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申请号 CN201010298210.5 申请日 2010-09-21 公开(公告)号 CN102413528B 公开(公告)日 2015-09-16
申请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韩立锋; 高音;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确定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切换失败;用户设备确定在第一小区、第二小区或者第三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失败,以及确定在第四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成功;用户设备在连接态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本发明可以保证第一小区根据该物理标识进行准确的切换场景的判决,进而可以保证切换参数的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确定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切换失败;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在所述第一小区、所述第二小区或者第三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失败,以及确定在第四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成功;
所述用户设备在连接态的网元向所述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连接态的网元向所述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
所述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向所述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所述第一小区的路由寻址信息,其中,
当所述第一小区为长期演进小区时,所述路由寻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全局基站标识、跟踪区域标识,
当所述第一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频分双工方式小区时,所述路由寻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位置区标识、路由区域码、基站控制器标识、扩展基站控制器标识,当所述第一小区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小区时,所述路由寻址信息为小区全局标识,其中所述小区全局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公众陆地移动电话网、位置区码、小区标识、路由区域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连接态的网元向所述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四小区切换到第五小区;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五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
所述第五小区所属的网元向所述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五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所述第一小区的路由寻址信息,其中,
当所述第一小区为长期演进小区时,所述路由寻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全局基站标识、跟踪区域标识,
当所述第一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频分双工方式小区时,所述路由寻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位置区标识、路由区域码、基站控制器标识、扩展基站控制器标识,当所述第一小区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小区时,所述路由寻址信息为小区全局标识,其中所述小区全局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公众陆地移动电话网、位置区码、小区标识、路由区域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小区为长期演进小区时,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物理层标识;
当所述第二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频分双工方式小区时,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主扰码;
当所述第二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时分双工方式小区时,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小区参数标识;
当所述第二小区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小区时,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基站识别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连接态的网元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连接态的网元向所述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点信息。
8.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用于确定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切换失败;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在所述第一小区或者所述第二小区或者第三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失败;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在第四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成功;
发送模块,用于在连接态的网元向所述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上报子模块,用于向所述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以便所述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向所述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向所述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所述第一小区的路由寻址信息,其中,当所述第一小区为长期演进小区时,所述路由寻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全局基站标识、跟踪区域标识,
当所述第一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频分双工方式小区时,所述路由寻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位置区标识、路由区域码、基站控制器标识、扩展基站控制器标识,当所述第一小区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小区时,所述路由寻址信息为小区全局标识,其中所述小区全局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公众陆地移动电话网、位置区码、小区标识、路由区域码。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小区为长期演进小区时,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物理层标识;
