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

申请号 CN201710384308.4 申请日 2017-05-26 公开(公告)号 CN107007987A 公开(公告)日 2017-08-04
申请人 庞思寒; 发明人 庞思寒;
摘要 本 发明 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包括一低一高且相互平行的低标尺、高标尺,所述低标尺、高标尺之间滑动连接有三 角 卡尺,所述三角卡尺上装设有角度尺,所述三角卡尺的 水 平边与斜边转动连接,所述三角卡尺角尖处固连与低标尺垂直的初始标志弹性条,所述初始标志弹性条与水平边共面,所述斜边的悬空端固连与高标尺垂直的投掷标志弹性条,所述投掷标志弹性条位于初始标志弹性条之上。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能显著提高训练效果,激发学生兴趣的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
权利要求

1.一种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低一高且相互平行的低标尺(3)、高标尺(4),所述低标尺(3)、高标尺(4)之间滑动连接有三卡尺(6),所述三角卡尺(6)上装设有角度尺(7),所述三角卡尺(6)的平边(61)与斜边(62)转动连接,所述三角卡尺(6)角尖处固连与低标尺(3)垂直的初始标志弹性条(9),所述初始标志弹性条(9)与水平边(61)共面,所述斜边(62)的悬空端固连与高标尺(4)垂直的投掷标志弹性条(10),所述投掷标志弹性条(10)位于初始标志弹性条(9)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标尺(3)、高标尺(4)的相对面上开设有通槽(5),所述水平边(61)的两端及其与斜边(62)的连接端均嵌入所述通槽(5)内,所述水平边(61)的两端头的下方均设置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弹性限位(611)、插件(612),所述弹性限位块(611)上设置有张开缝(6111),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限位块(611)两侧面与通槽(5)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插件(612)插入所述张开缝(6111)内后,所述弹性限位块(611)的两侧面能够与通槽(5)摩擦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支撑板(2),所述低标尺(3)、高标尺(4)垂直布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板(2)的一侧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三角卡尺(6)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水平支撑板(2),所述水平支撑板(2)底部四角处均装设有可锁紧的万向脚轮(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板(2)的另一侧还设置有配重块(8),所述配重块(8)位于所述低标尺(3)、高标尺(4)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5)贯穿所述低标尺(3)、高标尺(4)的高度方向且截面呈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开缝(6111)截面呈矩形,所述插件(612)为直径d大于所述张开缝(6111)宽度m的圆柱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开缝(6111)呈楔形,所述插件(612)为与所述楔形配合的楔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标志弹性条(9)所在的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h等于训练者以标准训练姿势举球过顶时实心球的中心距离地面的高度。

说明书全文

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体育训练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和健康现状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形态发育平提高,营养得到改善,平均身高有所增长,贫血患病率降低,多发病与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下降,每两年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即会有进一步的提高。但调查同时显示,学生的速度、耐、柔韧性、爆发力和力量等方面的素质均有下降,而且青少年活量普遍下降,肥胖学生增多,近视率居高不下,因此,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的综合体质实际上是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尤其令人担忧。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家发展全民健身,鼓励青少年多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但令人烦恼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把体育运动当做一种负担,没有从中找到乐趣。孩子天性爱动,为什么在体育项目方面却热情不高呢?