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医疗站的船用装置

申请号 CN201610011767.3 申请日 2016-01-08 公开(公告)号 CN105667712A 公开(公告)日 2016-06-15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 发明人 邵壮超; 骆星九; 赵红旗; 倪健;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带医疗站的船用装置,属于医疗装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在受灾地区搭建医疗站不方便等技术问题。带医疗站的船用装置,包括具有甲板的 船舶 和设置在甲板上的医疗站,船舶还具有 发动机 ,医疗站包括一厢体,厢体两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厢体外顶设置有遮 挡板 ;厢体内还设置有环境监控装置,厢体内设置有若干组病床,所述病床的上方设置有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厢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组用于牵引所述厢体的轮组,厢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 支撑 厢体并且使厢体 定位 在船舶甲板或不平整地面上的支撑机构。本发明方便在灾区救治伤员,并且可通过陆路运送医疗站,如果在道路被封堵的情况下,可利用船舶通过 水 路运送整个医疗站,为救灾提供了保障。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医疗站的船用装置,包括具有甲板的船舶和设置在甲板上的医疗站,船舶还具有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甲板上还设置有救护装置,所述的救护装置包括救生圈、连接绳和救生圈发射器,所述的救生圈设置在救生圈发射器的发射口上,连接绳一端固定在救生圈上,连接绳另一端固定在甲板上,医疗站设置在甲板上,医疗站包括一厢体(1),在厢体(1)内设置有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进出口(1a),所述厢体(1)两侧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进出口(1a)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的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下端铰接在进出口(1a)下部处的厢体(1)侧壁上,连接板(2)上端固定有定位绳(3),定位绳(3)另一端与厢体(1)外顶部的一收放结构相连接,所述厢体(1)外顶部固定有安装盘(4),安装盘(4)上通过可拆卸结构设置有遮挡板(5);当连接板(2)与厢体(1)外侧壁相垂直的状态时,连接板(2)最外端与遮挡板(5)最外端相平齐;在遮挡板(5)两侧最外端均设置有卷帘(6);
所述厢体(1)内还设置有环境监控装置,所述的环境监控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控制器和红外线摄像头,红外线摄像头数量为两个,即第一红外线摄像头(9)和第二红外线摄像头(10),第一红外线摄像头(9)设置在厢体(1)后端,第一红外线摄像头(9)朝向厢体(1)前端,第二红外线摄像头(10)设置在厢体(1)前端,第二红外线摄像头(10)朝向厢体(1)后端,在厢体(1)的内壁处固定有导轨(11),导轨(11)上设置有滑(12),滑块(12)与一能带动其沿着导轨(11)来回滑动的推杆电机(13)连接,推杆电机(13)固定在厢体(1)的内壁处,第一温度传感器(7)固定在滑块(12)上,在厢体(1)的内顶部上固定有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在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圆盘(15),第二温度传感器(8)固定在圆盘(15)的外周面上,所述控制器固定在厢体(1)的内壁上,所述厢体(1)内设置有若干组病床(16),所述病床(16)的上方设置有红外线体温测量仪(17);所述伺服电机(14)、推杆电机(13)、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第一红外线摄像头(9)、第二红外线摄像头(10)和红外线体温测量仪(17)均通过线路与该控制器相连接,上述的空调也通过线路与该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厢体(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有牵引钩(18),所述厢体(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组用于牵引所述厢体(1)的轮组(19),所述厢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若干组用于支撑厢体(1)并且使厢