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立装置

申请号 CN201610185305.3 申请日 2016-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5749498A 公开(公告)日 2016-07-13
申请人 浙江利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玉芳;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倒立装置,它包括脚蹬组件,其包括脚蹬梁,所述脚蹬梁上固连有第二软垫部,所述第二软垫部用于 支撑 健身者的脚腕部;和旋转限位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脚蹬组件上,其包括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上固连有第一软垫部,所述第一软垫部用于压紧健身者的脚腕部,所述第一软垫部相对于所述第二软垫部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设置。本发明中,第一软垫部相对于第二软垫部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设置,健身者可根据自身脚腕部的尺寸大小,合理有效地调节第一软垫部相对于第二软垫部之间的距离,以达到最合适的支撑压紧状态,提高健身过程的舒适性和愉悦感。
权利要求

1.一种倒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立装置包括:
脚蹬组件,所述脚蹬组件包括脚蹬梁,所述脚蹬梁上固连有第二软垫部,所述第二软垫部用于支撑健身者的脚腕部;和
旋转限位机构,述旋转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脚蹬组件上,所述旋转限位机构包括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上固连有第一软垫部,所述第一软垫部用于压紧健身者的脚腕部,所述第一软垫部相对于所述第二软垫部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相对于所述固定件转动设置,所述固定件固连于所述脚蹬组件上;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中心处为第一减重孔,所述第一板体靠近所述脚蹬组件的一端为第一通孔;所述旋转件包括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中心处为第一减重孔,所述第二减重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减重孔的宽度,所述第二板体靠近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为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所述第一板体设置,所述第一凹槽从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向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端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具有沿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一凹槽还具有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方向的宽度;
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为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周向延伸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凹槽贯穿所述第一板体设置;
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设置于第二板体上,述第三凹槽贯穿于所述第二板体设置;和限位销,所述限位销活动地穿插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限位销相对于所述第三凹槽滑动设置,所述限位销亦穿插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销具有止限位状态和自由滑动状态,所述限位销处于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端时为锁止限位状态,所述限位销处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为自由滑动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倒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为圆弧状,所述多个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弧形圆心呈辐射状,所述第三凹槽的形状为长条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倒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为所述第三凹槽的长度的1/2,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彼此平行且在垂直投影上部分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倒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旋转件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端,所述操作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为心轴,所述心轴相对于所述套筒滑动设置,所述心轴靠近所述旋转件的一端为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容纳所述限位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倒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一端为第一衬套,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为第二衬套,所述心轴的一端被第一衬套支撑,所述心轴的另一端被第二衬套支撑,所述套筒设置所述第二衬套的一端容纳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心轴远离所述第一衬套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处为第一操作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倒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垫部包括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通槽内为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两端套装有第一软垫;所述第二软垫包括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设置于所述脚蹬梁的一端,所述第二通槽内为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两端套装有第二软垫。