所述棱边材料(12)的进给方向(34)上定向的限界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引导元件构造出与所述棱边材料(12)的下边缘和上边缘接触的下引导轨和上引导轨(82、8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引导元件构造出所述射束加载区(76)的上限界部和下限界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引导元件之间的间距是能改变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引导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引导元件保持在能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滑座(108)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束加载区(76)在其背离所述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162)的侧上由至少一个吸收元件(80)限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元件(80)具有用于冷却介质的至少一个冷却通道(100)。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收元件(80)的背离所述射束加载区(76)的后侧上保持有调整装置,用于调整所述引导装置(78)的引导元件的定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束加载区(76)在其面对所述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162)的侧上由玻璃板(74)限界。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的背离所述射束加载区(76)的后侧上布置有反射器(72)。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162)直接布置在所述射束加载区(76)旁,其中,在所述射束加载区(76)与所述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162)之间仅定位有玻璃板(74)。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与所述射束加载区(76)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光学结构元件(134、136),所述至少一个光学结构元件用于对由所述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发射的红外线射束进行偏转、会聚和/或发散。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以能相对于所述棱边材料(12)调整的方式保持。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边材料(12)能连续地输送给工件(14),并且所述设备(10)具有分离刀(114),用于断开棱边材料,其中,所述分离刀(114)与所述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在机械上脱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刀(114)关于所述棱边材料(12)的进给路径布置在所述射束加载区(76)的入口(94)之前。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刀(154)关于所述棱边材料(12)的进给路径布置在所述射束加载区(76)的出口(96)之后。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具有能定位在所述射束加载区(76)与所述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之间的遮光物(152),所述遮光物能在遮盖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物(152)能与所述棱边材料(12)的进给运动同步地沿进给方向(34)运动,用以保护棱边材料区域以防红外线射束。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具有多个红外线辐射器(162),所述多个红外线辐射器沿着所述棱边材料(12)的进给路径并排布置并且能与所述棱边材料(12)的进给运动同步地依次接通和/或关断。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
162)发射的红外线射束的强度是能控制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
162)发射的红外线射束的强度能依赖于所述棱边材料(12)的进给速度来控制。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162)能依赖于所述棱边材料(12)的运动状态来控制。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是所述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46、
48;162)的电联接接触部(50、52)能由强制引导的冷却介质来冷却。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162)布置在具有用于冷却介质的冷却通道的壳体(58)中。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8)具有至少一个冷却空气通道,所述至少一个冷却空气通道能联接到鼓机上。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
