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斜面度板的训练器械

申请号 CN201710557609.2 申请日 2015-07-15 公开(公告)号 CN107213611A 公开(公告)日 2017-09-29
申请人 曾建民;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有斜面 角 度板的训练器械,包括球板、内段拉绳和外段拉绳,球板的挂 耳 有两个, 位置 设在球板的左右两侧,内段拉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球板的挂耳,外段拉绳间连接球板另一个挂耳。使用者可以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寻求默契,在娱乐中寻求合作,活动中没有工作中的抵触情绪,与实际工作环境相比可以更好地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器械简单,场地适用性强,利于活动长期开展,在体育训练中健身与合作培育同时完成,一举两得,当然这个体育器械也可以用于拓展训练。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斜面度板的训练器械,包括包括球板、内段拉绳和外段拉绳,其特征在于,球板的挂有三个,挂耳平均分布在球板圆周则面,内段拉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球板的挂耳,两条外段拉绳连接球板的另两个挂耳,球板的挂耳有三个;
所述球板上通过弹簧连接有弹板,弹板的上表面与球板平行;
所述弹板下面为向外倾斜的斜面,斜面与底面呈30度夹角;
弹簧为均匀分布在球板的边缘,弹板的上表面与球板平行,靠近内段拉绳处的弹簧比远离内段拉绳处的弹簧短。

说明书全文

一种有斜面度板的训练器械

[0001]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7月15日,申请号为2015104157904,发明名称为“一种带有拉绳双板的体育器械”的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协作与竞争训练用的工具,特别是一种有斜面角度板的训练器械。

