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柜

申请号 CN201610318853.9 申请日 2016-05-12 公开(公告)号 CN107371342A 公开(公告)日 2017-11-21
申请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晓鹏; 赵飞;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机柜,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机柜包括:机柜 外壳 ,所述机柜外壳围设形成一腔体;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PCB 背板 ,所述PCB背板沿所述机柜外壳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插框,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内部,且分别设置在所述PCB背板两侧,所述插框与所述机柜外壳的内 侧壁 固定连接,所述PCB背板插设在所述插框上。本发明提供的机柜结构能够放置高度较高的PCB背板。
权利要求

1.一种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柜外壳(1000),所述机柜外壳(1000)围设形成一腔体;
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PCB背板(2000),所述PCB背板(2000)沿所述机柜外壳(1000)的长度方向设置;
多个插框,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内部,且分别设置在所述PCB背板(2000)两侧,所述插框与所述机柜外壳(100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PCB背板(2000)插设在所述插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外壳(1000)包括:
顶框(1100);
与所述顶框(1100)平行且相对设置的底框(1200);
设置在所述顶框(1100)和所述底框(1200)之间的第一侧壁(1300)、第二侧壁(1400)、第一开(1500)以及第二开门(1600),所述第二侧壁(1400)与所述第一侧壁(1300)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开门(1600)与所述第一开门(1500)平行且相对设置;
所述顶框(1100)、所述底框(1200)、所述第一侧壁(1300)、所述第二侧壁(1400)、所述第一开门(1500)以及所述第二开门(1600)围设形成所述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1300)包括:
第一外侧板(1310)、与所述第一外侧板(1310)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板(132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外侧板(1310)与所述第一内侧板(1320)之间的第一立柱(1330);
所述第二侧壁(1400)包括:
第二外侧板(1410)、与所述第二外侧板(1410)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二内侧板(142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内侧板(1420)与所述第二外侧板(1410)之间的第二立柱(14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1300)还包括:
夹设在所述第一外侧板(1310)与所述第一内侧板(1320)之间的多个第一隔板(1340),所述第一隔板(134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1330)的两侧;
所述第二侧壁(1400)还包括:
夹设在所述第二外侧板(1410)与所述第二内侧板(1420)之间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柱(1430)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侧板(1310)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1330)两侧的第一子外侧板(1311)和第二子外侧板(1312);
所述第二外侧板(1410)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柱(1430)两侧的第三子外侧板(1411)和第四子外侧板(141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PCB背板(2000)包括:主背板(2100)、第一子背板(2200)和第二子背板(2300);从所述顶框(1100)到所述底框(1200),所述第一子背板(2200)、所述主背板(2100)以及所述第二子背板(2300)依次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框包括:相对于所述PCB背板(2000)对称设置的第一插框和第二插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框包括:
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
从所述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到所述顶框(1100),依次设置的第一竖插功能插框(3200)和第一电源扇插框(3300);
从所述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到所述底框(1200),依次设置的第二竖插功能插框(3400)和第二电源风扇插框(3500);
所述第二插框包括:
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
从所述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到所述顶框(1100),依次设置的第三竖插功能插框(3700)和第三电源风扇插框(3800);
从所述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到所述底框(1200),依次设置的第四竖插功能插框(3900)和第四电源风扇插框(31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与所述主背板(2100)连接,设置在所述主背板(2100)的中部;
所述第一竖插功能插框(3200)与所述主背板(2100)和所述第一子背板(2200)连接;
所述第二竖插功能插框(3400)与所述主背板(2100)和所述第二子背板(2300)连接;
