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申请号 CN200910225704.8 申请日 2009-11-27 公开(公告)号 CN101753200B 公开(公告)日 2014-12-17
申请人 索尼株式会社; 发明人 高山佳久;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通信设备、通信方法、程序和通信系统。通信设备包括: 电磁波 生产装置,用于输出电磁波;和发送/接收装置,用于通过根据数据调制电磁波来发送数据以及通过解调由电磁波生成装置输出的电磁波或由作为另一通信方的另一方设备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另一方设备发送的数据,其中发送/接收装置发送表示设备自身的通信能 力 的 属性信息 以及接收表示另一方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作为数据,并且在接收到属性信息之后,电磁波生成装置降低将要输出的电磁波的功率。
权利要求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电磁波生成装置,用于输出电磁波;和
发送/接收装置,用于通过根据数据调制电磁波来发送数据以及具有通过解调由所述电磁波生成装置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作为另一通信方的另一方设备发送的数据的能以及通过解调由另一方设备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另一方设备发送的数据的能力,其中所述发送/接收装置发送表示所述通信设备自身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以及接收表示另一方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作为所述数据,并且
在接收到属性信息之后,所述电磁波生成装置降低将要输出的电磁波的功率;
其中所述通过解调由所述电磁波生成装置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另一方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括:
所述发送/接收装置调制由所述电磁波生成装置生成的电磁波,从而向所述另一方设备发送数据,所述另一方设备执行由所述通信设备生成的电磁波的负荷调制,从而将数据发送到所述通信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在通过根据数据调制电磁波来发送数据以及通过解调由另一方设备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另一方设备发送的数据的主动模式下,所述发送/接收装置通过解调以与接收所述属性信息之前的功率相比较低的功率由另一方设备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另一方设备发送的数据。
3.一种在通信设备中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电磁波生成装置,用于输出电磁波;和发送/接收装置,用于通过根据数据调制电磁波来发送数据以及具有通过解调由电磁波生成装置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作为另一通信方的另一方设备发送的数据的能力以及通过解调由另一方设备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另一方设备发送的数据的能力,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由所述发送/接收装置发送表示所述通信设备自身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以及接收表示另一方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作为数据;和
在接收到所述属性信息之后,降低将由所述电磁波生成装置输出的电磁波的功率;
其中所述通过解调由电磁波生成装置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另一方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括:
由所述发送/接收装置调制由所述电磁波生成装置生成的电磁波,从而向所述另一方设备发送数据,所述另一方设备执行由所述通信设备生成的电磁波的负荷调制,从而将数据发送到所述通信设备。
4.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和
第二通信设备,其作为另一通信方,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电磁波生成装置,用于输出电磁波,和
第一发送/接收装置,用于通过根据数据调制电磁波来发送数据以及具有通过解调由电磁波生成装置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能力以及通过解调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能力,所述第一发送/接收装置发送表示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以及接收表示第二通信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作为所述数据,
在接收到所述属性信息之后,所述电磁波生成装置降低将要输出的电磁波的功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第二发送/接收装置,用于通过解调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以及具有通过根据数据调制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输出的电磁波来发送数据的能力以及通过根据数据调制由第二通信设备本身输出的电磁波来发送数据的能力,和
第二发送/接收装置,接收表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以及发送表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作为所述数据;
其中所述通过解调由电磁波生成装置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发送/接收装置调制由所述电磁波生成装置生成的电磁波,从而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执行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生成的电磁波的负荷调制,从而将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

说明书全文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通信方法、程序和通信系统,并且具体地涉及能够降低功耗的通信设备、通信方法、程序和通信系统。
[0002] 背景技术
[0003] 通过使用IC(集成电路)卡在近场中执行非接触无线通信的近场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使用。例如,作为电子票和电子货币的应用是众所周知的。近来,包括电子票和电子货币功能的蜂窝电话正变得流行。
[0004] 在 近 场 无 线 通 信 系 统 中,存 在 如ISO/IEC14443所 规 定 的 邻 近 型(proximity-type)IC卡系统、如ISO/IEC 15693所规定的接近型(vicinity-type)IC卡系统、如ISO/IEC 18092所规定的NFC(近场通信)等。ISO/IEC 18092是NFCIP(近场通信接
口和协议)-1的标准。
[0005] 在通过ISO/IEC 18092的近场无线通信中有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主动模式是其中在多个发送和接收数据的通信设备中输出电磁波,并通过调制电磁波来发送数据的通信
模式。在被动模式中,多个通信设备中的一个通信设备(发起器(initiator))输出电磁波
并通过调制电磁波来发送数据。多个通信设备中的另一通信设备(目标)通过对发起器输
出的电磁波执行负荷调制来发送数据。
[0006] 作为ISO/IEC 14443的读取器/写入器的“PCD”(邻近耦合设备)、作为ISO/IEC15693的读取器/写入器的“VCD”(接近耦合设备)以及ISO/IEC18092的被动模式中的发
起器通过生成电磁波来形成所谓的RF(射频)场(磁场)。ISO/IEC 14443的IC卡(PICC)、
ISO/IEC 15693的IC卡(VICC)以及ISO/IEC 18092的目标通过在靠近读取器/写入器或
发起器时的电磁感应来接收电源,并且可以执行相对于读取器/写入器或发起器的数据传
输。
[0007] 因此,必要的是,ISO/IEC 14443和ISO/IEC 15693的读取器/写入器以及ISO/IEC 18092的发起器长时间持续生成电磁波,其主要目的是向IC卡或目标供电。因此,存在的问题是读取器/写入器和发起器的功耗增加。例如,当具有读取器/写入器或发起器功
能的蜂窝电话执行如上所述的电磁波输出时,在刚好正常待机状态下为200至600小时的
可操作时间将缩短为少于1/10。
[0008] 至今,已经进行了有关降低功耗的技术的各种研究(例如,JP-T-2008-533604、JP-A-11-126240和JP-A-11-338984(专利文件1-3))。

发明内容

[0009] 然而,特别是在近场无线通信功能被包括在电池驱动的电子设备例如蜂窝电话中的情况下,对省电的要求仍很大,并且需要进一步降低功耗。
[0010] 因此,期望降低功耗。
[001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电磁波生成装置,用于输出电磁波和发送/接收装置,用于通过根据数据调制电磁波来发送数据和通过解调由电磁波生成装置输出的电磁波或由作为另一通信方的另一方设备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另一方设
备发送来的数据,其中发送/接收装置发送表示设备自身的通信能属性信息以及接收
表示另一方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作为数据,并且在接收到属性信息之后,电磁波生
成装置降低将要输出的电磁波的功率。
