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登记装置、位置登记方法及移动通信网

申请号 CN01133883.0 申请日 2001-11-10 公开(公告)号 CN1204704C 公开(公告)日 2005-06-01
申请人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发明人 渡边有吾;
摘要 使用 覆盖 区域 存储器 和移动设定存储器,所述覆盖区域存储器存储表述各手提式通信终端覆盖区域的覆盖区域信息,所述移动设定存储器存储表述可伴随1个以上的前述手提式通信终端移动的移动体(列车等)的设定路线的设定路线信息及表述该移动体移动的设定时间的设定时间信息;将伴随移动体移动的手提式通信终端的上述覆盖区域信息相应于该移动体的设定路线和该移动体的移动设定时间进行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位置登记装置,其特征为,具有覆盖区域存储器、移动 设定存储器和控制器;覆盖区域存储器存储表述手提式通信终端的覆 盖区域信息;移动设定存储器存储表述移动体设定路线的设定路线信 息及表述该移动体移动时间表的设定时间信息;控制器在所述手提式 通信终端伴随所述移动体移动期间,根据现在的时间和存储于所述移 动设定存储器中的所述设定路线信息及所述设定时间信息,变更存储 于所述覆盖区域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所述手提式通信终端的所述覆盖信 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登记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控制 器从设置于移动体中的移动体通信装置接收伴随所述移动体移动的手 提式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并根椐该识别信息,识别伴随该移动体移 动的手提式通信终端。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位置登记装置,其特征为,所述 设定路线信息表述所述移动体应当通过的1个以上的通过区域,所述 设定时间信息表述该移动体在所述各通过区域中应当覆盖的时期;所 述控制器在所述手提式通信终端伴随所述移动体移动期间,根据现在 的时间和所述设定路线信息及设定时间信息,求出该移动体设定为覆 盖的通过区域,变更与所述手提式通信终端的所述覆盖区域信息相对 应的覆盖区域信息。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位置登记装置,其特征为,所述通过 区域为多个基地局装置分别形成的基地局区域。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置登记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移动 设定存储器存储表述比所述设定路线信息表述的通过区域更广泛区域 的辅助路线信息;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移动体不按设定进行移动的情况 下,根据现在的时间和所述辅助路线信息及设定时间信息将伴随该移 动体移动的手提式通信终端的所述覆盖区域信息变更为与该移动体的 位置相对应的覆盖区域信息。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位置登记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控制 器通过从形成所述移动体应当通过的基地局区域的基地局装置接收移 动异常通知,该移动异常通知是指该移动体不能按照由所述设定时间 信息表述的时间表通过该基地局区域,来认定该移动体不能按照设定 进行移动。
7.一种位置登记装置,其特征为,具有移动设定存储器和控制 器;该移动设定存储器存储表述移动体设定路线的设定路线信息及表 述该移动体移动时间表的设定时间信息;该控制器在手提式通信终端 伴随所述移动体移动期间,根据存储在所述移动设定存储器中的该移 动体的设定路线信息及设定时间信息,求得该移动体的位置,根据该 移动体的位置确定所述手提式通信终端的覆盖区域。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位置登记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控制 器从设置于移动体中的移动体通信装置接收伴随所述移动体移动的手 提式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根椐该识别信息,识别伴随该移动体移动 的手提式通信终端。
9.按照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位置登记装置,其特征为,所述 设定路线信息表述所述移动体应当通过的1个以上的通过区域,所述 设定时间信息表述该移动体在所述各通过区域中应当覆盖的时期;所 述控制器在所述手提式通信终端伴随所述移动体移动期间,根据现在 的时间和所述设定路线信息及设定时间信息,求出该移动体设定为覆 盖的通过区域,根据该移动体的位置特定所述手提式通信终端的覆盖 区域信息。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位置登记装置,其特征为,所述通 过区域为多个基地局装置分别形成的基地局区域。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位置登记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移 动设定存储器存储表述比所述设定路线信息表述的通过区域更广泛区 域的辅助路线信息;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移动体不按设定进行移动的情 况下,对应该移动体的位置,根据现在的时间和所述辅助路线信息及 设定时间信息确定伴随该移动体移动的手提式通信终端的所述覆盖区 域信息。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位置登记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控 制器通过从形成所述移动体应当通过的基地局区域的基地局装置接收 移动异常通知,该移动异常通知是指该移动体不能按照由所述设定时 间信息表述的时间表通过该基地局区域,来认定该移动体不能按照设 定进行移动。
13.一种使用覆盖区域存储器的位置登记方法,该覆盖区域存 储器存储表述各手提式通信终端的覆盖区域信息,其特征为,
根椐现在的时间和该移动体的设定线路及该移动体的移动时间 表相应变更伴随移动体移动的手提式通信终端的所述覆盖区域信息。