所述第一电源风扇插框(3300)与所述第一子背板(2200)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风扇插框(3500)与所述第二子背板(230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与所述主背板(2100)连接,设置在所述主背板(2100)的中部;
所述第三竖插功能插框(3700)与所述主背板(2100)和所述第一子背板(2200)连接;
所述第四竖插功能插框(3900)与所述主背板(2100)和所述第二子背板(2300)连接;
所述第三电源风扇插框(3800)与所述第一子背板(2200)连接;
所述第四电源风扇插框(3110)与所述第二子背板(2300)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竖插功能插框(3200)与所述第二竖插功能插框(3400)关于所述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电源风扇插框(3300)与所述第二电源风扇插框(3500)关于所述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对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竖插功能插框(3700)与所述第四竖插功能插框(3900)关于所述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对称设置;
所述第三电源风扇插框(3800)与所述第四电源风扇插框(3110)关于所述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对称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源风扇插框(3300)与所述顶框(1100)之间设置有第一挡板(4100);
所述第一竖插功能插框(3200)与所述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之间设置有第一网格板(4200);
所述第二竖插功能插框(3400)与所述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之间设置有第二挡板(4300);
所述第二电源风扇插框(3500)与所述底框(1200)之间设置有第二网格板(4400)。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电源风扇插框(3800)与所述顶框(1100)之间设置有第三挡板(4500);
所述第三竖插功能插框(3700)与所述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之间设置有第三网格板(4600);
所述第四竖插功能插框(3900)与所述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之间设置有第四挡板(4700);
所述第四电源风扇插框(3110)与所述底框(1200)之间设置有第四网格板(4800)。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侧板(1320)对应所述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和所述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靠近所述底框(1200)的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风网格部(1321);
所述第二内侧板(1420)对应所述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和所述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靠近所述底框(1200)的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通风网格部。

说明书全文

一种机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柜。

背景技术

[0002] 为满足光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光传输设备对容量需求是越来越大,不仅多层功能插箱采用了前后对插共用一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背板的布局方式,同时也对PCB背板尺寸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而PCB背板目前可生产的最大长度,被限制在1米范围内,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大容量信息传输处理设备的需求。为了实现大容量信息处理的目标,只能采用多块PCB背板拼接方法加以解决。其原理就是将PCB背板分为三块,中间一块是最大的PCB主背板,两块小的是电源PCB上下背板,互相间的连通靠竖插功能单板跨接PCB主背板和电源PCB上下背板来完成,这样随之带来一个问题,三块PCB背板拼接后的高度近2米,很难找到机柜般高大的插箱,即使有如此大的插箱,放进机柜也是个问题,并且也很不经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框机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柜难以安放高度较高的PCB背板的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柜,包括:
[0006] 机柜外壳,所述机柜外壳围设形成一腔体;
[0007] 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PCB背板,所述PCB背板沿所述机柜外壳的长度方向设置;
[0008] 多个插框,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内部,且分别设置在所述PCB背板两侧,所述插框与所述机柜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PCB背板插设在所述插框上。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机柜外壳包括:
[0010] 顶框;
[0011] 与所述顶框平行且相对设置的底框;
[0012] 设置在所述顶框和所述底框之间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开以及第二开门,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开门与所述第一开门平行且相对设置;
[0013] 所述顶框、所述底框、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开门以及所述第二开门围设形成所述腔体。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包括:
