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引导数据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申请号 CN00126947.X 申请日 2000-09-08 公开(公告)号 CN1303184A 公开(公告)日 2001-07-11
申请人 朗迅科技公司; 发明人 穆罕默德·安尼瑟·拉赫曼;
摘要 移动站扫描表示第一无线系统以及第二无线系统的控制信道的电磁 信号 。该移动站测量至少其中一个扫描到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号参数。如果测量的信号参数符合或者超过目标值,混合通信网络可以将移动站的数据消息服务从第二无线系统转移到第一无线系统。服务控制点根据转移程序,更新用户简表中央 数据库 。业务 节点 通过第一无线系统或者第二无线系统改发对于移动站的数据消息,在移动站工作在其中一个活动无线系统期间向其发送数据消息。
权利要求

1.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引导数据消息的方法,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 第一无线系统以及一个第二无线系统,该方法包括:
如果测量的信号参数满足或者超过目标值,将业务从第一无线系 统转移到第二无线系统;
根据所述的转移,更新用户简表的中央数据库
根据中央数据库所提供的内容,通过第二无线系统引导用于移动 站的数据消息,在移动站工作于第二无线系统期间将该数据消息传送 给该移动站。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扫描第一无线系统以及第二无线系统的前向信道;
测量至少其中一个扫描到的前向信道的接收信号参数,以提供测 量的信号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通过从移动站向中央数据库发送一个标志,请求发送数据消息, 该标志用于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
4.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鉴别移动站从第一无线系统转移到第二无线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在转移到第一无线系统期间或者之后,向中央数据库发送一个信 令消息,该信令消息包含一个移动站标识符,一个移动交换中心标识 符,以及一个蜂窝区标识符。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在移动站转移到第二无线系统期间或者之后,向中央数据库发送 一个信令消息,该信令消息包含一个移动站标识符,一个专用小交换 机标识符,以及一个专用系统标识符。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根据中央数据库中的用户简表,更新原籍位置寄存器中用于第一 无线系统的用户简表。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根据作为第二无线系统的专用无线系统的地区位置,向第二无线 系统分配专用标识符编号。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根据第二无线系统内移动站的地区坐标,向对应第二无线系统分 配专用标识符编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更新步骤还包括:在业务控制点 中保持用户简表的中央数据库。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转移步骤包括:将业务从作为第 一无线系统的公用无线系统转移到作为第二无线系统的专用无线系 统。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如果测量信号参数满足或者超过目标值,将业务从作为第一无线 系统的专用无线系统转移到作为第二无线系统的公用无线系统。
13.一种在混合通信网络中引导数据消息的系统,该混合通信网络 包括一个专用无线系统以及一个公用无线系统,该系统包括:
如果测量的信号参数满足或者超过专用目标值,用于将业务在第 一无线系统与第二无线系统之间转移的移动交换中心;
根据所述转移而被更新的用户简表的中央数据库;
根据中央数据库所提供的内容,通过专用无线系统引导用于移动 站的数据消息,在移动站工作于专用无线系统期间将该数据消息传送 给该移动站的业务节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系统,还包括:
用于扫描公用无线系统以及专用无线系统的控制信道的移动站, 该移动站包括一个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至少其中一个扫描 到的控制信道的测量信号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系统,还包括一个与专用无线系统相关的 鉴别器,该鉴别器用于鉴别该移动站从公用无线系统转移到专用无线 系统。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中央数据库用于接收和存储信令消 息,该信令消息包含一个专用系统标识符,一个移动交换中心标识符, 以及一个蜂窝区标识符。
17.根据权利要求13的系统,其中专用无线系统包括一个专用小 交换机,该专用小交换机根据专用无线系统的地区位置,向专用无线 系统分配专用标识符编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3的系统,其中专用无线系统包括一个基站控 制器,该基站控制器根据专用无线系统的地区位置,向专用无线系统 分配专用标识符编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3的系统,还包括一个用于保持存储在中央数 据库中的用户简表的业务控制点。
20.一种在混合通信网络中引导数据消息的系统,该混合通信网络 包括一个专用无线系统以及一个公用无线系统,该系统包括:
如果测量的信号参数满足或者超过公共目标值,将业务在公用无 线系统与第二无线系统之间转移的专用小交换机;
根据所述转移而被更新的用户简表的中央数据库;
根据中央数据库所提供的内容,通过专用无线系统引导用于移动 站的数据消息,在移动站工作于专用无线系统期间将该数据消息传送 给该移动站的业务节点。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系统,还包括:
用于扫描公用无线系统以及专用无线系统的控制信道的移动站, 该移动站包括一个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至少其中一个扫描 到的控制信道的测量信号参数。
22.根据权利要求20的系统,还包括一个与专用无线系统相关的 验证中心,该验证中心用于鉴别该移动站从专用无线系统转移到公用 无线系统。
23.根据权利要求20的系统,中央数据库用于接收和存储信令消 息,该信令消息包含一个专用系统标识符,一个移动交换中心标识符, 以及一个蜂窝区标识符。
24.根据权利要求20的系统,还包括一个用于保持存储在中央数 据库中的用户简表的业务控制点。
25.一种用于减少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系统间信令的方法,该方法包 括:
从第一无线系统的第一覆盖区漫游到第二无线系统的第二覆盖 区;
利用位置更新消息以及来自第二无线数据网络的第二访问者位置 寄存器的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的有效地址,来更新第一无线系统的第 一原籍位置寄存器;
根据位置更新消息,将移动站的移动数据简表从第一无线数据服 务器转移到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
经过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服务第二无线覆盖区中的访问移动站, 该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与第一覆盖区的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相对,以 减少在第一无线系统与第二无线系统之间发送的系统间信令消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分配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中的存储器,用于存储移动数据简表。
27.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转移步骤还包括步骤:
经过第一移动交换中心、公共交换电话网以及第二移动交换中心, 将移动站的移动数据简表从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转移到第二无线数据 服务器。
28.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其中转移步骤还包括步骤:
经过通信网络将移动数据简表从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转移到第二 无线数据服务器。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中转移步骤由经过作为通信网络 的互联网的传输而实现。
30.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将字段加入第一原籍位置寄存器以及第二访问者位置寄存器中的 数据库,以支持有效地址的存储。
31.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将有效地址附加到从第一原籍位置寄存器传送到第二访问者位置 寄存器的位置更新消息中。

