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铲旋增厚模具组

一种曲轴油减震器壳体铲旋增厚模具组

申请号 CN201621353889.2 申请日 2016-12-12 公开(公告)号 CN206509383U 公开(公告)日 2017-09-22
申请人 南通福乐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敏; 张建新; 金小波; 潘益芳;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 曲轴 硅 油减震器壳体铲旋增厚模具组,包括安装在旋压机上的上模具,下模具,第一铲旋轮及第二铲旋轮,其上下模具安装在旋压机 转轴 上,制备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的圆形板料放置于所述下模具上并通过上模具进行压合,所述第一铲旋轮及第二铲旋轮安装在旋压机的滚轮架上,对称位于上下模两侧,同时第一铲旋轮及第二铲旋轮的轮轴线与上下模的中 心轴 线呈45°夹 角 。
权利要求

1.一种曲轴油减震器壳体铲旋增厚模具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旋压机上的上模具,下模具,第一铲旋轮及第二铲旋轮,其上下模具安装在旋压机转轴上,制备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的圆形板料放置于所述下模具上并通过上模具进行压合,所述第一铲旋轮及第二铲旋轮安装在旋压机的滚轮架上,对称位于上下模两侧,同时第一铲旋轮及第二铲旋轮的轮轴线与上下模的中心轴线呈45°夹,所述上模具下端面设有间隔8 12mm的半圆凸筋,~
且所述凸筋的半径为0.3mm,所述第一铲旋轮的铲旋角的圆弧半径为3mm,铲旋轮的退出角为10°,所述铲旋角上端面为材料堆积面,所述堆积面与上下模中心轴平行,其特征尺寸大于30mm,所述堆积面上边缘设有斜挡面,斜挡面与堆积面采用R=2 4mm的圆弧过渡,所述第~
二铲旋轮的铲旋角的圆弧半径为5mm,铲旋轮的退出角为10°,所述铲旋角上端面为材料堆积面,所述堆积面与上下模中心轴平行,其特征尺寸大于30mm,所述堆积面上边缘设有斜挡面,斜挡面与堆积面之间采用R=2 4mm的圆弧过渡,所述斜挡面与堆积面呈45°夹角。
~

