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运动训练梯

申请号 CN200890000053.1 申请日 2008-05-08 公开(公告)号 CN201572486U 公开(公告)日 2010-09-08
申请人 斯巴克产品公司; 发明人 迈克尔·普若斯托耶维奇;
摘要 由多个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节段形成的训练梯,节段用在其之间延伸的节段连接器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每个节段的侧边实质上相同,以使得节段连接器能在相邻两个节段之间结合任何侧边。因此,通过梯子的路线可以变化。在一公开的 实施例 中,节段是八边形的,且枢转地固定到节段连接器,从而使得梯子在不使用时能叠成堆,并使得某些节段实质上垂直延伸,从而形成栏架或其它可能的垂直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其特征在于,包含:
形成第一侧边的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
形成第二侧边的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二节段;及
节段连接器,其可操作地接合该第一侧边和该第二侧边,从而使该第一和第二多边形的节段结合到一起,形成供运动员穿越的路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形成第三侧边,所述节段连接器能可操作地接合该第三侧边,从而使得运动员通过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三侧边中的一个来可操作地接合所述节段连接器而改变通过所述梯子的所述路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是八边形,其形成了具有实质上相同长度的五条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段连接器可操作地可固定到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的所述全部五条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二节段是八边形,其形成了具有实质上相同长度的五条侧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段连接器可操作地可固定到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二节段的所述全部五条侧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段连接器是整体模塑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段连接器具有第一节段接合部,用于可操作地接合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及第二节段接合部,用于可操作地接合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二节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枢转固定到所述节段连接器,从而使得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绕所述节段连接器枢转,停靠到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二节段的顶部,从而形成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和第二节段的叠起来的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绕所述节段连接器枢转到实质上垂直于所述第二节段的位置,从而形成栏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三和第四节段,及第二、第三和第四节段连接器,其可操作地固定到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节段,形成从其穿越的伸长的跑步式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节段枢转固定到所述节段连接器,从而使得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节段能够在彼此的顶部枢转,形成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节段的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和第三节段绕所述节段连接器枢转,实质上垂直地停靠到所述第一和第四节段,从而形成栏架。
14.一种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其特征在于,包含:
形成第一侧边的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
形成第二侧边的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二节段;及
节段连接器,其可操作地接合该第一侧边和该第二侧边,从而使该第一和第二多边形的节段结合到一起,形成供运动员穿越的跑步式样,
其中节段连接器具有用于可操作地接合所述第一侧边的第一节段接合部和用于可操作地接合所述第二侧边的第二节段接合部,及
其中所述第一节段接合部枢转固定到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从而使得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绕所述节段连接器枢转,停靠到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二节段的顶部,从而形成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和第二节段的折叠起来的堆。
15.一种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其特征在于,包含:
形成第一侧边的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
形成第二和第三侧边的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二节段;
形成第四和第五侧边的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三节段;
形成第六侧边的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四节段;
第一节段连接器,其可操作地接合该第一侧边和该第二侧边,从而使该第一和第二多边形的节段结合到一起,形成供运动员穿越的跑步式样;
第二节段连接器,其可操作地接合该第三侧边和该第四侧边,从而使该第二和第三多边形的节段结合到一起,附加地形成跑步式样;及
第三节段连接器,其可操作地接合该第五侧边和该第六侧边,从而使该第二和第三多边形的节段结合到一起,附加地形成供运动员穿越的跑步式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节段通过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节段连接器可枢转地固定,从而使得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节段在彼此的顶部枢转,形成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节段的堆。

说明书全文

可折叠运动训练梯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要求2007年4月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0/916,801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000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要用于运动项目、运动训练及类似情形的训练梯。