[0012] 在通过根据数据调制电磁波来发送数据以及通过解调由另一方设备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另一方设备发送的数据的主动模式下,发送/接收装置通过解调以与接收属性
信息之前的功率相比较低的功率由另一方设备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另一方设备发送的
数据。
[001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通信设备中的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包括:电磁波生成装置,用于输出电磁波和发送/接收装置,用于通过根据数据调制电磁波来发
送数据以及通过解调由电磁波生成装置输出的电磁波或由作为另一通信方的另一方设备
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另一方设备发送的数据,方法包括步骤:由发送/接收装置发送表
示设备自身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以及接收表示另一方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作为
数据和在接收到属性信息之后,降低将由电磁波生成装置输出的电磁波的功率。
[0014]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程序,允许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由发送/接收装置发送表示设备自身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以及接收作为数据的表示另一方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作为数据,发送/接收装置用于通过根据数据调制电磁波来发送数
据以及通过解调由电磁波生成装置输出的 电磁波或由作为另一通信方的另一方设备输出
的电磁波来接收从另一方设备发送的数据,和在接收到属性信息之后,降低将由电磁波生
成装置输出的电磁波的功率。
[001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发送表示设备自身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以及接收表示另一方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作为数据,并且在接收到属性信息之后,降低将要输出的
电磁波的功率。
[0016]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和作为另一通信方的第二通信设备,其中第一通信设备具有:电磁波生成装置,用于输出电磁波和第一发送/接收装置,用于通过根据数据调制电磁波来发送数据以及通过解调由电磁波生成装置输出的电磁波或由第二通信设备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第一
发送/接收装置发送表示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以及接收表示第二通信设
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作为数据,在接收到属性信息之后,电磁波生成装置降低将要输
出的电磁波的功率,第二通信设备具有:第二发送/接收装置,用于通过解调由第一通信设备输出的电磁波来接收从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以及通过根据数据调制由第一通信设
备输出的电磁波或由设备本身输出的电磁波来发送数据,和第二发送/接收装置,接收表
示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以及发送表示第二通信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
息作为数据。
[0017]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通信设备中,发送表示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以及接收表示第二通信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作为数据,并且在接收到属性
信息之后,降低将要输出的电磁波的功率。此外,在第二通信设备中,接收表示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以及发送表示第二通信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作为数据。
[0018] 可以通过经由传输介质发送来提供程序,或者通过记录在记录介质中来提供程序。
[0019] 通信设备可以是独立的设备,或者可以是包括在一个设备中的内部
[002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降低功耗是可能的。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示出作为应用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0022] 图2是解释被动模式的示图;
[0023] 图3是解释主动模式的示图;
[0024] 图4是示出NFC通信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0025] 图5是解释初始RFCA处理的时序图;
[0026] 图6是解释响应RFCA处理的时序图;
[0027] 图7是示出ISO/IEC 18092中规定的命令集的图表;
[0028] 图8是解释符合NFCIP-1的通信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0029] 图9是解释在被动模式中为了交换数据而由NFC通信设备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0030] 图10是解释在主动模式中为了交换数据而在NFC通信设备中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0031] 图11是解释省电模式中通信的视图;
[0032] 图12是解释省电模式中通信的视图;
[0033] 图13是示出扩展的命令集的图表;
[0034] 图14是示出命令ATR_REQ的结构的图表;
[0035] 图15是示出PPi场的结构的图表;
[0036] 图16是示出命令ATR_RES的结构的图表;
[0037] 图17是示出PPt场的结构的图表;
[0038] 图18是示出命令PSL2_REQ的结构的图表;
[0039] 图19是示出FLAG场的结构的图表;
[0040] 图20是示出命令PSL2_RES的结构的图表;
[0041] 图21是示出MSG场的结构的图表;
[0042] 图22是解释在省电模式下执行通信的情况下通信处理的流程图;
[0043] 图23是解释在省电模式下执行通信的情况下通信处理的流程图;
[0044] 图24是示出其中合并有NFC通信设备的蜂窝电话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0045] 图25是解释磁通量密度的关系式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应用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
[0047] 图1示出了作为应用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系统”指逻辑上耦合的多个设备,而不管各配置的设备是否包括在同一外壳中)的实施例的构造示例。
[0048] 在图1中,通信系统包括三个NFC通信设备1、2和3。各NFC通信设备1-3可以通过使用单频载波的电磁感应与另一NFC通信设备执行近场通信(NFC)。
[0049] 作为NFC通信设备1-3使用的载波的频率,例如,可以应用13.56MHzISM(工业科学医疗)波段。
[0050] 近场通信指当执行通信的设备之间的距离近至几十厘米内时可以执行的通信,包括在执行通信的设备相互接触的状态(情况)下执行的通信。
[0051] 图1中示出的通信可以被应用为IC卡系统,其中NFC通信设备1-3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读取器/写入器,而它们中的另一个或多个可以是IC卡。即,NFC通信设备1-3是
执行近场通信的设备或者符合NFC标准的通信设备,所述执行近场通信的设备不限于IC卡
系统中的任何IC卡和读取器/写入器。也可能的是,应用各NFC通信设备1-3作为PDA(个
人数字助理)、PC(个人计算机)、蜂窝电话、手表笔以及类似物的通信系统。
[0052] [被动模式和主动模式的解释]
[0053] NFC通信设备1-3可以在为被动模式和主动模式的两种通信模式下执行通信。例如,注意在NFC通信设备1-3中在NFC通信设备1和NFC通信设备2之间的通信。在被动模
式下,例如,作为NFC通信设备1和NFC通信设备2中的一个NFC通信设备的NFC通信设备
1调制自身生成的电磁波(与其对应的载波),从而向作为另一NFC通信设备的NFC通信设
备2发送数据。NFC通信设备2执行由NFC通信设备1生成的电磁波(与其对应的载波)
的负荷调制,从而将数据发送到NFC通信设备1。这与ISO/IEC14443和ISO/IEC 15693的
IC卡系统相同。
[0054] 另一方面,在主动模式下,NFC通信设备1和NFC通信设备2二者都调制它们自身生成的电磁波(与其对应的载波),从而发送数据。
[0055] 这里,当执行通过电磁感应的近场通信时,首先通过输出电磁波开始通信的设备,即具有主动的设备称为发起器。以发起器向通信的另一方发送命 令并且通信的另一方对该命令作出响应的方式来执行近场通信。对来自发起器的命令作出响应的通信的另一方称
为目标。
[0056] 例如,假定NFC通信设备1开始电磁波的输出以开始与NFC通信设备2的通信,则NFC通信设备1成为发起器,而NFC通信设备2成为目标。
[0057] 在被动模式下,作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1连续输出电磁波并为其自身调制输出的电磁波,从而向作为目标的NFC通信设备2发送数据,如图2所示。NFC通信设备2执
行由作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1输出的电磁波的负荷调制,从而向NFC通信设备1发送
数据。
