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植绒装置

申请号 CN201611126961.2 申请日 2016-12-09 公开(公告)号 CN106540867A 公开(公告)日 2017-03-29
申请人 桐乡市骏马植绒布艺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贤杰;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静电植绒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它包括送料机构、植绒机构、绒毛打散机构,送料机构的送料帘环绕设置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上,植绒机构的两个植绒滚轮可转动设置在滚轮箱内,植绒滚轮上设置有毛刷,负 电压 条设置在送料帘的上侧帘面和下侧帘面之间,正电压网设置在植绒滚轮上侧并且固定在滚轮箱内,下料斗的一侧通过传绒通道连接绒毛箱,绒毛箱和传绒通道之间设置有吸 风 扇,绒毛打散机构的筛笼外侧等间距设置有绒毛筛孔,打散辊可转动设置在下料斗上,打散辊和筛笼同轴心,打散辊上等间距设置有打散刺针。本发明实现绒毛的打散,有利于面料快速均匀植绒,结构合理,可靠性好。
权利要求

1.一种静电植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送料机构、植绒机构、绒毛打散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一送料辊、第二送料辊、送料帘,所述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送料帘环绕设置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上,所述植绒机构包括滚轮箱、两个植绒滚轮、负电压条、正电压网、下料斗、绒毛箱、吸扇、传绒通道,所述滚轮箱设置在机架上,并且位于送料机构的正上方,所述两个植绒滚轮可转动设置在滚轮箱内,两个植绒滚轮处于同一平高度并且转向相反,所述植绒滚轮上设置有毛刷,所述负电压条设置在送料帘的上侧帘面和下侧帘面之间,负电压条的两端固定在机架上并且负电压条沿送料帘传送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正电压网设置在植绒滚轮上侧并且固定在滚轮箱内,所述下料斗固定在机架上,并且位于滚轮箱的正上方,所述下料斗的一侧通过传绒通道连接绒毛箱,所述绒毛箱和传绒通道之间设置有吸风扇,所述绒毛打散机构包括筛笼、打散辊、第一带轮、第二带轮、驱动皮带、驱动电机,所述筛笼固定在下料斗内,所述筛笼外侧等间距设置有绒毛筛孔,所述打散辊可转动设置在下料斗上,并且位于筛笼内部,所述打散辊和筛笼同轴心,所述打散辊上等间距设置有打散刺针,所述打散辊的一端同轴心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驱动皮带和第二带轮连接,所述第一带轮和驱动电机同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植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笼和传绒通道同轴心,筛笼的直径大于传绒通道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植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植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箱上设置有可封闭式的填料