说明书全文

发明一般涉及在包含多个无线系统的无线通信网络中引导数据 消息的方法以及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含多个无线系统以提供通信服务。在一个实 例中,无线通信系统包含一个公用无线通信系统以及一个专用无线通 信系统,它们结合起来向公用的用户组提供通信服务。专用无线通信 系统通常限于向商业或者政府团体所要求的覆盖区内的用户提供服 务。例如,专用通信系统可以服务官方团体或者商业团体。公用无线 通信系统可以接入到来自公众的有资格用户,并且可以接入专用无线 通信系统的其他用户。

无线数据服务器通常将电子邮件消息发送扩展到公用无线通信系 统的用户。常规无线数据服务器一般支持消息通知以及对于移动用户 的传送。如果用户从公用无线通信系统漫游到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专 用无线通信系统经常不支持服务该用户的无线数据服务器。因此,当 漫游用户在专用通信系统活动时,可能会丢失诸如电子邮件消息的数 据消息。

在另一个实例中,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公用无线系统,它们结 合起来向从原籍公用无线系统的覆盖区漫游到受访公用无线系统的覆 盖区的公用用户组提供通信服务。原籍无线数据服务器可以向访问受 访无线系统的访问移动用户提供服务。然而,原籍无线数据服务器消 耗系统间信令资源来提供这种消息改发服务。数据消息的改发可能被 延迟,直到可以利用系统间的信令资源,而不能实时或者及时地提供 数据消息的改发。因此,需要在通信网络中引导数据消息,以使得漫 游用户可靠并且及时地通过专用通信系统或者公用通信系统来接收数 据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信网络包括一个第一无线系统以及一 个第二无线系统。移动站扫描代表第一无线系统以及第二无线系统的 前向信道的电磁信号。该移动站测量至少其中一个扫描到的前向信道 的接收信号参数。如果测量的信号参数符合或者超过目标值,该通信 网络可以将移动站的数据消息服务从第一无线系统转移到第二无线系 统。另一种方法是,如果测量的信号参数符合或者另一个超过目标值, 该通信网络可以将移动站的数据消息服务从第二无线系统转移到第一 无线系统。服务控制点响应于转移程序,更新用户简表中央数据库。 业务节点通过第一无线系统或者第二无线系统改发对于移动站的数据 消息,如中央数据库所促进的,在移动站工作在其中一个活动无线系 统期间向其发送数据消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数据消息以这样的方式在无线系统之 间改发,即减少无线系统之间的系统间信令业务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的方框图

图2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用于多个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的 方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用于引导与通信网络有关的数据消息的流程 图;

图4是根据图3的用于在专用无线系统与公用无线系统之间转移 通信服务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包括第一无线系统以及第二无线系统的通信 网络的方框图;

图6是用于减少在图5的第一无线系统与第二无线系统之间的系 统间信令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这里所使用的,第一无线系统可以指公用无线系统或者专用无 线系统。类似地,第二无线系统可以指公用无线系统或者专用无线系 统。

根据本发明,图1描述了一个混合通信网络,其包括一个经过公 用交换电话网32或者另一个适当的互连耦合到专用无线系统36的公 用无线系统10。公用无线系统10包括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基站18的基 站控制器20以及一个移动交换中心22。公用无线系统10还包括一 个原籍位置寄存器14,一个访问者位置寄存器16,以及一个耦合到移 动交换中心22的验证中心12。移动交换中心22将公用无线系统10 连接到业务节点/智能外围设备26。业务节点26经过诸如SS7网络或 者链路的通信网络30耦合到服务控制点24。

