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合的移动和固网的通讯方法、设备及系统

申请号 CN201010590017.9 申请日 2010-12-15 公开(公告)号 CN102143474A 公开(公告)日 2011-08-03
申请人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骏;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的基于移动和固网融合的通讯方法、设备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融合的固网号码可携带性管理系统NPMS接收融合的转接点发送的查询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的 请求 ;融合的NPMS分析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后,将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发送给融合的转接点。融合的NPMS统一维护业务层和路由层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信息。这样固网号码和移动号码进行业务请求时,由融合NPMS进行统一的分析处理,从而避免分别由两套系统处理带来的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融合的移动和固网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融合的固网号码可携带性管理系统NPMS接收融合的转接点发送的查询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的请求
融合的NPMS分析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后,将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发送给融合的转接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的NPMS分析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具体为:
融合的NPMS根据与融合的转接点预定的协议分别对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添加标识,该标识用来表示该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的归属运营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标识具体为:在被叫号码或主叫号码头前添加前缀。
4.一种融合的移动和固网的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分析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融合的转接点发送的查询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的请求;
所述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获得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发送给所述融合的转接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单元包括被叫号码分析子单元,用于根据与融合的转接点预定的协议分别对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添加标识,该标识用来表示该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的归属运营商。
6.一种固网和移动融合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的NPMS和融合的转接点;
所述融合的转接点,用于接收移动或固网发送的查询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的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给融合的NPMS;
所述融合的NPMS,用于对所述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进行分析,将获得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发送给融合的转接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的NPMS对所述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进行分析具体为:根据与融合的转接点预定的协议分别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添加标识,该标识用来表示该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归属运营商。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的NPMS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添加标识后,将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以列表的形式进行存储。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的NPMS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添加标识,具体为,在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头前添加前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为字母、数字,或,字母和数字的组合。

说明书全文

基于融合的移动和固网的通讯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融合的移动和固网的通讯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为了便于用户自由选择服务较好的运营商,各国推出了号码可携带性(NP,Number Portability)技术。
[0003] 目前的NP包括以下四种:
[0004] 1)移动号码可携带性(MNP,Mobile Number Portability):指用户可以从一个移动运营商转到另一个移动运营商,而不需要改变移动号码;
[0005] 2)固网号码可携带型(FNP,Fix Number Portability):指用户可以从一个固网运营商转到另一个固网运营商,而不需要改变固网号码;
[0006] 3)固网用户转为移动用户,而不用改变固网号码;
[0007] 4)移动用户转为固网用户,而不用改变移动号码。
[0008] 一个用户从一个运营商携号转到另一个运营商,对于转入运营商来说是转入(Port-in),对于转出的运营商来说是转出(Port-out)。例如,对于号码M,原来属于运营商A,当用户携号M转到运营商B时,对于A来说是Port-out,对于B来说是Port-in。
[0009] 目前,为了实现号码一致性的管理,在开展号码可携带性的国家建立统一的号码管理中心(CRDB,Central Reference Database)用来管理各个运营商间的号码归属。下面结合附图介绍现有技术中移动和固网融合的技术。
[0010] 参见图1,该图为现有技术中移动和固网融合的系统结构图。
[0011] 该系统包括CRDB101、分发器102、固网号码可携带性管理系统(NPMS,Number Portability Management System)103、固网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Customer Ralationship Management)104、固网业务交换点(SSP,Service SwitchPoint)105、移动NPMS106、移动CRM107、移动信令转接点(STP,SignalingTransfer Point)108。
[0012] 该系统在CRDB101和运营商(固网NPMS103和移动NPMS106)之间设置一个分发器102,用于对来自固网或移动的NP请求进行分解。
[0013] 如果发现是固网的号码,则分发器102将该请求转给固网NPMS103,同时更新移动STP108上的固网号码路由信息。如果发现是移动的号码,则分发器将该请求转给移动NPMS106,同时更新固网STP105上的移动号码路由信息。移动NPMS106负责通知移动STP108更改路由信息,固网NPMS103负责通知固网STP105更改路由信息。
[0014] 由此可见,固网号码和移动号码进行业务请求时,需要分别触发到固网STP和移动STP进行号码分析,然后转给正确的运营商进行处理。
[0015] 因此,现有技术中对固网和移动的融合存在以下缺点:同一号码需要在固网和移动两套系统上进行维护,两套系统之间容易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发明内容

[001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融合的移动和固网的通讯方法、设备及系统,移动号码和固网号码的业务请求均由一套系统维护,不会造成数据的不一致。
[001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融合的移动和固网的通讯方法,包括:融合的固网号码可携带性管理系统NPMS接收融合的转接点发送的查询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的请求;融合的NPMS分析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后,将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发送给融合的转接点。
