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

申请号 CN98800755.X 申请日 1998-06-02 公开(公告)号 CN1228017A 公开(公告)日 1999-09-08
申请人 三泽住宅股份有限公司; 尤利卡姆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西平哲也; 铃木政善; 西平守和;
摘要 一种 轮椅 ,它在静止 位置 上轮椅的方向可旋转,一对动轮和分别配置在该动轮前后的小 脚轮 安装在椅架上,在椅架和动轮之间设置了 连杆 构件,该连杆构件的一端摆动自由地连接在椅架的上部,上述动轮可旋转地支承在它的另一端。动轮的旋 转轴 ,至少在前部小脚轮遇到台阶之前的状态下,配置在连杆构件与椅架的连接点的后方侧。当轮椅前进行走时前部小脚轮碰到台阶时,由于连杆构件以与椅架的连接点为中心转动,前部小脚轮与动轮之间的间隔变窄,同时,由于椅架的前方侧以后部小脚轮为 支点 上升,所以前部小脚轮升到台阶的上面,这样就完成了对台阶的翻越。
权利要求

1.一种轮椅,该轮椅在静止位置上轮椅的朝向可以旋转,在椅架 上安装着一对动轮和分别配置在该动轮前后的小脚轮,其特征在于,在 上述椅架和上述动轮之间设置了连杆构件,该连杆构件的一端摇动自由 地连接在上述椅架的上部位置,在其另一端上,能旋转地支承着上述动 轮至少在上述前部小脚轮遇到台阶之前的状态下,上述动轮的旋转轴被 配置在连杆构件与上述椅架的连接点的后方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在上述连杆构件和上述椅架之间设 置对该连杆构件施加下拉的第1弹簧机构和对该连杆构件施加上推 力的第2弹簧机构,上述第2弹簧机构备有第1托架、第2托架及设置 在两托架之间的拉力弹簧,该第1托架可沿椅架前后方向位移地连接到 上述椅架上,该第2托架连接到上述连杆构件上,上述拉力弹簧具有比 上述第1弹簧机构大的弹性力,通常第1托架和第2托架维持在相互抵 接的状态;在上述第1、第2托架相互接触的状态下,上述第2弹簧机 构的长度设定为与在第2托架位于上述椅架的前进端并阻止上述连杆 构件因上述第1弹簧机构而向下方摆动的状态下,上述动轮接触地面时 的上述第2弹簧机构的长度大致一致。
3.一种轮椅,该轮椅在静止位置上轮椅朝向可以旋转,该轮椅, 在椅架上安装一对动轮和分别配置在该动轮前后的小脚轮,其特征在 于,在上述椅架和上述动轮之间设置着第1及第2连杆构件,在上述椅 架的上部位置其一端摆动自由地被连接着,其另一端上摆动自如地轴支 承着上述动轮;至少在上述前部小脚轮碰到台阶之前的状态下;上述动 轮的旋转轴配置在第1连杆构件与上述椅架的连接点的后方侧,另外, 至少在上述后部小脚轮碰到台阶之前的状态下,上述动轮的旋转轴配置 在第2连杆构件与上述椅架的连接点的前方侧;该轮椅的构造能进行上 述第1、第2连杆构件的切换,在超越轮椅前进行走过程中遇到的台阶 时选择上述第1连杆构件,而在超越轮椅后退行走过程中碰到台阶时选 择上述第2连杆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连杆构件,其 一端预先摆动自由地连接在上述椅架的上部位置,同时,上述第2连杆 构件的在上述椅架的上部处于摆动自由地的状态的一端预先连接到上 述第1连杆构件的另一端;轮椅备有第1挡和第2挡块,该第1挡块 在轮椅后退行走过程中翻越台阶时,使上述第1连杆构件相对于上述椅 架固定、并使在上述第2连杆构件另一端可旋转地支承上述动轮;该第 2挡块在轮椅超越前进行走时遇到的台阶时,使上述第1,第2连杆构 杆相互固定,并使上述第1连杆构件的另一端可旋转地支承上述动轮。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轮椅,该轮椅在椅架上安装着一对动轮和分别配置 在该动轮前后的小脚轮,在静止位置上轮椅的朝向可以旋转,特别是, 由于可进行小回转行走,即使将车轮的直径尽可能地做小,使用者在行 走时也没有不安全感,并能很容易地翻越台阶。

