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轴端面齿四孔定位拉齿工装结构

申请号 CN201710315949.4 申请日 2017-05-08 公开(公告)号 CN106925847A 公开(公告)日 2017-07-07
申请人 十堰市劲鹰顺旺工贸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云生; 李鑫; 宋均生;
摘要 本 发明 一种 传动轴 端面齿四孔 定位 拉齿工装结构,包括传动轴端面体、弧形套板、圆形 底板 、中心连接柱、固定柱、定位支柱、半圆槽和插孔,所述弧形套板套在传动轴端面体的上下两端;所述圆形底板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中心连接柱,且中心连接柱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固定柱与定位支柱;所述中心连接柱、固定柱与定位支柱均 焊接 在圆形底板的同一侧,且固定柱镶嵌在半圆槽的内侧;所述半圆槽设在弧形套板的顶端,且插孔开设在弧形套板的背面。本发明弧形套板的设置,有利于对传动轴端面体端面进行固定,固定柱以及定位支柱可将传动轴端面体与弧形套板固定,避免二者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连接有齿形中心连接柱,便于提高定位工装的整体 稳定性 。
权利要求

1.一种传动轴端面齿四孔定位拉齿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端面体、弧形套板、圆形底板、中心连接柱、固定柱、定位支柱、半圆槽和插孔,所述弧形套板套在传动轴端面体的上下两端,且定位支柱横向穿过弧形套板外侧的插孔与传动轴端面体上的圆孔位于弧形套板的内腔;所述圆形底板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中心连接柱,且中心连接柱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固定柱与定位支柱;所述中心连接柱、固定柱与定位支柱均焊接在圆形底板的同一侧,且固定柱镶嵌在半圆槽的内侧;所述半圆槽设在弧形套板的顶端,且插孔开设在弧形套板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端面齿四孔定位拉齿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套板中间设有与传动轴端面体端面后度相匹配的弧形槽,且弧形套板的正面一端为L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端面齿四孔定位拉齿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连接柱的长度小于传动轴端面体的高度,且中心连接柱的外侧设有与传动轴端面体中间内齿孔相嵌合的外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端面齿四孔定位拉齿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柱的长度与传动轴端面体的高度相一致,且固定柱的长度为定位支柱的长度的0.9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端面齿四孔定位拉齿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槽的直径与固定柱直径相一致,且半圆槽位于插孔的正上方。