[0018]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融合的移动和固网的通讯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分析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融合的转接点发送的查询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的请求;所述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获得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发送给所述融合的转接点。
[0019]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融合的移动和固网的通讯系统,包括:融合的NPMS和融合的转接点;所述融合的转接点,用于接收移动或固网发送的查询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的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给融合的NPMS;所述融合的NPMS,用于对所述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进行分析,将获得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发送给融合的转接点。
[0020] 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移动和固网融合的通讯方法、设备及系统,该方法将移动NPMS和固网NMPS统一为融合NPMS,将移动STP和固网SSP统一为融合转接点。融合的NPMS统一维护业务层和路由层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信息,而不是分别由移动的STP和固网的SSP维护号码路由信息。并且融合的转接点也不承担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分析功能,统一由融合的NPMS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进行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发送给融合的转接点进行下一步流程。由此可见,这样固网号码和移动号码进行业务请求时,由融合NPMS进行统一的分析处理,从而避免分别由两套系统处理带来的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现有技术中移动和固网融合的系统结构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流程图;
[0023] 图3是本发明方法另一实施例信令图;
[0024] 图4是本发明设备实施例结构图;
[0025] 图5是本发明系统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一种基于移动和固网融合的通讯方法进行说明,包括:
[0027] 融合的固网号码可携带性管理系统NPMS接收融合的转接点发送的查询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的请求;融合的NPMS分析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后,将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发送给融合的转接点。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9] 参见图2,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移动和固网融合的通讯方法的实施例一流程图。
[003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的移动和固网通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 S201:融合的固网号码可携带性管理系统NPMS接收融合的转接点发送的查询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的请求;
[0032] S202:融合的NPMS分析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后,将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发送给融合的转接点。
[0033]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移动和固网融合的通讯方法、设备及系统,该方法将移动NPMS和固网NMPS统一为融合NPMS,将移动STP和固网SSP统一为融合转接点。融合的NPMS统一维护业务层和路由层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信息,而不是分别由移动的STP和固网的SSP维护号码路由信息。并且融合的转接点也不承担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分析功能,统一由融合的NPMS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进行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发送给融合的转接点进行下一步流程。由此可见,这样固网号码和移动号码进行业务请求时,由融合NPMS进行统一的分析处理,从而避免分别由两套系统处理带来的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0034] 本发明提供的通讯方法中,所述融合的NPMS分析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具体为:
[0035] 融合的NPMS根据与融合的转接点预定的协议分别对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添加标识,该标识用来表示该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的归属运营商。
[0036] 融合的NPMS与融合的转接点预先确定协议,该协议规定标识的识别规则。
[0037]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介绍融合的NPMS如何为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添加标识。
[0038] 本实施例以融合的NPMS在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头前添加前缀为例进行介绍。
[0039] 表1号码归属表
[0040]手机号码 运营商 类型
23456789 A 移动
14567890 B 移动
34567890 B 固网
[0041] 表1所示的号码归属表已经存储在融合的NPMS中,融合的NPMS根据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便可以从自身的号码归属表中获知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归属运营商。
[0042] 融合的NPMS将已经查找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添加标识。例如,格式如下:
[0043] 运营商A,前缀=SG;前缀SG表示该号码是另一个运营商A的号码;
[0044] 运营商B,前缀=LC;前缀LC表示该号码是运营商自身的号码。
[0045] 号码添加该前缀后表示该号码已经被融合的NPMS分析过,也可以将该前缀信息存在表1所示的号码归属表中。
[0046]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标识可以为字母,也可以为数字,也可以为字母和数字的组合等。
[0047] 下面以主叫号码为移动号码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讯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该实施例是以用户发起呼叫计费请求为例进行说明。
[0048] 参见图3,该图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讯方法另一实施例的信令图。
[0049] S1:用户发起呼叫请求,该请求被基站(未示出)接收后转发给基站控制器(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
[0050] S2:BSC收到用户呼叫请求后,向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ingCenter)发送触发消息。
[0051] S3:MSC收到触发消息后,向融合的转接点发送查询路由和归属的消息,该消息中包括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0052] S4:融合的转接点将查询路由和归属的消息发送给融合的NPMS;
[0053] S5:融合的NPMS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进行分析,获得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
[0054] S6:融合的NPMS将封装后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发送给融合的转接点。