当所述第二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频分双工方式小区时,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主扰码;
当所述第二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时分双工方式小区时,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小区参数标识;
当所述第二小区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小区时,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基站识别码。

说明书全文

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网络由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简称为E-UTRAN)和演进的分组交换中心(Evolved PacketCore,简称为EPC)组成,网络扁平化。其中,E-UTRAN包含和EPC通过S1接口连接的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简称为eNB)的集合,eNB之间能通过X2连接。S1、X2是逻辑接口。一个EPC可以管理一个或多个eNB,一个eNB也可以受控于多个EPC,一个eNB可以管理一个或多个小区。
[0003] 自组织网络(Self Organizing Network,简称为SON)是一种自动进行网络配置和优化的技术。该技术的特点是自配置自优化,该技术在LTE中应用使得eNB可以根据一定的测量自动配置网络参数,并根据网络变化进行自动优化,从而保持网络性能最优,同时节约大量的人物力。
[0004] 对于LTE系统的切换参数自优化来说,需要根据网络的运行状况,根据切换相关的测量,按照一定的算法来优化小区重选和切换相关的参数,以提高网络的性能。这里的切换是指LTE系统内部的切换和系统间的切换,系统间的切换是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无线接入网(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AccessNetwork,简称为UTRAN)或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为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系统的切换。
[0005] 在网络中终端进行切换的过程:网络侧根据终端上报的本小区和邻区的信号质量,基于一定的切换算法做出的切换决策,然后根据切换决策通知终端进行具体的切换流程的执行。不合适的切换参数设置会导致乒乓切换、切换失败或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Failure简称为RLF),这些都是不期望的切换,对用户的体验造成负面影响。
[0006] 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在发生RLF时,会进行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为RRC)重建立。下面通过图1至图3分别对UE发生RLF时RRC重建立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0007]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UE从Cell b到Cell a切换过晚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UE在eNB B下Cell b中发生了RLF,或者在从cell b到cell a的切换过程中失败,然后UE在eNB A下的Cell a中尝试进行RRC重建立。则说明从该UE从Cell b到Cell a的切换过晚。
[0008]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UE从Cell a到Cell b切换过早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UE从eNB A下的小区Cell a中切换到eNB B下的小区Cell b后不久就在Cell b中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或者在从cell a到cell b的切换过程中失败,然后UE选择了小区Cell a进行RRC重建立,也就是又回到切换前的小区中进行RRC重建立。那末,就说明UE从Cell a到Cell b的切换过早。
[0009] 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的UE从Cell c到Cell b切换选择错误小区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UE从eNB C下Cell c切换到eNB B下Cell b之后不久就发生了RLF,或者在从cell c到cell b的切换过程中失败,然后UE在eNB A下小区Cell a进行RRC重建立。则说明选择的eNB B下Cell b是错误的目标小区,正确的目标小区为小区Cell a,也就是UE应该直接进行从小区Cell c到小区Cell a的切换。
[0010] 在上述切换失败的过程中,发起切换的小区和发生RLF的小区会保留用户设备的信息,用于RRC重建立。在上述RRC重建立的过程中,UE在RRC重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终端标识(UE-Identity)、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简称C-RNTI)、短的媒体接入控制完整性验证值(short Medium Access Control Integrity protection,简称为shortMAC-I)和物理层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简称为PCI)。其中,C-RNTI是源小区分配的(切换失败的场景),或者是触发RRC重建立的小区分配的(其它场景);PCI是源小区的物理地址(切换失败的场景),或者是触发RRC重建立的小区的物理地址(其它场景);short MAC-I是采用源小区的(切换失败的场景)或者是采用触发RRC重建立的小区的KRRCint key和完整性保护算法,其输入是C-RNTI、PCI和演进的小区全局标识(EUTRAN Cell GlobalIdentifier,简称为ECGI)。需要说明的是,C-RNTI、PCI是上述在RRC重建立消息携带的,ECGI是UE在RRC重建立时选择的目标小区的小区标识。
[0011] 进一步地,UE在RRC重建立过程中,如果RRC重建立没有成功,那么RRC重建立就会失败,UE就会转入空闲(IDLE)态,并等待重选到其它小区中再进行RRC重建立。
[0012] 图4是根据相关技术的RRC重建立失败处理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UE在cell 2中发生了RLF,然后在cell 1中发起RRC重建立尝试,RRC重建立尝试失败后转入IDLE,UE重选到cell 3中并进行RRC重建立成功。
[0013] 一种切换场景的判决方式是让UE在RRC建立成功后,在连接态上报UE发生RLF的小区全局标识、第一次进行RRC重建立尝试的小区全局标识、UE在发生RLF的小区之前的服务小区的全局标识(可选)、UE的最后一次切换和第一次重建立尝试之间的时间差,RLF测量信息等中的一项或多项,这里的小区标识是指小区的ECGI。Cell3所在的基站3发送上述UE上报的相关信息到UE发生RLF的小区2所在的基站2,基站2通过这些信息来判决发生了何种切换场景,从而可以进行优化。而对于切换过程中失败的情况,如果采用上述的判决方式,发起切换的小区(cell 1)所属的基站1应该设法获取到该切换的目标小区(cell2)的小区全局标识和发生RLF的小区(cell 2)的RLF相关测量信息,其中RLF相关测量信息包含了UE记录的在RLF发生之前的服务小区和最好的周围小区的信号质量测量结果,还可以包含UE在随后发起重建时所测量的服务小区和最好的周围小区的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以及还可以包含UE的位置信息。
[0014] 但是发明人发现,UE在发生切换过程中失败时无法获取到该切换的目标小区(cell 2)的小区全局标识ECGI,从而导致发起切换的小区(cell 1)所属的基站1无法获取到该发生RLF的小区(cell2)的小区全局标识ECGI,进而导致发起切换的小区(cell 1)无法进行准确的切换场景的判决,以及无法进行切换参数的优化。

发明内容