[0058] 另一方面,在主动模式下,当NFC通信设备1自身发送数据时,作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1开始自身输出电磁波并调制电磁波,从而向作为目标的NFC通信设备2发送数
据,如图3所示。然后,在完成数据发送之后,NFC通信设备1停止输出电磁波。当NFC通
信设备2自身发送数据时,NFC通信设备2也开始自身输出电磁波并调制电磁波,从而向作
为目标的NFC通信设备1发送数据。接着,在完成数据发送之后,NFC通信设备2停止输出
电磁波。
[0059] 在图1中,通信系统配置了三个NFC通信设备1-3,然而,包括在通信系统中的NFC通信设备不限于三个,在系统中可以包括两个设备或四个或更多个设备。此外,通信系统可以被配置为包括例如配置ISO/IEC 14443和ISO/IEC 15693的IC卡系统的IC卡、读取器
/写入器以及类似物。
[0060] [NFC通信设备1的配置示例]
[0061] 图4示出了图1中的NFC通信设备1的配置示例。由于图1中其它的NFC通信设备2和NFC通信设备3也以与图4中的NFC通信设备1相同的方式配置,所以省略对它们
的解释。
[0062] 天线11形成闭环线圈,通过改变线圈中流过的电流来输出电磁波。穿过作为天线11的线圈的磁通量改变,从而允许电流在天线11中流动。
[0063] 接收单元12接收在天线11中流动的电流并在执行调谐和检测之后将电流输出到解调单元13。解调单元13解调从接收单元12提供的信号并将该信号提供给解码单元14。
解码单元14对信号解码,例如,从解调单元13提供的曼切斯特码,并将作为解码的结果所
获得的数据提供给数据处理单元15。
[0064] 数据处理单元15基于从解码单元14提供的数据执行给定的处理。数据 处理单元15将待发送到另一设备的数据提供给编码单元16。
[0065] 编码单元16将从数据处理单元15提供的数据编码成例如曼切斯特码,并将数据提供给选择单元17。选择单元17选择调制单元19或负荷调制单元20中的一个,并将从编
码单元16提供的信号输出到所选择的单元。
[0066] 这里,选择单元17在控制单元21的控制下选择调制单元19或负荷调制单元20。当通信模式是被动模式并且NFC通信设备1是目标时,控制单元21允许选择单元17选择
负荷调制单元20。当通信模式是主动模式时或者当通信模式是被动模式且NFC通信设备1
是发起器时,控制单元21允许选择单元17选择调制单元19。因此,在通信模式是被动模式
且NFC通信设备1是目标的情况下,从编码单元16输出的信号通过选择单元17被提供给
负荷调制单元20,然而,在其它情况下,信号通过选择单元17被提供给调制单元19。
[0067] 电磁波输出单元18允许电流在天线11中流动,其用于发射来自天线11的给定单频的载波(的电磁波)。调制单元19根据从选择单元17提供的信号通过电磁波输出单元
18调制作为在天线11中流动的电流的载波。因此,通过根据由数据处理单元15输出到编
码单元16的数据来调制载波获得的电磁波被从天线11发射。
[0068] 负荷调制单元20根据从选择单元17提供的信号改变从外部看作为天线11的线圈时的阻抗。当通过另一设备输出电磁波作为载波在天线11的周围形成RF场(磁场)时,
改变当看作为天线11的线圈时的阻抗,从而也改变天线11周围的RF场。因此,根据从选
择单元17提供的信号调制(负荷调制)作为由另一设备输出的电磁波的载波,并且由数据
处理单元15输出到编码单元16的数据被发送到输出电磁波的另一设备。
[0069] 作为调制单元19和负荷调制单元20中的调制方法,例如,可以应用幅移键控(ASK)。但是,调制单元19和负荷调制单元20中的调制方法不限于ASK,而可应用例相移
键控(PSK)和正交调幅(QAM)等方法。幅度调制度不限于特定的数值,而可以适当地选择,
如8%至30%、50%和100%。
[0070] 控制单元21执行对NFC通信设备1中包括的各块的控制等。即,控制单元21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21A、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21B、未示出的RAM(随
机存取存储器)等。CPU 21A执行存储在EEPROM 21B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对包括在NFC通
信设备1中的各块的 控制并执行其它各种处理。EEPROM 21B存储要被CPU 21A执行的程
序和CPU 21A操作所必需的数据。
[0071] 通过由CPU 21A执行程序来执行的一系列处理可以通过取代CPU 21A而设置的专用硬件来执行。要由CPU 21A执行的程序可以预先被安装在EEPROM 21B中,或者可以临时
或永久地存储(记录)在可移除的记录介质中,例如软盘、CD-ROM(压缩盘只读存储器)、
MO(磁光)盘、DVD(数字万用盘)、磁盘以及被设置作为所谓的封包软件半导体存储器。
此外,程序可以通过近场通信被发送到NFC通信设备1并安装在EEPROM21B中。
[0072] 电源单元22向包括在NFC通信设备1中的各块提供必要的电力。在图4中,因为图变得复杂,所以省略了表示控制单元21控制包括在NFC通信设备1中的各块的线条。此
外,也省略了表示电源单元22向包括在NFC通信设备1中的各块提供电力的线条。电源单
元可以包括电池或者在不包括电池的情况下可以从在天线11中流动的电流获得成为电源
的电力。在后一种情况下,NFC通信设备1只作为被动模式下的目标进操作。
[0073] 在上面的示例中,解码单元14和编码单元16处理曼切斯特码。但是,也可能的是,解码单元14和编码单元16不仅处理曼切斯特码,而且选择例如修正镜(modified mirror)和NRZ(非归零)的多种类型的码中的一种并处理该码。
[0074] [RFCA处理的解释]
[0075] NFC通信设备1-3中的任意都可以是首先输出电磁波以开始通信的发起器。此外,在主动模式下,在设备成为发起器的情况下和在设备成为目标的情况下,NFC通信设备1-3
都自身输出电磁波。
[0076] 因此,当在NFC通信设备1-3彼此关闭的状态下两个或更多个NFC通信设备同时输出电磁波时,冲突发生并难以执行通信。
[0077] 因此,各NFC通信设备1-3检测是否存在来自另一设备的电磁波(的RF场),并且只在不存在电磁波时开始输出电磁波,从而避免冲突。这里,检测是否存在来自另一设备的电磁波并且只在不存在电磁波时开始输出电磁波的处理被称为为了避免冲突的目的的
RFCA(RF冲突避免)。
[0078] RFCA处理具有两个处理:由想要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第一次(图1中的NFC通信设备1-3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执行的初始RFCA处 理,以及由在主动模式下通信期
间在每个开始点开始输出电磁波的NFC通信设备执行的响应RFCA处理。初始RFCA处理和
响应RFCA处理相同点在于:在开始输出电磁波之前检测是否存在来自另一设备的电磁波
并且只在不存在电磁波时开始电磁波的输出。然而,初始RFCA处理与响应RFCA处理的区
别在于从没有检测到存在来自另一设备的电磁波时的时刻直到应该开始电磁波输出时的
时刻的时间。
[0079] [初始RFCA处理的解释]
[0080] 将参照图5来解释初始RFCA处理。
[0081] 图5示出了由初始RFCA处理开始输出的电磁波。在图5中(与后面描述的图6相同),平轴表示时间,垂直轴表示NFC通信设备输出的电磁波的功率(电平)。
[0082] 想要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在任何时候执行来自其它设备的电磁波的检测,当在TIDT+n×TRFW时间内连续没有检测到来自另一设备的电磁波时开始电磁波输出。在
NFCIP-1中,规定发起器输出功率为从1.5A/m至7.5A/m的电磁波。即,必要的是,发起器输出功率至少为1.5A/m或更大的电磁波。
[0083] 在从电磁波输出开始过去时间TIRFG之后,想要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开始数据(包括命令)的发送(发送请求)。
[0084] 这里,时间TIDT+n×TRFW中的TIDT是用于作为发起器开始数据发送/接收的NFC通信设备必须检查没有输出电磁波的最短时间,其称为初始延迟时间。当初始延迟时间的载
波频率由“fc”表示时,例如,将应用高于4096/fc的值。例如,“n”是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3的整数,其通过使用随机数来生成。TRFW称为RF等待时间,例如将应用512/fc。
时间TIRFG称为初始保护(guard)时间,例如将应用大于5ms的值。
[0085] 由随机数生成的“n”应用于不应检测到电磁波的时间TIDT+n×TRFW,从而降低多个NFC通信设备在同一时刻开始输出电磁波的可能性。
[0086] 当NFC通信设备通过初始RFCA处理开始输出电磁波时,NGC通信设备成为发起器。然后,当主动模式被设置为通信模式时,已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在完成设备的数据
发送之后停止输出电磁波。另一方面,当被动模式被设为通信模式时,已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连续输出由初始RFCA处理开始的电磁波直到与目标的通信完全完成。
[0087] [响应RFCA处理的解释]
[0088] 接着,将参照图6解释响应RFCA处理。
[0089] 图6示出了由响应RFCA处理开始输出的电磁波。
[0090] 在主动模式下想要输出电磁波的NFC通信设备执行对来自其它设备的电磁波的检测,当在时间TADT+n×TRFW内连续没有检测到来自另一设备的电磁波时开始输出电磁波,然后在从输出开始已过去时间TARFG之后,开始数据的发送(发送请求)。
[0091] 这里,时间TADT+n×TRFW中的“n”和“TRFW”与图5的初始RFCA处理的情况下相同。时间TADT+n×TRFW中的“TADT”称为主动延迟时间,例如,将应用大于或等于768/fc且小于或等于2559/fc的值。时间TARFG称为主动保护时间,例如,将应用大于1024/fc的值。
[0092] 从图5和图6中明显的是,为了通过初始RFCA处理开始输出电磁波,至少在初始延迟时间TIDT中不应存在电磁波。为了通过响应RFCA处理开始输出电磁波,至少在主动延
迟时间TADT中不应存在电磁波。
[0093] 初始延迟时间TIDT是大于4096/fc的值,而主动延迟时间TADT是大于或等于768/fc且小于或等于2559/fc的值,因此,当NFC通信设备想要成为发起器时,电磁波不存在的
状态必须比在主动模式下通信期间输出电磁波的情况持续更长的时间。换言之,当NFC通
信设备在主动模式下通信期间输出电磁波时,与设备想要成为发起器的情况相比,在电磁
波不存在的状态之后,设备必须没有长中止地输出电磁波。