162)能依赖于存在于冷却空气通道中的冷却空气的压和/或依赖于存在于冷却空气通道中的冷却空气的流动速度来控制。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边材料(12)是带状的。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引导元件之间的间距能以达驱动的方式来改变。

说明书全文

用于固定棱边材料的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带状或条状的棱边材料固定在板状的工件的窄侧上的设备,其中,该设备具有用于将棱边材料沿着进给路径向工件的窄侧输送的进给装置、用于使棱边材料的面对工件的附着层活化的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以及用于将棱边材料按压到工件的窄侧上的按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固定带状或条状的棱边材料的设备例如使用在棱边加工机中。在这样的机器中,使板状的工件、特别是木材工件在运输平面中连续地运动,并且借助上文提到的类型的固定设备可以将通常也被称为“Umleimer(封边)”的、带状或条状的棱边材料输送给工件的平行于工件的运输方向定向的窄侧。棱边材料在其面对工件的侧上具有能活化的附着层,在将棱边材料向工件的窄侧输送的期间,附着层被活化,并且紧接着将棱边材料压向工件的窄侧并且由此固定在窄侧上。在多数情况下,紧接着将工件连同固定在窄侧上的棱边材料一起输送给精加工装置,其中,将棱边材料的沿运输方向凸出超过工件的区域与工件断开。
[0003] 用于将棱边材料固定在板状的工件的窄侧上的设备在多种设计方案中是公知的。通常将能热活化的热熔胶用作棱边材料的附着层。例如可以借助加压的热空气或借助等离子体放射使热熔胶活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样的设备例如由WO 2012/130224 A1和DE 20 2009 009 253 U1所公知。业已提出的是,使用由不同硬度的两个优选共同挤出的塑料层构成的棱边材料。其中一个塑料层构成附着层,可以通过加载激光射束使该附着层活化,以便将棱边材料与工件焊接。这样的塑料材料例如由EP 1 163 864 B1和EP 1 852 
242 B1所公知。
[0004] 由DE 10 2006 056 010 B4公知了借助激光射线对棱边材料的附着层进行活化。然而,活化需要结构上复杂且成本高昂的激光源,并且在设备可以真正用于固定棱边材料之前需要很多的准备运行时间。
[0005] 也需要相当长的准备运行时间,以便借助加压的热空气或通常借助加压的热气使棱边材料的附着层活化。此外,这种做法也伴随着相当多的成本。
[0006] 相应的情况也适用于借助等离子体放射使附着层活化。等离子体放射需要相当多的仪器方面的花费,并且在使棱边材料的附着层真正活化之前,同样伴随相当长的准备运行时间。
[0007] 为了使附着层活化,例如在DE 20 2006 020 669 U1或在DE 20 2009 009 253 U1中也提出了使用红外线辐射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红外线辐射器用作加热目的是公知的。然而,在棱边材料以红外线射束放射时的困难之处在于,借助红外线射束仅应使在棱边材料的后侧上的附着层活化,而不应通过红外线射束对棱边材料的可见侧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0008]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改进这种设备,使得借助红外线射束可以工艺可靠地使棱边材料的附着层活化,而不损害棱边材料的可见侧。
[0009]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在开头提到的类型的设备中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即,在棱边材料的进给路径中布置有具有能预先给定的大小的射束加载区,在该射束加载区中,能给棱边材料的附着层加载红外线射束,并且设备具有用于引导棱边材料穿过射束加载区的引导装置。
[0010] 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中,棱边材料的附着层仅在能预先给定的射束加载区内部被加载红外线射束。射束加载区的大小、也就是其几何延展尺寸是能预先给定的。射束加载区的空间上的限界部可以用结构上简单的方式实现精确地预先给定由红外线射束带入棱边材料中的能量,从而通过能量输入仅使附着层活化,而不损害棱边材料的可见层。对于将能预先给定的能量精确地引入到棱边材料中来说重要的是,引导穿过射束加载区的棱边材料在射束加载区内部不会无意地改变其相对于红外线射束的定向。因此根据本发明,设备具有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用于使棱边材料引导穿过射束加载区。通过引导装置可以预先给定棱边材料在射束加载区内部相对于红外线射束的定向。这例如可以实现红外线射束基本上竖直地对准棱边材料的附着层。
[0011] 在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射束加载区的大小是能改变的。这给出了如下可能性,即,射束加载区的大小与棱边材料的大小相匹配,也就是特别是与棱边材料在竖直方向上的延展尺寸相匹配。此外,通过改变射束加载区的长度可以改变能量输入,该能量输入可以通过在射束加载区内部给附着层加载红外线射束来获得。因此,通过改变射束加载区的大小,可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与不同的棱边材料的匹配,特别是与不同的附着层的匹配,而不必例如在强度和/或波长上改变由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发出的红外线射束。
[0012] 有利的是,射束加载区由壳体包围,该壳体具有用于引入棱边材料的入口和用于引出棱边材料的出口。壳体预先给定射束加载区的延展尺寸并且保护设备的使用者以防红外线射束。因此,可以用结构上简单的方式满足由使用红外线射束而导致的安全要求。