[0015] 针对用户设备在发生切换过程中失败时无法获取到第二小区的小区全局标识ECGI,从而导致第一小区所属的基站无法获取到来自该用户设备的该第二小区的小区全局标识ECGI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001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
[0017] 根据本发明的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包括:用户设备确定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切换失败;用户设备确定在第一小区、第二小区或者第三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失败,以及确定在第四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成功;用户设备在连接态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
[0018] 进一步地,用户设备在连接态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包括:用户设备向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
[0019] 进一步地,用户设备向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第一小区的路由寻址信息,其中,当第一小区为长期演进小区时,路由寻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全局基站标识、跟踪区域标识,当第一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频分双工方式小区时,路由寻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位置区标识、路由区域码、基站控制器标识、扩展基站控制器标识,当第一小区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小区时,路由寻址信息为小区全局标识,其中小区全局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公众陆地移动电话网、位置区码、小区标识、路由区域码。
[0020] 进一步地,用户设备在连接态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包括:用户设备从第四小区切换到第五小区;用户设备向第五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第五小区所属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
[0021] 进一步地,用户设备向第五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第一小区的路由寻址信息,其中,当第一小区为长期演进小区时,路由寻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全局基站标识、跟踪区域标识,当第一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频分双工方式小区时,路由寻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位置区标识、路由区域码、基站控制器标识、扩展基站控制器标识,当第一小区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小区时,路由寻址信息为小区全局标识,其中小区全局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公众陆地移动电话网、位置区码、小区标识、路由区域码。
[0022] 进一步地,当第二小区为长期演进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物理层标识;当第二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频分双工方式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主扰码;当第二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时分双工方式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小区参数标识;当第二小区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基站识别码。
[0023] 进一步地,用户设备向连接态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频点信息,连接态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频点信息。
[002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0025] 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包括:第一确定模,用于确定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切换失败;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在第一小区或者第二小区或者第三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失败;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在第四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成功;发送模块,用于在连接态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
[0026] 进一步地,发送模块包括:上报子模块,用于向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以便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
[0027] 进一步地,上述用户设备还包括:上报模块,用于向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第一小区的路由寻址信息,其中,当第一小区为长期演进小区时,路由寻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全局基站标识、跟踪区域标识,当第一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频分双工方式小区时,路由寻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位置区标识、路由区域码、基站控制器标识、扩展基站控制器标识,当第一小区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小区时,路由寻址信息为小区全局标识,其中小区全局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公众陆地移动电话网、位置区码、小区标识、路由区域码。
[0028] 进一步地,当第二小区为长期演进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物理层标识;当第二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频分双工方式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主扰码;当第二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时分双工方式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小区参数标识;当第二小区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基站识别码。
[0029] 通过本发明,采用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来标识该第二小区,解决了用户设备在发生切换过程中失败时无法获取到第二小区的小区全局标识ECGI,从而导致第一小区所属的基站无法获取到来自该用户设备的该第二小区的小区全局标识ECGI的问题,从而可以保证第一小区根据该物理标识进行准确的切换场景的判决,进而可以保证切换参数的优化。附图说明
[0030]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1]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UE从Cell b到Cell a切换过晚的示意图;
