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地址管理方法、中继装置及管理装置

申请号 CN200710085033.0 申请日 2004-02-17 公开(公告)号 CN101035145A 公开(公告)日 2007-09-12
申请人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发明人 西田克利; 冈川隆俊; 赵晚熙;
摘要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中继装置和管理装置。中继装置,针对与该中继装置处于连接的移动终端,获得并存储将该移动终端之静态通信地址和动态通信地址关联表示的对应关系信息。而且,获得并存储有关该移动终端所发送信息包之发送源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另一方面,管理装置,针对与中继装置处于连接的移动终端,存储表示所述静态通信地址和所述动态通信地址之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和表示通信对方之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然后,通过联合中继装置和管理装置,删除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这样,能够避免传输信息量的显著增加和不用设置扩展容量的 存储器 ,以及避免随着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变更而产生信息包的损失。
权利要求

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中继装置,其包括中继存储器,根据该中继存储器的存储内容变更并传送从连接的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包;和管理装置,其包括管理存储器;所述中继装置具有:第一单元,对于与该中继装置处在连接中的移动终端,获取将预先分配给该移动终端的固有的静态通信地址、和只限于该移动终端处在该中继装置管辖通信区域中时分配给该移动终端的动态通信地址关联后所表示的对应关系信息,并保存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第二单元,将表示该移动终端所发送的信息包之静态通信地址的发送受方信息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接收从所述管理装置返回的发送受方信息,将由所接收的发送受方信息表示的动态通信地址和该发送受方地址关联后所表示的对应关系信息,作为所述移动终端之通信对方的对应关系信息,与有关所述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后保存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第三单元,其在该移动终端结束通信后,释放所述中继存储器中存储了有关该移动终端之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同时释放存储了与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的有关该移动终端通信对方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以及向所述管理装置请求删除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和第四单元,其在所述管理装置请求删除与连接在其它中继装置上且通信结束了的其它移动终端相关的对应关系信息之后,释放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存储了与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的所述其它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所述管理装置具有:第五单元,对于网络内的多个中继装置,将表示分配给与各个中继装置处于连接中的移动终端的静态通信地址和动态通信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和表示该移动终端通信对方之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存储在所述管理存储器中;第六单元,在从中继装置接收了与该中继装置连接的移动终端所发送的信息包的发送受方信息之后,从所述管理存储器读出与该发送受方信息所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动态通信地址,将表示该动态通信地址的发送受方信息向该中继装置发送;和第七单元,在中继装置请求删除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之后,通过使用所述管理存储器存储的该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而特定该移动终端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通过使用所述管理存储器存储的对应关系信息而特定与该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连接的中继装置,对该特定的中继装置,请求删除该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在所述管理存储器中,释放存储了该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和存储了有关该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的存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当处在所述中继装置管辖通信区域内的该移动终端请求开始通信之后,获得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动态通信地址,给该移动终端提供通信开始许可,其结果,与该移动终端连接,将表示该移动终端的静态通信地址和动态通信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在该中继装置具备的所述中继存储器中,并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该对应关系信息;所述第五单元,将通过所述多个中继装置发送的有关所述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与特定发送该对应关系信息的所述多个中继装置的特定信息关联后保存在所述管理存储器中;所述第六单元,在接收了来自所述中继装置的所述发送受方信息之后,将通信状态信息存储到所述管理存储器中,所述通信状态信息表示与该发送受方信息所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移动终端、和所述信息包发送源移动终端之间正在进行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单元,在与由所述发送受方信息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动态通信地址没有被存储在所述管理存储器中的情况下,特定与该发送受方信息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移动终端可能连接的中继装置,对该特定的中继装置,请求获得与有关该移动终端的静态通信地址对应的动态通信地址,将表示响应该请求后从该中继装置发送的该静态通信地址和该动态通信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与特定该中继装置的特定信息关联后保存在所述管理存储器中;所述中继装置具有:第八单元,在所述管理装置请求获得与发送受方信息所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动态通信地址之后,向与该发送受方信息所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移动终端请求开始通信,获得与响应该请求后的该移动终端有关的动态通信地址,其结果,与该通信终端连接,将表示有关该移动终端的静态通信地址和动态通信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保存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并将该对应关系信息发送到所述管理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单元,在接收了来自所述中继装置的所述发送受方信息之后,特定与该发送受方信息所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移动终端所连接的中继装置,对特定的中继装置,请求在与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的情况下保存所述信息包的有关发送源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所述中继装置具有:第九单元,在所述管理装置请求与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的情况下保存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信息包的其它移动终端有关的对应关系信息之后,在与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的情况下将有关所述其它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保存到所述中继存储器中。