[0094] 也就是说,当NFC通信设备在主动模式下进行通信时,一个NFC通信设备自身输出电磁波以发送数据,之后,停止输出电磁波。接着,另一个NFC通信设备开始输出电磁波以发送数据。因此,在主动模式的通信中,存在NFC通信设备都停止输出电磁波的时段。因此,当NFC通信设备想要成为发起器时,必要的是,为了检查在该NFC通信设备周围没有执行主
动模式通信,在足够的时间段内,该NFC通信设备检查另一设备没有在该想要成为发起器
的NFC通信设备周围输出电磁波。
[0095] 在主动模式下,发起器输出电磁波,从而向目标发送数据,如上所述。然后,在发起器停止输出电磁波之后,目标开始输出电磁波,从而向发起器发送数据。此后,在目标停止输出电磁波之后,发起器开始输出电磁波,从而向目标发送数据,此后,以相同的方式在发起器和目标之间交换数据。
[0096] 因此,在执行主动模式的通信的发起器和目标附近存在想要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的情况下,当从执行主动模式通信的发起器和目标之一停止输出电磁波的时刻直到
另一个开始输出电磁波的时刻的时段长时,在该时段内不存在电磁波,因此,想要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通过初始RFCA处理开始输出电磁波。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执行的主动模
式通信被中断。
[0097] 因此,在主动模式通信期间执行的响应RFCA处理中,规定在不存在电磁波的状态之后设备必须没有长中止地输出电磁波。
[0098] [在开始通信时目标的识别]
[0099] 如在图5中所解释,想要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通过初始RFCA处理开始输出电磁波,此后,执行数据发送。想要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通过开始输出电磁波而成为发起器,而存在于靠近发起器的位置的NFC通信设备将成为目标。
[0100] 这里,为了在发起器和目标之间交换数据,必要的是,指定与其进行通信的目标。因此,在通过初始RFCA处理开始输出电磁波之后,发起器请求由例如随机数确定的
NFCID(NFC标识)作为相对存在于靠近发起器的位置的一个或多个目标指定每个目标的信
息。然后,存在于靠近发起器的位置的目标响应于发起器的请求向发起器发送指定设备自
身的NFCID。
[0101] 发起器如上所述通过从目标发送的NFCID指定目标,在发起器和指明的目标之间执行数据交换。
[0102] 在主动模式下,发起器发送后面描述的带有指定设备自身的NFCID的命令(请求)ATR_REQ。相对于带有指定设备自身的NFCID的命令ATR_REQ,一个目标以后面描述的响应
ATR_RES对ATR_REQ作出响应(执行发送)。因此,发起器和目标相互识别并指定彼此。
[0103] 另一方面,在被动模式下,发起器通过执行称为SDD(单设备检测)处理的处理来指定存在于发起器附近(靠近发起器的位置)的目标。
[0104] 在SDD处理中,发起器请求目标的NFCID,并通过发送称为轮询(polling)请求的帧来作出请求。当目标接收到轮询请求帧时,目标通过例如随机数来确定设备自身的
NFCID,并发送称为轮询响应帧的帧,NFCID布置在轮询响应帧中。发起器通过接收从目标
发送的轮询响应帧来识别目标的NFCID。
[0105] 由于被动模式中目标通过负荷调制发送数据,所以目标不执行RFCA处理。因此,在发起器在SDD处理中相对于发起器附近的目标请求NFCID的情况下,当在发起器附近存
在多个目标时,有时同时从多个目标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发送NFCID。在这种情况下,从两个或更多个目标发送的NFCID冲突,并且发起器难以识别已冲突的NFCID。
[0106] 因此,例如,通过使用用于尽可能避免NFCID冲突的时隙的方法来执行SDD处理。使用时隙的方法是这样的方法:其中已经接收到发送的轮询命令的目标通过由设备自身生
成的随机数来确定发送重放命令的时刻,并根据该时刻发送存储有NFCID的重放命令。
[0107] 如上所述,NFC通信设备可以以IC卡或读取器/写入器所应用的传输速率相对于包括在ISO/IEC 14443和ISO/IEC 15693的IC卡系统中的IC卡或读取器/写入器执行数
据交换。在目标是例如ISO/IEC 14443和ISO/IEC15693的IC卡系统中的IC卡的情况下,
例如以下面的方式执行SDD处理。
[0108] 发起器通过初始RFCA处理来开始输出电磁波,作为目标的IC卡从电磁波中获得电力以开始处理。即,在这种情况下,目标是所存在的IC卡系统的IC卡,因而通过由发起
器输出的电磁波来生成用于操作的电力。
[0109] 目标在例如从目标获得电力的时刻起最多两秒内准备接收轮询请求帧并变成操作状态,等待将从发起器发送的轮询请求帧。
[0110] 另一方面,无论目标是否准备好接收轮询请求帧,发起器都可以发送轮询请求帧。
[0111] 当目标从发起器接收到轮询请求帧时,目标在由随机数确定的响应时刻向发起器发送轮询响应帧。当发起器可以从目标正常接收轮询响应帧时,发起器识别目标的NFCID,如上所述。另一方面,当发起器不能从目标正常接收轮询响应帧时,发起器可以再次发送轮询请求帧。
[0112] [ISO/IEC 18092中规定的命令集]
[0113] 在NFC通信设备中,发起器向目标发送命令,并且目标相对于来自发起器的命令发送响应(作出响应),从而执行通信。
[0114] 因此,下面将解释ISO/IEC 18092中规定的命令集。
[0115] 图7是ISO/IEC 18092中规定的命令集,示出了从发起器向目标发送的请求命令以及从目标向发起器发送的响应命令。
[0116] 在图7中,在下划线(_)后写有字符“REQ”的命令表示请求,在下划线(_)后写有字符“RES”的命令表示响应。在ISO/ICE 18092中,准备了六类请求ATR_REQ、WUP_REQ、PSL_REQ、DEP_REQ、DSL_REQ和RLS_REQ。另外,以与请求相同的方式,相对于请求准备了六类响应ATR_RES、WUP_RES、PSL_RES、DEP_RES、DSL_RES和RLS_RES。如上所述,发起器向目标发送请求,目标向发起器发送与请求对应的响应。因此,请求由发起器发送,响应由目标发送。
[0117] 请求和响应中的每个由2字节指令字节表示,所述2字节指令字节包括1字节CMD0字段和1字节CMD1字段。即,指令字节中的CMD0字段存储用于标识请求或响应的值。
具体地,当命令是请求时,在CMD0字段中存储“D4”,而当命令是响应时,在CMD0字段中存储“D5”。
[0118] 指令字节中的CMD1字段存储用于标识各请求和响应的值。具体地,ATR_REQ、ATR_RES、WUP_REQ、WUP_RES、PSL_REQ、PSL_RES、DEP_REQ、DEP_RES、DSL_REQ、DSL_RES、RLS_REQ和RLS_RES的CMD1字段分别存储值“00”、“01”、“02”、“03”、“04”、“05”、“06”、“07”、“08”、“09”、“0A”和“0B”。
[0119] 当发起器将设备自身的属性信息(说明)通知目标并请求目标的属性信息时,向目标发送命令ATR_REQ。作为发起器或目标的属性信息,有发起器或目标可以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的传输速率等。在命令ATR_REQ中,除了发起器的属性信息之外,还布置了指定发起器的NFCID等。目标接收到ATR_REQ,从而识别发起器的属性信息和NFCID。
[0120] 当目标接收到命令ATR_REQ时,命令ATR_RES被发送到发起器,作为相对于命令ATR_REQ的响应。在命令ATR_RES中,布置有目标的属性信息和NFCID等。
[0121] 作为布置在命令ATR_REQ或命令ATR_RES中的属性信息的传输速率信息可以包括可以由发起器和目标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的所有传输速率。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作为只作出
一次响应的命令ATR_REQ和命令ATR_RES之间的相互作用,发起器可以识别目标可以执行
发送/接收的传输速率,目标也可以识别发起器可以执行发送/接收的传输速率。
[0122] 当发起器选择与其执行通信的目标时,发送命令WUP_REQ。即,如下面所述,通过从发起器向目标发送命令DSL_REQ,可以使得目标处于取消选择状态(禁止对发起器进行数据传输(响应)的状态)。当释放取消选择 状态以使得目标能够向发起器发送数据时,发
送命令WUP_REQ。在命令WUP_REQ中,布置有其取消选择状态被释放的目标的NFCID。由布
置在命令WUP_REQ中的NFCID在已经接收到命令WUP_REQ的目标中指定的目标释放取消选
择状态。
[0123] 当由布置在命令WUP_REQ中的NFCID在已经接收到命令WUP_REQ的目标中指定的目标释放取消选择状态时,发送命令WUP_RES作为相对于命令WUP_REQ的响应。
[0124] 只有当发起器处于主动模式下时,才发送命令WUP_REQ,只有当目标处于主动模式下时,才发送命令WUP_RES。
[0125] 当发起器改变(设置)关于与目标通信的通信参数时,发送命令PSL_REQ。这里,作为通信参数,例如,发起器和目标之间交换数据的传输速率可以被引用。
[0126] 命令PSL_REQ从发起器发送到目标。在命令PSL_REQ中,布置改变的通信参数的值。目标接收命令PSL_REQ并根据布置于其中的通信参数的值改变通信参数。目标还发送
命令PSL_RES,作为相对于命令PSL_REQ的响应。
[0127] 当发起器发送和接收(在发起器和目标之间数据交换)数据(所谓的实数据)时,发送命令DEP_REQ,并且要被发送给目标的数据布置在其中。作为相对于命令DEP_REQ的响
应,目标发送命令DEP_RES,要被发送给发起器的数据布置在其中。因此,通过命令DEP_REQ将数据从发起器发送到目标,通过作为相对于命令DEP_REQ的响应的命令DEP_RES将数据
从目标发送到发起器。
[0128] 当发起器使得目标处于取消选择状态时,发送命令DSL_REQ。已经接收到命令DSL_REQ的目标发送命令DSL_RES作为相对于命令DSL_REQ的响应,并变成取消选择状态,
此后,目标不响应(不作出响应)除命令WUP_REQ之外的命令。
[0129] 当发起器完全完成与目标的通信时,发送命令RLS_REQ。已接收到命令RLS_REQ的目标发送命令RLS_RES作为相对于命令RLS_REQ的响应,并完全完成与发起器的通信。
[0130] 这里,命令DLS_REQ和RLS_REQ的共同点在于:目标从相对于发起器的通信目标中释放。然而,由命令DLS_REQ释放的目标通过命令WUP_REQ变为可再次与发起器通信的状
态,但是,由命令RLS_REQ释放 的目标不变成可与发起器通信的状态,除非发起器再次从
初始RFCA处理开始处理。在这点上,命令DSL_REQ不同于命令RLS_REQ。
[0131] 在下面的解释中,为了易于在来自发起器的命令和作为响应从目标返回的命令之间进行区分,例如,作为相对于命令ATR_REQ的响应的命令ATR_RES被称为响应ATR_RES。