14.一种移动通信网,其特征为,具有多个基地局装置、覆盖 区域存储器、移动设定存储器和控制局装置;所述多个基地局装置形 成各基地局区域;所述覆盖区域存储器存储表述手提式通信终端的覆 盖区域的覆盖区域信息;所述移动设定存储器存储表述移动体应当通 过的1个以上的基地局区域的设定路线信息及表述该移动体移动时间 表的时间信息;所述控制局装置在所述手提式通信终端伴随所述移动 体移动期间,根据现在的时间和存储于所述移动设定存储器中的所述 设定路线信息及所述设定时间信息,求出与该移动体被设定为覆盖的 相应基地局区域的覆盖区域信息,根据该覆盖区域信息,改写存储在 所述覆盖存储器中的该手提式通信终端的覆盖区域信息,在接收对任 意手提式通信终端的呼入要求的情况下,从所述覆盖区域储器中检索 该手提式通信终端的覆盖区域信息,同时向表述检索到的覆盖区域信 息的基地局装置传送该呼入要求。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通信网,其特征为,所述移动 设定存储器存储表述比所述基地局区域更广泛范围区域的辅助路线信 息;所述控制局装置在所述移动体未按照设定移动的情况下,根据现 在的时间、所述辅助路线信息及设定时间信息,求出该移动体的位置 区域,根据表述该区域的信息改写伴随该移动体移动的手提式通信终 端的覆盖区域信息。
16.按照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移动通信网,其特征为,所 述各基地局装置具有存储器和基地局控制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表述移 动体在该基地局装置形成的基地局区域中应当覆盖时期的覆盖设定时 间信息;所述基地局控制器根据所述覆盖设定时间判断移动体是否按 照设定进行移动,在判断为未按设定移动的情况下将表示其意的异常 通知向所述控制局装置传送;所述控制局装置通过接收来自基地局装 置的所述移动异常通知,确认所述移动体没有按设定进行移动。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通信网,其特征为,所述基地 局控制器将从设置于移动体中的移动体通信装置接收到的位置通知的 时刻与表述所述覆盖设定时间信息的时间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 果,判断该移动体是否按照设定进行移动。
18.一种移动通信网,其特征为,具有多个基地局装置、覆盖 区域存储器、移动设定存储器和控制局装置;所述多个基地局装置形 成各基地局区域;所述覆盖存储器一方面存储表述多个手提式通信终 端的覆盖区域的覆盖区域信息,另一方面存储针对伴随移动体移动的 手提式通信终端的该移动体识别信息;所述移动设定存储器存储表述 所述移动体应当通过的1个以上的基地局区域的设定路线信息及表述 该移动体移动时间表的设定时间信息;所述控制局装置在接收将伴随 移动体移动的任意手提式通信终端作为传送对象的呼入要求的情况 下,根据现在的时间和与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该移动体的设定路线信 息及所述设定时间信息确定该手提式通信终端的所述覆盖区域,同时 向确定覆盖区域内的基地局装置传送该呼入要求。
19.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通信网,其特征为,所述移动 设定存储器存储表述比所述基地局区域更广泛范围的区域辅助线路信 息;所述控制局装置在所述移动体未按照设定移动的情况下,根据现 在的时间和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对应的该移动体的辅助路线信息及所述 设定时间信息确定伴随移动体移动的任意手提式通信终端的所述覆盖 区域。
20.按照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移动通信网,其特征为,所 述各基地局装置具有存储器和基地局控制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表述移 动体在该基地局装置形成的基地局区域中应当覆盖时期的覆盖设定时 间信息;所述基地局控制器根据所述覆盖设定时间判断移动体是否按 照设定进行移动,在判断为未按设定移动的情况下将表示其意的异常 通知向所述控制局装置传送;所述控制局装置通过接收来自基地局装 置的所述移动异常通知,确认所述移动体没有按设定进行移动。
21.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移动通信网,其特征为,所述基地 局控制器将从设置于移动体中的移动体通信装置接收到的位置通知的 时刻与表述所述覆盖设定时间信息的时间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 果,判断该移动体是否按照设定进行移动。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登记手提式通信终端位置用的装置及方法,以及移动通信 网。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在移动通信服务中,为了使手提式电话机等的手提式通信 终端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呼入,一般将各手提式通信终端的位置存储在存储 器(即所谓定位寄存器)中。具体来说,把移动通信服务区分划分为多个 登记区域,使手提式通信终端登记在与一个登记区域关联的定位寄存器 中。手提式通信终端的登记是定期的,同时伴随着手提式通信终端的移动, 会产生以下情况。即,当手提式通信终端从一个登记区域向其它登记区域 移动时,将移动后特定登记区域的位置登记要求从该手提式通信终端向网 络传送。这样,根据该位置登记要求,存储器中存储的各手提式通信终端 的登记区域被依次更新。

但是,在例如载有大批持有手提式通信终端乘客的列车从一个登记区 域跨越至另一登记区域进行移动的情况下,要产生这些手提式通信终端同 时传送多个位置登记的要求,存在的问题是网络的通信传送量一时会显著 增大。

作为解决这种问题的技术,例如在特开平11-46380号公报中,公开了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这种移动通信系统是利用该列车内设置的多个通信装 置来代表列车内多个手提式通信终端位置登记要求的。在这种移动通信系 统中,位于列车内的多个手提式通信终端把上述通信装置作为假想的基地 局装置进行位置登记;另一方面,列车从一登记区域向其他登记区域移动 时,上述通信装置通过基地局向控制局装置传送位置登记要求,由此,就 能利用通讯装置来体现列车内多个手提式通信终端的位置登记动作。

但是,在上述公报公开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列车内的通信装置相对控 制局装置必须进行位置登记要求。因此,特别是对于列车数量很多的都市 中心部等来说,控制局装置必须接受多个位置登记要求的情况依然没有改 变。所以,即使使用上述移动通信系统,现状依然是在充分降低基地局装 置与控制局装置间通信传送量上是有限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多个手提式通信终端 一起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这些手提式通信终端的装置登 记而引起的通信传送量增大的位置登记装置、位置登记方法及移动通信 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位置登记装置,其特征为,具 有覆盖区域存储器、移动设定存储器和控制器;覆盖区域存储器存储表述 手提式通信终端的覆盖区域信息;移动设定存储器存储表述移动体设定路 线的设定路线信息及表述该移动体移动时间表的设定时间信息;控制器在 所述手提式通信终端伴随所述移动体移动期间,根据现在时刻和存储于所 述移动设定存储器中的所述设定路线信息及所述设定时间信息,变更存储 于所述覆盖区域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所述手提式通信终端的所述覆盖信息。