[0032]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UE从Cell a到Cell b切换过早的示意图;
[0033] 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的UE从Cell c到Cell b切换选择错误小区的示意图;
[0034] 图4是根据相关技术的RRC重建立失败处理的示意图;
[0035]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0036]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到错误小区的示意图;
[0037]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过早的示意图;
[0038]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过晚的示意图;
[0039]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4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的步骤S502至步骤S506。
[0042] 步骤S502,用户设备确定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切换失败。
[0043] 步骤S504,用户设备确定在第一小区或者第二小区或者第三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失败,以及确定在第四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成功。
[0044] 步骤S506,用户设备在连接态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
[0045] 相关技术中,用户设备在发生切换过程中失败时无法获取到第二小区的小区全局标识ECGI,从而导致第一小区所属的基站无法获取到来自该用户设备的该第二小区的小区全局标识ECGI。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来标识该第二小区,以便第一小区根据该物理标识进行准确的切换场景的判决,可以保证切换参数的优化。
[0046] 需要说明的是,在相关技术中,上述用户设备在发生切换失败时无法获取的第二小区的小区标识(ECGI)为第三层的标识,并且,目前大量的研究都集中于在用户设备发生切换失败时,如何保证其准确获取到第二小区的小区标识(ECGI)。但是,本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来标识该第二小区,该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均为第一层的标识,即使在用户设备发生切换失败时,其也可以被用户设备准确获取到。
[0047] 优选地,用户设备在连接态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包括:用户设备向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
[0048] 本优选实施例中,当用户设备在第四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成功之后,直接以该第四小区为连接态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这种实现方式简单、可靠,并可以保证第一小区尽快地获取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以便进行准确的切换场景的判决。
[0049] 优选地,用户设备向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第一小区的路由寻址信息,其中,当第一小区为长期演进小区时,路由寻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全局基站标识、跟踪区域标识,当第一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频分双工方式小区时,路由寻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位置区标识、路由区域码、基站控制器标识、扩展基站控制器标识,当第一小区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小区时,路由寻址信息为小区全局标识,其中小区全局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公众陆地移动电话网、位置区码、小区标识、路由区域码。
[0050] 相关技术中,如果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与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之间没有X2接口,则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将无法获得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的目标地址,从而无法准确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因此,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向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第一小区的路由寻址信息,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得到了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的路由寻址信息,就可以准确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到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从而使得网元之间即使没有直接的X2接口存在也可以通过核心网成功发送用户设备上报的信息。
[0051] 优选地,用户设备可以在向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的同时,向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路由寻址信息;或者,用户设备可以在接收到来自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的请求消息时,向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路由寻址信息。
[0052] 优选地,用户设备在连接态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包括:用户设备从第四小区切换到第五小区;用户设备向第五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第五小区所属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
[0053] 相关技术中,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可能不支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的上报,也可能由于某种原因没有请求用户设备上报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因此,本优选实施例中,当用户设备从第四小区切换到第五小区之后,以该第五小区为连接态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这种实现方式尽可能保证了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的正确地上报,从而可以保证第一小区获取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进行准确的切换场景的判决。
[0054] 优选地,用户设备向第五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第一小区的路由寻址信息,其中,当第一小区为长期演进小区时,路由寻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全局基站标识、跟踪区域标识,当第一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频分双工方式小区时,路由寻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位置区标识、路由区域码、基站控制器标识、扩展基站控制器标识,当第一小区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小区时,路由寻址信息为小区全局标识,其中小区全局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公众陆地移动电话网、位置区码、小区标识、路由区域码。
