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坚果分级破壳机

申请号 CN201610302541.9 申请日 2016-05-10 公开(公告)号 CN105768120A 公开(公告)日 2016-07-20
申请人 云南木河云生果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巍;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农产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坚果分级破壳机。 机体 为中空的 箱体 结构,由分级区和破壳区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级区由输送槽、设置在机体上部内的第一层横板、设置在第一层横板上的回转装置、分级管组成;所述的回转装置的进口端与输送槽的出口端相连通,回转装置的出口端与分级管连接。本发明的 破碎 叶片 上设有楔形的凸起,使得本发明的破碎叶片在破碎时能够更好 挤压 坚果从而对坚果施加更大的压 力 ,便于坚果破碎;由于设置有回转装置,使得坚果在从输送槽进入分级管的途中全程无死 角 ,不会造成坚果的堵塞。
权利要求

1.一种坚果分级破壳机,机体为中空的箱体结构,由分级区和破壳区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级区由输送槽、设置在机体上部内的第一层横板、设置在第一层横板上的回转装置、分级管组成;所述的回转装置的进口端与输送槽的出口端相连通,回转装置的出口端与分级管连接;所述的分级管为两根呈“八”字状设置的圆管,分级管与平方向的夹
10-45度;所述的破壳区设置在分级区下部,由第二层水平板、纵向隔板、下果斜板、第三层水平板、后隔板、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破碎叶片组成;所述的纵向隔板至少为两;所述的第二层水平板、纵向隔板、后隔板、第三层水平板和机体一侧共同构成若干个破壳腔;所述的转轴穿过纵向隔板设置,每个破碎腔中均设有一个破碎叶片;构成每个破碎腔的第二层水平板上设有下果孔,第三层水平板上设有下料口;所述的下果斜板上端连接到纵向隔板,下端连接到下果孔的边缘;所述的转轴一端连接到减速电机;所述的机体下部一侧设有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坚果分级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碎叶片为圆形,所述的破碎叶片一侧表面上设有至少一块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坚果分级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碎叶片一侧表面上设有四块凸起,所述的凸起为楔形且相邻两个凸起之间的夹角为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坚果分级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分级管之间的距离为14-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坚果分级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碎叶片和与其距离最短的纵向隔板之间的间距为13-3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坚果分级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装置为直径上设有隔板的半圆形,隔板一侧较大开口为进口端,较小开口为出口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坚果分级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底部设有出料斜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坚果分级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槽的底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7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坚果分级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隔板和纵向隔板为带有磨砂的板。

