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

申请号 CN201510984725.3 申请日 2015-12-25 公开(公告)号 CN105581348A 公开(公告)日 2016-05-18
申请人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叶石华; 林静; 贲少辉; 李新超; 陈琼山; 黎家宝;
摘要 本 发明 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实现灯笼桂圆肉的自动化生产,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该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包括由 驱动轮 及环形传送带构成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带上设有用于夹紧龙眼的龙眼夹紧座;该自动生产设备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将龙眼壳割出环形缝的压紧与环割机构、用于将龙眼壳、肉、核分离的壳肉核分离机构、用于将龙眼夹紧座上的龙眼壳推出的退壳机构。本发明的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在环割、抓核、壳肉分离、蒂壳分离、肉核分离、放核、放壳等多个环节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制作速度和产出率,安全环保,产品 质量 完全可以与人工挖出比拟,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驱动轮及环形传送带构成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带上设有用于夹紧龙眼的龙眼夹紧座;该自动生产设备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将龙眼壳割出环形缝的压紧与环割机构、用于将龙眼壳、肉、核分离的壳肉核分离机构、用于将龙眼夹紧座上的龙眼壳推出的退壳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龙眼夹紧座包括一个弹性材料制成的管状体,所述管状体的顶端设有沿管状体轴向延伸的若干条收缩缝,管状体内壁设有环形台阶,所述管状体内还活动安装有退壳活动塞,所述退壳活动塞的一端架设于所述环形台阶上,另一端露出于管状体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的顶端设有环绕管状体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安装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在弹簧槽的下方设有环绕管状体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与环割机构包括一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安装有驱动器,固定支架下方通过中空的转轴安装有刀架,所述驱动器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转轴相连,以带动刀架旋转;所述固定支架上还固定有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穿过所述转轴;所述刀架活动安装有垂直于转轴的径向活动轴,所述径向活动轴的一端端部安装有刀片;所述径向活动轴设有凸部,所述径向活动轴上套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凸部相抵,另一端与刀架相抵,以推动径向活动轴向转轴方向移动;所述刀架固定有距离调整气缸,刀架通过离合转轴安装有离合杠杆,所述距离调整气缸的活塞杆朝向于离合杠杆的一端,所述离合杠杆的另一端与径向活动轴的凸部相抵,并与复位弹簧分别位于凸部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的底端安装有压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肉核分离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平架、第二水平架和第三水平架;所述第一水平架固定有分离气缸和放核气缸,所述第二水平架固定有拨叉气缸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三水平架的底面安装有肉核分离圈;所述第二水平架设有第一通孔,第三水平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分离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板固定有空心的抓核圆管,所述抓核圆管向下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肉核分离圈,所述放核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有放核柱,所述放核柱向下伸入到抓核圆管内;所述抓核圆管在第二水平架和第三水平架之间的部分套有蒂壳分离圆管和压调整弹簧,所述蒂壳分离圆管的上部设有外径大于第一通孔直径的环形限