是不是在某些项目上做的不好,没取得好成绩,渐渐失去兴趣,由主动参与变成被动练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帮助释放学生求知、竞争的天性,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便成为了当下体育推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体育运动需要力量,但技巧同样不容忽视,而技巧的获取需要知识的支撑,如果能把物理、数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体育运动中,就会取得较好的成绩,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0003] 传统的投掷实心球的技术注重的是增加上肢力量和上下肢的协调性,动作要领是: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身体重心落在右脚(后面那只脚)上,两膝微屈,双手举球至头的后上方,然后双脚蹬地、收腹、挥臂,将球用力由头后向前上方掷出。投掷时的用力顺序为: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时,能做出双手持球于头上后方,身体后仰(尽力成满弓),由双腿用力蹬地到髋关节及躯干屈曲,肩部迅速向前,快速挥动手臂,最后屈腕,把球掷出。投掷时出手速度要快、用力要猛。训练中,学生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投掷的度忽高忽低,而投掷的角度,会直接影响投掷成绩。
[0004] “斜抛运动”这一运动学规律在体育田赛运动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如果掌握了投掷技巧,可以显著提高成绩,大大激发学生们的运动兴趣和热情。但是,目前体育用品市场尚没有发现利用了该规律的用于实心球投掷训练的专用器械。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能显著提高训练效果,激发学生兴趣的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
[0006] 本发明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包括一低一高且相互平行的低标尺、高标尺,所述低标尺、高标尺之间滑动连接有三角卡尺,所述三角卡尺上装设有角度尺,所述三角卡尺的水平边与斜边转动连接,所述三角卡尺角尖处固连与低标尺垂直的初始标志弹性条,所述初始标志弹性条与水平边共面,所述斜边的悬空端固连与高标尺垂直的投掷标志弹性条,所述投掷标志弹性条位于初始标志弹性条之上。
[0007] 本发明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其中所述低标尺、高标尺的相对面上开设有通槽,所述水平边的两端及其与斜边的连接端均嵌入所述通槽内,所述水平边的两端头的下方均设置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弹性限位插件,所述弹性限位块上设置有张开缝,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限位块两侧面与通槽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插件插入所述张开缝内后,所述弹性限位块的两侧面能够与通槽摩擦紧。
[0008] 本发明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还包括水平支撑板,所述低标尺、高标尺垂直布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板的一侧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三角卡尺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水平支撑板,所述水平支撑板底部四角处均装设有可锁紧的万向脚轮
[0009] 本发明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其中所述水平支撑板的另一侧还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低标尺、高标尺中间。
[0010] 本发明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其中所述通槽贯穿所述低标尺、高标尺的高度方向且截面呈矩形。
[0011] 本发明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其中所述张开缝截面呈矩形,所述插件为直径d大于所述张开缝宽度m的圆柱体。
[0012] 本发明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其中所述张开缝呈楔形,所述插件为与所述楔形配合的楔子。
[0013] 本发明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其中所述初始标志弹性条所在的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h等于训练者以标准训练姿势举球过顶时实心球的中心距离地面的高度。
[0014] 本发明的训练器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能够有效地指导训练者科学地投掷实心球,能显著提高投掷实心球的训练效果,极大地提高了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青少年综合体质。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a为本发明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的主视图;
