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杆、击球位置和击球量的判断方法、击球信息检测系统

申请号 CN201610117924.9 申请日 2016-03-02 公开(公告)号 CN105749510A 公开(公告)日 2016-07-13
申请人 北京联联看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梅朝耀;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球杆,包括杆头和杆体,在杆体内设置有触觉 传感器 ,触觉传感器的输入端包括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分布在所述杆头上。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该球杆的击球 位置 判断方法和击球 力 量判断方法,以及一种击球信息检测系统。本发明可以较为精确得知击球过程中的实际击球位置,给运动员或玩家提供参考信息。
权利要求

1.球杆,包括杆头和杆体,其特征在于,在杆体内设置有触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的输入端包括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分布在所述杆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杆为台球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均匀分布在所述台球杆的杆头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杆为高尔夫球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均匀分布在高尔夫球杆的杆头表面。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杆进行击球位置判断的方法,包括:
接收触觉传感器通过触点检测到的接触信号;以及
获取与接触信号对应的触点分布,至少根据触点分布确定击球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击球位置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接触信号的接收时序,根据接收时序和所述触点分布共同确定击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击球位置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时序和所述触点分布共同确定击球位置包括:
确定接收时序中靠前触碰的触点所在区域为击球位置。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杆进行击球量判断的方法,包括:
接收触觉传感器通过触点检测到的接触信号;以及
根据各接触信号接收的时间间隔判断击球力量。
10.一种击球信息检测系统,包括
球杆,包括杆头和杆体,在杆体内设置有触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的输入端包括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分布在所述杆头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触觉传感器的输出端通信连接,用于根据从触觉传感器接收到的触觉信号来判断击球位置和力量中的至少一种;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处理器输出端连接,用于将判断得到的击球位置和力量中的至少一种击球信息显示出来。

说明书全文

球杆、击球位置和击球量的判断方法、击球信息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特别是一种球杆、击球位置和击球力量的判断方法以及击球信息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击打型球类运动主要包括台球、高尔夫球等,其共性之一是需要运动员通过球杆击打目标球,使其按照一定的运动轨迹运动。但是由于人对身体的控制不够稳定,在击打目标球的瞬间球杆往往会发生微小的晃动,造成球杆并不能精确按照预想的击球点与目标球碰撞。这样,目标球的运动轨迹也会与预想的轨迹发生偏离。因此,提高击球稳定性是运动员的训练目标之一。但是,由于主观意识的局限性,运动员往往察觉不到击球瞬间球杆的晃动,更无法察觉晃动的方向,也无法确定击打目标球时实际的击球点,这样就无法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和调整。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球杆,能够感应球杆击球位置。
[0004]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击球位置的判断方法,能够判断击球点所在区域。
[0005]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击球力量的判断方法,能够判断击打目标球时的力量。
[0006]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击球信息的检测系统。
[0007]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球杆,包括杆头和杆体,其特征在于,在杆体内设置有触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的输入端包括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分布在所述杆头上。
[0008]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球杆为台球杆。
[0009]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触点均匀分布在所述台球杆的杆头表面。
[0010]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球杆为高尔夫球杆。
