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用机器

申请号 CN201380023535.4 申请日 2013-04-03 公开(公告)号 CN104271018B 公开(公告)日 2016-08-24
申请人 德国福维克控股公司; 发明人 U.凯姆克; U.考尔德韦; G.哈克特; F.斯塔弗林杰;
摘要 本 发明 首先涉及一种厨用机器(1),具有底部的支承面(2)、背侧(6)和前侧(5),其中,前侧(5)从厨用机器(1)的属于背侧(6)的最高结构处开始相对于垂线被设计为倾斜的,并且在前侧(5)内构造有用于烹煮容器(8)的容纳部(7),其中,在厨用机器(1)的上部区域内还构造有自由突伸的杆件(17),其中,杆件(17)的前端端部(20)在同一 水 平面(E')上并且相对于向前最远突伸出的延伸量朝着厨用机器(1)的背侧(6)回缩地布置。为了进一步改进有利的操作,在此建议,回缩量(f)等于在厨用机器(1)的支承面区域(2)内厨用机器(1)沿深度方向的最大延伸量的25%至50%,其中,回缩量(f)同时还大约等于杆件(17)的纵向 中轴 线(y)彼此间的水平距离(d)的一半,此外其中,前侧(5)轮廓至少在杆件(17)的区域内倒圆地延伸。
权利要求

1.一种厨用机器(1),具有底部的支承面(2)、背侧(6)和前侧(5),其中,所述前侧(5)从所述厨用机器(1)的属于所述背侧(6)的最高结构处开始相对于垂线被设计为倾斜的,并且在所述前侧(5)内构造有用于烹煮容器(8)的容纳部(7),其中,在所述厨用机器(1)的上部区域内还构造有自由突伸的杆件(17),其中,所述杆件(17)的前端端部(20)设置在同一平面(E')上并且相对于该厨用机器向前最远突伸出的延伸量朝着所述厨用机器(1)的所述背侧(6)回缩地布置,其特征在于,回缩量(f)等于在所述厨用机器(1)的支承面(2)的区域内所述厨用机器(1)沿深度方向的最大延伸量的25%至50%,其中,所述回缩量(f)同时还等于所述杆件(17)的纵向中轴线(y)彼此间的水平距离(d)的40%至60%,此外其中,所述前侧(5)轮廓至少在所述杆件(17)的区域内倒圆地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用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厨用机器(1)在所述前侧(5)上具有操作面板(13),并且所述操作面板(13)被设计为垂直延伸的,或者是连续倾斜延伸的前侧(5)的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用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侧(6)在与垂线形成锐(α)的情况下向着所述前侧(5)倾斜地延伸,其中,所述前侧(5)的边缘接合处在竖直投影中设计为部分突伸超出所述背侧(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用机器,其特征在于,当存在宽度差异时,所述前侧(5)的最大宽度被设置在所述杆件(17)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用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17)的基于其中轴线(y)的彼此间的水平距离(d)等于所述前侧(5)的最大宽度(b)的40%至6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用机器,其特征在于,在最高的延伸量的区域内设计有能够握攥的抓握区域(1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用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17)的基于中轴线(y)的自由突伸的长度(e)等于所述厨用机器(1)的最大深度(t)的20%至5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用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杆件(17)的整个自由突伸的长度(e)上,所述杆件(17)的中轴线(y)与所述前侧(5)形成锐角(β)。

