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刀

申请号 CN00122770.X 申请日 2000-08-14 公开(公告)号 CN1284420A 公开(公告)日 2001-02-21
申请人 斯坦利公司; 发明人 理查德·吉尔伯特;
摘要 一种多用刀,包括两个细长刀柄部和一个刀片承载组件。该刀片承载组件承载的刀片设置成可从刀柄的前端突出。上刀柄部具有一个通过其后端部的孔。当刀组装时,两个刀柄部彼此相对地沿纵向滑动,上刀柄部向下刀柄部的前方移动,一直到下刀柄部的后端附近的一个闭 锁 部件与上刀柄部内的孔的前边缘锁闩式 啮合 。上刀柄部的前端附近形成了互锁元件,各互锁元件在相应的上刀柄部的互锁元件的底部具有一个成整体的向后突出部件。上刀柄部另外还包括一个向前的突出部,后者接收于在下刀柄部的前端中形成的一个纵向延伸的缝隙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用刀,包括:
一个细长的刀柄,该刀柄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刀柄在其中限 定了一个空腔,并且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腔中的承载导向结构,所述 细长刀柄包括一个第一塑料刀柄部和一个匹配的第二塑料刀柄部, 各刀柄部具有一个对应于所述细长刀柄前端和后端的前端和后端;
可释放的紧结构,其与第一刀柄部和第二刀柄部相关,所述 可释放的锁紧结构构造和设置成可释放地将第一刀柄结构锁紧到 第二刀柄结构上;
构造并设置的一个刀片承载组件,以承载刀片,并且可以在纵 向相对于所述刀柄在承载导向结构上相互滑动,其目的是选择性地 将所述刀片从刀柄的前端伸出或者缩回到所述空腔中;
所述第一刀柄部包括:
第一互锁结构,其包括向前延伸的第一凸起和一对向后延伸的 第一凹槽,以及
一个接近所述第一刀柄部前端并且向着所述第一刀柄部前端延 伸的第一突出部;
所述第二刀柄部包括:
第二互锁结构,其包括向后延伸的一对第二凸起和一对向前延 伸的第二凹槽,以及
一个接近第二刀柄部前端的纵向缝隙;
所述第一和第二刀柄部这样构造和设置,即,通过相对于所述 第二刀柄部沿纵向位移所述第一刀柄部,以彼此配合而形成细长刀 柄,使得:(ⅰ)所述第一互锁结构的第一凸起可操作地与第二互锁 结构的第二凹槽啮合,(ⅱ)所述第二互锁结构的第二凸起可操作地 与第一互锁结构的第一凹槽啮合,(ⅲ)所述第一刀柄部的所述突 出部向前延伸到在第二刀柄部的前端中形成的纵向缝隙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一个内侧表面和在第二刀柄部的前 端中形成的缝隙的一个相对的内表面在刀柄的前端限定了一个开 口,通过该开口刀片能够伸出和缩回,
所述可释放的锁紧结构防止所述第一刀柄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刀 柄部的纵向位移,从而防止第一刀柄部和第二刀柄部分开,
所述可释放的锁紧结构可释放地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刀柄部纵向 彼此相对地位移,使得:(ⅰ)所述第一凸起沿纵向移出所述第二凹 槽,(ⅱ)所述第二凸起沿纵向移出所述第一凹槽,(ⅲ)所述突出 部纵向移出所述缝隙,从而允许所述第一和第二刀柄部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其特征在于,可释放的互 锁结构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刀柄部和第二刀柄部之一的一个后端部 而形成的一个孔,和一个在另一个第二刀柄部上成整体形成的、可 弹性偏斜的闭锁元件,所述闭锁元件为基本上向前延伸到所述孔中 的悬臂形式,所述闭锁元件的一个前端与所述孔的一个前边缘锁闩 式啮合,并且通过穿过所述孔施加的手动压沿纵向偏置成锁闩式 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 第二互锁结构分别成整体地形成了所述第一和第二刀柄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互锁 装置包括一个相对的纵向突出元件和在相对的刀柄部上的互补的 凹槽,在所述刀柄部相对地纵向运动时两者互相配合,以保持和释 放所述两部分之间的锁紧啮合。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多用刀,其包括一个细长的刀柄和一个刀片承 载组件,该刀柄由两个细长的刀柄部形成,并且两个刀柄部通过相 互紧并重叠的鼻部和一个可释放的锁紧结构保持在一起。