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立装置还包括支架扶手及躺板;所述支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由多个空心管体彼此插接而成,所述支架的中心处为支撑梁;所述扶手从所述基座的两端向上方延伸设置;所述扶手的末端之间为躺板,所述躺板靠近所述扶手的末端的一侧相对于所述扶手转动设置,所述躺板靠近所述扶手的一侧的中心处为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上连接有所述脚蹬组件,所述连接梁的下侧为第二操作柄,所述第二操作柄调整所述脚蹬组件相对于所述连接梁的相对位置;所述脚蹬梁的一端穿插入所述连接梁中,所述脚蹬梁的另一端为端部,所述端部相对于所述脚蹬梁的长度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端部的末端固连有延伸梁,所述延伸梁上固连有所述固定件,所述延伸梁的两侧为踏板

说明书全文

一种倒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健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倒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倒立装置中,夹持健身者脚腕部的软垫为固定式,一方面,不能根据健身者的自身情况或脚腕部的尺寸进行合理有效地调节;另一方面,软垫夹紧后,健身者在倒立装置中进行倒立健身训练,在健身者自身的重作用下,会拉动健身者的脚腕部,由于软垫夹紧力较大,且不可调节,进而会损伤健身者的脚腕部,影响健身效果及愉悦感。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之一。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倒立装置。
[000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倒立装置,所述倒立装置包括:脚蹬组件,所述脚蹬组件包括脚蹬梁,所述脚蹬梁上固连有第二软垫部,所述第二软垫部用于支撑健身者的脚腕部;和
旋转限位机构,述旋转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脚蹬组件上,所述旋转限位机构包括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上固连有第一软垫部,所述第一软垫部用于压紧健身者的脚腕部,所述第一软垫部相对于所述第二软垫部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设置。
[0006] 本发明中,因设置有第一软垫部和第二软垫部,第二软垫部用于支撑健身者的脚腕部,第一软垫部用于压紧健身者的脚腕部,第一软垫部相对于第二软垫部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设置,这样,健身者可根据自身脚腕部的尺寸大小,合理有效地调节第一软垫部相对于第二软垫部之间的距离,以达到最合适的支撑压紧状态,同时,在实际进行倒立健身训练时,也不会因为健身者自身重力损伤健身者的脚腕部,提高健身过程的舒适性和愉悦感,增强健身效果。
[000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转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所述第一板体设置,所述第一凹槽从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向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端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具有沿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一凹槽还具有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方向的宽度;
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为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周向延伸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凹槽贯穿所述第一板体设置;
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设置于第二板体上,述第三凹槽贯穿于所述第二板体设置;和限位销,所述限位销活动地穿插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限位销相对于所述第三凹槽滑动设置,所述限位销亦穿插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
[000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销具有止限位状态和自由滑动状态,所述限位销处于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端时为锁止限位状态,所述限位销处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为自由滑动状态。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为圆弧状,所述多个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弧形圆心呈辐射状,所述第三凹槽的形状为长条状。
[00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为所述第三凹槽的长度的1/2,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彼此平行且在垂直投影上部分重合。
[001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旋转件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端,所述操作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为心轴,所述心轴相对于所述套筒滑动设置,所述心轴靠近所述旋转件的一端为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容纳所述限位销。
