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

车辆的安全气囊模

申请号 CN201621107147.1 申请日 2016-10-09 公开(公告)号 CN206606165U 公开(公告)日 2017-11-03
申请人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发明人 张永进; 安晓超; 杨群印; 彭斌斌; 徐苏斌; 王璇; 李锐;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模 块 。该安全气囊模块安装在车辆仪表板的内部,并且包括充气装置以及气袋。该气袋设置有充气口并且经由充气口与充气装置连接。该气袋包括长条状主面板以及第一和第二副面板,其中主面板的两个横向端部相连接形成大致柱形结构,第一和第二副面板的外周边缘分别连接到柱形结构的上周边缘和下周边缘以 覆盖 柱形结构的上下表面。当气袋处于膨胀且展开的状态下时,柱形结构的高度方向与车辆的高度方向相一致。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模,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安装在所述车辆仪表板的内部,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包括:
充气装置;以及
气袋,其设置有充气口并且经由所述充气口与所述充气装置连接,所述气袋包括长条状主面板以及第一和第二副面板,其中所述主面板的两个横向端部相连接形成大致柱形结构,所述第一和第二副面板的外周边缘分别连接到所述柱形结构的上周边缘和下周边缘以覆盖所述柱形结构的上下表面,其中
当所述气袋处于膨胀且展开的状态下时,所述柱形结构的高度方向与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相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和第二副面板呈梯形,其中当所述气囊处于膨胀且展开的状态下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副面板的窄端布置成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朝向所述仪表板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面板的两个横向端部之间的接合处位于所述柱形结构的除朝向所述车辆的座椅一侧的侧表面以外的侧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口设置在所述主面板上,并且当所述气袋处于膨胀且展开的状态下时,所述充气口位于所述柱形结构的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朝向所述仪表板一侧的侧表面上沿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面板包括凹入部分,所述凹入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主面板的其他部分的宽度,其中所述充气口设置在所述凹入部分中。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模块还包括拉带,所述拉带设置在所述气袋内部并且在所述气袋膨胀且展开时控制所述气袋的展开方向和/或展开形状。

说明书全文

车辆的安全气囊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安全气囊系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保护前排乘客的头部、颈部和/或胸部的安全气囊模块。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机动车辆中的乘客安全系统通常包括针对前排乘客的安全气囊模块,以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保护前排乘客不受伤害。通常,针对前排乘客的安全气囊模块包括专用于保护前排乘客的头部、颈部和胸部的安全气囊模块。这样的安全气囊模块通常设置在车辆仪表板内部。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气囊组件的气袋被充气以膨胀且展开,承接乘客的头部和胸部,防止前排乘客直接撞击仪表板以及车辆内的其他部分。
[0003] 但是,现有技术中用于保护前排乘客的安全气囊模块的气袋通常具有较大的体积,因此需要较大面积的面板材料和较大输出的充气装置,导致较高的成本。此外,体积大的气袋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膨胀和展开,因此不利于对乘客的保护。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其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以相同的体积更好的保护前排乘客的头部、颈部和/或胸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其具有体积较小的气袋,可以节约成本并且缩短气袋膨胀且展开到位的时间。
[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安装在所述车辆仪表板的内部,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包括:充气装置;以及气袋,其设置有充气口并且经由所述充气口与所述充气装置连接,所述气袋包括长条状主面板以及第一和第二副面板,其中所述主面板的两个横向端部相连接形成大致柱形结构,所述第一和第二副面板的外周边缘分别连接到所述柱形结构的上周边缘和下周边缘以覆盖所述柱形结构的上下表面,其中当所述气袋处于膨胀且展开的状态下时,所述柱形结构的高度方向与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相一致。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和第二副面板呈梯形,其中当所述气囊处于膨胀且展开的状态下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副面板的窄端布置成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朝向所述仪表板一侧。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主面板的两个横向端部之间的接合处位于所述柱形结构的除朝向所述车辆的座椅一侧的侧表面以外的侧表面上。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充气口设置在所述主面板上,并且当所述气袋处于膨胀且展开的状态下时,所述充气口位于所述柱形结构的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朝向所述仪表板一侧的侧表面上沿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
