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控制新型照明系统

申请号 CN201610165556.5 申请日 2016-03-19 公开(公告)号 CN107205291A 公开(公告)日 2017-09-26
申请人 许孙; 发明人 许孙;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全自动控制新型照明系统,其包括灯体、LED 电路 板和自动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 电路板 和所述自动感应装置电连接,所述自动感应装置固定在所述的LED电路板上,所述的LED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的灯体上;所述的自动感应装置包括与LED电路板电源连接的集成 控制器 、连接于集成控制器输入端上的时间控制发生器、连接于集成控制器输入端上的感光器及运动物体感应器。本发明涉因在 LED灯 设置有用于全智能化控制自动感应装置,使用时,自动感应装置感应周围环境的光照度后,由亮变暗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开灯照明;当周围环境 亮度 达到白天正常亮度时,自动关闭LED灯,使其停止工作;其次,当办公室或 停车场 在一定时间内无人员移动时,也自动关闭。此全过程无需人为参与,而能够保持整个LED灯稳定可靠的工作。从而,达到节约电 能源 及节约使用成本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全自动控制新型照明系统,其包括灯体、LED电路板和自动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电路板和所述自动感应装置电连接,所述自动感应装置固定在所述的LED电路板上,所述的LED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的灯体上;所述的自动感应装置包括与LED电路板电源连接的集成控制器、连接于集成控制器输入端上的时间控制发生器、连接于集成控制器输入端上的感光器及运动物体感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控制新型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光器上设置有亮度探测传感器

说明书全文

全自动控制新型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控制新型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LED灯,因为不够智能化,LED灯的正常工作与否需要人工参与,导致其不能稳定可靠的工作、浪费能源以及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自动感知周围环境亮度及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是否有人员走动来自动开启LED灯,以节约电能源以及节约使用成本的新型智能全自动控制新型照明系统。
[0004]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全自动控制新型照明系统,其包括灯体、LED电路板和自动感应装置,所述LED电路板和所述自动感应装置电连接,所述自动感应装置固定在所述的LED电路板上,所述的LED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的灯体上。所述的自动感应装置包括与LED电路板电源连接的集成控制器、连接于集成控制器输入端上的时间控制发生器、连接于集成控制器输入端上的感光器及运动物体感应器。
[0005]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因在LED灯设置有用于全智能化控制自动感应装置,使用时,自动感应装置感应周围环境的光照度后,由亮变暗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开灯照明;当周围环境亮度达到白天正常亮度时,自动关闭LED灯,使其停止工作;其次,当办公室或停车场在一定时间内无人员移动时,也自动关闭。此全过程无需人为参与,而能够保持整个LED灯稳定可靠的工作。从而,达到节约电能源及节约使用成本的目的。
[0006]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07]【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全自动控制新型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08]【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控制新型照明系统,其包括灯体1、LED电路板2和自动感应装置3,所述LED电路板2和所述自动感应装置3电连接,所述自动感应装置3固定在所述的LED电路板上2,所述的LED电路板2固定在所述的灯体1上;所述的自动感应装置3包括与LED电路板电源连接的集成控制器、连接于集成控制器输入端上的时间控制发生器、连接于集成控制器输入端上的感光器连接于集成控制器输入端上的感光器。
[0009] 所述的LED接入交流市电电源, LED电路板电源连接的集成控制器控制。LED电路板电源连接的集成控制器输入端上分别连接有时间控制发生器、连接于集成控制器输入端上的感光器以及连接于集成控制器输入端上的感光器,连接于集成控制器输入端上的感光器,所述的感光器的输出端连接于集成控制器电路上,而感光器的输入端置于LED灯的外围环境,以便获取外界环境的光照强度。
[0010] 感光器通过光探测器感知周围环境亮度,并进行判定是否使LED灯工作,完成整个LED路灯的自动开启与关闭功能;时间发生控制器是在LED灯开始工作后,经过一段时间延时后感应器如果没有感应到有人的移动,集成控制器控发出指令关闭LED灯。以节约用电。。以上几种控制功能请求经集成控制器作优先处理后,向LED发出控制信号,完成全部智能化管理,保证LED灯这一特殊路灯光源无需人为参与就可稳定可靠地工作,同时达到节约能原、节约使用成本的目的,有利于其快速推广应用。
[001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