对于由目标发送的其它命令也如此。
[0132] NFC通信设备(各NFC通信设备1-3)可以执行与作为ISO/IEC 18092的NFCIP-1相符合的通信,也可以以省电模式执行通信,作为如后面描述的扩展功能。
[0133] 首先,将参照图8至图10解释作为基本处理的与NFCIP-1相符的通信处理。
[0134] [符合ISO/IEC 18092的通信处理]
[0135] 图8是解释符合NFCIP-1的通信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0136] 首先,在步骤S1中,将要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执行初始RFCA处理。在步骤S2中,将要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确定步骤S1中的初始RFCA处理是否已检测到RF
场。当在步骤S2中确定已检测到RF场时,处理返回步骤S1,此后重复相同的处理。即,将
要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在检测RF场期间不形成RF场,以便不妨碍形成RF场的另一
NFC通信设备的通信。
[0137]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中确定还没检测到RF场时,NFC通信设备选择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中的任意通信模式,成为发起器,然后执行传输速率等的选择。
[0138] 即,在NFCIP-1中,可以从多个传输速率例如106kbps、212kbps和424kbps中选择实际通信所使用的传输速率。在步骤S3中,已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执行传输速率的
选择。
[0139] 具体地,当在被动模式下执行通信时,处理从步骤S2进行到包括步骤S3-1和步骤S3-2的步骤S3中的步骤S3-1。然后,NFC通信设备成为发起器,将通信模式改变为被动模
式,并选择传输速率。此外,在步骤S3-1中,已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执行给定的初始处理和SDD处理。此后,处理进行到包括步骤S4-1和步骤S4-2的步骤S4中的步骤S4-1。
[0140] 在步骤S4-1中,NFC通信设备在被动模式下激活(开始),在被动模式 下与目标交换命令ATR_REQ和响应ATR_RES。
[0141] 另一方面,当在主动模式下执行通信时,处理从步骤S2进行到包括步骤S3-1和步骤S3-2的步骤S3中的步骤S3-2。然后,NFC通信设备成为发起器,将通信模式改变为主动
模式,并选择传输速率。此后,处理进行到包括步骤S4-1和步骤S4-2的步骤S4中的步骤
S4-2。
[0142] 在步骤S4-2中,NFC通信设备在主动模式下激活,与目标交换命令ATR_REQ和响应ATR_RES。
[0143] 在步骤S4-1或步骤S4-2之后,在步骤S5中,当有必要从当前通信参数改变通信所必需的通信参数(例如,传输速率等)时,NFC通信设备选择通信参数。然后,NFC通信设
备与目标交换其中布置所选择的通信参数等的命令PSL_REQ和响应PSL_RES,以改变通信
参数。
[0144] 在步骤S6中,NFC通信设备与目标根据在步骤S5中选择的通信参数交换命令DEP_REQ和响应DEP_RES,通过数据交换协议执行数据交换(通信)。
[0145] 在步骤S7中,NFC通信设备与目标交换命令DSL_REQ和响应DSL_RES、或者命令RSL_REQ和响应RSL_RES,并且设备被取消激活以结束业务。
[0146] 例如,缺省地,NFC通信设备可以被设置成目标。通过缺省设置成目标的NFC通信设备不形成RF场,并处于待机状态直到从发起器发送命令(直到发起器形成RF场)。
[0147] 例如,根据应用程序的请求,NFC通信设备可以是发起器。此外,在应用程序中,例如,可以选择(确定)通信模式为主动模式或被动模式以及传输速率。
[0148] 当外部没有形成RF场时,已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形成RF场,并且通过由发起器形成的RF场激活目标。
[0149] 此后,发起器以所选择的通信模式和传输速率发送命令,并且目标以与发起器相同的通信模式和相同的传输速率返回(发送)响应命令。
[0150] [被动模式中详细的通信处理]
[0151] 接着,将参照图9的流程图解释当以被动模式执行数据交换时NFC通信设备中执行的处理。
[0152] 首先,在步骤S11中发起器执行初始RFCA处理,然后进行到步骤S12 并将通信模式设为被动模式。在步骤S13中,发起器执行初始处理和SDD处理并选择传输速率。
[0153] 步骤S11中的处理对应于图8中的步骤S1和步骤S2中的处理,并且步骤S12和步骤S13中的处理对应于图8中的步骤S3(S3-1)中的处理。
[0154] 之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14,这里发起器确定发起器是否向目标请求属性信息。这里,属性信息是规定NFC通信设备的通信能力的信息,并且例如,可以由NFC通信设备应用的传输速率以及可以引用的类似物的信息。
[0155] 在步骤S14中,当确定不向步骤S14中的目标请求属性信息时,在步骤S15中发起器根据唯一的协议与目标执行通信。在步骤S15之后,处理返回步骤S14,此后重复相同的
处理。
[0156] 另一方面,当确定向目标请求属性信息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6,并且发起器发送命令ATR_REQ,从而向目标请求属性信息。于是,发起器等待从目标发送的相对于命令ATR_REQ的响应ATR_RES,在步骤S17中接收响应ATR_RES。
[0157] 步骤S16和步骤S17中的处理对应于图8中的步骤S4(步骤S4-1)中的处理。
[0158] 在步骤S18中,发起器基于在步骤S17中从目标接收到的响应ATR_RES确定通信参数例如传输速率是否可以被改变。当在步骤S18中确定难以改变传输参数时,处理跳过
步骤S19至步骤S21并且进行到步骤S22。
[0159]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8中确定传输速率可以被改变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9,这里发起器发送命令PSL_REQ,从而向目标请求改变传输速率。然后,发起器等待从目标发送的相对于命令PSL_REQ的响应PSL_RES,在步骤S20中接收响应PSL_RES。在步骤S21中,
发起器根据在步骤S20中接收到的响应PSL_RES来改变通信参数,例如传输速率。
[0160] 步骤S18至步骤S21中的处理对应于图8中的步骤S5中的处理。
[0161] 在步骤S22中,发起器根据数据交换协议与目标执行数据交换。即,执行命令DEP_REQ和响应DEP_RES的交换。步骤S22中的处理对应于图8中的步骤S6中的处理。
[0162] 在步骤S22中执行数据交换之后,发起器根据需要进行到步骤S23或步骤S25。
[0163] 即,当发起器允许目标处于取消选择状态时,处理从步骤S22进行到步 骤S23,这里发起器发送命令DSL_REQ。然后,发起器等待从目标发送的相对于命令DSL_REQ的响应DSL_RES,在步骤S24中接收响应DSL_RES。在步骤S24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4,并且此
后重复相同的处理。
[0164] 另一方面,当发起器完全完成与目标的通信时,处理从步骤S22进行到步骤S25,并且发起器发送命令RLS_REQ。然后,发起器等待从目标发送的相对于命令RLS_REQ的响应
RLS_RES,在步骤S26中接收响应RLS_RES。在步骤S26中,处理返回步骤S11,并且此后重
复相同的处理。
[0165] 步骤S23和步骤S24中的处理或者步骤S25和步骤S26中的处理对应于图8中的步骤S7中的处理。
[0166] [主动模式中的详细描述]
[0167] 接着,将参照图10中的流程图解释当在主动模式下执行数据交换时在NFC通信设备中执行的处理。
[0168] 首先,在步骤S31中,发起器执行初始RFCA处理并进行到步骤S32,这里发起器将通信模式设为主动模式并选择传输速率。
[0169] 步骤S31中的处理对应于图8中的步骤S1和步骤S2中的处理,并且步骤S32中的处理对应于步骤S3(S3-2)中的处理。
[0170] 此后,在步骤S33至步骤S39中,分别执行与图9中的步骤S16至步骤S22相同的处理。
[0171] 即,在步骤S33中,发起器发送命令ATR_REQ,从而向目标请求属性信息。然后,发起器等待从目标发送的相对于命令ATR_REQ的响应ATR_RES,在步骤S34中接收响应ATR_RES。
[0172] 在步骤S35中,发起器基于在步骤S34中从目标接收到的响应ATR_RES,确定发起器是否可以改变通信参数,例如传输速率。当在步骤S35中确定难以改变通信参数时,处理跳过步骤S36至步骤S38并且进行到步骤S39。
[0173] 另一方面,在步骤S35中,当确定可以改变通信参数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36,这里发起器发送命令PSL_REQ,从而向目标请求改变(设置)通信参数。然后,发起器等待从目标发送的相对于命令PSL_REQ的响应PSL_RES,在步骤S37中接收响应PSL_RES。在步骤
S38中,发起器根据在步骤S37中接收到的响应PSL_RES来改变通信参数,例如传输速率。
[0174] 在步骤S39中,发起器根据数据交换协议执行与目标的数据交换。即, 执行命令DEP_REQ和响应DEP_RES的交换。
[0175] 步骤S33和步骤S34中的处理对应于图8中的步骤S4(S4-2)中的处理,并且步骤S35至步骤S38中的处理对应于图8中的处理S5。步骤S39中的处理对应于图8中的步骤
S6中的处理。
[0176] 在步骤S39中执行数据交换之后,处理根据需要进行到步骤S40或步骤S44。
[0177] 即,当发起器允许现在与其执行通信的目标处于取消选择状态并允许已处于取消选择状态的任何目标被唤醒时,处理从步骤S39进行到步骤S40。在步骤S40中,发起器向
将处于取消选择状态的目标发送命令DSL_REQ。然后,发起器等待从目标发送的相对于命令DSL_REQ的响应DSL_RES,在步骤S41中接收响应DSL_RES。已发送响应DSL_RES的目标变
为取消选择状态。
[0178] 此后,处理从步骤S41进行到步骤S42,并且发起器向将要被唤醒的目标发送命令WUP_REQ。然后,发起器等待从目标发送的相对于命令WUP_REQ的响应WUP_RES,在步骤S43
中接收响应WUP_RES。已发送响应WUP_RES的目标醒来,并且此后这个被唤醒的目标将成为
步骤S35之后由发起器执行的处理目标。
[0179] 另一方面,当发起器完全完成与目标的通信时,处理从步骤S39进行到步骤S44。在步骤S44中,发起器发送命令RLS_REQ。然后,发起器等待从目标发送的相对于命令RLS_