技术背景

正在迎接老龄化社会到来的今天,新建筑的家庭住宅大多倾向于让 高龄者居住方便,尽可能想办法使相邻房屋间的分界处没有台阶,另 外,想办法设置家庭用电梯,从而不用步行上下各楼层之间。

对于高龄者来说,即使多少能够步行一段距离,但是难于从现在位 置步行到有相当距离的目的位置的人也是很多的。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设计一种高龄者等身体有轻度障碍者容易使用 的室内电动轮椅。普通的普及型电动轮椅的大多数是以身体有重度障碍 者为对象的,是大型化的而且为不能做小回转行走的构造。

因此,以前,作为本申请的共同申请人的株式会社ュニカム开发了 一种室内用电动轮椅,该轮椅的椅架上安装有一对动轮和分别配置在该 动轮前后的小脚轮,在静止的位置上,轮椅的朝向可以旋转,它发表在 日本假肢装具学会杂志Vol.9,No.2(1993)上。

该室内用电动轮椅,因为在静止位置上可以旋转轮椅的朝向,而且 轮椅整体是小型的,所以在例如家庭用电梯那样狭小空间内,可以改变 轮椅的方向而不会碰到电梯的壁面,另外,由于车轮的直径做得尽可能 小,所以可以进行小回转的行走。

但是,原先作为本件申请的共同申请人的株式会社ュニカム开发的 室内用电动轮椅中采用的翻越台阶机构是利用快速前进所伴随的向后 的惯性使前部小脚轮抬起来翻越台阶的,因此,在翻越台阶时,有如下 问题。

(1)在轮椅的行走速度急剧上升时使用者具有不安全感。

(2)翻越台阶后,在使轮椅不能立刻成为行走停止状态时,例如 在狭窄的通路上,有轮椅或使用者碰壁的危险。

(3)在翻越台阶时,必需进行与通常行走时不同的操作,使用的 方法不适合高龄者。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它 由于可以进行小回转行走,在这种车轮直径做得尽可能小的轮椅中,使 用者在行走时没有不安全感,并且可以很容易地翻越台阶。

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1发明的轮椅、它的一对动轮和分别配置在该动轮前后 的小脚轮安装在椅架上,在静止位置上轮椅朝向可旋转,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椅架和上述动轮之间设置连杆构件,该连杆构件的一端摆动自由 地连接在上述椅架上部,同时,其另一端上可旋转地轴支承着上述动 轮;上述动轮的旋转轴,至少在上述前部小脚轮碰到台阶之前的状态 下,配置在连杆构件与上述椅架的连接点的后方侧。

因此,当轮椅前进行走时,前部小脚轮碰到台阶的时候,连杆构件 以椅架和连杆构件的连接点为中心转动,使前部小脚轮和动轮之间的间 隔变窄的同时,椅架的前方侧以后部小脚轮为支点抬起,因此,前部小 脚轮升到台阶的上面,从而使轮椅完成了对台阶的翻越。

另外,本发明的第1发明,在上述改良的轮椅中,上述连杆构件和 上述椅架之间设置了对该连杆构件施加下拉的第1弹簧机构和对该 连杆构件施加上推力的第2弹簧机构,上述第2弹簧机构备有第1托 架、第2托架和设置在该各托架之间的拉力弹簧,上述第1托架沿着该 椅架的前后方向可位移地连接在上述椅架上,上述第2托架连接到上述 连杆构件上,上述拉力弹簧具有比上述第1弹簧机构大的弹性力,通 常,第1托架和第2托架维持在互相接触的状态,而且,在上述第1、 2托架互相接触的状态中的上述第2弹簧机构的长度设定为与第2托架 位于椅架的前进端并且在由上述第一弹簧的作用上述连杆构件向下方 的摆动被阻止着状态下、与上述动轮接触地面时的长度大致一致。

