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框架

申请号 CN201210552231.4 申请日 2012-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2989146A 公开(公告)日 2013-03-27
申请人 黄虎生; 发明人 黄虎生;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可折叠 框架 ,其包括铰接相连的多个 连接杆 ,相连的两个连接杆通过一个锲入销成 角 度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杆端部突伸出一个 榫 头,另一个连接杆的端部具有收容所述锲入销和所述榫头的 榫槽 ,所述榫头具有一个由连接杆轴向延伸的锲槽,所述锲入销底面凸设有一个插入收容于所述锲槽中的锲条,所述锲入销的两侧凸伸有一对凸 耳 ,所述榫槽的两个 侧壁 对应开设有用于收容该对凸耳的凹槽。上述可折叠框架的通过榫槽和榫头的结合方式,将相连的连接杆紧密连接,并通过锲入销加固,能提高框架的 稳定性 ,安全性高,而且这样的结构使得折叠和组装变更更为容易和快捷。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折叠框架,其包括铰接相连的多个连接杆,其特征在于,相连的两个连接杆通过一个锲入销成度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杆端部突伸出一个头,另一个连接杆的端部具有收容所述锲入销和所述榫头的榫槽,所述榫头具有一个由连接杆轴向延伸的锲槽,所述锲入销底面凸设有一个插入收容于所述锲槽中的锲条,所述锲入销的两侧凸伸有一对凸,所述榫槽的两个侧壁对应开设有用于收容该对凸耳的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平行于所述锲条方向延伸,所述锲条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连接杆的轴,所述凸耳延伸长度小于锲条所在面的侧边缘长度一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锲槽的槽底宽度大于槽口的宽度,所述锲条的顶面与所述锲槽的槽底接触,所述锲条的顶面宽度大于锲条根部的宽度以使锲条卡于所述锲槽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锲槽在垂直于连接杆轴的方向上的截面为由槽底至槽口呈渐缩的形状,所述锲条的在垂直于连接杆轴的方向上的截面为由顶部至根部呈渐缩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框架,其特征在于,具有榫槽的连接杆端部为弯折端,所述榫槽的槽口开设于所述弯折端的端面并延伸贯穿连接杆的与端面相对的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榫槽的槽底垂直于所述连接杆的轴,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槽底。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框架,其特征在于,相连的连接杆的铰接结构安装于所述弯折端的内侧,所述榫槽在弯折端外侧的槽口边沿为弧形以便在相连的连接杆折叠以及打开时所述锲入销的凸耳紧贴着弧形边沿运动而未设置凸耳的部分收容于所述榫槽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框架为球网架,所述多个连接杆中较长的连接杆在其中部设有折叠结构或者伸缩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由位于锲入销侧面的最下方位置侧向延伸出,所述凸耳的底面与锲入销的底面平齐,所述凸耳在长度方向上由锲入销的外边缘沿向内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锲条和锲槽的长度相同,所述锲槽的长度等于榫头轴向上的长度,所述锲条的延伸长度是锲入销整个底面轴向上的长度。

说明书全文

可折叠框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框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框架。