在根据本发明的位置登记装置中,所述控制器从设置于该移动体中的 移动体通信装置接收伴随所述移动体移动的手提式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 并根据该识别信息,识别伴随该移动体移动的手提式通信终端。
在根据本发明的位置登记装置中,所述设定路线信息表述所述移动体 应当通过的1个以上的通过区域,所述设定时间信息表述该移动体在所述各 通过区域中应当覆盖的时期;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手提式通信终端伴随所述 移动体移动期间,根据所述现在时间和所述设定路线信息及设定时间信 息,求出该移动体设定为覆盖的通过区域,变更与所述手提式通信终端的 所述覆盖区域信息相对应的覆盖区域信息。
在根据本发明的位置登记装置中,所述通过区域为多个基地局装置分 别形成的基地局区域。
在根据本发明的位置登记装置中,所述移动设定存储器存储表述比所 述设定路线信息表述的通过区域更广泛区域的辅助路线信息;所述控制器 在所述移动体不按设定进行移动的情况下,根据现在的时间和所述辅助路 线信息及设定时间信息将伴随该移动体移动的手提式通信终端的所述覆盖 区域信息变更为与该移动体的位置相对应的覆盖区域信息。
在根据本发明的位置登记装置中,所述控制器通过从形成所述移动体 应当通过的基地局区域的基地局装置接收移动异常通知,该移动异常通知 是指该移动体不能按照由所述设定时间信息表述的时间表通过该基地局区 域,来认定该移动体不能按照设定进行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位置登记装置,其特征为,具有移动设定存储器 和控制器;该移动设定存储器存储表述移动体设定路线的设定路线信息及 表述该移动体移动时间表的设定时间信息;该控制器在手提式通信终端伴 随所述移动体移动期间,根据存储在所述移动设定存储器中的该移动体的 设定路线信息及设定时间信息,求得该移动体的位置,根据该移动体的位 置确定所述手提式通信终端的覆盖区域。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位置登记装置中,所述控制器从设置于该移动 体中的移动体通信装置接收伴随所述移动体移动的手提式通信终端的识别 信息,根据该识别信息,识别伴随该移动体移动的手提式通信终端。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位置登记装置中,所述设定路线信息表述所述 移动体应当通过的1个以上的通过区域,所述设定时间信息表述该移动体在 所述各通过区域中应当覆盖的时期;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手提式通信终端伴 随所述移动体移动期间,根据所述现在时间和所述设定路线信息及设定时 间信息,求出该移动体设定为覆盖的通过区域,根据该移动体的位置特定 所述手提式通信终端的覆盖区域信息。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位置登记装置中,所述通过区域为多个基地局 装置分别形成的基地局区域。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位置登记装置中,所述移动设定存储器存储表 述比所述设定路线信息表述的通过区域更广泛区域的辅助路线信息;所述 控制器在所述移动体不按设定进行移动的情况下,对应该移动体的位置, 根据现在的时间和所述辅助路线信息及设定时间信息确定伴随该移动体移 动的手提式通信终端的所述覆盖区域信息。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位置登记装置中,所述控制器通过从形成所述 移动体应当通过的基地局区域的基地局装置接收移动异常通知,该移动异 常通知是指该移动体不能按照由所述设定时间信息表述的时间表通过该基 地局区域,来认定该移动体不能按照设定进行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使用覆盖区域存储器的位置登记方法,该覆盖区域 存储器存储表述各手提式通信终端的覆盖区域信息,其特征为,根据现在 时刻和该移动体的设定线路及该移动体的移动时间表相应变更伴随移动体 移动的手提式通信终端的所述覆盖区域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移动通信网,其特征为,具有多个基地局装置、覆 盖区域存储器、移动设定存储器和控制局装置;所述多个基地局装置形成 各基地局区域;所述覆盖区域存储器存储表述手提式通信终端的覆盖区域 的覆盖区域信息;所述移动设定存储器存储表述移动体应当通过的1个以上 的基地局区域的设定路线信息及表述该移动体移动时间表的时间信息;所 述控制局装置在所述手提式通信终端伴随所述移动体移动期间,根据现在 时刻和存储于所述移动设定存储器中的所述设定路线信息及所述设定时间 信息,求出与该移动体被设定为覆盖的相应基地局区域的覆盖区域信息, 根据该覆盖区域信息,改写存储在所述覆盖存储器中的该手提式通信终端 的覆盖区域信息,在接收时任意手提式通信终端的呼入要求的情况下,从 所述覆盖区域存储器中检索该手提式通信终端的覆盖区域信息,同时向表 述检索到的覆盖区域信息的基地局装置传送该呼入要求。
在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网中,所述移动设定存储器存储表述比所述 基地局区域更广泛范围区域的辅助路线信息;所述控制局装置在所述移动 体未按照设定移动的情况下,根据现在时刻、所述辅助路线信息及设定时 间信息,求出该移动体的位置区域,根据表述该区域的信息改写伴随该移 动体移动的手提式通信终端的覆盖区域信息。
在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网中,具有所述各基地局装置具有存储器和 基地局控制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表述移动体在该基地局装置形成的基地局 区域中应当覆盖时期的覆盖设定时间信息;所述基地局控制器根据所述覆 盖设定时间判断移动体是否按照设定进行移动,在判断为未按设定移动的 情况下将表示其意的异常通知向所述控制局装置传送;所述控制局装置通 过接收来自基质局装置的所述移动异常通知,确认所述移动体没有按设定 进行移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网中,所述基质局控制器将从设置于移动体 中的移动体通信装置接收到位置通知的时刻与表述所述覆盖设定时间信息 的时间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判断该移动体是否按照设定进行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移动通信网,其特征为,具有多个基地局装置、 覆盖区域存储器、移动设定存储器和控制局装置;所述多个基地局装置形 成各基地局区域;所述覆盖区域存储器一方面存储表述多个手提式通信终 端的覆盖区域的覆盖区域信息,另一方面存储针对伴随移动体移动的手提 式通信终端的该移动体识别信息;所述移动设定存储器存储表述所述移动 体应当通过的1个以上的基地局区域的设定路线信息及表述该移动体移动 时间表的设定时间信息;所述控制局装置在接收将伴随移动体移动的任意 手提式通信终端作为传送对象的呼入要求的情况下,根据现在时刻和与所 述识别信息对应的该移动体的设定路线信息及所述设定时间信息确定该手 提式通信终端的所述覆盖区域,同时向确定覆盖区域内的基地局装置传送 该呼入要求。