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号 CN201380065376.4 申请日 2013-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4853815A 公开(公告)日 2015-08-19
申请人 安泰振; 发明人 安泰振;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握 力 器,包括左臂、右臂和弹性装置,其中左臂和右臂的上部通过旋 转轴 相互连接以绕 旋转轴 旋转,由此相互接近且相互间隔开,左臂和右臂的下部可被使用者的手握住,弹性装置用于提供在阻碍左臂和右臂接近的方向上的弹力。弹性装置包括分别对称地安装在左臂和右臂的上部的前侧和后侧的 弹簧 部件,前侧弹簧部件和后侧弹簧部件中的每个包括 压缩弹簧 、右弹簧 支撑 部和左弹簧支撑部,压缩弹簧设在右弹簧支撑部和左弹簧支撑部之间以可压缩的方式支撑压缩弹簧;前侧弹簧部件和后侧弹簧部件的左弹簧支撑部和右弹簧支撑部中的每个通过左弹簧部件支撑轴和右弹簧部件支撑轴相互连接且使将左臂的上部或右臂的上部设在其间,且以一体的方式被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握器,包括左臂(10)、右臂(20)和弹性装置,其中所述左臂(10)和所述右臂(20)的上部通过旋转轴(35)相互连接以绕所述旋转轴(35)旋转由此相互接近且相互间隔开,所述左臂(10)和所述右臂(20)的下部被使用者的手握住,所述弹性装置用于在阻碍所述左臂(10)和所述右臂(20)的所述接近的方向上提供弹力,
其中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分别对称地安装在所述左臂(10)和所述右臂(20)的所述上部的前侧弹簧部件(50a)和后侧弹簧部件(50b),所述前侧弹簧部件(50a)和所述后侧弹簧部件(50b)中的每个包括压缩弹簧(59)、左弹簧支撑部(51a)和右弹簧支撑部(51b),其中所述压缩弹簧(59)设在所述左弹簧支撑部(51a)与所述右弹簧支撑部(51b)之间以以可压缩的方式被支撑,和
所述前侧弹簧部件(51a)和所述后侧弹簧部件(50b)的所述左弹簧支撑部(51a)通过设在所述左臂(10)的所述上部的左弹簧部件连接轴(57)相互连接,所述前侧弹簧部件(51a)和所述后侧弹簧部件(50b)的所述右弹簧支撑部(51b)通过设在所述右臂(20)的所述上部的右弹簧部件连接轴(58)相互连接,由此所述前侧弹簧部件(50a)和所述后侧弹簧部件(50b)以一体的方式被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力器,其中所述左臂(10)包括设在所述左臂(10)的下部的圆柱形左握把(12)和设在所述左臂(10)的上部且构造为与所述左握把(12)连接的板的左板体(14),所述右臂(20)包括设在所述右臂(20)的下部的圆柱形右握把(22)和设在所述右臂(20)的上部且构造为与所述右握把(22)连接的板的右板体(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握力器,其中所述右臂(20)进一步包括分别与所述右板体(24)的前侧和后侧连接的前侧连接板(30a)和后侧连接板(30b),所述前侧连接板(30a)和所述后侧连接板(30b)的上端向左延伸以使所述左板体(14)的上端设在所述前侧连接板(30a)和所述后侧连接板(30b)的所述上端之间,所述左板体(14)设在所述前侧连接板(30a)和所述后侧连接板(30b)之间且然后通过安装为穿过所述前侧连接板(30a)和所述后侧连接板(30b)的旋转轴与所述前侧连接板(30a)和所述后侧连接板(30b)可旋转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握力器,其中所述左板体(14)、所述右板体(24)、所述前侧连接板(30a)和所述后侧连接板(30b)通过切割金属材料形成的板材料制备,且所述左握把(12)和所述右握把(22)由金属棒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握力器,其中在所述左板体(14)的右上端面形成有以所述旋转轴(35)为中心的弧形滑动表面(16),在所述右板体(24)的左上端面形成有具有对应形状且与所述滑动表面(16)接合以可滑动地旋转的相应滑动表面(2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握力器,其中