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的制作工艺

申请号 CN201510559895.7 申请日 2015-09-06 公开(公告)号 CN106493528A 公开(公告)日 2017-03-15
申请人 上海裕顺机械厂; 发明人 张顺利;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齿轮 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的制作方法。一种齿轮的制作工艺,包括领料、粗 车削 加工、 热处理 、精车削加工、磨削两平面、磨 齿面 、 倒 角 修R、修毛刺、 表面处理 、 研磨 两平面、入库,当齿轮的至少两个齿廓面平行时,磨齿面步骤中, 铣床 的 转轴 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圆环形锯齿刀,通过两个锯齿刀形成齿轮的齿形。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用于齿轮制作时,大大降低了齿轮的生产成本,制作效率高。
权利要求

1.一种齿轮的制作工艺,包括领料、粗车削加工、热处理、精车削加工、磨削两平面、磨齿面修R、修毛刺、表面处理研磨两平面、入库,其特征在于,当齿轮的至少两个齿廓面平行时,磨齿面步骤中,铣床转轴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圆环形锯齿刀,通过两个锯齿刀形成齿轮的齿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刀采用工具,采用HSS高速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齿轮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磨齿面时,齿轮的齿数为13,两个所述锯齿刀之间相差的角度为3×齿厚S+2×齿槽宽e,即两个所述锯齿刀相差五个齿廓面;
铣削好一个齿廓面后,转动工件,转动角度为一个锯齿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齿轮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刀采用Φ120×32×100规格的锯齿刀。

说明书全文

一种齿轮的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齿轮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是目前液压系统设备最新型的技术设备之一,由于其具有静音、寿命长、无困油等显著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齿轮泵中的齿轮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包括:1.领料、2.车削加工(粗)、3.热处理、4.车削加工(精)、5.磨削两平面、6.铣削加工、7.插削加工、8.、9.热处理、10.标印、11.磨削两平面、12.磨内孔、13.磨外孔、14.磨外圆、15.磨齿面(粗)、16.磨齿面(细)、17.倒角修R、18.修毛刺、19.表面处理、20.研磨两平面、21.入库。在进行第15和16步时,一般采用铣床和成型刀(铣刀)对工件进行粗细两个步骤,成型刀置于转轴上,成型刀的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对齿轮铣削加工,形成齿形。但是成型刀较为昂贵,且工作2-3个工作日就必须磨一次刀,成型刀重复用
7-8次就不能继续使用。致使对齿轮的加工成本非常高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的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一种齿轮的制作工艺,包括领料、粗车削加工、热处理、精车削加工、磨削两平面、磨齿面、倒角修R、修毛刺、表面处理、研磨两平面、入库,当齿轮的至少两个齿廓面平行时,磨齿面步骤中,铣床的转轴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圆环形锯齿刀,通过两个锯齿刀形成齿轮的齿形。
[0006] 本发明摒弃了传统的成型刀铣齿的工艺,而是采用两个锯齿刀来铣齿形。锯齿刀由于其圆周端部设有锯齿形结构,通常广泛用于切割普通材。锯齿刀应用于本发明后,并不是铣削出齿槽,而是切割出齿槽的一个面(齿廓面),待齿轮转动过程中,继续切割时,当一个齿槽的两侧面都切割到时,自然形成了齿槽。由于锯齿刀价格低廉,使用广泛,本发明将锯齿刀使用于铣床中,可以大大降低齿轮加工的生产成本。另外,采用本发明的制作工艺后,可以省去传统磨齿面前的众多步骤,大大节省了制作时间。
[0007] 所述锯齿刀采用工具钢,优选采用HSS高速钢制成。以便增加锯齿刀的耐磨性
[0008] 本发明磨齿面时,齿轮的齿数为13,两个所述锯齿刀之间相差的角度为3×齿厚S+2×齿槽宽e,即两个所述锯齿刀相差五个齿廓面;
[0009] 铣削好一个齿廓面后,转动工件,转动角度为一个锯齿p。本发明尤其在制作13齿的齿轮时,工作效率极高,两个锯齿刀正好铣削齿轮上两个平行的齿廓面,直至铣削十二次后,整个齿形全部铣削完毕。而采用传统的齿形成型刀几个齿数即要铣削几次,13个齿数需要铣削13次。本发明比传统的铣削工艺工作效率快了20%左右,可见本发明既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0010] 所述锯齿刀优选采用Φ120×32×100规格的锯齿刀。上述规格的锯齿刀可以用于直径30mm-80mm的齿轮制作,使用范围广。
[0011]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用于齿轮制作时,大大降低了齿轮的生产成本,制作效率高。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锯齿刀切割时的示意图;
[0013] 图2为图1进行下一次铣削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5] 参照图1、图2,一种齿轮的制作工艺,包括1.领料、2.粗车削加工、3.热处理、4.精车削加工、5.磨削两平面、6.磨齿面、7.倒角修R、8.修毛刺、9.表面处理、10.研磨两平面、11入库。
[0016] 当齿轮的至少两个齿廓面平行时,6.磨齿面步骤中,铣床的转轴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圆环形锯齿刀1,通过两个锯齿刀1形成齿轮2的齿形。锯齿刀1采用工具钢,优选采用HSS高速钢制成。以便增加锯齿刀1的耐磨性。锯齿刀1优选采用Φ120×32×100规格的锯齿刀1。上述规格的锯齿刀1可以用于直径30mm-80mm的齿轮2制作,使用范围广。本发明摒弃了传统的成型刀铣齿的工艺,而是采用两个锯齿刀1来铣齿形。锯齿刀1由于其圆周端部设有锯齿形结构,通常广泛用于切割普通钢材。锯齿刀1应用于本发明后,并不是铣削出齿槽,而是切割出齿槽的一个面(齿廓面),待齿轮2转动过程中,继续切割时,当一个齿槽的两侧面都切割到时,自然形成了齿槽。由于锯齿刀1价格低廉,使用广泛,本发明将锯齿刀1使用于铣床中,可以大大降低齿轮2加工的生产成本。
[0017] 参照图1,需要磨齿面的齿轮2的齿数Z为13,模数m为3.15,径向跳动Fr为-0.0350.028,量棒测距M为53.191 ,周节极限偏差fpt为±0.020,两个锯齿刀1之间相差的角度为3×齿厚S+2×齿槽宽e,即两个锯齿刀1相差五个齿廓面,也即是83.35度-83.45度之间。铣削好一个齿廓面后,转动工件,转动角度为一个锯齿p,进行下一次铣削。本发明尤其在制作13齿的齿轮2时,工作效率极高,两个锯齿刀1正好铣削齿轮2上两个平行的齿廓面,直至铣削十二次后,整个齿形全部铣削完毕。而采用传统的齿形成型刀几个齿数即要铣削几次,13个齿数需要铣削13次。本发明比传统的铣削工艺工作效率快了20%左右,可见本发明既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0018] 如图1所示,锯齿刀1中的一把首先铣削齿轮2中齿轮a的左侧齿廓面,另一把铣削齿轮2中齿轮c的右侧齿廓面。铣削完毕,转动齿轮2,转动角度为一个锯齿p。参照图2,锯齿刀1中的一把铣削齿轮2中齿轮b的左侧齿廓面,另一把铣削齿轮2中的齿轮d的右侧齿廓面。铣削完毕,再转动齿轮2。直到铣削12次后,正好把一圈齿槽铣削出来。
[001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