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移动通信网中,所述移动设定存储器存储表述 比所述基地局区域更广泛范围的区域辅助线路信息;所述控制局装置在所 述移动体未按照设定移动的情况下,根据现在时刻和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对 应的该移动体的辅助路线信息及所述设定时间信息确定伴随移动体移动的 任意手提式通信终端的所述覆盖区域。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移动通信网中,具有所述各基地局装置具有存储 器和基地局控制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表述移动体在该基地局装置形成的基 地局区域中应当覆盖时期的覆盖设定时间信息;所述基地局控制器根据所 述覆盖设定时间判断移动体是否按照设定进行移动,在判断为未按设定移 动的情况下将表示其意的异常通知向所述控制局装置传送;所述控制局装 置通过接收来自基质局装置的所述移动异常通知,确认所述移动体没有按 设定进行移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移动通信网中,所述基质局控制器将从设置于 移动体中的移动体通信装置接收到位置通知的时刻与表述所述覆盖设定时 间信息的时间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判断该移动体是否按照设定进 行移动。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多个手提式通信终端同时移动的情况下,也能有 效地抑制与这些手提式通信终端相关位置登记引起的通信传送量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列车运行设定实施例示图。
图3是表示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列车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基地局装置结构的框图。
图5A及图5B是表示同一移动通信系统内基地局的图表。
图6是表示同一移动通信系统内控制局装置及存储器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同一移动通信系统内列车位置的图表。
图8是表示同一移动通信系统内终端位置的图表。
图9A、图9B及图9C是表示同一移动通信系统内终端位置区域变更情况 的实施例示图。
图10是表示同一移动通信系统中中继装置进行中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同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基地局装置接收到区域变更通知时作 动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同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基地局装置进行中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同一移动通信系统的列车时刻混乱时终端位置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 一种情况,其并不限定本发明,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任意变更。
(A:实施例的构成)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整体结构的框图。如该图所示,该 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包含控制局装置11、存储器12及多个基地局装置13的移 动通信网1和设置在列车2中的中继装置21(移动体通信装置)。此外,在 图1中,为了防止图面烦杂在图中只示出了2台基地局装置13A及13B,但实 际有更多的基地局装置13。同样地,在图1中仅示出了1辆列车2,但实际有 更多的列车2,各列中均设置有中继装置21。
如此图所示,各基地装置13有间隔地设置,形成各个基地局区域4(在 图中注以符号“4a”至“4b”)。各基地局区域4为可与形成其基地局装置 无线通信的区域。再者,以下如图1所示,基地局装置13A形成基地区域4c, 基地装置13B形成基地局区域4d。此外,各基地局区域4具有相互重复的部 分。
列车2为依据预先特定的运行设定(列车时刻表)覆盖路上移动的移动 体,在其内部有多名持有手提式电话机等手提式通信终端的乘客乘车。该 列车2按照该列车2的列车时刻表依次通过线路3横穿的多个基地局区域4。 在以下,设想为识别编号为“TID-01”的列车2在图2所示的各时间内设定 通过各基地局区域4的情况。即列车2从时刻“12:00:00(意为12时00分 00秒,下同)”至时刻“12:04:30”间只在基地局区域4c内,从时刻“12: 04:30”到时刻“12:05:30”间在基地局区域4c与基地局区域4d的重复 部分中,从时刻“12:05:30”至时刻“12:10:00”只在基地局区域4d 中的情况。
以下,图3是表示列车中与本实施例移动通信系统有关部分结构的框 图。如该图所示,设置于列车2中的中继装置21具有对基地局通信部211、 对终端通信部212、存储部213及控制部214。
对基地局通信部211具有向列车2外部的天线211a,并进行与基地局装 置13间的无线通信。即,对基地局通信部211一方面将由天线211a接收的来 自基地局装置13的信号向控制部214输出,一方面将由控制部214提供的信 号通过天线211a向基地局装置13传送。对终端通信部212具有向列车2内部 的天线212a,并进行与收纳在列车2内的一个以上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间的 无线通信,对终端通信部212一方面将由天线212a接收的来自手提式通信终 端6的信号向控制部214输出,一方面将由控制部214提供的信号通过天线 212a传送到通信终端6。
存储部213除了利用控制部214进行的各种程序之外,还存储有对设置 了该中断装置21的列车2的识别编号及用于特定该列车2目前所在基地局区 域4的信息(以下称为“基地局信息”)。控制部214在中继装置21内的各 部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收发,具有作为该中继装置21控制中枢的功能。
以下,图4是表示移动通信网1内各基地局装置13结构的框图。如该图 所示,基地局装置13具有无线通信部131,通信部132,存储部133及控制部 134。无线通信部131具有天线131a,并进行与位于列车2外的手提式通信终 端6及中继装置21之间的无线通信。此外,无线通信部131在控制部134的控 制下,对该基地局装置13的基地局区域4中覆盖的中继装置21及手提式通信 终端6传送特定该基地局装置13的基地局信息。另一方面,通信部132为通 过交换局装置(图中略)等与控制局装置11之间进行通信的装置。控制部 134在基地局装置13内的各部之间进行信息收发,具有作为该基地局装置13 的控制中枢的功能。