说明书全文

厨用机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用机器,所述厨用机器具有底部的支承面、背侧和前侧,其中,所述前侧从所述厨用机器的属于所述背侧的最高结构处开始相对于垂线被设计为倾斜的,并且在所述前侧内构造有用于烹煮容器的容纳部,其中,在所述厨用机器的上部区域内还构造有自由突伸的杆件,其中,所述杆件的前端端部在同一平面上并且相对于向前最远突伸出的延伸量向所述厨用机器的所述背侧回缩地布置。

背景技术

[0002] 前述类型的厨用机器是已知的。其尤其用于在家用领域中制作或准备菜肴,为此设计有可以配备于厨用机器的烹煮容器,用于盛放食品,例如烹煮物或流体。与之相关地还已知另外的厨用机器,其优选在烹煮容器中具有可电机驱动的搅拌器和/或加热设备。
[0003] 还例如引用文献DE 102 10 442 A1,还例如文献DE 10 2011 051149 A1。由该专利申请已知一种厨用机器,其具有基本平面状延伸的支承面,用于将厨用机器放置在例如工作面上。从该支承面开始,背侧基本上沿相对于支承面的竖直面内延伸。在使用厨用机器时尤其面向用户的前侧基本上从背侧的竖直最高的区域开始朝着支承面的面向前侧的端部的方向下降,该前侧基本上阶梯形式地下降、还优选具有沿前侧的宽度观察的凸出和凹陷。
[0004] 在前侧的区域内设置有盆状的竖直凹陷,用于直立地容纳烹煮容器,其中优选如此设计容纳部,使得被容纳的烹煮容器尤其在容器底板的区域内基本上被轮廓适配地包围,其中,容纳部还具有容纳部底板,烹煮容器基本支承在容纳部底板上。
[0005] 与之相关地还已知,如此设计容纳部,使得在烹煮容器的容纳位置上,中央的、必要时同时容纳搅拌器的旋转轴线的的容器轴线竖直地定向。与之相关地还已知的是,厨用机器设计有属于前侧的自由突伸出的杆件,这尤其是两个在共同的平面上彼此间隔的杆件。
[0006] 由前述的文献DE 10 2011 051149 A1已知这种类型的布置,其中基本在前侧与背侧的过渡区域内固定在厨用机器内的且从其中自由突伸出的杆件用于固定在进行烹煮时遮盖烹煮容器的盖子。参照在厨用机器的支承面上的竖直投影,与杆件在厨用机器上的连接处相对置的杆件端部朝着厨用机器的背侧的方向回缩地布置,相应地沿支承面上的竖直投影观察,与前侧的相距于背侧最远的轮廓线相间隔。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前述的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尤其在有利的操作方面进一步改进前述类型的厨用机器。
[0008] 所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构想由一种厨用机器解决,其中规定,所述回缩量等于在厨用机器的支承面区域内厨用机器沿深度方向(从背侧至前侧)的最大延伸量的25%至50%、还优选大约三分之一,其中,所述回缩量同样大约等于杆件的纵向中轴线彼此间的水平距离的一半、还优选40%至60%,此外其中,前侧轮廓至少在杆件的区域内倒圆地延伸。
[0009] 根据该设计方案提供一种厨用机器,其尤其在自身操作方面具有优点。杆件可以根据前述的布置和定向以有利的方式被使用、例如作为用于厨用机器的支承杆,以便例如改变厨用机器的定位。杆件为此在有利的位置上且以有利距离既相互间隔又相对于前侧保持间隔。
[0010] 由此,杆件优选如此安置,从而实现有利的重量分布。此外,杆件的布置被选择得优选有利于厨用机器的重心。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从用户身体的前方以有利的方式提起厨用机器,此时在必要情况下还将前侧的相距于背侧最远的区域与身体相贴靠。
[0011] 杆件的自由端部与相距于背侧最远的前侧轮廓之间的优选距离以及杆件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间距能够使厨用机器被符合人体工程学地提起。