[001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套筒的一端为第一衬套,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为第二衬套,所述心轴的一端被第一衬套支撑,所述心轴的另一端被第二衬套支撑,所述套筒设置所述第二衬套的一端容纳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心轴远离所述第一衬套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处为第一操作柄。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软垫部包括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通槽内为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两端套装有第一软垫;所述第二软垫包括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设置于所述脚蹬梁的一端,所述第二通槽内为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两端套装有第二软垫。
[001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倒立装置还包括支架扶手及躺板;所述支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由多个空心管体彼此插接而成,所述支架的中心处为支撑梁;所述扶手从所述基座的两端向上方延伸设置;所述扶手的末端之间为躺板,所述躺板靠近所述扶手的末端的一侧相对于所述扶手转动设置,所述躺板靠近所述扶手的一侧的中心处为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上连接有所述脚蹬组件,所述连接梁的下侧为第二操作柄,所述第二操作柄调整所述脚蹬组件相对于所述连接梁的相对位置;所述脚蹬梁的一端穿插入所述连接梁中,所述脚蹬梁的另一端为端部,所述端部相对于所述脚蹬梁的长度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端部的末端固连有延伸梁,所述延伸梁上固连有所述固定件,所述延伸梁的两侧为踏板附图说明
[0015]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脚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100-旋转限位机构,110-固定件,111-第一板体,112-第一减重槽,113-第一凹槽,114-第二凹槽,115-第一通孔,120-旋转件,121-第二板体,122-第二减重槽,123-第三凹槽,124-第一通槽,125-第二通孔,130-套筒,131-心轴,1311-第一衬套,1312-第二衬套,1313-连接孔,132-弹簧,140-第一操作柄,200-脚蹬梁,201-第二通槽,202-端部,210-延伸梁,211-踏板,220-第一支撑柱,221-第一软垫,310-限位销,320-第二支撑柱,321-第二软垫,330-螺栓,340-螺母,410-支架,411-支撑梁,420-扶手,430-躺板,431-连接梁,432-第二操作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18] 如图1至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倒立装置,所述倒立装置包括支架410、扶手420及躺板430,所述支架包括基座,优先地,所述基座由多个空心管体彼此插接而成,优先地,必要的时候需要焊接,但为了实现基座承载的稳定性,以及整个倒立装置的便捷性,使得部分空心管体之间插接,必要的时候在其管体外侧设置旋钮来锁紧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在需要搬运或挪动倒立装置的时候,通过旋动旋钮,使它们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进而整体上缩小倒立装置的体积,提高倒立装置的便捷性,优先地,所述支架的中心处为支撑梁
411,;所述扶手420从所述基座的两端向上方延伸设置,优先地,为了便于健身者的扶持,所述把手的末端延伸围绕成圆弧状;所述扶手的末端之间为躺板430,所述躺板靠近所述扶手的末端的一侧相对于所述扶手转动设置,这样,使得健身者平躺到躺板上时,躺板相对于扶手发生转动,进而实现倒立状态的健身练习,当然,在扶手或躺板上还应设置锁止机构,使得健身者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相对的旋转度,以达到循序渐进的健身效果;所述躺板靠近所述扶手的一侧的中心处为连接梁431,所述连接梁上连接有脚蹬组件,所述脚蹬组件在所述支撑梁的支撑下,在所述连接梁的连接固定下,得以稳定地支撑健身者的腿部重量,优先地,所述连接梁的下侧为第二操作柄432,调节所述第二操作柄可调整脚蹬组件相对于所述连接梁的相对位置,当然,调节过程中,支撑梁是相对于基座亦是转动的。
[0019] 所述倒立装置还包括脚蹬组件、旋转限位机构。
[0020] 脚蹬组件,所述脚蹬组件包括脚蹬梁200,所述脚蹬梁的一端穿插入所述连接梁431中,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操作第二操作柄432实现彼此相对滑动或者锁止,所述脚蹬梁的另一端为端部202,所述端部202相对于所述脚蹬梁的长度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端部的末端固连有延伸梁210,所述延伸梁的两侧为踏板211,健身者的脚部可蹬踏在所述踏板上;所述脚蹬组件还包括第二软垫部,所述第二软垫部设置于所述脚蹬梁上,所述第二软垫部用以轻轻抵接健身者的脚腕部,所述第二软垫部包括第二通槽201,所述脚蹬梁靠近所述端部的一端为第二通槽201,所述第二通槽内为第二支撑梁220,优先地,所述第二支撑梁穿插入,更确切地,第二支撑梁相对于第二通槽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两端套装有第二软垫221。
[0021] 旋转限位机构100,所述旋转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脚蹬组件上,所述旋转限位机构包括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固定件110和旋转件120,所述固定件固连于脚蹬组件上,优先地,所述固定件固连于所述延伸梁上,两者通过焊接方式固连在一起,所述旋转件相对于所述固定件转动设置,所述固定件110包括第一板体111,所述第一板体的中心处为第一减重孔112,优先地,所述第一减重孔贯穿所述第一板体的中心处的比例为所述第一板体的2/3,所述第一板体的断面形状为L形,即所述第一板体具有第一短边端和第一长边端,优先地,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一短边端焊接于所述延伸梁上,所述第一板体靠近所述延伸梁的一侧为第一通孔115;所述旋转件120包括第二板体121,所述第二板体的中心处为第一减重孔