5.一种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过程,包括管理存储器的管理装置,对于网络内的多个中继装置,将表示预先分配给与各中继装置连接的移动终端的固有的静态通信地址和只限于该移动终端处在该中继装置管辖的通信区域中时分配给该移动终端的动态通信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与表示该移动终端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之通信状态信息保存在所述管理存储器中;第二过程,具有中继存储器的第一中继装置,对于该第一中继装置连接的第一移动终端,获得将静态通信地址和动态通信地址关联后表示的对应关系信息并将其保存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第三过程,所述第一中继装置将表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所发送的信息包的发送受方地址的发送受方信息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第四过程,在从所述第一中继装置接收了所述发送受方信息之后,从所述管理存储器读出与该发送受方信息所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动态通信地址,将表示该动态通信地址的发送受方信息向该第一中继装置发送;第五过程,所述第一中继装置作为对表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所发送信息包的发送受方地址之发送受方信息的响应,接收所述管理装置返回的发送受方信息,将通过所接收的发送受方信息表示的所述动态通信地址与该发送受方地址关联后表示的对应关系信息,作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之通信对方的对应关系信息,与有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后保存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第六过程,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结束通信时,所述第一中继装置释放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存储了有关该第一移动终端之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同时释放存储了与该第一移动终端对应关系信息关联后的该第一移动终端通信对方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以及向所述管理装置请求删除有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第七过程,在所述第一中继装置请求删除有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之后,所述管理装置通过使用所述管理存储器存储的该第一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而特定该第一移动终端的通信对方即第二移动终端,通过使用所述管理存储器存储的对应关系信息而特定该第二移动终端所连接的第二中继装置,对特定的该第二中继装置,发送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删除请求,该删除请求包含用于对该第二移动终端进行特定之信息,释放所述管理存储器中的存储了该第一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和存储了有关该第一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的存储区域;和第八过程,所述第二中继装置在从所述管理装置接收了包含用于对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进行特定之信息的有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删除请求之后,释放该第二中继装置具有的中继存储器中存储了与有关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对应关系信息关联后的所述第一移动装置之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程在所述第一中继装置管辖通信区域内的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请求开始通信之后,获得有关该第一移动终端的动态通信地址,给该第一移动终端提供通信开始许可,其结果,与该第一通信终端连接,将表示该第一移动终端的静态通信地址和动态通信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保存在该第一中继装置具备的所述中继存储器中,以及将该对应关系信息发送到所述管理装置,与特定该第一中继装置的信息关联后保存在所述管理存储器中;所述第四过程在接收了来自所述第一中继装置的所述发送受方信息之后,将表示在与该发送受方信息所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移动终端和该第一移动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状态信息保存到所述管理存储器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过程在与由所述发送受方信息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动态通信地址没有被存储在所述管理存储器中的情况下,特定与该发送受方信息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移动终端可能连接的中继装置,对该特定的中继装置,请求获得与有关该移动终端的静态通信地址对应的动态通信地址,将表示响应该请求后从该中继装置发送的该静态通信地址和该动态通信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与特定该中继装置的特定信息关联后保存在所述管理存储器中;所述中继装置具有:第九过程,当从所述管理装置请求获得了与所述发送受方信息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动态通信地址之后,向与该发送受方信息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移动终端请求开始通信,获得响应该请求后的该移动终端的动态通信地址,其结果,与该通信终端连接,将表示该移动终端的静态通信地址和动态通信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保存在所述中继装置的中继存储器上,将该对应关系信息发送到所述管理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过程在接收了来自所述第一中继装置的所述发送受方信息之后,特定与该发送受方信息所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移动终端所连接的中继装置,对特定的中继装置,请求与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后保存有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所述中继装置具有:第十过程,当从所述管理装置请求与有关该移动终端的所述对应关系信息关联后保存有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之后,与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后将有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保存到所述中继装置的中继存储器中。
9.一种中继装置,包括中继存储器,根据该中继存储器的存储内容变更并传送从连接的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包,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单元,对于与该中继装置处在连接中的移动终端,获取将预先分配给该移动终端的固有的静态通信地址、和只限于该移动终端处在该中继装置管辖通信区域中时分配给该移动终端的动态通信地址关联后所表示的对应关系信息,并保存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第二单元,将表示该移动终端所发送的信息包之发送受方地址的发送受方信息向具备管理存储器的管理装置发送,接收从所述管理装置返回的发送受方信息,将由所接收的发送受方信息表示的动态通信地址和该发送受方地址关联后所表示的对应关系信息,作为所述移动终端之通信对方的对应关系信息,与有关所述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后保存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第三单元,其在该移动终端结束通信后,释放所述中继存储器中存储了有关该移动终端之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同时释放存储了与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的有关该移动终端通信对方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以及向所述管理装置请求删除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和第四单元,其在所述管理装置请求删除与连接在其它中继装置上且通信结束了的其它移动终端相关的对应关系信息之后,释放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存储了与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后的所述其它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当处在所述中继装置管辖通信区域内的该移动终端请求开始通信之后,获得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动态通信地址,给该移动终端提供通信开始许可,其结果,与该移动终端连接,将表示该移动终端的静态通信地址和动态通信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在该中继装置具备的所述中继存储器中,并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该对应关系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第七单元,在所述管理装置请求获得与发送受方信息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动态通信地址之后,向与该发送受方信息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移动终端请求开始通信,获得与响应该请求后的该移动终端有关的动态通信地址,其结果,与该移动终端连接,将表示有关该移动终端的静态通信地址和动态通信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保存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并将该对应关系信息发送到所述管理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八单元,在所述管理装置请求与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的情况下保存将信息包发送到所述移动终端的其它移动终端有关的对应关系信息之后,在与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的情况下将有关所述其它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保存到所述中继存储器中。
