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连接方法和系统

申请号 CN201210168183.9 申请日 2012-05-28 公开(公告)号 CN102710629A 公开(公告)日 2012-10-03
申请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解仲坤;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和系统,终端监控模 块 检测到无线终端向 计算机系统 发起网络连接后,获取该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根据获取的终端特征在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块中查询是否有与该无线终端相对应的连网策略,如有,启动终端管理模块;终端管理模块获取该无线终端对应的连网策略并将其提供给用户;终端管理模块在接收到用户根据连网策略发送的连网操作指令后,根据该连网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无线终端实现网络连接;即实现了根据终端特征为当前进行连网操作的无线终端自适应的选择合适的连网策略,不需要使用不同的终端管理系统进行连网,降低了系统的开发难度,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更便于用户的使用,提高了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网络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终端,用于向计算机系统发起网络连接请求
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用于存储终端特征和与所述终端特征对应的连网策略;
终端监控模块,用于检测到所述无线终端发起的网络连接请求后,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在所述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块中查询是否有与所述无线终端相对应的连网策略;如有,则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在所述计算机系统中添加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网络服务,并发送启动指令给终端管理模块;
终端管理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启动指令后,通过所述终端监控模块获取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连网策略;将获取的所述连网策略提供给用户;以及用于在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连网策略发送的连网操作指令后,根据该连网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无线终端实现网络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将所述无线终端虚拟为端口设备;
所述终端特征包括端口的类型和数量,所述终端监控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模块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端口的类型和数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通信指令库,所述通信指令库用于存储通信指令,
所述终端特征包括终端支持IPV4和IPV6单栈和/或双栈的能信息,所述终端监控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指令库存储的相应的通信指令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支持IPV4和IPV6单栈和/或双栈的能力信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终端的端口包括虚拟的串口和以太网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指令包括USB协议通信指令、芯片接口指令、3GPP协议规定的AT指令。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管理模块在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连网策略发送的连网操作指令后,根据该连网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无线终端实现网络连接包括:
所述终端监控模块根据用户发送的连网操作指令,根据相应的协议规范向所述终端监控模块发送连网控制指令,通过所述终端监控模块控制所述无线终端进行连网。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管理模块用于通过向用户提供特定的交互界面将所述连网策略提供给用户。
8.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监控模块检测无线终端是否向计算机系统发起网络连接请求,如是,则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
终端监控模块根据获取的所述终端特征在存储有终端特征和与终端特征对应的连网策略的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块中查询是否有与所述无线终端相对应的连网策略,如有,则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在所述计算机系统中添加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网络服务,发送启动指令给终端管理模块;
终端管理模块通过所述终端监控模块获取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连网策略;将获取的所述连网策略提供给用户;
终端管理模块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连网策略发送的连网操作指令后,根据该连网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无线终端实现网络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特征包括端口的类型和数量,所述终端监控模块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端口的类型和数量包括:
驱动模块将所述无线终端虚拟为端口设备;
