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来电转接的系统及方法

申请号 CN200910171828.2 申请日 2009-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2006671A 公开(公告)日 2011-04-06
申请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秋林;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实现来电转接的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具有WAPI功能的终端A通过WAPI模 块 与具有WAPI功能的另一终端B建立连接,之后当两个终端中的任意一个终端有来电时,该终端则将来电转接到与其建立连接的另一终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利用终端内部的WAPI模块将终端互连,实现终端之间的来电转接。方便用户接听电话,可以很好的解决用户因为种种原因丢失电话的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实现来电转接的方法,包括:具有WAPI功能的终端A通过WAPI模与具有WAPI功能的另一终端B建立连接,之后当两个终端中的任意一个终端有来电时,该终端则将来电转接到与其建立连接的另一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具有WAPI功能的终端通过WAPI模块与具有WAPI功能的另一终端建立连接的方法为,终端A搜索到另一具有WAPI功能的终端B后向所述终端B发送连接请求,携带终端A的WAPI地址和连接密码,所述终端B收到连接请求后向终端A返回所述应答消息,携带所述连接密码,终端A收到应答消息后判断其中的连接密码是否正确,若正确则连接建立成功,否则连接建立失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终端A与终端B建立连接后,若终端A或终端B收到来电,则将本终端的地址、名称和来电的信息以WAPI协议发送到终端B,所述终端B判断收到的信息是否为已建立连接的终端发来的,若是则解析接收的信息并在本终端进行显示,若不是已建立连接的终端发来的,则丢弃接收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的地址用六组十六进制的数组表示,名称是终端的型号,来电信息用FF表示。
5.一种实现来电转接的系统,包括两个或多个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包括WAPI模块;
所述WAPI模块,用于发送连接建立请求并与另一具有WAPI模块的终端建立连接;还用于当本终端有来电时将该来电转发到与之建立连接的终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还包括主处理器,设终端A发送连接建立请求并与终端B建立连接;
用于需要与另一具有WAPI模块的终端建立连接时通知所述WAPI模块建立连接,还用于收到应答消息后判断连接密码是否正确,若正确则与终端B连接成功,否则与终端B连接失败;
终端A的WAPI模块用于收到其主处理器发来的建立连接的通知后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携带本终端的WAPI地址及连接密码,还用于将接收的终端B返回的应答消息转发至主处理器;
终端B的WAPI模块用于收到连接建立请求后向发来连接建立请求的终端发送应答消息,携带所述连接密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终端A的主处理器还用于收到来电后通知WAPI模块将该来电转发至与之建立连接的终端B;
所述终端A的WAPI模块还用于收到转发来电的通知后通过WAPI协议向终端B转发来电信息,携带终端A的地址、名称及来电信息;
所述终端B的WAPI模块还用于将接收的来电信息转发至主处理器;
所述终端B的主处理器还用于收到来电信息后根据其中的地址判断是否是与之建立连接的终端发来的,若是则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析并发送至LCD屏显示,若不是与之建立连接的终端发来的则丢弃该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的地址用六组十六进制的数组表示,名称是终端的型号,来电信息用FF表示。