[0011]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触点均匀分布在高尔夫球杆的杆头表面。
[0012]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球杆进行击球位置判断的方法,包括:
[0013] 接收触觉传感器通过触点检测到的接触信号
[0014] 获取与接触信号对应的触点分布,至少根据触点分布确定击球位置。
[0015]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接触信号的接收时序,根据接收时序和所述触点分布共同确定击球位置。
[0016]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接收时序和所述触点分布共同确定击球位置包括:
[0017] 确定接收时序中靠前触碰的触点所在区域为击球位置。
[0018]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的球杆进行击球力量判断的方法,包括:
[0019] 接收触觉传感器通过触点检测到的接触信号;
[0020] 根据各接触信号接收的时间间隔判断击球力量。
[0021]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击球信息判断系统,包括
[0022] 球杆,包括杆头和杆体,在杆体内设置有触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的输入端包括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分布在所述杆头上;
[0023]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触觉传感器的输出端通信连接,用于根据从触觉传感器接收到的触觉信号来判断击球位置和力量中的至少一种;
[0024]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处理器输出端连接,用于将判断得到的击球位置和力量中的至少一种击球信息显示出来。
[0025] 本发明提供的球杆,包括杆头和杆体,在杆体内设置有触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的输入端包括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分布在所述杆头上。在击球动作发生时,触点能够感应球杆与目标球的接触并生成接触信号,由这些接触信号可以获取触点的分布、以及接触信号的接收时序、时间间隔等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可以判断出击球位置、击球力量等信息,帮助击球者较为精确的获知自己在击球时的实际击球位置、力量与预想的偏差程度。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台球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高尔夫球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图1台球杆杆头表面示意图;
[0029] 图4为图1高尔夫球杆杆头表面示意图;
[0030]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击球位置判断方法的流程图
[0031]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击球力量判断方法的流程图;
[0032] 图7为击球过程中杆头与目标球触碰的一种情况的示意图;
[0033] 图8为击球过程中杆头与目标球触碰的另一种情况的示意图;
[0034]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击球位置判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击球力量判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击球信息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8] 实施例一
[0039] 请参考图1和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球杆,包括杆头12(22)和杆体11(21),在杆体11(21)内设置有触觉传感器,在杆头12(22)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触点13(23),各个触点13均为触觉传感器的感应单元,在与目标球触碰后,会采集到接触信号。每个触点13(23)均可以备赋予一个唯一的标识,例如是通过不同的端口接入触觉传感器的控制芯片中,这样便于区分接触信号来自于哪一个触点。触点13(23)的分布优选是均匀分布在杆头12(22)表面,例如可以用虚拟的网格将杆头12(22)表面进行划分,将触点13(23)分布在每个网格内或者网格的各个交叉点处,这样对接触信号的采集更加完整、全面,进而保证对击球信息的检测结果更加精确。所述球杆可以是图1所示的台球球杆,也可以是图2所示的高尔夫球杆,其触点分布请分别参考图3和图4。
[0040] 实施例二
[0041] 请一并参考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施例一种球杆的击球位置判断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2] 101,接收触觉传感器通过触点检测到的接触信号;
[0043] 当运动员操纵球杆(如推送台球杆或挥动高尔夫球杆)与目标球发生碰撞时,杆头表面与目标球表面接触。触点感应到接触后会产生接触信号,通过不同的端口传送到触觉传感器的主控芯片中。触觉传感器将这些接触信号发送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按照时序不断接收到接触信号。
[0044] 102,获取与接触信号对应的触点分布,至少根据触点分布确定击球位置。
[0045] 中央处理器在接收到接触信号后,可以根据接触信号中的端口信息将接触信号与触点一一对应起来,从而获取受到碰撞的触点在杆头表面的分布情况。根据这些触点分布可以判断出球杆的击球位置。以台球杆为例,触点均匀在台球杆的杆头表面,当击球动作发生时,假设实际的击球位于杆头表面的下部,那么分布在下部的触点就会接收到感应信号,经过解析后,处理器可以判定接收到的接触信号来自杆头表面的下部,确定下部触点所在区域为实际的击球位置。
