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

申请号 CN201710756374.X 申请日 2017-08-29 公开(公告)号 CN107376281A 公开(公告)日 2017-11-24
申请人 佛山红辉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党先红;
摘要 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属于体育训练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包括前受 力 板、卸力杆、 横杆 、后受力板和升降台。升降台包括升降 支撑 柱、凹槽和固定螺丝。卸力杆还包括 弹簧 。前受力板与卸力杆相连;前受力板在收到蹬击后,会沿着卸力杆的方向运动。 固定板 固定在升降台上,与卸力杆相连。横杆横置于前受力板前方。所述升降支撑柱置于升降台下,能调节高度。所述升降台上设有凹槽,前受力板置于凹槽中。本 发明 的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占地面积小,只需靠墙放置,在拳馆内放置多个,能多人同时训练;另外,该正蹬腿训练器械能纠正训练者的动作,使训练者训练出标准的正蹬腿。而且卸力杆能承受大力量重击,训练拳手的发力。
权利要求

1.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受板(11)、卸力杆(12)、横杆(14)、固定板(13)和升降台(15);升降台(15)包括升降支撑柱(152)、凹槽(151)和固定螺丝(153);卸力杆(12)还包括弹簧(121);所述前受力板(11)与卸力杆(12)相连;;固定板(13)固定在升降台(15)上,与卸力杆(12)相连;弹簧(121)置于卸力杆(12)内;横杆(14)横置于前受力板(11)前方;所述升升降支撑柱(152)置于升降台(15)下,与升降台(15)垂直,作用相同;固定螺丝(153)置于升降支撑柱(152)上;所述升降台(15)上设有一凹槽(151),前受力板(11)置于凹槽(15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蹬腿训练器械的工作方法:训练者蹬击前受力板(11),前受力板(11)受力后沿固定的方向运动,卸力杆(12)将蹬击的力量缷掉后再将前受力板(11)复位;升降台(15)上的凹槽(151)和卸力杆(12)限定了前受力板(11)只能向后运动,反弹力的方向也随之固定,由此能检测训练者的发力路线正确与否;另外横杆(14)能纠正训练者收腿的路线;因为在出腿的路线和收腿的路线必须一致,但是很多初学者往往会向下折叠收腿,这样的收腿路线在实战中很容易被人抄腿;
正确的动作应该是原路出去原路回来,横杆(14)的存在就使得如果训练者往下收腿,就会碰到横杆(14),从而达到提醒、纠正动作的目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受力板(11)作为直接受力部位,前表面为橡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受力板(11)在收到蹬击后,会沿卸力杆(12)的方向运动,卸力杆(12)收缩卸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凹槽(151)和卸力杆(12)能限定前受力板(11)受力后运动的路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杆(12)收缩,挤压弹簧(121)变形卸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14)能拆卸。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横杆(14)横置于前受力板(11)前方,能纠正训练者蹬击的收腿路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升降支撑柱(152)调节高度,通过固定螺丝(153)固定升降台(15)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练习者。

说明书全文

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

技术领域

[0001] 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属于体育训练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