体(1)定位在船舶甲板或不平整地面上的支撑机构;所述厢体(1)内侧壁上还固定有保温板,所述的收放结构包括定位圈(24)、底板(21)和收放轴(22),所述定位圈(24)固定在厢体(1)外顶部上,底板(21)固定在厢体(1)外顶部上,底板(21)上固定有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在左轴承座内设置有左轴承,在右轴承座内设置有右轴承,收放轴(22)设置在左轴承和右轴承之间,收放轴(22)还有一能带动其转动的收放电机相连接,在收放轴(22)上还开设有贯穿的轴定位孔,在底板(21)上开设有相对应的板定位孔,在轴定位孔和板定位孔中能同时穿有一根定位销(23),上述的定位绳(3)穿过定位圈(24)缠绕在收放轴(22)上,所述定位圈(24)内圈为圆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医疗站的船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结构包括开设在安装盘(4)上的安装孔和连接柱(25),连接柱(25)下端具有外螺纹,连接柱(25)上端固定有连接轴(26)承,连接轴(26)承的外圈埋设在连接柱(25)的上端面内,连接轴(26)承的内圈处固定有连接轴(26),连接轴(26)另一端与遮挡板(5)相固定,安装孔具有内螺纹,连接柱(25)下端螺纹连接在安装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医疗站的船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开设在安装盘(4)上的安装孔和连接柱(25),所述的连接柱(25)上端与遮挡板(5)相固定,连接柱(25)下端卡接在所述的安装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医疗站的船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为PLC可编程控制器或单片机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医疗站的船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螺杆(27)、螺套(28)、支撑座(29)和电机,在所述厢体(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的螺套(28)转动设置在安装孔内,所述的螺杆(27)旋入所述的螺套(28),并且一端伸进厢体(1)内,另一端与支撑座(29)固定,螺套(28)的外部套设并固定有一从动齿轮(30),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一主动齿轮(31),所述的主动齿轮(31)与从动齿轮(30)相互啮合,所述的电机固定在厢体(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医疗站的船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和厢体(1)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一端与厢体(1)内侧壁相固定,减震弹簧另一端与保温板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医疗站的船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朝向厢体(1)内的一侧固定有若干防滑条(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医疗站的船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5)的顶部铺设有一层防热层

说明书全文

一种带医疗站的船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装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医疗站,特别是一种利用船舶运输的医疗站。

背景技术

[0002] 在发生一些地质灾害,例如地震、山洪爆发等灾害时,往往需要派遣医疗队到现场进行对伤员的救治,目前通常是在受灾地搭建帐篷作为医疗站对伤员进行救治,或者由一些厢式货车改装成医疗站来使用,由于帐篷是固定在受灾地,不方便进行移动,当需要对伤员进行转移治疗时,需要把伤员转移至救护车再进行转送,造成了不方便,由于帐篷是临时搭建,内部医疗设施需要另外添设,不便于抢救,并且存在抗差,固定不牢固等缺点,另外,当受灾地的道路被泥石流、滑坡等封堵时,由厢式货车改装的医疗站或者救护车就无法到达受灾现场或者离开受灾现场,另外,由厢式货车改装的医疗站,每个医疗站需要匹配一辆货车,造成了使用成本的提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一种带医疗站的船用装置,该船用装置具有能携带医疗站,方便救灾的特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医疗站的船用装置,包括具有甲板的船舶和设置在甲板上的医疗站,船舶还具有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