[0013] 引导装置优选具有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其本身在棱边材料的进给方向上沿着射束加载区延伸,其中,棱边材料能沿着至少一个引导元件运动。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在射束加载区内部确保棱边材料的定向、特别是棱边材料的附着层的定向在射束加载区内部不会被无意地改变。为此,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在棱边材料的进给方向上沿着射束加载区延伸。
[0014] 有利的是,至少一个引导元件线状地接触棱边材料。线状的接触阻止了引导元件损伤附着层。附着层在其经过射束加载区的路径上被加载红外线射束,并且因此越来越多地被活化。附着层的活化度越高,就必须越要注意的是,至少部分已活化的附着层不能大面积地与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发生接触。通过线状的接触防止了大面积的接触。
[0015] 在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具有沟槽,沟槽容纳棱边材料的边缘区域。沟槽例如可以具有半圆形或V形的横截面。棱边材料可以用边缘区域,例如用关于竖直线的下边缘区域沉入沟槽中,其中,该边缘区域仅线状地碰触沟槽的壁,并且棱边材料的材料厚度的可能的改变并不损害线状的碰触。因此,棱边材料的材料厚度的波动也很少会导致对例如使用在它们的材料厚度上有所区别的不同的棱边材料的线状碰触的损害。
[0016] 至少一个引导元件沿着射束加载区延伸并且因此暴露在红外线射束下。有利的是,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可以借助强制引导的冷却介质来冷却,例如借助冷却空气或借助冷却液体。
[0017] 在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冷却介质的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可以实现导引冷却介质穿过至少一个引导元件。这导致了对引导元件的特别高效的冷却。
[0018] 为了对引导元件进行冷却例如可以使用到冷却
[0019]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引导元件设计为引导轨,其构造出射束加载区的沿棱边材料的进给方向定向的限界部。因此,射束加载区至少部分由至少一个引导轨限界,在该射束加载区内部,棱边材料可以被加载红外线射束。因此,引导轨不仅承担使棱边材料引导穿过射束加载区的功能,而且它同时还形成了射束加载区的限界部。
[0020] 特别有利的是,引导装置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的引导元件,这些引导元件本身沿着射束加载区延伸,其中,棱边材料能沿着两个引导元件运动。两个引导元件可以分别构成引导轨,并且棱边材料可以沿着引导轨移动。棱边材料的进给可以通过进给装置来实现,并且使用两个引导轨确保了棱边材料在射束加载区内部不会被无意地改变其相对于红外线射束的定向。
[0021] 特别有利的是,两个引导元件构成下引导轨和上引导轨,它们优选线状地与棱边材料的下边缘和上边缘接触。
[0022] 如已经阐述的那样,有利的是,引导轨分别具有沟槽。沟槽优选具有半圆形或V形的横截面并且容纳棱边材料的边缘区域,其中,棱边材料仅线状地接触沟槽。
[0023]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中,两个引导元件构造出射束加载区的上限界部和下限界部,其中,限界部平行于棱边材料的进给路径地定向。引导元件可以分别构造出包围射束加载区的壳体部分。
[0024]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设计方案中,两个引导元件之间的间距是能改变的,尤其能以达驱动的方式来改变。这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将具有不同的竖直延展的棱边材料引导穿过射束加载区。为此,两个引导元件之间的间距可以与棱边材料的延展尺寸相匹配。尤其可以设置的是,可以借助马达、例如电动马达或也可以借助活塞-缸机组改变引导元件之间的间距。
[0025] 例如可以设置的是,其中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布置在能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滑座上。滑座可以借助马达、例如伺服马达或也可以借助活塞-缸机组以能预先给定的方式移动。
[0026]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射束加载区在其背离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的侧上由至少一个吸收元件限界。吸收元件确保当没有棱边材料位于射束加载区中时,红外线射束也不会无意地从射束加载区中逸出。在没有棱边材料时,红外线射束绝大部分被吸收元件吸收。
[0027] 按照有利方式,吸收元件板状地设计。
[0028] 有利的是,吸收元件可以借助强制引导的冷却介质来冷却,例如借助压缩空气或借助冷却液体、特别是借助冷却水。提供冷却介质确保即使在持续不断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时也不会出现对吸收元件的不允许的加热。
[0029] 吸收元件例如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冷却介质的冷却通道。可以导引冷却介质、例如冷却水穿过冷却通道,以便使吸收元件高效地冷却。
[0030] 如已阐述的那样,引导装置优选具有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在此有利的是,在吸收元件的背离射束加载区的后侧上保持有用于调整引导元件的定位的调整装置。例如可以使用上文已阐述的滑座作为调整装置。