[0012] 此外,杆件也能够以有利的方式被用作间隔件或支承件,这例如可以实现厨用机器的倒置的安放,还例如可以进行清洁或维修。在此,至少通过杆件、尤其通过杆件的自由端部区域和前侧的局部区域、由此还尤其通过杆件和前侧的属于支承面的轮廓或者通过杆件和前侧的在杆件之间的倒圆轮廓的区域,可以实现对厨用机器的基本点状的支承或至少面积较小的支承。
[0013] 尤其通过借助杆件或借助杆件的自由端部的支承,可以实现厨用机器的与通常使用状态不同的稳定的放置,这也与如优选的在前侧的竖直上部的、属于杆件的区域内倒圆的前侧轮廓有关。通过杆件的布置和由此尤其利用杆件的端部区域所进行的有效支承,也可以提供一种对厨用机器仅为点状的或至少小面积的在前侧区域内的支承、例如以厨用机器的倒置位置的支承。在这种厨用机器的倒立位置中,通常前侧的超出点状或小面积的支承处的较大的表面也是没有负载的,由此例如避免前侧表面较大面积的划痕。
[0014] 支承面优选设计为基本平坦地延伸。其可以通过支脚的放置面确定。
[0015]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在以下,也在附图说明和附图中,通常以其与权利要求1的方案或其它权利要求的特征的优选配属关系进行阐述。但这些特征也可在仅与权利要求1或各个其它权利要求的单个特征相配合的情况下具有发明意义,或者分别也具有独立的发明意义。
[0016] 由此在另外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规定,操作面板是连续的、在横截面中倾斜或有棱地(垂直)延伸的前侧的一部分。前侧优选在整个高度上、在此还优选在整个宽度上连续地、还优选至少几乎平面地构造,在此至少在前侧的壳体构造方面优选没有从前侧平面突伸出的、尤其两位数的毫米范围内的凸起和凹陷。对此,用于烹煮容器的容纳部不在此列。基本上环绕的容纳部优选表面光滑地构造在厨用机器的前侧。
[0017] 在此,前侧在厨用机器的侧视图中与支承面优选形成锐角,还优选至少部分是30至60度的锐角、还优选是大约45度的锐角。
[0018] 在前侧上或还优选在前侧内,集成地设有用于厨用机器的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尤其具有按键、按钮如旋钮或其它用于操作厨用机器的开关,此外该操作面板还优选具有用于显示通过开关设置的参数的显示屏。在操作面板内也可以附加或备选地设置触摸屏
[0019]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某一开关、必要时所有开关从优选前侧的连续延伸的所属表面上突出。另一种设计方案也是可行的,其中,操作面板的平面优选平滑地过渡至前侧的另一个朝背侧的方向延伸的平面。
[0020] 还优选规定,参照侧视图,背侧在与垂线形成锐角的情况下向着前侧倾斜地延伸,其中,前侧的边缘区段在竖直投影中被设计为部分突伸超出背侧。在此,背侧还优选相对于垂直于厨用机器的支承面的垂线以5至30度的锐角、还优选10至20度的锐角向着前侧倾斜地延伸。
[0021] 前边棱通过其朝向背侧的区域(其必要时一定程度上仅在俯视中可以看到)优选凸缘形式地从背侧突伸出。前侧从背侧上的突出量还优选如此选择,使得突伸出的区域在基于厨用机器的背侧的竖直投影中没有突出超过支承面。
[0022] 还优选的是,前侧的从背侧上的水平突出量、即基本平行于支承面观察的突出量如此选择,使得前侧的边缘轮廓在背侧的竖直下部的、属于支承面的轮廓与背侧的竖直上部的、属于前侧的轮廓之间延伸。在优选设计方案中,前侧从背侧的属于前侧的、竖直上部的轮廓上的突出量大约等于背侧的属于前侧的上部轮廓与背侧的属于支承面的竖直下部轮廓之间的沿横向于垂线观察的间距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根据该设计方案,例如可以一定程度上在背侧上对厨用机器进行清洁或维修,而无需在此将厨用机器的背侧完全放置在工作面或类似平面上。优选仅点状地或在较小面积的区域内、还尤其在背侧的属于支承面的竖直下部的区域内(基本在从背侧至支承面的过渡区域内)和在前侧的从背侧上突伸出的区域内实现支承。