在多用刀领域,已经提出许多种将两个相互匹配的半边刀柄部 固定在一起的装置。一种提供简单匹配的多用刀柄部的方案是,在 一个刀柄部的前端设置一个向前突出的突出部,而在另一个刀柄部 的前端形成一个缝隙。一个刀柄部的突出部插入另一个刀柄部的缝 隙中,刀柄部的后部可释放地彼此固定。

已经发现,利用突出部和缝隙的连接设置具有下述优点,当在 特别恶劣的操作中、对一个延伸出的刀片施加一个弯曲或者扭转 时,可以防止刀柄部彼此张开。这主要是由于,在这种突出部和缝 隙式设置的刀柄部之间的连接向着刀片的最前端,而在该处会遇到 很大的分离力。

在另一个方案中,在与本申请有相同发明人的共同转让的美国 专利5,121,544中,描述了一种多用刀。该多用刀的细长的刀柄不 需要附加的工具就能够组装和拆卸。通过相对沿纵向滑动匹配的刀 柄部中的一个而组装刀,直到靠近一个刀柄部的后端的一个闭锁部 件咬合到与另一个刀柄部中形成的一个孔的前边缘闭锁啮合为止。 在各刀柄部上形成的延伸侧翼部彼此配合并且叠置,从而使各刀柄 部的向前部互锁。在美国专利No.5,005,290中公开了一种类似的 互锁装置,其也具有与本申请共同的发明关系。众所周知,该互锁 装置因为其容易组装的优点而是有利的。在专利No.5,005,290中, 通过在每一个互锁元件上包括一个楔入表面,互锁还用于夹住刀 柄部之间的刀片。公开的美国专利5,121,544和5,005,290在此作为 参考。

因此,“楔入锁紧”式设置以及凸起部和缝隙式设置一直被认 为是连接多用刀柄部元件的相互独立的方式,因为一直认为没有必 要或者动机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然而许多多用刀柄都是由金属制成的,以提供一种粗旷的、长 寿命的产品,从成本度考虑,塑料是一种可选择的材料。但是, 申请人发现,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使用突出部和缝隙设置的塑料 刀柄当刀片被施加扭转或弯曲载荷时,承受较高的应力,可能会自 动断裂(特别是在形成缝隙的较薄的塑料部分)。另外,因为这种 类型的连接位于刀柄的最前端,在多用刀掉落时它会承受直接的冲 击。

为了排除这种问题,对于这种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一 个显然的方案是通过例如使用一个金属插件或通过使用一个更大 的塑料部分形成缝隙来增强刀柄的前端。然而,根据本发明,本申 请人已经想到一个非显而易见的方案,即提供一个塑料多用刀柄, 该刀柄结合使用突出部/缝隙和楔入锁紧连接,同时不改变或加固 突出部/缝隙连接。这种设置在突出部/缝隙结构失效的情况下,保 持了刀柄部的连接关系。另外,已经发现,阻止扩张的力更均匀地 沿着刀柄的长度分布,使应力不会集中。这降低了使用过程中刀柄 元件的张开或分离,同时还通过分布扩张力增加了对破裂的阻力。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细长刀柄的多用刀,该刀柄具有 前端和后端。刀柄在其中限定了一个空腔,并且包括设置在空腔中 的承载导向结构。细长刀柄包括一个第一塑料刀柄部和一个匹配的 第二塑料刀柄部,各刀柄部具有一个对应于细长刀柄前端和后端的 前端和后端。可释放锁紧结构与第一刀柄部和第二刀柄部相关,用 来可释放地将第一刀柄结构锁紧到第二刀柄结构上。形成并设置了 一个刀片承载组件,以承载刀片,并且在纵向相对于刀柄在承载导 向结构上可以相互滑动,其目的是选择性地将刀片从刀柄的前端伸 出或者缩回到空腔中。第一刀柄部包括第一互锁结构,其包括向前 延伸的第一凸起和一个向后延伸的第一凹槽,以及一个接近第一刀 柄部前端并且向着第一刀柄部前端延伸的一个突出部。第二刀柄部 包括第二互锁结构,其包括向后延伸的第二凸起和向前延伸的第二 凹槽,以及一个接近第二刀柄部前端的纵向缝隙。第一和第二刀柄 部这样构造和设置,即,通过相对于第二刀柄部沿纵向位移第一刀 柄部,以彼此配合而形成细长刀柄,使得:(ⅰ)第一互锁结构的第 一凸起可操作地与第二互锁结构的第二凹槽啮合,(ⅱ)第二互锁结 构的第二凸起可操作地与第一互锁结构的第一凹槽啮合,(ⅲ)第 一刀柄部的突出部向前延伸到在第二刀柄部的前端中形成的纵向 缝隙中。突出部的一个内侧表面和在第二刀柄部的前端中形成的缝 隙的一个相对的内表面在刀柄的前端限定了一个开口,刀片能够通 过该开口伸出和缩回。可释放的锁紧结构防止了第一刀柄部相对于 第二刀柄部的纵向位移,从而防止了第一刀柄部和第二刀柄部分 开。可释放的锁紧结构可释放地使第一和第二刀柄部纵向彼此相对 地位移,使得:(ⅰ)第一凸起沿纵向移出第二凹槽,(ⅱ)第二凸起 沿纵向移出第一凹槽,(ⅲ)突出部纵向移出缝隙,从而允许第一 和第二刀柄部分开。