[0018] 图2b为图2a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的右视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的俯视图;
[0021]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 图6为图5中弹性限位块的C向视图;
[0023] 图7为本发明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中插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24] 图8为本发明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中限位部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投掷实心球的训练器械包括垂直布置在地面上的较低的低标尺3及较高的高标尺4,低标尺3、高标尺4相互平行且沿一条直线间隔布置。低标尺3、高标尺4之间滑动连接有三角卡尺6。具体地,低标尺3、高标尺4的相对面上开设有通槽5,优选的,该通槽5的截面为矩形且贯穿低标尺3、高标尺4的高度方向,以便三角卡尺6能沿该高度方向上下滑动。三角卡尺6包括水平布置的水平边61及倾斜布置后与水平边61形成锐角α的斜边62,水平边61的左右两端及其与斜边62的连接端均嵌入通槽5内。三角卡尺6的水平边61与斜边62转动连接,这样,通过转动斜边62即可调整上述锐角α的角度大小。为便于精确、快速调节角度,三角卡尺6上装设有角度尺7。角度调整到位后,为了将三角卡尺6定位,水平边61的两端头的下方均设置有限位部件,具体的,限位部件包括弹性限位块611、插件612,弹性限位块611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设置有张开缝6111,该张开缝6111未贯穿弹性限位块
611的厚度D。优选的,张开缝6111截面可以为矩形,而插件612可以为直径d大于张开缝6111宽度m的圆柱体。或者,张开缝6111也可以为楔形,相应地,插件612为与楔形配合的楔子。当然,张开缝6111和插件612还可以为其它形状,只要插件612插入后能使张开缝6111张开即可,此处不一一列举。自然状态下,弹性限位块611两侧面与通槽5之间存在间隙,三角卡尺6的水平边61可以在通槽5内自由上下滑动。当三角卡尺6的位置需要固定时,将插件612插入张开缝6111内,随着插件612的深入,张开缝6111被挤压张开,弹性限位块611与通槽5相邻的两侧面发生形变,宽度W逐渐变大,两侧面逐渐与通槽5靠近,最终,弹性限位块611的宽度W大于通槽5的宽度Y时,两侧面与通槽5通过摩擦力锁紧。当三角卡尺6需要再次移动时,将插件612抽出即可,操作方便快捷。
[0026] 三角卡尺6的角尖处固连与低标尺3垂直的、沿水平方向前后布置的初始标志弹性条9,初始标志弹性条9与水平边61共面,斜边62的悬空端固连与高标尺4垂直且沿水平方向前后布置的投掷标志弹性条10,投掷标志弹性条10位于初始标志弹性条9之上。
[0027] 为便于移动整个训练器械,可在地面上放置水平支撑板2,低标尺3、高标尺4均垂直布置在水平支撑板2的后侧,为保持水平支撑板2的平衡,水平支撑板2的前侧还设置有配重块8,为进一步改善平衡效果,配重块8位于低标尺3、高标尺4中间。设置水平支撑板2后,三角卡尺6的水平边61和斜边62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水平支撑板2。为进一步方便本训练器械的整体移动,还可在水平支撑板2底部四角处装设可锁紧的万向脚轮21,移动器械时打开万向脚轮21,器械到位后万向脚轮21可锁紧,避免万向脚轮21滚动影响训练效果。该万向脚轮21为可在市场上购买到的常见部件,故其结构及用法此处不再赘述。
[0028] 采用本发明的训练器械进行实心球投掷训练时,训练者站立在低标尺3左侧,并以标准姿势将实心球举起至头顶上方,此时,调整三角卡尺6的高度,即调整水平边61的高度,进而带动初始标志弹性条9的位置变化,使初始标志弹性条9所在的位置距地面的高度h等于实心球中心距地面的高度。
[0029] 根据“斜抛运动”规律,投掷实心球时,实心球落地时的速度 (其中,V0为实心球出手时的初速度,计算时,该初速度采用普通训练者的平均值8~10m/s;g为重力加速度;H为初始标志弹性条9所在的位置距地面的高度h)。经研究测算发现,当初速度V0所在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即水平边61与斜边62之间的锐角α)满足 时,实心球的水平射程最大,且最大射程为 根据这一原理,通过初速度V0和初始标志弹性条9所在的位置距地面的高度h即可计算出Vt,进而算出锐角α的大小,利用角度尺7调整斜边62,使斜边62和水平边61之间的夹角的角度等于该锐角α的大小,此时,投掷标志弹性条10所在的位置即为训练者的目标位置,训练者即可瞄准此目标位置投掷。
[0030] 以下为不同初速度情况下,H与α的匹配数据:
[0031] 表1:初速度V0=10m/s
[0032]H(cm)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α(度) 40 39.8 39.6 39.4 39.2 39
[0033] 表2:初速度V0=9m/s
[0034]H(cm)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α(度) 39 38.8 38.6 38.4 38.2 38
[0035] 表3:初速度V0=8m/s
[0036]H(cm)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α(度) 37.8 37.6 37.4 37.2 37 36.8
[0037] 综上所述,本训练器械可根据不同训练者的情况个性化定制,只要训练者在日常训练中根据自身情况,利用本训练器械按照正确的投掷角度练习,即可在增强体能的同时取得好的体育成绩,有助于培养体育运动兴趣。
[0038]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