位台阶,所述蒂壳分离圆管的下部穿过第二通孔;所述压力调整弹簧的底端与蒂壳分离圆管的上部相抵,压力调整弹簧的顶端与第二水平架的底部相抵;所述抓核圆管的底端边缘分布有若干抓核爪;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有驱动齿轮,所述蒂壳分离圆管的外周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配合的从动齿轮;所述拨叉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有朝向蒂壳分离圆管方向的拨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水平架的底面通过调心拉力弹簧安装有肉核分离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蒂壳分离圆管的管壁底端轴向截面为锥形,并且底端为锯齿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壳机构为固定设置于传送带所围成区域内的弧形板或斜面板。

说明书全文

一种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桂圆因其种圆黑光泽,种脐突起呈白色,看似传说中"龙"的眼睛,所以也叫“龙眼”。新鲜的龙眼肉质极嫩,汁多甜蜜,美味可口,实为其他果品所不及。龙眼带壳带核晒干后,叫龙眼干。如果是去壳去核,只留果肉,晒干后就叫桂圆肉。桂圆肉具有滋阴养颜、补中益气、开胃益脾等作用,其药用价值可媲美北国人参,故有南国人参之称。
[0003] 桂圆肉按形状分可分灯笼肉和片肉,其中灯笼桂圆肉是去除了龙眼壳及龙眼核的果肉部分,目前紧(仅)靠人工来去除果核及果壳,工作效率低,在人工费用逐渐升高的情况下,有必要开发一种自动装置来实现灯笼桂圆肉的自动化生产,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实现灯笼桂圆肉的自动化生产,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本发明的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包括由驱动轮及环形传送带构成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带上设有用于夹紧龙眼的龙眼夹紧座;该自动生产设备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将龙眼壳割出环形缝的压紧与环割机构、用于将龙眼壳、肉、核分离的壳肉核分离机构、用于将龙眼夹紧座上的龙眼壳推出的退壳机构。
[0005] 具体来说,所述龙眼夹紧座包括一个弹性材料制成的管状体,所述管状体的顶端设有沿管状体轴向延伸的若干条收缩缝,管状体内壁设有环形台阶,所述管状体内还活动安装有退壳活动塞,所述退壳活动塞的一端架设于所述环形台阶上,另一端露出于管状体的底端。在将龙眼夹紧时,只需要人工将龙眼按蒂部向上方向放置于管状体的顶端。待传送带将龙眼夹紧座连同其上的龙眼一起传送至压紧与环割机构下方时,再由压紧与环割机构的压紧气缸带动压板向下将龙眼压入管状体内,由于管状体的顶端具有收缩缝,因此可以扩张,同时可以利用自身的弹性将龙眼夹紧。而需要退壳时,只需要利用退壳机构将退壳活动塞向管状体的顶端方向移动,退壳活动塞就可以将夹于管状体顶端的龙眼壳推出。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管状体的顶端设有环绕管状体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安装有弹簧,上述弹簧可以利用弹性将管状体向中间轴线方向压迫,从而将龙眼夹紧。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管状体在弹簧槽的下方设有环绕管状体的凹槽,上述凹槽可以减少管状体的壁厚,降低该凹槽处的强度,从而使得管状体在凹槽上方部位处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缩放。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管状体的内壁设有防滑纹,以便于夹紧龙眼。
[0009] 具体来说,所述压紧与环割机构包括一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安装有驱动器,固定支架下方通过中空的转轴安装有刀架,所述驱动器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转轴相连,以带动刀架旋转;所述固定支架上还固定有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穿过所述转轴;所述刀架活动安装有垂直于转轴的径向活动轴,所述径向活动轴的一端端部安装有刀片;所述径向活动轴设有凸部,所述径向活动轴上套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凸部相抵,另一端与刀架相抵,以推动径向活动轴向转轴方向移动;所述刀架固定有距离调整气缸,刀架通过离合转轴安装有离合杠杆,所述距离调整气缸的活塞杆朝向于离合杠杆的一端,所述离合杠杆的另一端与径向活动轴的凸部相抵,并与复位弹簧分别位于凸部的两侧。