说明书全文

一种实现来电转接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WAPI(无线局域网鉴别和保密基础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实现来电转接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用通讯设备的用户越来越多,通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从原来的固定电话到现在的手机,涉及各个行业、各个地域的消费者。手机产品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通讯变得方便快捷。目前手机主要是移动性好,但是在用户下班后回到家里或一些固定场合,一般会把手机往旁边一放,然后去做别的事情,这样就存在没有听到来电而错失电话的问题,同样的,在家中的某些地方,消费者也存在没有听到手机的铃声而错失电话的现象。如果将两个手机用WAPI互连,一方的来电可以传到另外一方的手机上,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漏接电话的情况,所以,消费者就非常有必要在下班回到家后将自己的手机和家人的手机互连在一起,实现手机之间的转接。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来电转接的系统及方法,可通过终端的WAPI模将终端互连,进而实现终端间的来电转接。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来电转接的方法,包括:具有WAPI功能的终端A通过WAPI模块与具有WAPI功能的另一终端B建立连接,之后当两个终端中的任意一个终端有来电时,该终端则将来电转接到与其建立连接的另一终端。
[0005]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WAPI功能的终端通过WAPI模块与具有WAPI功能的另一终端建立连接的方法为,终端A搜索到另一具有WAPI功能的终端B后向所述终端B发送连接请求,携带终端A的WAPI地址和连接密码,所述终端B收到连接请求后向终端A返回所述应答消息,携带所述连接密码,终端A收到应答消息后判断其中的连接密码是否正确,若正确则连接建立成功,否则连接建立失败。
[0006] 进一步地,终端A与终端B建立连接后,若终端A或终端B收到来电,则将本终端的地址、名称和来电的信息以WAPI协议发送到终端B,所述终端B判断收到的信息是否为已建立连接的终端发来的,若是则解析接收的信息并在本终端进行显示,若不是已建立连接的终端发来的,则丢弃接收的信息。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的地址用六组十六进制的数组表示,名称是终端的型号,来电信息用FF表示。
[0008]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来电转接的系统,包括两个或多个终端;
[0009] 所述终端包括WAPI模块;
[0010] 所述WAPI模块,用于发送连接建立请求并与另一具有WAPI模块的终端建立连接;还用于当本终端有来电时将该来电转发到与之建立连接的终端。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还包括主处理器,设终端A发送连接建立请求并与终端B建立连接;
[0012] 用于需要与另一具有WAPI模块的终端建立连接时通知所述WAPI模块建立连接,还用于收到应答消息后判断连接密码是否正确,若正确则与终端B连接成功,否则与终端B连接失败;
[0013] 终端A的WAPI模块用于收到其主处理器发来的建立连接的通知后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携带本终端的WAPI地址及连接密码,还用于将接收的终端B返回的应答消息转发至主处理器;
[0014] 终端B的WAPI模块用于收到连接建立请求后向发来连接建立请求的终端发送应答消息,携带所述连接密码。
[0015] 进一步地,终端A的主处理器还用于收到来电后通知WAPI模块将该来电转发至与之建立连接的终端B;
[0016] 所述终端A的WAPI模块还用于收到转发来电的通知后通过WAPI协议向终端B转发来电信息,携带终端A的地址、名称及来电信息;
[0017] 所述终端B的WAPI模块还用于将接收的来电信息转发至主处理器;
[0018] 所述终端B的主处理器还用于收到来电信息后根据其中的地址判断是否是与之建立连接的终端发来的,若是则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析并发送至LCD屏显示,若不是与之建立连接的终端发来的则丢弃该信息。
[0019]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的地址用六组十六进制的数组表示,名称是终端的型号,来电信息用FF表示。
[0020]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利用终端内部的WAPI模块将终端互连,实现终端之间的来电转接。这样就可以把终端A上的来电转移到终端B上,也可以将终端B上的电话转移到终端A上,方便用户接听电话,可以很好的解决用户因为种种原因丢失电话的现象。另外,本发明也不需要WAPI热点的参与,它是两个WAPI设备间点对点的连接,也不需要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连接的,因此也不受热点布局范围窄的限制。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系统结构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终端A与终端B建立链接的流程图
[0023] 图3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终端A与终端B实现来电转接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来电转接的系统,包括两个或多个终端;如图1所示,每个终端均包括主处理器、射频电路、LCD屏及WAPI模块;
[0025] 设终端A发送连接建立请求并于终端B建立连接:
[0026] 终端A的主处理器,用于需要与另一终端建立连接时,通知WAPI模块建立连接;还用于收到应答消息后判断连接密码是否正确,若正确则与终端B连接成功,否则与终端B连接失败;
[0027] 终端A的WAPI模块,用于收到其主处理器发来的建立连接的通知后发送连接建立请求,其中携带本终端的WAPI地址及连接密码;还用于将接收的终端B返回的应答消息转发至主处理器;
[0028] 终端B的WAPI模块用于收到连接建立请求后向发来连接建立请求的终端发送应答消息,携带上述连接密码。
[0029] 设终端A有来电并将该来电转发至终端B:
[0030] 终端A的主处理器还用于收到来电后通知WAPI模块将该来电转发至与之建立连接的终端B;
[0031] 终端A的WAPI模块还用于收到转发来电的通知后通过WAPI协议向终端B转发来电信息,携带终端A的地址、名称及来电信息;
[0032] 终端B的WAPI模块还用于将接收的来电信息转发至主处理器;
[0033] 终端B的主处理器还用于收到来电信息后根据其中的地址判断是否是与之建立连接的终端发来的,若是则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析并发送至LCD屏显示,若不是与之建立连接的终端发来的则丢弃该信息。
[0034] 终端B的LCD屏用于显示主处理器发来的信息。
[003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来电转接的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36] 步骤201:在使用具有WAPI功能的终端进行互连时,终端A打开WAPI功能模块,搜索当前环境下的WAPI设备,当搜到另一终端B后,向该终端B发送连接请求(附带终端A的一个WAPI地址和连接密码)。
[0037] 步骤202:终端B收到连接请求后,根据WAPI地址,判断是否需要连接,接受则执行步骤203,拒绝则执行步骤204;
[0038] 步骤203:若终端A是自己列表中的设备,则向终端A发送应答消息,其中携带接收的终端A的连接密码;
[0039] 步骤204:如果不满足要求,如不是自己列表中的设备,那么就不发送应答消息,同时由软件或用户决定是否关闭WAPI模块;
[0040] 步骤205:终端A收到应答消息,判断该应答消息是否正确,若正确则连接成功,就可以相互传递信息了;若不正确则再次尝试搜索终端B并发送连接请求。
[0041] 如果终端A没有收到终端B的返回信息,那么有可能终端B没有听到提示音而未回应这个连接请求,这样终端A可以在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发送请求,直到次数到达设定的上限。
[0042] 完成上述连接后,两个终端设备就可以相互转接来电了,之后实现来电转接过程如图3所示,包括:
[0043] 步骤301:如果终端A有来电了,那么一方面终端A会通过内部的硬件电路使终端A产生铃声,通知用户,另一方面,终端A通过内部的WAPI模块,将本终端的地址、名称和来电的信息(终端地址可以用六组十六进制的数组表示,名称可以是终端的型号,来电信息可以用FF表示)以WAPI协议将数据信息发送到终端B;
[0044] 步骤302:当终端B收到来电信息后,判断是否是与自己已建立连接的设备发过来的信息,如果是已建立连接的设备则执行步骤303,否则执行步骤304;
[0045] 步骤303:终端B解析接收的数据信息,通过内部电路响起电话提示音,同时在LCD显示屏上显示来电号码。
[0046] 步骤304:如果不是与自己已建立连接的设备发过来的信息,则丢弃该来电信息。
[0047] 同样地,终端B有来电时也可以将来电转接到终端A中。上述来电包括语音、短信息等。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