[0031] 优选的是,射束加载区在其面对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的侧上由对于红外线射束来说至少部分透明的玻璃板限界。玻璃板构成对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的保护,以防灰尘和污物。玻璃板尤其确保在射束加载区内部可能由附着层挥发的材料不会轻易到达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
[0032]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玻璃板以能更换的方式保持在玻璃板支架上。这以简单的方式给予使用者如下可能性,即,根据需要更换玻璃板或去除玻璃板以清洁玻璃板支架。
[0033]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的背离射束加载区的后侧上布置有反射器。反射器确保由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在背离射束加载区的方向上发出的红外线射束可以对准射束加载区。反射器例如可以具有椭圆或抛物面的形状,通过这样的形状可以使反射的红外线射束平行化、发散或聚束。
[0034] 特别有利的是,反射器以能更换的方式保持在反射器支架上。这以简单的方式给使用者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使反射器分别与所使用到的棱边材料相匹配。这尤其给使用者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使用者通过更改反射器来改变射束加载区的大小。
[0035] 为了使射束损耗保持得尽可能小,有利的是,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直接布置在射束加载区旁,其中,在射束加载区与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之间仅定位有玻璃板。由此,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与引导穿过射束加载区的棱边材料之间的间距可以保持得特别小。由此,降低了射束损耗,从而可以将由红外线辐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射束的尽可能高的份额用于对棱边材料的附着层进行活化。
[0036] 替选地可以设置的是,在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与射束加载区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光学结构元件,用以对由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射束进行偏转、会聚和/或发散。至少一个光学结构元件例如可以构造为透镜、棱镜或构造为反射镜。光学结构元件可以实现最佳地使由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射束对准棱边材料的附着层。
[0037]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光学结构元件以能更换的方式保持在结构元件载体上。这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通过使用不同的光学结构元件使红外线射束的定向与棱边材料的大小和特别是各附着层的大小相匹配。
[0038] 也可以设置的是,布置在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与射束加载区之间的至少一个光学的结构元件的光学传输特性是能控制的。例如可以设置的是,要作为光学结构元件来使用的透镜的焦距可以改变。光学传输特性的改变例如可以手动或通过加载控制电压来实现。
[0039]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以能相对于棱边材料的进给路径调整的方式来保持。这例如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改变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相对于棱边材料的间距。替选或补充地可以设置的是,可以改变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相对于棱边材料的进给路径的定向。例如可以使用到棒状的、基本上在进给方向上延伸的红外线辐射器,其可以绕垂直于进给方向定向的水平摆转轴线枢转。由此,可以改变棒状的红外线辐射器相对于水平平面的倾斜度。倾斜可以与棱边材料的高度、特别是棱边材料的附着层的高度相匹配。附着层越大,红外线辐射器相对于水平平面的倾斜角选择得就越大,从而在棱边材料的进给运动期间,附着层可以在射束加载区内部在其整个高度上可靠地被加载红外线射束。
[0040] 棱边材料能连续地输送给工件,以便使连续输送的棱边材料与工件的窄侧的长度相匹配,并且设备具有用于断开棱边材料的分离刀。棱边材料例如可以作为卷材来提供并且借助分离刀可以断出棱边材料的期望的长度。
[0041]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分离刀与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在机械上脱联。这确保在由分离刀断开棱边材料时产生的机械颤动不会轻易地传递到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上。由此,使由于由分离刀所导致的机械颤动对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的损害可以保持得很小。
[0042] 为了能借助分离刀实现干净的分离断面,有利的是,分离刀关于棱边材料的进给路径布置在射束加载区的入口之前。这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在棱边材料的附着层被红外线射束活化之前断开棱边材料。如果分离刀在棱边材料的区域中实施分割(其中附着层已被活化),已被活化的附着层可能会涂抹到分离刀上或通过分割到达棱边材料的可见侧。因此,在本发明的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在使附着层活化之前就已借助分离刀断开棱边材料。