移动站34能够在电磁(例如射频)信道上与公用无线系统10或 者专用无线系统36的基站18进行通信。

专用无线系统36包括一个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基站38的基站控制 器40以及一个专用小交换机42。尽管鉴别器44优选地连接到专用小 交换机42,但除了或者替代专用小交换机42之外,鉴别器44也可以 耦合到基站控制器40。专用小交换机42用于路由或者交换本地呼叫 或者由至少一个基站38所处理的数据消息。鉴别器44被配置成用于 鉴别移动站34的移动站标识符,以决定是否允许移动站34接入专用 无线系统36。一旦移动站34从公用无线系统10转移到专用无线系统 36,当移动站34出现在专用无线系统36时,混合通信系统支持移动 站34的数据消息业务。

专用小交换机42具有交换处理器,该交换处理器与移动交换中心 22中的对应交换处理器通信,以协调专用无线系统36与公用无线系 统10之间的消息改发。因此,关于在移动交换中心22上的呼叫拆卸 以及在专用小交换机42上的呼叫建立的信号经过公用交换网32,在 交换处理器之间发送,或与之相反。呼叫建立是指任何建立从基站34 往复的呼叫或者数据消息传输的过程。呼叫建立可以包括鉴别、信道 分配、寻呼信道活动或者其他用于支持呼叫或数据消息传输的通信操 作。呼叫拆卸是指任何支持终止与移动站相关的正在进行呼叫或者数 据消息传输的过程。

业务节点26一般包括可编程网络单元,该网络单元带有支持无线 数据应用程序28的处理系统。无线数据应用程序仿真或者执行无线数 据服务器所执行的功能。一般来说,业务节点26以及无线数据应用程 序28提供为移动站34定制的消息通知、传递、转发以及改发机制。 不是仅限于在移动站34的显示器上阅读电子邮件消息,业务节点26 优选地具有与无线数据应用程序28结合在一起的文本-语音转换器。 无线数据应用程序28可以管理与文本-语音转换器相关的硬件或者其 他支持数据消息发送的代码转换操作。

在移动站34,用户可以收听到被文本-语音转换器所转换的转换后 的数据消息。而且,经过移动站34,用户可以通过短消息发送业务 (SMS)消息或者经过某些其他传送机制来控制消息引导业务。

移动站34既支持专用无线系统又支持公用无线系统。实际上,移 动站34可能需要支持多种频段,多种调制技术,或者前两者以既支持 专用无线系统36又支持公用无线系统10。移动站34包括一个或多个 智能扫描算法,这些算法选出用于扫描的适当控制信道或者导频信道, 以便移动站34可以既工作在专用无线系统36又工作在公用无线系统 10。

每个移动站34具有一个对应的用户简表,该简表定义移动站34 所支持的技术特征以及业务。用户简表还可以包括所支持的技术特征 以及业务的属性以及技术规范。

业务控制点24(SCP)可以包括一个业务节点。一般来说,业务 控制点24是一个可编程的平台,该平台存储与提供通信业务相关的业 务、逻辑以及用户记录。业务控制点24能够与移动交换局、通信交换 机、原籍位置寄存器14、访问者位置寄存器10或者另一个通信节点 通信。例如,业务控制点24可以通过作为中间物的通信网络30以及 业务节点26,与移动交换中心22通信。

混合通信系统可以利用通信组网技术以及智能组网技术来接入来 自其他网络单元,诸如移动交换中心22或者专用小交换机42的业务 控制点22。例如在通信组网技术中,通信网络30可以利用信令系统7 (SS7)接口。信令系统7是一个用于促进网络单元之间通信的公用信 道信令的多级数据协议。例如,信令系统7建立用于通信呼叫信令信 息,数据库询问和响应,以及操作和维持移动交换中心22与业务控制 点24之间消息的规则。

在智能组网中,网络单元可以通过指令来远距询问驻留在业务控 制点24或者与业务控制点24相关的中央数据库25。例如,移动交换 中心22或者另一个网络单元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即关于怎样处理或 者路由特定类型的数据消息的信息。

访问者位置寄存器16以及原籍位置寄存器14与移动交换中心22 相结合,以提供移动站34的移动管理。原籍位置寄存器14包括一个 用于管理用户数据库的处理系统。用户数据库包含关于业务能以及 对应移动站34的当前已知位置的信息。

原籍位置寄存器14向指定为它们的原籍系统的公用无线系统10 提供用于原籍移动站34的用户数据库。访问者位置寄存器16起用于 来访移动站的暂时用户数据库的作用,这些来访移动站并不将公用无 线系统10看成它们的原籍系统,但还是漫游到由公用无线系统10所 服务的覆盖区。原籍交换中心22可以接入访问者位置寄存器,而不是 远端原籍位置寄存器(未示出),用于各种排列或者信令交换,以提高 信令效率。

验证中心12验证移动站是否为有效或者授权使用公用无线系统 10。例如,当移动站34请求在控制信道上接入公用无线系统时,验证 中心12可以执行一个验证过程。在决定是否允许移动站34接入公用 无线系统时,鉴别器44对于专用无线系统36执行与验证中心类似的 作用。

鉴别器44可以在通信信道上设法检测某些预先设置的代码。例 如,鉴别器44可以产生或者存储参考代码,该参考代码与由移动站 34在通信信道上传送的传送代码相比较。如果参考代码和与特定移动 站34相关的传输代码匹配,则特定移动站34被允许接入改通信系统。