13.一种管理装置,包括管理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单元,对于网络内的多个中继装置,将表示预先分配给与各个中继装置处于连接中的固有的静态通信地址、和只限于该移动终端处在该中继装置的管辖通信区域中时分配给该移动终端的动态通信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和表示该移动终端通信对方之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存储在所述管理存储器中;第二单元,当从中继装置接收了与该中继装置连接的移动终端所发送的信息包的发送受方信息之后,从所述管理存储器读出与该发送受方信息所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动态通信地址,将表示该动态通信地址的发送受方信息向该中继装置发送;和第三单元,当中继装置请求删除有关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之后,通过使用所述管理存储器存储的该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而特定该移动终端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通过使用所述管理存储器存储的对应关系信息而特定该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所连接的中继装置,对该特定的中继装置,请求删除该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释放所述管理存储器中的存储了该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和存储了该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的存储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将通过所述多个中继装置发送的有关所述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与特定发送该对应关系信息的所述多个中继装置的特定信息关联后保存在所述管理存储器中;所述第二单元,在接收了来自所述中继装置的所述发送受方信息之后,将通信状态信息存储到所述管理存储器中,所述通信状态信息表示与该发送受方信息所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移动终端、和所述信息包发送源移动终端之间正在进行通信。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在与由所述发送受方信息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动态通信地址没有被存储在所述管理存储器中的情况下,特定与该发送受方信息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移动终端可能连接的中继装置,对该特定的中继装置,请求获得与该移动终端的静态通信地址对应的动态通信地址,将表示响应该请求后从该中继装置发送的该静态通信地址和该动态通信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与特定该中继装置的特定信息关联后保存在所述管理存储器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在接收了来自所述中继装置的所述发送受方信息之后,特定与该发送受方信息所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移动终端所连接的中继装置,对特定的中继装置,请求在与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的情况下保存所述信息包的有关发送源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

说明书全文

通信系统、地址管理方法、中继装置及管理装置

申请是申请号为“200410005264.2”,申请日为2004年2月17日,发明名称为“通信系统、地址管理方法、中继装置及管理装置”之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通过将静态通信地址和动态通信地址相互交换而中介信息包通信的通信网中管理这些地址的技术。

背景技术

IP(因特网协议)网络中,有通过使用对通信终端预先分配的且可以唯一识别该通信终端的静态通信地址(终端识别用地址)和对该通信终端临时分配的动态通信地址(信息包传送用地址)而将从通信终端发送的信息包传送到发送受方之通信终端的技术(例如参见Egevang,K.andP.Francis,“The IP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NAT)”,RFC 1631,May1994(以后称为RFC 1631))。RFC 1631中所示的网络地址翻译器(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具有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包后,将该信息包发送源地址所示的终端识别用地址改写成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功能。作为RFC 1631中所示技术的派生技术(例如,参照Srisuresh,P.andM.Holdrege,“The IP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NAT)Terminology andConsiderations”,RFC 2663,August 1999(以后称为RFC2663)),网络地址翻译器(两次NAT)具有不仅将信息包发送源地址而且将信息包发送受方地址所示的终端识别用地址根据兑换表(cash table)上预先设定的地址转换表改写成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功能。
但是,在只用这些文献上所示网络地址翻译器管理上述地址时,每次发送信息包时,该网络地址翻译器都必须进行地址的改写。这成为网络地址翻译器的负担。
因此,需要在不给网络地址翻译器增加负担的情况下管理地址。例如,在特开2001-45050号公报中公开了有关这种管理地址的方法。
在特开2001-45050号公报中,公开了管理对于移动终端分配的IP地址的技术。在该特开2001-45050号公报中,通过地址管理服务器5、位置管理服务器4、IP信息包传送装置3和接入点(access point)2,对IP终端1进行IP地址管理。具体地,地址管理服务器5,包括对终端的IP地址按终端用户所属每个CUG(Closed User Group:封闭用户群)区分进行保存的地址管理表,根据该表,特定请求地址的IP终端1的用户ID属于哪个CUG,将特定后的CUG用的IP地址分配给IP终端1。位置管理服务器4基于从接入点2发送的信息,生成IP地址的位置信息。IP地址的位置信息是表示分配了该IP地址的IP终端现在被容纳于哪个接入点2的信息。信息包传送装置3包括存储了IP终端1之用户ID所属的CUG、分配给该IP终端1的IP地址、以及该IP地址的位置信息的IP信息包传送表,并参考该IP信息包传送表进行信息包的传送。接入点2包括容纳用户管理表,其存储了容纳于该存取点的IP终端1的用户ID和IP地址等的信息,基于该表,进行信息包的传送。当IP终端1的通信结束、不需要所用地址时,接入点2将其意思通知IP地址管理服务器5,在IP地址管理服务器5中该IP地址返回到未使用存储池(pool),同时,更新IP信息包传送装置3中的IP信息包传送表和接入点2中的容纳用户管理表,将该IP地址释放。
因此,使用RFC 1631和RFC 2663中所示的技术,即使对移动终端也分配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在通过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和信息包传送用地址进行移动通信的情况,如果考虑使用特开2001-45050号公报中所示技术进行这些地址的管理,就要考虑下面的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在网络内包括管理装置,对被连接到该网络之移动终端所分配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和信息包传送用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后称为地址对应信息)进行管理,该管理装置根据进行移动终端所发送来的信息包之中继的中继装置的询问,将地址对应信息送到中继装置,中继装置保存管理装置所发送的地址对应信息。该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通过使用发送受方地址和发送源地址的终端识别用地址来发送信息包。该移动终端连接的中继装置通过将终端识别用地址变换成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向发送受方传送信息包。发送受方的移动终端连接的中继装置一旦接收了传送的信息包,通过将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变换成终端识别用地址,将该信息包发送到发送受方的移动终端。
在这种中继装置中,就保存了两种信息,即信息包之发送源的地址对应信息和信息包之发送受方的地址对应信息。如果中继装置是连接到自身装置之移动终端的信息包之发送源的地址对应信息,则可以预测存储该信息的存储器量。但是,预测信息包之发送受方的地址对应信息的存储器量是困难的。其原因是,因为不可能预测该移动终端发送信息包的对方会变为多少。因而,只要信息包之发送受方的地址对应信息的存储器量不充分大,就有存储器量不够的担心。每次从移动终端发送来信息包,如果中继装置都进行对管理装置地址的询问,就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即在网络上产生有关该请求的大量的信号
另一方面,在管理装置中,如果连续保存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地址对应信息,则会产生有关该地址对应信息存储的存储器量不足的问题。因此,在与多个对方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结束了与某一个通信对方的通信的情况下,该移动终端连接的中继装置对管理装置就请求擦除该管理装置中保存的该移动终端的地址对应信息。但是,如果移动终端每次结束与对方的通信时对管理装置都进行这种请求,就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即在网络上产生有关该请求的大量的信号。