[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主面板包括凹入部分,所述凹入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主面板的其他部分的宽度,其中所述充气口设置在所述凹入部分中。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安全气囊模块还包括拉带,所述拉带设置在所述气袋内部并且在所述气袋膨胀且展开时控制所述气袋的展开方向和/或展开形状。
[0011] 根据如上所述实施例的可以保护前排乘客座椅的头部、颈部和/或胸部的安全气囊模块,可以在较大的宽度范围上保护乘客,即使乘客未坐在座椅的中心位置,也能得到良好的保护。此外,根据如上所述实施例的安全气囊模块还具有体积较小的气袋,可以节约成本并且缩短气袋膨胀且展开到位所需的时间。附图说明
[0012]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进行描述,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其中:
[0013]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处于膨胀且展开状态下的安全气囊模块的示意图。
[0014]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气袋的组成面板的示意图。
[0015] 图3A-3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充气口在气袋拆分状态下的主面板中沿宽度方向的位置变化。
[0016] 图4A-4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柱状结构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0018]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针对前排座椅乘客的安全气囊模块,该安全气囊模块主要用于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保护前排乘客的头部、颈部和/或胸部。
[0019]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处于膨胀且展开状态下的安全气囊模块10的示意图。图1中还示出了车辆的前挡玻璃20、仪表板30和座椅40。安全气囊模块10至少包括充气装置(图中未示出)和气袋11。其中,充气装置通过设置在气袋11上的充气口(图中未示出)与气袋11 相连接。在气袋11的折叠状态下,安全气囊模块10安装在仪表板30内部,即仪表板30所覆盖的内部空间中。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充气装置被激发以产生气体。所产生的气体进入气袋11,使气袋11从仪表板30 的内部向外膨胀且展开。膨胀且展开的气袋11可以承接由于车辆的碰撞而不受控的朝向车辆前方移动的就坐于座椅40的乘客的头部,从而保护乘客的头部和颈部。从图1中可以看出,处于膨胀且展开状态下的安全气囊模块10位于前挡风玻璃20和仪表板30之间。此外,虽然图1中示出的气袋11仅承接乘客的头部,但是通过将气袋11设置成适当地朝向车辆下方延伸,气袋11也可以承接乘客的胸部。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模块也可以对前排座椅乘客的胸部进行保护。
[00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气袋11可以由多个面板构成。这些面板可以是由尼龙或聚酯等材料制成的织物面板。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气袋的构成面板。气袋11可以包括主面板12、第一副面板 13A和第二副面板13B。如图2所示,主面板12可以形成为长条状。主面板12的两个横向端部可以相互连接以形成大致柱形结构。第一和第二副面板13A、13B的外周边缘可以分别连接到主面板12所形成的柱形结构的上周边缘和下周边缘,以构成柱形结构的上下表面,从而形成封闭的气袋 11。主面板12的横向端部的连接以及第一和第二副面板13A、13B与主面板12的连接可以通过缝合、粘合等方式实现。特别地,气袋11布置成使得,在气袋11的膨胀且展开的状态下由主面板12形成的柱形结构的高度方向与车辆的高度方向一致。由此,柱形结构的朝向座椅40的侧表面可以用于承接在车辆的碰撞期间不受控的向车辆前方移动的乘客的头部。这样的布置与其中柱形结构的高度方向与车辆的宽度方向一致的方案相比,在主面板12的长度和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容易使气袋用于承接乘客头部的侧表面具有较大的宽度。因此,气袋可以在较大的宽度范围上保护乘客,即使乘客未坐在座椅的中心位置,也能得到良好的保护。
[0021] 如图2所示,第一和第二副面板13A、13B可以均为梯形,更具体地可以均为等腰梯形。由此,在膨胀且展开状态下,气袋11可以形成为上下表面为梯形的柱形结构。此外,气袋11设置成使得,在气袋11的膨胀且展开的状态下梯形第一和第二副面板13A、13B的窄端沿车辆的前后方向朝向仪表板30一侧,而宽端沿车辆的前后方向朝向座椅40一侧。由此,在膨胀且展开的状态下,气袋11可以使用面积较大的侧表面来承接在车辆的碰撞期间不受控的向车辆前方移动的乘客的头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气袋11用于承接乘客头部的侧表面是由主面板12通过连接其横向端部而形成的柱形结构的侧表面,因此,主面板12的横向端部之间的接合处应该设置在柱形结构的除了该用于承接乘客头部的侧表面之外的侧表面上。
由此,可以避免气袋膨胀且展开时该接合处意外爆开而伤害乘客。