图2描述了包括多个公用无线系统以及多个专用无线系统的混合 系统。图1和图2中类似附图标记指示类似的单元。业务节点26以及 公用交换电话网32被耦合到第一公用无线系统10、第二无线系统56 直到第n无线系统。而且,公用交换电话网32耦合到第一专用无线系 统36、第二专用无线系统60直到第m无线系统64。任何数量的m个 专用无线系统可以与任何数量的n个公用无线系统结合使用。

通过专用无线系统与公用无线系统之间的协调,数据消息被传送 到移动站34,而无论移动站34对专用无线系统36或者公用无线系统 10是否有效。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控制点24向原籍位置寄 存器和/或访问者位置寄存器提供更新,以向对专用无线系统36或者 公用无线系统10有效的移动站36支持数据消息的引导。也就是说, 业务控制点24利用中央数据库25中双模式用户简表的镜像或者复制 记录,来更新原籍位置寄存器14以及访问者位置寄存器16。业务控 制点24中的中央数据库24根据询问或者间接通过原籍位置寄存器14 或者访问者位置寄存器16,直接向业务节点26提供合适的改发信息。

在替换实施例中,原籍位置寄存器14或者访问者位置寄存器16 可以仅包含对中央数据库25中双模式用户简表的指针,以在原籍位置 寄存器14或者访问者位置寄存器16中保存存储空间。

图2的结构非常适合于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专用无线系统以及公用 无线系统的混合通信网络中提供透明无线数据业务。有利的是,当根 据中央数据库25更新原籍位置寄存器中的用户简表时,本发明的方法 在公用无线系统中利用原籍位置寄存器的分配的处理能力。

根据本发明,该方法支持诸如图1所示的混合网络的混合通信系 统。图3描述了根据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如步骤S10所示,移动站 34扫描信道的列表,以接收公用无线系统10以及专用无线系统36的 控制信道以及导频信道。这些信道可以由不同的代码、时隙、频率或 者类似物来定义。扫描算法确定将在扫描序列中扫描的信道列表,在 扫描序列中扫描的信道顺序,每个扫描信道上接收的停留时间,以及 在前一扫描序列结束与后一扫描序列开始之间的任何等待时间。扫描 在目前由公用无线系统10或者专用无线系统35所支持的正在进行的 呼叫期间,在定期的或者周期的基础上继续。

码分多指(CDMA)系统的前向导频信道一般表示不带有数据或 者语音业务的通用未调制信号。然而,前向导频信道是利用识别通信 网络内扇区或者蜂窝区的伪随机噪声码来编码。移动站34可以周期性 地扫描公用CDMA系统的公用导频信道以及专用CDMA系统的专 用导频信道。而且,当移动站34与专用CDMA系统登记,并且可以 接收其前向专用导频信道时,移动站34仍然扫描诸如公用道频信道的 其他信道,前述专用导频信道带有足够的信号强度以及足够的导频伪 随机噪声(PN)序列偏移。

在步骤S12,移动站34测量至少其中一个扫描到的控制信道或者 导频信道的接收信号参数。接收信号参数优选地为信号强度,尽管在 一个替换实施例中,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可以指信号噪声比、信号干扰 比、差错率、差错率、比特差错率或者任何信号可靠性的其他合适 度量。移动站34保持一个或多个扫描序列的测量信号强度与接收到的 信道标识符比值的记录,以辅助移动站34确定是否将移动站34传送 到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由与保持可靠通信相一致的其中一个测量到 的信道表示。信号参数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扫描序列上测量,以便测量 的信号参数可以被数学地控制,以产生平均的测量信号参数。

步骤S14紧随步骤S12,如果满足下面的转移条件:(1)对于接 收的导频或者控制信道合适的测量信号参数值;以及(2)接收无线系 统的成功鉴别过程,则控制器20、移动交换中心22、专用小交换机 42以及基站控制器40在公用无线系统10与专用无线系统36之间转 移移动站的通信业务。根据上述传送条件或者其他慎重的考虑,控制 器20、移动交换中心22或者前两者确定是否从公用无线系统10向专 用无线系统36转移。根据上述传送条件或者其他慎重的考虑,控制器 40、专用小交换机42或者前两者确定是否从专用无线系统36向公用 无线系统10转移。在转移条件被满足之后,转移主要在移动交换中心 22与专用小交换机42之间协调。每个前述的转移条件将在下文中被 详细描述。

如果专用控制信道或者导频信道的测量信号参数符合或者超过专 用目标值一个与测量和扫描过程相关的定义持续时间,移动站34可以 使其通信业务从公用无线系统10转移到专用无线系统36。相反地, 如果专用控制信道或者导频信道的测量信号参数符合或者超过公用目 标值一个与测量和扫描过程相关的定义持续时间,并且如果专用无线 系统36不再根据移动站34的地区性位置来提供足够的业务,移动站 34可以使其通信业务从专用无线系统36转移到公用无线系统10。尽 管如上所述,移动站34优选地具有请求使能或者失能公用通信系统与 专用通信系统之间转移的能力。