在变更被分配给移动终端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时候,如果地址对应信息不正确地反映该变更,就会有这种担心,即产生通过该移动终端应该接收发送的信息包的损失。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上述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种技术,在中介移动终端之间的信息包通信的通信网中,能够避免传输信息量的显著增加和不用设置扩展容量的存储器,以及避免随着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变更而产生信息包的损失。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中继装置,其包括中继存储器,根据该中继存储器的存储内容变更并传送从连接的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包;和管理装置,其包括管理存储器。所述中继装置具有:第一单元,对于与该中继装置处在连接中的移动终端,获取将预先分配给该移动终端的固有的静态通信地址、和只限于该移动终端处在该中继装置管辖通信区域中时分配给该移动终端的动态通信地址关联后所表示的对应关系信息,并保存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第二单元,将表示该移动终端所发送的信息包之发送受方地址的发送受方信息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接收从所述管理装置返回的发送受方信息,将由所接收的发送受方信息表示的动态通信地址和该发送受方地址关联后所表示的对应关系信息,作为所述移动终端之通信对方的对应关系信息,与有关所述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后保存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第三单元,其在该移动终端结束通信后,释放所述中继存储器中存储了有关该移动终端之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同时释放存储了与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的有关该移动终端通信对方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以及向所述管理装置请求删除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和第四单元,其在所述管理装置请求删除与连接在其它中继装置上且通信结束了的其它移动终端相关的对应关系信息之后,释放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存储了与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的所述其它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所述管理装置具有:第五单元,对于网络内的多个中继装置,将表示分配给与各个中继装置处于连接中的移动终端的静态通信地址和动态通信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和表示该移动终端通信对方之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存储在所述管理存储器中;第六单元,在从中继装置接收了与该中继装置连接的移动终端所发送的信息包的发送受方信息之后,从所述管理存储器读出与该发送受方信息所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动态通信地址,将表示该动态通信地址的发送受方信息向该中继装置发送;和第七单元,在中继装置请求删除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之后,通过使用所述管理存储器存储的该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而特定该移动终端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通过使用所述管理存储器存储的对应关系信息而特定与该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连接的中继装置,对该特定的中继装置,请求删除该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在所述管理存储器中,释放存储了该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和存储了有关该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的存储区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过程,包括管理存储器的管理装置,对于网络内的多个中继装置,将表示预先分配给与各中继装置连接的移动终端的固有的静态通信地址和只限于该移动终端处在该中继装置管辖的通信区域中时分配给该移动终端的动态通信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与表示该移动终端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之通信状态信息保存在所述管理存储器中;第二过程,具有中继存储器的第一中继装置,对于该第一中继装置连接的第一移动终端,获得将静态通信地址和动态通信地址关联后表示的对应关系信息并将其保存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第三过程,所述第一中继装置将表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所发送的信息包的发送受方地址的发送受方信息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第四过程,在从所述第一中继装置接收了所述发送受方信息之后,从所述管理存储器读出与该发送受方信息所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动态通信地址,将表示该动态通信地址的发送受方信息向该第一中继装置发送;第五过程,所述第一中继装置作为对表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所发送信息包的发送受方地址之发送受方信息的响应,接收所述管理装置返回的发送受方信息,将通过所接收的发送受方信息表示的所述动态通信地址与该发送受方地址关联后表示的对应关系信息,作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之通信对方的对应关系信息,与有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后保存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第六过程,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结束通信时,所述第一中继装置释放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存储了有关该第一移动终端之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同时释放存储了与该第一移动终端对应关系信息关联后的该第一移动终端通信对方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以及向所述管理装置请求删除有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第七过程,在所述第一中继装置请求删除有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之后,所述管理装置通过使用所述管理存储器存储的该第一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而特定该第一移动终端的通信对方即第二移动终端,通过使用所述管理存储器存储的对应关系信息而特定该第二移动终端所连接的第二中继装置,对特定的该第二中继装置,发送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删除请求,该删除请求包含用于对该第二移动终端进行特定之信息,释放所述管理存储器中的存储了该第一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和存储了有关该第一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的存储区域;和第八过程,所述第二中继装置在从所述管理装置接收了包含用于对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进行特定之信息的有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删除请求之后,释放该第二中继装置具有的中继存储器中存储了与有关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对应关系信息关联后的所述第一移动装置之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继装置,包括中继存储器,根据该中继存储器的存储内容变更并传送从连接的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包,具有:第一单元,对于与该中继装置处在连接中的移动终端,获取将预先分配给该移动终端的固有的静态通信地址、和只限于该移动终端处在该中继装置管辖通信区域中时分配给该移动终端的动态通信地址关联后所表示的对应关系信息,并保存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第二单元,将表示该移动终端所发送的信息包之发送受方地址的发送受方信息向具备管理存储器的管理装置发送,接收从所述管理装置返回的发送受方信息,将由所接收的发送受方信息表示的动态通信地址和该发送受方地址关联后所表示的对应关系信息,作为所述移动终端之通信对方的对应关系信息,与有关所述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后保存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第三单元,其在该移动终端结束通信后,释放所述中继存储器中存储了有关该移动终端之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同时释放存储了与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的有关该移动终端通信对方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以及向所述管理装置请求删除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和第四单元,其在所述管理装置请求删除与连接在其它中继装置上且通信结束了的其它移动终端相关的对应关系信息之后,释放在所述中继存储器中存储了与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后的所述其它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理装置,包括管理存储器,具有:第一单元,对于网络内的多个中继装置,将表示预先分配给与各个中继装置处于连接中的固有的静态通信地址、和只限于该移动终端处在该中继装置的管辖通信区域中时分配给该移动终端的动态通信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和表示该移动终端通信对方之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存储在所述管理存储器中;第二单元,当从中继装置接收了与该中继装置连接的移动终端所发送的信息包的发送受方信息之后,从所述管理存储器读出与该发送受方信息所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动态通信地址,将表示该动态通信地址的发送受方信息向该中继装置发送;和第三单元,当中继装置请求删除有关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之后,通过使用所述管理存储器存储的该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而特定该移动终端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通过使用所述管理存储器存储的对应关系信息而特定该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所连接的中继装置,对该特定的中继装置,请求删除该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释放所述管理存储器中的存储了该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和存储了该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的存储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中继装置,对于与该中继装置连接中的移动终端,获得将预先分配给该移动终端的固有的静态通信地址和只限于该移动终端处在该中继装置管辖通信区域中时分配给该移动终端的动态通信地址关联后所表示的对应关系信息,并保存在上述中继存储器中。