[0023] 前侧的边棱还优选至少从杆件的高度开始连续直线地或弯曲地延伸,其还优选使杆件之间最大的延伸量弯曲。在此,弯曲部还优选设有在弯曲曲线上变化的半径或相同半径,这样还优选从杆件开始沿朝弯曲部的顶点的方向以增大的曲率半径弯曲延伸或者在杆件之间直线形地延伸。在厨用机器的正常的运行状态中观察,当杆件之间弯曲时所出现的前侧的边棱的顶点至杆件的设置在共同水平面上的中轴线(该中轴线的设置优选与边棱的构造无关)之间的距离优选等于杆件的中轴线的相互的水平间距的四分之一至十分之一、还优选五分之一至六分之一。
[0024] 在另外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前侧的最大宽度被设置在杆件的下方,还优选大约在杆件与支承面之间的竖直中线处(这还优选相对于在竖直面内的投影)。前侧的最大宽度在此还优选大约等于杆件在其中轴线区域内的水平间距的1.5至2.5倍。由此与之相关地还规定,杆件的基于其中轴线的彼此间的水平距离等于前侧的最大宽度的40%至60%。
[0025] 当轮廓是矩形或正方形(俯视)时,最大宽度也可以是其宽度自身。
[0026] 在另外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在最高的延伸量的区域内设计有能够握攥的抓握区域,其还优选构造在前侧的杆件之间的区域内以及还优选在背侧区域内。这使得例如可以在以下情况下提起厨用机器,其中烹煮容器容纳在厨用机器的容纳部内,该烹煮容器的盖子例如通过例如设计为固定件的杆件被固定。在该使用情况中,杆件在有时无法用作提起把手或者仅能受限地使用。可围绕的抓握区域相应地具有穿透孔,所述穿透孔既向着前侧也优选向着背侧开放,同时还优选的是,抓握区域由尤其前侧的优选弯曲的轮廓形成。这种抓握区域还提供了有利的操作,例如用于将厨用机器从通常的使用位置翻转至清洁和/或维修位置,在所述清洁和/或维修位置上,厨用机器从背侧或利用杆件被支承在工作面或类似面上。
[0027] 基于杆件的中轴线,杆件的自由突伸的长度、也就是杆件相应地从朝向前侧的穿透面开始的自由长度等于厨用机器的最大深度的20%至50%,厨用机器的最大深度还优选处在支承面的区域内。还优选的是,杆件的自由突伸长度大约等于厨用机器的最大深度的三分之一。
[0028] 此外,参照侧视图,在杆件的整个自由突伸的长度上,杆件的纵轴优选与前侧形成锐角、尤其15至60度的锐角、还优选大约45度的锐角。杆件的纵轴在此优选在支承面的平行面内延伸,相当于在厨用机器的通常的使用位置中在水平面内延伸。杆件的从前侧的平面上自由突伸出的长度以及杆件的纵轴与前侧之间形成的锐角以有利的方式提供了可供用户从下面握住或抓握的足够大的空间。此外,在利用靠杆件支承来放置厨用机器时提供了前侧至工作面或类似面的足够大的间距。
[0029] 以上和以下所示出的范围和值域或多倍范围在公开内容方面也包括所有中间值,尤其以每个尺寸的十分之一的间距,在可能情况下也可以是无尺度的,尤其1.01倍等,一方面用于界定所述范围的下和/或上边界,但备选或附加的还涉及每个范围的一个或多个单独数值的公开内容。

附图说明

[0030] 以下结合仅示出实施例的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0031] 图1示出前述类型的厨用机器的正视图;
[0032] 图2示出厨用机器的侧视图;
[0033] 图3示出厨用机器的俯视图;
[0034] 图4示出厨用机器的仰视图;
[0035] 图5示出厨用机器的立体图;
[0036] 图6示出与图1相应的视图,但烹煮容器安置在厨用机器内;
[0037] 图7示出厨用机器的侧视图;
[0038] 图8示出与图5相应的立体图,但烹煮容器安置在厨用机器内;
[0039] 图9示出根据图2的关于没有搅拌容器的厨用机器的侧视图,厨用机器通过其背侧区域放置;
[0040] 图10示出与图9相应的视图,但厨用机器通过前侧的部分区域和从前侧自由突出的杆件放置;