说明书全文

一种静电植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电植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植绒面料是以各类布料作为底布,正面植上尼龙绒毛或粘胶绒毛,再经过烘蒸和洗加工而成,植绒面料绒面丰盈、手感柔和、色泽亮丽、格别致,博得消费者的青睐。植绒面料在生产的时候,首先在植绒底布上涂上一层胶水,然后再通过静电植绒将绒毛植在底布上。传统的静电植绒设备,直接将绒毛从上侧撒下,这样很难保证绒毛能够分布均匀,这样导致最后的植绒布料的绒毛分布不均匀,降低植绒面料质量。而且,由于绒毛由于又轻又短,会聚集在一起,这些聚集的绒毛不进行打散的话会造成植绒效果不理想,绒毛会有堆积不均匀现象。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电植绒装置,实现绒毛的打散,有利于面料快速均匀植绒,结构合理,可靠性好。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电植绒装置,它包括机架、送料机构、植绒机构、绒毛打散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一送料辊、第二送料辊、送料帘,所述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送料帘环绕设置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上,所述植绒机构包括滚轮箱、两个植绒滚轮、负电压条、正电压网、下料斗、绒毛箱、吸风扇、传绒通道,所述滚轮箱设置在机架上,并且位于送料机构的正上方,所述两个植绒滚轮可转动设置在滚轮箱内,两个植绒滚轮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且转向相反,所述植绒滚轮上设置有毛刷,所述负电压条设置在送料帘的上侧帘面和下侧帘面之间,负电压条的两端固定在机架上并且负电压条沿送料帘传送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正电压网设置在植绒滚轮上侧并且固定在滚轮箱内,所述下料斗固定在机架上,并且位于滚轮箱的正上方,所述下料斗的一侧通过传绒通道连接绒毛箱,所述绒毛箱和传绒通道之间设置有吸风扇,所述绒毛打散机构包括筛笼、打散辊、第一带轮、第二带轮、驱动皮带、驱动电机,所述筛笼固定在下料斗内,所述筛笼外侧等间距设置有绒毛筛孔,所述打散辊可转动设置在下料斗上,并且位于筛笼内部,所述打散辊和筛笼同轴心,所述打散辊上等间距设置有打散刺针,所述打散辊的一端同轴心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驱动皮带和第二带轮连接,所述第一带轮和驱动电机同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
[0005] 进一步地,所述筛笼和传绒通道同轴心,筛笼的直径大于传绒通道的直径。
[0006]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绒毛箱上设置有可封闭式的填料
[0008]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绒毛箱内的绒毛在吸风扇的作用下从传绒通道进入筛笼内,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带轮、驱动皮带和第二皮带带动打散辊平稳转动,集聚在一起的绒毛在打散辊上的打散刺针和筛笼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打散,打散后的绒毛从筛笼的绒毛筛孔进入下料斗。负电压条上同上负电压静电,在正电压网上同上正电压静电,绒毛经过正电压网的时候带上正电压静电,并且经过两个转动的植绒滚轮的时候被植绒滚轮带动从而均匀分布,并被下侧的负电压条向下吸附最后植在由送料帘传送的植绒底布上完成植绒。绒毛箱上设置有可封闭式的填料门,实现对绒毛箱内的绒毛进行填充。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可靠性好。筛笼和传绒通道同轴心,筛笼的直径大于传绒通道的直径,有利于实现对绒毛的打散。本发明实现绒毛的打散,有利于面料快速均匀植绒,结构合理,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发明绒毛打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中:1.机架,2.送料机构,3.植绒机构,4.绒毛打散机构,5.第一送料辊,6.第二送料辊,7.送料帘,8.滚轮箱,9.植绒滚轮,10.负电压条,11.正电压网,12.下料斗,13.绒毛箱,14.吸风扇,15.传绒通道,16.毛刷,17.筛笼,18.打散辊,19.第一带轮,20.第二带轮,21.驱动皮带,22.驱动电机,23.绒毛筛孔,24.打散刺针,25.填料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3]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静电植绒装置,它包括机架1、送料机构2、植绒机构3、绒毛打散机构4,所述送料机构2包括第一送料辊5、第二送料辊6、送料帘7,所述第一送料辊5和第二送料辊6可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送料帘环7绕设置第一送料辊5和第二送料辊6上,所述植绒机构3包括滚轮箱8、两个植绒滚轮9、负电压条10、正电压网11、下料斗12、绒毛箱13、吸风扇14、传绒通道15,所述滚轮箱8设置在机架1上,并且位于送料机构2的正上方,所述两个植绒滚轮9可转动设置在滚轮箱8内,两个植绒滚轮9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且转向相反,所述植绒滚轮9上设置有毛刷16,所述负电压条10设置在送料帘7的上侧帘面和下侧帘面之间,负电压条10的两端固定在机架1上并且负电压条10沿送料帘7传送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正电压网11设置在植绒滚轮9上侧并且固定在滚轮箱8内,所述下料斗12固定在机架1上,并且位于滚轮箱8的正上方,所述下料斗12的一侧通过传绒通道15连接绒毛箱13,所述绒毛箱13和传绒通道15之间设置有吸风扇14,所述绒毛箱13上设置有可封闭式的填料门
25,实现对绒毛箱13内的绒毛进行填充。所述绒毛打散机构4包括筛笼17、打散辊18、第一带轮19、第二带轮20、驱动皮带21、驱动电机22,所述筛笼17固定在下料斗12内,所述筛笼17外侧等间距设置有绒毛筛孔23,所述打散辊18可转动设置在下料斗12上,并且位于筛笼17内部,所述打散辊18和筛笼17同轴心,所述打散辊18上等间距设置有打散刺针24,所述打散辊
18的一端同轴心设置有第二带轮20,所述第一带轮19通过驱动皮带21和第二带轮20连接,所述第一带轮19和驱动电机22同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2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驱动电机22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可靠性好。所述筛笼17和传绒通道15同轴心,筛笼17的直径大于传绒通道15的直径,有利于实现对绒毛的打散。
[001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静电植绒装置使用时,绒毛箱13内的绒毛在吸风扇14的作用下从传绒通道15进入筛笼17内,驱动电机21通过第一带轮19、驱动皮带21和第二皮带20带动打散辊18平稳转动,集聚在一起的绒毛在打散辊18上的打散刺针24和筛笼17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打散,打散后的绒毛从筛笼17的绒毛筛孔23进入下料斗12。负电压条10上同上负电压静电,在正电压网11上同上正电压静电,绒毛经过正电压网11的时候带上正电压静电,并且经过两个转动的植绒滚轮9的时候被植绒滚轮9带动从而均匀分布,并被下侧的负电压条10向下吸附最后植在由送料帘7传送的植绒底布上完成植绒。本发明实现绒毛的打散,有利于面料快速均匀植绒,结构合理,可靠性好。
[0015]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