所述终端监控模块通过所述驱动模块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端口的类型和数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特征包括终端支持IPV4和IPV6单栈和/或双栈的能力信息,所述终端监控模块通过通信指令库存储的相应的通信指令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支持IPV4和IPV6单栈和/或双栈的能力信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终端的端口包括拟的串口和以太网口。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指令包括USB协议通信指令、芯片接口指令、3GPP协议规定的AT指令。
13.如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管理模块在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连网策略发送的连网操作指令后,根据该连网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无线终端实现网络连接包括:
所述终端监控模块根据用户发送的连网操作指令,根据相应的协议规范向所述终端监控模块发送连网控制指令;
所述终端监控模块根据所述连网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无线终端进行连网。
14.如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管理模块通过向用户提供特定的交互界面将所述连网策略提供给用户。

说明书全文

网络连接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3G移动通讯技术不断发展,无线终端的数据业务成为通讯业的主流服务于用户。随着终端数量不断增长,运营商终端业务部署面临IPv4地址枯竭的问题,将网络升级为支持IPv6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有效有段。但IPv6网络的部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IPv4与IPv6网络面临长期共存的状况。为了适应这种状况,无线数据终端须同时支持连入IPv4与IPv6网络。因此,无线数据终端要支持IPv4单栈、IPv6单栈及IPv4与IPv6双栈(Dual IP Stack)功能,可连接一种网络或同时连接两种网络。
[0003] 无线数据终端通过计算机联网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终端设虚拟成串口通过PPP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进行联网,另一种是对于符合NDIS(Network Driv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标准规范的终端,可虚拟成以太网口(Ethernet Adaptor)联网。现有的无线数据终端可同时具备上述两种连网方式。
[0004] 无线数据终端支持IPv4与IPv6双栈连网,可分为单PDP(Packet Data Protocol)双栈和双PDP双栈联网。为了支持双栈连网,可扩充无线数据终端的端口数量。不同类型的终端,扩充方式不一样。对于只支持串口拨号的终端,可增加一个符合NDIS标准规范的端口,支持双栈连网;对于原有一个符合NDIS标准规范的端口,可再扩充一个同种端口,支持双栈连网;还存在其它无线数据终端支持双栈连网的方法。但现有技术中,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对于支持IPv4和IPv6单栈或双栈网络连接的数据终端,连接IPv4和IPv6的方法不同,须使用不同的终端管理系统进行连网,加大了系统的开发难度并且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也对用户使用造成了诸多不便,降低了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和系统,以降低系统的开发难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用户使用体验的满意度。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连接系统,包括:
[0007] 无线终端,用于向计算机系统发起网络连接请求
[0008] 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用于存储终端特征和与所述终端特征对应的连网策略;
[0009] 终端监控模块,用于检测到所述无线终端发起的网络连接请求后,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在所述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块中查询是否有与所述无线终端相对应的连网策略;如有,则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在所述计算机系统中添加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网络服务,并发送启动指令给终端管理模块;
[0010] 终端管理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启动指令后,通过所述终端监控模块获取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连网策略;将获取的所述连网策略提供给用户;以及用于在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连网策略发送的连网操作指令后,根据该连网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无线终端实现网络连接。
[0011]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将所述无线终端虚拟为端口设备;
[0012] 所述终端特征包括端口的类型和数量,所述终端监控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模块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端口的类型和数量。
[0013]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通信指令库,所述通信指令库用于存储通信指令,
[0014] 所述终端特征包括终端支持IPV4和IPV6单栈和/或双栈的能信息,所述终端监控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指令库存储的相应的通信指令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支持IPV4和IPV6单栈和/或双栈的能力信息。