尽管移动站34在实质上等于与专用无线系统36以及公用无线系 统10相关的测量信号参数的条件下,优选地工作于专用无线系统36 中,但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来自专用无线系统36以及公用无线系统 10的测量信号参数实质上相等或者落入彼此的范围内,则移动站34 可以被指令工作在公用无线系统中。

专用无线系统36以及公用无线系统10支持鉴别,以防止具有未 经允许或者禁止的标识符的特定移动站34的未经允许接入。公用无线 系统10鉴别从专用无线系统36转移到公用无线系统10的移动站34。 专用无线系统36鉴别从公用无线系统10转移到专用无线系统36的移 动站34。当适当时,根据鉴别过程的结果,公用无线系统10或者专 用无线系统36可以拒绝移动站34的接入。

如果特定移动站34被接收无线系统鉴别,则接收无线系统在控制 信道或者寻呼信道上向移动站34发送一个适当的响应(例如业务信道 分配)。在移动站接入接收无线系统通过鉴别过程的成功结论而验证 后,该转移被允许。

在移动站34从公用无线系统转移到专用无线系统之后,专用小交 换机42可以防止移动站34再次转移到公用无线系统,除非定时器已 经终止,或者除非专用无线系统10与公用无线系统36之间的信号参 数差别保持了最少的时间周期长。相反地,在移动站34从专用无线系 统36转移到公用无线系统10之后,移动交换中心22可以防止移动站 34再次转移到专用无线系统,除非定时器已经终止,或者除非专用无 线系统36与公用无线系统10之间的信号参数差别保持了最少的时间 周期长。选择最小周期以防止移动站34的工作在专用无线系统36与 公用无线系统10之间变动,以便在专用无线系统10与公用无线系统 36之间的多次连续转移不会产生与消息改发操作相关的过渡或者不 必要的控制业务量。

在步骤S16,业务控制点24根据步骤S14的转移,更新双模式用 户简表的中央数据库25。双模式移动站被允许接入由专用无线系统以 及公用无线系统所提供的通信业务。业务控制点24获得从原籍位置寄 存器16、访问者位置寄存器16或者专用小交换机42通信的取消登记 数据以及登记数据。每次转移优选地产生来自转移通信系统的取消登 记数据,以及来自接收通信系统的登记数据。业务控制点24保持在专 用通信系统与公用通信系统之间转移时的登记消息以及取消登记数据 的中央存储处。

取消登记数据根据移动站34是否取消与公用无线网络或者专用 无线网络的登记而变化。取消登记消息优选地包括移动站34正取消登 记的公用无线系统的蜂窝区标识符以及移动交换中心标识符。取消登 记数据可以包括移动站34正取消登记的专用无线系统的专用系统标 识符以及专用小交换机标识符。取消登记数据还包括指示取消登记状 态以及移动站标识符的取消登记标志。

登记数据根据移动站34是否与公用无线网络或者专用无线网络 的登记而变化。登记消息优选地包括移动站34正登记的公用无线系统 的蜂窝区标识符以及移动交换中心标识符。登记数据可以包括移动站 34正登记的专用无线系统的专用系统标识符以及专用小交换机标识 符。登记数据还包括指示登记状态以及移动站标识符的登记标志。

双模式用户简表由移动站标识符以及时间标记来组织,该时间标 记指示与移动站标识符相关的记录的最后更新。在中央数据库中,移 动用户的双模式用户简表包含必要的位置信息,或者移动站在专用无 线系统36与公用无线系统10之间转移之后,用于改发数据消息或者 定位移动站的其他信息。双模式用户简表包括对应移动站在专用无线 系统中的发送地址,以及对应移动站在公用无线网络中的直接地址。

例如,直接地址可以包括(或者从中得出)一个移动站标识符, 一个移动交换中心标识符,以及一个与接收公用无线系统相关的蜂窝 区标识符。发送地址可以包括(或者从中得出)一个移动站标识符, 一个专用交换机标识符,以及一个与接收专用无线系统相关的专用无 线标识符(例如C编号)。

移动交换中心22,原籍位置寄存器14,或者访问者位置寄存器 16传送信令消息,该信令消息包含移动站标识符、移动交换中心标识 符、蜂窝区标识符,以根据特定移动站34转移到公用系统10来更新 双模式用户简表。专用小交换机42向业务控制点24传送移动站标识 符,专用小交换机标识符,以及专用系统标识符(例如一个C编号), 以根据特定移动站34转移到专用系统36来更新双模式用户简表。在 移动站34从转移无线系统转移到接收无线系统期间或者之后,业务控 制点24通过从移动交换中心22,原籍位置寄存器14,访问者位置寄 存器10,专用小交换机42,或者其他前述网络单元的组合接收到的更 新信息来组装双模式用户简表。

基站控制器40,专用小交换机42,或者前两者根据专用通信网络 的地区位置,分配专用系统标识符用于对应的专用通信网络30。每个 专用系统标识符优选地以对应的专用无线系统36的总地区位置为基 础。例如,业务控制点24根据专用无线系统36的射频覆盖区的地区 坐标,分配专用系统标识符(例如C编号或者代码),以用于对应的 专用无线系统36。因此,专用系统标识符从业务控制点24发送到原 籍位置寄存器14或者访问者位置寄存器16,其将依赖于在来自公用 无线系统的取消登记发生时,移动站34所处的位置。在一个替换实施 例中,业务控制点24可以分配具有移动站34具体地区坐标的系统标 识符,而不是模糊地识别专用无线系统36总覆盖区的大概坐标或者中 心位置坐标。