因此,可以使动轮强压接触地面,同时,也可以防止前部小脚轮从 地面较大地上升。

本发明的第2发明的轮椅,是这样构成的,在轮椅中一对动轮和分 别配置在该动轮前后的小脚轮安装在椅架上,在静止位置上轮椅朝向可 旋转,在上述椅架和上述动轮之间设置第1及第2连杆构件,它们的一 端在上述椅架的上部位置处于摆动自由地被连接的状态,其另一端可旋 转地轴支承着上述动轮,上述动轮的旋转轴,至少在前部小脚轮碰到台 阶之前的状态下,配置在上述椅架与第1连杆构件的连接点的后方侧, 并且,至少在上述后部小脚轮碰到台阶之前的状态下,配置在上述椅架 与第2连杆构件的连接点的前方侧,在轮椅前进行走中翻越台阶时,选 择上述第1连杆构件,在轮椅后退行走中翻越台阶时,选择上述第2连 杆构件,进行第1、第2连杆构件的切换。

因此,成为下面那样的轮椅。

(1)当轮椅前进行走时前部小脚轮碰到台阶的时候,第1连杆构 件以椅架和第1连杆构件的连接点为中心转动,前部小脚轮与动轮之间 的间隔变窄的同时,椅架的前方侧以后部小脚轮为支点上升,由此前部 小脚轮升到台阶的上面,完成对台阶的翻越。

(2)当轮椅后退行走时后部小脚轮碰到台阶的时候,第2连杆构 件以椅架与第2连杆构件的连接点为中心转动,后部小脚轮与动轮之间 的间隔变窄的同时,椅架的后方侧以前部小脚轮为支点上升,因此后部 小脚轮升到台阶的上面,完成对台阶的翻越。

另外,本发明的第2发明的轮椅,在上述改良的轮椅的基础中,上 述第1连杆构件其一端预先摆动自由地连接到上述椅架的上部位置,另 外,上述第2连杆构件的处于摆动自由地连接到上述椅架的上部位置上 的状态的一端预先连接到上述第1连杆构件的另一端,而且,该发明的 轮椅具备第1挡和第2挡块,上述第1挡块在轮椅后退行走时翻越台 阶之时,使上述第1连杆构件相对上述椅架被固定,并使上述动轮处于 可旋转地支承在上述第2连杆构件的另一端的状态,上述第2挡块在轮 椅前进行走时翻越台阶之时,使轮椅处于上述第1、第2连杆构件互相 固定,并且上述动轮处于可旋转地支承在上述第1连杆构件的另一端的 状态。

因此,轮椅前进并以前部小脚轮碰到台阶时为起点,由于第2挡块 起作用,第1连杆构件被选择,实现前进行走时对台阶的跨越,另外, 在轮椅后退并以后部小脚轮遇到台阶时为起点,由于第1挡块起作用, 第2连杆构件被选择,实现后退行走时对台阶的跨越。

附图的简单说明

第1图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动轮椅的一实施例外观的斜视图,第2图 是第1图的电动轮椅的侧视图,第3图是第1图的电动轮椅的重要部分 的转向机构的外观斜视图,第4图是第1图的构成电动轮椅的要部的台 车机构侧视图,第5图是第1图的构成电动轮椅的重要部分的台车机构 侧面图,第6图是第1图的构成电动轮椅的要部的台车机构正视图,第 7图是弹簧机构的斜视图,第8图是弹簧机构的正视图,第9图是弹簧 机构的侧视图,第10图是第1图的电动轮椅前进时翻越台阶的作用说 明图,第11图是第1图的电动轮椅后退时翻越台阶的作用说明图,第 12图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动轮椅的第2实施例构成的侧视图,第13图是 第12图的电动轮椅的正视图,第14图是表示卸下第12图的电动轮椅 的座位状态下的俯视图,第15图是第12图的电动轮椅前进时翻越台阶 前后的状态图,第16图是第12图的电动轮椅后退时翻越台阶前后的状 态图,第17图是第12图的电动轮椅前进时翻越台阶的作用说明图,第 18图是第12图的电动轮椅后退时翻越台阶的作用说明图。