[0015]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无线终端的端口包括虚拟的串口和以太网口。
[0016]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指令包括USB协议通信指令、芯片接口指令、3GPP协议规定的AT指令。
[0017]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管理模块在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连网策略发送的连网操作指令后,根据该连网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无线终端实现网络连接包括:
[0018] 所述终端监控模块根据用户发送的连网操作指令,根据相应的协议规范向所述终端监控模块发送连网控制指令,通过所述终端监控模块控制所述无线终端进行连网。
[0019]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管理模块用于通过向用户提供特定的交互界面将所述连网策略提供给用户。
[00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包括:
[0021] 终端监控模块检测无线终端是否向计算机系统发起网络连接请求,如是,则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
[0022] 终端监控模块根据获取的所述终端特征在存储有终端特征和与终端特征对应的连网策略的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块中查询是否有与所述无线终端相对应的连网策略,如有,则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在所述计算机系统中添加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网络服务,发送启动指令给终端管理模块;
[0023] 终端管理模块通过所述终端监控模块获取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连网策略;将获取的所述连网策略提供给用户;
[0024] 终端管理模块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连网策略发送的连网操作指令后,根据该连网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无线终端实现网络连接。
[0025]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特征包括端口的类型和数量,所述终端监控模块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端口的类型和数量包括:
[0026] 驱动模块将所述无线终端虚拟为端口设备;
[0027] 所述终端监控模块通过所述驱动模块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端口的类型和数量。
[0028]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特征包括终端支持IPV4和IPV6单栈和/或双栈的能力信息,所述终端监控模块通过通信指令库存储的相应的通信指令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支持IPV4和IPV6单栈和/或双栈的能力信息。
[0029]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无线终端的端口包括拟的串口和以太网口。
[0030]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指令包括USB协议通信指令、芯片接口指令、3GPP协议规定的AT指令。
[0031]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管理模块在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连网策略发送的连网操作指令后,根据该连网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无线终端实现网络连接包括:
[0032] 所述终端监控模块根据用户发送的连网操作指令,根据相应的协议规范向所述终端监控模块发送连网控制指令;
[0033] 所述终端监控模块根据所述连网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无线终端进行连网。
[0034]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管理模块通过向用户提供特定的交互界面将所述连网策略提供给用户。
[00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6] 本发明中的终端监控模块检测到无线终端向计算机系统发起网络连接后,获取该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根据获取的终端特征在存储有终端特征和与终端特征对应的连网策略的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块中查询是否有与该无线终端相对应的连网策略,如有,则根据该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在计算机系统中添加与该无线终端对应的网络服务,发送启动指令给终端管理模块;终端管理模块通过终端监控模块获取与无线终端对应的连网策略;将获取的连网策略提供给用户;终端管理模块在接收到用户根据连网策略发送的连网操作指令后,根据该连网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无线终端实现网络连接。即本发明可根据预先存储的终端特征和与各终端特征对应连网策略,进而根据终端特征为当前进行连网操作的无线终端自适应的选择合适的连网策略,不需要使用不同的终端管理系统进行连网,降低了系统的开发难度,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更便于用户的使用,提高了用户体验的满意度。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网络连接系统示意图一;
[0038]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网络连接系统示意图二;
[0039]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网络连接系统示意图三;
[0040]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网络连接方法中终端监控模块工作的流程示意图;
[0041]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网络连接方法中终端管理模块工作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3]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的网络连接系统包括:
[0044] 无线终端,用于向计算机系统发起网络连接请求,本实施例中的无线终端具备IPv4和IPv6单栈或双栈连网功能,该无线终端可以是USB Modem、无线数据卡(Wireless Data Card)、手机终端等,也可以是笔记本、IPAD等具有相应无线上网功能的其他终端;
[0045] 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终端特征和与所述终端特征对应的连网策略;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块存储的终端特征可根据终端类型和/或端口类型、数量和/或终端所支持的通信能力等不同而具体划分,对应每种终端特征存储有一种连网策略,[0046] 终端监控模块,用于检测到有无线终端发起网络连接请求后(此时无线终端与计算机系统已经建立连接),获取该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根据该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在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块中查询是否有与该无线终端相对应的连网策略;如有,则根据该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在计算机系统中添加与该无线终端对应的网络服务,并发送启动指令给终端管理模块;
[0047] 终端管理模块,用于接收到终端监控模块发送的启动指令后,通过终端监控模块获取与无线终端对应的连网策略;将获取的连网策略提供给用户;终端管理模块根据终端监控模块获取连网策略具体为,先从终端监控模块获取该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然后根据获取的终端特征在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块中查找对应的连网策略即可;或者直接由终端监控模块在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块中获取到连网策略,然后终端管理模块直接从终端监控模块获取该连网策略;
[0048] 终端管理模块在接收到用户根据其提供的连网策略发送的连网操作指令后,根据该连网操作指令控制无线终端实现网络连接。
[0049] 可见,本实施例中可通过预先存储的终端特征和与各终端特征对应连网策略,当检测到有无线终端发起连接请求后,根据该无线终端中的终端特征为其选择合适的连网策略,不需要使用不同的终端管理系统进行连网,降低了系统的开发难度,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更便于用户的使用,提高了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0050] 请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系统还包括驱动模块,该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无线终端,将无线终端虚拟为端口设备;终端特征则包括端口的类型和数量,终端监控模块可通过驱动模块获取发起通信连接的无线终端的端口的类型和数量。具体的,驱动模块可将无线终端的端口虚拟为串口,进行通信或通过PPP协议进行拨号上网;对于符合NDIS标准规范的无线终端,可将无线终端虚拟为以太网口,然后根据协议规范进行网络连接;无线终端的端口的类型和数量则可包括虚拟的串口和以太网口的类型和数量。
[0051] 请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的系统还可进一步包括通信指令库,该通信指令库用于存储通信指令,终端特征还可包括终端支持IPV4和IPV6单栈和/或双栈的能力信息,即终端的通信能力信息,终端监控模块用于通过通信指令库存储的相应的通信指令获取当前发起网络连接请求的无线终端的支持IPV4和IPV6单栈和/或双栈的能力信息,即获取当前发起网络连接请求的无线终端的通信能力信息。本实施例中,通信指令库所存储的通信指令可包括USB协议通信指令、芯片接口指令、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协议规定的AT(Attention)指令,终端监控模块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通信指令,从当前发起网络通信连接请求的无线终端获取该终端支持IPV4和IPV6单栈和/或双栈的能力信息。
[0052]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中的终端特征可包括端口的类型和数量、和终端支持IPV4和IPV6单栈和/或双栈的能力信息,为不同的终端特征配置连网策略时,则具体根据该终端特征具体包括的端口的类型和数量、和终端支持IPV4和IPV6单栈和/或双栈的能力信息为其选择合适的连网策略进行配置。终端监控模块在获取到烦请网络连接请求的终端特征后,在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块中先找到与该终端特征匹配的终端特征后,即可找到与该无线终端匹配的连网策略,因此不需要使用不同的终端管理系统来实现连网,降低了系统开发难度和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区分各无线终端,本实施例中的终端特征还可进一步包括终端标识,该终端标识可以是终端的唯一标识,也可以使终端的端口标识,具体终端标识的具体选择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0053] 本实施例中,终端管理模块将所选定的连网策略提供给用户时,具体可通过特定的交互界面(User Interface,UI)将连网策略呈现给用户,以供用户根据该连网策略进行具体的连网操作,例如进行连网参数的设置、连网操作等,用户在进行上述操作时,对应的向终端管理模块发送相应的连网操作指令;终端管理模块在接收到用户根据连网策略发送的连网操作指令后,根据该连网操作指令控制无线终端实现网络连接具体可包括:
[0054] 终端监控模块根据用户发送的连网操作指令,以及根据相应的协议规范向终端监控模块发送连网控制指令,通过终端监控模块控制无线终端进行连网,例如通过终端监控模块控制无线终端进行IPv4和IPv6单栈或双栈连网。
[0055]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块、终端管理模块、终端监控模块、通信指令库和驱动模块可以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部分,具体可为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一部分,该操作系统可为Windows系统,Mac系统或Linux系统,也可为其它智能操作系统。但本实施例中并不排除将上述模块设置在操作系统以外的其他部分。