存储部133除了利用控制部134进行的各种程序之外,还存储有基地局 用图表。该基地局图表为表述各列车2在该基地装置13的基地局区域4内设 定的图表,用于判断各列车2是否按照列车时刻表移动(有关判断的具体内 容见后述)。在此,图5A是基地局装置13A的存储部133中存储的基地局用 图表,图5B是基地局装置13B的存储部133中存储的基地局用图表。如图5A 及图5B所示,基地局用图表是各列车2的识别编号与保持有该基地局用图表 的基地局装置13的基地局区域4内各列车2所在的设定时间(以下称为“设 定通过时间”)相对应的图表。如图5A所示,基地局装置13A的基地局用图 表中存储着具有“TDI-01”识别编号的列车2在从时刻“12:00:00”至 时刻“12:04:30”的时间带内在基地局装置13A的基地局区域4c内的设定。 这里,在本实施例中,设想为相邻的多个基地局区域4具有相互重复部分的 情况(参照图1)。因此,在基地局用图表中,除了列车在各基地局装置13 的基地局区域4内的时刻以外,还包含有列车2在该基地局装置13的基地局 区域4及与其相邻结合的基地局区域4的双方中(即在基地局区域4的重复部 分中)的设定时间。例如,在图5所示的基地局装置13A的基地局用图表中, 示出了具有“TDI-01”识别编号的列车2在从时刻“12:04:30”至时刻 “12:05:30”之间,在基地局装置13A的基地局区域4c与基地局装置13B 的基地局区域4d的重复部分中的设定。对于图5B中所示的基地局装置13B的 基地局用图表也是同样。
以下,参照图6对基地局装置11及存储器12的构成进行说明。存储器12 对于使用移动通信网1的接受移动通信服务的各手提式通信终端6来说是用 于登记该手提式通信终端6位置(更严格地说为区域)的数据库。具体来讲, 此存储器12如图6所示,具有存储列车位置图表的存储部121和存储终端位 置图表的存储部122。以下对这些图表的内容进行说明。
列车位置图表如图7所示,是各列车2的识别编号与预定通过区域信息 及设定通过时间信息对应的图表;预定通过区域信息表述该列车2所在的设 定基地局区域4,设定通过时间信息表述该列车2所在各基地局区域4内的设 定时间。例如,如图7所示,在把作为识别编号“TID-01”的列车的设定 通过区域信息及设定通过时间信息分别存储为“基地局区域4c”及“12; 00:00~12:04:30”情况下,表示识别编号为“TID-01”的列车2从时 刻“12;00:00”至时刻“12:04:30”之间在“基地局区域4c”内的设 定。该列车位置图表也和上述基地局用图表一样,是根据前面图2所示的列 车2的运行设定而制成的。因而,在列车位置图表及基地局用图表的双方 中,具有同一编号的列车2的设定通过区域与其设定通过时间是配合的。
以下,图8为终端位置图表的具体内容图。如该图所示,终端位置图表 为各手提式通信终端6(列车2内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及列车2外的手提式通 信终端6的双方)的终端识别编号与表述各手提式通信终端6覆盖区域(以 下称为“终端覆盖区域”)的终端覆盖区域信息相对应的图表。如后所述, 控制局装置11在接收将任意一手提式通信终端6作为传送对象的呼入要求 时,对于该手提式通信终端6登记了的终端覆盖区域内的基地局装置13传送 该呼入要求。即,终端覆盖区域也可表示可传送呼入要求的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列车2内对手提式通信终端6登记的终端覆盖区域与列 车2外对手提式通信终端6登记的终端区域原则上是不同的。更详细地说, 对列车2外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是将含有多个基地局区域4的一般登记区域5 (参照图1)作为终端覆盖区域进行登记的,而对列车2内的手提式通信终 端6是将列车2的设定通过区域,即设定列车2通过的基地局区域4作为终端 覆盖区域进行登记的。
例如在图8中,由于终端识别编号为“MID-002”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 位于列车2外,作为终端覆盖区域登记为“一般登记区域5c”(图1中省略 了图示)。即存储作为终端覆盖区域信息设定为一般登记区域5C的信息。 与此相对,由于终端识别编号为“MID-003”及“MID-004”的手提式通 信终端6位于识别编号为“TID-01”的列车2内,作为终端覆盖区域登记为 “列车2设定通过区域”。如上所述,设定通过区域为根据设定通过时间及 设定通过区域来设定的列车2所处的基地局区域4,随着时间的延续,依次 向不同的基地局区域4迁移。并且,作为列车2内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 覆盖区域登记为“列车2的设定通过区域”的情况下,该终端覆盖区域随着 时间的延续,能适宜地变更为该列车2通过时的所设定的各基地局区域4。
但是,在实际上,列车2并不限于总是按照列车时刻表正确地移动,例 如由于人身事故或各种机械故障等会产生运行时刻延迟等。在这种列车时 刻表混乱时,设想为各列车2在设定通过时间中不进入设定通过区域的情 况。为了对应这种情况,在本实施例的列车位置区域中,如图7所示,在设 定通过区域信息的基础附加有辅助通过区域信息。此辅助通过区域信息是 表述伴随列车2移动通过的一般登记区域5信息。因此,在列车时刻表混乱 时,与位于列车2外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同样,把上述辅助通过区域信息所 表述的一般登记区域5作为终端覆盖区域来登记。
在图6中,控制局装置11是用于进行手提式通信终端6位置登记处理等 的计算机系统,具有通信部111与控制部112。通信部111一方面接受从各基 地局装置13提供的信息并输出给控制部112,另一方面把从控制部112提供 的信息相对传送给各基地局装置13。控制部112根据通过通信部111接收的 信息进行向存储器12的信息写入及从存储器12的信息读出等处理。再者, 控制部112通过通信部111接收向任意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呼入要求,参照 存储器12内的终端位置图表特定被呼入方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覆盖区 域,向位于特定了的覆盖区域内的基地局装置13传送该呼入要求。
(B:实施例的动作)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此,设想列车2为按照所定的列 车时刻表正确移动的情况,有关列车时刻由于某种原因发生混乱情况的动 作在后叙述。
首先,对手提式通信终端6从车站站台进入列车2内时进行说明。在车 站的站台中手提式通信终端6接收从作为该车站区域的基地局13来的报知 信息。此后,当手提式通信终端6进入列车2内时,手提式通信终端6接收列 车2内的中继装置21送入的报知信息。如果该接收等级比来自基地局13的报 知信息的接收等级高,或者比预定的阈值高,移动通信终端6检测到已移动 到列车2内。因此,手提式通信终端6对于中继装置21传送含有该手提式通 信终端6的终端识别编号的终端位置登记要求。
另一方面,中继装置21内的控制部214在通过终端通信部212接收由手 提式通信终端6传送的终端位置登记要求时,将来自各终端位置登记要求 的终端识别编号抽出,生成含有抽出后的终端识别编号和存储于存储部213 中的列车2的识别编号的位置登记要求。此后控制部214通过基地局通信部 211对形成该中继装置21覆盖的基地局区域4的基地局装置13传送该位置登 记要求。