用于连接所述前侧弹簧部件(50a)和所述后侧弹簧部件(50b)的所述左弹簧支撑部(51a)的所述左弹簧部件连接轴(57)通过形成在所述左板体(14)处的连接轴通孔(18)被可旋转地安装,且用于连接所述前侧弹簧部件(50a)和所述后侧弹簧部件(50b)的所述右弹簧支撑部(51b)的所述右弹簧部件连接轴(58)安装在所述右板体(24)的左表面以在长度方向上可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握力器,其中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在所述右臂(20)的所述上部的左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弹力控制槽(27),所述右弹簧部件连接轴(58)的中间部连接至所述多个弹力控制槽(27)中的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握力器,其中所述右板体(24)的上表面处设有止动部件(40),所述止动部件(40)设在分别与所述右板体(24)的所述前侧和所述后侧连接的所述前侧连接板(30a)和所述后侧连接板(30b)之间,与所述前侧连接板(30a)和所述后侧连接板(30b)连接以绕铰链轴(38)旋转,且具有左端接触表面(14),所述左端接触表面(14)与形成在所述左端接触表面(14)的右端的接触部(17)接触以被引导至所述左板体(41)的上端,
所述止动部件(40)具有限制位置和控制位置,在所述限制位置所述左端接触表面(41)设置为与所述接触部(17)接触且由此将所述左臂(10)与所述右臂(20)之间的旋转限制在预定范围内,在所述控制位置所述止动部件(40)通过绕所述铰链轴(38)旋转而偏离所述限制位置且由此允许所述左臂(10)和所述右臂(20)相对于彼此旋转到所述弹簧部件(50a)和所述弹簧部件(50b)的所述弹力不被施加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握力器,其中所述右板体(24)的所述上表面形成有弹性按压部,所述弹性按压部用于按压所述止动部件(40)的下表面,以便防止所述止动部件(40)通过其自身的重量自由地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握力器,其中所述弹性按压部包括弹簧(29a)和珠形定球(29b),所述弹簧(29a)安装在形成于所述右板体的所述上表面的弹簧安装槽(29)的内部,所述珠形锁定球(29b)由所述弹簧(29a)弹性地支撑以按压所述止动部件(40)的所述下表面,且所述止动部件(40)的所述下表面形成有与所述锁定球(29b)连接的多个卡槽(45)。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握力器,其中所述左握把(12)和所述右握把(22)进一步包括分别与所述左握把(12)和所述右握把(22)的下端面连接以增加所述左握把(12)和所述右握把(22)的长度的圆柱形左延伸握把(11)和圆柱形右延伸握把(21)。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握力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能够显著增加右臂与左臂之间的弹力作用且容易制造的结构的握力器。

背景技术

[0002] 握力器是用于训练手或前臂的肌肉强度的一类锻炼设备,且包括一对臂和在阻碍臂的接近运动的方向上施加力的弹簧
[0003] 使用握力器,使用者重复进行克服弹簧提供的弹力施加力和接近臂的动作以及释放所述力且使臂回到其原始位置的动作,由此增加他/她手或前臂的肌肉强度。
[0004] 已经公开了一种常规握力器,该常规握力器包括一对臂和两端分别固定至右臂和左臂的弹簧,且中心部分形成为卷形。然而,由于该常规握力器具有弹簧提供的恒定强度的弹力,改变握力器的强度(即弹簧提供的弹力的强度)是不可能的。
[0005] 为了克服该常规握力器的缺点,授权给本发明的申请人的韩国专利No.0760083中公开了一种能够控制弹力的强度的握力器。
[0006] 能够控制弹力的强度的握力器包括:一对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和第二臂的上部通过旋转轴相互可旋转地连接;弹簧引导件,弹簧引导件具有通过销轴支撑以朝第一臂的内部旋转的第一导向件和与第一导向件连接以在长度方向上移动的第二导向件;和弹簧,弹簧设在弹簧导向件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之间。第二导向件形成为其端部的一部分在第二臂的内部可向上和向下移动,且由此弹簧的位置可被改变,且弹力的强度可被控制。