背景技术

[0002] 现今,运动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各种体育运动比赛更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在很多的运动项目中,例如足球、曲棍球、网球等等,都会用到网架。尤其是足球,都需要一个带网的球
[0003] 为了方便携带,这些球门框架通常采用可折叠的结构形式,这些折叠结构中,通常会使用铰链连接。但是用铰链连接时,框架容易被推倒或者受到冲撞时容易倒架或倾倒,较不稳定,给用者带来一定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易于折叠、方便携带且组装后结构稳定安全的可折叠框架。
[0005] 一种可折叠框架,其包括铰接相连的多个连接杆,相连的两个连接杆通过一个锲入销成度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杆端部突伸出一个头,另一个连接杆的端部具有收容所述锲入销和所述榫头的榫槽,所述榫头具有一个由连接杆轴向延伸的锲槽,所述锲入销底面凸设有一个插入收容于所述锲槽中的锲条,所述锲入销的两侧凸伸有一对凸,所述榫槽的两个侧壁对应开设有用于收容该对凸耳的凹槽。
[0006] 上述可折叠框架通过榫槽和榫头的结合方式,将相连的连接杆紧密连接,并通过锲入销加固,当折叠前,锲入销先取出或者部分退出,榫头插入榫槽并随着铰链旋转到直角时,再将锲入销锲入,即将两个杆稳固地连接。由于锲入销具有凸耳可插入于榫槽侧壁的凹槽中,即便受到外界冲撞,例如迫使两个连接杆夹角变小时,锲入销及其凸耳可卡住两个杆不会绕着铰链发生相对转动或相对倾斜,提高框架的稳定性,安全性高,而且这样的结构使得折叠和打开变更更为容易和快捷。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折叠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是图1中的连接杆连接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09] 图3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0]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可折叠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 图5是图4中的较长连接杆的伸缩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3]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折叠框架10及其连接处局部结构。可折叠框架10包括铰接相连的多个连接杆11,相连的两个连接杆11通过一个锲入销15成角度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杆11端部突伸出一个榫头12,另一个连接杆11的端部具有收容锲入销15和榫头12的榫槽13,榫头12具有一个由连接杆轴向延伸的锲槽121,锲入销15的底面150凸设有一个插入收容于锲槽121中的锲条151,锲入销15的两侧凸伸有一对凸耳152,榫槽13的两个侧壁对应开设有用于收容该对凸耳152的凹槽132。
[0014] 可折叠框架10可以是体育运动中的各种球类运动中的球门网架,例如足球球门框架,也可以是其他适合折叠、能打开使用的框架,例如帐篷框架等。本发明实施例以球门框架为例,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两根侧立的两个侧杆101、102和连接于两个侧立杆101、102之间的横杆103、分别与两个侧立杆101、102相连的侧底杆104、105以及与两个侧底杆
104、105连接的后底杆106,框架上张设有网(图未示),横杆103的两端分别与侧立杆101、
102的顶端相接,每个侧底杆104/105的一端与侧立杆101、102的底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后底杆106的两端连接,横杆103也可称为框架10的顶杆部分。
[0015] 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两个相连的连接杆11都是成直角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个连接杆11优选为塑料材料制成。连接杆11的连接处内侧设置铰链16,铰链16通过固件,例如螺钉或销栓17固定。铰链16以及紧固件17均优选为塑料材料制成。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整个框架都为塑料材料制成,制作成球门时整个球门及网都是非金属材料制成,一方面节省成本,减轻重量,另一方面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目前很多体育器材都难以避免用到金属材料,从而难以达到欧盟及国外众多地方的环保指标。本实施例通过全部采用塑料材料,从而完全满足环保要求。
[0016] 如图2和3所示,显示连接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凸耳152平行于锲条151方向延伸,锲条151延伸方向平行于连接杆11(本实施例为直端连接杆)的轴。这样,便于将锲入销15锲入到榫头12以及榫槽13中,而且在受到外冲撞时,相连的连接杆11如同一个角的两边受到压缩或张开,例如侧立杆101和侧底杆104,当外力冲撞在侧立杆101上,侧立杆101侧底杆104向着发生角转动,即对折,力量方向是在轴向上,因此,这些部件都是沿着轴向设置可加强稳固性。优选地,凸耳152延伸长度小于锲条151所在面的侧边缘长度一半,即凸耳152为一段,可以看作是一个,不宜太短,太短不牢固。凸耳152在长度方向上由外边沿向内延伸,即凸耳152设置于锲入销15的靠外侧,当然也可设置于中间或者内侧甚至其延伸长度为整个侧面的长度,本实施例为了使得锲入销15在打开和折叠时都不用退出,从而凸耳152尽可能设置于边缘,以便在打开和折叠时,锲入销15在未设置有凸耳152的地方有更多的空间保持于榫槽13,保持在锲槽121中的锲条151部分更长。由于不用拆下锲入销15,从而避免拆下时锲入销15容易丢失,拆开和折叠时也不用寻找或放置锲入销15,方便操作。更进一步,凸耳152由位于锲入销15侧面的最下方位置侧向延伸出,即凸耳152的底面(与凹槽132接触的下表面)与锲入销15的底面150(凸伸有锲条151的面)平齐,是同一平面,这样可提高凸耳152的结构强度,不至于在连接杆11受外力冲撞时折断。