[0056]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以具体的方法流程为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网络连接方法包括:
[0057] 步骤401:终端监控模块检测是否有无线终端向计算机系统发起网络连接,如是,转至步骤402;否则,继续检测;
[0058] 步骤402:终端监控模块获取该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
[0059] 步骤403:终端监控模块根据获取的所述终端特征在存储有终端特征和与终端特征对应的连网策略的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块中查询是否有与所述无线终端相对应的连网策略,如有,转至步骤404;否则,转至步骤407;
[0060] 步骤404:终端监控模块根据该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在计算机系统中添加与该无线终端对应的网络服务,发送启动指令给终端管理模块;
[0061] 步骤405:终端管理模块通过终端监控模块获取与无线终端对应的连网策略;将获取的所述连网策略提供给用户;
[0062] 步骤406:终端管理模块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连网策略发送的连网操作指令后,根据该连网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无线终端实现网络连接;
[0063] 步骤407:网络连接结束。
[0064] 下面以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块、终端管理模块、终端监控模块、通信指令库和驱动模块运行于Mac系统为例,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所述Mac系统是指安装有Mac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该计算机可以是台式机、笔记本、IPAD或其他形式的计算机。
[0065]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终端监控模块的工作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66] 步骤501,配置Mac系统启动时,同时启动终端监控模块,终端监控模块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系统程序,其运行时可具有系统最高的管理权限,方便对操作系统网络参数进行设置。在Mac系统中,终端监控模块程序启动为具有root权限的守护进程,该进程调用Mac系统提供的I/O Kit库;
[0067] 步骤502,终端监控模块检测是否有无线终端发起与Mac系统连接的请求,具体可通过注册匹配对应无线终端设备的系统消息;如有,则转至步骤503,否则,继续检测;本是实施例中的终端监控模块还接收无线数据终端与Mac系统断开的消息,进而执行相应断开连接的的操作;
[0068] 步骤503,当无线终端连接到Mac系统,驱动模块成功运行加载后,终端监控模块通过Mac系统的接I/O Kit库,读取虚拟的该无线终端的串口与以太网口数量及类型;
[0069] 步骤504,终端监控模块加载通信指令库,通过相应的通信指令向该无线终端发送查询设备能力指令,查询无线终端的通信能力信息;由上可知,该通信能力信息包括支持IPv4单栈,IPv6单栈,IPv4与IPv6双栈,对于IPv4与IPv6双栈还可包括是否支持单PDP双栈和双PDP双栈;
[0070] 步骤505,根据步骤503和步骤504查询的终端特征,查询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终端特征和与各终端特征对应的连网策略;
[0071] 步骤506,终端监控模块检查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块中是否存在符合无线终端的连网策略,如果存在则执行步骤507,否则执行步骤508。
[0072] 步骤507,终端监控模块根据无线终端特征包括的端口类型,在计算机系统中添加相应的网络服务,并启动终端管理模块;
[0073] 步骤508,关闭与该无线终端的连接;然后转至步骤502。
[0074]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终端管理模块在接收到终端监控模块发送的启动指令后,控制无线终端连网的具体流程如下:
[0075] 步骤601,终端管理模块启动,与终端监控模块建立通信,该通信机制基于系统进程间通信,在Mac系统中,二者可用系统提供的DistributedNotification进行通信;
[0076] 步骤602,终端管理模块通过终端监控模块获得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查询查询终端设备特征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各终端特征对应的连网策略,获得对应的连网策略;
[0077] 步骤603,终端管理模块根据获取的连网策略,启动特定的用户交互界面(即UI界面),将获取的连网策略呈现给用户;
[0078] 步骤604,等待用户通过用户界面进行相应的交互,该交互包括进行连网参数设置和执行连网或断网操作,从而下发相应的连网操作指令;
[0079] 步骤605,终端管理模块检测用户是否发起连网操作指令;如否,则继续检测;如是,则转至步骤606;
[0080] 步骤606,判断用户下发的连网操作指令是IPv4单栈或IPv6单栈连网指令还是IPv4单栈与IPv6双栈连网;如是IPv4单栈或IPv6单栈连网,转至步骤607;否则,转至步骤608;
[0081] 步骤607,当用户选择IPv4单栈或IPv6单栈连网时,终端管理模块根据协议规范,通过网络监控模块发起无线终端的IPv4单栈或IPv6单栈连网过程,对于IPv6单栈连网,需要静态设置IPv6网络连接的DNS等参数,可以通过网络监控模块完成;
[0082] 步骤608,当用户选择IPv4与IPv6双栈连网时,判断是单PDP还是双PDP联网,终端管理模块根据协议规范,通过网络监控模块发起无线终端的IPv4与IPv6双栈的连网过程。对于双栈连网,当某种网络连接失败时,要根据协议的错误代码,进行相关的回退操作;
[0083] 步骤609,判断当前连网是否成功,如果失败,转至步骤604,给用户提示,等待用户交互;否则,转至步骤610;
[0084] 步骤610,连网成功,流程结束。
[0085] 本发明可通过在系统中预先存储的终端特征和与各终端特征对应连网策略,当检测到有无线终端发起连接请求并与系统连接后,可获取该无线终端的终端特征进而根据存储的终端特征与联网策略的对应关系为该无线终端选择合适的连网策略,不需要使用不同的终端管理系统进行连网,降低了系统的开发难度,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更便于用户的使用,提高了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0086]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