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下面根据附图进行详细叙述本发明。

第1图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动轮椅的一实施例外观的斜视图,第2图 是第1图的电动轮椅的侧视图,第3图是第1图的电动轮椅的要部的台 车机构的外观斜视图,第4图是第1图的电动轮椅的要部的台车机构的 省略一部分的分解斜视图,第5图是第1图的电动轮椅的要部的台车机 构的侧面图,第6图是第1图的电动轮椅的要部的台车机构的正视图。 在这些图中,1是动轮,2是前部小脚轮,3是后部小脚轮,4是座 位,5是靠背,6是扶手,7是脚踏板,8是脚踏板支承件,9是服侍 者用手柄,10是椅架,11是连杆构件,12是操作部,13是操作控制 杆,14是电池组,15是达,16是减速机,17是销子,18是管子, 19是输出轴,20是连接部,21是安装座位用的管子,22是拉力弹 簧,23是弹簧机构。

该电动轮椅的一对动轮1通过连杆构件11安装在椅架10上,在该 各动轮1的前后位置上安装着一对前部小脚轮2和后部小脚轮3。由 此,以各动轮1的旋转中心间的连线的大致中间位置为旋转中心,构成 了在静止位置可以旋转轮椅朝向的转向机构。

基于第3图至第6图详细说明椅架10及连杆构件11。如图所示, 椅架10由前椅架10A,中椅架10B和后椅架10C组成,前椅架10A 和后椅架10C,分别由弯曲管子构成,各管的朝向下方的顶端部安装 着前部小脚轮和后部小脚轮。另外,中椅架10B由板料焊接成箱状, 该通过在中椅架10B上焊接着前椅架10A和后椅架10C而连接成一个 整体。

前椅架10A备有沿平方向延伸的支承管10a,在该支承管10a 的两侧安装着托架10b,在该托架10b上摆动自由地连接着连杆构件 11。

连杆构件11备有其中央部分水平地配置、其两端向斜下方弯曲的 管子11a和连接在该管子的水平部分的2个托架11b,该连杆构件11 的托架11b和前椅架10A的托架10b由销子17连接,因此,连杆构件 11以销子17(连接点P)为中心摇动自由地连接到椅架10上,换言 之,在椅架10和动轮1之间,该连杆构件11的一端摇动自由地连接在 椅架10的上部,其另一端可旋转地轴支承着动轮1。另外,形成为动 轮1的旋转轴的后述的输出轴19,至少在前部小脚轮碰上台阶之前的 状态下,配置在椅架10与连杆构件11的连接点P的后方侧。

在管子11a的两端部,分别固定着减速机构16的壳体,两减速机 16的壳体由管子18连接着,另外,在各减速机16的输出轴19上分别 安装着动轮1,同时在未图示的输入轴上分别连接着马达15。因此可 以由马达15的正反向旋转,借助减速机16及输出轴19来驱动各动轮1 正反向旋转。

另外,在各减速机16的上部分别搭载电池组14,从各电池组14 可以给马达15供电,同时各电池组14的重量也加在了各动轮1上。

另外,在前椅架10A的下部设置了弯曲的管子10c,将连接部20 插入在大致垂直向下安装在该管子10c和支承管10a的中央部的座位安 装用管子21内,在该状态下用未图示的销子可以把两者连接成一体。