甲板上还设置有救护装置,所述的救护装置包括救生圈、连接绳和救生圈发射器,所述的救生圈设置在救生圈发射器的发射口上,连接绳一端固定在救生圈上,连接绳另一端固定在甲板上,医疗站设置在甲板上,医疗站包括一厢体,在厢体内设置有空调,所述厢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进出口,所述厢体两侧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进出口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端铰接在进出口下部处的厢体侧壁上,连接板上端固定有定位绳,定位绳另一端与厢体外顶部的一收放结构相连接,所述厢体外顶部固定有安装盘,安装盘上通过可拆卸结构设置有遮挡板;当连接板与厢体外侧壁相垂直的状态时,连接板最外端与遮挡板最外端相平齐;在遮挡板两侧最外端均设置有卷帘;所述厢体内还设置有环境监控装置,所述的环境监控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红外线摄像头,红外线摄像头数量为两个,即第一红外线摄像头和第二红外线摄像头,第一红外线摄像头设置在厢体后端,第一红外线摄像头朝向厢体前端,第二红外线摄像头设置在厢体前端,第二红外线摄像头朝向厢体后端,在厢体的内壁处固定有导轨,导轨上设置有滑,滑块与一能带动其沿着导轨来回滑动的推杆电机连接,推杆电机固定在厢体的内壁处,第一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滑块上,在厢体的内顶部上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圆盘,第二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圆盘的外周面上,所述控制器固定在厢体的内壁上,所述厢体内设置有若干组病床,所述病床的上方设置有红外线体温测量仪;所述伺服电机、推杆电机、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红外线摄像头、第二红外线摄像头和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均通过线路与该控制器相连接,上述的空调也通过线路与该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厢体的底部两侧均固定有牵引钩,所述厢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组用于牵引所述厢体的轮组,所述厢体的底部还设置有若干组用于支撑厢体并且使厢体定位在船舶甲板或不平整地面上的支撑机构;所述厢体内侧壁上还固定有保温板,所述的保温板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疏树脂20-30份,聚乙烯醇1-3份,水40-45份,白乳胶15-22份,增韧剂0.3-1.6份,粘结剂2-5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2-4份,膨胀珍珠岩10-15份,海泡石纤维5-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5-0.8份,憎水剂1-2份;发泡剂1-3份,磷酸三钠0.3-0.5份。
[0005] 在甲板上还设置有救护装置,当海上有人需要救援时,通过发射救生圈给需要救援的人,就能实现救援。
[0006] 医疗站包括一厢体,厢体的底部设置有轮组,厢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牵引钩,利用牵引车来牵引厢体移动,例如普通的轿车、货车甚至摩托车或者人力,都可以作为牵引动力来进行牵引,牵引时利用牵引绳,将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牵引车上,另一端固定在牵引钩上,在牵引车的牵引下,厢体依靠轮组移动,使医疗站能行驶在普通道路上,厢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牵引钩的好处是能从前或者后两个方向牵引,增强了适用性。当需要利用船舶运输医疗站的时候,将医疗站牵引至船舶的甲板上,利用设置在厢体底部的支撑机构,将医疗站定位在甲板上,该支撑机构还能将厢体支撑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还能支撑在一些溪流砂石滩上,以适应受灾地较复杂的地面环境。厢体两侧设置的连接板通过收放结构可以打开或关闭,使进出口处于打开或关闭的状态,当做普通的板来使用,另一方面,通过收放结构调节连接板倾斜的度,可以当做人们进出厢体的踏板来使用。厢体顶部通过可拆卸结构设置有的遮挡板,用来遮挡阳光和雨水,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拆卸下来,连接板最外端与遮挡板最外端相平齐,其目的是防止下雨天雨水滴落至连接板上,避免踩踏在连接板上因湿滑而摔倒。遮挡板最外端设置的卷帘,能上下伸缩,起到遮风和保护医疗站厢体内隐私的作用。在厢体内前后设置的第一红外线摄像头和第二红外线摄像头,并且与控制器连接,其作用是全方位监视厢体内的状况,特别是当病人出现不良症状反应时,医务人员通过控制器上的显示屏能及时地了解到该情况。