[0015] 第一外侧板、与所述第一外侧板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外侧板与所述第一内侧板之间的第一立柱;
[0016] 所述第二侧壁包括:
[0017] 第二外侧板、与所述第二外侧板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二内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内侧板与所述第二外侧板之间的第二立柱。
[001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还包括:
[0019] 夹设在所述第一外侧板与所述第一内侧板之间的多个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的两侧;
[0020] 所述第二侧壁还包括:
[0021] 夹设在所述第二外侧板与所述第二内侧板之间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柱的两侧。
[002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侧板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两侧的第一子外侧板和第二子外侧板;
[0023] 所述第二外侧板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柱两侧的第三子外侧板和第四子外侧板。
[0024] 进一步地,所述PCB背板包括:主背板、第一子背板和第二子背板;从所述顶框到所述底框,所述第一子背板、所述主背板以及所述第二子背板依次设置。
[0025] 进一步地,所述插框包括:相对于所述PCB背板对称设置的第一插框和第二插框。
[002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框包括:
[0027] 第一横插功能插框;
[0028] 从所述第一横插功能插框到所述顶框,依次设置的第一竖插功能插框和第一电源扇插框;
[0029] 从所述第一横插功能插框到所述底框,依次设置的第二竖插功能插框和第二电源风扇插框;
[0030] 所述第二插框包括:
[0031] 第二横插功能插框;
[0032] 从所述第二横插功能插框到所述顶框,依次设置的第三竖插功能插框和第三电源风扇插框;
[0033] 从所述第二横插功能插框到所述底框,依次设置的第四竖插功能插框和第四电源风扇插框。
[003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插功能插框与所述主背板连接,设置在所述主背板的中部;
[0035] 所述第一竖插功能插框与所述主背板和所述第一子背板连接;
[0036] 所述第二竖插功能插框与所述主背板和所述第二子背板连接;
[0037] 所述第一电源风扇插框与所述第一子背板连接;
[0038] 所述第二电源风扇插框与所述第二子背板连接。
[0039]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插功能插框与所述主背板连接,设置在所述主背板的中部;
[0040] 所述第三竖插功能插框与所述主背板和所述第一子背板连接;
[0041] 所述第四竖插功能插框与所述主背板和所述第二子背板连接;
[0042] 所述第三电源风扇插框与所述第一子背板连接;
[0043] 所述第四电源风扇插框与所述第二子背板连接。
[004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插功能插框与所述第二竖插功能插框关于所述第一横插功能插框对称设置;
[0045] 所述第一电源风扇插框与所述第二电源风扇插框关于所述第一横插功能插框对称设置。
[004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竖插功能插框与所述第四竖插功能插框关于所述第二横插功能插框对称设置;
[0047] 所述第三电源风扇插框与所述第四电源风扇插框关于所述第二横插功能插框对称设置。
[004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源风扇插框与所述顶框之间设置有第一挡板
[0049] 所述第一竖插功能插框与所述第一横插功能插框之间设置有第一网格板;
[0050] 所述第二竖插功能插框与所述第一横插功能插框之间设置有第二挡板;
[0051] 所述第二电源风扇插框与所述底框之间设置有第二网格板。
[005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源风扇插框与所述顶框之间设置有第三挡板;
[0053] 所述第三竖插功能插框与所述第二横插功能插框之间设置有第三网格板;
[0054] 所述第四竖插功能插框与所述第二横插功能插框之间设置有第四挡板;
[0055] 所述第四电源风扇插框与所述底框之间设置有第四网格板。
[005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侧板对应所述第一横插功能插框和所述第二横插功能插框靠近所述底框的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风网格部;
[0057] 所述第二内侧板对应所述第一横插功能插框和所述第二横插功能插框靠近所述底框的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通风网格部。
[0058]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0059]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机柜的结构进行改进,在机柜内部设置多个插框,分别设置在PCB背板两侧,而PCB背板插设在插框上,以此来满足放置高度较高的PCB背板的需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
[0060]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柜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61]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顶框、底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组装示意图;
[0062]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完成顶框、底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组装的示意图;
[0063]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的组装示意图;
[0064]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完成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组装的示意图;
