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压

申请号 CN201610709759.6 申请日 2016-08-23 公开(公告)号 CN106236461A 公开(公告)日 2016-12-21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〇七医院; 发明人 马守江; 张炜; 姜志高;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组装式压 力 舱,包括舱体,舱体内设有 治疗 舱,舱体由可拆装的舱体板组装而成,舱体板包括龙骨和气密层,气密层位于龙骨的内侧,舱体外部设有空气 压缩机 ,空气压缩机通过第1管路与位于治疗舱的第1进气 阀 相通,治疗舱设有第1排气阀;所述龙骨和气密层之间设有承压层;所述龙骨为 框架 龙骨,框架龙骨内设有空隙,空隙内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龙骨的外侧设有外保护层;所述气密层的内侧设有内保护层;所述框架龙骨的材料采用 铝 合金 ;承压层采用铝板;气密层采用气密型尼龙复合布;内保护层和外保护层采用铝板;保温材料采用聚 氨 酯。本发明可拆卸、可组装,使用方便,能够 预防 和治疗高原反应及高原病的组装式压力舱。
权利要求

1.组装式压舱,包括舱体(1),舱体(1)内设有治疗舱(6),其特征在于:舱体(1)由可拆装的舱体板组装而成,舱体板包括龙骨(15)和气密层(13),气密层(13)位于龙骨(15)的内侧,舱体(1)外部设有空气压缩机(2),空气压缩机(2)通过第1管路(20)与位于治疗舱(6)的第1进气(21)相通,治疗舱(6)设有第1排气阀(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装式压力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板还包括承压层(14),承压层(14)位于龙骨(15)和气密层(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组装式压力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15)为框架龙骨,框架龙骨内设有空隙,空隙内填充有保温材料(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组装式压力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板还包括外保护层(17),所述外保护层(17)位于龙骨(15)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组装式压力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板还包括内保护层(12),所述内保护层(12)位于气密层(13)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组装式压力舱,其特征在于:框架龙骨的材料采用材或合金;承压层(14)采用铝板,或钢板,或纤维复合板;气密层(13)采用气密型尼龙复合布;内保护层(12)和外保护层(17)采用铝板,或钢板,或碳纤维复合板;保温材料(16)采用聚酯。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组装式压力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外部还设有高压气瓶(3),高压气瓶(3)通过第2管路(18)与第1管路(20)相通;第1管路(20)设有第1阀(25),第2管路(18)设有第2阀门(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组装式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舱体(1)内部还设有缓冲舱(7),缓冲舱(7)通过第1密封门(26)与舱体(1)的外部相连通,缓冲舱(7)通过第2密封门(27)与治疗舱(6)相连通;缓冲舱(7)设有第2进气阀(5),第1管路(20)通过第3管路(28)与所述第2进气阀(5)相通,缓冲舱(7)设有第2排气阀(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组装式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舱体(1)为六面的方体,第1进气阀(21)、第2进气阀(5)都位于舱体侧面的上部,第1排气阀(29)、第2排气阀(24)都位于舱体侧面的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组装式压力舱,其特征在于:治疗舱(6)内部设有座椅(22)、电视(11)、空调(10);缓冲舱(7)设有厕所(8)。