厢体内设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其作用是实时监测厢体内的温度,包括空调均匀控制器连接,可通过控制器调节空调使厢体内保持合适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可移动的滑块上,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可转动的圆盘上,其作用是增大温度传感器测量的空间范围,使厢体内测量更加的全面,伺服电机和推杆电机与控制器连接,可实现运行的自动化。所述厢体内设置有若干组病床,所述病床的上方设置有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并且与控制器连接,当病人的体温出现异常时,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器,及时反馈给医务人员;厢体内侧壁上固定有保温板,其作用是减少厢体内热量的散失,起到节能的作用。
[0007] 上述的收放结构包括滑轮底板和收放轴,所述滑轮固定在厢体外顶部上,所述底板固定在厢体外顶部上,底板上固定有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在左轴承座内设置有左轴承,在右轴承座内设置有右轴承,收放轴设置在左轴承和右轴承之间,收放轴还有一能带动其转动的手柄相连接,在收放轴上还开设有贯穿的轴定位孔,在底板上开设有相对应的板定位孔,在轴定位孔和板定位孔中能同时穿有一根定位销,上述的定位绳穿过滑轮缠绕在收放轴上。通过手柄转动收放轴,收起或松开定位绳,使连接板绕铰接处旋转,达到调节连接板开启或关闭厢体进出口的目的,或者调节连接板倾斜的角度,使连接板当进出厢体的踏板来使用,在轴定位孔和板定位孔中穿设定位销的作用是固定住收放轴,使连接板定位住。
[0008] 上述的收放结构包括定位圈、底板和收放轴,所述定位圈固定在厢体外顶部上,底板固定在厢体外顶部上,底板上固定有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在左轴承座内设置有左轴承,在右轴承座内设置有右轴承,收放轴设置在左轴承和右轴承之间,收放轴还有一能带动其转动的收放电机相连接,在收放轴上还开设有贯穿的轴定位孔,在底板上开设有相对应的板定位孔,在轴定位孔和板定位孔中能同时穿有一根定位销,上述的定位绳穿过定位圈缠绕在收放轴上,所述定位圈内圈为圆弧面。通过收放电机转动收放轴,收起或松开定位绳,使连接板绕铰接处旋转,达到调节连接板开启或关闭厢体进出口的目的,或者调节连接板倾斜的角度,使连接板当进出厢体的踏板来使用。
[0009] 上述的可拆卸结构包括开设在安装盘上的安装孔和连接柱,连接柱下端具有外螺纹,连接柱上端固定有连接轴承,连接轴承的外圈埋设在连接柱的上端面内,连接轴承的内圈处固定有连接轴,连接轴另一端与遮挡板相固定,安装孔具有内螺纹,连接柱下端螺纹连接在安装孔中。当需要拆卸遮挡板的时候,将连接柱下端从安装孔中旋出,或者将埋设在连接柱上端面内的连接轴承退出,使连接轴与连接柱脱离,连接轴承还能起到调节遮挡板旋转角度的作用,使设置在遮挡板上的卷帘朝向太阳,起到更好的遮阳效果。
[0010] 上述可拆卸结构包括开设在安装盘上的安装孔和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上端与遮挡板相固定,连接柱下端卡接在所述的安装孔中。当需要拆卸遮挡板的时候,将连接柱下端从安装孔中拔出,达到拆卸遮挡板的目的。
[0011] 上述的控制器为PLC可编程控制器或单片机控制器,对厢体内的空调、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红外线摄像头、第二红外线摄像头和红外线体温测量仪进行控制和信号的接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0012] 上述的支撑机构包括螺杆、螺套、支撑座和电机,在所述厢体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的螺套转动设置在安装孔内,所述的螺杆旋入所述的螺套,并且一端伸进厢体内,另一端与支撑座固定,螺套的外部套设并固定有一从动齿轮,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一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电机固定在厢体的内部。通过电机驱动齿轮组,带动螺杆转动,使螺杆在螺套内上下升降,螺杆的下端与支撑座固定,支撑座支撑在地面上,当螺杆转动向下伸出一定长度时,螺杆通过支撑座支撑起厢体,使厢体下部的若干轮组脱离地面,从而实现将厢体定位在船舶的甲板上,由于有若干组支撑机构设置在厢体底部,当厢体需要固定在不平整的地面或砂石滩上时,可以单独调节各自螺杆伸出的长度,使厢体保持水平的位置固定,具有环境适应性广的优点。
[0013] 上述保温板和厢体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一端与厢体内侧壁相固定,减震弹簧另一端与保温板相固定,厢体在运输时,受道路状况不好的影响,容易产生颠簸,设置减震弹簧的目的是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防止保温板从厢体内侧壁上脱落。