结合附图,通过阅读下面的说明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可以对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性质以及操作本发明的方法和结构元 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有更清楚的理解,它们都构成了本发明公开的 一部分,并且其中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各图中相应的部件。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多用刀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多用刀的后视图;

图3是沿图1的3-3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到图3的刀的俯视图;

图5是图1到图4的刀的一个分解仰视图;

图6是图1到图5的刀的刀片的刀片承载组件和两个刀柄部的 内侧的视图;

图7、8和9分别是图1到图6的刀片承载组件的正视图、侧视 图和端视图;

图10到11是根据本发明的多用刀的前端的部分透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举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图示的多用刀1包括一个细长刀柄2和一个刀片承载组件5。 该刀柄2由第一和第二细长刀柄部3、4形成,最好由一个塑料材 料,例如A.B.S形成。刀片6安装在刀片承载组件5上,后者支承 在刀柄2中。刀片承载组件5在刀柄2中、沿着导向装置7朝着或 者离开刀柄2的前端滑动,以伸出或者缩回刀片6。当伸出时,刀 片6从一个出口缝隙52中突出。刀片承载组件5设有一个弹性偏 置的按纽11,该按纽11通过在上刀柄部3中的一个细长槽12突出, 以伸出或者缩回刀片6。按纽11被偏压成与在上刀柄部3上的内齿 形部13在槽12的每一侧可释放地啮合。

第一或者上刀柄部3在靠近其前端9的地方形成一个第一互锁 结构,该互锁结构包括一对向前延伸的第一凸起14、15和一对向 后延伸的第一凹槽18,19。第一凸起14,15最好为分别在上刀柄 部3的顶侧和底侧的两个向下、纵向向前突出的侧翼部或凸起,并 且向后与上刀柄部3的前端9隔开。上刀柄部3的各凸起14,15 在侧翼部的底部分别具有一个整体式向前突出的部件16,17,从 而以所述的方式与下刀柄部互锁。一个平坦的倾斜突出部50从上 刀柄部3的前端突出。

第二或者下刀柄部4向着其前端形成一个第二互锁结构,该第 二互锁结构包括一对向后延伸的第二凸起20、21和一对向前延伸 的第二凹槽24,25。各互锁凸起20,21最好为下刀柄部4的侧翼 部的形式,并且分别具有一个成整体地、向后突出的部件22,23, 从而叠置并因此与上刀柄部3的相应侧翼部14,15的底部的向前 突出的部件16,17互锁。

特别如图6所示,分别在凸起20,21的后面、在下刀柄部4 中形成的两个凹槽24,25接收上刀柄部3的两个凸起14,15。类 似地,上刀柄部3在凹槽18和19处被切除,以便分别接收下刀柄 部4的侧翼部21,20,用来在刀柄2的前端8处将两个刀柄部3, 4互锁在一起。

一个倾斜缝隙52沿纵向在下刀柄部4的前端10中形成,该前 端10以连续的、不间断的方式设置了包围住缝隙52的结构。如图 10和11的部分透视图所示,缝隙52基本为矩形形状,并且在两 个相对的长壁部70,72和两个相对的短壁部74和76之间。缝隙 52的以已知的方式构造和设置用来接收突出部50。

可释放的锁紧结构与第一和第二刀柄部相关,并且可释放地将 第一刀柄结构锁紧于第二刀柄结构。

可释放的刀柄结构防止第一刀柄部相对于第二刀柄部的纵向位 移,从而防止第一刀柄部与第二刀柄部分开。优选地,可释放的锁 紧结构主要由一个设置在一个刀柄部上的闭锁元件和一个设置在 另一个刀柄部上的闭锁啮合部构成,如下文所述。