背景技术

[0004] 训练梯通常具有长形的、空间上分开的梯级,其放置于地上且彼此实质上平行。应用梯子的典型的训练练习包含运动员试图在梯级之间迅速奔跑而不使他或她的脚触到梯级。
[0005] 典型的训练梯包括多个实质上刚性的、长形的梯级,其通过柔性材料的带状物,例如绳、尼龙带或类似物彼此间隔开。应用这些公知的训练梯时,因为运动员不经意会触到梯级或保持梯级分开的带状物,所以使得梯级容易移位。因此,这些公知的梯子典型地用桩固定到地上,意图使它们在使用时保持在适当的位置。这些桩在梯子使用和保存期间容易丢失。
[0006] 而且,这样立桩限制了梯子的应用灵活度。例如,如果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不注意地将他/她的脚置于带状物下而在抬脚时没有首先将脚从带状物下移开,他或她就很容易绊倒,尤其是在带状物用桩固定到地上时。
[0007] 而且,这样的梯子不能容易地改装用于形成不同的训练路线等,并且这样的梯子不可能用于其它目的,例如便携式栏架或支承结构。
[0008] 另外,在折叠和保存梯子时,带状物容易缠绕,从而减弱了使用者将来使用时容易地组装梯子的能。实用新型内容
[0009] 尽管存在公知的运动训练梯结构,仍然需要一种制造和购买经济实惠且容易组装、使用、折叠和保存而无需使用者在应用时用桩将梯子固定到地上的训练梯。另外,还需要一种允许组装成不同训练路线,并且还可以用作便携式栏架、支承结构及类似物的梯子。除这里公开的其它益处之外,本实用新型满足了这些需求。
[001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包含:
[0011] 形成第一侧边的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
[0012] 形成第二侧边的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二节段;及
[0013] 节段连接器,其可操作地接合该第一侧边和该第二侧边,从而使该第一和第二多边形的节段结合到一起,形成供运动员穿越的路线。
[0014] 在一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形成第三侧边,所述节段连接器能可操作地接合该第三侧边,从而使得运动员通过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三侧边中的一个来可操作地接合所述节段连接器而改变通过所述梯子的所述路线。
[0015] 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是八边形,其形成了具有实质上相同长度的五条侧边。
[0016] 所述节段连接器可操作地可固定到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的所述全部五条侧边。
[0017] 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二节段是八边形,其形成了具有实质上相同长度的五条侧边。
[0018] 所述节段连接器可操作地可固定到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二节段的所述全部五条侧边。
[0019] 所述节段连接器是整体模塑的。
[0020] 所述节段连接器具有第一节段接合部,用于可操作地接合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及第二节段接合部,用于可操作地接合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二节段。
[0021] 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枢转固定到所述节段连接器,从而使得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绕所述节段连接器枢转,停靠到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二节段的顶部,从而形成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和第二节段的叠起来的堆。
[0022] 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绕所述节段连接器枢转到实质上垂直于所述第二节段的位置,从而形成栏架。
[0023] 进一步包括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三和第四节段,及第二、第三和第四节段连接器,其可操作地固定到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节段,形成从其穿越的伸长的跑步式样。
[0024] 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节段枢转固定到所述节段连接器,从而使得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节段能够在彼此的顶部枢转,形成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节段的堆。
[0025] 所述第二和第三节段绕所述节段连接器枢转,实质上垂直地停靠到所述第一和第四节段,从而形成栏架。
[0026]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包含:
[0027] 形成第一侧边的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
[0028] 形成第二侧边的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二节段;及
[0029] 节段连接器,其可操作地接合该第一侧边和该第二侧边,从而使该第一和第二多边形的节段结合到一起,形成供运动员穿越的跑步式样,
[0030] 其中节段连接器具有用于可操作地接合所述第一侧边的第一节段接合部和用于可操作地接合所述第二侧边的第二节段接合部,及
[0031] 其中所述第一节段接合部枢转固定到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从而使得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绕所述节段连接器枢转,停靠到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二节段的顶部,从而形成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和第二节段的折叠起来的堆。
[003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折叠运动训练梯,包含:
[0033] 形成第一侧边的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节段;
[0034] 形成第二和第三侧边的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二节段;
[0035] 形成第四和第五侧边的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三节段;
[0036] 形成第六侧边的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四节段;
[0037] 第一节段连接器,其可操作地接合该第一侧边和该第二侧边,从而使该第一和第二多边形的节段结合到一起,形成供运动员穿越的跑步式样;
[0038] 第二节段连接器,其可操作地接合该第三侧边和该第四侧边,从而使该第二和第三多边形的节段结合到一起,附加地形成跑步式样;及
[0039] 第三节段连接器,其可操作地接合该第五侧边和该第六侧边,从而使该第二和第三多边形的节段结合到一起,附加地形成供运动员穿越的跑步式样。
[0040] 在一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节段通过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节段连接器可枢转地固定,从而使得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节段在彼此的顶部枢转,形成所述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节段的堆。
[0041] 在一公开的实施例中,运动训练梯由多个实质上刚性的多边形节段构成,节段通过一个或多个节段连接器结合在一起。优选地,每个节段的侧边实质上相同,以使得节段连接器能结合相邻两个节段之间的任意侧边。因此,通过梯子的路线可以改变。
[0042] 更佳地,节段是八边形的,且枢转地固定到节段连接器,从而使得梯子在不使用时能叠成堆,并使得某些节段能实质上垂直延伸,从而形成栏架或其它可能的垂直结构。附图说明
[0043]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合式便携训练梯。
[0044] 图2是表示图1的梯子的一种可能的可选择的运动路线结构。
[0045] 图3是表示图1的梯子的可能的第二可选择的运动路线结构的俯视图。
[0046]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用于形成图1的训练梯的多边形节段的俯视图。
[0047] 图5是图4的多边形节段的侧视图。
[0048]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能的节段连接器的等距视图。
[0049] 图7是图6的节段连接器的俯视图。
[0050] 图8是图6的节段连接器的侧视图。
[0051] 图9是图6的节段连接器的主视图。
[0052] 图10是图6的节段连接器的仰视图。
[0053] 图11是可选的可能的节段连接器的等距视图。
[0054]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连接两个多边形节段的图11的节段连接器的放大图。
[0055]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训练梯,表示可能的折叠结构。
[0056] 图14是表示作为栏架的可能的方向的图13的训练梯的左后等距视图。
[0057] 图15是图14的训练梯的右后等距视图。
[0058] 图16是表示作为便携式结构的可能的构造的图13的梯子的等距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图1-16示出了可折叠的运动训练梯20,其具有多个实质上刚性的与节段连接器32,32′结合的多边形节段30,30′。第一优选的实施例示于图4-10中,另一可选的优选实施例示于图1-3及图11-16中。为了减少过度的重复,在这些实施例中,同样的元件编号相同。
[0060] 参照图1-3及图11-16,多边形节段30的形状优选为如具有实质上相同长度的侧边34的八边形。节段连接器32(图11)的大小和形状制成可拆卸地连接最佳地示于图12的不同节段30的两个相邻的侧边34a,34b。可以理解到,多个节段可以用多个节段连接器结合在一起,形成各种跑步式样。例如,图1示出了直线跑步路线40,图2示出了改变了的跑步路线42。
[0061] 另外,节段连接器32还可以允许节段彼此相对枢转。因此,整个梯子可以如图13折叠,以便于容易运输和保存。同样,各节段也可以彼此相对枢转,以形成图14和图15所示的便携式栏架50,或图16所示的便携式支承结构52。
[0062] 优选地,每个节段30由重量轻、实质上刚性的材料制成,例如模塑聚合物(molded polymer)、成型玻璃纤维棒(formed fiberglass rod)等。更佳地,每个节段形成八边形。可选地,还可以采用不同的多边形形状,例如三形等。
[0063] 参照图4-10,公开了由可选的优选节段30′构成的训练梯。节段30′模塑成型为多边形,图中示出的为八边形。沿着侧边设置凹口60,以使节段连接器32′在其中可操作地接合。
[0064] 节段连接器32′最佳地示于图6-10中。优选地,以整体模塑成型,形成用于可操作地接合第一节段的第一接合部80及用于可操作地接合第二节段的第二接合部82,从而将两个节段结合到一起。每个节段30′的侧边34包括凹口60,用于接合节段连接器32′上的接合部中的一个。
[0065] 通过将多个节段30′沿相邻的侧边34结合可以组装成梯子。可以理解到的是,各个节段可以相对彼此置于多种位置,然后用节段连接器结合到一起,形成多种训练路线。一种可能的训练路线示于图3中。
[0066] 当置于例如体育馆地板或类似的光滑表面时,如有需要,可以将橡胶脚垫(未示出)或类似物置于各个节段连接器的下表面,以将梯子保持在合适的位置。
[0067] 已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说明和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然,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排列和细节上改进而不脱离该原理。因此,考虑到利用该原理的很多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应该理解到,具体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因此,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改进及其等同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