[0043] 但是,也可以设置的是,分离刀关于棱边材料的进给路径布置在射束加载区的出口之后。在此,分离刀可以具有抗附着涂层,从而可以将已被活化的附着层可能会附着在分离刀上并且可能会经由分离刀到达棱边材料的可见侧的险保持得很小。
[0044] 特别有利的是,设备具有能定位在射束加载区与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之间的遮光物,遮光物能在遮盖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往复运动。遮盖物在其遮盖位置中阻挡在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与射束加载区之间的光路,从而没有红外线射束能够到达射束加载区中。因此,通过将遮光物定位在其遮盖位置中可以防止位于射束加载区中的棱边材料的附着层活化。遮光物在其释放位置中释放在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与射束加载区之间的光路,从而红外线射束可以无阻碍地到达射束加载区中,以便使位于射束加载区中的棱边材料的附着层活化。
[0045] 特别有利的是,遮光物能与棱边材料的进给运动同步地沿进给方向运动,用以保护棱边材料区域以防红外线射束。在本发明的这样的设计方案中,遮光物首先占据其释放位置,从而可以使引导穿过射束加载区的棱边材料的附着层可靠地活化。但是一旦棱边材料的能预先给定的长度已经被引导穿过射束加载区,那么在棱边材料的进一步的进给时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保护沿进给方向靠后的棱边材料区域以防红外线射束,即,使同步且平行于棱边材料的能运动的遮光物从其释放位置转移到其遮盖位置中。因此,遮光物连同棱边材料一起沿进给方向运动。棱边材料可以引导穿过射束加载区,并且紧接着在射束加载区的出口之后,棱边材料的保护以防红外线射束的区域可以借助分离刀与棱边材料的暴露在红外线射束下的区域断开,该分离刀布置在射束加载区的出口之后。棱边材料的被保护以防红外线射束的区域紧接着可以反向于进给方向从射束加载区中运动出来并且然后紧接着可以被再次用于固定在另外的工件的窄侧上,其中,遮光物于是占据其释放位置,并且棱边材料可以暴露在红外线射束下。因此,棱边材料的损耗可以保持得很小。
[0046] 替选或补充于能与棱边材料同步地沿进给方向运动的遮光物,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可以具有多个红外线辐射器,这些红外线辐射器沿着棱边材料的进给路径布置,并且能与棱边材料的进给运动同步地依次接通和/或关断。这例如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一旦棱边材料的使某一工件的窄侧可以由棱边材料涂层的那样的长度已经被引导穿过射束加载区,那么与棱边材料的运动同步地依次关断沿着进给路径布置的红外线辐射器。因此,在棱边材料被引导穿过时,仅棱边材料的沿进给方向靠前的区域被加载红外线射束,而靠后的区域不再经受加载。在射束加载区的出口之后,棱边材料的没有暴露在红外线射束下的区域可以借助分离刀与棱边区域的暴露在红外线射束下的区域断开。不被加载射束的区域可以紧接着反向于进给方向从射束加载区的入口中被拉出并且紧接着再次被用于固定在另外的工件的窄侧上。因此,可以使棱边材料在借助红外线射束使其附着层活化时的损耗保持得很少。
[0047] 按照有利方式,由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射束的强度是能控制的。这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红外线射束的强度与所使用到的各棱边材料的附着层相匹配。如果例如使用到比较厚的附着层,那么可以提高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的强度,而在使用比较薄的附着层时,可以降低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的强度。
[0048] 发射的红外线射束的强度也可以与棱边材料的吸收特性相匹配,特别是与附着层的吸收特性相匹配。这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在非常大的吸收的情况下选择不同于在非常小的吸收的情况下的强度。
[0049] 特别有利的是,由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射束的强度能依赖于棱边材料的进给速度来控制。这尤其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在很高的进给速度的情况下与在很小的进给速度的情况下相比选择更高的强度。由此,当棱边材料被引导穿过射束加载区时,在射束加载区的预先给定的长度中可以不依赖于进给速度地实现将相同的能量输入棱边材料的能被活化的附着层中。
[0050] 特别有利的是,由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射束的强度能依赖于棱边材料的运动状态来控制。这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如果棱边材料的运动例如由于进给装置受到干扰而停止时,就关掉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由此,避免了不允许地高的能量输入位于射束加载区中的棱边材料的附着层中。
[0051] 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的预加热时间非常短。优选的是,预加热时间为大约1秒。这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只有当能运动的棱边材料到达相对于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的能预先给定的位置时,才接通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