说明书全文

组装式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压力舱,尤其涉及用于高原病治疗和防治的压力舱。现有技术
[0002] 高海拔会导致大气压分压发生变化,因此,当人进入高原时,会使人体出现诸多不适,即所谓的高原反应。据报道,海拔4000米时大气压强为61.64kPa,氧浓度为21%,氧分压为12.88kPa;海拔6000米时大气压强为47.1kPa,氧浓度为21%,氧分压为9.86kPa。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逐渐下降,氧分压逐渐下降,但氧浓度不变。高原病的发病原因除了氧摄入量不足外,环境压强的降低会导致张力改变,肺通气量发生变化,组织液重新分配等方面,这些也是诱发高原病的重要诱因之一。目前对于高原病的防治,主要通过吸氧,增加氧气供应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0003] 现有的高压氧舱分为便携式单体高压氧舱、高压氧舱和高低压组合舱。便携式单体高压氧舱为一相对密闭的空间,体积较小,只能容纳单人,原理是在舱内通过面罩吸入纯氧或直接吸入舱内的高压空气来达到治疗目的。高压氧舱容量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均采用整体成型设计。高低压组合舱是将高压舱与低压舱一体设计安装的组合舱群。无论是高压氧舱,还是高低压组合舱,都为一体化设计,为不可拆解组装,整体重量大,移动不方便,需依托大型运输车和起重机,起吊运输不便,而且受路况限制较大。
[0004] 另外,便携式单体高压氧舱存在的问题和缺点:①体积小,只能支持单人治疗。②由于舱内工作氧分压较高,反复吸入高分压氧气,对患者易造成二次伤害。③该型设备配备的高压氧气瓶和高压空气瓶使用有一定的时限,必须有专业的制氧设备或工厂保障。④高压氧气和高压空气瓶属高压容器,高压纯氧属易燃易爆危险品,保存和使用都需要特别小心,战时更难确保其安全。⑤工作原理是基于为患者提供高压氧气来达到治疗目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拆卸、可组装,使用方便,能够预防和治疗高原反应及高原病的组装式压力舱。
[0006]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组装式压力舱,包括舱体,舱体内设有治疗舱,舱体由可拆装的舱体板组装而成,舱体板包括龙骨和气密层,气密层位于龙骨的内侧,舱体外部设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通过第1管路与位于治疗舱的第1进气相通,治疗舱设有第1排气阀。
[0007] 作为改进,所述舱体板还包括承压层,承压层位于龙骨和气密层之间。
[0008] 作为改进,所述龙骨为框架龙骨,框架龙骨内设有空隙,空隙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0009] 作为改进,所述舱体板还包括外保护层,所述外保护层位于龙骨的外侧。
[0010] 作为改进,所述舱体板还包括内保护层,所述内保护层位于气密层的内侧。
[0011] 上述框架龙骨的材料采用材或合金;承压层采用铝板,或钢板,或纤维复合板;气密层采用气密型尼龙复合布;内保护层和外保护层采用铝板,或钢板,或碳纤维复合板;保温材料采用聚酯。
[0012] 作为改进,所述舱体外部还设有高压气瓶,高压气瓶通过第2管路与第1管路相通;第1管路设有第1阀,第2管路设有第2阀门。
[0013] 作为改进,舱体内部还设有缓冲舱,缓冲舱通过第1密封门与舱体的外部相连通,缓冲舱通过第2密封门与治疗舱相连通;缓冲舱设有第2进气阀,第1管路通过第3管路与所述第2进气阀相通,缓冲舱设有第2排气阀。
[0014] 作为改进,舱体为六面的方体,第1进气阀、第2进气阀都位于舱体侧面的上部,第1排气阀、第2排气阀都位于舱体侧面的下部。
[0015] 作为改进,治疗舱内部设有座椅、电视、空调;缓冲舱设有厕所。
[0016]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①舱内空间可以设计较大,可同时容纳多人治疗。②舱内实现充入和排出的循环式气体流通,氧浓度和氧分压可以控制在与平原相同或相近,人可以在舱内较长时间治疗或适应,对人体没有伤害。③压力舱正常工作期间,气源由空压机提供,舱外高压空气瓶只作为备用气源使用,使用机动灵活。④改变了压力舱的工作原理,通过改变舱内压强,而间接改变氧分压,实现与平原压强相同或相近的压强平和氧分压,通过压强和氧气两个方面来预防和治疗高原病。⑤舱体采用轻质材料,整体重量较轻,而且可人工拆解组合,方便携带运输,适合野外作业和应急救援等特殊情况下使用。
[0017] 本发明组装式压力舱创新点:
[0018] ①本发明组装式压力舱的突出特点是可人工拆解组合。将硬质承压层与软质气密层合二为一,一体拆装;也可将承压层与软质气密层分层设计,独立拆装,实现人工的拆解组合。
[0019] ②本发明组装式压力舱便于拆解运输,能够到达大型运输车不能抵达的区域。压力舱拆解后可用小型运输车运输。
[0020] ③本发明相对于便携式单人高压氧舱,舱内空间明显增大,可同时容纳多人治疗与预防,治疗与预防过程相当于在平原或海平面压强水平、氧气水平下进行,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适合长时间停留。
[0021] ④本发明组装式压力舱内的空气实现充入和排出的循环式流通,进气量及排气量的平衡自动控制,进气口在舱体侧面上方,出气口在舱体侧面下方,有利于密度较大的二氧化碳的排出。
[0022] ⑤改变了压力舱的工作原理,目前对于高原病的防治,研究的主要思路是通过增加氧气供应来改善患者症状,而本发明组装式压力舱以改善环境压强为治疗手段而设计,在改变舱内空气压强的同时,也提高了氧分压,从增加压强和提高氧分压两方面起到双重治疗作用。
[0023] ⑥本发明工作环境不使用高浓度、高压强氧气,大大降低了设备使用的安全隐患。
[0024] 因此,本发明组装式压力舱通过改变舱内压强,使人在接近于平原气压环境下工作、适应性训练,可有效预防高原病的发生,改善因高原反应引起的肺水肿、脑水肿及其它组织水肿等症状。同时,压力舱维持在接近1个大气压状态下,间接使氧分压增至接近平原的1个大气压状态水平,用于初进高原人员的适应过程高原习服和高原病的治疗。
[0025] 本发明组装式压力舱采用轻质材料,较为轻便,主体采用承压层与气密双层结构,防止气体泄漏,另外配备保护层和保温层,可实现人工拆解、组合,并方便运输携带。附图说明
[0026] 1、图1为本发明组装式压力舱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7] 2、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0028] 3、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0029] 4、图4为图1的C-C向剖视图。
[0030] 5、图5为图1的D-D向剖视图。
[0031] 6、图6为图1的E-E向剖视图。
[0032] 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舱体板剖视图。
[0033] 图中:1、舱体,2、空气压缩机,3、高压气瓶,5、第2进气阀,6、治疗舱,7、缓冲舱,8、厕所,9、操作台,10、空调,11、电视,12、内保护层,13、气密层,14、承压层,15、龙骨,16、保温材料,17、外保护层,18、第2管路,19、第2阀门,20、第1管路,21、第1进气阀,22、座椅,24、第2排气阀,25、第1阀门,26、第1密封门,27、第2密封门,28、第3管路,29、第1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0035] 如图1至图7所示,组装式压力舱,包括舱体1,舱体1内设有治疗舱6,舱体1由可拆装的舱体板组装而成,舱体板包括龙骨15和气密层13,气密层13位于龙骨15的内侧,龙骨15起到舱体骨架作用,气密层13的作用是防止舱体内的气体泄漏。舱体1外部设有空气压缩机2,空气压缩机2通过第1管路20与位于治疗舱6的第1进气阀21相通,治疗舱6设有第1排气阀
29。工作时,舱体内的空气不断通过空气压缩机进入,舱体内的污浊空气又不断通过第1排气阀29排出,始终保证舱体内的空气流动,使舱体内的空气新鲜。所述龙骨15和气密层13之间设有承压层14。气密层13充气后,必然使气密层13向外鼓起,承压层14起到均匀承载气密层的压力作用。所述龙骨15为框架龙骨,框架龙骨内设有空隙,空隙内填充有保温材料16。
所述龙骨15的外侧设有外保护层17。外保护层17能够防止外力对舱体的撞击,起到保护舱体的作用。所述气密层13的内侧设有内保护层12。内保护层12起到保护气密层13的作用,同时便于放置设备或设施,以及人员走动。框架龙骨的材料采用钢材或铝合金;承压层14采用铝板,或钢板,或碳纤维复合板;气密层13采用气密型尼龙复合布,本实施例气密层13采用TPU尼龙复合布;内保护层12和外保护层17采用铝板,或钢板,或碳纤维复合板;保温材料16采用聚氨酯。所述舱体1外部还设有高压气瓶3,高压气瓶3通过第2管路18与第1管路20相通;第1管路20设有第1阀门25,第2管路18设有第2阀门19。高压气瓶3作为备用气源,当空气压缩机不能正常工作时,高压气瓶3起到临时气源作用,高压气瓶3内的高压空气需要另外充气。舱体1内部还设有缓冲舱7,缓冲舱7通过第1密封门26与舱体1的外部相连通,缓冲舱7通过第2密封门27与治疗舱6相连通,缓冲舱7设有第2进气阀5,第1管路20通过第3管路28与所述第2进气阀5相通,缓冲舱7设有第2排气阀24。