基地局装置13内的无线通信部131将由中继装置21接收的位置登记要 求向控制部134输出。此后,控制部134将该位置登记要求通过通信部132向 控制局装置11传送。另一方面,控制局装置11内的通信部111接收该位置登 记要求并向控制部112输出。此后控制部112从存储器12的存储部122中存储 的终端位置图表中检索出其中含有手提式通信终端6终端识别编号。再由控 制部112判断该位置登记要求中是否包含有列车2的识别编号。在此,设想 为接收的位置登记要求为从置于列车2内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传送的,包含 有该列车2的识别编号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控制部112作为与以前检索到 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识别编号对应的终端覆盖区域登记由该识别编 号特定的列车2的设定通过区域。更加具体地说,控制部112根据列车位置 图表内的设定通过区域及设定通过时间特定设定为现在时刻中该列车2所 在的基地局区域4。此后,将特定的基地局区域4作为移动到该列车2内的手 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覆盖区域登记。例如,现在终端识别编号为“MID- 003”及“MID-004”的2台手提式通信终端6移动到识别编号为“TID01” 的列车2中,其结果,控制局装置11内的控制部112假定在时刻“12:00: 00”中该这些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位置登记要求已接收。在此在图7所示的 列车位置图表中,根据与识别编号为“TID-01”对应的设定通过时间及设 定通过区域信息,该时刻“12:00:00”中该列车所在的设定基地局区域4 为“基地局区域4c”。从而,控制部112如图9所示,作为识别编号为“MID -003”及“MID-004”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覆盖区域,分别登记为 “基地局区域4c”。
此后,控制局装置11内的控制部112根据列车位置图表内的设定通过时 间信息及设定通过区域信息将列车2内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覆盖区域 适当地变更(例如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以成为列车2所在的设定基地局区 域4。具体如下所述。
在上述例中,对于终端识别编号“MID-003”及“MID-004”的手提 式通信终端6,作为终端覆盖区域登记了“基地局区域4c”。这里,根据图 7所示列车位置图表,收容了这些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识别编号为“TID- 01”的列车2在基地局4c的设定时刻为“12:04:30”止。因此,在到该时 刻“12:04:30”为止期间,终端位置图表的内容原样维持为图9A所示的 内容。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在该时刻经过后的设定经过时间“12:04: 30~12:05:30”中,该列车2所在的设定基地局区域4为“基地局区域4c 及4d”。因此,时刻“12:04:30”到来时,控制部112如图9B所示,终端 识别编号为“MID-003”及“MID-004”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覆盖区 域变更为“基地局区域4c及4d”。同样地,当时刻“12:05:30”到来时, 控制部112如图9C所示,这些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覆盖区域变更为“基 地局区域4d”,该终端覆盖区域维持到时刻“12:10:00”为止。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列车2内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覆盖区域是 根据控制局装置11内的控制部112适当变更的。因此即使在列车2内的多个 手提式通信终端7一起移动的情况下,限于列车2按照所定的列车时刻表移 动,这些手提式通信终端的位置登记处理可以仅由控制局装置11进行。
另一方面,伴随乘客下车,在列车2内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移动到列车2 外的情况下,进行以下动作。在此,设想为多个手提式通信终端6一起移动 到列车2外的情况。
首先,手提式通信终端6移出列车2外时,来自列车2内的中继装置21 的报知信息接收等级下降。在该接收等级比预定的阈值低时,手提式通信 终端6搜索新的报知信息。这里,通信终端6接收基地局13传送的报知信息, 如果该接收等级比预定的阈值高,手提式通信终端6检测到已移动到列车2 外。这样,各手提式通信终端6向中继装置21传送包含有该手提式通信终端 6的终端识别编号的位置登记解除要求。另一方面,中继装置21内的控制部 214在通过对终端通信部212接收各来自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位置登记解除 要求时,将把从这些位置登记解除要求中抽出的含有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 端识别编号位置登记解除要求通过对基地局通信部211向控制局装置11传 送。控制局装置11内的控制部112在通过通信部111接收位置登记解除要求 时,将其中包含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识别编号抽出。然后,控制部112 在终端位置图表内检索抽出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识别编号,作为检索 到的终端识别编号的终端覆盖区域,将该时点中登记了的基地局区域4(此 时点的列车2的设定通过区域)变更为包含该基地局区域4的一般登记区域 5。由此,终端覆盖区域与列车2的设定通过区域的关联被解除,以后将各 手提式通信终端6覆盖的一般登记区域5作为终端覆盖区域登记。
在此,位置登记解除要求从手提式通信终端6经过中继装置21和基地局 13向控制局11传送。但是,也可不使用中继装置21,从手提式通信终端经 过基地局13传送至控制局11。
以上对列车2按照所定的列车时刻表移动情况的动作进行了说明,作为 实际的列车会有列车时刻混乱的情况。如果不管发生这种列车时刻的混 乱,使用以列车时刻正常为前提作成的列车位置图表确定列车2所在的设定 基地局区域4,并将该基地局区域作为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覆盖区域登 记,会导致实际中未按设定那样移动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覆盖区域按 此时设定通过的移动方式进行变更。在本实施例中,在各基地局装置13中 会判断任意列车2是否发生列车时刻混乱。然后,控制局装置11一方面在由 基地局装置13判断为未发生混乱的情况下继续与上述一样的动作,另一方 面在判断发生混乱的情况下,作为终端覆盖区域会把存储在终端位置图表 中的设定通过区域变更为包含在列车位置图表中的辅助覆盖区域。详细叙 述如下。