[0014] 上述连接板朝向厢体内的一侧固定有若干防滑条,当踩踏在连接板上进出厢体时,起到防滑防摔的作用。
[0015] 上述遮挡板的顶部铺设有一层防水隔热层,其作用是防晒降温,使厢体内保持合适的温度,并且具有防水的作用。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7] 1.本发明中,厢体内设有病床、红外线体温测量仪等医疗设施,无须在受灾现场临时组建这些设施,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并且包括红外线摄像头和温度传感器等与控制器连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医务人员可通过控制器了解病人的状况,比较方便的同时还节省了人力。
[0018] 2.本发明中,厢体通过轮组进行牵引移动,可进行陆路移送本医疗站,厢体通过支撑机构定位在船舶的甲板上,也可通过水路移送本医疗站,并且该支撑机构能使厢体支撑在不平整地面或沙石滩上,以适应水路运输的复杂环境。
[0019] 3.本发明,与由厢式货车改装的医疗站相比,本医疗站可以通过牵引车牵引,也可以多台医疗站一起装入卡车或者船舶上进行运输,节省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1、厢体;1a、进出口;2、连接板;3、定位绳;4、安装盘;5、遮挡板;6、卷帘;7、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一红外线摄像头;10、第二红外线摄像头;11、导轨;12、滑块;13、推杆电机;14、伺服电机;15、圆盘;16、病床;17、红外线体温测量仪;18、牵引钩;19、轮组;20、滑轮;21、底板;22、收放轴;23、定位销;24、定位圈;25、连接柱;26、连接轴;
27、螺杆;28、螺套;29、支撑座;30、从动齿轮;31、主动齿轮;32、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 实施例一
[0024] 如图1所示,一种带医疗站的船用装置,包括具有甲板的船舶和设置在甲板上的医疗站,船舶还具有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甲板上还设置有救护装置,所述的救护装置包括救生圈、连接绳和救生圈发射器,所述的救生圈设置在救生圈发射器的发射口上,连接绳一端固定在救生圈上,连接绳另一端固定在甲板上。医疗站包括一厢体1,在厢体1内设置有空调,其特征在于,厢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进出口1a,厢体1两侧设置有用于使进出口1a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的连接板2,连接板2下端铰接在进出口1a下部处的厢体1侧壁上,连接板2上端固定有定位绳3,定位绳3另一端与厢体1外顶部的一收放结构相连接,厢体1外顶部固定有安装盘4,安装盘4上通过可拆卸结构设置有遮挡板5;当连接板2与厢体1外侧壁相垂直的状态时,连接板2最外端与遮挡板5最外端相平齐;在遮挡板5两侧最外端均设置有卷帘6,该卷帘6可上下伸缩,为市场上现有产品;厢体1内还设置有环境监控装置,环境监控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控制器和红外线摄像头,红外线摄像头数量为两个,即第一红外线摄像头9和第二红外线摄像头10,第一红外线摄像头9设置在厢体1后端,第一红外线摄像头9朝向厢体1前端,第二红外线摄像头10设置在厢体1前端,第二红外线摄像头10朝向厢体1后端,在厢体1的内壁处固定有导轨11,导轨11上设置有滑块12,滑块12与一能带动其沿着导轨11来回滑动的推杆电机13连接,推杆电机13固定在厢体1的内壁处,第一温度传感器7固定在滑块12上,在厢体1的内顶部上固定有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在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圆盘15,第二温度传感器8固定在圆盘15的外周面上,控制器固定在厢体1的内壁上,厢体1内设置有若干组病床16,本实施例中病床16的数量为三张,病床16的上方设置有红外线体温测量仪17,例如可以通过一支架固定在病床16的床头;伺服电机14、推杆电机13、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第一红外线摄像头
9、第二红外线摄像头10和红外线体温测量仪17均通过线路与该控制器相连接,上述的空调也通过线路与该控制器相连接;厢体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有牵引钩18,厢体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组用于牵引厢体1的轮组19,本实施例中采用四组轮组19,分别设置在厢体1底部的四个角上,该轮组19为现有技术产品,例如市场上常用的车轮,厢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若干组用于支撑厢体1并且使厢体1定位在船舶甲板或不平整地面上的支撑机构,本实施例中采用四组支撑机构,分别设置在厢体1底部的四角;厢体1内侧壁上还固定有保温板,保温板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疏水性树脂20-30份,聚乙烯醇1-3份,水40-45份,白乳胶15-22份,增韧剂0.3-1.6份,粘结剂2-5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2-4份,膨胀珍珠岩10-15份,海泡石纤维5-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5-0.8份,憎水剂1-2份;发泡剂1-3份,磷酸三钠0.3-0.5份。
