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控制与吸振封件

申请号 CN02828848.3 申请日 2002-03-04 公开(公告)号 CN1258976C 公开(公告)日 2006-06-14
申请人 曹荣华; 发明人 曹荣华;
摘要 本 发明 为一种流动控制与吸振封件,主要是在运送容器过程中,通过吸振封件吸收储存于容器中液体的振动,以防止液体渗漏及保持液体与气室的分隔,并可控制液体流出容器外的流动速率;本发明可预先决定且暨经济又准确的控制流出容器外的液体流动速率;本发明亦可允许由容器加压导引出液体。
权利要求

1.一种流动控制与吸振封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细长管状容器,其具有两密封的端部,以防止其内所装填的液体自端部渗漏出, 并在外侧周围设置有1~2个预定开启机构;
一包含粘性物质的吸振封件,其被插入容器中,并与容器的端部保一距离,以形 成一气室,并将该气室与液体相隔离;
其中,该吸振封件为承受液体移动时产生压,并将该压力传送至气室,通过气 室内的空气将压力抑止,及在1~2个预定开启位置将容器开启时,该吸振封件可控 制液体的流入容器内与流出容器外的流动速率。
2.按权利要求1所述流动控制与吸振封件,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内可插入两个 吸振封件,该两个吸振封件均与容器的两端部保持一距离,使容器的两端部均形成有 一气室,并将液体容置于两吸振封件间,使液体可与容器任一端的气室分隔。
3.按权利要求1所述流动控制与吸振封件,其特征在于:该容器端部是在一加 压环境中被密封,以形成加压气室。
4.按权利要求2所述流动控制与吸振封件,其特征在于:该容器端部是在一加 压环境中被密封,以形成一加压气室。
5.一种流动控制与吸振封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设有负压内部空间的细长管状容器,其在外侧周围设有1~2个预定开启机构, 且其二端部被密封,以保持负压;
一包含粘性物的吸振封件,其被插入该容器中,以将容器分隔成为二个气室;
其中,该吸振封件将保持在该气室之间的分隔,且当该容器的其中一端部在预定 开启机构处被开启时,位于容器的另一端部真空,将吸出位于接触容器开启端的任何 液体,该液体会于一预定延迟后进入容器中,且当该容器的另一端部再被开启时,所 收集的液体将于一预定延迟之后,于一控制速率下流出容器外。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系关于一种流动控制与吸振封件是用于控制储存在容器内液体的流动及 在运送液体过程中吸收振动。

背景技术

按,于容器中储存封装有液体时,在运送该容器的过程中,该容器系必须具有防 渗漏功用,且该容器并需易于开启,以利于取出储存于容器内的内容物。
然而,习用容器在运送过程中,该容器内的液体会遭受振动,且因该振动所产生 的压,将会造成容器破裂及/或造成液体由容器内渗漏出。另外,当容器开启,欲 取出储存于容器内的内容物时,并无法控制内容物流出容器外的流动速率。目前对于 流出容器外的液体,可说欠缺暨经济又准确的预设流动速率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暨经济又可准确控制液体流出容器外流动 速率的流动控制与吸振封件。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允许由容器加压导引出储存于容器内液体的流 动控制与吸振封件。
本发明一种流动控制与吸振封件,其技术方案为:
包含:
一细长管状容器,其具有两密封的端部,以防止其内所装填的液体自端部渗漏出, 并在外侧周围设置有1~2个预定开启机构;
一包含粘性物质的吸振封件,其被插入容器中,并与容器的端部保一距离,以形 成一气室,并将该气室与液体相隔离;
其中,该吸振封件为承受液体移动时产生压力,并将该压力传送至气室,通过气 室内的空气将压力抑止,及在1~2个预定开启位置将容器开启时,该吸振封件可控 制液体的流入容器内与流出容器外的流动速率。
包含:
一设有负压内部空间的细长管状容器,其在外侧周围设有1~2个预定开启机构, 且其二端部被密封,以保持负压;
一包含粘性物的吸振封件,其被插入该容器中,以将容器分隔成为二个气室;
其中,该吸振封件将保持在该气室之间的分隔,且当该容器的其中一端部在预定 开启机构处被开启时,位于容器的另一端部真空,将吸出位于接触容器开启端的任何 液体,该液体会于一预定延迟后进入容器中,且当该容器的另一端部再被开启时,所 收集的液体将于一预定延迟之后,于一控制速率下流出容器外。