另外,在扶手6上设置了操作部12,通过操作该操作部12的操作 控制杆13可以驱动控制马达15。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在椅架10和连杆构件11之间张设着拉力弹 簧22。如图5所示,通过借助该拉力弹簧22使连杆构件11以上述连 接点P为中心向反时针方向转动,使动轮1强压接触在地面上,由此, 增大了动轮1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也增大了前进力和后退力。

具体地讲,在连杆构件11的管子11a的水平部分的中央部安装着 托架11c,在该托架11c的两侧和在安装在座位安装用管子21上的托 架21a的两侧之间架设了2根拉力弹簧22。

用该结构,虽然当增加拉力弹簧22的拉力时,可以使动轮1强压 接触在地面上,而其反面,特别是空车时,前部小脚轮2向上浮起,给 使用者乘车造成困难。

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椅架10和连杆构件11之间,设置另 一弹簧机构23,该弹簧机构23,即允许拉力弹簧22使动轮1强压接 触地面又可以防止前部小脚轮2离开地面上浮。

弹簧机构23,如第7图的斜视图,第8图的正视图,第9图的侧 面图所示,备有连接到椅架10侧的第1托架24和连接到连杆构件11 侧的第2托架25。连杆构件11侧的第2托架25,折曲平板的两侧部 分分别形成折曲率25a,各折曲部25a向前端侧(第8图、第9图的上 侧)形成槽25b。

另一方的第1托架24,形成平板状,它的前端侧(第8图、第9 图的下侧)为与第2托架25的折曲部25a的间隔相一致的幅狭部24a, 反向的基端侧成为宽度比幅狭部宽的幅宽部24b。另外,幅狭部24a 滑动自由地配置在第2托架25的折曲部25a之间,同时幅宽部24b滑 动自由地结合在第2托架25的槽部25b内。

再有,在第2托架25的折曲部25a之间安装了销子26,同时在另 一方的第1托架24上设置了孔24c,由于在这些销子26和孔24c之间 设置了拉力弹簧27,第1、第2托架24、25被拉近,通常,幅狭部 24a和幅宽部24b的台阶部24d会接触到上述槽部25b的端部。

另外,如第5图所示,第2托架25通过销子28摇动自由地连接在 连杆构件11上,而另一方的第1托架24,如图3~图5所示,由于设 在其上的销子29结合于在中椅架10B上形成的长孔30中,可在轮椅 的前后方向自由地改变相对于中椅架10B的位置,并且可摇动自由地 连接在中椅架10B上。

上述弹簧机构23的拉力弹簧27的拉力设定成比上述拉力弹簧22 的拉力大,因此,通过反抗上述拉力弹簧22使连杆构件11以上述连接 点P为中心欲向第5图的逆时针转动,而使连杆构件11向顺时针方向 转动。

另外,上述弹簧机构23的拉力弹簧27收缩时,设在第2托架25 上的销子28与上述长孔30的前端面(第5图的位置)抵接,在该状态 下,当连杆构件11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由于上述幅狭部24a和幅宽部 24b的台阶部24d将与槽部25b的端部接触,所以连杆构件11的顺时 针方向的转动被停止,在该状态下,后部小脚轮3和动轮1与地面接触, 前部小脚轮稍微从地面向上抬起。

由这样构成的电动轮椅,起到了下面基于第10图、第11图说明的 作用,达到了翻越台阶的目的。当动轮1被向前进方向(第10图的右 方向)旋转驱动时,由于在连杆构件11上沿其纵向并向斜上方作用上 推力F,所以椅架(轮椅)10可以借助连杆构件11的前进方向的分力 f1而前进行走。

在动轮1被向后退方向旋转驱动时,连杆构件11被向斜下方牵引, 因此,椅架10可以借助连杆构件11的后退方向的分力而后退行走。

在轮椅前进行走时,当前部小脚轮2碰上例如该小脚轮直径的1/2 高度的台阶时,前部小脚轮2的前进受阻。在该状态下,当动轮1被继 续驱动前进时,因为前部小脚轮2的前进受阻,由动轮1的前进力产生 的加到连杆构件11上的斜上方向的力F的向上分力f2使椅架10以后 部小脚轮3为中心向图10的逆时针方向转动。