说明书全文

一种曲轴油减震器壳体铲旋增厚模具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的加工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铲旋增厚模具组。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消减曲轴的扭转振动,提高曲轴的疲劳寿命,减少整车的振动和噪音,现代的汽车都会在发动机扭振振幅最大的曲轴前端安装曲轴扭振减震器。根据降低扭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动式、阻尼式和复合式三种,而曲轴硅油减震器就属于阻尼减震器的一种。这种硅油减震器需要良好的密封和较大的惯性体,才能保证工作可靠,达到良好的使用要求。
[0003] 一种带法兰盘的双筒形的曲轴硅油减震器,传统的加工方法一般为整体铸造锻造机加工及拼焊的方式。整体铸造易产生缩孔、缩松等,其机械性能无法保证,密封性也很难满足要求;锻造机加工存在材料利用率较低,机加工余量大,金属流线被切断,零件的抗腐蚀性能低等缺陷。拼焊时由于焊接区的化学成分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力学性能分布不均匀,产品的动平衡差,其寿命及动态特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易出现多种质量问题。
[0004] 针对焊接缺陷的问题,现考虑采用铲旋增厚步骤替代焊接步骤,但铲旋增厚需要配套模具以及铲旋轮进行组装配合实现,现有市面上没有合适的模具及铲旋轮进行加工操作。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铲旋增厚模具组,通过上下模具实现圆形板料的夹持,通过两个铲旋轮对称进行铲旋实现铲旋增厚工艺。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铲旋增厚模具组,包括安装在旋压机上的上模具,下模具,第一铲旋轮及第二铲旋轮,其上下模具安装在旋压机转轴上,制备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的圆形板料放置于所述下模具上并通过上模具进行压合,所述第一铲旋轮及第二铲旋轮安装在旋压机的滚轮架上,对称位于上下模两侧,同时第一铲旋轮及第二铲旋轮的轮轴线与上下模的中心轴线呈45°夹
[0008]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具下端面设有间隔8 12mm的半圆凸筋,且所述凸筋的半径为~0.3mm。
[0009]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铲旋轮的铲旋角的圆弧半径为3mm,铲旋轮的退出角为10°,所述铲旋角上端面为材料堆积面,所述堆积面与上下模中心轴平行,其特征尺寸大于30mm,所述堆积面上边缘设有斜挡面,斜挡面与堆积面采用R=2 4mm的圆弧过渡。~
[0010]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铲旋轮的铲旋角的圆弧半径为5mm,铲旋轮的退出角为10°,所述铲旋角上端面为材料堆积面,所述堆积面与上下模中心轴平行,其特征尺寸大于30mm,所述堆积面上边缘设有斜挡面,斜挡面与堆积面采用R=2 4mm的圆弧过渡。~
[0011] 作为优选,所述斜挡面与堆积面呈45°夹角。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铲旋增厚模具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两个铲旋轮对称布置在模具两侧,使得铲旋操作时双面均匀受力,从而稳定性得以提高,避免了局部加载造成金属紊乱,提高了工件质量;
[0013] 两个铲旋轮采用不同圆弧半径的铲旋角,小半径铲旋角的旋轮便于铲旋角的切入,大半径铲旋角的旋轮起到约束和均匀受力作用,实际铲旋角的大小与铲旋厚度有关,铲旋厚度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如1.5 4mm之间选取,通过堆积面以及上方的斜~挡面对材料的流动进行限制,实现了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内筒的精确成形;
[0014] 在上模具下表面设置凸筋增加与圆形板料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转动时出现相对滑动现象;
[0015] 两个铲旋轮呈45°倾斜设置使得堆积面垂直于圆形板料,从而确保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内筒侧壁的垂直度以及上下厚度均匀性。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铲旋增厚工序的模具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8]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铲旋增厚模具组,安装在旋压机上实现对圆形板料进行加工形成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的内筒,其结构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第一铲旋轮3及第二铲旋轮4,其中上模具1和下模具2安装在旋压机的转轴上,其下模具2中间具有凸起5实现圆形板料6送料时的定位,所述上模具1位于圆形板料6上方实现对圆形板料6压合定位,且所述上模具1下表面具有间隔8 12mm的半圆凸筋7,且所述半~
圆凸筋7的半径为0.3mm,凸筋的设置在下压圆形板料时可以增加与圆形板料表面的摩擦力,防止转动时出现相对滑动。所述第一铲旋轮3和第四铲旋轮4安装在旋压机的滚轮架上,对称设置在上下模两侧,成形时板料两侧均匀受力,可避免板料因单侧受力而造成的受力不均,从而避免出现金属流动紊乱造成的板料抖动,同时第一铲旋轮3及第二铲旋轮4的轮轴线与上下模的中心轴线呈45°夹角。
[0019] 具体说来,所述第一铲旋轮3的铲旋角10的圆弧半径为3mm,铲旋轮的退出角8为10°,所述铲旋角上端面为材料堆积面9,由于第一铲旋轮与上下模呈45°夹角,故而堆积面9与上下模中心轴平行,其特征尺寸大于30mm,所述堆积面8上边缘设有斜挡面12,斜挡面12与堆积面9采用R=2 4mm的圆弧11过渡。且斜挡面与堆积面呈45°夹角,随着铲旋轮的进给,~
板料在堆积面前堆积,通过斜挡面实现对材料流动的约束,从而确保内筒的有效高度。
[0020] 所述第二铲旋轮4的的铲旋角13的圆弧半径为5mm,铲旋轮的退出角8为10°,由于第一铲旋轮与上下模呈45°夹角,故而堆积面9与上下模中心轴平行,其特征尺寸大于30mm,所述堆积面9上边缘设有斜挡面12,斜挡面12与堆积面9采用R=2 4mm的圆弧11过渡,且斜挡~面与堆积面呈45°夹角,随着铲旋轮的进给,板料在堆积面前堆积,通过斜挡面实现对材料流动的约束,从而确保内筒的有效高度。
[0021]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壳体铲旋增厚模具组,通过上下模具实现对圆形板料的压合以及转动,通过两个铲旋轮对称进行铲旋操作,实现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内筒的铲旋增厚。
[0022]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