[0007] 如上所述,能够控制弹力的强度的该握力器具有使用者能够根据他/她的肌肉强度调节弹力的强度的优点,且还具有其限定为对运动员提供高强度的优点。
[0008] 首先,由于弹簧位于一对臂的内部,增加弹簧或加大弹簧的尺寸存在限制。
[0009] 第二,臂使用模具通过塑料材料形成,且当弹簧的强度增加时,塑料材料形成的臂可能不足以支撑弹力。为了克服该缺点,可使用金属材料,但是存在制造成本增加的另一问题。
[0010] 即,由于金属材料本身的强度,金属材料可保证足够的支撑力,甚至当其具有简单的形状时,且由此需要可减少成本的简单制造方法,而不是使用模具的方法。
[0011] 由于该缺点,用于普通人休闲运动的握力器可控制弹力的强度。然而,在握力器具有用于运动员的高强度时,其中心部分仍然包括卷簧。
[0012] 然而,由于具有高强度的握力器可能不控制弹力的强度,单独的握力器应根据其强度被使用,且弹簧丝的厚度也被增加,右臂和左臂未被布置在相同的平面上,但是可被相互扭转,且由此握感变坏。

发明内容

[0013]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握力器,其中弹簧部件分别安装在右臂和左臂的前侧和后侧,以提供高强度的弹力,且该握力器的设计容易改变以提高弹簧部件的弹力,且该握力器容易制造。
[0014]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握力器,该握力器包括右臂、左臂、和弹性装置,其中右臂和左臂的上部通过旋转轴相互连接以绕旋转轴旋转,由此相互接近且相互间隔开,且右臂和左臂的下部被使用者的手握住,弹性装置用于在阻碍右臂和左臂的方向上提供弹力,其中弹性装置包括分别对称地安装在右臂和左臂的上部的前侧和后侧的弹簧部件,且前侧弹簧部件和后侧弹簧部件中的每个包括压缩弹簧、右弹簧支撑部和左弹簧支撑部,其中压缩弹簧插在右弹簧支撑部和左弹簧支撑部之间以以可压缩地方式被支撑,前侧弹簧部件和后侧弹簧部件的左弹簧支撑部和右弹簧支撑部中的每个通过左弹簧部件连接轴和右弹簧部件连接轴相互连接,而左臂的上部或右臂的上部设在左弹簧支撑部和右弹簧支撑部之间,且以一体地方式被操作。
[0015] 左臂可包括设在其下部的圆柱形左握把、和设在其上部且构造为与左握把连接的板的左板体,且右臂可包括设在其下部的圆柱形右握把、和设在其下部且构造为与右握把连接的板的右板体。
[0016] 右臂可进一步包括分别与右板体的前侧和后侧连接的前侧连接板和后侧连接板,前侧连接板和后侧连接板的上端向左延伸以使左板体的上端设在其间,且左板体设在前侧连接板和后侧连接板之间且然后通过安装以穿过前侧连接板和后侧连接板的旋转轴与前侧连接板和后侧连接板可旋转地连接。旋转轴中心的弧形滑动表面可形成在左板体的右上端面处,且右板体的左上端面处形成有相应滑动表面,该相应滑动表面具有对应形状且与滑动表面接合以可滑动地旋转。
[0017] 左板体和右板体和前侧连接板和后侧连接板可通过切割金属材料形成的板材料制造,且左握把和右握把可由金属棒形成。
[0018] 用于与前侧弹簧部件和后侧弹簧部件的左弹簧支撑部连接的左弹簧部件连接轴可以通过形成在左板体处的连接轴通孔可旋转地安装,且用于与前侧弹簧部件和后侧弹簧部件的右弹簧支撑部连接的右弹簧部件连接轴可安装在右板体的左表面处以在长度方向上可移动。
[0019] 右臂的上部的左表面处在长度方向上可形成多个弹力控制槽,且右弹簧部件连接轴的中间部可连接至多个弹力控制槽中的一个以控制弹力的强度。
[0020] 右板体的上表面处可设有止动部件,该止动部件设在分别与右板体的前侧和后侧连接的前侧连接板和后侧连接板之间,且与前侧连接板和后侧连接板可旋转地连接以绕铰链轴旋转,且具有左端接触表面,该左端接触表面与形成在其左端的接触部接触以被引导至左板体的上端,且止动部件可具有限制位置和控制位置,在限制位置左端接触表面设置为与接触部接触且由此以将右臂与左臂之间的旋转限制在预定范围内,且在控制位置止动部件通过绕绕铰链轴旋转偏离限制位置,且允许左臂和右臂相对于彼此旋转至弹簧部件的弹力未被施加的位置。
[0021] 右板体的上表面处可进一步形成有用于按压止动部件的下表面的弹性按压部,以便防止止动部件通过其自身的重量自由地旋转。且弹性按压部可包括安装在形成在右板体的上表面处的弹簧安装槽和通过弹簧弹性地支撑以按压止动部件的下表面的珠形定球,且止动部件的下表面处可形成有与珠形球连接的多个卡槽。
[0022] 有益效果