因此,在前部小脚轮2接触到台阶时,即受到由动轮1产生的前进 方向的分力f1的作用的状态下,又受到由动轮1产生的向上方向的分 力f2的作用,前部小脚轮2沿台阶的端面向上升起,如图11所示,完 成对台阶的翻越。

下面,根据第12图的侧视图、第13图的正视图、第14图的取下 座位的俯视图,说明第2实施例的电动轮椅的构成,该电动轮椅不仅前 进时,而且后退时也如上述同样的原理可以翻越台阶。

该电动轮椅,在椅架10上通过连杆构件安装一对动轮1,另外, 由于在各动轮1的前后位置上安装各一对的前部小脚轮2和后部小脚轮 3,所以在静止位置上轮椅的朝向可以以各动轮1的旋转中心间的连线 上的大致中间位置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从而构成可旋转的台车机构。 关于这一点,与上述第1实施例是相同的。

然而,上述第1实施例中使用的连杆构件11只能翻越轮椅前进行 走时的台阶,而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连杆构件还能翻越轮椅后退行走时的 台阶,两者在结构上不一样。

即在本实施例中,连杆构件采用第1连杆构件11A和第2连杆构件 11B的组合,第1连杆构件11A,预先通过销子32将一端摇动自由地 连接到椅架10的上部P1点上,另外,第2联杆构件11B的成为摇动 自由地连接到椅架10的上部的状态的一端(与后退行走翻越台阶时的 支点P2一致的端部)预先通过销子33连接到第1连杆构件11A的另 一端上。该连接构造是为了轮椅能够翻越台阶的构造。

另外,动轮1的旋转轴至少在前部小脚轮2碰到台阶之前的状态 下,配置在第1连杆构件11A与椅架10的连接点的后方侧,另外,至 少在后部小脚轮3遇到台阶之前的状态下,配置在第2连杆构件11B 与椅架10的连接点(销子33)的前方侧。

而且,轮椅在前进行走翻越台阶时,选择第1连杆构件11A,而 轮椅后退行走翻越台阶时,选择第2连杆构件11B,可进行第1、第2 连杆构件的切换。

为了实现该切换,在本实施例中,轮椅后退行走翻越台阶时,使用 第1挡块11C(在椅架10的上部管子部分10n的下面,成为第1连杆 构件11A和第2连杆构件11B的连接用销子33的上死点P2点的高度 位置)该第1挡块11C使第1连杆构件11A相对于椅架10固定不动, 用第2连杆构件11B的另一端,使动轮1处于可旋转的轴支承状态。

另外,轮椅前进行走翻越台阶时,使用第2挡块11D,使第1、第 2连杆构件11A、11B相互固定,处于用第1连杆构件11A的另一端 可旋转地轴支承动轮1的状态。另外,在第1、第2连杆构件11A、 11B上形成嵌入第2挡块10D的切槽。

因而,轮椅前进或者后退行走时,把无论是前部或者后部小脚轮 2、3中的哪一个碰到台阶时的时刻作为起点,第1、第2连杆构件 11A、11B的切换如后述那样进行。其中31是第2连杆构件恢复用的 弹簧。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椅架10和连杆构件(第1、第2连杆构件 11A、11B的组合)之间,设置了拉力弹簧22,通过借助该拉力弹簧 22的作用使第1连杆构件11A以椅架10和第1连杆构件11A的连接 点P1为中心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使动轮1强压接触在地面上。由于这 样,与上述第1实施例一样,动轮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也就可 以增大前进力和后退力。