将表示该移动终端所发送信息包之发送受方地址的发送受方信息向上述管理装置发送,接收从上述管理装置返回的发送受方信息,将由所接收的发送受方信息表示的动态通信地址和该发送受方地址关联后表示的对应关系信息,作为上述移动终端之通信对方的对应关系信息,与有关上述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后保存在上述中继存储器中。而且,在该移动终端结束通信后,上述中继存储器中释放存储了有关该移动终端之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同时释放存储了与该移动终端对应关系信息对应分配的该移动终端通信对方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以及向上述管理装置请求删除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从上述管理装置中请求删除作为其它中继装置连接的通信终端且通信结束的有关其它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之后,在上述中继存储器中释放存储了与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后的上述其它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
另一方面,管理装置,对于网络内的多个中继装置,将表示各个中继装置连接的移动终端所分配的固有静态通信地址和动态通信地址之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和表示该移动终端通信对方之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存储在上述管理存储器中。在从中继装置接收了该中继装置连接的移动终端所发送信息包的发送受方信息之后,从上述管理存储器读出与该发送受方信息所表示的发送受方地址对应的动态通信地址,将表示该动态通信地址的发送受方信息向该中继装置发送。而且,在从中继装置请求删除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之后,通过使用上述管理存储器存储的该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而特别规定该移动终端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通过使用上述管理存储器存储的对应关系信息而特定该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所连接的中继装置,对该特定的中继装置,请求删除该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在上述管理存储器中,释放存储了该通信结束之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区域和存储了该通信结束之有关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的存储区域。
如上述,通过联合中继装置和管理装置,对于与该中继装置连接的移动终端,可将有关该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和有关该移动终端通信对方之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关联后进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式之通信系统1的构成方框图
图2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AR 30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AR 30中存储的发送源表305a和发送受方表305b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通信系统1中使用的地址管理记录释放请求消息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通信系统1中使用的终端入口删除请求消息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通信系统1中使用的终端入口生成请求消息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管理服务器20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管理服务器20上存储的地址管理表205a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管理服务器20上存储的通信状态表205b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通信系统1的动作的序列图。
图11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通信系统1的动作的序列图。
图12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通信系统1的动作的序列图。
图13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AR 30a中存储的发送源表305a和发送受方表305b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管理服务器20上存储的通信状态表205b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AR 30a中存储的发送源表305a和发送受方表305b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管理服务器20上存储的通信状态表205b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AR30a中存储的发送源表305a和发送受方表305b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AR30b中存储的发送源表305a和发送受方表305b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AR30a中存储的发送源表305a和发送受方表305b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AR30b中存储的发送源表305a和发送受方表305b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管理服务器20上存储的地址管理表205a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同实施形式之管理服务器20上存储的通信状态表205b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从本实施形式之移动终端40a发送的信息包的演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形式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在用于说明实施形式的全部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重复说明。
(1.结构)<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实施形式之通信系统1的构成方框图。在本说明书中,以后,只要不是特别需要区分的情况下,就将各个AR30a~30d记为“AR30”,将各个移动终端40a~40f记为“移动终端40”。
移动通信网10用于对移动终端40提供移动信息包通信服务。该移动通信网10具有AR(访问路由器)30和管理服务器20。此外,尽管移动通信网10中还存在多个路由器,用于中继从AR30传送的信息包,但为了说明的便利,省略了其图示和说明。
AR30管辖包含无线区域的通信区域,是用于中继移动终端40接收发送的信息包的中继装置,该移动终端40处在该通信区域内且该AR30提供了通信许可(后述)。以后,处在AR 30管辖通信区域(图中未示)内且从AR30获得通信许可的移动终端40被连接到AR30a。
AR30增加了一般的路由器功能,在中继信息包时,在从移动终端40发送信息包中包含的发送源地址所示该移动终端40的终端识别用地址被改写成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同时,通过将该信息包具有的发送受方地址中所示的发送受方之移动终端40的终端识别用地址改写成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其具有向发送受方之移动终端传送的功能。AR 30在接收了该AR30上连接的移动终端40所发送的信息包时,通过将该信息包所具有的发送受方地址上所示的该移动终端40之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变换成终端识别用地址,具有向该移动终端40传送的功能。后面具体说明各个地址的变换方法。
在移动终端40连接到AR30的情况下,信息包传送用地址是通信地址,其表示该AR 30所管辖区域中的移动终端40的通信连接点。其是在移动终端40被连接到该AR30期间可以唯一识别移动终端40的通过AR30对移动终端40所分配的动态通信地址。
终端识别用地址是可以唯一识别移动终端40的预先被分配的通信地址,是静态通信地址。
管理服务器20是管理有关通过插入的AR30在移动通信网10所连接的各个移动终端40之地址的信息和各个移动终端40的通信状态的服务器。后面说明有关管理服务器20管理的地址的信息。管理服务器20中管理的移动终端40的通信状态是移动终端40可以通信的状态,或者甚至是与移动终端40进行通信的对方的移动终端40是哪一个的状态。具体通信状态的管理方法将在后面说明。
例如,移动终端40是具有信息包通信功能的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如图1所示,在移动终端40a连接到AR30的情况下,该移动终端40能够通过介入AR30a与被连接到移动通信网10内的其它AR30的其它移动终端40进行信息包通信。
<AR的结构>
图2是表示AR30之硬件结构的方框图。
CPU301通过运行ROM302和HD(Hard Disk:硬盘)305上存储的各种程序,控制通过总线306连接的各部分装置。CPU301具有对所经过时间计时的定时器功能。ROM302中存储了管理各部分装置基本控制的程序。RAM303被用作为CPU 301的工作区域。通信接口304例如控制在管理服务器20和移动终端40之间进行的通信。AR30还可以包括操作输入部和显示部等。
