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卡互方法及装置

申请号 CN201510566752.9 申请日 2015-09-07 公开(公告)号 CN106507333A 公开(公告)日 2017-03-15
申请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柯;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机卡互 锁 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获得SIM卡发送的第一代码;接着,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所述第二代码包括 集成 电路 卡 识别码;然后,所述终端向所述SIM卡发送所述加密结果,以使所述SIM卡确定所述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互锁。实现了SIM卡和终端匹配的场景下正常通信,进而实现了SIM卡和终端的互锁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卡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获得客户识别模SIM卡发送的第一代码;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所述第二代码包括集成电路卡识别码;
所述终端向所述SIM卡发送所述加密结果,以使所述SIM卡确定所述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互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确定自身是否存储所述第二代码;
若确定自身没有存储所述第二代码,则向所述SIM卡获取所述第二代码,并将所第二代码卡存储在所述终端的不可擦除区域,然后执行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代码携带在获得输入指令中。
4.一种机卡互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客户识别模块SIM卡向终端发送第一代码;
所述SIM卡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加密结果,所述加密结果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的结果,所述第二代码包括集成电路卡识别码;
所述SIM卡根据所述加密结果和加密信息,确定所述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互锁,所述加密信息包括所述所述SIM卡通过所述第一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的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代码携带在获得输入指令中。
6.一种机卡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终端中,包括:
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客户识别模块SIM卡发送的第一代码;
加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所述第二代码包括集成电路卡识别码;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SIM卡发送所述加密结果,以使所述SIM卡确定所述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互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模块;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自身是否存储所述第二代码;若确定自身没有存储所述第二代码,则向所述SIM卡获取所述第二代码,并将所第二代码卡存储在所述终端的不可擦除区域,指示所述加密模块执行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代码携带在获得输入指令中。
9.一种机卡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客户识别模块SIM卡中,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代码;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加密结果,所述加密结果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的结果;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密结果和加密信息,确定客户识别模块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互锁,所述加密信息包括所述所述SIM卡通过所述第一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的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代码携带在获得输入指令中。

说明书全文

一种机卡互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指一种机卡互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采用机卡互锁方式,实现一张机卡仅在一个终端上使用。
[0003] 通常,将机卡,如客户识别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简称SIM)卡设置在终端之后,SIM卡与终端之间进行初始化操作,以使终端获得设置在SIM卡上的个人识别密码(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简称PIN),其中,PIN码为SIM卡在出厂时设置的,接着,终端将获得的PIN码修改为随机的值,并且将随机的PIN码保存在终端中,再接着,激活SIM卡的PIN码,从而每次终端开机之后,终端可以通过该随机的PIN码对SIM卡进行校验,以确定该SIM卡是终端唯一确定的SIM卡。
[0004] 在实现上述现有技术的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发现,若获知SIM卡的PUK,则通过PUK修改该SIM卡的PIN码,导致机卡互锁失效。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卡互锁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机卡互锁失效的问题。
[0006]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卡互锁方法,包括:终端获得SIM卡发送的第一代码;
[0007]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所述第二代码包括集成电路卡识别码;
[0008] 所述终端向所述SIM卡发送所述加密结果,以使所述SIM卡确定所述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互锁。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之前,还包括:
[0010] 所述终端确定自身是否存储所述第二代码;
[0011] 若确定自身没有存储所述第二代码,则向所述SIM卡获取所述第二代码,并将所第二代码卡存储在所述终端的不可擦除区域,然后执行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代码携带在获得输入指令中。
[001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卡互锁方法,包括:
[0014] SIM卡向终端发送第一代码;
[0015] 所述SIM卡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加密结果,所述加密结果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的结果;
[0016] 所述SIM卡根据所述加密结果和加密信息,确定所述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互锁,所述加密信息包括所述所述SIM卡通过所述第一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的结果。
[001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代码携带在获得输入指令中。