[0023]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上述结构的握力器,由于弹簧部件分别设在右臂和左臂前侧和后侧上,且由此安装有至少一对弹簧部件,提供高力度的弹力是可能的。进一步地,由于弹簧部件设在外部,且不干扰其他结构,弹簧丝的厚度和卷绕直径可根据设计强度被控制,且由此有利于提供具有高力度的握力器。
[0024] 同时,根据本发明,由于使用以切割通过激光加工或压制加工金属材料形成的板材料的方式制造的板部件作为主要元件,主要元件可被容易地制造,与使用模具的成型方法相比制造成本低,且握力器可被容易地制造。
[0025]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低制造成本和高力度且其中弹力可被控制的握力器。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握力器的透视图。
[0027] 图2为图1中说明的握力器的爆炸图。
[0028] 图3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握力器的前后侧连接板的图。
[0029] 图4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握力器的止动部件的图。
[0030] 图5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握力器的弹簧部件的连接状态的透视图。
[0031] 图6为沿图5中所示的弹簧部件的线A-A’的横截面图。
[0032]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组装握力器的横截面图。
[0033] 图8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握力器的部分截面图,其中与止动部件有关的结构被改变。
[0034] 图9为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其中左臂和右臂被改变。
[0035] 图10为示出了图9中的握力器的连接状态的图。
[0036] 图11为示出了用于调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握力器中的弹力的止动部件的操作的截面图。
[0037] 图12为示出了通过控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握力器中的止动部件的一部分来控制弹力的操作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以下说明书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握力器的示例性实施例。
[0039] 参考图1至7,根据本发明的握力器包括一对臂10和20,所述一对臂包括左臂10和右臂20,以及分别对称地安装在左臂10和右臂20的前侧和后侧且相互连接的一对弹簧部件: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
[0040] 左臂10和右臂20的上部通过旋转轴35相互连接以绕旋转轴35旋转,由此相互接近且相互间隔开。
[0041] 左臂10包括用于形成其下部的左握把12和左板体14。
[0042] 左板体14由通过激光加工、压制加工等加工的金属材料形成的板材料制成,左板体14下端形成有连接部15,连接部15插入左握把12的连接孔13且与左握把12的连接孔13连接。同时,左板体14具有被弯曲且在右上方向上延伸的形状。
[0043] 旋转轴连接孔19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穿过左板体14的上部,且左板体14的右上端面形成有弧形的、以旋转轴连接孔19为中心的滑动表面16,且与止动部件40接触的接触部17形成朝向滑动表面16的上面向上突出。
[0044] 左板体14设在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之间,且连接轴通孔18形成在左板体14的下部的左表面。前侧弹簧部件50a和后侧弹簧部件50b的左弹簧支撑部51a通过穿过连接轴通孔18的左弹簧部件连接轴57相互连接,左板体14设在在前侧弹簧部件50a和后侧弹簧部件50b的左弹簧支撑部51a之间。
[0045] 右臂20包括形成其下部的右握把22、右板体24、前侧连接板30a和后侧连接板30b。