[0055] S7:融合的转接点将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封装后的消息发送给业务控制点(SCP,Service Control Point)或融合计费系统(OCS,Online ChargingSystem)触发计费;
[0056] S8:SCP或OCS根据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决定计费矩阵,并根据主叫号码账本金额或信用度决定主叫号码是否可以继续此次呼叫;如果主叫号码账本金额或信用度足够授权下一个计费周期的通信费用,则允许此次呼叫,否则拒绝此次呼叫,并给主叫号码放音或提示当前余额不足;
[0057] S9:当SCP或OCS确认主叫号码可以继续此次呼叫时,下发继续消息给MSC;
[0058] S10:MSC给被叫号码的归属运营商的网络设备发送消息。
[0059]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步骤是以主叫号码是移动号码为例进行介绍的,同理也适用于主叫号码是固定号码的情况。其中,用SSP替代MSC即可,其他步骤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0060] 从以上步骤中可以获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移动和固网融合的通讯方法,融合的转接点将呼叫计费请求发送给融合的NPMS,由融合的NPMS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进行查询,这样,由融合的NPMS统一对号码进行维护,如果需要对号码进行更新,则直接修改融合的NPMS中的信息即可。从而可以避免由两套系统对号码进行维护时带来的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0061]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融合的移动和固网的通讯设备,下面结合附图对该通讯设备进行详细介绍。
[0062] 参见图4,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融合的移动和固网的通讯设备结构图。
[006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融合的移动和固网的通讯设备包括:接收单元401、分析单元402和发送单元403;
[0064] 所述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融合的转接点发送的查询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的请求;
[0065] 所述分析单元402,用于分析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获得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
[0066] 所述发送单元403,用于将所述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发送给所述融合的转接点。
[006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讯设备可以统一维护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信息,根据用户的请求分析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获得路由和归属消息。这样当移动号码和固网号码进行融合时,只需要在该通讯设备上进行查询即可,这样可以避免由移动和固网两套系统进行号码的维护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的问题。
[006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析单元402包括被叫号码分析子单元,用于根据与融合的转接点预定的协议分别对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添加标识,该标识用来表示该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的归属运营商。
[0069] 融合的转接点可以通过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标识辨别出该号码归属的运营商。
[0070] 所述标识可以为字母,也可以为数字,也可以为字母和数字的组合等。
[0071] 基于以上提供的通讯设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移动和固网融合的通讯系统。
[0072] 参见图5,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固网和移动融合的通讯系统结构图。
[0073] 本发明提供的固网和移动融合的通讯系统包括:融合的NPMS501和融合的转接点502;
[0074] 所述融合的转接点502,用于接收移动或固网发送的查询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的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给融合的NPMS501;
[0075] 所述融合的NPMS501,用于对所述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进行分析,将获得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发送给融合的转接点502。
[0076]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讯系统,融合的转接点502将移动或固网的业务请求转发给融合的NPMS501进行分析处理,融合的NPMS501将处理结果返回融合的转接点501,融合的转接点501发给归属的运营商进行后续流程。这样节省了与终端STP或SSP的交互流程,所有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统一由融合的NPMS501进行维护。所有号码的信息的修改只需要在融合的NPMS501上进行即可,这样降低了固网号码和移动号码之间融合的难度。并且,融合的NPMS501统一管理路由和归属,避免移动和固网分别管理号码的路由和归属带来的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0077] 融合的NPMS501对所述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进行分析具体为:根据与融合的转接点502预定的协议分别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添加标识,该标识用来表示该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归属运营商。
[0078] 所述融合的NPMS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添加标识后,将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以列表的形式进行存储。这样当同一个号码下次被查询时,可以不必再进行分析,直接从号码归属表中便可以获知该号码的情况。
[0079] 所述融合的NPMS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添加标识,具体为,在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头前添加前缀。
[0080] 所述标识为字母、数字,或,字母和数字的组合。
[0081]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以包括前述的通信方法各个实施方式的内容。这里所称得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0082]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和固网融合的通讯的方法,将移动NPMS和固网NMPS统一为融合NPMS,将移动STP和固网SSP统一为融合转接点。融合的NPMS统一维护业务层和路由层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信息,而不是分别由移动的STP和固网的SSP维护号码路由信息。并且融合的转接点也不承担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分析功能,统一由融合的NPMS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进行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发送给融合的转接点进行下一步流程。由此可见,这样固网号码和移动号码进行业务请求时,由融合NPMS进行统一的分析处理,从而避免分别由两套系统处理带来的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0083]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融合的固网号码可携带性管理系统NPMS接收融合的转接点发送的查询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的请求;融合的NPMS分析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后,将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路由和归属消息发送给融合的转接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