[0025] 收放结构包括滑轮20、底板21和收放轴22,滑轮20固定在厢体1外顶部上,底板21固定在厢体1外顶部上,底板21上固定有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在左轴承座内设置有左轴承,在右轴承座内设置有右轴承,收放轴22设置在左轴承和右轴承之间,收放轴22还有一能带动其转动的手柄相连接,在收放轴22上还开设有贯穿的轴定位孔,在底板21上开设有相对应的板定位孔,在轴定位孔和板定位孔中能同时穿有一根定位销23,上述的定位绳3穿过滑轮20缠绕在收放轴22上。
[0026] 可拆卸结构包括开设在安装盘4上的安装孔和连接柱25,连接柱25下端具有外螺纹,连接柱25上端固定有连接轴26承,连接轴26承的外圈埋设在连接柱25的上端面内,可在连接柱25的上端面内开设安装孔,将连接轴26承的外圈采用过度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安装孔内,连接轴26承的内圈处固定有连接轴26,连接轴26另一端与遮挡板5相固定,安装孔具有内螺纹,连接柱25下端螺纹连接在安装孔中。
[0027] 控制器为PLC可编程控制器或单片机控制器,为现有技术产品。
[0028] 支撑机构包括螺杆27、螺套28、支撑座29和电机,在厢体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螺套28转动设置在安装孔内,例如,在安装孔内先设置一轴承,将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安装孔内壁上,再将螺套28一端插入轴承的内圈并与轴承内圈固定,螺套28另一端向上伸出轴承,螺杆27旋入螺套28,并且一端伸进厢体1内,另一端与支撑座29固定,螺套28向上伸出轴承的一端套设并固定有一从动齿轮30,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一主动齿轮31,主动齿轮31与从动齿轮30相互啮合,电机固定在厢体1的内部,可采用支架固定在厢体1内底部。
[0029] 保温板和厢体1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减震弹簧,本实施例中,减震弹簧每隔200mm纵向和横向均匀分布,减震弹簧一端与厢体1内侧壁相固定,减震弹簧另一端与保温板相固定。
[0030] 连接板2朝向厢体1内的一侧固定有若干防滑条32,本实施例中,防滑条32的数量为五根,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0031] 遮挡板5的顶部铺设有一层防水隔热层,例如采用市场上的聚酯材料制成。
[0032] 实施例二
[003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二中的内容大致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收放结构包括定位圈24、底板21和收放轴22,定位圈24固定在厢体1外顶部上,底板21固定在厢体1外顶部上,底板21上固定有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在左轴承座内设置有左轴承,在右轴承座内设置有右轴承,收放轴22设置在左轴承和右轴承之间,收放轴22还有一能带动其转动的收放电机相连接,在收放轴22上还开设有贯穿的轴定位孔,在底板21上开设有相对应的板定位孔,在轴定位孔和板定位孔中能同时穿有一根定位销23,上述的定位绳3穿过定位圈24缠绕在收放轴22上,定位圈24内圈为圆弧面。
[0034] 可拆卸结构包括开设在安装盘4上的安装孔和连接柱25,连接柱25上端与遮挡板5相固定,连接柱25下端卡接在安装孔中,连接柱25下端与安装孔采用过度配合的方式装配。
[0035]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6]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厢体;1a、进出口;2、连接板;3、定位绳;4、安装盘;5、遮挡板;6、卷帘;7、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一红外线摄像头;10、第二红外线摄像头;11、导轨;12、滑块;13、推杆电机;14、伺服电机;15、圆盘;16、病床;17、红外线体温测量仪;18、牵引钩;19、轮组;20、滑轮;21、底板;22、收放轴;23、定位销;24、定位圈;25、连接柱;26、连接轴;27、螺杆;28、螺套;29、支撑座;30、从动齿轮;31、主动齿轮;32、防滑条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