[001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卡互锁装置,包括:
[0019] 获得模块,用于获得SIM卡发送的第一代码;
[0020] 加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所述第二代码包括集成电路卡识别码;
[0021]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SIM卡发送所述加密结果,以使所述SIM卡确定所述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互锁。
[0022] 进一步的,还包括:确定模块;
[0023]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自身是否存储所述第二代码;若确定自身没有存储所述第二代码,则向所述SIM卡获取所述第二代码,并将所第二代码卡存储在所述终端的不可擦除区域,指示所述加密模块执行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
[002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代码携带在获得输入指令中。
[002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卡互锁装置,设置在终端中,包括:
[0026]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代码;
[0027]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加密结果,所述加密结果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的结果;
[0028]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密结果和加密信息,确定所述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互锁,所述加密信息包括所述所述SIM卡通过所述第一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的结果。
[0029]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代码携带在获得输入指令中。
[0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终端获得SIM卡发送的第一代码;接着,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所述第二代码包括集成电路卡识别码;然后,所述终端向所述SIM卡发送所述加密结果,以使所述SIM卡确定所述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互锁。实现了SIM卡和终端匹配的场景下正常通信,进而实现了SIM卡和终端的互锁功能。
[0031]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32]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0033] 图1为本发明的机卡互锁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4] 图2为本发明的机卡互锁方法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5] 图3为本发明的机卡互锁方法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6] 图4为本发明的机卡互锁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5为本发明的机卡互锁装置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6为本发明的机卡互锁装置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4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卡互锁方法具体应用于终端与SIM卡互锁的场景下,其中,该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数字移动电话,或者智能电话。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卡互锁方法可以通过机卡互锁装置执行,该机卡互锁装置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设置在终端或SIM卡中,其中,该装置可以采用软/硬件实现。以下对机卡互锁方法及其装置进行详细阐述。
[0041] 图1为本发明的机卡互锁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机卡互锁方法,包括:
[0042] 步骤101、终端获得客户识别模块SIM卡发送的第一代码。
[0043] 举例来讲,该第一代码可以是SIM卡随机发出的一组代码,例如,该第一代码可以是16个字节的随机数。
[0044] 步骤102、终端将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
[004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代码包括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ntegrate circuit card identity,简称ICCID)。
[0046] 举例来讲,本实施例中终端将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采用的加密算法可以是MILENAGE加密算法,具体的,MILENAGE算法是需要两个输入参数,即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均为16个字节,若其中一个代码不足16个字节,例如,ICCID为10个字节,则剩余的字节用FF补齐。
[0047] 步骤103、终端向SIM卡发送加密结果,以使所述SIM卡确定所述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互锁。
[0048] 具体的,SIM卡接收终端发送的加密结果之后,可以根据该加密结果与自身根据第一代码的加密结果进行比较,确定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该SIM卡和所述终端可以正常通信,若不匹配,则该SIM卡和所述终端可以无法正常通信,从而实现了SIM卡和终端的互锁功能。
[0049]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获得SIM卡发送的第一代码;接着,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所述第二代码包括集成电路卡识别码;然后,所述终端向所述SIM卡发送所述加密结果,以使所述SIM卡根据所述所述加密结果,确定所述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互锁。实现了SIM卡和终端匹配的场景下正常通信,进而实现了SIM卡和终端的互锁功能。
[005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之前,还包括:
[0051] 所述终端确定自身是否存储所述第二代码;
[0052] 若确定自身没有存储所述第二代码,则向所述SIM卡获取所述第二代码,并将所第二代码卡存储在所述终端的不可擦除区域,然后执行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
[0053] 若确定自身存储所述第二代码,则执行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
[0054]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代码携带在获得输入getinput指令中。
[0055] 图2为本发明的机卡互锁方法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机卡互锁方法,包括:
[0056] 步骤201、SIM卡向终端发送第一代码。
[0057] 举例来讲,该第一代码可以是SIM随机发出的一组代码,例如,该第一代码可以是16个字节的随机数。
[0058] 步骤202、SIM卡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加密结果。
[005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密结果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的结果;