112,优先地,所述第二减重孔贯穿所述第二板体的中心处的比例为所述第二板体的2/3,所述第二板体的断面形状亦为L形,即所述第二板体具有第二短边端和第二长边端,优先地,所述第二长边端为第二通孔125,即所述第二板体靠近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为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板体的中心处为第三凹槽,优先地,所述第二减重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减重孔的宽度,以便所述固定件穿插入所述旋转件内,此时,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彼此相对应,通过螺栓330穿插入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内,所述螺栓的另一端用螺母340固连,优先地,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螺栓的直径,这样,旋转件以螺栓为旋转轴,相对于固定件发生转动。
[0022] 所述旋转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凹槽113、第二凹槽114、第三凹槽123、限位销310和操作部,所述第一板体上为第一凹槽113,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一凹槽从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向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端延伸设置,优先地,所述第一凹槽具有沿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一凹槽还具有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方向的宽度,优先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为圆弧状,所述第一凹槽的周向延伸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114,所述多个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弧形圆心呈辐射状,优先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贯穿所述第一板体设置;所述第三凹槽设置于第二板体121上,所述第三凹槽贯穿于所述第二板体设置,优先地,所述第三凹槽的形状为长条状,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为所述第三凹槽的长度的1/2,优先地,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彼此平行且在垂直投影上部分重合(主要是在限位销处于锁止限位状态时),即所述第三凹槽的长度的1/2;所述限位销活动地穿插于所述第三凹槽内,即所述限位销相对于所述第三凹槽滑动设置,同时,所述限位销亦穿插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当限位销滑动至第三凹槽远离固定件的一端时,限位销亦处于所述第二凹槽远离固定件的一端,此时,所述限位销将旋转件相对于固定件的位置限位锁止,当限位销在所述第三凹槽中向所述第三凹槽靠近所述固定件的一端滑动时,在滑动过程中,所述限位销亦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滑动,渐渐的滑动至第二凹槽的末端并脱离第二凹槽,而被容纳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此时,旋转件相对于固定件脱离锁止限位状态,而处于自由滑动状态,操作旋转件即可实现旋转件相对于固定件的滑动,最终,当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垂直投影部分重合时,所述限位销滑动穿插入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并滑动至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以保证限位销处于平稳牢固的锁止限位状态;所述操作部包括套筒130,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旋转件的第二短边端,所述套筒的另一端沿着远离所述第二短边端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套筒的一端为第一衬套1311,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为第二衬套1312,优先地,所述第一衬套和所述第二衬套分别卡接于所述套筒的一端和另一端,所述套筒内穿设有心轴131,所述心轴的一端被第一衬套支撑,所述心轴的另一端被第二衬套支撑,所述心轴相对于所述套筒滑动设置,所述心轴靠近所述旋转件的一端为连接孔1313,所述连接孔内容纳所述限位销310,所述套筒设置所述第二衬套的一端容纳有弹簧132,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心轴远离所述第一衬套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处为第一操作柄140,所述弹簧抵接于所述第一操作柄上,优先地,所述第一操作柄的中心处为凸起轴,所述凸起轴被所述弹簧包络,便于操作第一操作柄,将操作力传递至心轴,实现限位销从锁止限位状态和自由滑动状态之间变换;所述心轴靠近所述第一衬套的一端为连接孔,所述限位销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即所述套筒的中心线、所述心轴的中心线与所述限位销的中心线、所述第三凹槽宽度方向的(第二板体的厚度方向)的中心线彼此互相垂直,所以,所述套筒更优先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的短边端的上半部分处。
[0023] 所述旋转限位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旋转件上的第一软垫部,所述第一软垫部用以承载健身者的脚腕部,所述第一软垫部包括第一通槽124,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二短边端还设置有第一通槽124,所述第一通槽为第一支撑梁320,优先地,所述第一支撑梁穿插入所述第一通槽内,更确切地,第一支撑梁相对于第一通槽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两端套装有第一软垫321。
[0024] 本发明中,健身者通过操作第一操作柄,将操作力通过弹簧的压缩传递心轴,心轴相对于套筒的长度方向滑动,进而带动限位销在第三凹槽内沿所述第三凹槽的长度方向滑动,限位销从锁止限位状态变换为自由滑动状态,操作第一操作柄使旋转件相对于固定件转动,以使限位销从自由滑动状态变换为锁止限位状态,进而调整第一软垫部相对于第二软垫部之间的距离,健身者可根据自身脚腕部的尺寸大小,合理有效地调节第一软垫部相对于第二软垫部之间的距离,以达到最合适的支撑压紧状态,同时,在实际进行倒立健身训练时,也不会因为健身者自身重力损伤健身者的脚腕部,由于第一软垫部和第二软垫部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健身者的脚腕部的尺寸较大,故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使得健身者的脚腕部在第一软垫部和第二软垫部之间具有一定的晃动量或调节量,进而避免损伤脚腕部,提高健身过程的舒适性和愉悦感,增强健身效果。
[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