说明书全文

一种传动轴端面齿四孔定位拉齿工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定位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动轴端面齿四孔定位拉齿工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传动轴采用端面齿结构连接,连接可靠性提高,传输扭矩大;连接螺栓减少,提高可维修性能,可提高整车传动效率,适合高速运行,与轮边驱动桥相比,整车运行油耗平均降低3—5%。
[0003] 本设计人发现,传动轴端面齿在加工过程中,现有的传动轴端面齿四孔定位拉齿工装的固定稳定性差,影响传动轴端面齿的加工质量
[0004] 为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传动轴端面齿四孔定位拉齿工装结构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轴端面齿四孔定位拉齿工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固定稳定性差,影响传动轴端面齿的加工质量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动轴端面齿四孔定位拉齿工装结构,包括传动轴端面体、弧形套板、圆形底板、中心连接柱、固定柱、定位支柱、半圆槽和插孔,所述弧形套板套在传动轴端面体的上下两端,且定位支柱横向穿过弧形套板外侧的插孔与传动轴端面体上的圆孔位于弧形套板的内腔;所述圆形底板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中心连接柱,且中心连接柱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固定柱与定位支柱;所述中心连接柱、固定柱与定位支柱均焊接在圆形底板的同一侧,且固定柱镶嵌在半圆槽的内侧;所述半圆槽设在弧形套板的顶端,且插孔开设在弧形套板的背面。
[0007] 优选的,所述弧形套板中间设有与传动轴端面体端面后度相匹配的弧形槽,且弧形套板的正面一端为L型结构。
[0008] 优选的,所述中心连接柱的长度小于传动轴端面体的高度,且中心连接柱的外侧设有与传动轴端面体中间内齿孔相嵌合的外齿
[0009] 优选的,所述定位支柱的长度与传动轴端面体的高度相一致,且固定柱的长度为定位支柱的长度的0.9倍。
[0010] 优选的,所述半圆槽的直径与固定柱直径相一致,且半圆槽位于插孔的正上方。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 1.本发明弧形套板的设置,有利于对传动轴端面体端面进行固定。
[0013] 2.本发明固定柱以及定位支柱的设置,可将传动轴端面体与弧形套板定位、固定,避免拉齿过程中二者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提高拉齿的质量。
[0014] 3.本发明齿形中心连接柱的设置,在拉齿过程中,便于提高定位工装的整体稳定性。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固定工装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套板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发明中心连接柱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传动轴端面体,2、弧形套板,3、圆形底板,4、中心连接柱,5、固定柱,6、定位支柱,7、半圆槽,8、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发明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0022]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0023]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传动轴端面齿四孔定位拉齿工装结构,包括传动轴端面体1、弧形套板2、圆形底板3、中心连接柱4、固定柱5、定位支柱6、半圆槽7和插孔8,弧形套板2套在传动轴端面体1的上下两端,且定位支柱6横向穿过弧形套板2外侧的插孔8与传动轴端面体1上的通孔位于弧形套板2的内腔;圆形底板3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中心连接柱4,且中心连接柱4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固定柱5与定位支柱6;中心连接柱4、固定柱5与定位支柱6均焊接在圆形底板3的同一侧,且固定柱5镶嵌在半圆槽7的内侧;半圆槽7设在弧形套板
2的顶端,且插孔8开设在弧形套板2的背面。
[0024] 具体的,弧形套板2中间设有与传动轴端面体1端面后度相匹配的弧形槽,且弧形套板2的正面一端为L型结构,便于将弧形套板2套在传动轴端面体1的外侧两端,在拉齿过程中可将拉齿刀放到弧形套板2的正面一端为L型结构上对传动轴端面体1的端面进行拉齿;
[0025] 具体的,中心连接柱4的长度小于传动轴端面体1的高度,且中心连接柱4的外侧设有与传动轴端面体1中间内齿孔相嵌合的外齿,中心连接柱4通过外齿与传动轴端面体1中间内齿嵌合,避免定位工装与传动轴端面体1之间的相对滑动,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同时避免中心连接柱4高于传动轴端面体1,影响拉齿刀对传动轴端面体1的端面进行拉齿;
[0026] 具体的,定位支柱6的长度与传动轴端面体1的高度相一致,且固定柱5的长度为定位支柱6的长度的0.9倍,可通过定位支柱6、固定柱5对传动轴端面体1与弧形套板2定位、固定,避免弧形套板2在传动轴端面体1上发生相对转动;
[0027] 具体的,半圆槽7的直径与固定柱5直径相一致,且半圆槽7位于插孔8的正上方,便于将固定柱5嵌入到半圆槽7的内侧,从而对传动轴端面体1与弧形套板2固定,避免弧形套板2在传动轴端面体1上发生相对转动。
[0028]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传动轴端面齿四孔定位拉齿工装结构时,首先将两组弧形套板2分别通过中间的弧形槽套在传动轴端面体1的两端,然后将中心连接柱4通过外侧的外齿穿到传动轴端面体1中间的内齿孔中,同时转动使弧形套板2,使弧形套板2背面的插孔8与传动轴端面体1上的通孔重合,从而将定位支柱6横向穿过弧形套板2外侧的插孔8与传动轴端面体1上的通孔,并将固定柱穿到半圆槽7内,然后将传动轴端面体1与定位工装固定在拉床上将拉齿刀放到弧形套板2的正面一端为L型结构上对传动轴端面体1的端面进行拉齿,拉齿结束后将弧形套板固定在传动轴端面体1另外两组通孔上再次进行拉齿。
[0029]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