[0010] 当龙眼夹紧座连同其上夹紧的龙眼随着传送带运行到压紧与环割机构处时,传送带停止,压紧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将龙眼向下压紧在龙眼夹紧座上,此时刀片正对龙眼;然后距离调整气缸的活塞杆缩回,径向活动轴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朝向转轴方向移动,使得刀片压紧于龙眼上;驱动器带动刀架旋转,刀片绕龙眼一圈或者数圈,将龙眼壳割出环形裂缝,完成环割,此时距离调整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克服复位弹簧的弹而撬动离合杠杆绕离合转轴转动,从而将径向活动轴向远离转轴的方向移动,使得刀片离开龙眼;最后驱动器将刀片调整至龙眼夹紧座的侧方,以避免刀片干涉到龙眼夹紧座的前行,传送带继续前行。上述驱动器可以为电动机,而传动机构可以为传动皮带或者链条等。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的底端安装有压板,以保证能够压紧龙眼,并避免对龙眼造成破坏。
[0012] 具体来说,所述壳肉核分离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平架、第二水平架和第三水平架;所述第一水平架固定有分离气缸和放核气缸,所述第二水平架固定有拨叉气缸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三水平架的底面安装有肉核分离圈;所述第二水平架设有第一通孔,第三水平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分离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板固定有空心的抓核圆管,所述抓核圆管向下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肉核分离圈,所述放核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有放核柱,所述放核柱向下伸入到抓核圆管内;所述抓核圆管在第二水平架和第三水平架之间的部分套有蒂壳分离圆管和压力调整弹簧,所述蒂壳分离圆管的上部设有外径大于第一通孔直径的环形限位台阶,所述蒂壳分离圆管的下部穿过第二通孔;所述压力调整弹簧的底端与蒂壳分离圆管的上部相抵,压力调整弹簧的顶端与第二水平架的底部相抵;所述抓核圆管的底端边缘分布有若干抓核爪;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有驱动齿轮,所述蒂壳分离圆管的外周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配合的从动齿轮;所述拨叉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有朝向蒂壳分离圆管方向的拨叉。
[0013] 在待加工的龙眼到来之前,分离气缸、放核气缸及拨叉气缸的活塞杆均处于缩回状态(即初始状态),拨叉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拨叉使蒂壳分离圆管处于高位;当龙眼夹紧座连同其上的龙眼(此时已完成龙眼壳的环割)随着传送带运行到壳肉核分离机构处时,传送带停止,分离气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带动抓核圆管向下移动,从而使抓核圆管的抓核爪插入到龙眼的龙眼核内并将龙眼核抓牢;然后拨叉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得蒂壳分离圆管在压力调整弹簧的作用下下移而与龙眼壳的上部分(即龙眼的蒂部)接触,在压力调整弹簧的作用下,蒂壳分离圆管无法一直随着龙眼壳向上移动,因此会给龙眼的蒂部施加一个作用力,此时驱动电机带动蒂壳分离圆管转动,蒂壳分离圆管就会对龙眼的蒂部进行环割,使得龙眼的蒂部破碎而与果肉分离,实现蒂壳分离;然后拨叉气缸的活塞杆缩回,使得蒂壳分离圆管重新回到高位;分离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缩回,带动抓核圆管向上移动;在抓核圆管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龙眼核连同果肉随之向上移动,而龙眼壳的下部分是被夹紧在龙眼夹紧座中的,因此龙眼核连同果肉会与龙眼壳的下部分分离,实现肉壳分离;
最后,果肉连同果核会与肉核分离圈接触,由于肉核分离圈的内径比龙眼核的外径大,但比龙眼肉的外径小,因而可实现肉核分离,果肉掉落。待分离气缸重新回到高位后,放核气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带动放核柱向下移动而与果核接触,果核就会在放核柱的作用下与抓核圆管的抓核爪分离。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水平架的底面通过调心拉力弹簧安装有肉核分离圈。通过调心拉力弹簧的变形作用,可以使肉核分离圈的轴心与龙眼核的轴心相对地接近,从而保证肉核分离的效果良好。
[0015] 进一步地,所述蒂壳分离圆管的管壁底端轴向截面为锥形,并且底端为锯齿状,这样当龙眼壳的上部分与蒂壳分离圆管接触时,可以将龙眼壳剥离。
[0016] 进一步地,所述肉核分离圈为弹性材料制成,以避免造成果肉的损伤。(删除此句)具体来说,所述退壳机构为固定设置于传送带所围成区域内的弧形板或斜面板。当龙眼夹紧座连同其上的龙眼壳下部分随着传送带运行到退壳机构处时,龙眼夹紧座中的退壳活动塞会与弧形板或斜面板接触,并在弧形板或斜面板的作用下逐渐向管状体的顶端方向移动,从而将夹于管状体顶端的龙眼壳推出,实现退壳。