本发明主要是在运送容器过程中,吸收传送至容器中液体的振动,以防止液体的 渗漏,并可保持容器内的液体与气室相分隔,以及,可有效控制液体流出容器的流动 速率。本发明具有经济效益,并可准确地控制液体流出容器的流动速率。本发明亦可 经由容器加压导引出液体。
本发明所提供的流动控制与吸振封件,与其它现有技术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 优点:
本发明具有暨经济又可准确控制液体流出容器外的流动速率。
本发明可允许由容器加压导引出储存于容器内的液体。
附图说明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
图1显示控制液体流动的第一吸振封件1被插入具有第一端部4的容器内,容器 仅由容装液体的第二端部被开启。
图2显示控制液体流动的第一、二吸振封件1、11被插入具有第一、二端部4、 5的容器内,容器可由第一、二端部4、5之一开启。
图3显示控制液体流动的第三吸振封件12被插入容器内,分隔容器成为第四、 五气室13、14,容器可由第一、二端部4、5之一被开启。
【主要部分代表符号】
1为第一吸振封件,2为液体,3为第一气室,4为第一端部,5为第二端部,6 为第一预定开启机构,7为第二气室,8为第三气室,9为第二预定开启机构,10为 第三预定开启机构,11为第二吸振封件,12为第三吸振封件,13为第四气室,14为 第五气室,15为第四预定开启机构,16为第五预定开启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第一吸振封件1的较佳具体实例;主要包含有一细长管状容器,该细长 管状容器具有两密封第一、二端部4、5,于细长管状容器内插入一第一吸振封件1, 该第一吸振封件1接近容器第一端部4设置,并与该第二端部5保持一距离,用以形 成一预设的第一气室3,并于该细长管状容器的第二端部5与第一吸振封件1间局部 的装填有所需的液体2,该液体2可为医疗药剂、嗽口药、薄荷、或任何其它化学 药剂,通过第一吸振封件1的阻隔,致使液体2与预设的第一气室3相分隔,并通过 第一、二端部4、5的密封,使装填于容器内的液体2无法渗漏出,并于容器的接近 第二端部5外侧周边上设有一第一预定开启机构6,该预定开启机构可为一刻痕,以 易于将容器折断开启,进而将液体2导引出容器外。
在运送细长管状容器过程中,该吸振封件1将抵挡液体2的移动,并将所承受的 压力传送至预设气室的第一气室3中,通过预设的第一气室3分散压力,进而抑止液 体产生的振动,并保持预设的第一气室3与液体2的隔阻;当欲要将装填于容器内的 液体2取出时,将容器上的第一预定开启机构6的刻痕折断,即可将容器开启,一旦 容器被开启,该液体2可由使用者口部预先贴放在容器已开启的第二端部5处,以产 生真空力吸出容器外。
该细长管状容器可在高于正常空气压力的环境中被密封,即可产生一加压的第一 气室3;而该液体2为不可压缩;在第一气室3中的空气,将被加压至相同于其被密 封时加压环境的压力;吸振封件1将为第一气室3与液体2的分隔,且该吸振封件1 亦可将所承受的压力传送至第一气室3中,通过第一气室3内的空气抑止在运送期间 液体2所历经的振动;该容器第一、二端部4、5被密封,以致液体2无法渗漏出; 该第一预定开启机构6可刻划在容器之外侧周边处,用以将容器在液体2部分的第一 预定开启机构6处予以打断开启。
在运送过程中,吸振封件1将抵挡液体2的移动,并将所承受的压力传送至第一 气室3,使该第一气室3中的空气可以分散压力,以抑止液体所产生的振动,并可保 持对于液体2的隔阻;当要由容器中取出液体2时,将容器上的第一预定开启机构6 的刻痕折断,以将容器开启;容器被开启时,液体2将依据空气压力、黏度、及第一 吸振封件1的长度所决定的速率,通过第一气室3中的空气压力强迫液体流出容器外。
若第一吸振封件1为一较高黏度及/或长度较长时,该液体2将在一预定延迟之 后,以较慢的控制速度流出容器。
若第一吸振封件1为一较低黏度及/或长度较短时,该液体2即可迅速流出容器 外。
而所流出液体2的流量,由可以折断位于第一预定开启机构6处的、内部装填有 液体2的容器第二端部5所决定。该内部装填有液体2的第二端部5由容器折断开启 时,将在其内留持液体2,因液体2被密封在第二端部5处,且大气压力将防止被容 装在其中的液体2流出。