REQ的响应RLS_RES,在步骤S45中接收响应RLS_RES。在步骤S45之后,处理返回步骤S31,
并且此后重复相同的处理。
[0180] 步骤S40至S43中的处理或者步骤S44和步骤S45中的处理对应于图8中的步骤S7中的处理。
[0181] 如上已经参照图8至图10解释了符合NFCIP-1的通信处理。
[0182] [省电模式下通信功能的解释]
[0183] 接着,将参照图11和图12解释作为扩展功能的可以由图1中的通信系统的NFC通信设备执行的省电模式下的通信。将假定NFC通信设备在被动模式下执行通信来进行下
面的解释。将关于与被动模式下的通信的解释中的不同点来并行解释主动模式下的通信。
[0184] NFC通信设备具有图11中所示的低RF输出通信功能和图12中所示的间歇RF输出通信功能,作为省电模式下的通信功能。
[0185] 低RF输出通信功能是在使得发起器输出的电磁波的功率(磁场强度:单位A/m)低于NFCIP-1规定的值的状态下执行通信的功能,如图11所示。
[0186] 如参照图5所解释的,在NFCIP-1中规定发起器输出功率从1.5A/m至7.5A/m的电磁波。
[0187] 另一方面,具有低RF输出通信功能的NFC通信设备可以在电磁波的功率至少为0.3A/m时执行通信。即,在低RF输出通信功能中,发起器可以输出功率从0.3A/m至7.5A/
m的电磁波。
[0188] 因此,在使得电磁波的功率低于NFCIP-1规定的值的状态下可以执行通信,因此,有可能降低连续输出电磁波的发起器的功耗。
[0189] 接着,将解释间歇RF输出功能。
[0190] 间歇RF输出功能是在如下状态下执行通信的功能:其中在发起器输出固定时段的电磁波之后设置其间停止电磁波输出的固定时段并且重复电磁波输出的开启(ON)和关
闭(OFF)。即,在时间TIDT+n×TRFW过去之后,从电磁波的输出开始的固定时段内(由图12
中的“开启时间段”所示的RF输出开启时段),发起器输出给定功率的电磁波。RF输出开
启时段是通过将完成数据(包括命令)的传输(发送请求)的时间段加上给定的时间余量
而设定的时间段。此后,在固定的时段内(由图12中的“关闭时间段”所示的RF输出关闭
时段),发起器停止输出电磁波。此后,发起器在RF输出开启时段和RF输出关闭时段重复
电磁波输出的开启和关闭。
[0191] 与符合NFCIP-1的通信相比,因为如参照图12明显的是存在可以停止电磁波输出的时段,所以降代发起器的功耗是可能的。
[0192] 优选的是,NFC通信设备具有低RF输出通信功能和间歇RF输出通信功能中的任一种,或者也优选的是,NFC通信设备既具有低RF输出通信功能又具有间歇RF输出通信功
能。当低RF输出通信功能和间歇RF输出通信功能都被执行时,例如,在时间TIDT+n×TRFW过去之后,想要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输出功率为0.3A/m的电磁波。然后,在从电磁波
输出开始过去RF输出开启时段之后,在RF输出关闭时段中,想要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
备停止输出电磁波。此后,想要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开始输出功率为0.3A/m的电磁
波。
[0193] 下面,将解释除NFCIP-1规定的命令或参数之外包括在用于在上述省电模式下执行通信处理的NFC通信设备中的命令或参数。
[0194] [扩展命令集的解释]
[0195] 图13示出了包括在NFC通信设备中的除图7中示出的命令集之外的命令集。
[0196] 即,除了图7中示出的命令集之外,具有省电模式的NFC通信设备可以交换命令PSL2_REQ和与命令PSL2_REQ相对应的响应命令PSL2_RES。
[0197] 命令PSL2_REQ在CMD0字段中存储“D4”并在CMD1字段中存储“0C”,从而被识别。响应PSL2_RES在CMD0字段中存储“D5”并在CMD1字段中存储“0D”,从而被识别。
[0198] 当发起器改变(设置)关于与目标通信的扩展通信参数(扩展通信参数)时,从发起器向目标发送命令PSL2_REQ。在命令PSL2_REQ中,布置改变的扩展通信参数的值。目
标接收到命令PSL2_REQ并根据布置在其中的扩展通信参数的值改变通信参数。此外,目标
发送命令PSL2_RES,作为相对于命令PSL2_REQ的响应。
[0199] 接着,将解释用于在省电模式下执行通信处理的各命令的详细内容。
[0200] [对命令ATR_REQ的解释]
[0201] 图14示出了命令ATR_REQ的结构。
[0202] 命令ATR_REQ从头开始(从图中的左侧开始)包括CMD0字段、CMD1字段和字节0至字节n+14字段(“n”是“0”或以上的整数)。
[0203] 在CMD0字段和CMD1字段中,如上所述存储表示命令是命令ATR_REQ的值“D4”和“00”。
[0204] 在字节0至字节9字段中,存储指定发送命令ATR_REQ的NFC通信设备的NFCID,即指定发起器的NFCID。
[0205] 在字节10字段中,设置DIDi,DIDi是发送命令ATR_REQ的发起器的设备ID。因此,在下面的描述中,字节10字段被称为DIDi字段。
[0206] 在字节11字段中,设置当发送命令ATR_REQ的发起器发送数据时所使用的比特率(传输速率)BSi。
[0207] 在字节12字段中,设置当发送命令ATR_REQ的发起器接收数据时所使用的比特率(传输速率)BRi。
[0208] 在字节13字段中,设置关于发送命令ATR_REQ的发起器的可选参数PPi。在下面的描述中,字节13字段也被称为PPi字段。后面将参照图15描述PPi字段的细节。
[0209] 字节14至字节14+n的各字段是其中设置由设计者等指定的各种信息的字段,其是备选用。值“n”可以由设计者等改变,其是“0”或以上的整数。值“n”设置在PPi字段中,如后面所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各n个Gi字段按照排列的次序(按照图14中从左开始
的次序)被称为Gi[0]至Gi[n]字段。
[0210] [PPi字段的细节]
[0211] 图15示出了PPi字段的结构。
[0212] 如图15所示,PPi字段包括位“0”至位“7”。
[0213] 除了位7可以取“0”之外的值“1”以外,PPi字段与NFCIP-1相同。换言之,当位7为“0”时,PPi字段是NFCIP-1所规定的PPi字段本身。
[0214] 在NFCIP-1中,规定位7取“0”,然而,扩展图1中的通信系统使得位7可以为“1”。当位7为“1”时,表示发起器具有在省电模式下的通信功能。
[0215] 在位6、位3和位2中设置“0”。
[0216] 在位4和位5中,设置用于指定数据有效长度的信息LRi,即上面参照图14描述的值“n”。
[0217] 在位1中,设置表示Gi[0]至Gi[n]字段是否被布置(是否存在)的信息Gi。由于信息Gi将为“0”或“1”,所以例如“0”表示字段没有被布置(不存在),而“1”表示字段被布置(存在)。
[0218] 在位“0”中,设置表示NAD(节点地址)是否被使用(“0”或“1”)的信息。NAD代表在上面图14的字节10字段,即DIDi字段中设置的发送命令ATR_REQ的发起器中的设
备ID的子地址。在NFCIP-1中规定一个设备ID可以具有16个子地址。
[0219] 在位“0”中,例如,当“0”表示NAD没被使用而“1”表示NAD被使用时,在位“0”中设置“0”的事实意味着发送命令ATR_REQ的发起器没有使用子地址。另一方面,在位“0”中设置“1”的事实意味着发送命令ATR_REQ的发起器使用了子地址。
[0220] 如上所述,包括在命令ATR_REQ的PPi字段中的值被扩展了,在省电模式下存在的通信功能可以从发起器向目标传送。
[0221] [对命令ATR_RES的解释]
[0222] 图16示出了命令ATR_RES的结构。
[0223] 如图16所示,从头开始(从图中左侧开始)命令ATR_RES包括CMD0 字段、CMD1字段和字节0至字节n+15字段(“n”是“0”或以上的整数)。
[0224] 在CMD0字段和CMD1字段中,如上所述存储表示命令是命令ATR_RES的值“D5”和“01”。
[0225] 在字节0至字节12字段中,设置与命令ATR_REQ的字节0至字节12相同的数据。
[0226] 即,在字节0至字节9字段中,存储指定发送命令ATR_RES的NFC通信设备的NFCID,即指定目标的NFCID。
[0227] 在字节10字段中,设置作为发送命令ATRP_ES的目标的设备ID的DIDi。因此,在下面的描述中,字节10字段被称为DIDi字段。
[0228] 在字节11字段中,设置当发送命令ATR_RES的目标发送数据时使用的比特率(传输速率)BSt。
[0229] 在字节12字段中,设置当发送命令ATR_RES的目标接收数据时使用的比特率(传输速率)BRt。
[0230] 在字节13字段中,设置目标的超时值“T0”。
[0231] 字节14字段与命令ATR_REQ的字节13字段相同。即,在字节14字段中设置关于发送命令ATR_RES的目标的可选参数PPt。在下面的描述中,命令ATR_RES的字节14字段
也被称为PPt字段。后面将参照图17描述PPt字段的细节。
[0232] 字节15至字节15+n字段分别与命令ATR_REQ的字节14至字节14+n字段相同。即,字节15至字节15+n字段是其中设置由设计者等指定的各种信息的字段,其备选用。设
计者等可以改变值“n”,其是“0”或以上的整数。在PPt字段中设置值“n”,如后面所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各n个Gt字段按照排列的次序(按照图16中从左开始的次序)被称为
Gt[0]至Gt[n]字段。
[0233] [PPt字段的细节]
[0234] 图17示出了PPt字段的结构。
[0235] 如图17所示,PPt字段被构造成命令ATR_REQ的PPi字段。
[0236] 即,除了位7可以取“0”之外的值“1”以外,PPt字段与NFCIP-1相同。换言之,当位7为“0”时,PPt字段是NFCIP-1规定的PPt字段本身。
[0237] 在NFCIP-1中规定位7被设为“0”,然而图1中的通信系统被扩展使得位7可以为“1”。当位7为“1”时,表示目标具有在省电模式下的通信功能。
[0238] 在位6、位3和位2中设置“0”。
[0239] 在位4和位5中,设置用于指定数据有效长度的信息LRt,即上面参照图16描述的值“n”。
[0240] 在位1中,设置表示Gt[0]至Gt[n]字段是否被布置(是否存在)的信息Gt。由于信息Gt将为“0”或“1”,所以例如“0”表示字段没有被布置(不存在),“1”表示字段被布置(存在)。
[0241] 在位“0”中,设置表示NAD(节点地址)是否被使用(“0”或“1”)的信息。NAD表示在上面图16的字节10字段,即DIDi字段中设置的发送命令ATR_RES的目标中的设备
ID的子地址。NFCIP-1中规定一个设备ID可以具有16个子地址。