[0017] 本发明的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在环割、抓核、壳肉分离、蒂壳分离、肉核分离、放核、放壳等多个环节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制作速度和产出率,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完全可以与人工挖出比拟,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的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的生产流程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的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发明中龙眼夹紧座的侧视图。
[0021] 图4是本发明中龙眼夹紧座的俯视图。
[0022] 图5是本发明中压紧与环割机构的侧视图。
[0023] 图6是本发明的压紧与环割机构中刀片、离合杠杆及距离调整气缸的配合示意图(即图5中的A-A度视图)。
[0024] 图7是本发明中壳肉核分离机构的侧视图。
[0025] 附图标示:1、驱动轮;2、传送带;3、龙眼夹紧座;31、管状体;32、收缩缝;33、环形台阶;34、退壳活动塞;35、弹簧槽;36、凹槽;4、压紧与环割机构;41、固定支架;42、驱动器;43、转轴;44、刀架;45、压紧气缸;451、压板;46、径向活动轴;461、凸部;462、复位弹簧;47、刀片;48、距离调整气缸;49、离合杠杆;491、离合转轴;5、壳肉核分离机构;51、支架;511、第一水平架;512、第二水平架;513、第三水平架;52、分离气缸;521、连接板;53、放核气缸;54、拨叉气缸;541、拨叉;55、驱动电机;551、驱动齿轮;56、肉核分离圈;561、调心拉力弹簧;57、抓核圆管;571、抓核爪;58、放核柱;591、蒂壳分离圆管;592、压力调整弹簧;5911、环形限位台阶;6、退壳机构;7、待加工龙眼。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7] 实施例1: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灯笼桂圆肉的自动生产设备包括由驱动轮1及环形传送带2构成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带2上设有用于夹紧龙眼7的龙眼夹紧座3;该自动生产设备沿传送带
2的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将龙眼壳割出环形缝的压紧与环割机构4、用于将龙眼壳、肉、核分离的壳肉核分离机构5、用于将龙眼夹紧座3上的龙眼壳推出的退壳机构6。为方便控制,上述传动机构为步进式传送,具体可由PLC等进行控制,实现传送带2的行进及停止。
[0028] 本实施例的灯笼桂圆肉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依次包括人工将龙眼7置位于龙眼夹紧座3上、将龙眼7压紧在龙眼夹紧座3上、对龙眼壳进行环割、抓住龙眼核、壳肉分离、蒂壳分离、肉核分离、放核、放壳等步骤,各机构具体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如下:龙眼夹紧座3包括一个弹性材料(具体可以为塑料)制成的管状体31,所述管状体31的顶端设有沿管状体31轴向延伸的若干条收缩缝32,管状体31内壁的下部设有环形台阶33,所述管状体31内还活动安装有退壳活动塞34,所述退壳活动塞34的一端较粗并架设于所述环形台阶33上,另一端较细并露出于管状体31的底端。
[0029] 管状体31的顶端设有环绕管状体31的弹簧槽35,所述弹簧槽35内安装有弹簧(图中未画出),上述弹簧可以利用弹性将管状体31向中间轴线方向压迫,从而将龙眼夹紧。
[0030] 管状体31在弹簧槽35的下方设有环绕管状体31的凹槽36,上述凹槽36可以减少管状体31的壁厚,降低该凹槽36处的强度,从而使得管状体31在凹槽36上方部位处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缩放。
[0031] 管状体31的内壁设有防滑纹或者较为粗糙,以便增加内壁与龙眼壳的摩擦力,从而夹紧龙眼7。
[0032] 在将龙眼7夹紧时,只需要人工将龙眼7按蒂部向上方向放置于管状体31的顶端。待传送带2将龙眼夹紧座3连同其上的龙眼7一起传送至压紧与环割机构4下方时,再由压紧与环割机构4的压紧气缸45带动压板451向下将龙眼7压入管状体31内。由于管状体31的顶端具有收缩缝32,因此可以弹性扩张,同时可以利用自身及弹簧的弹性将龙眼7夹紧。而需要退壳时,只需要利用退壳机构6将退壳活动塞34向管状体31的顶端方向移动,退壳活动塞
34就可以将夹于管状体31顶端的龙眼壳推出。
[0033] 所述压紧与环割机构4包括一个固定支架41,所述固定支架41上安装有驱动器42,固定支架41下方通过中空的转轴43安装有刀架44,所述驱动器42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转轴43相连,以带动刀架44旋转;所述固定支架41上还固定有压紧气缸45,所述压紧气缸45的活塞杆向下穿过所述转轴43,活塞杆的底端安装有压板451;所述刀架44活动安装有垂直于转轴43的径向活动轴46,所述径向活动轴46的一端端部安装有刀片47;所述径向活动轴46设有凸部461,所述径向活动轴46上套有复位弹簧462,所述复位弹簧462的一端与凸部461相抵,另一端与刀架44相抵,以推动径向活动轴46向转轴43方向移动;所述刀架44固定有距离调整气缸48,刀架44通过离合转轴491安装有离合杠杆49,所述距离调整气缸48的活塞杆朝向于离合杠杆49的一端,所述离合杠杆49的另一端与径向活动轴46的凸部461相抵,并与复位弹簧462分别位于凸部461的两侧。