图2显示第一、二吸振封件1、11的另一具体实例。该细长管状容器具有两密封 端部即第一、二端部4、5,并于细长管状容器内插入第一、二吸振封件1、11,该第 一、二吸振封件1、11分别插入接近容器的两端部即第一、二端部4、5处,并均与 该第一、二端部4、5保持一距离,以形成一预设的第二、三气室7、8,该预设的第 二、三气室7、8内存放有空气,并于该细长管状容器内的第一、二吸振封件1、11 间局部的装填有所需的液体2,该液体2可为医疗药剂、嗽口药水、薄荷、或任何其 它化学药剂,通过第一、二吸振封件1、11的阻隔,致使液体2与预设的第二、三气 室7、8相分隔,并通过第一、二端部4、5的密封,使装填于容器内的液体2无法渗 漏出,并于容器的接近第一、二端部4、5的外侧周边上各设有一第二、三预定开启 机构9、10,该第二、三预定开启机构9、10可为一刻痕,以易于将容器折断开启。
在运送过程中,该第一、二吸振封件1、11将抵挡液体2的移动,并将所承受的 压力传送至第二、三气室7、8中,通过第二、三气室7、8内的空气分散压力,以抑 止液体2所产生的振动,并稳定保持第二、三气室7、8与液体2的隔阻。当要将液 体2自容器内取出时,将容器上的第二、三预定开启机构9、10的刻痕折断,容器开 启。一旦容器的第一、二端部4、5被开启时,该液体2即会依据黏度及第一、二吸 振封件1、11的长度决定的速率下流出容器外。
若第一、二吸振封件1、11为一较高黏度及/或长度较长时,该流体2将在一预 定延迟之后,以较慢的控制速度流出容器。
若第一、二吸振封件1、11为一较低黏度及/或长度较短时,该液体2将以最快 速度下流出容器外。
另外,该液体2并不会被浪费或渗漏出,因该容器第一、二端部4、5的开启口 位于第二、三气室7、8处,且该液体2容置于第一、二吸振封件1、11间,若容器 的第一、二端部4、5被开启时,该液体2即会由本身的重量强迫其通路流过第一、 二吸振封件1或11。
该容器可在高于正常空气压力的环境中被密封,其将产生加压的第二、三气室7、 8。液体2为不可压缩。在第二、三气室7、8中的空气将被加压至相同于其被密封时 的加压环境的压力。因在容器的第一、二端部4、5皆设有第二、三气室7、8,将液 体2保持并位于容器的中间处;该第一、二吸振封件1、11将保持第二、三气室7、 8与液体2的分隔,致使第一、二吸振封件1、11可传送压力至第二、三气室7、8 中的空气处,以抑止在运送过程中液体所历经的振动。
当欲将液体2自容器内取出时,该容器的二个端部即第一、二端部4、5的任一 者可被开启;一旦容器的其中一端被开启时,在容器未开启端的第二气室7或第三气 室8中的空气压力,将迫使液体2于一预定延迟后,以预定的速率下离开容器;该液 体2将依据黏度及第一、二吸振封件1、11的长度所决定的速率下流出容器。
图3显示第三吸振封件12的另一具体实例;主要是将一吸振封件12插入一细长 管状容器中,容器可由第一、二端部4、5被开启;一预设的第四、五气室13、14 被形成在容器的第一、二端部4、5处,并通过第三吸振封件12将两预设的第四、五 气室13、14隔开;容器的第一、二端部4、5于局部真空或负压环境中被密封,在容 器的第一、二端部4、5被密封后,第四、五气室13、14将具有局部真空或负压,并 可于容器的两端之外侧周边上各设置一第四、五预定开启机构15、16,该第四、五 预定开启机构15、16可为一刻痕,以易于将容器折断,使其可在第四、五气室13、 14中的第四、五预定开启机构15、16处,将容器开启。
所完成的容器可用以收集液体的样本,可使用该容器收集诸如:唾液或其它人体 液体,以供医疗检验之液体样本;折断在容器上、且位于被收集液体处的数个刻痕所 决定的数个预定开启机构之一,将容器开启。尤其是密封开启端即第一端部4:当容 器的第一端部4被开启时,该容器的另一端部即第二端部5的第五气室14中的真空 力,会在一预定延迟之后缓慢将第三吸振封件12朝向封闭端部即第二端部5移动, 以具有足够时间将欲收集的液体吸入容器中;而该第三吸振封件12的移动,需在容 器的被开启端即第一端部4处产生一真空,以将液体2吸入容器并将液体2保存在容 器中。当要将所收集的液体2由容器中取出时,则将设置在封闭端部即第二端部5 的第五预定开启机构16折断开启,允许空气进入第五气室14,以平衡在第五气室14 中的局部真空或负压;当大气空气进入第五气室14后,所收集的液体将在一预定延 迟之后缓慢地流出容器外。
再者,所收集的液体将依据黏度与第三吸振封件12的长度所决定的速率下流进 容器内或流出容器外。若第三吸振封件12为一较高黏度及/或长度较长时,该所收集 的液体将在一预定延迟之后,以较慢的控制速度流进容器内或流出容器外。若第三吸 振封件12为一较低黏度及/或长度较短时,该所收集的液体几乎以最快速度流进容器 内或流出容器外。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 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 案的专利范围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