[0041] 图11示出与图10相应的视图,但通过杆件和前侧的属于背侧的区域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首先,根据图1示出和说明了一种电驱动的厨用机器1。该厨用机器1首先具有底部的、基本平面状延伸的支承面2,用于在图1和2所示的通常的使用位置中将厨用机器1支承在面3、例如工作面上。
[0043] 支承面2基本上由机器壳体4的底板构成,其中根据图4所示,支承面2主要还具有带有棱角的四边形结构。角部也可以被倒圆。但是支承面也可以具有三角形结构,该结构具有被大幅度修圆的角部区域,以及还优选在角部区域之间具有指向外的圆弧形状的轮廓。在三角形结构的情况下,支承面2的被大幅度修圆的三角顶部在厨用机器1的通常的使用位置中指向前侧5。根据图2的侧视图,前侧5至少在与由支承面2定义的平面(在此也就是指通过轴线y-y的水平面,以下还将进一步详细描述)成大约45°的锐角β的部分区域内延伸。未示出的是,前侧5也可以从支承面2区域内的连接处开始沿朝向背侧6的方向优选至少几乎均匀地升高地构造。
[0044] 前侧5的可见侧被分级地构造。未示出的是,该前侧5也可以在整个面上被设计为平坦的,仅大约根据图3的俯视图的中间区域除外,前侧5在该中间区域被用于烹煮容器8的容纳部7中断。容纳部7被构成这样一种形状:从前侧5的表面开始、沿朝向支承面2的方向上竖直向下延伸的盆形的凹穴。为了厨用机器1的运行,,烹煮容器8尤其通过其底板部段区域还优选形状接合容纳在该容纳部7内(参见图6至8)。在烹煮容器8在容纳部7中的装配位置上,安置于烹煮容器8上的把手9(在支承面2的投影中)优选指向前端边棱的方向、必要时还可以指向所提到的支承面2的大幅度修圆的三角顶部的方向。
[0045] 根据图2的侧视图,机器壳体4的背侧6相对于垂直于支承面2的竖直面以锐角α的角度、还优选以大约5°的锐角α的角度朝前侧5的方向倾斜地延伸。
[0046] 背侧6基本上在支承前侧5的侧面区域10上沿支承面2的轮廓延伸。
[0047] 根据图1的正视图,前侧5的边棱11在竖直的机器中轴线x的两侧基本上成角度地延伸,未示出的是,其也可以持续弯曲地延伸,在此首先从面向支承面2的区域开始分别不断向外增大地延伸,并且超过大约厨用机器1的总高度的二等分处的平面E后减小地延伸。
[0048] 尤其在顶点12区域内,此外还部分在边棱11至顶点12的两侧区域内,前侧5在竖直投影中至少部分从背侧6上突出地延伸,还优选以突出量a延伸,根据背侧6的角度位置,该突出量大约等于背侧6的竖直下边棱至背侧6的竖直上边棱的水平间距的一半。
[0049] 前侧5的整体上优选连续地、有棱角地或倾斜地延伸的一部分成为操作面板13。该操作面板13基本上在厨用机器1的总高度的二等分处的平面E下方延伸,还优选在用于烹煮容器8的容纳部7的下方延伸。
[0050] 操作面板13优选具有多个调节器14和/或按键15以及还优选具有用于显示尤其通过调节器14和/或按键15设置的参数的显示屏16,该参数例如是设置在烹煮容器8内的搅拌器的搅拌器转速和/或作用在烹煮容器8上的或作用在烹煮容器8内的烹煮物上的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和/或搅拌器和/或加热器的运行时间。
[0051]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调节器14和/或按键15、此外必要时还有显示屏16相对于前侧5的表面齐平地构造,备选地如所示,高出前侧5的表面,尤其是调节器15高出前侧5的表面。
[0052] 参照根据图2的侧视图,厨用机器1、尤其其机器壳体4具有深度t,该深度基本上等于壳体的高度h,此外如优选,还等于横向于高度观察的壳体的宽度b。
[0053] 在二等分处的平面E的上方延伸的区域内,在前侧5的区域内的开放的表面上、也就是在端面上设置有向前自由突伸出的杆件17。该杆件的中轴线y优选相互平行延伸,还优选在相对支承面2的位置或者在根据图1的厨用机器1的规定位置中在平行于面3延伸的平面E'内延伸,该平面E'在顶点12的区域中以竖直间距c与厨用机器1的竖直最高位置向下保持间隔,该间距c优选等于设备高度h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还优选大约为八分之一。