[0242] 在位“0”中,例如,当“0”表示NAD没有被使用而“1”表示NAD被使用时,在位“0”中设置“0”的事实意味着发送命令ATR_RES的目标没有使用子地址。另一方面,在位“0”中设置“1”的事实意味着发送命令ATR_RES的目标使用了子地址。
[0243] 如上所述,包括在响应ATR_RES中的PPt字段中的值被扩展了,在省电模式下存在的通信功能可以从目标向发起器传送。
[0244] 接着,将解释图13中所示的命令PSL2_REQ和与命令PSL2_REQ相对应的响应PSL2_RES。
[0245] [对命令PSL2_REQ的解释]
[0246] 图18示出了命令PSL2_REQ的结构。
[0247] 命令PSL2_REQ从头开始(从图中左侧开始)包括CMD0字段、CMD1字段以及字节0至字节7字段。
[0248] 在CMD0字段和CMD1字段中,如上所述存储表示命令是命令PSL2_REQ的值“D4”和“0C”。
[0249] 在字节0字段中,如后面参照图19所描述,存储表示字节1字段和字节4至字节7字段有效或无效的FLAG。在下面的描述中,字节0字段也被称为FLAG字段。
[0250] 在字节1字段中,设置发起器生成的电磁波的磁场强度(功率)。在NFCIP-1中,规定发起器输出从1.5至7.5A/m范围内的电磁波,其中1.5A/m是下限值(Hmin)而7.5A/
m是上限值(Hmax)。当在字节1字段中设置“00”时,表示发起器输出在NFCIP-1规定的从
1.5至7.5A/m范围内的电磁波。 另一方面,当在字节1字段中设置“01”时,表示发起器输出从0.3至7.5A/m范围内的电磁波,其中0.3A/m是下限值。
[0251] 换言之,当在字节1字段中设置“00”时,表示发起器在参照图5所示的NFCIP-1标准的范围内执行通信。另一方面,当在字节1字段中设置“01”时,表示发起器可以使用参照图11解释的低RF输出通信功能来执行通信。
[0252]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被动模式下执行通信,所以只有发起器输出设定磁场强度的电磁波,但是当选择主动模式下通信时,从发起器和目标分别输出在字节1字段中设定
的磁场强度范围内的电磁波。
[0253] 字节2和字节3字段保留用于将来使用(RFU:保留用于将来使用),例如在其中设置“0”。
[0254] 在字节4和字节4这两个字段中,通过没有符号的二进制整数值来设置参照图12解释的间歇RF输出通信功能中RF输出开启时段(开启时间段)。字节4和字节5字段中
设置的值的单位例如是毫秒(ms)。
[0255] 在字节6和字节7这两个字段中,通过没有符号的二进制整数值来设置参照图12解释的间歇RF输出通信功能中RF输出关闭时段(关闭时间段)。字节6和字节7字段中
设置的值的单位例如是毫秒(ms)。
[0256] [FLAG字段的细节]
[0257] 图19示出了FLAG字段的结构。
[0258] FLAG字段包括如图19所示的位“0”至位“7”。
[0259] 在位7中,存储表示命令PSL2_REQ中的字节1字段中设置的电磁波的磁场强度有效或无效的标记。例如,当位7是“0”时,表示字节1字段中设置的电磁波的磁场强度无效,而当位7是“1”时,表示字节1字段中设置的电磁波的磁场强度有效。
[0260] 在位6中,存储表示命令PSL2_REQ中的字节4和字节5字段中设置的RF输出开启时段有效或无效的标记。例如,当位6是“0”时,表示RF输出开启时段无效,而当位6是“1”时,表示RF输出开启时段有效。
[0261] 在位5中,存储表示命令PSL2_REQ中的字节6和字节7字段中设置的RF输出关闭时段有效或无效的标记。例如,当位5是“0”时,表示RF输出关闭时段无效,而当位5是“1”时,表示RF输出关闭时段有效。
[0262] 在位4中,存储表示存在向被动模式过渡的标记。例如,当位4是“0”时,表示向被动模式过渡不存在,而当位4是“1”时,表示向被动模式过渡 存在。后面将参照图22和图23描述细节。在省电模式下的通信中,当在被动模式下执行通信时,首先沿着NFCIP-1规定的主动模式的流程执行通信,然后通信模式变为被动模式。因此,位4中的标记“1”表示在被动模式下执行通信,而位4中的标记“0”表示在主动模式下执行通信。
[0263] [对命令PSL2_RES的解释]
[0264] 图20示出了命令PSL2_RES的结构。
[0265] 在CMD0字段和CMD1字段中,如上所述存储表示命令是命令PSL2_RES的值“D5”和“0D”。
[0266] 在字节0字段中,存储表示来自目标的相对于命令PSL2_REQ的回应的消息MSG,如后面参照图21所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字节0字段也被称为MSG字段。
[0267] 字节1至字节7字段保留用于将来使用(RFU:保留用于将来使用)。在字节1至字节7字段中,例如设置“0”。
[0268] [MSG字段的细节]
[0269] 图21示出了MSG字段的结构。
[0270] MSG字段包括如图21所示的位“0”至位7。
[0271] 在位7中,存储表示适当支持使用RF输出通信功能的省电模式的响应消息(标记)。例如,当位7是“0”时,表示设备被设置在以0.3至7.5A/m内的功率操作的状态。当
位7是“1”时,设备不具有以在0.3至7.5A/m内的功率操作的能力。在下面的描述中,MSG
字段中的位7也被称为低RF输出OK位。
[0272] 在位6中,存储表示适当支持使用间歇输出通信功能的省电模式的响应消息(标记)。例如,当位6是“0”时,表示设备被放置成响应于命令PLS2_REQ的字节4至字节7中
设置的RF输出开启时段和RF输出关闭时段中的电磁波的开启/关闭而操作的状态。另一
方面,当位6是“1”时,设备不具有响应于电磁波的开启/关闭而操作的能力。MSG字段中
的位6也被称为间歇输出OK位。
[0273] 在主动模式下,当目标通过将低RF输出位设置为“0”来发送回应时,目标也通过在低RF输出中输出电磁波来发送命令。类似地,当目标通过将间歇输出OK位设为“0”来发送回应时,目标也通过在RF输出开启时段和RF输出关闭时段输出电磁波来发送命令,如
从发起器接收那样。
[0274] 在位5中,存储表示操作状态过渡到被动模式的响应消息。例如,当位5是“1”时,表示由命令PSL2_REQ指定的参数设置已完成并且向被动模式的过渡已完成(被动模式下待机)。另一方面,当位5是“0”时,表示没有执行向被动模式的过渡。此后,MSG字段中的位5也被称为被动OK模式。
[0275] 位4至位“0”保留用于将来使用。
[0276] 在发起器和目标之间交换具有上述参数的命令PSL2_REQ和与命令PSL2_REQ相对应的响应PSL2_RES,以检查省电模式的适当执行。
[0277] [其中省电模式是可能的通信处理]
[0278] 因此,接着,将参照图22和图23解释在以省电模式执行通信的情况下的通信处理。
[0279] 首先,无论最终通信模式是主动模式或被动模式,发起器通过与主动模式的情况下相同的处理来开始通信处理。
[0280] 因此,图22中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5中的处理与图10中的步骤S31至步骤S35中的处理相同。然而,图22中的步骤S103和步骤S104中的命令ATR_REQ和响应ATR_RES
的发送的不同点在于:在PPi字段和PPt字段的位7中除了“0”之外还可以取值“1”。
[0281] 在步骤S105中,当确定基于响应ATR_RES可以改变通信参数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06,发起器确定目标是否具有省电模式下的通信功能。
[0282] 在步骤S106中,当确定目标不具有省电模式下的通信功能时,即当响应ATR_RES的PPt字段中的位7是“0”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07。步骤S107至步骤S109中的处理与
图10中的步骤S36至步骤S38中的处理相同。
[0283] 在执行步骤S107至S109中的处理之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114。结果,当已经执行步骤S107至S109中的处理时,发起器和目标以与参照图10解释的处理相同的方式在符合
NFCIP-1的主动模式下执行通信(数据交换)。
[0284]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6中,当确定目标具有在省电模式下的通信功能时,即当响应ATR_RES的PPt字段中的位7为“1”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10。
[0285] 在步骤S110中,发起器发送命令PSL_REQ和PSL2_RES,从而向目标请求改变通信参数和扩展的通信参数。然后,从目标发送对应于命令PSL_REQ的响应PSL_RES和对应于
命令PSL2_REQ的响应PSL2_RES。在步骤S111中,发起器接收响应PSL_RES和PSL2_RES。
此后,在步骤S112中,发起器根据在步骤S111中接收的响应PSL_RES和PSL2_RES改变通
信 参数和扩展的通信参数。
[0286] 在步骤S113中,发起器确定目标是否已完成向被动模式的过渡。即,在步骤S113中,发起器确定由目标返回的响应PSL2_RES的被动OK位是否是“1”。当确定目标还没有完成向被动模式过渡时,即当被动OK位是“0”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14。
[0287] 在步骤S114中,发起器和目标在与参照图10解释的处理相同的主动模式下执行通信(数据交换)。然而,发起器和目标通过命令PSL2_REQ和PSL2_RES已相互同意在省电
模式下,因此,在步骤S114之后的处理中,它们以省电模式中的主动模式执行通信。
[0288] 即,当发起器从目标接收的MSG字段中的低RF输出OK位是“0”时,执行低RF输出通信。当发起器从目标接收的MSG字段中的间歇输出OK位是“0”时,执行间歇RF输出
通信。此外,当MSG字段中的低RF输出OK位和间歇输出OK位都是“0”时,执行低RF输出
以及间歇RF输出的通信。
[0289] 由于图22中的步骤S115至S120中的处理分别与图10中的步骤S40至S45中的情况相同,所以省略对其的解释。
[0290]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13中确定目标已经完成向被动模式过渡时,即,当被动OK位是“1”时,处理进行到图23中的步骤S121。
[0291] 步骤S121之后的处理与参照图9解释的被动模式下的情况基本相同。即,图23中的步骤S121至S134中的处理分别与步骤S13至S26中的处理相同。然而,发起器和目
标以它们通过命令PSL2_REQ和PSL2_RES的发送/接收已经同意的低RF输出模式或间歇
RF输出模式或者这两种模式执行步骤S121以及后续步骤中的处理。
[0292] 如上所述,NFC通信设备可以以低RF输出(低RF输出模式)的省电模式或者间歇RF输出(间歇RF输出模式)的省电模式执行操作。
[0293] 在低RF输出模式下,被动模式以及主动模式仅是将要输出的电磁波的功率不同。因此,发起器和目标可以以与NFCIP-1的情况下相同的方式执行通信。