在HD305中在操作系统等各种软件基础上,存储了发送源表(用于源端的高速缓冲)305a和发送受方表(用于目的地端的高速缓冲)305b。
如图3中所示,发送源表305a中登录了该AR30所连接的移动终端40之地址的记录(以后称为发送源记录)。该发送源记录中存储了该移动终端40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和信息包传送用地址。下面,为了便于说明,将对应于移动终端40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和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合在一起称为地址对应信息。而且,该发送源记录中存储了时间信息,其表示该记录被存储在发送源表305a中的时间(保持时间)。作为该保持时间所设定的时间,采用从该记录被登录到发送源表305a中时的现在时刻开始之预定的时间分量(例如为10秒,10分,1小时,1日等)。这个时间是通过CPU301具有的定时器功能进行计时。在即使经过这样设定的保持时间也不利用发送源记录的情况下,从发送源表305a中删除该发送源记录。保持时间不计入发送源记录被利用期间的时间。表示该通信源终端结束通信之意的通信结束消息在从通信源终端发送的通过AR30接收的情况下,有关该通信源终端之发送源记录也从发送源表305a中删除。
对于删除了发送源记录等数据,具体地,其意味着释放了该数据存储所使用的存储区,不可能进行该数据读出,以及该存储区可使用成新数据存储之目的。
如图3中所示,对于各个地址被存储在上述发送源表305a中的每个通信源终端,发送受方表305b中登录了该通信源终端正进行通信的对方之移动终端40的地址记录(下面称为发送受方记录)。该发送受方记录存储了该通信对方之移动终端40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和信息包传送用地址。
根据以上那样的结构,发送受方表305b的各个发送受方记录是与发送源表305a所登录的各个发送源记录相对应分配的。即,发送受方表305b通过与发送源表305a相对应分配而存储在HD305中。
HD305中存储了中继管理程序。根据通过CPU301运行该中继管理程序,使AR30实现以下功能。
AR30在从处于该AR30所管辖无线区域中的移动终端40接收了表示请求开始通信之意的通信开始请求消息时,向管理服务器20发送分配许可请求消息,其表示对于该移动终端40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请求分配许可。作为对该消息的响应,在接收了表示分配许可的分配许可消息后,AR30分配对该移动终端40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与此同时,存储了通信开始请求消息中所包含的该移动终端40的终端识别用地址、所分配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以及表示上述保持时间的时间信息之发送受方记录登录到发送源表305a中。而且,将包含该终端识别用地址和该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地址通知消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20。接着,将表示许可通信开始之意的通信许可消息向该移动终端40发送。
AR30在接收了从移动终端40发送的信息包之后,判断包含了该信息包的发送受方地址所示的终端识别用地址(以下称为发送受方终端的终端识别用地址)的发送受方记录是否与该移动终端40的发送源记录建立了对应关系而登录在发送受方表305b中。当该判断结果是否定时,将存储了该终端识别用地址的发送受方记录与发送该信息包的移动终端40(以下称为发送源终端)建立对应关系后登录到发送受方表305b中。AR30对管理服务器20发送地址询问消息,询问与该发送受方终端之终端识别用地址对应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该地址询问消息中包含了该发送受方终端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发送源终端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和AR30的地址。响应该地址询问消息后,从管理服务器20接收地址响应消息,其包含对于该发送受方终端之终端识别用地址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之后将该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存储到发送受方表305b中所登录的上述发送受方记录中。在将该信息包所包含的发送源地址改写成发送源终端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同时将该信息包所包含的发送受方地址改写成发送受方终端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后,发送该信息包。
而且,AR30在从移动终端40接收了结束通信之意的通信结束消息后,对管理服务器20发送如图4所示的地址管理记录释放请求消息。该消息中包含了发送通信结束消息的移动终端40(以后称为通信结束终端)的终端识别用地址。该地址管理记录释放请求消息表示了下述之意,即,对管理服务器20请求删除与管理服务器20所登录的该移动终端40相关的信息(后述)。而且,在一个AR30上所连接的多个移动终端40几乎同时结束通信的情况下,将这些移动终端40的各个终端识别用地址插入到地址释放请求消息的选项字段(option field)中也是可以的。根据这种结构,涉及多个移动终端40之信息的删除请求能够通过一个消息进行。
AR30在从管理服务器20接收了表示响应该地址管理记录释放请求消息之意的释放请求响应消息之后,删除该发送源表305a中所登录的该移动终端40的发送源记录。而且,还全部删除与该移动终端40的发送源记录有对应关系且在发送源表305b中所登录的发送受方记录。
AR30在从管理服务器20接收了表示请求删除有关移动终端40之发送受方记录之意的终端入口删除请求消息之后,则从发送受方表305b中全部删除有关该消息中所示移动终端40(以后称为通信结束终端)的发送受方记录。而且,如图5所示,该终端入口删除请求消息中包含了通信结束终端的终端识别用地址。AR30将表示删除完毕之意的删除完毕消息向管理服务器20发送。
经过发送源表305a中登录的发送源记录所存储的时间信息所表示的保持时间后,对管理服务器20发送地址管理记录释放请求消息,以后,与上述相同,从发送源表305a中删除该发送源记录,以及还全部删除与该发送源记录有对应关系且在发送受方表305b中登录的发送受方记录。
AR30即使在从处在该AR30管辖无线区域中的移动终端40不接收通信开始请求消息的情况下,在从后述管理服务器20请求对该移动终端40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分配之后,也对该移动终端40请求开始通信和对响应该请求的该移动终端40分配信息包传送用地址。与上述相同,将该移动终端40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通知管理服务器20。
AR30在从其它AR30接收了该AR30所连接移动终端40发送的信息包之后,按如下进行发送受方地址和发送源地址的改写。
该AR30中,信息包所包含发送受方地址中该信息包传送用地址所表示的移动装置40(发送受方终端)的地址对应信息被存储在发送源表305a所登录的发送源记录中,信息包所包含发送源地址中该信息包传送用地址所表示的移动终端40(发送源终端)的地址对应信息被存储在发送受方表305b所登录的发送受方记录中。
因而,AR30参考发送源表305a而读出对应于发送受方终端之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终端识别用地址。而且,参考发送受方表305b而读出与发送源表305a所登录的发送受方终端的发送源记录对应分配的有关发送源终端的发送受方记录,从该记录中读出对应于发送源终端之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将该信息包所包含的发送受方地址和发送源地址改写成分别读出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并发送该信息包。
AR30在发送上述信息包之前,按下述进行有关上述信息包所包含发送源地址中该信息包传送用地址所表示的发送源终端的发送受方记录的登录。AR30从管理服务器20接收有关上述发送受方终端的后述终端入口生成请求消息(参考图6),生成包含该消息所表示发送源终端之终端识别用地址和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发送受方记录,以及将其与该消息所表示发送受方终端相关的发送源记录建立对应关系后登录在发送受方表305b中。
<管理服务器的结构>
图7是表示管理服务器20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
CPU201通过运行ROM202和HD(硬盘)205上存储的各种程序控制通过总线206连接的各部分装置。ROM202中存储了管理各部分装置基本控制的程序等。RAM203被用作为CPU 201的工作区域。通信接口204例如控制在AR30和移动通信网10之间进行的通信。管理服务器20还可以包括操作输入部和显示部等。
HD205上加有操作系统等各种软件,存储了地址管理表(Administrative Cache)205a和通信状态表(Communication Chart)205b。
如图8中所示,地址管理表205a中登录了移动通信网10的各个AR30所连接的各个移动终端40的记录(以后称为地址管理记录)。该地址管理记录中存储了该移动终端40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和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地址对应信息),以及连接该移动终端40的AR30的地址。
通信状态表205b是用于管理在移动通信网10的各个AR30所连接的各个移动终端40中该移动终端40进行通信的对方之移动终端40是哪一个的表。图9是以表的形式概念性表示通信状态表205b的图。该表中,在每一行,表示了移动通信网10的与哪一个AR30连接的移动终端40的记录(以后称为通信状态记录)。对该各个状态记录,各个列表示了能够成为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40。能够成为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40即是移动通信网10的某一个AR30所连接的移动终端40中排除了自身的移动终端40。由该行列构成的表中,各个移动终端40在与去掉自身的其它移动终端40进行通信的时候,在该其它移动终端40的区域上表示出“1”,在不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40的区域上表示出“0”。例如,移动终端40a被表示成与移动终端40b和移动终端40d进行相互通信。为了识别各个移动终端40,也可以使用移动终端40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如上所述各个移动终端40的通信状态作为通信状态记录被登录在通信状态表205b中。
HD205中存储了信息管理程序。根据通过CPU201运行的该信息管理程序,使管理服务器20实现下面的功能。