[0046] 与左握把12类似,右握把22由圆柱形金属棒形成,其中在长度方向上在其上端的中心处形成连接孔23。
[0047] 与左板体14类似,右板体24由通过激光加工、压制加工等加工的金属材料形成的板材料制成,且右板体24的下端处形成有连接部25,连接部25插入右握把22的连接孔23且与右握把22的连接孔23连接。同时,右板体24具有被弯曲且向上延伸的形状。
[0048] 右板体24的左上端面形成有相应形状(即凹弧形的)的相应滑动表面26,相应滑动表面26与弧形滑动表面16接合以可滑动地旋转。因此,当左臂10和右臂20绕旋转轴35旋转时,在滑动表面16与对应的滑动表面26之间发生滑动,且由此作用力被分散。因此,与仅由旋转轴35支撑的方式不同,没有被损坏的险,甚至当高力度的弹力被应用时。
[0049] 面对左板体14的右板体24的左表面处形成有多个弹力控制槽27,多个弹力控制槽27形成为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半圆形横截面。前侧连接板30a和后侧连接板30b的上侧和下侧的表面处形成有连接板固定孔28,用于固定前侧连接板30a和后侧连接板30b的固定部件34穿过连接板固定孔28以插入连接板固定孔28。
[0050] 前侧连接板30a和后侧连接板30b分别设置且固定至右板体24的前侧和后侧。前侧连接板30a和后侧连接板30b由通过激光加工、压制加工等加工的金属材料形成的板材料制成,且形成为相互对称的。
[0051] 前侧连接板30a和后侧连接板30b通过固定部件34与右板体24固定在一起,固定部件34穿过右板体24的连接板固定孔28以固定前侧连接板30a和后侧连接板30b,且固定孔32形成在与连接板固定孔28对应的位置处。
[0052] 前侧连接板30a和后侧连接板30b的上端向左延伸以便使左板体14的上端设在其间,且具有与旋转轴连接孔19对应的对应旋转轴连接孔31,且由此左板体14通过在旋转轴连接孔19和对应的旋转轴连接孔31相互重合时被紧固的旋转轴35可旋转地连接。即,左臂10和右臂20被连接以绕旋转轴35旋转。
[0053] 根据本发明,由于形成左臂10和右臂20的左板体14、右板体24、且前侧连接板30a和后侧连接板30b以其中金属材料形成的板材料通过激光加工、压制加工等被切割且然后被组装的方式来制造,不需要制造模具,因此制造成本可被降低,且同时其可被容易地制造。同时,由于构成元件通过金属材料制造,可提供具有高力度的握力器中需要的支撑力。此外,左板体14和右板体24可容易地与金属棒形成的左握把12和右握把22连接。
[0054]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防止左臂10和右臂20被弹簧元件50a、50b提供的弹力损坏,而制造容易。
[0055] 根据本发明,止动部件40设在右板体24的上表面上。止动部件40设在前侧连接板30a和后侧连接板30b之间,且被连接以绕铰链轴38旋转。为此,前侧连接板30a和后侧连接板30b以及止动部件40形成有铰链孔37和铰链孔42,铰链轴38插在铰链孔37和铰链孔42中。
[0056] 控制件44被形成为从止动部件40的右端突出。当止动部件40被推动且然后绕铰链轴38旋转右侧时使用控制件44。
[0057] 止动部件40被设置为左端接触表面41与左板体14的接触部17接触。止动部件40控制左臂10相对于右臂20的间隔程度。即,当使用者对他/她的手施加应力以便左臂
10和右臂20相互接近且然后释放应力时,左臂10和右臂20通过弹力在间隔方向上绕旋转轴35旋转。
[0058] 当左臂10和右臂20间隔预定范围或更大时,左臂10的接触部17与止动部件40的左端接触表面41接触,因此左臂10相对于右臂20的进一步旋转被限制。左臂10和右臂20可相对于彼此旋转至其中左臂10的接触部17与止动部件40的左端接触表面41接触的位置。其中止动部件40的左端接触表面41设置为与左臂10的接触部17接触的位置(参考图7)为止动部件40的限制位置。
[0059] 同时,止动部件40可推动控制件44且可将止动部件44绕铰链轴38旋转至右侧(参考图11)。这种情况下,止动部件40的左端接触表面41偏离其初始位置,因此不将左臂10的移动限制在预定范围内,左臂10和右臂20可被允许间隔到弹力不被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施加的位置。此时止动部件40的位置为止动部件40的控制位置。当止动部件40设在控制位置时,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为无负载状态,因此弹力的强度可通过移动弹簧元件50a、50b的位置来控制(这将参考图12再次详细地描述)。当弹力的控制完成时,止动部件40返回其初始位置,而左臂10和右臂20相互接近。