[0054] 在于平面E之上延伸的前侧5的区域内,还优选配属于顶点12地设计有可包绕的抓握区域18,该抓握区域在前侧5的继续向前延伸的、相应未中断的轮廓中。为此,设置有抓握孔19,其既向着前侧5开放,也优选向着背侧6开放,从而可以被穿透。抓握孔19的竖直下方的边棱优选在由杆件17的中轴线y定义的平面E'的高度上延伸。
[0055] 杆件17在中轴线x的两侧以距离中轴线相同的间距布置,其中杆件17基于其中轴线y的彼此间的水平间距d大约等于厨用机器1的宽度b的一半的尺寸。
[0056] 杆件17优选被设计为相同的、尤其是相对于厨用机器1的中轴线x对称的。在此,每个杆件17基本上具有带有圆盘形状横截面的滚柱形状的结构。在此,每个杆件17自由地从前侧5的可见面上向外突伸出,还尤其穿过前侧5的区域内的机器壳体4,用于固定在壳体内部区域内。在此,每个杆件17的中轴线y与所朝向的前侧5的面优选形成大约45°的夹角β。
[0057]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每个杆件17优选在整个至少自由突伸出的长度上被设计为圆柱形。在另外的设计方案中,如所示,在杆件17的自由突伸出的长度上,该杆件在不同的区域内仅部分被设计为圆盘形的,其中至少杆件17整体上容纳在由杆件17的最大圆盘直径定义直径的、假想的辊套内。
[0058] 每个杆件17的中轴线y的从前侧5上自由突伸出的长度e优选大约等于设备深度t或设备宽度b的三分之一。相应地,自由的前端部20相对于厨用机器1的最远地向前伸出的延伸量是朝背侧6的方向回缩的,还优选以回缩量f回缩,所述回缩量大约等于厨用机器1的深度t的一半、还优选是杆件17的中轴线y之间的间距d的一半。
[0059] 用于烹煮容器8的容纳部还优选如此安置,使得厨用机器1的中轴线x优选从中间穿过容纳部7,其中还根据图1的侧视图,容纳部7的在前侧5内环绕的边棱优选平均地在中间平面E的上方和下方延伸。
[0060] 在图6至9中示出处于优选的使用位置上的厨用机器1。在容纳部7内容纳有烹煮容器8。烹煮容器8优选在底板区域内具有搅拌器。当烹煮容器8在容纳部7内处于装配位置时,该搅拌器优选形状接合地与设置在厨用机器1内的搅拌器驱动装置相耦连。
[0061] 烹煮容器8还优选在搅拌器运行过程中和/或在加热器运行过程中通过盖子21被封闭。盖子21还优选在中央具有注入口22,该注入口包含厨用机器1的中轴线x,且由此也包含烹煮容器8的竖直轴线,此时优选规定了盖子21的整个基本上圆盘形的平面轮廓。
[0062] 烹煮容器8具有从底板区域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容器壁23。
[0063] 尤其在厨用机器1运行时、还优选在搅拌器和/或加热器运行时,安置在烹煮容器8上的盖子21要被闭,因为在厨用机器1运行时有时可能例如通过借助搅拌器进行切碎过程和/或由于流体动学而在烹煮容器8内产生较高的力。为此在优选设计方案中使用杆件17,所述杆件分别围绕其中轴线y可转动地安置在机器壳体4内。杆件17被设计用于固定地围住所属的盖子边缘区域。有关另外的设计方案和作用方式可参照之前引用的文献DE 10 
2011 051149 A1。该专利申请的内容对此全部内容包含在本发明的公开内容中,该专利申请的目的和特征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中。
[0064] 在厨用机器1的通常的运行中、也就是在使用烹煮容器8时,厨用机器1优选可借助抓握区域18被提起,例如用于移动厨用机器1。备选地,厨用机器1在工作状态下也可以通过杆件17的区域被抓握,以便搬运。
[0065] 厨用机器1的前述几何形状以及尤其从前侧5的可见面突伸出的杆件17还有利地可以将厨用机器1以不同于根据图1通常的工作位置的位置安放,由此还例如用于清洁和/或维护或维修。
[0066] 由此根据图9所示,厨用机器1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以背侧放置,其中厨用机器1在此基本上点状或线状地支承在前侧5的从背侧6自由突伸出的部段上,以及点状或线状地支承在背侧6的属于支承面2的边棱区域上。根据背侧6相对于支承面2的垂直面的角度定向,所以侧面6在该位置中不是整面地放在放置面、例如面3上。点状或线状的放置相应地保护了背侧6的表面防止受损、例如划痕。厨用机器1也从该位置以一侧或另一侧,在一定程度上围绕平行于中轴线x的轴线转动,直至这样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中通过相对置的杆件17支承在面3上。厨用机器1由此可以采取一个稳定的侧面位置。