管理服务器20在从AR30接收了表示对移动终端40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请求分配许可之意的分配许可请求消息之后,在许可移动终端40之通信的时候,响应该消息,将表示许可该请求之意的分配许可消息发送到AR30。之后,在从AR30接收了包含对于该移动终端40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和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地址通知消息之后,将包含该消息中所含移动终端40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和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地址管理记录登录到地址管理表205a。
管理服务器20在从AR30接收了表示询问发送受方终端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之意的上述地址询问消息之后,参考地址管理表205a,读出该信息包传送用地址,而且,特定该发送受方终端所连接的AR 30。对该特定的AR30,发送终端入口生成请求消息,其表示与该发送受方终端对应请求登录与发送源终端相关的发送受方记录之意。在发送受方终端所连接的AR30中,因将发送源终端用作为发送受方终端,管理服务器20对该AR30请求该发送源终端的地址对应信息作为发送受方记录而进行登录。
接着,管理服务器20将表示双方相互进行通信的信息写入到该发送受方终端的通信状态记录和发送源终端的通信状态记录中。然后,对AR30发送地址响应消息,其含有从地址管理表205a读出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
而且,在从AR30接收地址询问消息时,在该发送受方终端的地址管理记录没有被登录到地址管理表205a中的情况下,管理服务器20对于管理不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之位置的位置信息管理服务器(未图示)发送位置询问消息,其表示询问该发送受方终端的位置之意。然后,在从位置信息管理服务器接收响应该位置询问消息的包含该发送受方终端之位置信息的位置响应消息之后,基于该位置信息,特定该发送受方终端可以连接的AR30。对于所特定的AR30,发送地址请求消息,其表示请求分配对发送受方终端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之意。通过从该AR30接收响应该消息的包含该发送受方终端之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地址响应消息,获得发送受方终端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然后,将包含该发送受方终端之地址对应信息和该AR30地址的地址管理记录登录到地址管理表205a,在发送受方终端的通信状态记录登录到通信状态表205b上的同时,将表示双方相互进行通信的信息写入到该发送受方终端的通信状态记录和发送源终端的通信状态记录中。
管理服务器20在从AR30接收了对移动终端40的上述地址管理记录释放请求消息时,参考通信状态表205b,检索该移动终端40(通信结束终端)进行通信的对方的移动终端为哪一个。其检索结果,如果特定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40,接着,参考地址管理表205a,检索该通信对方的通信终端40所连接的AR30为哪一个。其检索结果,如果特定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40所连接的AR30,并对该AR30分别发送通信结束终端的上述终端入口删除请求消息。在请求删除对一个AR30的多个通信结束终端的发送受方记录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这些移动终端40的各个终端识别用地址插入到终端入口删除请求消息的选项字段中。根据这种结构,涉及多个移动终端40之发送受方记录的删除请求能够通过一个消息进行。
管理服务器20在从全部发送该终端入口删除消息的AR30中接收了删除完毕消息之后,在从地址管理表205a删除该通信结束终端的地址管理记录的同时,从通信状态表205b删除该通信结束终端的通信状态记录。对发送地址管理记录释放请求消息的AR30,发送表示响应该消息之意的释放请求响应消息。
<移动终端的构成>
移动终端40有以下的功能。移动终端40在开始信息包通信时,对管辖该移动终端40所处无线区域的AR30,发送表示请求开始通信之意的通信开始请求消息。在接收了响应该消息的从该AR30发送的上述通信许可消息时,移动终端40变成可通信的状态。
移动终端40在发送信息包时,通过将该移动终端40的终端识别用地址设定成该信息包的发送源地址和将发送信息包的发送受方之移动终端40的终端识别用地址设定成发送受方地址,送出该信息包。
移动终端40在通信结束的时候,将表示此意的通信结束消息发送到该移动终端40所连接的AR30。
(2.动作)下面,参考图10~12说明移动终端40、AR30和管理服务器20的各种动作。以后,移动终端40a,40b,40d假定分别连接AR30a,30b,30d。
<通信开始动作>
首先,参考图10说明移动终端40a开始通信时各个装置的动作。
移动终端40a在对管辖该移动终端40所处无线区域的AR30a发送通信开始请求消息后(步骤S10),接收该消息的AR30a向管理服务器20发送表示请求许可分配对于该移动终端40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之意的分配许可请求消息(步骤S11)。在这里,接收该消息的管理服务器20许可移动终端40的通信,并将响应该消息的分配许可消息发送到AR30a(步骤S12)。
然后,接收该消息的AR30a对移动终端40a分配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后,将存储了信息开始请求消息中所含有的该移动终端40a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分配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表示保持时间的时间信息的发送受方记录登录到发送源表305a中(步骤S13)。其结果,发送源表305a例如变成如图13所示的状态。而且,将包含该终端识别用地址和该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地址通知消息向管理服务器20发送(步骤S14)。然后,将表示许可通信开始之意的通信许可消息向移动终端40a发送(步骤S16)。
另一方面,接收地址通知消息的管理服务器20将包含该消息所含移动终端40a之终端识别用地址和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地址管理记录登录到地址管理表205a中和将移动终端40a的通信状态记录登录到通信状态表205b中(步骤S15)。其结果,地址管理表205a变成例如如图8所示的状态,通信状态表205b变成例如如图14所示的状态。
此外,管理服务器20,也可以在进行步骤S15的处理之后,将响应上述地址通知消息和表示移动终端40a的地址管理记录和通信状态记录的登录完毕之意的响应消息发送到AR30a。这种情况下,AR30a也可以在接收了该响应消息之后,如进行上述步骤S16的处理。
<通信动作>
下面,参考图11说明在移动终端40a向移动终端40b发送信息包的情况下的动作。图23表示了从移动终端40a发送的信息包的演变。图中,概念性表示了包括发送受方地址、发送源地址和数据的信息包。
在移动终端40a向移动终端40b发送信息包(参考图23(a))后(步骤S30),接收该信息包的AR30a判断包含该信息包发送受方地址所示终端识别用地址(在这里是移动终端40b的终端识别用地址)的发送受方记录是否与该移动终端40a之发送受方记录建立对应关系后而被登录在发送受方表305b中。在这里,假如该判别结果为否定,则将存储该终端识别用地址的发送受方记录与移动终端40a建立对应关系后登录到发送受方表305b中(步骤31)。其结果,发送受方表305b例如变成如图15所示的状态。接着,AR30a对管理服务器20发送地址询问消息(步骤S32),其询问与该发送受方终端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对应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
接收该消息的管理服务器20使用该消息所含终端识别用地址参考地址管理表205a,读出包含该终端识别用地址的地址管理记录,从该记录中读出该信息包传送用地址(步骤S33)。在这里,包含该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地址管理记录被存储在地址管理表205a中。
而且,管理服务器20通过使用该地址管理记录,特定该移动终端40b连接的AR30(在这里是AR30b),对特定的AR30b,发送与信息包发送源的移动终端40a相关的终端入口生成请求消息(步骤S34)。该消息中含有移动终端40b的终端识别用地址、移动终端40a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和信息包传送用地址。
接着,管理服务器20将表示双方相互进行通信的信息写入到通信状态表205b所登录的移动终端40a的通信状态记录和移动终端40b的通信状态记录中(步骤S36)。其结果,通信状态表205b例如变成图16所示的状态。管理服务器20对AR30a发送包含了在步骤S33读出之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地址响应消息(步骤S37)。
另一方面,AR30b在接收了通过步骤S34从管理服务器20发送的终端入口生成请求消息后,生成存储了该消息所示移动终端40a之终端识别用地址和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发送受方记录。这里,移动终端40b的发送源记录假定已经被登录在发送源表305a中。然后,将该发送受方记录与该消息所示移动终端40b的发送源记录建立对应关系后登录到发送受方表305b中(步骤S35)。
AR30a在接收了通过步骤S37从管理服务器20发送的地址响应消息后,将该消息所含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写入到发送受方表305b中登录的移动终端40b的发送受方记录中(步骤S38)。其结果,发送受方表305b变成例如图17所示的状态。
接着,AR30a在将该信息包所含发送源地址改写成移动终端40a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同时,将该信息包所含发送受方地址改写成移动终端40b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并发送该信息包(参考图23(c))(步骤S39)。如上所述,AR30a将从移动终端40a接收的信息包的发送受方地址和发送源地址分别从终端识别用地址(参考图23(b))变换成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参考图23(c))。
在步骤S39发送的信息包首先被AR30b接收。AR30b在接收了信息包之后(步骤S40),参考在该AR30b上存储的发送源表305a,读出与该信息包的发送受方地址所含移动终端40b之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对应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参考发送受方表305b,读出与发送源表305a所登录移动终端40b的发送源记录关联的移动终端40a的发送受方记录,从这个记录,读出与信息包发送源地址所含移动终端40a之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对应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将该信息包所含的发送受方地址和发送源地址分别改写成所读出的终端识别用地址(步骤S41),并发送该信息包(参考图23(e))(步骤42)。如上所述,AR30b将从AR30a接收的信息包之发送受方地址和发送源地址根据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参考图23(d))变换成终端识别用地址(参考图23(e))。