一旦中央数据库被更新用于特定移动站的转移,业务控制点24也 可以更新公用无线系统10的原籍位置寄存器14,访问者位置寄存器 16或者前两者中的用户简表信息,该无线系统是在转移之前由移动站 34最后所附属的无线系统,或者在转移之后由移动站34最新附属的 无线系统。原籍位置寄存器14提供包含用于所有用户的综合用户简表 的主数据库,这些用户作为原籍用户与公用无线系统相关。与之相反, 中央数据库25存储用于双模式用户的用户简表(例如C因素),该双 模式用户分别以专用模式以及公用模式接入专用无线系统36以及公 用无线系统10。中央数据库优选地需要比原籍寄存器14更小的存储 容量,因为双模式用户是公用模式用户的子集。中央数据库25可以利 用兼容的数据存储格式,来促进原籍位置寄存器14与中央数据库25 之间数据的快速和无障碍的交换。

在步骤S18,业务节点26检测寻址到预定接收移动站的数据消息 的出现或者接收,该移动站活动在专用无线系统36或者公用无线系统 10中。根据对于数据消息的检测结果,业务节点26向原籍位置寄存 器14,访问者位置寄存器16,业务控制点24,或者前述网络单元的 任何组合询问取消登记或者登记信息。

业务节点26从其中一种前述网络单元中得出与移动站相关的最 新位置数据,以促进数据消息改发到适当的专用无线系统或者公用无 线系统。位置数据可以包括移动站在专用无线系统中的发送地址。发 送地址与直接地址不同,直接地址指的是移动站在原籍公用无线系统 10中的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改发方案,一个公共登记的移动站在该移动站 登记的公用无线系统10的空中接口上接收通信业务。类似地,专用登 记的移动站在该移动站登记的专用无线系统36的空中接口上接收通 信业务。中央数据库25优选地在实时的基础上,保持对于双模式用户 的专用或公共登记的数据库,该双模式用户被允许进入公用无线系统 10以及专用无线系统36。如果移动站在专用无线系统36上登记,则 业务控制点24以及中央数据库25促进对于访问专用无线系统的访问 移动站的数据消息改发。

图3的方法很容易被应用到CDMA专用无线系统以及公用无线系 统的上下文中。在CDMA配置中,如果移动站定位一个专用导频信道, 且该专用信道带有足够的信号强度,充分的导频伪噪声(PN)序列偏 移,以及相对于移动站时间的适当时间延迟,则该移动站可以通过利 用该专用导频信道转移到专用无线系统。因此,当移动站进入CDMA 系统中专用网络的范围时,移动站可以自动地从公用蜂窝业务模式 (PLMN)切换到专用无绳业务模式。而且,移动站可以向公用无线 系统提供一个电子邮件转发请求,在漫游进专用无线系统时,激活用 于接收数据消息的发送地址。如果移动站失去与专用CDMA系统的联 系,则该移动站优选地、自动地返回到CDMA公用蜂窝业务模式。因 而,数据消息以可靠且透明的方式传送到移动站,而与公用或者专用 无线系统的位置无关。

图4以更详细的方式描述了图3的步骤S14。图3和图4中类似 的附图标记指示类似的步骤。从步骤S20开始,移动站34确定移动站 34是否工作于公用无线系统10或者专用无线系统36。如果移动站34 工作于公用无线系统10,则该方法继续步骤S21。然而,如果移动站 34工作在专用无线系统36,则该方法继续步骤S26。

在步骤S21,移动站34确定测量信号参数是否符合或者超过专用 目标值。如果测量信号参数符合或者超过专用目标值,在该方法继续 步骤S24。如果没有超过,消息继续步骤S22。在步骤S24,在接收来 自移动站34的转移请求或者接入请求之后,移动交换中心22以及专 用小交换机42协调一个业务转移(例如数据消息接收业务),以从公 用无线系统10转移到专用无线系统36。如果满足上述转移条件,则 移动站34被转移以工作在专用无线系统36中。在步骤S24之后,该 方法继续步骤S16。

在步骤S22,移动站34通过适当确认或者响应于由基站18所传 送或者由基站控制器20所发出的控制消息,来使其保持工作在专用无 线系统10。紧随步骤S22,该方法继续步骤S10。

在步骤S26,有时在步骤S20之后发生,移动站34确定测量信号 参数是否符合或者超过公用目标值。如果测量信号参数符合或者超过 公用目标值,在该方法继续步骤S30。如果没有超过,消息继续步骤 S28。

在步骤S30,移动交换中心22以及专用小交换机42协调将业务 转移(例如数据消息接收业务)从专用无线系统36转移到公用无线 系统10。移动站34产生一个接入请求或者转移请求,以启动从专用 无线系统36到公用无线系统10的转移。如果满足上述转移条件则发 生转移。