在优选的结构中,上刀柄部3具有一个在其的后端部61中形成 的一个孔26。一个凸起27从孔26的后边缘指向前,并且与在下 刀柄部4的凹槽28中的一个后壁29啮合,以便在刀柄2的后端将 两刀柄部3,4互锁在一起。

下刀柄部4具有一个弹性可偏斜的,成整体地形成的闭锁元件 31,当两个刀柄部3,4组装在一起时,该闭锁元件31占据了上刀 柄部3的孔26。闭锁元件31为基本上向前延伸的悬臂的形式,并 且与刀片6的平面形成一个角度,从而从其与下刀柄部4的主体部 33的后端的连接点32处突入孔26中。闭锁元件31的前端34为 台阶形状,提供了一个窄的、向前突出的凸缘35。当两个刀柄部3, 4组装在一起时,闭锁元件31的前端34锁闩式地与孔26的前边 缘36啮合。在上刀柄部3中的孔26的前边缘36向下压在闭锁元 件31的凸缘35上,给予保持锁闩式啮合的闭锁元件31一个轻微 的弹性偏斜。

上刀柄部3的一个内部的、整体突出部37从上刀柄部的顶壁 38向下突出,并且沿纵向与下刀柄部4的一个内部的突肋39的后 部啮合,从而趋向于将下刀柄部4推向上刀柄部3的前方,并且因 而沿纵向将刀柄2的闭锁元件31的前端34偏置成与孔26的前边 缘36锁闩式啮合。

当两刀柄部3,4组装在一起,在上刀柄部3的前端的凸起14, 15通常装配在下刀柄部4前端的凸起20,21的后面,通过将下刀 柄部的侧翼部件22,23叠置在上刀柄部侧翼部件16,17上而互相 锁紧,如上所述。突出部50延伸到缝隙52中。闭锁元件31的外 表面或者上表面40跟随着环绕孔26的边缘的上刀柄部3的外表面 或者上表面41的轮廓,相对于刀片6的平面倾斜。闭锁元件31通 过手动作用在孔26的闭锁元件31的上表面40上的压力而弹性地 偏斜出与孔26的前边缘36的锁闩式啮合。因为闭锁元件31和刀 片6的平面形成一个角度,闭锁元件31的脱开需要下刀柄部4克 服上刀柄部3的叶片弹簧37的弹性偏置而轻微地向后运动。两刀 柄部3,4因而可以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沿纵向位移,上刀柄部3 相对于下刀柄部4向后移动,脱开在刀柄2的前端和后端的互锁部 3和4,分开两刀柄部3,4,替换刀片6。因此,可以理解刀柄2 能够拆开而不需要工具,例如螺丝刀或者扳手

当刀1重新组装后,两刀柄部3,4彼此沿纵向相对滑动,上刀 柄部3向下刀柄部4的前方移动,一直到闭锁元件31与在上刀柄 部3中的孔26的前边缘36锁闩式啮合。

如图7到9所示,刀片承载组件5为传统的结构,其包括一个 受压的金属片42和前述按纽11,该按纽11可以是一个塑料按纽, 并且组装在金属片42的向上弯曲的悬臂状弹簧部分43上。按纽11 具有侧凸起44与上刀柄部3的齿13啮合。金属片42上形成的通 常的凸起45与刀片6的非切割边缘中的凹槽46啮合,从而以传统 的方式将刀片6与刀片承载组件5互相锁紧在一起。通过沿纵向相 对于刀柄2滑动刀片承载组件5而将刀片6伸出。弹簧43驱使凸 起42进入上述齿中,从而可释放地将承载组件5保持在给定的位 置。

如图10所示,形成缝隙52的部件的壁部72具有几个加厚部 73,该加厚部73与突出部50配合,从而在他们之间限定了一个间 隙80。刀片6延伸穿过突出部50的内侧表面和加厚部73的一个 相对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80。因为缝隙52具有包围着突出部50 的连续、不间断的结构,刀柄部阻止被作用在刀片6上的侧向力或 者扭转力打开。

本发明已经结合到目前为止被认为是最有实践性的和最优选的 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 而是试图覆盖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改进和等 价设置。

另外,应当注意,不包括35U.S.C.§112( 6)条所述的格式, “用于完成特定功能的装置”的所附权利要求书不会受35U.S.C. §112( 6)条的干涉,而只限于结构、材料或者如本说明书中所描 述的作用或其等价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