[0065]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外侧板和第二外侧板的组装示意图;
[0066]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完成第一外侧板和第二外侧板组装的示意图;
[0067]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开门和第二开门的组装示意图;
[0068]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插框的组装示意图;
[0069] 图10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B背板的组装示意图;
[0070] 图1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插框的组装示意图;
[0071] 图1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完成第一插框、PCB背板以及第二插框组装的示意图;
[0072] 图1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各设备放入插框中的示意图;
[0073] 图1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0074]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75] 1000、机柜外壳;2000、PCB背板;1100、顶框;1200、底框;1300、第一侧壁;1400、第二侧壁;1500、第一开门;1600、第二开门;1310、第一外侧板;1320、第一内侧板;1330、第一立柱;1340、第一隔板;1311、第一子外侧板;1312、第二子外侧板;1321、第一通风网格部;1410、第二外侧板;1420、第二内侧板;1430、第二立柱;1411、第三子外侧板;1412、第四子外侧板;2100、主背板;2200、第一子背板;2300、第二子背板;3100、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200、第一竖插功能插框;3300、第一电源风扇插框;3400、第二竖插功能插框;3500、第二电源风扇插框;3600、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700、第三竖插功能插框;3800、第三电源风扇插框;
3900、第四竖插功能插框;3110、第四电源风扇插框;4100、第一挡板;4200、第一网格板;
4300、第二挡板;4400、第二网格板;4500、第三挡板;4600、第三网格板;4700、第四挡板;
4800、第四网格板;5000、横插功能单板;6000、竖插功能单板;7000、电源;8000、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76]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7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柜,如图1和图10所示,该机柜包括:机柜外壳1000、PCB背板2000和多个插框。
[0078] 其中,机柜外壳1000围设形成一腔体,PCB背板2000和插框设置在该腔体的内部。PCB背板2000沿机柜外壳100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PCB背板2000两侧分别设置有插框,插框与机柜外壳100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PCB背板2000插设在插框上。
[0079] 上述机柜结构,依旧采用前后对插共用一块PCB背板2000的布局方式,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柜,不需要先将PCB背板2000放置在插箱中,然后再放置在机柜中,而是通过将PCB背板2000插接在插框上,从而固定安装在机柜中,改善了现有机柜结构对PCB背板2000尺寸限制的问题。其中,PCB背板2000的结构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
[0080] 其中,上述插框可根据所需放置的具体设备而设计结构形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一般插框可包括:用于放置横插功能单板的横插功能插框、用于放置竖插功能单板的竖插功能插框、用于放置电源的电源插框和用于放置风扇的风扇插框,其中,无论是哪种插框均满足标准插箱要求。
[008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柜,通过对机柜的结构进行改进,在机柜内部设置多个插框,且分别设置在PCB背板2000两侧,而PCB背板2000通过插设在插框上完成在机柜内部的固定安装,以此来满足放置高度较高的PCB背板2000的需求,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结构简单,实用可靠,操作方便。
[0082] 进一步地,如图1、图7和图8所示,该机柜外壳1000包括:顶框1100、底框1200、第一侧壁1300、第二侧壁1400、第一开门1500和第二开门1600。
[0083] 其中,顶框1100与底框1200平行且相对设置,第一侧壁1300、第二侧壁1400、第一开门1500以及第二开门1600设置在顶框1100和底框1200之间,第一侧壁1300与第二侧壁1400平行且相对设置,第一开门1500与第二开门1600平行且相对设置。顶框1100、底框
1200、第一侧壁1300、第二侧壁1400、第一开门1500以及第二开门1600围设形成上述腔体。
[0084] 进一步地,如图2~图7所示,第一侧壁1300包括:第一外侧板1310、与第一外侧板1310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板1320以及设置在第一外侧板1310与第一内侧板1320之间的第一立柱1330。更进一步地,第一外侧板1310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立柱1330两侧的第一子外侧板1311和第二子外侧板1312。其中,第一子外侧板1311和第二子外侧板1312能够以推拉形式进行安装或拆卸,也就是在安装时,将第一子外侧板1311和第二子外侧板1312分别对准各自的位置,然后向靠近第一立柱1330的方向,推入到各自相应的位置,为了提高固定强度,可以通过固定螺栓对第一子外侧板1311和第二子外侧板1312进行进一步固定;
在拆卸时,向远离第一立柱1330方向拉动第一子外侧板1311和第二子外侧板1312,使其脱离机柜即可,若有固定螺栓,先将其取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方便第一子外侧板1311和第二子外侧板1312的安装和拆卸。