[0034] 当龙眼夹紧座3连同其上夹紧的龙眼7随着传送带2运行到压紧与环割机构4处时,传送带2停止,压紧气缸45的活塞杆伸出,将龙眼向下压紧在龙眼夹紧座3上,此时刀片47正对龙眼;然后距离调整气缸48的活塞杆缩回,径向活动轴46在复位弹簧462的作用下朝向转轴43方向移动,使得刀片47压紧于龙眼7上;驱动器42带动刀架44旋转,刀片47绕龙眼一圈或者数圈,将龙眼壳割出环形裂缝,完成环割,此时距离调整气缸48的活塞杆伸出,克服复位弹簧462的弹力而撬动离合杠杆49绕离合转轴491转动,从而将径向活动轴46向远离转轴43的方向移动,使得刀片47离开龙眼;最后驱动器42将刀片47调整至龙眼夹紧座3的侧方,以避免刀片47干涉到龙眼夹紧座3的前行,传送带2继续前行。上述驱动器42可以为电动机,而传动机构可以为传动皮带或者链条等。
[0035] 所述壳肉核分离机构5包括支架51,所述支架51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水平架511、第二水平架512和第三水平架513;所述第一水平架511固定有分离气缸52和放核气缸
53,所述第二水平架512固定有拨叉气缸54和驱动电机55,所述第三水平架513的底面通过调心拉力弹簧561安装有肉核分离圈56;所述第二水平架512设有第一通孔,第三水平架513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分离气缸52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板521固定有空心的抓核圆管57,所述抓核圆管57向下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肉核分离圈56,所述放核气缸53的活塞杆固定有放核柱58,所述放核柱58向下伸入到抓核圆管57内;所述抓核圆管57在第二水平架512和第三水平架513之间的部分套有蒂壳分离圆管591和压力调整弹簧592,所述蒂壳分离圆管591的上部设有外径大于第一通孔直径的环形限位台阶5911,所述蒂壳分离圆管591的下部穿过第二通孔;所述压力调整弹簧592的底端与蒂壳分离圆管591的上部相抵,压力调整弹簧592的顶端与第二水平架512的底部相抵;所述抓核圆管57的底端边缘分布有若干抓核爪571;所述驱动电机55的电机轴固定有驱动齿轮551,所述蒂壳分离圆管591的外周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551配合的从动齿轮;所述拨叉气缸54的活塞杆固定有朝向蒂壳分离圆管591方向的拨叉541。
[0036] 在待加工的龙眼到来之前,分离气缸52、放核气缸53及拨叉气缸54的活塞杆均处于缩回状态(即初始状态),拨叉气缸54的活塞杆通过拨叉541使蒂壳分离圆管591处于高位;当龙眼夹紧座3连同其上的龙眼7(此时已完成龙眼壳的环割)随着传送带2运行到壳肉核分离机构5处时,传送带2停止,分离气缸52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带动抓核圆管57向下移动,从而使抓核圆管57的抓核爪571插入到龙眼7的龙眼核内并将龙眼核抓牢;然后拨叉气缸54的活塞杆伸出,使得蒂壳分离圆管591在压力调整弹簧592的作用下下移而与龙眼壳的上部分(即龙眼的蒂部)接触,在压力调整弹簧592的作用下,蒂壳分离圆管591无法一直随着龙眼壳向上移动,因此会给龙眼的蒂部施加一个作用力,此时驱动电机55带动蒂壳分离圆管591转动,蒂壳分离圆管591就会对龙眼的蒂部进行环割,使得龙眼的蒂部破碎而与果肉分离,实现蒂壳分离;然后拨叉气缸54的活塞杆缩回,使得蒂壳分离圆管591重新回到高位;分离气缸52的活塞杆向上缩回,带动抓核圆管57向上移动;在抓核圆管57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龙眼核连同果肉随之向上移动,而龙眼壳的下部分是被夹紧在龙眼夹紧座3中的,因此龙眼核连同果肉会与龙眼壳的下部分分离,实现肉壳分离;
最后,果肉连同果核会与肉核分离圈56接触,由于肉核分离圈56的内径比龙眼核的外径大,但比龙眼肉的外径小,因而可实现肉核分离,果肉掉落,待分离气缸重新回到高位后,放核气缸53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带动放核柱58向下移动而与果核接触,果核就会在放核柱
58的作用下与抓核圆管57的抓核爪571分离。
[0037] 通过调心拉力弹簧561的变形作用,可以使肉核分离圈56的轴心与龙眼核的轴心相对地接近,从而保证肉核分离的效果良好。
[0038] 进一步地,所述蒂壳分离圆管591的管壁底端轴向截面为锥形,并且底端为锯齿状,这样当龙眼壳的上部分与蒂壳分离圆管591接触时,可以将龙眼壳剥离。
[0039] 退壳机构6为固定设置于传送带2所围成区域内的弧形板,且该弧形板的突出方向向下。当龙眼夹紧座3连同其上的龙眼壳下部分随着环形传送带2运行下半周而到退壳机构6处时(此时龙眼夹紧座3为倒置状态),龙眼夹紧座3中的退壳活动塞34会与弧形板接触,并在弧形板的作用下逐渐向管状体31的顶端方向(即向下)移动,从而将夹于管状体31顶端的龙眼壳推出,实现退壳。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