[0067] 厨用机器1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以一种根据图10和11的倒置位置安放在面3上,这相应地保护了优选出于设计原因例如被高质量实施的前侧5的表面。为此,杆件17相应地被用作间隔支承件,用于由此使前侧5的表面与面3保持间距。
[0068] 例如尤其在图2中可以看到,在杆件17的自由端部20与厨用机器1的最高的延伸区域(在此是顶点区域)之间可以撑起一个放置平面A,也如在杆件17的自由端部20与距背侧6最大间隔的前侧5的区域之间也可以撑起一个放置平面A'。在此,例如调节器14和/或按键15在其从前侧5的平面突伸出的延伸量方面优选是如此选择的,使得所述延伸量不会突出超过放置平面A'。
[0069] 由此在图10中示出厨用机器1的这样一个位置,其中,厨用机器1在放置平面A'内通过前侧5的在支承面一侧的端部区域和杆件17的自由端部20支承在面3上。在此,实现厨用机器1的稳定的安放位置,这种安放位置例如可以允许进行壳体的清洁以及机器的维护。
[0070] 在图11中示出厨用机器1在放置平面A区域内的支承。在此通过杆件17的端部区域和基本上通过前侧5的环绕的边棱11的顶点区域实现支承。由此也优选实现了厨用机器1在面3上的稳定的安放,这尤其可以触及厨用机器1的底侧。
[0071] 此外,厨用机器1尤其在烹煮容器8从容纳部7中取出时以有利的方式通过握住杆件17而被提起。相应地,杆件17构成杆状的抓握件。
[0072] 所有公开的特征(本身)都有发明意义或发明价值。在本申请的公开文件中,所属/附属的优先权文本(在先申请文件)的公开内容也被完全包括在内,为此也将该优先权文本中的特征纳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从属权利要求中的那些可选择的并列设计方案都是对于现有技术有独立发明意义或价值的改进设计,尤其可以这些从属权利要求为基础提出分案申请。
[0073] 附图标记列表
[0074] 1       厨用机器
[0075] 2       支承面
[0076] 3       面
[0077] 4       机器壳体
[0078] 5       前侧
[0079] 6       背侧
[0080] 7       容纳部
[0081] 8       烹煮容器
[0082] 9       把手
[0083] 10      侧面区域
[0084] 11      边棱
[0085] 12      顶点
[0086] 13      操作面板
[0087] 14      调节器
[0088] 15      按键
[0089] 16      显示屏
[0090] 17      杆件
[0091] 18      抓握区域
[0092] 19      抓握孔
[0093] 20      端部
[0094] 21      盖子
[0095] 22      注入口
[0096] 23      容器壁
[0097] a       突出量
[0098] b       宽度
[0099] c       间距
[0100] d       宽度
[0101] e       长度
[0102] f       回缩量
[0103] h       高度
[0104] t       深度
[0105] x       中轴线
[0106] y       中轴线
[0107] A       放置平面
[0108] A'      放置平面
[0109] E       平面
[0110] E'      平面
[0111] α       角度
[0112] β       角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