另外,空车时,为了防止前部小脚轮2较大地上抬,给使用者造成 困难,在椅架10和连杆构件之间,设置了另一个弹簧机构23,该弹簧 机构23,允许拉力弹簧22使动轮1强压接触地面的同时又可以防止前 部小脚轮2较大地上抬。另外,在因挡块11C使第1连杆构件11A相 对于椅架10固定的状态下,第2连杆构件11B起作用,在轮椅翻越后 退时的台阶的状态下,第2连杆构件11B相对于第1连杆构件张开90° 以上。在翻越台阶后的第2连杆构件恢复用弹簧31的紧缩力的作用下, 第2连杆构件11B恢复到第11图所示的原始位置,这样问题得以解决。

由于构成了上述的第2实施例那样的电动轮椅,所以如第15图 (a)所示,当前进行走中的前部小脚轮2遇到台阶时就能如同图15(b) 所示那样翻越台阶。另外,如第16图(a)所示,当后退行走中的后 部小脚轮3遇到台阶时,就能如同图16(b)所示那样翻越台阶。下面, 就翻越台阶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轮椅前进行走过程中,如第17图(a)所示,前部小脚轮2例如碰 到了该小脚轮直径的1/2高度的台阶,在该状态下,当向前进方向旋转 动轮1驱动时,第2挡块11D使第1、和2连杆构件11A、11B互相 固定,处于用第1连杆构件11A的另一端可旋转地支承动轮1状态。 因此,在第1连杆构件11A上作用着沿其纵向上压向倾斜上方的力F。 同时由于该倾斜向上的推力F的向上分力F2加到椅架10上,所以轮 椅以后部小脚轮3为中心向上回转。其结果,当前部小脚轮2上升到台 阶的高度以上时,如同图17(b)所示,前部小脚轮2着落在台阶上表面 上,完成轮椅前进时的台阶翻越。

另一方面,在轮椅后退行走时,如第18图(a)所示,后部小脚轮3 例如遇到了该小脚轮直径的1/2的高度的台阶,在该状态下,当向后退 方向旋转驱动动轮1时,第1挡块11C使第1连杆构件11A相对于椅 架10固定,处于用第2连杆构件11B的另一端可旋转地支承动轮1的 状态。因此,在第2连杆构件11B上作用着沿其纵向压向斜上方的力。 同时,由于该倾斜向上的推力的向上分力加到椅架10上,轮椅以前部 小脚轮2为中心向上抬起地回转。其结果,当后部小脚轮3上升到台阶 的高度以上时,如同图18(b)所示,后部小脚轮3在台阶的上表面着地, 完成轮椅后退时的台阶翻越。

因此,如果是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电动轮椅,对于那些可以稍微步 行一段、而从现在位置到相当远的目的位置,步行并移动困难的高龄者 等的身体轻度障碍者,也可以使用,另外在该路段上,存在台阶的情况 下也可以完成对台阶的翻越。

再有上述的各实施例只是电动轮椅,不用说本发明也能适用于手动 式轮椅。另外,虽然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在一对动轮的前后各配置了一 对小脚轮,但也可以进行在一对动轮的前后各配置1个轮或各配置3个 轮或者前部为2个小脚轮(一对)后部为3个小脚轮等等的设计变更。

产业上使用的可能性

从以上的说明表明,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小回转行走,在车轮直 径尽可能小的轮椅中,使用者在行走时无不安全的感觉,所提供的轮椅 可以很容易地翻越台阶。

权利要求书(修改)