背景技术

[0002] 散打、泰拳类搏击运动训练中,正蹬腿技术的训练一般为人工持靶或者是踢打沙袋训练。人工持靶对于持靶人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有一定的要求,必须能承受重击,而且持靶人与训练者的体格差距不能过大,如果持靶人的体格小,则无法承受正蹬腿带来的冲击;如果持靶人的体重过大,则不利于训练者训练;理想情况下,最好是两者体重相当。如果是持靶训练,则可以对训练者的错误动作纠正。如果是沙袋训练,虽然可以训练距离感,但是沙袋的占地面积大,活动范围广,而且对于初学者,如果直接击打沙袋容易造成动作变形甚至受伤,且如果没有教练在一旁指导,很容易形成错误的动作。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方案是为了针对上述训练方案存在的不足,发明一种用于训练正蹬腿的训练器械。
[0004] 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包括前受板、卸力杆、横杆固定板和升降台。升降台包括升降支撑柱、凹槽和固定螺丝。卸力杆还包括弹簧
[0005] 所述前受力板与卸力杆相连;前受力板在收到蹬击后,沿着卸力杆的方向运动,卸力杆收缩卸力。固定板固定在升降台上,与卸力杆相连,固定卸力杆。弹簧置于卸力杆内。横杆横置于前受力板前方,能纠正训练者蹬击的收腿路线。所述升升降支撑柱置于升降台下,与升降台垂直,作用相同。升降支撑柱能调节高度,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升降台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练习者。固定螺丝置于升降支撑柱上。所述升降台上设有一凹槽,前受力板置于凹槽中,能固定前受力板受力后运动的路线。
[0006] 所述前受力板作为训练正蹬腿的直接受力部位,前表面利用橡胶制作,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0007] 所述卸力杆收缩,挤压弹簧变形卸力。
[0008] 所述的正蹬腿训练器械的工作方法:训练者站蹬击前受力板,前受力板受力后沿固定的方向运动,卸力杆将蹬击的力量缷掉后再将前受力板复位。由于升降台上的凹槽和卸力杆限定了前受力板只能向后运动,反弹力的方向也随之固定,由此能检测训练者的发力路线正确与否。另外横杆的存在,能纠正训练者收腿的路线。因为在出腿的路线和收腿的路线必须一致,但是很多初学者往往会向下折叠收腿,这样的收腿路线在实战中很容易被人抄腿;正确的动作应该是原路出去原路回来,横杆的存在就使得如果训练者往下收腿,就会碰到横杆,从而达到提醒、纠正动作的目的。
[0009] 所述的横杆能拆卸。训练者熟练动作路线后,拿去横杆能更好地训练动作路线。
[0010] 本发明的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占地面积小,只需靠墙放置,在拳馆内放置多个,能多人同时训练;另外,该正蹬腿训练器械能纠正训练者的动作,使训练者训练出标准的正蹬腿。而且卸力杆能承受大力量重击,训练拳手的发力。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正蹬腿训练器械示意图;图2是卸力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11-前受力板,12-卸力杆,121-弹簧,13-固定板,14-横杆,15-升降台,151-凹槽,152-升降支撑柱,153-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加以具体说明,一种正蹬腿训练器械,包括前受力板1、卸力杆12、固定板13、横杆14和升降台15。升降台15包括凹槽151、升降支撑柱152和固定螺丝153。卸力杆12还包括弹簧121。
[0014] 所述前受力板11与卸力杆12相连,前受力,11在收到蹬击后,会沿着卸力杆12的方向运动,卸力杆12收缩卸力。固定板13固定在升降台15上,与卸力杆12相连,用于固定卸力杆12。弹簧121置于卸力杆12内。横杆14横置于前受力板11前方,用于纠正训练者蹬击的收腿路线。所述升降支撑柱152共有四根,置于升降台下,与升降台垂直,作用相同。升降支撑柱152能调节高度,通过固定螺丝153固定升降台15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练习者。固定螺丝153置于升降支撑柱上。所述升降台15上设有一凹槽151,前受力板11置于凹槽151中,能固定前受力板11受力后运动的路线。
[0015] 所述前受力板11作为训练正蹬腿的直接受力部位,前表面利用橡胶制作,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0016] 所述卸力杆12收缩,挤压弹簧121变形卸力。
[0017] 所述的正蹬腿训练器械的工作方法:训练者蹬击前受力板11,前受力板11受力后沿固定的方向运动,卸力杆12将蹬击的力量缷掉后再将前受力板12复位。由于升降台15上的凹槽151和卸力杆12限定了前受力板12只能向后运动,反弹力的方向也随之固定,由此能检测训练者的发力路线正确与否。另外横杆14的存在,能纠正训练者收腿的路线。因为在出腿的路线和收腿的路线必须一致,但是很多初学者往往会向下折叠收腿,这样的收腿路线在实战中很容易被人抄腿;正确的动作应该是原路出去原路回来,横杆14的存在就使得如果训练者往下收腿,就会碰到横杆,从而达到提醒、纠正动作的目的。
[0018] 所述的横杆14能拆卸;训练者熟练动作路线后,拿去横杆14能更好地训练动作路线。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