首先,中继装置21内的控制部214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如图10所示进行中 断处理。在此中断处理中,控制部214通过时基地局通信部211接收来自基 地局装置13的电波(步骤Sa1)。接着,控制部214对从接收电波中显示最 高接收等级的电波中得到的基地局信息与存储在存储部213中的基地局信 息进行比较,由此判断该中继装置21是否已从一基地局区域4移向其他的基 地局区域4(步骤Sa2)。即,在步骤Sa1中得到的基地局信息与存储在存储 部213中的基地局信息相同的情况下,判断为该中继装置21没有进行跨越基 地局区域4的移动;另一方面,与存储在存储部213中的基地局信息不同的 情况下,判断为该中继装置21进行了跨越基地局区域4的移动。
该判断结果如果判断为中继装置21未进行跨越基地局区域4之间的移 动,控制部214不进行任何处理地结束该中断处理。与此相对,如果判断为 中继装置21进行了跨越基地局区域4的移动,控制214向形成移动后的基地 局区域4的基地局装置13传送包含设置有该中继装置21的列车2的识别编号 区域变更通知(步骤Sa3),此后,中断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各基地局装置13内的控制部134在从中继装置21接收区域变 更通知时,进行图11所示的处理。即,控制部134首先抽出该区域变更通知 中包含的列车2的识别编号,同时从基地局用图表中检索与该识别编号对应 的设定通过时间。接着,控制部134比较检索到的设定通过时间和此次区域 变更通知接收时刻(步骤Sb1),判断接收时刻是否在设定通过时间内(步 骤Sb2)。在该判断的结果判断为接收时刻在设定通过时间内的情况下,由 于能够判断该列车2大约按照设定进入到该基地局装置13的基地局区域4 中,控制部134不向控制局装置11作出任何通知而结束处理(步骤Sb3)。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局装置11将终端位置图表内的终端覆盖区域按照列车 位置图表内设定通过区域继续依次更新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b2的判断结果判断为接收时刻比设定通过时刻早的 情况下,认为列车2比预定要更早地进入该基地局装置13的基地局区域4 中。因此,控制部134向控制局装置11传送表明发生列车时刻混乱的运行异 常通知(步骤Sb4),随后,处理结束。即,以图5A所示的基地局装置13A 的基地局用图表为例,来自识别编号为“TID-01”的中继装置21的区域变 更通知被传送后,基地装置13A在时刻“12:00:00”前接收到这种信息 的情况下,由于能判断为该列车2比设定更快地进行运行,控制部134向控 制局装置11传送表明不按照设定通过运行指示的运行异常通知。这里仅使 用了区域变更通知的接收时刻比设定通过时间早的情况,有关接收时刻比 设定通过时间晚的情况,通过以下所述的处理来应对。
图12是表示由基地局装置13的控制部134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中断处理 内容的流程图。如该图所示,中断处理开始时,控制部134参照基地局用图 表,对于设置了还未向该基地局装置13传送区域变更通知的中继装置21的 列车2,检测该各列车2此基地局装置13的基地局区域4中覆盖的正常设定通 过时间。然后,控制部134将抽出的设定通过时间与现在的时刻比较(步骤 Sc1),判断是否已经经过设定通过时间。在其结果判断为还未经过设定通 过时间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出未产生严重的列车时刻混乱,从而控制部134 对控制局装置11不进行任何通知地结束处理(步骤Sc3)。即,以图5A所示 的基地局装置13A的基地局用图表为例,例如中断处理在时刻“12:05:00” 进行的情况下,由于即使识别编号为“TID-01”的列车2未对该基地局装 置13A传送区域变更通知,在到此后的时刻“12:05:00”为止之间,还有 该列车2移动到基地局装置13A的基地局区域4d内的可能性,因此判断为未 产生严重的列车时刻混乱。在未从基地局装置13传送运行异常通知期间, 控制局装置11对终端位置图表内的终端覆盖区域继续按照列车位置图表依 次进行更新处理。
与此相对,在步骤Sc2的判断结果为已经经过设定通过时间的情况下, 即,尽管有任意的列车2通过该基地局装置13的基地局区域4的设定,而经 过了设定通过时间未从该列车2的中继装置21传送区域变更通知的情况 下,控制部134判断为该列车2发生严重的列车时刻混乱,向控制局装置11 传送包含该列车2识别编号的运行异常通知(步骤Sc4)。此后,控制部134 结束中断处理。以图5A所示的基地局装置13A的基地局用图表为例,在尽管 经过作为基地局区域4c中应该覆盖时间的设定时刻“12:05:30”,识别 编号为“TID-01”的列车2未从中断装置21接收区域变更通知的情况下, 该基地局装置13A的控制部134向控制局装置11传送运行异常通知。
如上所述,在对于任意列车2判断为列车时刻混乱的情况下,从基地局 装置13A向控制局装置11传送包含该列车2识别编号的运行异常通知。以 下,对接收该运行异常通知的控制局装置11的动作进行说明。
控制局装置11内的控制部112在通过通信部111接收运行异常通知时, 在抽出其中包含的列车2识别编号的同时,对抽出的识别编号从列车位置图 表内进行检索,在与该识别编号相对应的辅助覆盖区域信息中读出与现在 时刻相对应的辅助覆盖信息。控制部112再把具有这种识别编号的列车2设 定通过区域用作终端覆盖区域,从终端位置图表内检索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 终端识别编号。接着,控制部112将与检索后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识 别编号相对应的终端覆盖区域变更为从前面列车位置图表中读出的表述辅 助覆盖区域信息的一般登记区域5。以图7及图8为例,在时刻“12:03:00” 接收了包含识别编号为“TID-01”的运行异常通知的情况下,控制部112 将与设定通过时间“12:00:00~12:04:30”相对应的“一般登记区域 5A”读出。然后,控制部112将识别编号为“TID-01”列车2的设定通过区 域作为终端覆盖区域使用,把终端识别编号为“TID-003”及“TID-004” 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覆盖区域变更为“一般登记区域5A”。图13是例示这 种变更终端位置图表内容的示图。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作为收容在 发生列车时刻异常的列车2中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覆盖区域使用了比基 地局区域4更广范围的一般登记区域5,能够应对列车时刻的异常。
如以上说明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收容于列车2中的多个手提式通信终 端6的终端覆盖区域根据列车2的时刻表预先作成的列车位置图表的设定通 过区域及设定通过时间,在控制局装置11中就能随时进行变更。因此,在 列车2按照列车时刻表运行时,在各基地局装置13与控制局装置11之间不需 要进行来自收容在列车2中的手提式通信终端的终端位置登记要求及接收 从中继装置21传送的区域变更通知。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在多个手 提式通信终端一起移动的状况下,也可以有效地抑制由于这些手提式通信 终端的位置登记处理引起的通信传送量增大。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作为各手提式通信终端的终端覆盖区 域使用基地局区域4与一般登记区域5的适当切换,在列车2按照列车时刻表 正确运行的情况外,也能应对列车时刻混乱的情况。