[0085] 进一步地,第二侧壁1400包括:第二外侧板1410、与第二外侧板1410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二内侧板1420以及设置在第二内侧板1420与第二外侧板1410之间的第二立柱1430。更进一步地,第二外侧板1410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立柱1430两侧的第三子外侧板1411和第四子外侧板1412。其中,第三子外侧板1411和第四子外侧板1412能够以推拉形式进行安装或拆卸,也就是在安装时,将第三子外侧板1411和第四子外侧板1412分别对准各自的位置,向靠近第二立柱1430的方向,推入到各自相应的位置,为了提高固定强度,可以通过固定螺栓对第三子外侧板1411和第四子外侧板1412进行进一步固定;在拆卸时,向远离第二立柱1430方向拉动第三子外侧板1411和第四子外侧板1412,使其脱离机柜即可,若有固定螺栓,先将其取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方便第三子外侧板1411和第四子外侧板1412的安装和拆卸。
[0086]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PCB背板2000包括:主背板2100、第一子背板2200和第二子背板2300。从顶框1100到底框1200,第一子背板2200、主背板2100以及第二子背板2300依次设置。其中,主背板2100为三个背板中尺寸最大的背板,运用主背板2100最大整板的优势,能够保证信号处理的速度。而第一子背板2200和第二子背板2300为电源PCB背板,第一子背板2200与主背板2100互相间的连通以及第二子背板2300与主背板2100互相间的连通可通过竖插功能单板跨接主背板2100和第一子背板2200或第二子背板2300来完成。
[0087] 进一步地,插框包括:相对于PCB背板2000对称设置的第一插框和第二插框。
[0088] 其中,如图9所示,第一插框包括: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从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到顶框1100,依次设置的第一竖插功能插框3200和第一电源风扇插框3300;从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到底框1200,依次设置的第二竖插功能插框3400和第二电源风扇插框
3500。其中,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与主背板2100连接,设置在主背板2100的中部,第一竖插功能插框3200与主背板2100和第一子背板2200连接,第二竖插功能插框3400与主背板
2100和第二子背板2300连接,第一电源风扇插框3300与第一子背板2200连接,第二电源风扇插框3500与第二子背板2300连接。第一竖插功能插框3200与第二竖插功能插框3400关于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对称设置,第一电源风扇插框3300与第二电源风扇插框3500关于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对称设置。
[0089] 其中,如图11所示,第二插框包括: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从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到顶框1100,依次设置的第三竖插功能插框3700和第三电源风扇插框3800;从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到底框1200,依次设置的第四竖插功能插框3900和第四电源风扇插框
3110。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与主背板2100连接,设置在主背板2100的中部,第三竖插功能插框3700与主背板2100和第一子背板2200连接,第四竖插功能插框3900与主背板2100和第二子背板2300连接,第三电源风扇插框3800与第一子背板2200连接,第四电源风扇插框
3110与第二子背板2300连接。第三竖插功能插框3700与第四竖插功能插框3900关于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对称设置,第三电源风扇插框3800与第四电源风扇插框3110关于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对称设置。
[0090] 综上,以PCB背板2000为基准,在PCB背板2000两侧安装各个插框,能够实现前后功能单板对插,提高了信号的处理容量,此外,以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和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为中心,上下对称安装各插框和与各插框对应的设备,能够确保信号处理的速度不会衰减。同时上述插框的结构满足标准插箱的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的要求,以减少电磁干扰
[0091] 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11所示,为保证机柜的密封性,第一电源风扇插框3300与顶框1100之间设置有第一挡板4100,第二竖插功能插框3400与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之间设置有第二挡板4300。第三电源风扇插框3800与顶框1100之间设置有第三挡板4500,第四竖插功能插框3900与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之间设置有第四挡板4700。
[0092] 此外,为实现机柜的热设计要求,第一竖插功能插框3200与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之间设置有第一网格板4200,第二电源风扇插框3500与底框1200之间设置有第二网格板4400。第三竖插功能插框3700与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之间设置有第三网格板4600,第四电源风扇插框3110与底框1200之间设置有第四网格板4800。其中,第一网格板4200、第二网格板4400、第三网格板4600和第四网格板4800上的网孔大小满足EMC要求,以减小电磁干扰。