这里的缓冲舱7作为过渡舱,从舱体外部进入治疗舱之前,先使缓冲舱泄压,使缓冲舱内部的空气压力与舱体外部的空气压力一致后,通过第1密封门26进入缓冲舱,然后使缓冲舱充高压空气,直至缓冲舱内的空气压力与治疗舱内的空气压力一致,然后打开第2密封门27进入治疗舱;从治疗舱进入舱体外部,过程正好相反,先使缓冲舱内部的空气压力与治疗舱内的空气压力一致后,通过第2密封门27进入缓冲舱,然后使缓冲舱内的高压空气泄压,直至缓冲舱内的空气压力与舱体外部的空气压力一致,然后打开第21密封门26进入舱体外部。当空气压缩机不能使用时,这时要关闭第1阀门25,打开第2阀门19,高压气瓶3内的高压气体开始进入第2管路18,然后再分别通过第1管路20进入治疗舱6,通过第3管路28进入缓冲舱7。舱体1为六面的方体,第1进气阀21、第2进气阀5都位于舱体侧面的上部,第1排气阀29、第2排气阀24都位于舱体侧面的下部,第
1进气阀21、第2进气阀5、第1排气阀29和第2排气阀24最好都位于同一侧面的舱体板上,便于一起加工。治疗舱6内部设有座椅22、电视11、空调10;缓冲舱7设有厕所8,使位于治疗舱内的人员舒适和消除乏味,可长时间使用。
[0036] 本发明舱体采用的是轻便组合压力舱,外形尺寸可根据需要灵活设计;外形结构一般按六面体的方舱设计,主体结构采用可组合型,六个侧面的舱体板可独立拆卸,舱体板上的龙骨、承压层、气密层、内保护层、外保护层和聚氨酯在组装舱体前可固定在一起成为整体板,组装舱体时,只需通过三面拐和边框装置连接龙骨,同时用气密拉链将气密层连接在一起即可,三面拐角为一体化结构,舱体板通过卡槽直接插入来连接,组装拆卸快捷,装卸运输方便。当然舱体板的连接也可采用建筑领域保温板或彩钢板的连接件连接。
[0037] 本发明由龙骨和外层轻型板材组成耐压层,要求重量轻、硬度高,可承受附加1个大气压的压强,外保护层可防止搬运过程中变形,可实现人工拆装。
[0038] 本发明龙骨采用金属或金属合金材料,例如:优质钢材、铝合金。本发明承压层用来承载气密层向外的压力,可以采用轻型板材,如金属材料、金属合金材料或合成纤维,如:铝板、钢板、碳纤维复合板。气密层采用软质材料,保证舱室内的高压空气不泄露,实现空气压强调节。软质气密层材料可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如:TPU尼龙复合布。内保护层是为保护气密层而设计,外保护层是用来保护舱体,龙骨一般采用框架结构,框架结构设有空隙,空隙填充保温层,使舱体内部保温。内保护层、外保护层采用轻质金属材料或合成纤维,如:铝板、钢板、碳纤维复合板材料。保温材料采用聚氨酯。龙骨、承压层、气密层、内保护层、外保护层和聚氨酯可设计为一体,也可分体,可独立拆装。
[0039] 本发明舱体实施例为方舱,即六面体,便于组装、放置和运输,六个舱体板边缘也可采用凹凸接口插件,方便人工拆装。气密层之间靠气密拉链连接。气、电、通信、采光、换气孔等出入口,均通过面板实现。
[0040] 使用时,组装式压力舱工作压强一般为0~0.6个大气压,工作压强可调。因多数人在海拔3000米左右时会出现明显不适,并有相当比例的人员发生高原病。海拔6000米为人类工作生活的极限高度。海拔3000米、6000米时的环境压强分别为0.6、0.4个大气压左右,因此我们设定最大工作压强为0.6个大气压,确保在海拔6000米以下通过外部加压,都能达到或接近1个大气压的标准,实现与设计原理相匹配的工作压强,以达到预防及治疗高原病的目的。极限压强为1.0个大气压,指最大工作压强与舱外环境的压强差,设定极限压强高于最大工作压强66%,可确保舱体使用安全。工作压强和极限压强均相对于环境压强而言,本发明的舱内工作压强为0~0.6个大气压,是指该设备实际工作压强高于高原环境压强0~0.6个大气压。舱内工作压强相当于海平面压强,一般维持在1个大气压左右,相当于舱内人员处于平原的压强水平。
[0041] 本发明系统结构可采用舱内外双向控制柜设计,内置照明、空调、二氧化碳吸收装置、电视、坐椅等,外置:电源、空气压力瓶、发电机等。自备应急电池可保证照明和控制柜等设备工作2小时,高压气瓶可保证压力舱工作4小时以上,舱内可配有应急排气与舱门手动开启装置。
[0042] 本发明实施例的气密层采用上海宝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TPU尼龙复合布,TPU尼龙复合布为软体材料。
[0043] 本发明实施例气密层连接采用的气密拉链为尼龙拉链,日本YKK(Yoshida Kogyo Kabushikigaisha)公司生产。
[0044] 本发明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实施例及现有技术获得启发,进行变形得到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来确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