在步骤S32之后的步骤S32,业务控制点24保持移动站34用户 简表的中央数据库25。业务控制点24通过媒体通信网络30与移动交 换中心22,专用小交换机42,或者前两者通信来更新中央数据库25。

在步骤S28,移动站34通过适当确认或者响应于专用小交换机42 的控制信号,来保持工作在专用无线系统。紧随步骤S28或者S32, 该方法前进到步骤S10。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业务节点26首先询问过去已知的公用通信 系统的原籍位置寄存器14以及访问者位置寄存器16,关于哪个与检 测到的消息相关的预定接收移动站是有效的。一般来说,为了实现这 一目的,业务节点26可以保持特定移动站34活动状态的数据库,以 便于询问适当访问者位置寄存器16或者原籍位置寄存器14,而不是 所有访问者位置寄存器以及原籍位置寄存器。如果原籍位置寄存器14 或者访问者位置寄存器16不能提供请求的登记或者取消登记信息,则 业务节点26向业务控制点24询问预定接收移动站的请求登记或者取 消登记信息。该预定接收移动站与检测到的数据消息相关。

业务控制点24或者原籍位置寄存器14向无线数据服务器通知移 动站34的登记信息或者取消等记信息,该移动站34具有移动站标识 符。活动状态描述了移动站34是否正在使用专用无线系统36或者公 用无线系统10以及其中一个有效通信系统的通信系统标识符。

当特定移动站34登记到专用无线系统36时,无线数据应用程序 28向电话号码或者专用无线系统36上特定移动站34的地址传送一个 输入的电子邮件。然而,为了使能这种电子邮件发送,服务提供商, 用户,或者二者优选地必须在与移动站34相关的用户简表中使能电子 邮件发送特征。移动站34可以在业务控制点24的控制下,通过将发 送启动标志从移动站34发送到中央数据库25,用于存储在中央数据 库25中,以请求数据消息的发送。业务节点26得到监视启动标志并 且根据要求来开始消息改发过程。如果登记/取消登记信息这样指示, 起无线数据服务器作用的业务节点26优选地参考原籍位置寄存器14, 访问者位置寄存器16,或者与业务控制点24相关的中央数据库25, 将数据消息从公共无线系统10改发到专用无线系统36。根据中央数 据库25,原籍位置寄存器14,访问者位置寄存器16,或相反,业务 节点26识别时间以及用户位置的用户简表,其中用户最后活动在带有 特定系统标识符的专用无线系统10中。业务节点26可以启动专用小 交换机42,根据最后知道达时间以及用户位置来传导寻呼请求,以建 立与适于传送发送的电子邮件的移动站34的通信信道。

图5是包括第一无线系统200以及第二无线系统220的通信系统 的方框图。第一无线系统200以及第二无线系统220每个都可以包括 一个公用无线系统。第一无线系统200以及第二无线系统220可以通 过公用交换电话网216,通信网218(例如互联网),或者二者互连。 第一无线系统200包括一个连接到第一基站子系统208的第一移动交 换中心210,一个第一验证中心202,一个第一原籍位置寄存器204, 一个第一访问者位置寄存器206,以及一个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212。 第二无线系统220包括一个连接到第二基站子系统222的第二移动交 换中心224,一个验证中心228,一个第二原籍位置寄存器230,一个 第二访问者位置寄存器232,以及一个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226。

为了说明起见,假定移动站在第一无线系统200上工作在原籍模 式,而在第二无线系统220上工作在访问模式。如果移动站214处于 第一无线系统200的覆盖区中,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212在移动站214 与通信网络218之间引导数据消息。而且,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212 执行任何必需的代码变换,以将来自通信网络218的数据格式改变为 移动格式,该移动格式与移动站214兼容,反之亦然。第一无线数据 服务器212以及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226可以包括多个通信节点。

尽管图5示出了第一访问者位置寄存器206以及第一原籍位置寄 存器204是分开的,但是某些无线系统可以组合任何访问者位置寄存 器232以及任何原籍位置寄存器的功能,并且将组合的数据库称为移 动管理程序,位置寄存器等。这种访问者位置寄存器232以及原籍位 置寄存器组合方式的变化落入本发明的范围之内。而且,尽管对于每 个无线系统,图5仅示出了一个无线数据服务器,但在实际中,多个 无线数据服务器可以服务每个无线系统。

图6是描述在图5的第一无线网络与第二无线网络之间减少系统 间信令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0,当漫游移动站214请求接入第二无线系统220时, 第二验证中心228检测到移动站214从第一无线系统的第一覆盖区漫 游到第二无线系统220的第二覆盖区。第二验证中心228确认漫游移 动站214的身份,并且执行安全算法以防止欺骗性接入第二无线系统 220。

移动站214可以在多种情况或者环境下请求接入第二无线系统 220。第一无线系统200以及第二无线系统220可以在相连的覆盖区, 不相交的覆盖区,重叠的覆盖区,或者前述覆盖区的任何组合上服务 移动站214。尽管由于某种原因,移动站可以在越区切换过程期间请 求从第一无线系统200接入第二无线系统220,但是移动站可以请求 接入超出越区切换过程之外的第二无线系统220。