[0060] 步骤203、SIM卡根据所述加密结果和加密信息,确定所述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互锁。
[0061] 本实施例中,加密信息包括所述所述SIM卡通过所述第一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的结果。
[0062] 具体的,若确定SIM卡和所述终端匹配,则SIM卡与终端之间正常通信;若确定SIM卡和所述终端不匹配,则SIM卡与终端之间无法正常通信,从而实现SIM卡与终端之间的互锁。
[0063] 在本实施例中,SIM卡向终端发送第一代码;接着,所述SIM卡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加密结果,所述加密结果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的结果;然后,所述SIM卡根据所述加密结果,确定所述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匹配。实现了SIM卡和终端匹配的场景下正常通信,进而实现了SIM卡和终端的互锁功能。
[006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代码携带在获得输入get input指令中。
[0065] 图3为本发明的机卡互锁方法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机卡互锁方法,包括:
[0066] 步骤301、终端向SIM卡发送概要信息下载指令。
[006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概要信息下载terminal profile指令携带所述终端可支持的信令信息,举例来讲,所述概要信息下载指令携带终端可支持get input指令。
[0068]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1的执行场景是,在终端开机,即终端上电,终端与SIM进行初始化之后。
[0069] 举例来讲,参考3GPP31.111协议,需要将terminal profile指令的第三个字节的第三个bit置为1。第三字节(主动式UICC命令):包括如下8位,即BIT8BIT7BIT6BIT5BIT4BIT3BIT2BIT1,其中,
[0070] BIT8——主动式UICC命令:REFRESH
[0071] BIT7——主动式UICC命令:POLLING OFF
[0072] BIT6——主动式UICC命令:POLL INTERVAL
[0073] BIT5——主动式UICC命令:PLAY TONE
[0074] BIT4——主动式UICC命令:MORE TIME
[0075] BIT3——主动式UICC命令:GET INPUT
[0076] BIT2——主动式UICC命令:GET INKEY
[0077] BIT1——主动式UICC命令:DISPLAY TEXT
[0078] 步骤302、SIM卡向终端发送命令正常结束指令。
[0079] 举例来讲,该命令正常结束指令可以包括91xx指令,其中,UICC所返回的数据的长度,用'XX'表示,“91”代表状态信息。
[0080] 在本实施例中,该91xx指令包括终端需要处理的主动式命令的长度。
[0081] 步骤303、终端向SIM卡发送获取fetch指令。
[008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fetch指令包括请求SIM卡发送的第一代码。
[0083] 步骤304、终端获取SIM卡发送的主动式命令。
[0084]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按照步骤303上报的长度,取到SIM卡上报的主动式命令应该为get input指令,在get input指令的文本字段中,包含第一代码,该第一代码长度可以为16个字节的随机数。关于get input指令可以参考3GPP31.111协议。
[0085] 步骤305、终端将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
[008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代码包括集成电路卡识别码。
[0087] 步骤306、终端向SIM卡发送加密结果,以使所述SIM卡确定所述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匹配。
[0088] 具体的,若确定SIM卡和所述终端匹配,则SIM卡与终端之间正常通信;若确定SIM卡和所述终端不匹配,则SIM卡与终端之间无法正常通信。
[0089] 在本实施例中,实现了SIM卡和终端匹配的场景下正常通信,进而实现了SIM卡和终端的互锁功能。
[0090] 图4为本发明的机卡互锁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机卡互锁装置,可以设置在终端中,包括:获得模块41、加密模块42和发送模块43。其中,[0091] 获得模块41,用于获得SIM卡发送的第一代码;
[0092] 加密模块42,用于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所述第二代码包括集成电路卡识别码;
[0093] 发送模块43,用于向所述SIM卡发送所述加密结果,以使所述SIM卡确定所述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互锁。
[0094]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获得SIM卡发送的第一代码;接着,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所述第二代码包括集成电路卡识别码;然后,所述终端向所述SIM卡发送所述加密结果,以使所述SIM卡确定所述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互锁。实现了SIM卡和终端匹配的场景下正常通信,进而实现了SIM卡和终端的互锁功能。
[0095] 图5为本发明的机卡互锁装置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机卡互锁装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确定模块44;
[0096] 所述确定模块44,用于确定自身是否存储所述第二代码;若确定自身没有存储所述第二代码,则向所述SIM卡获取所述第二代码,并将所第二代码卡存储在所述终端的不可擦除区域,指示所述加密模块执行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加密结果。
[009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代码携带在获得输入指令中。
[0098] 在本实施例中,实现了SIM卡和终端匹配的场景下正常通信,进而实现了SIM卡和终端的互锁功能。
[0099] 图6为本发明的机卡互锁装置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机卡互锁装置,设置在客户识别模块SIM卡中,包括:发送模块61、接收模块62和确定模块63。其中,[0100] 发送模块61,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代码;
[0101] 接收模块62,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加密结果,所述加密结果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的结果;
[0102] 确定模块63,用于根据所述加密结果和加密信息,确定所述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互锁,所述加密信息包括所述所述SIM卡通过所述第一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的结果。
[0103] 在本实施例中,SIM卡向终端发送第一代码;接着,所述SIM卡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加密结果,所述加密结果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的结果和加密信息;然后,所述SIM卡根据所述加密结果,确定所述SIM卡和所述终端是否互锁,所述加密信息包括所述所述SIM卡通过所述第一代码进行加密计算获得的结果。实现了SIM卡和终端匹配的场景下正常通信,进而实现了SIM卡和终端的互锁功能。
[010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代码携带在获得输入指令中。
[0105]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