[0060] 根据本发明,安装有一对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安装在左臂10和右臂20的上部的前侧和后侧以相互对称且相互连接。
[0061] 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中的每个包括压缩弹簧59、左弹簧支撑部51a和右弹簧支撑部51b,左弹簧支撑部51a和右弹簧支撑部51b设在压缩弹簧59的两端以便压缩弹簧59插在左弹簧支撑部51a和右弹簧支撑部51b之间以被可压缩地支撑。
[0062] 左弹簧支撑部51a和右弹簧支撑部51b中的每个包括接触支撑部52,接触支撑部52与压缩弹簧59的端部接触且由其支撑,以及朝向每个压缩弹簧59的内部延伸的引导件
53。引导件53具有引导槽54,引导槽54形成在长度方向上且其中可滑动地插有引导棒55。
因此,压缩弹簧59可被引导在左弹簧支撑部51a和右弹簧支撑部51b之间以在长度方向上被压缩和释放。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引导棒55单独形成,引导棒55的两端被插入设在两侧的引导槽54内。然而,引导棒55可与一个引导件53一体地形成。可选地,引导件53可形成为引导棒55与一个弹簧支撑部连接,且引导槽54设在另一弹簧支撑部处。
[0063] 根据本发明,前侧弹簧部件50a和后侧弹簧部件50b相互连接且一体地被操作。为此,前侧弹簧部件50a和后侧弹簧部件50b中的每个的左弹簧支撑部51a和右弹簧支撑部51b分别形成有通孔56a和通孔56b。
[0064] 在前侧弹簧部件50a和后侧弹簧部件50b,左弹簧支撑部51a通过左弹簧部件连接轴57相互连接,且右弹簧支撑部51b通过右弹簧部件连接轴58相互连接。
[0065] 首先,在左弹簧支撑部51a的连接中,左弹簧支撑部51a分别设在左臂10的左板体14的前侧和后侧,且左板体14的连接轴通孔18与左弹簧支撑部51a的通孔56a重合,左弹簧连接轴57被插入和固定在左板体14的连接轴通孔18内。因此,前侧弹簧部件50a和后侧弹簧部件50b被连接以绕左弹簧部件连接轴57一体地旋转。
[0066] 前侧和后侧的右弹簧支撑部51b也被插入穿过通孔56b的右弹簧部件连接轴58而相互连接。前侧和后侧上的右弹簧支撑部51b也被连接,而右板体24插在前侧和后侧上的右弹簧支撑部51b之间。然而,右弹簧部件连接轴58的中间部设在弹力控制槽27处,因此右弹簧支撑部51b可移动以控制弹力。
[0067] 前侧连接板30a和后侧连接板30b处可以安装有根据弹力控制槽27的位置指示弹力强度的特征(未示出),且与弹力控制槽27的位置对应的前侧连接板30a和后侧连接板30b和左表面的部分处可设有凸起。
[0068]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握力器的截面图,其中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握力器相比,与止动部件相关的结构被改变。在图8中,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部件类似的部件通过相同的数字表示。
[0069] 参考图8,根据本发明的握力器进一步包括弹性按压部,该弹性按压部形成在右板体24的上表面以压迫止动部件40的下表面且由此限制止动部件40的自由旋转。止动部件40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卡槽45。
[0070] 弹性按压部用于限制止动部件40的自由旋转,且包括形成在右板体24的上表面的弹簧安装槽29、弹簧29a和锁定球29b。
[0071] 弹簧安装槽29形成在与止动部件40的铰链轴38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弹簧29a将锁定球29b弹性地支撑在弹簧安装槽29内,且提供将锁定球29b向上按压的力,因此可防止止动部件40在限制位置处自由地旋转。根据本发明,锁定球29b形成为珠形,止动部件40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卡槽45,锁定球29b被部分地插入和连接多个卡槽45。
[0072] 弹簧安装槽29的上端的两侧边形成为稍微向内凹陷且由此防止珠形锁定球29b的分离。弹簧安装槽29的前侧和后侧被前侧连接板30a和后侧连接板30b封闭。由于锁定球29b为珠形,当止动部件40被操作时,锁定球29b在卡槽45之间旋转和移动。因此,止动部件40的操作可平滑地进行。