说明书全文

一种坚果分级破壳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坚果分级破壳机。

背景技术

[0002] 坚果破壳机械通常有冲压式、压板式。冲压式破壳采用冲床和磨具,以一定的压和间距冲压坚果,从而达到破壳的目的。压板式采用两平行板相互挤压破壳。现有的坚果破壳机械存在间距不可调,速度慢,需要大量人力辅助,破硬壳效果和效率都比较低下,果仁完整率也不理想的缺点。
[0003] 在坚果分级方面,现有技术是用一种分级式桶状筛网,上面打直径不同的孔,旋转筛网桶达到分级目的,此种设备存在能耗大、噪音大的缺点,且在分级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坚果堵塞筛网孔的问题。
[0004] 现有技术中,对坚果进行分级和破壳往往是采用两个不同的设备,单纯采用破壳机对未分级的坚果进行破壳时,由于坚果直径的差异,使得破碎不均匀,破碎效率低下。而采用先分级再破壳的方法处理坚果时,需单独对坚果进行分级和破壳,由于采用两套设备,故能耗增大、设备安装占用空间较大,给生产和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时具有分级和破壳功能的坚果加工设备,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坚果分级破壳机,机体为中空的箱体结构,由分级区和破壳区组成,所述的分级区由输送槽、设置在机体上部内的第一层横板、设置在第一层横板上的回转装置和分级管组成;所述的回转装置的进口端与输送槽的出口端相连通,回转装置的出口端与分级管连接;
所述的分级管为两根呈“八”字状设置的圆管,分级管与平方向的夹为10-45度;所述的破壳区设置在分级区下部,由第二层水平板、纵向隔板、下果斜板、第三层水平板、后隔板、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破碎叶片组成;所述的纵向隔板至少为两块;所述的第二层水平板、纵向隔板、后隔板、第三层水平板和机体一侧共同构成若干个破壳腔;所述的转轴穿过纵向隔板设置,每个破碎腔中均设有一个破碎叶片;构成每个破碎腔的第二层水平板上设有下果孔,第三层水平板上设有下料口;所述的下果斜板上端连接到纵向隔板,下端连接到下果孔的边缘;所述的转轴一端连接到减速电机;所述的机体下部一侧设有出料口。
[0006] 所述的破碎叶片为圆形,所述的破碎叶片一侧表面上设有至少一块凸起。
[0007] 所述的破碎叶片一侧表面上设有四块凸起,所述的凸起为楔形且相邻两个凸起之间的夹角为90度。
[0008] 所述的两根分级管之间的距离为14-35mm。
[0009] 所述的破碎叶片和与其距离最短的纵向隔板之间的间距为13-33mm。
[0010] 所述的回转装置为直径上设有隔板的半圆形,隔板一侧较大开口为进口端,较小开口为出口端。
[0011] 所述的机体底部设有出料斜板。
[0012] 所述的输送槽的底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70度。
[0013] 所述的后隔板和纵向隔板为带有磨砂的钢板。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将坚果分级设备和破壳设备完美的结合为一体,能够同时满足坚果“分级+破壳”的生产要求,设备占地面积小,安装调试方便;
(2)本发明的设备在分级时采用的是“八”字状的倾斜圆管,分级准确,坚果分级过程中从上往下运动,利用了坚果自身的重力运动,不需要消耗能源从而节约了能源;
(3)本发明的设备先对坚果进行分级,然后再对准确分级后的坚果进行破壳,每个破碎腔中所破的坚果直径都相对接近,更容易控制,极高的提高了坚果破碎的速度和效率;
(4)本发明的破碎叶片上设有楔形的凸起,使得本发明的破碎叶片在破碎时能够更好挤压坚果从而对坚果施加更大的压力,便于坚果破碎;
(5)由于设置有回转装置,使得坚果在从输送槽进入分级管的途中全程无死角,不会造成坚果的堵塞。
[0015] (6)后隔板和纵向隔板为磨砂钢板,从而保证了坚果在破碎过程中所需要的摩擦力,使得坚果在破碎过程中不易打滑,更有利于破碎。
[0016]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方便、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采用本发明的设备对坚果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7] 说明书附图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破碎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第一层横板,3-输送槽,4-分级管,5-纵向隔板,6-转轴,7-破壳腔,8-破碎叶片,9-第三层水平板,10-第二层水平板,11-下果斜板,12-隔板,13-后隔板,14-出料斜板,15-下果孔,16-凸起,17-回转装置,18-下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0019] 实施例1一种坚果分级破壳机,机体(1)为中空的箱体结构,由分级区和破壳区组成,所述的分级区由输送槽(3)、设置在机体上部内的第一层横板(2)、设置在第一层横板上的回转装置(17)和分级管(4)组成;所述的回转装置的进口端与输送槽的出口端相连通,回转装置的出口端与分级管连接;所述的分级管为两根呈“八”字状设置的圆管,分级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度;所述的破壳区设置在分级区下部,由第二层水平板(10)、纵向隔板(5)、下果斜板(11)、第三层水平板(9)、后隔板(13)、转轴(6)和设置在转轴上的破碎叶片(8)组成;所述的纵向隔板至少为两块;所述的第二层水平板、纵向隔板、后隔板、第三层水平板和机体一侧共同构成若干个破壳腔(7);所述的转轴穿过纵向隔板设置,每个破碎腔中均设有一个破碎叶片;构成每个破碎腔的第二层水平板上设有下果孔(15),第三层水平板上设有下料口(18);所述的下果斜板上端连接到纵向隔板,下端连接到下果孔的边缘;所述的转轴一端连接到减速电机;所述的机体下部一侧设有出料口。
[0020] 所述的破碎叶片为圆形,所述的破碎叶片一侧表面上设有一块凸起(16)。
