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性漆恒温干燥枪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CN201510753579.3 申请日 2015-11-09 公开(公告)号 CN106670016A 公开(公告)日 2017-05-17
申请人 天津市美冠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素芳; 王雪平; 王雪义; 王兴伟; 何承志;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 水 性漆恒温干燥枪的制作方法,包括枪体(1)、 手柄 (2)、吹 风 口(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枪体(1)前端设有聚热罩(3),所述聚热罩(3)呈U型并包与吹风口(9)外,所述枪体(1)内胆由暖风循环腔(7)、出风孔(6)及恒温加热器(8)组成,所述暖风循环腔(7)上端设置有出风孔(6),所述恒温加热器(8)位于枪体(1)内胆中端,所述进风口(4)位于枪体(1)后端,所述进风口(4)内腔设有风扇(5)并与枪体内胆相连接;本发明积极效果是:进风口设置在枪体后端,出风孔设置在上方,干燥循环风 对流 效果好,可使干燥 温度 更加均匀,恒温加热器能使温度检测更加准确,温控灵敏度更高,此设计小巧便捷,便于携带,主要用于 喷涂 水性漆小快板材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性漆恒温干燥枪的制作方法,包括枪体(1)、手柄(2)、吹口(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枪体(1)前端设有聚热罩(3),所述聚热罩(3)呈U型并包与吹风口(9)外,所述枪体(1)内胆由暖风循环腔(7)、出风孔(6)及恒温加热器(8)组成,所述暖风循环腔(7)上端设置有出风孔(6),所述恒温加热器(8)位于枪体(1)内胆中端,所述进风口(4)位于枪体(1)后端,所述进风口(4)内腔设有风扇(5)并与枪体内胆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水性漆恒温干燥枪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设有调节按钮(11),控制干燥风向及出风量和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水性漆恒温干燥枪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热罩(3)可拆卸更换。

说明书全文

一种性漆恒温干燥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漆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水性漆恒温干燥枪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干燥枪是一种对试样进行脱水干燥或热处理用的设备。 水性漆就是以水稀释剂、不含有机溶剂的涂料。水性漆不含苯、甲苯、二甲苯、甲、游离TDI 有毒重金属,无毒无刺激气味,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漆膜丰满、晶莹透亮,但是对于实验及小板材样品需提供快速干燥环境时,则大型干燥箱则无用武之地,普通的干燥枪存在干燥效率低,干燥箱内温度不均匀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节约环保功能方便小巧的水性漆喷涂设备。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性漆恒温干燥枪的制作方法,包括枪体(1)、手柄(2)、吹口(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枪体(1)前端设有聚热罩(3),所述聚热罩(3)呈U型并包与吹风口(9)外,所述枪体(1)内胆由暖风循环腔(7)、出风孔(6)及恒温加热器(8)组成,所述暖风循环腔(7)上端设置有出风孔(6),所述恒温加热器(8)位于枪体(1)内胆中端,所述进风口(4)位于枪体(1)后端,所述进风口(4)内腔设有风扇(5)并与枪体内胆相连接。
[0005]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2)设有调节按钮(11),控制干燥风向及出风量和方向;进一步地,所述聚热罩(3)可拆卸更换;
本发明积极效果是:进风口设置在枪体后端,出风孔设置在上方,干燥循环风对流效果好,可使干燥温度更加均匀,恒温加热器能使温度检测更加准确,温控灵敏度更高,此设计小巧便捷,便于携带,主要用于喷涂水性漆小快板材使用。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枪体(1)、手柄(2)、聚热罩(3)、进风口(4)、风扇(5)、出风孔(6)、暖风循环腔(7)、恒温加热器(8)、吹风口(9)、调节按钮(11)。
[0007]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如图1所示,包括枪体(1)、手柄(2)、吹风口(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枪体(1)前端设有聚热罩(3),所述聚热罩(3)呈U型并包与吹风口(9)外,所述枪体(1)内胆由暖风循环腔(7)、出风孔(6)及恒温加热器(8)组成,所述暖风循环腔(7)上端设置有出风孔(6),所述恒温加热器(8)位于枪体(1)内胆中端,所述进风口(4)位于枪体(1)后端,所述进风口(4)内腔设有风扇(5)并与枪体内胆相连接;所述手柄(2)设有调节按钮(11),控制干燥风向及出风量和方向;所述聚热罩(3)可拆卸更换;本发明积极效果是:进风口设置在枪体后端,出风孔设置在上方,干燥循环风对流效果好,可使干燥温度更加均匀,恒温加热器能使温度检测更加准确,温控灵敏度更高,此设计小巧便捷,便于携带,主要用于喷涂水性漆小快板材使用。
[0009]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