[0073] 如上所述,当使用者想移动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的位置且由此控制弹力的强度时,在限制位置止动部件40控制左臂10相对于右臂20的间隔程度,且用于推动控制件44且由此将止动部件40绕铰链轴38旋转至右侧。
[0074] 然而,由于不存在用于将止动部件40保持在限制位置的装置,当使用握力器时,止动部件40可根据使用者的移动偏离限制位置,而与使用者的意图无关。即,当使用者使用握力器的同时向下伸展他/她的手时,握力器的上部可以指向地面,且止动部件40可通过其自身的重量自由地旋转至控制位置。
[0075] 然而,如图8所示,当弹性按压部设在右板体24的上表面以限制止动部件在限制位置自由地旋转时,被弹簧29a向上按压的锁定球29b按压止动部件40的下表面,且由此止动部件40被保持在限制位置。因此,可防止止动部件40在没有控制件44的推动操作的情况下旋转。
[0076] 当止动部件40的下表面形成有卡槽45时,锁定球29b与卡槽45连接以支撑止动部件40,且由此止动部件40进一步被稳定地支撑。
[0077] 左臂10的接触部17可形成有多个接触槽17a和接触槽17b,以根据锁定球29b与卡槽45之间的连接位置与止动部件40的左端接触表面41的位置对应。止动部件40的左端接触表面41可根据锁定球29b与卡槽45之间的连接位置与接触槽17a和接触槽17b中的一个接触,且由此可控制左臂10相对于右臂20的间隔程度。此时,左臂10相对于右臂20的间隔程度可根据左端接触表面41与接触槽的位置而被改变。
[0078] 图9和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握力器的图,其中左臂和右臂被改变。在图9和图10中,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数字表示。
[0079] 参考图9和图10,根据本发明的握力器进一步包括左延伸握把11和右延伸握把22。左延伸握把11与右延伸握把21与左握把12和右握把22连接以增加左握把12和右握把22中的每个的长度。
[0080] 握把12和握把22中的每个的下端面形成有连接孔h。连接孔被形成与连接部件12a的形状对应。
[0081] 与握把12和握把22类似,延伸握把11和延伸握把21由圆柱形金属棒形成,且包括插入支撑部11a,插入支撑部11a形成在延伸握把11和延伸握把22中的每个的上端以用于插入连接孔h和插入孔11b,连接部件12a被插入插入孔11b以穿过插入孔11b。
[0082] 在图9和图10所示的握力器中,当使用者不使用延伸握把11和延伸握把21时,连接部件12a被紧固在握把12和握把22中的每个的连接孔h中。
[0083] 然而,当使用者想增加握把12和握把22中的每个的长度时,连接部件12a被分离,且延伸握把11和延伸握把21中的每个的插入支撑部11a被插入连接孔h以便延伸握把11和延伸握把21与握把12和握把22重合,且连接部件12a通过插入孔11b被插入和固定至握把12和握把22中的每个的连接孔h。因此,握把12和握把22分别增加了延伸握把11和延伸握把21的长度。
[0084] 在握力器中,当左臂10和右臂20相互接近时,需要的力取决于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且当使用者抓住握把12和握把22时,取决于抓住的位置。当使用者抓住握把12和握把22的位置远离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时,需要的力被相对地减小。
[0085] 根据本发明的握力器被构造为控制弹力的强度。然而,弹力强度的级别存在限制。即使握力器被调节为具有最小强度的弹力,当使用者的握力未达到调节的弹力时,使用者可连接延伸握把11和延伸握把21以增加握把12和握把22中的每个的长度,且当在更远离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的位置处握住握把12和握把22时,可使用握力器。
[0086] 同时,左延伸握把11和右延伸握把21允许使用者根据他/她的手的尺寸调节和使用握力器。在握力器中,左臂和右臂的握把12和握把22的长度根据正常人的平均的手的尺寸制备。然而,人可具有相对大的手的尺寸。在人具有相对大的手的尺寸的情况下,被调节至平均的手的尺寸的、握力器的握把12和握把22的长度短,且由此不方便使用握力器。
