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甘果蜜饯的制作方法 |
|||||||
申请号 | CN201610346629.0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0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申请人 | 骆世敏; | 发明人 | 骆世敏; |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余甘果蜜饯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筛选;(2)清洗;(3)浸泡;(4)熬煮;(5)腌制;(6) 包装 。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按照本发明制作方法制作出的余甘果蜜饯, 风 味良好、外形美观、色泽鲜亮,且无色素添加, 食品安全 性能良好,且延长余甘果的保质期、增加了余甘果的食用方法。 | ||||||
权利要求 | 1.一种余甘果蜜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余甘果蜜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甘果蜜饯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0002] 余甘果又名牛甘果,油甘果,因其吃起来“先苦后甜”得名。目前市场上有野生牛甘果和水果型牛甘果两种。与野生牛甘果相比,水果型牛甘果具有果大、肉厚、纤维少、营养丰富、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而且吃起来更加甘甜爽口。余甘果具有丰富的维生素C、E、B等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同时还含有人体所需的14种氨基酸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丰富的有机硒,尤其是维生素C,每100克鲜余甘果中含维生素C500-1841毫克,比素有维生素之王的猕猴桃高4倍,比柑桔高25倍,具有多种保健医疗作用,因此市场上的余甘果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余甘果的保质期短,不利于长时间保存,且鲜食口感较为苦涩。 发明内容[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甘果蜜饯的制作方法。 [0004]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余甘果蜜饯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 (1)原料筛选:筛选出成熟优质的余甘果果实; [0006] (2)清洗:将余甘果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沥干水分; [0007] (3)浸泡:将余甘果去核后放入质量百分浓度为15%的食盐水中浸泡24-48h; [0008] (4)熬煮:将步骤(3)所得余甘果放入锅中熬煮,每1000份余甘果加糖100-150份用100℃的水温煮制10-20min; [0009] (5)腌制:将步骤(4)所得的余甘果蜜饯转移到腌制槽中,向煮制锅内剩余的料液中加入陈皮40-80份、柠檬片50-100份熬制30-40min制作出调味液,将调味液搅拌均匀后加入到腌制槽中,每天翻2-3次,腌制70-80h; [0010] (6)包装:将腌制好的余甘果蜜饯进行包装即可。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按照本发明制作方法制作出的余甘果蜜饯,风味良好、外形美观、色泽鲜亮,且无色素添加,食品安全性能良好,且延长余甘果的保质期、增加了余甘果的食用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0012] 实施例一: [0013] 一种余甘果蜜饯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 (1)原料筛选:筛选出成熟优质的余甘果果实; [0015] (2)清洗:将余甘果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沥干水分; [0016] (3)浸泡:将余甘果去核后放入质量百分浓度为15%的食盐水中浸泡24h; [0017] (4)熬煮:将步骤(3)所得余甘果放入锅中熬煮,每1000份余甘果加糖100份用100℃的水温煮制15min; [0018] (5)腌制:将步骤(4)所得的余甘果蜜饯转移到腌制槽中,向煮制锅内剩余的料液中加入陈皮40份、柠檬片50份熬制30min制作出调味液,将调味液搅拌均匀后加入到腌制槽中,每天翻2次,腌制70h; [0019] (6)包装:将腌制好的余甘果蜜饯进行包装即可。 [0020] 实施例二: [0021] 一种余甘果蜜饯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 (1)原料筛选:筛选出成熟优质的余甘果果实; [0023] (2)清洗:将余甘果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沥干水分; [0024] (3)浸泡:将余甘果去核后放入质量百分浓度为15%的食盐水中浸泡24-48h; [0025] (4)熬煮:将步骤(3)所得余甘果放入锅中熬煮,每1000份余甘果加糖150份用100℃的水温煮制20min; [0026] (5)腌制:将步骤(4)所得的余甘果蜜饯转移到腌制槽中,向煮制锅内剩余的料液中加入陈皮80份、柠檬片100份熬制40min制作出调味液,将调味液搅拌均匀后加入到腌制槽中,每天翻3次,腌制80h; [0027] (6)包装:将腌制好的余甘果蜜饯进行包装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