[0022] 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气袋11的主面板12的结构。如图2所示,主面板12可以包括充气口121。气袋11经由该充气口121连接到充气装置,以便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从充气装置获取气体而膨胀且展开。在图 2所示的实施例中,充气口121位于与主面板12的任一横向端部间隔一定的距离的位置处,例如可以位于距其中一个横向端部为主面板12的总长度L的1/3处,以确保主面板12的设置充气口121的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此外,充气口121的周围部分还可以设置有多块加强布,用于加强充气口121及其周围部分强度,防止在气袋11的充气期间由于气体的热量等因素损坏充气口121及其周围部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充气口121也可以设置在主面板12的两个横向端部的连接处。例如主面板 12的两个横向端部在连接时具有重叠部分,充气口121可以设置在重叠部分上。
[0023] 特别地,在气袋11的膨胀且展开的状态下,充气口121可以位于由主面板12形成的柱形结构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朝向仪表板30一侧的侧表面上,且位于该侧表面的沿车辆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但是,充气口 121的位置并不限于此。根据安全气囊模块10在仪表板30内部的安装位置的不同,充气口121相对于其所在侧表面(即柱形结构的朝向仪表板30 一侧的侧表面)沿车辆高度方向的位置是可调节的,以使得处于膨胀且展开状态下的气袋
11沿车辆的高度方向处于适合于承接乘客头部的位置。在气袋11的膨胀且展开的状态下充气口121相对于其所在侧表面沿车辆高度方向的位置的变化,对应于充气口121在气袋11拆分状态下的主面板12中宽度B方向上的位置的变化,具体示例可参考图3A-3B。图3A- 3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充气口121在气袋11拆分状态下的主面板12中沿宽度B方向的位置变化。此外,在气袋11的膨胀且展开的状态下充气口121相对于其所在侧表面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位置也是可调节的,以使得处于膨胀且展开状态下的气袋11沿车辆宽度方向处于适合于承接乘客头部的位置。在气袋11的膨胀且展开的状态下充气口121相对于其所在侧表面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位置的变化,对应于充气口121在气袋 11拆分状态下的主面板12中沿长度L方向的位置的变化。例如,充气口121不限于设置在距主面板12的某一个横向端部为主面板12的总长度L 的1/3处,而是可以从距主面板12的某一个横向端部为主面板12的总长度L的1/3处朝向任一个横向端部适当的调节。
[0024] 如图2所示,气袋11的主面板12还包括一凹入部分122,该凹入部分122的宽度B1小于主面板12的其他部分的宽度B,并且充气口121设置在该凹入部分122中。凹入部分122的两相对边缘均呈弧状。凹入部分 122的宽度B1在其沿主面板12的长度L方向的中间位置处最小,并且朝向主面板12的两横向端部逐渐增大,直至与主面板12的其他部分的宽度 B一致。当主面板12与第一和第二副面板13A、13B相接合而形成封闭的气袋11时,凹入部分122的中间部分的两相对边缘分别对应于第一和第二副面板13A、13B的梯形短底边,并且凹入部分122除中间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的两相对边缘分别对应于第一和第二副面板13A、13B的梯形的腰。由此,在气袋11的膨胀且展开的状态下,凹入部分122的中间部分形成由主面板12形成的柱形结构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朝向仪表板30一侧的侧表面。从而,柱形结构的高度在朝向仪表板30一侧的侧表面处最小。柱形结构的高度从朝向仪表板30一侧的侧表面沿车辆的向后方向逐渐增大,并且在朝向座椅40一侧的侧表面处最大。以这样的形状,气袋 11可以与车辆的前挡风玻璃20和仪表板30所限定的空间相适应地膨胀且展开。此外,由于充气口121位于凹入部分122中并且气袋11经由充气口 121连接到充气装置并由此固定到仪表板30内部,因此,膨胀且展开状态下的气袋11在连接到仪表板30内部的部分处具有较小的高度,并且在用于承接乘客头部的部分处具有较大的高度,有利于在对乘客提供最佳保护的同时减小气袋的体积。
[0025]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保护前排乘客座椅的头部、颈部和胸部的安全气囊模块,其具有在膨胀且展开状态下呈上下表面为梯形的柱形结构的气袋。这样的气袋可以在较大的宽度范围上保护乘客,即使乘客未坐在座椅的中心位置,也能得到良好的保护。此外,这样的气袋还具有较小的体积,可以节约成本并且缩短气袋膨胀且展开到位所需的时间。
[0026]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主面板12形成的柱形结构为上下底表面为梯形的柱形结构,但是由主面板12形成的柱形结构不限于此,而是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柱形结构。图4A-4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柱形结构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其中以柱形结构的与车辆高度方向垂直的截面来表示柱形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在气袋11内设置拉带,该拉带可以在气袋11膨胀且展开时控制气袋11的展开方向和/或展开形状。例如,拉带的一端可以固定在柱形结构的朝向座椅40一侧的侧表面上,另一端固定到朝向前挡风玻璃30的侧表面上。由此,在气袋11的膨胀且展开状态下,可以在柱形结构的朝向座椅40一侧的侧表面上形成内凹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由主面板12形成的柱形结构也包括类似于如图4A所示的侧表面发生变形的柱形结构。根据一些其他实施例,拉带的两端还可以固定到其他适合的位置,从而形成其他所需要的柱形结构(如图4B所示)。此外,由主面板12形成的柱形结构不限于上下底表面为梯形的柱形结构,也可以包括上下底表面为矩形的柱形结构(如图4C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和第二副面板13A、13B可以相应地均构造为矩形。
[0027]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构造和方法。相反,本实用新型意在覆盖各种修改例和等同配置。另外,尽管在各种示例性结合体和构造中示出了所公开实用新型的各种元件和方法步骤,但是包括更多、更少的元件或方法的其它组合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