[0087] 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由于使用者可使用延伸握把11和延伸握把21延伸握把12和握把22的长度,具有比平均的手的尺寸更大的手的尺寸的人可没有任何不便地使用握力器。
[0088] 之后,将参考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7、图11和图12中所示的握力器描述调节本发明的握力器的弹力的方法。
[0089] 图1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握力器的截面图,示出了其中止动部件40绕铰链轴38旋转的状态。与图7相比,可以理解的是,止动部件40被从图7的限制位置移动至图11的控制位置。
[0090] 如图11所示,为了调节弹力的强度,首先,止动部件40的控制件44被推动,然后止动部件40绕绕铰链轴38旋转至右侧。当止动部件40的控制件44被推动至其中左臂10和右臂20稍微相互接近且止动部件40的左端接触表面41与接触部17间隔开的状态时,止动部件40容易被旋转。
[0091] 当止动部件在控制位置时,止动部件40的左端接触表面41从与左板体14的接触部17接触的位置偏离,由此左臂10可相对于右臂20被旋转至其中弹力未被施加的位置。由于右弹簧部件连接轴58从弹力控制槽27偏离至其中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的弹力未被施加的无负载状态,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可绕左弹簧部件连接轴57旋转。
该状态下,右弹簧部件连接轴58被使用者移动至弹力控制槽27中的一个,且左臂10与右臂20相互接近,且止动部件40返回至其初始位置,由此弹力的控制完成。
[0092] 图12为握力器的截面图,示出了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的可移动位置。如图12中说明的,本发明的握力器可根据弹力控制槽27的数量控制弹力的强度。当右弹簧部件连接轴58设在弹力控制槽27a、27b、27c、27d、27e和27f时,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形成弹力操作线L1、L2、L3、L4、L5和L6。弹力操作线L1、L2、L3、L4、L5和L6的位置被改变时,弹力操作线L1、L2、L3、L4、L5和L6与旋转轴35之间的距离被改变,由此弹力的强度也被改变。在图12的实施例中,弹力的强度可被控制在6个阶段内。然而,阶段可被增加或减少,取决于实施例。
[0093] 由于具有上述特征的握力器在其前侧和后侧分别具有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与其中一个弹簧部件设在左臂10与右臂20之间的情况相比,弹力的强度可被显著增加。同时,由于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设在左臂10和右臂20的外部而不是内部,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中的每个的尺寸可被无任何干扰地增加。压缩弹簧59提供的弹力取决于厚度、卷绕直径和形成压缩弹簧59的弹簧丝的长度。由于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设在外部,且由此与其他部件无干扰,厚度、卷绕直径和弹簧丝的长度可根据其设计来调节。
[0094] 同时,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握力器中,由于以切割通过激光加工或压制加工的金属材料形成的板材料的方式制造的板部件用作主要元件,可能容易地制造该板部件,且金属棒形成的握把也可容易地制造。因此,与使用金属材料形成的模具的方法相比,握力器可以以低成本容易地制造。同时,由于握力器的每个元件可以以金属材料形成,可以保证足够的支撑力,甚至当弹簧部件50a和弹簧部件50b的强度被提高时。
[009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超出范围在权利要求书和其等同物中被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条件下,这些实施例中可以做出很多改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