[0294] 在间歇RF输出模式下,只有发起器输出载波(的电磁波),而目标对由发起器输出的载波执行负荷调制,从而以被动模式发送数据。因此,在发起器输出载波时,目标在间歇RF输出模式下可以执行负荷调制(发送数据),因此,在间歇RF输出模式下也可以正常执
行通信。由于通过交换命令 PSL2_REQ和PLS2_RES目标可以识别发起器在哪个时段停止载
波的输出,所以例如目标可以在那个时段停止检测电磁波的处理。
[0295] 另一方面,在主动模式中,发起器和目标都自己输出载波,以发送数据,并在数据传输之后停止输出载波。因此,在如参照图6所解释的主动模式下通信期间存在发起器和目标都停止输出载波的状态。因此,主动模式下的通信像是被想要成为通过初始RFCA开始
输出载波的发起器的另一NFC通信设备中断,但是对这一事件,将作出下面的行为。
[0296] 如上所述,规定想要成为发起器的另一NFC通信设备检查至少在初始延迟时间TIDT没有输出电磁波,作为初始RFCA处理。相反,在没有输出电磁波的时间段在初始延迟时间TIDT内的情况下,将成为发起器的另一NFC通信设备不输出电磁波。因此,在间歇输出关闭模式的主动模式中,当RF输出关闭时段在初始延迟时间TIDT内即在4094/fc内时,确实
地避免主动模式下通信中断是可能的。
[0297] 然而,当RF输出关闭时段限于初始延迟时间TIDT内时,功耗的降低也受到限制。
[0298] 因此,将解释允许RF输出时段比初始延迟时间TIDT长的情况。当允许RF输出时段比初始延迟时间TIDT长时,想要成为发起器的另一NFC通信设备可以输出电磁波。
[0299] 然而,在通信(业务(transaction))开始时,如上所述交换命令ATR_REQ、ATR_RES、PSL2P_EQ和PSL2_RES,并且当设备在间歇RF输出模式下操作时,命令ATR_REQ的PPt
字段中的位7是“1”。即,NFC通信设备(发起器和目标)可以识别在其中命令ATR_REQ的
PPt字段中的位7是“1”的状态下开始的通信是间歇RF输出模式的通信。因此,在允许PPt
字段中的位7成为“1”之后,直到下次PPt字段中的位7被允许为“0”(直到间歇RF输出
模式被释放)的通信中,已开始通信的NFC通信设备可以避免对来自想要成为发起器的另
一NFC通信设备的电磁波输出的响应。因此,即使当RF输出关闭时段比初始延迟时间TIDT
长,也可能确定地避免主动模式下通信的中断。由应用程序确定是否允许PPi字段和PPt
字段中的位7为“1”,应用程序可以由CPU 21(图4)执行或者由结合在NFC通信设备中的
设备执行。
[0300] 因此,即使当RF输出关闭时段比初始延迟时间TIDT长时,主动模式下的通信也不会被中断。即,在发起器和目标之间可以可选地确定RF输出关 闭时段和RF输出开启时段。
[0301] 注意,在一系列通信交换(业务)已完成后将要成为发起器的NFC通信设备再次执行初始RFCA处理的情况下,初始延迟时间TIDT可以将先前业务中最后的RF输出关闭时
段计算作为初始延迟时间TIDT的一部分。
[0302] 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上面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可执行各种修改
[0303] 例如,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在处理流程中首先以NFCIP-1的主动模式开始处理,并且无论目标通信模式是主动模式或被动模式,当同意向被动模式过渡时,通信模式变为被动模式。处理流程中的优点在于:不必改变被动模式的处理流程。因此,当对于被动模式中的通信处理的兼容性没有给予优先权时,优选的是,执行与图9中所示的处理相同的处理
流程,并且除了步骤S19和S20中的命令PSL_REQ和PSL_RES之外,执行命令PSL2_REQ和
PSL2_RES,从而执行省电模式。
[0304] 由于在上面的实施例中,目标可以以省电模式操作是不清楚的,直到接收到响应PSL2_RES,所以执行符合NFCIP-1的通信,即输出1.5A/m或更高的电磁波。然而,例如当假定根据通信目的只与以省电模式操作的目标执行通信时,换言之,当可能不与不以省电模
式操作的目标执行通信时,从开始(从步骤S101中的处理)就以低RF输出模式输出电磁
波也是优选的。
[0305] 此外,在上面的实施例中,RF输出开启时段和RF输出关闭时段由发起器确定(所确定的值发送到目标),然而,通过在发起器和目标之间执行协商来确定RF输出开启时段
和RF输出关闭时段也是优选的。例如,当目标期望使得RF输出开启时段和RF输出关闭时
段比从发起器发送的值长(或短)时,目标可以发送期望的值。
[0306] 另外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分别在字节4和字节5字段、字节6和字节7字段中设置将成为RF输出开启时段和RF输出关闭时段的值,并且在FLAG字段的位6和位5中设置值
的有效和无效。可替换地,可以通过将要被设置在字节4和字节5字段、字节6和字节7字
段中的值来设置有效和无效。例如,当字节4和字节5字段、字节6和字节7字段中的值是
“FFFF”或“0000”时,可以表示间歇输出模式是无效的。还优选的是,当业务完成时使得电磁波输出关闭,并且保持关闭状态直到设备被应用程序再次激活。也可以通过在发起器和
目标之间执行协商来确定低RF输出OK位和被动OK位。
[0307]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要点在于可以在发起器和目标之间交换关于低RF模 式或间歇RF输出模式是否是可能的的信息以及以它们之间同意的低RF模式或间歇RF输出模式
来执行通信。因此,可以可选地选择当存在低RF模式和间歇RF输出模式工作以及以及交
换操作参数时使用的命令或参数。
[0308] [省电效果的验证]
[0309] 接着,将假定上面的NFC通信设备合并为蜂窝电话的一部分来验证当合并在蜂窝电话中的NFC通信设备作为发起器操作时通过省电模式的省电效果。
[0310] 图24是示出其中合并有NFC通信设备的蜂窝电话的构造示例的框图。
[0311] 蜂窝电话51包括蜂窝电话电子电路61、电池62、NFC电路63和NFC天线64。
[0312] 蜂窝电话电子电路61是实现蜂窝电话51的语音通信功能的电磁电路。通过例如锂电池来形成电池62,将电力供给到蜂窝电话电子电路61和NFC电路63。电池62通用于
蜂窝电话,例如具有在3.7[V]的供电电压下大约800[mAh]的能力。
[0313] NFC电路63和NFC天线64对应于图4中示出的NFC通信设备1的各组件。即,NFC电路63与接收单元12至控制单元21相对应,并且NFC天线64与天线11相对应。由
于从电池62提供电力,所以图4中的供电单元22不包括在NFC电路63中。
[0314] 首先,计算当蜂窝电话51的NFC电路63作为符合NFCIP-1的发起器执行操作时在NFC天线64中流动的电流。
[0315] 磁通密度B(Z)[μT]和磁场强度H[A/m]之间保持下面的关系。
[0316] B(z)=μ0×H …(1)
[0317] 这里,μ0是转换常数,且μ0=4∏10-7[T/A/m]。
[0318] 如图25中所示,当电流C[A]在半径为G[m]的圆形线圈中流动时,在离圆形线圈的中心距离W[m]处的磁通密度(圆形线圈的垂直分量)B(Z)[μT]可由以下式(2)表示。
[0319]
[0320] 因此,从式(1)和式(2)得出式(3)。
[0321]
[0322] 在改变式(3)使得左侧只有“C”之后,μ0被约去从而获得式(4)。
[0323]
[0324] 因此,通过将蜂窝电话51的NFC电路63作为符合NFCIP-1的发起器执行操作的条件代入式(4)中,可以计算NFC天线64中流动的电流。
[0325] NFCIP-1规定输出功率在1.5[A/m]至7.5[A/m]内的电磁波。发起器输出功率为下限1.5[A/m]的电磁波,以允许电池62持续尽可能长的时间。由于蜂窝电话中有限的安
装空间,所以操作范围(邻近距离)在3[cm]内。假定蜂窝电话51的NFC天线64以圆形
的方式(圆形形状)缠绕一次,并且圆的半径是1.5[cm]。
-7
[0326] 相应地,将W=0.03[m]、G=0.015[m]、μ0=4∏10 和H=1.5[A/m]分别代入式(4)。
[0327] 结果,得出下式。
[0328]
[0329]
[0330] 即,当蜂窝电话51作为发起器输出电磁波时,NFC电路63允许0.5[A]的电流连续地通过NFC电路63在NFC天线64中流动,从而确保在离NFC天线643[cm]的位置处磁
场强度为1.5[A/m]。
[0331] 接着,在电子电路的效率为30%的条件下,计算在允许0.5[A](500[mA])的电流在NFC天线64中连续流动的情况下电池62的持续时间。在这种情况下,60×800/500=
96[min],96×0.3=28.8[min],结果,持续时间为28.8分钟。
[0332] 接着,在相同条件下,计算在执行低RF输出模式下的通信的情况下的 持续时间。
[0333] 在低RF输出模式下,电磁波的功率仅为0.3[A/m],因此,将H=0.3[A/m]、W=0.03[m]、G=0.015[m]代入式(4),以计算满足在离NFC天线64的中心3cm的位置处磁场
H=1.5[A/m]的电流C,结果,可获得0.167[A]。
[0334] 然后,当以与上面相同的方式在电子电路的效率为30%的条件下计算持续时间时,60×800/167=287[min],287×0.3=86.2[min],结果,持续时间将为86.2分钟。
[0335] 根据上面,86.2/28.8=2.99,因此,当以低RF输出模式执行发起器的操作时,有可能将电池62的持续时间延长大约3倍。即,通过低RF输出模式可以降低功耗。
[0336] 在间歇RF输出模式下,电池62的持续时间可以与保证RF输出关闭时段成比例地延长。因此,在间歇RF输出模式下降低功耗也是可能的。
[0337] 在上面的示例中,已通过确定低RF输出模式下电磁波功率的下限值是0.3[A/m]而作出解释,然而下限值为0.3[A/m]不是必要的。例如,下限值可以为ISO/IEC 15693等
中规定的0.15[A/m]或者也可以使用其它值。
[0338] 在实施例中,流程图中描述的步骤不仅包括沿着所描述的时间先后次序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不总是按时间先后进行处理而是并行或单独执行的处理。
[0339] 本申请包括与2008年11月27日提交到日本专利局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2008-302485中公开的主题相关的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0340]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取决于设计需求和其它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换,这些都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