以往的移动通信服务中,在对任意手提式通信终端传送呼入要求的情 况下,由包含多个基地局区域的区域单位传送该呼入要求。换言之,在对 任意手提式通信终端呼入要求进行传送的情况下,使用了多个基地局装置 进行呼入要求的传送。其理由之一是手提式通信终端的移动端在网络方是 不可能预测的,举例来说,现实中将手提式通信终端确定在覆盖的1个基地 局区域是困难的。因此,在采用这种方法的情况下,例如呼入要求不仅要 传送到对象的手提式通信终端所在的基地局,而且也要传送到周边的基地 局。考虑到这种情况,作为以往的移动通信系统,肯定不能说能进行高效 率的呼入要求处理。
与此相对,由于根据列车2时刻表能够比较正确地特定伴随该列车移动 的通信终端6的位置,如本实施例所示,作为伴随列车2移动的手提式通信 终端6的终端覆盖区域可使用比一般登记区域5狭小的基地局区域4。即,能 够将对于手提式通信终端6呼入要求的传送对象限定仅为形成该手提式通 信终端6覆盖的基地局区域4的基地局装置。因此,根据本实施例,与上述 以往的技术比较,具有能够提高呼入要求处理效率的优点。
(C: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例示,对 于上述实施例可以添加不脱离本发明意旨范围的各种变形。作为变形例, 例如可以有以下考虑。
(1)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列车2内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覆盖 区域根据该列车2的设定通过区域依次变更的情况,但也可如以下所述。 即,控制局装置11的控制部112在接收移动到包含列车2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 的终端识别编号及该列车2的识别编号的位置登记要求时,将列车2的识别 编号作为终端位置图表中该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覆盖区域信息来存 储。另一方面,在接收到向任意手提式通信终端6呼入要求的情况下,控制 部112将作为该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覆盖区域信息存储的列车2的识别 编号读出。此后,控制部112根据列车位置图表中与列车2识别编号相对应 的设定通过时间信息及设定通过区域信息确定现在时刻中列车2所在设定 基地局区域4。然后,控制部112对形成有这种特定基地局区域4的基地局装 置13传送前面接收的呼入要求。这样,在仅为接收向任意手提式通信终端6 呼入要求的情况下,如果根据列车位置图表确定了该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 端覆盖区域,由于不需由控制部112在与时间延续同时随时改变终端覆盖区 域,能够使列车2内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位置登记处理更加简易。
此外,在采用本变形例结构的情况下,列车2的列车时刻混乱结果是, 一旦从基地局装置接收运行异常通知,控制部112根据列车位置图表中与列 车2识别编号相对应的设定通过时间信息及辅助通过区域信息,确定现在时 刻中的列车2所在的设定的一般登记区域5。此后,控制部112向这样特定的 一般登记区域5内的多个基地局装置13传送呼入要求。
(2)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列车位置图表为根据列车的列车时刻表 等预先作成的情况,但此列车位置图表中的设定通过时间信息及设定通过 区域信息也可根据列车的运行状况等适当地变更。例如,将进行列车运行 状况的监视及管理的运行管理中心连接于移动通信网,在现实的运行状况 与列车时刻表有出入的情况下,从该运行管理中心将依据当前实际运行状 况把今后运行设定(与所定的列车时刻表不同)等通知给控制局装置11。 例如,在列车2的实际运行时刻比列车时刻表晚的情况下,把反映其延迟的 今后运行设定通知给控制局装置11。接收该通知后,控制局装置11的控制 部112根据新通知的今后运行设定更新图表的内容。这样,就能把列车2的 运行状况实时反映在列车位置图表内容中,能更精确地登记覆盖区域。
(3)在任意列车发生列车时刻混乱时,同一线路上移动着的其他列车 连性地发生列车时刻混乱的情况较多。因此,对于任意列车2中设置的中 继装置21来说,在发生列车时刻混乱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将该列车2内手提 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覆盖区域切换为辅助覆盖区域,而且还可以将与该列车 同一线路上移动着的其他列车2中收纳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的终端覆盖区域 也切换为辅助覆盖区域。但是,这种情况下,必需是同一线路上移动的多 个列车的识别编号间彼此关联,在任意列车上发生列车时刻混乱时能够确 定与该列车同一线路上移动的其他列车。
可是,在任意列车以比设定早的时刻移动的情况下,通过该列车暂时 停止或速度降低就能够恢复按照列车时刻表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此情况 下,仅将列车时刻混乱的列车内终端覆盖区域切换为辅助覆盖区域就足 以,对于同一线路上的其他列车内的手提式通信终端6,不必考虑将终端覆 盖区域切换为辅助覆盖区域。
(4)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终端覆盖区域使用了列车2所在的设定的 基地局区域4,但也可使用中继装置21覆盖的设定基地局区域4。在此情况 下,在图7所示的列车位置图表中,可以由表述中继装置21伴随列车2的移 动覆盖的设定的基地局区域4的信息替代设定通过区域信息,另一方面,可 以由表述中继装置21在各基地局区域4中覆盖设定时间的信息替代设定时 间信息。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各列车2每列设置一台中继装置21的情 况,但中继装置21的设置的情况并不只限于此,例如也可在由多台车辆构 成的列车2中在各车辆中设置中继装置21。在此情况下,在列车位置图表 中,可由每个中继装置中分配给中继装置21的识别编号、表示中继装置21 覆盖设定基地局区域4的设定通过区域信息、中继装置在各基地局区域4的 覆盖设定时间相对应地构成。
(5)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设定的列车2通过的设定通过区域使用基 地局区域的示例,作为这种设定通过区域使用的区域(通过区域)并不限 于基地局区域。例如也可以将包含两个以上基地局区域的区域作为设定通 过区域使用。
(6)本发明的移动体并不限于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的列车,其概念为 包含公共汽车等各种可移动的物体。只要是可伴随手提式通信终端移动的 物体,同时其移动路线及移动时间可预先决定或可预测的物体即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