[0021] 所述的两根分级管之间的最短的距离为14mm,最长的距离为35mm。
[0022] 所述的破碎叶片和与其距离最短的纵向隔板之间的间距最短为13mm,最长为33mm。
[0023] 所述的回转装置为直径上设有隔板(12)的半圆形,隔板一侧较大开口为进口端,较小开口为出口端。
[0024] 所述的机体底部设有出料斜板(14)。
[0025] 所述的输送槽的底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度。
[0026] 所述的后隔板和纵向隔板为带有磨砂的钢板。
[0027] 实施例2一种坚果分级破壳机,机体为中空的箱体结构,由分级区和破壳区组成,所述的分级区由输送槽、设置在机体上部内的第一层横板、设置在第一层横板上的回转装置和分级管组成;所述的回转装置的进口端与输送槽的出口端相连通,回转装置的出口端与分级管连接;
所述的分级管为两根呈“八”字状设置的圆管,分级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2度;所述的破壳区设置在分级区下部,由第二层水平板、纵向隔板、下果斜板、第三层水平板、后隔板、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破碎叶片组成;所述的纵向隔板至少为两块;所述的第二层水平板、纵向隔板、后隔板、第三层水平板和机体一侧共同构成若干个破壳腔;所述的转轴穿过纵向隔板设置,每个破碎腔中均设有一个破碎叶片;构成每个破碎腔的第二层水平板上设有下果孔,第三层水平板上设有下料口;所述的下果斜板上端连接到纵向隔板,下端连接到下果孔的边缘;所述的转轴一端连接到减速电机;所述的机体下部一侧设有出料口。
[0028] 所述的破碎叶片为圆形,所述的破碎叶片一侧表面上设有两块楔形凸起。
[0029] 所述的两根分级管最上端之间的距离14mm,最下端之间的距离为35mm。
[0030] 所述的破碎叶片为四片,每片破碎叶片(从左向右)和与其距离最短的纵向隔板之间的间距依次为13mm、20mm、27mm、33mm。
[0031] 所述的回转装置为直径上设有隔板的半圆形,隔板一侧较大开口为进口端,较小开口为出口端。
[0032] 所述的机体底部设有出料斜板。
[0033] 所述的输送槽的底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0度。
[0034] 所述的后隔板和纵向隔板为带有磨砂的钢板。
[0035] 采用本实施例的破壳机和采用现有的不带分级装置的破壳机同时分别对2吨澳洲坚果进行破壳处理,各项数据如表1所示。
[0036] 表1:与不带分级装置的破壳机对比情况对比项目 处理时间(h) 破壳率(%) 果仁完整率(%)
本实施例 20 大于99% 大于90%
冲压式破碎 50 70%-90% 20%-40%
压板式破碎 40 70%-90% 20%-40%
由表1可知,处理相同数量的坚果,采用本实施例比采用现有的冲压式破碎机和压板式破碎机用时更短,处理后的坚果破壳率远高于其他两种设备,处理后得到的坚果仁完整率更高。
[0037] 实施例3一种坚果分级破壳机,机体为中空的箱体结构,由分级区和破壳区组成,所述的分级区由输送槽、设置在机体上部内的第一层横板、设置在第一层横板上的回转装置和分级管组成;所述的回转装置的进口端与输送槽的出口端相连通,回转装置的出口端与分级管连接;
所述的分级管为两根呈“八”字状设置的圆管,分级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度;所述的破壳区设置在分级区下部,由第二层水平板、纵向隔板、下果斜板、第三层水平板、后隔板、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破碎叶片组成;所述的纵向隔板至少为两块;所述的第二层水平板、纵向隔板、后隔板、第三层水平板和机体一侧共同构成若干个破壳腔;所述的转轴穿过纵向隔板设置,每个破碎腔中均设有一个破碎叶片;构成每个破碎腔的第二层水平板上设有下果孔,第三层水平板上设有下料口;所述的下果斜板上端连接到纵向隔板,下端连接到下果孔的边缘;所述的转轴一端连接到减速电机;所述的机体下部一侧设有出料口。
[0038] 所述的破碎叶片一侧表面上设有四块凸起,所述的凸起为楔形且相邻两个凸起之间的夹角为90度。
[0039] 所述的两根分级管最上端之间的距离14mm,最下端之间的距离为35mm。
[0040] 所述的破碎叶片为四片,每片破碎叶片(从左向右)和与其距离最短的纵向隔板之间的间距依次为13mm、19mm、26mm、33mm。
[0041] 所述的回转装置为直径上设有隔板的半圆形,隔板一侧较大开口为进口端,较小开口为出口端。
[0042] 所述的机体底部设有出料斜板。
[0043] 所述的输送槽的底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80度。
[0044] 所述的后隔板和纵向隔板为带有磨砂的钢板。
[0045] 采用本实施例的破壳机和采用现有的分级装置和破壳装置分开设置的坚果分级破壳系统同时处理1吨澳洲坚果,各项数据见表2。
[0046] 表2:与“分级+破壳”系统对比表由表2可知,本发明的分级破碎装置同时具有分级和破碎功能,先对坚果按照直径进行分级,再将分好级的坚果分别破碎,破碎时每个破碎腔中只破碎直径相近似的坚果,故处理速度快,处理后的坚果中破碎均匀,很少存在未破碎的情况。另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设备还具有设备占地面积小,处理相同数量的坚果能耗低等特点。
[0047]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1、将澳洲坚果从分级破壳机顶部倒入;2、澳洲坚果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输送槽滚动到回转装置;3、澳洲坚果在回转装置中改变滚动方向后,进入到分级管上;4、澳洲坚果沿分级管从上往下滚动,在滚动过程中,直径较小的先从两根分级管之间的缝隙中落下进入破碎腔中,直径较大的继续沿着分级管滚动,直到两根分级管之间的缝隙大于坚果的直径从而使得坚果落下为止;5、进入破碎腔中的澳洲坚果在破碎叶片和后隔板、纵向隔板之间作用力下被挤压破碎;6、破碎后的坚果从下料口掉下后从出料口出料。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