[0093]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第一侧壁1300还包括:夹设在第一外侧板1310与第一内侧板1320之间的多个第一隔板1340,第一隔板1340分别设置在第一立柱1330的两侧。第二侧壁1400还包括:夹设在第二外侧板1410与第二内侧板1420之间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分别设置在第二立柱1430的两侧。其中,第一隔板1340与第一立柱1330之间形成风道,方便机柜内的设备的散热,第一隔板1340背向第一立柱1330一侧的空间可形成光线的走纤槽,方便光纤的整理。第二隔板与第二立柱1430之间形成风道,方便机柜内的设备的散热,第二隔板背向第二立柱1430一侧的空间可形成光线的走纤槽,方便光纤的整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立柱1330和第二立柱1430的数量优选为一个,第一隔板1340和第二隔板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第一隔板1340分别设置在第一立柱1330的两侧,两个第二隔板分别设置在第二立柱1430的两侧。
[0094] 由于第一子外侧板1311、第二子外侧板1312、第三子外侧板1411和第四子外侧板1412能够以推拉形式进行安装或拆卸,因此可方便光纤需在走纤槽布线以及需对风道和走纤槽的检查时,对外侧板的拆卸和安装。
[0095]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第一内侧板1320对应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和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靠近底框1200的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风网格部1321。第二内侧板1420对应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和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靠近底框1200的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通风网格部。
[0096] 进一步地,第一开门1500、第二开门1600以及顶框1100上布满网孔,以便机柜内设备的散热和通风。
[0097] 为满足热设计要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柜具有多个风道。如图14所示,以第一插框一侧的气流走向为例来加以说明。
[0098] 其中一条风道为:插设在第二电源风扇插框3500中的风扇将外界空气从第二网格板4400引入到机柜内部,如图中A3气流所示,A3气流能够经过第二网板、第二电源风扇插框3500、第二竖插功能插框3400,但由于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为横插功能插框,阻碍其下方A3气流的流动,因此A3气流通过第一内侧板1320上的第一通风网格部1321,进入第一立柱
1330与第一隔板1340之间形成的风道到达顶框1100,流出机柜外,以及通过第二内侧板
1420上的第二通风网格部,进入第二立柱1430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的风道到达顶框1100,流出机柜外。
[0099] 另一条风道为:在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处,通过插设在第一电源风扇插框3300中的风扇将外界空气引入到机柜内部,如图中A2气流所示,A2气流通过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上的通风孔,经过第一竖插功能插框3200、第一电源风扇插框3300以及顶框1100流出机柜外。
[0100] 再一条风道为:在第一竖插功能插框3200处,通过插设在第一电源风扇插框3300中的风扇将外界空气引入到机柜内部,如图中A1气流所示,A1气流通过第一网板、第一竖插功能插框3200、第一电源风扇插框3300以及顶框1100流出机柜外。
[0101] 第二插框侧的风道与第一插框侧风道类似,如图14中所示的B1气流、B2气流和B3气流,这里便不再赘述。
[0102] 为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柜,下面对机柜的组装过程进行简单说明。
[0103] 如图2所示,首先将第一立柱1330和第二立柱1430安装在顶框1100和底框1200之间,安装完成后如图3所示;然后如图4所示,安装第一内侧板1320和第二内侧板1420,安装完成后如图5所示;再然后,如图9所示,完成第一插框的安装,首先将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安装在图5所示的框架的中间部位,并与第一内侧板1320和第二内侧板1420固定连接,接着以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为中心,上下对称布放第一竖插功能插框3200和第二竖插功能插框3400、第一电源风扇插框3300和第二电源风扇插框3500,最后再将第一挡板4100、第二挡板4300、第一网格板4200以及第二网格板4400安装在相应的位置处,安装完成后如图
10所示;在完成第一插框的安装后,将PCB背板2000插接在相应的插框上,以完成PCB背板
2000的安装,这里以PCB背板2000包括的主背板2100、第一子背板2200和第二子背板2300为例,主背板2100设置在中部,第一子背板2200设置在主背板2100的上方,第二子背板2300设置在主背板2100的下方,如图10所示;在完成PCB背板2000的安装后,参照第一插框的安装方法,完成第二插框的安装,以三块PCB背板为基准,首先布放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然后以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为中心,上下对称布放第三竖插功能插框3700和第四竖插功能插框3900、第三电源风扇插框3800和第四电源风扇插框3110,最后再将第三挡板4500、第四挡板4700、第三网格板4600以及第四网格板4800安装在相应的位置处;在完成机柜的内部安装后,在第一立柱1330的两侧安装第一隔板1340,在第二立柱1430的两侧安装第二隔板,然后安装第一外侧板1310和第二外侧板1410,这里以第一子外侧板1311和第二子外侧板
1312、第三子外侧板1411和第四子外侧板1412为例,如图6所示,将各子外侧板对准相应的位置,朝向靠近第一立柱1330或第二立柱1430的方向,将各子外侧板推到相应的位置,安装完成后如图7所示;最后,如图8所示,完成第一开门1500和第二开门1600安装,在完成第一开门1500和第二开门1600安装的同时也完成了整个机柜的组装,如图1所示。在使用机柜时,打开第一开门1500和第二开门1600,将相应的设备放入相应的插框中即可,例如,如图
13所示,在横插功能插框(如第一横插功能插框3100和第二横插功能插框3600)中放入横插功能单板5000,在竖插功能插框中放入竖插功能单板6000,在电源风扇插框中放入电源
7000和风扇8000等。
[01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结构简单,实用可靠,组装迅速,操作方便,同时满足了通讯领域对信号传输处理速度快、容量大的需求,同时满足标准插箱的EMC和热设计要求。
[0105]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