[0046] 步骤102还包括:获取接触信号的接收时序,根据接收时序和所述触点分布共同确定击球位置。具体可以是确定接收时序中靠前触碰的触点所在区域为击球位置。在实际击球过程中,球杆表面的各个触点在与目标球表面发生触碰时有一定的顺序。例如图7所示,在某次击球中位于球杆下部的5个触点1~5均与目标球触碰,其中,触点5先与目标球发生触碰,然后依次是触点4、触点3、触点2、和触点1,当获取上述5个触点对应的接触信号的接收时序后,就可以确定最接近实际击球点的是触点5所在的区域,又如图8所示,在另一次击球中,触点3先与目标球接触,然后依次是触点2(4)、触点1(5),因此可以根据接触信号的接收时序确定最接近实际击球点的是触点3所在的区域。因此将接收时序与触点分布综合起来进行判断,可以更加精确地判断出实际击球位置,也可以检测出在击球过程中击球点的细微变化。
[0047] 在步骤101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判断触点的接触信号参数是否处于一预设的范围,若是,则发送接触信号,以供智能终端的中央处理器执行步骤101。
[0048] 实施例三
[0049] 请一并参考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施例一球杆的击球力量判断方法,该方法包括:
[0050] 201,接收触觉传感器通过触点检测到的接触信号;
[0051] 202,根据各接触信号接收的时间间隔判断击球力量。
[0052] 在实际击球时,触点与目标球的接触时间存在一定时间间隔,例如在某次击球中,球杆表面的触点1~5依次与目标表面发生触碰,中央处理器会获取5个接触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时间间隔的长短来判断击球力量。即可以按照S=F(t)的函数来进行击球力量的计算,其中S(Strength)为击球力量,t(time)为时间间隔,其中S与t正相关,即时间间隔较短,说明击球速度快、力度大,时间间隔较长,说明击球速度慢,力度小。具体的力量计算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本领域的公知算法设计知识进行算法设计。其中时间间隔可以采用统计值计算时间间隔期望作为函数中的t代入,也可以对每两个相邻触点的时间间隔均进行一次力量计算。这样可以看出在整个击球过程中力量的变化趋势,从而作为评定击球稳定性的参考依据。
[0053] 在步骤201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判断触点的接触信号参数是否处于一预设的范围,若是,则发送接触信号,以供智能终端的中央处理器执行步骤201。
[0054] 实施例四
[0055] 请参考图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执行实施例二中方法的击球位置判断系统,具体包括
[0056] 接收模301,用于接收触觉传感器通过触点检测到的接触信号;
[0057] 判断模块302,用于获取与接触信号对应的触点分布,至少根据触点分布确定击球位置。
[0058] 所述判断模块302还可以用于获取接触信号的接收时序,根据接收时序和所述触点分布共同确定击球位置。更具体可以是用于确定接收时序中靠前触碰的触点所在区域为击球位置。
[0059]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系统用于执行实施例二中的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该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0060] 实施例五
[0061] 请参考图1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执行实施例三种方法的击球力量判断系统,具体包括
[0062] 接收模块401,接收触觉传感器通过触点检测到的接触信号;
[0063] 判断模块402,根据各接触信号接收的时间间隔判断击球力量。
[0064]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系统用于执行实施例三中的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该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0065] 实施例六
[0066] 请结合图1-4一并参考图1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击球信息检测系统,包括[0067] 球杆,具体包括杆头12(22)和杆体11(21),在杆体11(21)内设置有触觉传感器,在杆头12(22)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触点13(23),各个触点13均为触觉传感器的感应单元,在与目标球触碰后,会采集到接触信号。每个触点13(23)均可以备赋予一个唯一的标识,例如是通过不同的端口接入触觉传感器的控制芯片中,这样便于区分接触信号来自于哪一个触点。触点13(23)的分布优选是均匀分布在杆头12(22)表面,例如可以用虚拟的网格将杆头12(22)表面进行划分,将触点13(23)分布在每个网格内或者网格的各个交叉点处,这样对接触信号的采集更加完整、全面,进而保证对击球信息的检测结果更加精确。在杆体内还设置有通信模块,如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触觉传感器501的输出端与通信模块502连接。
[0068] 检测系统还包括中央处理器503,中央处理器503通过通信模块502与触觉传感器501的输出端通信连接,以接收由触觉传感器501发送的接触信号。在接收到接触信号后,可以根据接触信号获取相应的触点在杆头表面的分布,以及触点的触碰时序,进而确定实际击球位置,或是获取接触信号的接收时间间隔,以其为依据判断击球的力量。中央处理器
503在判断出上述击球信息后,发送给显示器504,通过显示器504将击球信息显示出来。
[0069]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球杆、击球位置和击球力量的判断方法以及击球信息检测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