背景技术

[0003] 工作生活中,常常涉及到合作与竞争,现代的体育精神也是为了体现一个合作与竞争的精神,比如篮球,足球等等都是体现合作的体育运动,而羽毛球,兵乓球,网球等等都是体现双方竞争的体育运动。但是没有一种体育运动或体育器械是能将合作与竞争这两种精神都能体现出来的。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斜面角度板的训练器械。
[0005]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斜面角度板的训练器械,包括球板、内段拉绳和外段拉绳,球板的挂有两个,位置设在球板的左右两侧,内段拉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球板的挂耳,外段拉绳间连接球板另一个挂耳。
[0006] 本发明也可以说是一种双球板的体育器械,包括球板、内段拉绳和手持杆,球板的挂耳有一个,位置设在球板的一侧,内段拉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球板的挂耳,手持杆与球板的另一侧相连。
[0007] 本发明也可以说是一种带拉绳板的体育器械,包括球板、内段拉绳和外段拉绳,球板的挂耳有三个,挂耳平均分布在球板圆周侧面,内段拉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球板的挂耳,两条外段拉绳连接球板的另两个挂耳。
[0008] 本发明也可以说是一种有斜面角度板的训练器械,包括球板、内段拉绳和拉手环,球板的挂耳有一个,位置设在球板的一侧,内段拉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球板的挂耳,拉手环与球板的另一侧相连。
[0009] 进一步的,球板的厚度为1cm—2cm。
[0010] 进一步的,拉绳的外段的长度为70cm—120cm。
[0011] 进一步的,拉绳的内段的长度为150cm—350cm。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球板上通过弹簧连接有弹板。
[0013] 进一步的,所述球板上面为向内倾斜的斜面,斜面与底面呈10至30度夹角。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弹板上面为向内倾斜的斜面,斜面与底面呈10至30度夹角。
[0015] 进一步的,所述弹板下面为向外倾斜的斜面,斜面与底面呈10至30度夹角。
[0016] 进一步的,拉绳的末端打了单结。
[0017] 单结是基本结,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其具体打法,这里不再详述。拉绳的末端打了单结的作用是防止滑动、或是在绳子未端绽开时可做为暂时防止继续脱线。
[0018] 本发明的打球的球类可以为兵乓球,羽毛球,网球等这一类的球。
[0019] 利用本发明器械开展体育训练活动,可两人参与,两人拉动拉绳驱动球板打球,这一过程中两人均要使自己与另一个人同步动作,施加大小相近的道,这样才能打球接球比较准确,在体育训练中寻求默契,在娱乐中寻求合作,能可以更好地进行体育训练培养两人协作和竞争的精神,器械简单,场地适用性强,利于活动长期开展,在体育训练中健身与合作培育同时完成,一举两得。体育训练活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施力大小、打球的高低编排出有规律的节奏,寻求更高的默契和娱乐性,使大家更乐于参加,同时达到更好地训练效果。本发明还可进一步通过结构改进,将共同打球和分别打球结合,在合作训练中综合加入有制约的竞争,在培养合作精神的同时形成良性的竞争,在竞争之中渗透合作,使两人更具对外竞争力。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结构示意图。
[0026]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结构示意图。
[0027]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球板和弹簧的剖面图。
[0028] 图中标号名称:1球板;2挂耳;3内段拉绳;4外段拉绳;5单结;6手持杆;7拉手环;8弹板;9弹簧;10挂耳;11侧面;12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本发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包括球板1、内段拉绳3和外段拉绳4,球板的挂耳10有两个,位置设在球板1的左右两侧,内段拉绳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球板的挂耳10,外段拉绳4连接球板另一个挂耳10。大家拉动拉绳驱动球板1打球,这一过程中大家均要使自己与另一个人同步动作,施加大小相近的力道,这样才能打球不坏,在体育训练中寻求默契,在娱乐中寻求合作,在活动中没有工作中的抵触情绪,与实际工作环境相比可以更好地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器械简单,场地适用性强,利于活动长期开展,在体育训练中健身与合作培育同时完成,一举两得。体育训练活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施力大小、打球的高低编排出有规律的节奏,寻求更高的默契和娱乐性,使大家更乐于参加,同时达到更好地训练效果,当然这个体育器械也可以用于拓展训练。
[0030] 利用实施例器械开展体育训练活动时,第一种玩法,可以对双方进行计分,看谁接到的球最多。由于互相牵制,双方必须既要配合也要竞争,否则可能一个球也接不到。在抢接过程中要保持不失平衡,事先制定制约条件,不得施加破坏性的动作,在合作训练中综合加入有制约的竞争,在培养合作精神的同时形成良性的竞争,在竞争之中渗透合作,使团队更具对外竞争力。第二种玩法,可以有若干个组,每组两人共用一个器械,看哪个小组双方的配合度高总共接得球最多。
[0031] 本发明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球板的挂耳有一个,位置设在球板的一侧,内段拉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球板的挂耳,手持杆与球板的另一侧相连。使用者手握手持杆击打球,由于手持杆是硬质材料,更容易控制球板的方向,相对于实施例一的外段拉绳这类柔性材料而言,难度更小,比较适合初学者。
[0032] 本发明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该体育训练用打球器械,球板的挂耳有三个,挂耳平均分布在球板圆周侧面,内段拉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球板的挂耳,两条外段拉绳连接球板的另两个挂耳。这样设计可以使得使用者在操控球板时,双手分别握住两条外段拉绳,这样球板就不会侧翻,更容易控制球板进行接球。
[0033] 本发明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该体育训练用打球器械,球板的挂耳有一个,位置设在球板的一侧,内段拉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球板的挂耳,拉手环与球板的另一侧相连。这样设计可以使得使用者与球板的距离比较近,而且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用单手或双手握住拉手环,进而能更好地控制球板,增加球板的控制精度
[0034] 由于本发明的结构双方都互相牵制,难度比一般的双人球赛要难很多,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该体育训练用打球器械,所述球板或弹板上面为向内倾斜的斜面,斜面与底面呈10至30度夹角,当然也可为其他角度,本结构可以使球板打球时,球偏向对方的方向运动,减少打球的难度。经过多次试验,表明所述球板或弹板上面为向内倾斜的斜面,斜面与底面呈10至30度夹角,对球反弹的角度是最佳的,最利于对方能接住球。
[0035] 本发明实施例六如图6所示,该体育训练用打球器械,球板上通过一个弹簧9连接有弹板8,弹簧9位于球板1的中心,体育训练活动时,用弹板8接球打球,使其具有更好地弹性,同时也进一步的提高球了不确定性,使大家同时都要思考球的路径,并快速做出与其他人相同的判断与动作,可以寻求更高的合作默契。为了提高球落在弹板8边缘时的稳定性,弹簧9可为多个,周向分布。本实施例的弹簧9也可以为三个及其以上,均匀分布在球板的边缘,实施时也可为其他数量,即使球落在边缘弹板也不会过度倾斜。
[0036] 实施例一到六的缺陷问题是因为两个球板用内段拉绳连接,所以使用者控制球板的倾斜角受到内段拉绳牵制,很可能会造成球接近于垂直方向的反弹,使得运动无法进行。
[0037] 本发明实施例七如图7,8所示,所述球板1上通过弹簧9连接有弹板8,所述弹板8下面为向外倾斜的斜面,斜面与底面呈10至30度夹角,弹簧9也可以为三个及其以上,均匀分布在球板的边缘,图8所示的弹簧9为四个,弹板8的上表面与球板1平行,这样也就是说靠近内段拉绳处的弹簧9比远离内段拉绳处的弹簧短,这样远离内段拉绳处的弹簧的弹力大于靠近内段拉绳处的弹簧,这样就可以打球的时候,使得球向对方的方向反弹过去,更好地控制球反弹的方向,解决了实施例一到六的缺陷问题。
[0038] 实施例八,前述实施方式一到七,可以在合理范围内组合使用。
[0039]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依本申请所做的等效修饰和现有技术添加均视为本发明技术范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