[0052] 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且特别是其电联接接触部在设备运行期间经受加热。因此有利的是,至少是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的电联接接触部能由强制冷却的冷却介质来冷却。由此,在设备连续运行时可以实现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的尤其是电联接接触部的实际上保持不变的温度。例如可以使用冷却空气或冷却液体作为冷却介质。
[0053] 可以设置的是,不仅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的电联接接触部,而且是整个红外线辐射器的电联接接触部都能由强制冷却的冷却介质来冷却。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例如可以定位在冷却空气的流动路径中。
[0054]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布置在壳体中,该壳体具有用于冷却介质的冷却通道。
[0055] 有利的是,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冷却空气通道,该冷却空气通道能联接到鼓风机。借助鼓风机,在至少一个冷却空气通道中可以实现冷却空气流动,在其作用下至少可以使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的电联接接触部冷却。
[0056] 特别有利的是,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能依赖于存在于冷却空气通道中的冷却空气压和/或依赖于存在于冷却空气通道中的冷却空气流动速度来控制。这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只要没有冷却空气穿流过冷却空气通道,就关断红外线辐射器并且/或者阻止红外线辐射器启动。为此,例如可以使用流动监控器,如果流动监控器检测到在冷却空气通道中没有冷却空气流动,其就关掉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并且阻止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投入运行。也可以设置的是,在冷却空气通道中布置有压力传感器,只要在冷却空气通道中不存在预先给定的负压或不存在预先给定的过压,其就关掉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并且阻止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投入运行。由此,可靠地避免了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由于缺少空气冷却而过热
[0057] 有利的是,至少一个红外线辐射器的电联接接触部与至少一个冷却体导热地连接,该冷却体布置在冷却通道中。经由冷却体可以从电联接接触部中散出热量。按照有利方式,冷却体布置在与鼓风机处于流体流动连接 中的冷却空气通道中。
附图说明
[0058] 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与附图相结合用于详细阐述。其中:
[0059]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棱边材料固定在板状的工件的窄侧上的设备的有利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60] 图2:示出图1的设备的俯视图;
[0061] 图3:示出设备的放射装置的沿着图2中的线3-3的剖视图;
[0062] 图4:示出图3的放射装置的部分分开的立体图;
[0063] 图5:示出放射装置沿着图3中的线5-5的剖视图;
[0064]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棱边材料的设备的有利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相应于图3的剖视图;
[0065]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棱边材料的设备的有利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局部立体图;
[0066]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棱边材料的设备的有利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相应于图5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7] 在图1至5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整体上用附图标记10标注的有利的第一实施方式。设备10可以实现将带状或条状的棱边材料12输送给板状的工件14、特别是木材工件,该工件沿运输方向16运动。在附图中未示出用于使工件14运动的机组,这是因为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
[0068] 棱边材料12可以固定在工件14的窄侧18上。棱边材料12为此在其面对工件14的后侧具有附着层20。在棱边材料12的背离工件14的可见侧22上看不到附着层20。
[0069] 棱边材料12可以由为了实现更好的概览而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卷材来卷开并且借助进给装置24持续地运输给工件14。进给装置24具有进给滚子26,进给马达28可使进给滚子开始转动。进给滚子26与配对滚子30协同作用,配对滚子以能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承在第一机架32上。借助进给滚子26和配对滚子30,棱边材料12可以在进给方向34上沿着从进给装置24向工件14的窄侧18的进给路径运动。