此外,AR30b,也可以在进行步骤S35的处理之后,响应上述终端入口生成请求消息,将表示移动终端40a之发送受方记录登录完毕之意的响应消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20。这种情况下,管理服务器20在接收了该响应消息之后,也可以进行上述步骤S36的处理。
<通信结束动作>
下面,参考图12说明在移动终端40a结束通信的情况下各装置的动作。移动装置40a假设与移动装置40b,40d分别进行信息包的接收发送。因此,AR30b存储的发送受方表305b中假定登录了与移动终端40b的发送源记录对应的移动终端40a的发送受方记录(参考图18)。同样,AR30d存储的发送受方表305b(未图示)中假定登录了与移动终端40d的发送源记录对应的移动终端40a的发送受方记录。
在移动终端40a发送了通信结束消息之后(步骤S50),接收该消息的AR30a对管理服务器20发送地址管理记录释放请求消息(步骤S51)。
接收该消息的管理服务器20参考通信状态表205b检索出移动终端40a进行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是哪一个(步骤S52)。其检索结果,如果特定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40(在这里假设为移动终端40b,40d),接着,参考地址管理表205a,检索出移动终端40b,40d分别连接的AR30是哪一个。其检索结果,如果特定通信对方的移动终端40b,40d分别连接的AR30(在这里假设为AR30b,30d),之后,对AR30b,30d分别发送通信对方移动终端40a的终端入口删除请求消息(步骤S53)。该终端入口删除请求消息中含有移动终端40a的终端识别用地址。
另一方面,接收该消息的AR30b通过使用该消息所含的移动终端40a之终端识别用地址,从发送受方表305b中全部删除移动终端40a的发送受方记录(步骤S54)。其结果,AR30b的发送源表305a和发送受方表305b从例如图18所示的状态演变成如图20所示的状态。接着,AR30b将表示删除完毕之意的删除完毕消息向管理服务器20发送(步骤S55)。
因AR30d也与AR30b进行同样的动作,其说明省略。
另一方面,管理服务器20在从完全发送该终端入口删除消息的AR30(在这里为AR30b,30d)中接收了删除完毕消息之后,在从地址管理表205a删除移动终端40a的地址管理记录的同时(步骤S56),从通信状态表205b删除该移动终端40a的通信状态记录(步骤S57)。其结果,地址管理表205a的状态例如从图8所示状态演变成如图21所示的状态。通信状态表205b的状态例如从图9所示状态演变成如图22所示的状态。
对发送地址管理记录释放请求消息的AR30a,发送表示响应该消息之意的释放请求响应消息(步骤S58)。
接收该消息的AR30a删除发送源表305a中登录的该移动终端40a的发送源记录(步骤S59)。而且,还全部删除与该移动终端40a的发送源记录关联的在发送受方表305b中登录的发送受方记录(步骤S60)。其结果,发送源表305a和发送受方表305b从图17所示状态演变成如图19所示状态。
在AR30a从移动终端40a接收通信开始请求消息之前,在经过了移动终端40a的发送受方记录中所含时间信息表示的保持时间的情况下,进行去掉步骤S50的步骤S51~步骤S60的动作。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在通过将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和终端识别用地址相互变换而进行信息包的接收发送的移动通信网10中,关联与相互通信的移动终端的这些地址相关的信息,根据通信状态进行管理。其结果,能够防止发生与通信结束的移动终端的地址相关的不需要信息残留在存储器中的事情,并且能够节约存储器的空间。
通过采取AR30和管理服务器20的联合,能够减少管理地址对应信息的负担。而且,通过从一个AR30送出的一个地址管理记录释放请求消息,能够从移动通信网10中删去该消息上所示通信结束终端的全部信息,以及能够减少与删去该信息相关的通信的通信量。
AR30通过不仅保持该AR30所连接移动终端40的地址对应信息,而且还保持该移动终端40通信对方移动终端40的地址信息,还有可能减少用于在管理服务器20中询问涉及各移动终端40之地址的信息的消息流通量。
而且,即使移动终端40在AR30管辖通信区域上移动,例如,即使从AR30a管辖通信区域移动到AR30c管辖通信区域上,AR30c通过进行上述图10~图12所示的动作,在AR30c中也有可能与AR30a相同来管理该移动终端40的地址对应信息和该移动终端40通信对方移动终端40的地址对应信息。
(3.变形例)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但是,本发明在不离开其主要特征之下可以用其它各种形式实施。作为变形例,例如,考虑以下这些。
<变形例1>移动通信网10中,也可以将具有与上述AR30相同功能的多个路由器按层次多层构成。例如,移动通信网10内,也可以进一步包括中介多个AR30中的信息包通信的锚式路由器(Anchor Router)(未图示)。这种构成中,对移动终端40,分别分配AR30间使用的第一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和锚式路由器间使用的第二信息包传送用地址。AR30以与上述实施形式相同方式存储对移动终端40的终端识别用地址和第一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对应关系,锚式路由器只要存储对移动终端40的第一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和第二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对应关系,以及管理服务器20存储移动终端40的终端识别用地址、第一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和第二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对应关系即可。即,也可以管理对移动终端40分配的3个以上的地址。
而且,在移动终端40与外部网络通信时,也可以移动通信网10中包括能实现与AR30相同的地址变换功能的网关(gateway)路由器。
<变形例2>上述实施形式中,AR30做成具有对该AR30连接的移动终端40分配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功能,也可以构成为管理服务器20具有该功能。
<变形例3>在移动通信网10中也可以进一步设置通信管理服务器(未图示)。作为将上述通信状态表205b也可以安装在通信管理服务器而不是管理服务器20上,通过采取该通信管理服务器和管理服务器20的联合来管理通信状态表205b。
<变形例4>在各AR30间、各AR30和管理服务器20之间接收发送各个消息时,也可以利用MD5的散列(hash)函数、公开密钥方式和密钥交换协议。通过这,能够提高在各AR30间、各AR30和管理服务器20之间通信的安全性。
<变形例5>本实施形式中的AR30根据ROM302和HD305上存储的程序实现了图10~图12所示的处理,但是,也可以将用于实现这种本发明所系处理的程序通过通信提供给AR30。或者,也可以通过将这种程序记录在记录媒体上而提供给AR30。
<变形例6>上述实施形式中,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对移动终端40分配了可唯一识别该移动终端40连接的AR30中的该移动终端40的地址。但是,将移动终端40所连接AR30的地址自身分配作为该移动终端40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也是可以的。这种构成中,如将信息包通过该信息包发送源移动终端40所连接AR30的地址或者该信息包发送受方移动终端40所连接AR30的地址密封打包(capsule)也是可以的。根据这种构成,管理服务器20存储的地址管理表205a的结构能够做得更简单。
<变形例7>发送源表305a和发送受方表305b在物理上存储在另外的存储器装置上也是可以的,逻辑上分开也是可以的。发送受方表305b登录的各个发送受方记录在发送受方表305b中对各个发送源记录的每个登录作为另外的记录也是可以的,物理上登录在另外的存储器中也是可以的。
<变形例8>上述实施形式中,AR30在从管理服务器20接收表示许可分配移动终端40信息包传送用地址之意的分配许可消息之后分配该移动终端40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但是,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分配的许可不对管理服务器20谋求,而根据来自移动终端40的通信开始请求消息分配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并且此后对管理服务器20通知该信息包传送用地址也是可以的。
<变形例9>移动终端40,也可以在发送信息包之前,对该移动终端40连接的AR30,通知该信息包发送受方终端识别用地址。这种构成中,AR30基于该通知,与上述相同,对管理服务器20询问与该终端识别用地址对应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和从该管理服务器20获得信息包传送用地址。
<变形例10>上述实施形式中,虽然是AR30对管理服务器20送出地址管理记录释放请求消息,但是,移动终端40也可以直接对管理服务器20发送地址管理记录释放请求消息。
<变形例11>上述实施形式中,AR30在将地址管理记录释放请求消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20之后,删除通信结束终端的发送源记录和发送受方记录。但是,也可以在删除发送源记录和发送受方记录之后将地址管理记录释放请求消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20。
<变形例12>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在移动终端40对AR30发送了通信开始请求消息之后,该AR30分配对于该移动终端40的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移动终端40只在通信中分配。但是,即使移动终端40不发送通信开始请求消息,AR30对该AR30的可开始通信的移动终端40,在该移动终端40处在该AR30的无线区域内时作为分配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结构也是可以的。
<变形例13>上述实施形式中,AR30将从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包所含发送源地址的终端识别用地址改写成信息包传送用地址,但是不用改写而保持终端识别用地址也是可以的。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在中介移动终端之间的信息包通信的通信网中,能够避免传输信息量的显著增加和不用设置扩展容量的存储器,以及避免随着信息包传送用地址的变更而产生信息包的损失。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