[0017] 锲槽121沿着连接杆11的轴向延伸,锲槽121槽底宽度大于槽口的宽度,锲条151的顶面与锲槽121的槽底接触,锲条151的顶面宽度大于锲条151根部的宽度以使锲条151卡于锲槽121中。通过这种结构,将锲入销15卡于榫头12中。例如,锲槽121在垂直于连接杆11的轴的方向上的截面为由槽底至槽口呈渐缩的形状,锲条151在垂直于连接杆11的轴的方向上的截面为由顶部至根部呈渐缩的形状。当然,锲槽121和锲条151也可以采用其他具体结构形式,例如,锲槽121在垂直于连接杆11的轴的方向上的截面为“T”或“+”形等,同样,锲条151在垂直于连接杆11的轴的方向上的截面为“T”或“+”形等,并不限于此。锲条151和锲槽121的长度基本相同,锲槽121沿着连接杆11的轴向延伸长度可以是榫头12轴向上的长度(即榫头12表面120轴向上的长度),锲条151的延伸长度可以是整个底面150轴向上的长度。锲入销15具有锲条151的底面150与开设有凹槽121的榫头12表面120面积形状优选为是相同的,两者相互紧密贴合在一起,并紧密收容于榫槽13中。
锲条151优选为位于锲入销15底面150的中轴线位置,锲槽121优选为位于榫头12表面
120的中轴线位置。
[0018] 如图2和3所示,具有榫槽13的连接杆11端部为弯折端,榫槽13的槽口开设于弯折端的端面并延伸贯穿连接杆11的与端面相对的周面。这样,另一个连接杆11可以是直端连接杆,榫槽13即沿着直端连接杆11插入的方向(即直端连接杆11轴向)延伸贯穿榫头12的端面及与端面相对的与端面相对的周面。榫槽13的槽底垂直于连接杆11的轴,凹槽13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槽底,即平行于插入榫槽13的连接杆11的轴,即榫头12顺着直端连接杆11的轴向插入榫槽13。
[0019] 相连的连接杆11的铰接结构安装于弯折端的内侧,榫槽13在弯折端外侧的槽口边沿为弧形以便在相连的连接杆11折叠以及打开时锲入销15的凸耳152紧贴着弧形边沿运动而未设置凸耳152的部分收容于榫槽13中,从而使得锲入销15不脱落也能实现打开和折叠框架10。
[0020] 进一步地,锲入销15的外表面的轮廓与弯折端的表面相接合,光滑连接过渡,没有凹凸不平的痕迹。锲入销15露出外面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波纹,以便在折叠或者打开时,提供摩擦力以便较易于将锲入销15退出或按进去。
[0021] 请参阅图4和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可折叠框架20。实施例二的框架20中多个连接杆11中有一个较长。实施例一的可折叠框架20与实施例二的可折叠框架10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具有较长的连接杆11,图4和5与图1-3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实施例二的可折叠框架20中主要是横杆203和后底杆206为较长连接杆。
[0022] 横杆203和后底杆206材质和连接处的结构都与实施例一中的横杆103和后底杆106基本相同,主要是横杆203和后底杆206分别在中部位置增加有伸缩结构208。本实施例的伸缩结构208包括能相互扣合的凸块和环向凹槽,如图5所示,以横杆203为例,其包括杆插入部203a和杆收容部203b两部分,杆收容部203b两部分为中空结构,中空孔径与杆插入部203a的外径相配合,从而使得杆插入部203a能插入收容于杆收容部203b中,从而实现伸缩。伸缩结构包括设置于杆收容部203b的孔内表面以及杆插入部203a外表面的凹凸卡扣结构。具体地,例如,在杆收容部203b的孔内环表面设置环向凹槽208a,而杆插入部203a外表面设置凸块208b,凸块208b在推力作用下能嵌入环向凹槽208a中,以便将横杆203的两部分相接。凸块208b可以是能弹性压缩的,或者在杆收容部203b的孔内表面从端面到环向凹槽208a设置一个轴向延伸的导槽208c,以便凸块208b可以顺着导槽
208c到达环向凹槽208a并转动扣入环向凹槽208a。凸块208b可以是两个或多个,对应导槽208c也设置多个,可以提高杆的强度,当采用折叠结构时,也可以采用铰链连接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并不限于此。
[0023] 请再参阅图1和4,当折叠时,先将两个相连的连接杆11对折,将锲入销15有凸耳152的部分退出,锲入销15仍保持在榫槽13中,没有锲入销15及其凸耳152将连接杆11卡住,相连的连接杆11即可折叠在一起。图1中有六根连接杆11,折叠的顺序是,侧立杆101相对侧底杆104对折,侧立杆102相对侧底杆105对折,这四根杆都对折折叠后,横杆103和后底杆106靠近(重叠),然后将侧底杆104和105相对后底杆106对折,侧立杆
101和102相对横杆103对折,这些对折都是连接处对折,最后整个框架折叠成只具有一个杆的长度,六根杆都基本重叠,从而方便携带。对于实施例二的框架20,为方便折叠,可先将较长的横杆203和206伸缩或折叠,再重复上述折叠步骤,同样做到折叠后,只具有一个杆(侧立杆或侧底杆)的长度,六根杆都基本重叠。
[0024] 折叠后需要再打开(支起)框架10时,锲入销15同样部分退出(凸耳152退出)或全部退出,让榫头12插入榫槽13,然后将锲入销15紧贴榫头12全部插入榫槽13,凸耳152顺着凹槽132插入,而锲条151顺着锲槽121,即实现打开,即安装或组装好框架10,对于框架20,可再打开后再拉伸较长的连接杆。
[0025] 上述可折叠框架10、20通过榫槽和榫头的结合方式,将相连的连接杆11紧密连接,并通过锲入销15加固,当折叠前,锲入销15先取出或者部分退出,榫头插入榫槽并随着铰链旋转到直角时,再将锲入销15锲入,即将两个杆稳固地连接。由于锲入销15具有凸耳152可插入于榫槽13侧壁的凹槽132中,即便受到外界冲撞,例如迫使两个连接杆11夹角变小时,锲入销15及其凸耳152可卡住两个杆不会绕着铰链发生相对转动或相对倾斜,提高框架的稳定性,安全性高,而且这样的结构使得折叠和打开变更更为容易和快捷。
[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