[0070] 如果棱边材料12到达窄侧18,那么它就可以被按压装置36压向窄侧18。按压装置36具有按压滚子38和多个布置在按压滚子38之后的再压滚子40。
[0071] 在进给装置24与按压装置36之间的区域中,在与第一机架32机械脱联的第二机架42上布置有放射装置44,放射装置具有第一红外线辐射器46和第二红外线辐射器48。两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彼此平行地定向并且沿着棱边材料12的进给路径延伸。第一红外线辐射器46布置在第二红外线辐射器48之上。两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棒状地设计并且具有弯曲的、垂直于进给方向34定向的电联接元件50、52,这些电联接元件分别与冷却体54、56导热地连接。两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被冷却壳体58包围。冷却壳体58由容纳两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除了它们的电联接元件50、52之外)的第一壳体部分60、容纳电联接元件50的第二壳体部分62和容纳电联接元件52的第三壳体部分64形成。第一壳体部分60同样如第二壳体部分62和第三壳体部分64那样构造有冷却空气通道。冷却通道与吸出罩66处于流体流动连接中。为了更好的概览在附图中未示出的抽吸线路可以联接到吸出罩66上,经由该抽吸线路,吸出罩66与本身就公知的且因此在附图中同样未示出的鼓风机处于流体流动连接中。
借助鼓风机可以实现冷却空气流动,冷却空气流动本身延伸穿过第一壳体部分60以及延伸穿过第二壳体部分62和第三壳体部分64并且也延伸穿过吸出罩66。在吸出罩66中布置有压力传感器68,其与在附图中未示出的控制装置处于电连接中。借助压力传感器68可以检测存在于吸出罩66中的压力,并且向控制装置提供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装置对向红外线辐射器46、48的电能输送进行控制。只有当在吸出罩66中存在能预先给定的负压时,两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才可以开始运行。如果负压下降,那么就由控制装置关断红外线辐射器46、
48。
[0072] 容纳红外线辐射器46、48(除了它们的电联接元件50、52之外)的第一壳体部分60具有后壁70,在该后壁上以能松开的方式保持有反射器72。第一壳体部分60的与后壁70相对置的端壁由对于红外线射束来说透明的玻璃板74形成。射束加载区76直接与玻璃板74联接,该射束加载区沿竖直方向由引导装置78限界,并且沿水平方向由玻璃板74和吸收元件80限界,并且可以将棱边材料12从进给装置24穿过射束加载区向工件14的窄侧18引导。
[0073] 引导装置78具有形式为下引导轨82的第一引导元件和形式为上引导轨84的第二引导元件。两个引导轨82、84在进给方向34上平行于两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地延伸并且彼此间隔开地布置。两个引导轨82、84分别具有冷却水通道86、88并且可以由冷却水来冷却。引导轨82、84彼此面对地分别具有半圆形横截面的沟槽90、92,棱边材料12可以用下边缘区段或上边缘区段沉入沟槽中。沟槽90、92的半圆形的设计方案确保棱边材料12仅线状地贴靠在引导轨82、84上。
[0074] 两个引导轨82、84、玻璃板74和吸收元件80构造出射束加载区76的壳体,该壳体除了入口94和入口96之外包围射束加载区76。
[0075] 吸收元件80两件式地构造并且包括内吸收板98和外吸收板102,内吸收板面对两个引导轨82、84并且在其背离引导轨82、84的后侧上承载曲折状的冷却水通道100,外吸收板遮盖冷却水通道100并且与内吸收板98螺接。
[0076] 外吸收板102在其背离内吸收板98的后侧上具有带第一引导型材104和第二引导型材106的调整装置。两个引导型材104、106竖直地定向并且用于支承滑座108,滑座可以通过马达110沿着引导型材104、106移动。
[0077] 上引导轨84经由围嵌吸收元件80的保持弓形架112与滑座108刚性连接,并且可以连同滑座108一起在竖直方向上由马达110来调整。这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使上引导轨84相对于下引导轨82的间距与棱边材料12的竖直延展尺寸相匹配。
[0078] 因此,通过调整上引导轨84可以改变射束加载区76的延展尺寸。
[0079] 在图1至图5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在进给装置24与放射装置44之间的区域中,在第一机架32上布置有分离刀114,驱动单元116可以使该分离刀垂直于进给方向34往复运动,以便断开棱边材料12。
[0080] 如已阐述的那样,往往也被称为“封边”的棱边材料12可以输送给工件14的窄侧18。在通向窄侧18的路径上,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使布置在棱边材料12的后侧上的附着层20活化,即,该附着层在射束加载区76中被加载红外线射束,该红外线射束由两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发出。红外线射束的强度可以与棱边材料12的进给速度相匹配。进给速度选择得越大,红外线射束的强度就可以选择得越大。
[0081] 棱边材料12的运动状态可以由运动传感器、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由回转式发送器118来检测,该回转式发送器在进给装置24的背离分离刀114的侧上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第一机架32上,并且与设备10的在附图中未示出的控制装置电连接。回转式发送器118检测棱边材料12的运动。只要棱边材料12不实施运动,两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的能量供应就由于由回转式发送器118所提供的信号而被中断。只有当回转式发送器118检测到棱边材料12运动时,才提供对红外线辐射器46、48的能量供应。