在相连或者重叠覆盖区之间转移数据消息业务的上下文中,在移 动站从第一无线系统的第一覆盖区行进到第二无线系统的第二覆盖区 期间或者之后,移动站214可以请求接入第二无线系统220。例如, 移动站214可以测量与第一基站子系统208以及第二基站子系统222 的下行链路信号相关的信号性能参数(例如第一基站子系统222的第 一导频的信号强度)。例如,如果第二基站子系统222的下行链路信号 的测量信号参数符合或者超过目标值,无线网络可以从第一无线系统 200向第二无线系统220转移数据消息业务。

第二无线系统220登记访问移动站,并且通过位置更新消息来更 新第二访问者位置寄存器232中的访问移动站的位置。位置更新消息 被IS-41标准以及GSM(全区移动通信系统)标准所支持。

在步骤S102,第二访问者位置寄存器232利用位置更新消息以 及来自第二无线数据网的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的有效地址,来更新第 一无线系统200的第一原籍位置寄存器204。有效地址便于将在第一 无线数据服务器212接收的数据消息发送或者改发到第二无线数据服 务器226。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212可以与第一原籍原籍位置寄存器 204通信,以得到用于改发的有效地址。另一种方法是,有效地址可 以存储在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212中,并且在定期的基础上由第一原 籍位置寄存器204更新,以促进消息改发到第二无线系统220的移动 站214中。

第一原籍位置寄存器204以及第一访问者位置寄存器206可以被 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212很容易地接入。第二原籍位置寄存器230以 及第二访问者位置寄存器232可以被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226很容易 地接入。第一原籍位置寄存器与第二访问者位置寄存器之间,或者原 籍位置寄存器与第一访问者位置寄存器之间的通信协议以及支持很容 易地适应在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212与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226之间 的位置更新消息以及有效地址的转移。第一原籍位置寄存器204,第 二原籍位置寄存器230,第一访问者位置寄存器206,以及第二访问者 位置寄存器232的数据库可以被修改,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字段来支持 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212或者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226的地址,前述 服务器在任何给定的时间上服务移动站214。

在步骤S104,根据位置更新消息,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212将移 动站214的移动数据简表从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212转移到第二无线 数据服务器226。移动站214的移动数据简表存储于第一无线数据服 务器212,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226,或者二者。移动数据简表可以反 映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212,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226,以及与移动数 据简表相关的对应移动站214的技术参数。

第一原籍位置寄存器204接收位置更新消息以及第二无线数据服 务器的有效地址。在接收位置更新消息以及有效地址时,第一原籍位 置寄存器204向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发送请求,以将移动简表数据转 移到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226。至少有两种可选择的技术可以用于将 移动数据简表从第一无线服务器212转移到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226。 根据第一种技术,移动数据简表经过通信网络218(例如互联网),从 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212通信到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226。第一无线 数据服务器212以及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226需要适当的接口。以用 于经过通信网络218的通信。

根基第二种技术,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212通过第一移动交换中 心210,公共交换电话网216,以及第二移动交换中心224通信移动数 据简表,以到达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226。然而,不是经过公共交换 电话网216来发送移动数据简表,而是可以使用第一移动交换中心210 与第二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专用数据信道。其中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 212与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226以这种方式相结合进行通信,即对于 每次访问第二无线系统220,访问移动站214的移动数据简表仅需要 被传送一次。在实际中,移动数据简表的传送可以多于一次,因为差 错校正或者可靠性改进所需要的重复。

在第二种技术中,第一移动交换中心210与第二移动交换中心224 之间的通信路由可以被称为系统间消息路由。系统间信令消息包括这 种消息,诸如IS-41消息,GSM-MAP(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应用 部分)消息,以及其他控制/开销消息,以支持在第一无线系统200与 第二无线系统220之间的漫游。实际上在移动站214一从第一覆盖区 移动到第二覆盖区之后,通过将对于第二覆盖区中访问移动站214的 服务从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转移到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系统间消息 信号被减少或者消除,否则需要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来支持访问移动 站214。

在步骤S106,移动站214经过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226,服务第 二无线覆盖区中的访问移动站214,该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226与第 一覆盖区的第一无线数据服务器212相对,以减少在第一无线系统200 与第二无线系统220之间传送的系统间信令消息。移动站214由第二 无线数据服务器226服务,而不是登录在第二无线系统220中的第一 无线数据服务器212。

当移动站214漫游在第二覆盖区时,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226需 要在第二无线数据服务器中分配一个存储器,用于访问或者漫游移动 站的进入和/或正在进行的数据消息。因此,第一无线系统200中任何 用于和/或寻址到访问移动站214的数据消息被很容易地改发到信数据 服务器。数据消息被传送到访问移动站214,而没有明显的延迟,并 且信令消息被免于支持到访问移动站214的数据消息发送。

说明书描述了本发明系统和方法的各种示意性实施例。权利要 求书的方法是用于覆盖说明书中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的各种修改以及 等效布置。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应该给予合理的最宽解释,以覆 盖与在此公开的本发明的精神以及范围相一致的修改,等效结构以及 特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