1.(补正后)一种轮椅,该轮椅在静止位置上轮椅朝向可以旋转, 在椅架上安装一对动轮和分别配置在该动轮前后的小脚轮,其特征在 于,在上述椅架和上述动轮之间,设置着连杆构件,该连杆构件的一端 摇动自由地连接在上述椅架的上部,其另一端可旋转地支承着上述动 轮;在前进方向前部小脚轮遇到台阶、该小脚轮处于被阻止的状态时, 由于上述动轮的驱动旋转,被阻止的小脚轮和动轮之间的距离变窄,上 述连杆构件以与椅架的连接点为中心回转,另外,当上述被阻止的小脚 轮因翻越过台阶而被解除阻止时,上述连杆构件以上述连接点为中心转 动,该小脚轮与动轮之间又恢复原始的配置状态,从而连杆构件恢复到 原有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连杆构件和上 述椅架之间设置对该连杆构件施加下拉力的第1弹簧机构和对该连杆 构件施加上推力的第2弹簧机构,上述第2弹簧机构备有第1托架、第 2托架及设置在两托架之间的拉力弹簧,该第1托架可沿椅架前后方向 位移地连接到上述椅架上,该第2托架连接到上述连杆构件上,上述拉 力弹簧具有比第1弹簧机构大的弹性力,通常,第1托架和第2托架维 持在相互接触的状态;在上述第1、第2托架相互接触的状态下的上述 第2弹簧机构的长度设定为与第2托架位于上述椅架的前进端并阻止上 述连杆构件因上述第1弹簧机构而向下方摆动的状态下上述动轮接触 地面时的上述第2弹簧机构的长度大致一致。

3.(补正后)一种轮椅,该轮椅在静止位置上轮椅朝向可以旋转, 在椅架上安装一对动轮和分别配置在该动轮前后的小脚轮,其特征在 于,在上述椅架和上述动轮之间,分别设置第1连杆构件和第2连杆构 件,上述第1连杆构件的一端摆动自由地连接在上述椅架的作为第1进 行方向前部的上部位置,而且,在其另一端可旋转地支承着上述动轮, 在成为上述椅架的第2行进方向前部的上部位置,上述第2连杆构件的 一端被摆动自由地连接着、并且其另一端可旋转地支承着上述动轮;该 轮椅的结构使得轮椅前进时选择上述第1及第2连杆构件的任何一方, 在轮椅后退时选择另一方;上述第1及第2连杆构件是组合构造,无论 是那一个连杆构件被选择,该被选择的连杆构件,当行进方向前部的小 脚轮遇到台阶处于被阻止状态时,借助上述动轮的驱动旋转,被阻止的 小脚轮与动轮之间的间隔变窄,该被选择的连杆构件以与上述椅架的连 接点为中心被回转,当上述被阻止的小脚轮翻越过台阶处于阻止被解除 的状态时,该被选择的连杆构件使该小脚轮与动轮之间返回原始的配置 状态地以上述连接点为中心转动而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连杆构件, 其一端预先摆动自由地连接在上述椅架的上部位置,同时上述第2连杆 构件的在上述椅架的上部位置处于摆动自由地被连接的状态的一端预 先连接到上述第1连杆构件的另一端;轮椅备有第1挡块和第2挡块, 该第1挡块在轮椅后退行走中翻越台阶时,使上述第1连杆构件相对于 上述椅架固定并使上述第2连杆构件的另一端可旋转地支承上述动 轮,该第2挡块在轮椅前进行走中台阶时,使上述第1、第2连杆构杆 相互固定,并使上述第1连杆构件的另一端可旋转地支承着上述动轮。 基于条约第19条(1)的说明书

第1项权利要求明确地说明:为了使轮椅翻越台阶,“在行进方向 前部小脚轮遇到台阶时,由于该小脚轮和动轮之间间距变窄,该小脚轮 向上移动,轮椅的重心向后方移动,在小脚轮翻越台阶时,由于该小脚 轮和动轮之间恢复到原始的配置状态,轮椅的重心向前方移动,为达到 上述目的地由连杆部连接着椅架和动轮。

用例1(实开昭61-16122号公报),没有关于轮椅翻越台阶 的技术展示,引用例2(实开平6-29526号公报)虽然展示了外观上 与本发明的翻越台阶的机构类似的机构,但该展示的机构是与翻越台阶 毫无关系的机构。

第3项权利要求,明确地说明了完成如下动作的构成,在轮椅的前 进时或者后退时的任何一种情况下,通过进行切换,实现了与权利要求 1相同的翻越台阶的动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