[0082] 在设备10的运行期间,持续地对吸收元件80以及两个引导轨82、84和冷却壳体58进行冷却,从而在设备10的连续运行中出现了对于吸收元件80、两个引导轨82、84、冷却壳体58和红外线辐射器46、48和红外线辐射器的电联接元件50、52来说基本上保持不变的温度。
[0083] 可以依赖于分别使用的棱边材料12的吸收度地对红外线辐射器46、48的强度进行控制,从而确保在棱边材料12位于射束加载区76中期间,可靠地使附着层20活化,而不会由此损害棱边材料12的可见侧22。棱边材料12在射束加载区76中的引导通过两个引导轨82、84确保这两个引导轨仅线状地碰触棱边材料12。
[0084] 在图6中简要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棱边材料固定在板状的工件的窄侧上的设备的有利的第二实施方式。图6仅示出了在有利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在图6中整体用附图标记130标注的放射装置的剖视图。图6中示出的设备的其余组件以及接下来详细阐述的图7和8中示出的有利的实施方式的其余组件与前面参考图1至5已阐述的设备10相同。为了避免重复,关于这些组件可参考上述实施方案。
[0085] 放射装置130与图3中示出的放射装置44的区别在于,在容纳有两个红外线辐射器46、48的冷却壳体58与射束加载区76之间布置有带光学结构元件134、136的光学传输单元
132。借助光学传输单元132可以使在朝向射束加载区76的方向上由红外线辐射器46、48发射的红外线射束偏转、会聚和/或发散。这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在两个引导轨82、84之间的间距改变的情况下,也改变由红外线辐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射束的光路。如果引导轨82、84之间的间距减小,那么就可以使红外线射束会聚。如果引导轨82、84之间的间距增大,那么就可以使红外线射束发散。
[0086]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图6中示出的有利的第二实施方式与前面阐述的设备10的区别还在于,冷却壳体58可以用其中布置的红外线辐射器46、48绕垂直于前移进给方向34定向的水平摆转轴线138枢转。这得到了如下可能性,即,使棒状的红外线辐射器46、48相对水平平面倾斜,从而使红外线辐射器46、48本身在两个引导轨82、84之间的区域中在增大的高度上延伸,并且由此在竖直方向上在比较大的高度上延伸的棱边材料也可以可靠地在整个高度上被加载红外线射束。
[0087]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棱边材料固定在板状的工件的窄侧上的设备的有利的第三实施方式,其中,图7仅示出了整体用附图标记150标注的放射装置和分离刀154的替选的设计方案。如已阐述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有利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余组件与在图1至5中示意性地示出的设备10相同。放射装置150与前面参考图1至5阐述的放射装置44的区别在于,可以在冷却壳体58与射束加载区76之间定位有遮光物152,遮光物能与棱边材料12进给运动同步地在释放位置与遮盖位置之间往复运动。遮光物152可以借助在附图中未示出的驱动装置、优选借助电动马达从其释放位置沿进给方向34运动到其遮盖位置。因此,借助遮光物152可以在射束加载区76内部保护棱边材料、特别是棱边材料的附着层20以防红外线射束。这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使棱边材料12仅在对于特定的工件14的窄侧18的涂层来说所需的那样的长度上在后侧被加载红外线射束。其余的棱边材料可以在射束加载区76内部被遮光物152遮盖。在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布置在进给装置24与放射装置44之间的分离刀114可以被定位在射束加载区76的出口之后的分离刀所取代,也就是说被定位在放射装置150与工件14之间的区域中的分离刀所取代。在棱边材料穿过射束加载区76之后,棱边材料12可以借助布置在射束加载区76之后的分离刀来断开。其余的棱边材料可以被遮光物152所遮盖并且因此可以在断开之后反向于进给方向34向回运动,从而其余的棱边材料可以用于对另外的工件的窄侧进行涂层。由此,可以使棱边材料的损耗保持得特别少。
[0088] 在图8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棱边材料固定在工件的窄侧上的设备的有利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放射装置160。放射装置160与前面参考图1至5所述的放射装置44的区别在于,取代第一红外线辐射器46和平行于第一红外线辐射器46定向的第二红外线辐射器48,使用到多个分别竖直定向且在进给方向34上并排布置的红外线辐射器162,这些红外线辐射器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且可以与棱边材料12的进给运动同步地依次接通和/或关断。以类似于通过使用遮光物152的方式,通过能与棱边材料12的进给运动同步地依次关断的红外线辐射器162确保其余的棱边材料实际上不被加载红外线射束。分离刀154(图8中未示出)可以按与在图7中示意性示出的设计方案相同的方式布置在放射装置160与工件14之间的区域中。其余的棱边材料可以借助分离刀来断开并且紧接着可以反向于进给方向34地从射束加载区76中被拉出,其中,其余的棱边材料不被加载红外线射束,这是因为红外线辐射器162在其余的棱边材料进入射束加载区76中时与棱边材料的运动同步地关断。因此,其余的棱边材料可以用于对另外的工件的窄侧进行涂层。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在图8中示出的有利实施方式的出众之处也在于棱边材料的特别小的损耗。在将棱边材料引入到射束加载区中时,红外线辐射器162可以按照有利方式与棱边材料12的进给运动同步地依次开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