[0055] 相关技术中,如果第五小区所属的网元与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之间没有X2接口,则第五小区所属的网元将无法获得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的目标地址,从而无法准确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因此,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向第五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第一小区的路由寻址信息,第五小区所属的网元得到了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的路由寻址信息,就可以准确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到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从而使得网元之间即使没有直接的X2接口存在也可以通过核心网成功发送用户设备上报的信息。
[0056] 优选地,用户设备可以在向第五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的同时,向第五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路由寻址信息;或者,用户设备可以在接收到来自第五小区所属的网元的请求消息时,向第五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路由寻址信息。
[0057] 优选地,当第二小区为长期演进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物理层标识;当第二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频分双工方式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主扰码(PSC,Primary scramblingcode),当第二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时分双工方式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小区参数标识(Cell Parameter ID);当第二小区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基站识别码(BSIC,Base Station Identity Code)。
[0058] 本优选实施例对物理标识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可以不限于上述的物理标识,任何能够被用户设备获得并发送,并且可以用于唯一标识第二小区的标识,都应当纳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59] 优选地,用户设备向连接态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频点信息,该连接态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频点信息。
[0060]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0061] 优选实施例一
[0062] 本优选实施例一描述了切换到错误小区的场景判决。
[0063]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到错误小区的示意图。
[0064] UE进行从cell 1到cell 2的切换,但是在切换过程中发生失败,然后UE选择在cell 3中进行RRC重建立尝试,由于各种原因RRC重建立尝试失败,UE在RRC重建立尝试失败后转idle态,后续UE在cell 4中发起RRC重建立并建立成功。
[0065] UE在cell 4中上报RLF相关信息,网元4收到UE上报的RLF相关信息后,转发此RLF相关信息到网元1。
[0066] 这里的RLF相关信息包含cell 1的PCI和/或ECGI,cell 2的物理标识,优选地RLF相关信息还可以包含cell 2的频点信息,cell 3的PCI和/或ECGI,UE在RRC重建立过程中携带的C-RNTI和/或short MAC-I,RLF相关测量信息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0067] 当第二小区为长期演进(LTE)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物理层标识;当第二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为UMTS)频分双工方式(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主扰码(Primary Scrambling Code,简称为PSC);当第二小区为UMTS时分双工方式(Time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TDD)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小区参数标识(Cell Parameter ID);当第二小区为GSM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基站识别码(Base Station Identity Code,简称为BSIC)。
[0068] 这里RLF相关测量信息是指:UE记录的在RLF发生之前的服务小区和最好的周围小区的信号质量测量结果,还可以包含UE在随后发起重建时所测量的服务小区和最好的周围小区的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或者还包含UE的位置信息。
[0069] 其中UE上报RLF相关信息采用的消息可以是RRC重建立请求消息或RRC重建立完成消息或UEInformationResponse消息或其它上行消息。UE可以将上述信息分别在不同消息中上报至网络侧。
[0070] 进一步的,UE可以在上行消息中上报一个含有RLF相关信息的指示,由网络侧来决定UE是否上报RLF相关信息。如果决定需要UE上报,则发送一个请求消息请求UE上报RLF相关信息。
[0071] 网元4发送从UE上报的RLF相关信息到网元1,网元1可以根据RLF相关测量信息判断这里是否是存在覆盖漏洞,例如如果服务小区和最好的周围小区的信号质量都比较差,那么说明这里可能存在覆盖漏洞。如果没有覆盖漏洞,那么可以判断发生了一次从cell1到cell 2的错误切换,正确的切换目标小区是cell 3。在网元4发送RLF相关信息到网元1的过程中,如果网元4和网元1之间没有直接接口,那么网元4将没法得到网元1的目标地址,从而无法准确发送RLF相关信息。UE可以在RLF信息中包含有网元1的路由寻址信息,或者网元4可以请求UE上报网元1的路由寻址信息,网元4得到了网元1的路由寻址信息,就可以准确发送RLF相关信息到网元1。
[0072] 这里的路由寻址信信息是指:
[0073] 网元是LTE基站时寻址信息包含全局基站标识Global eNB ID和跟踪区域标识Selected TAI信息,或者能包含所述内容的其它信息,
[0074] 网元是UMTS系统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时寻址信息包含位置区标识LAI、路由区域码RAC、基站控制器标识RNC-ID、扩展基站控制器标识Extended RNC-ID中的一项或多项,[0075] 网元是GSM系统中的基站控制器时,寻址信息是指CGI,由PLMN identity、位置区码LAC、小区标识CI、路由区域码RAC(可选)组成。
[0076] 进一步的,如果网元4不支持RLF信息的上报或者其它原因没有请求UE上报RLF信息,UE可以在从网元4切换到其它网元时进行RLF信息的上报,例如在网元5中上报RLF信息,还可以进行路由寻址信息的上报。
[0077] 网元5可以将上述的RLF信息发送至网元1,从而网元1可以进行切换场景的判决。
[0078] 优选实施例二
[0079] 本优选实施例二描述了切换过早场景的判决。
[0080]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过早的示意图。
[0081] UE进行从cell 1到cell 2的切换,但是在切换过程中发生失败,然后UE选择在cell 1中进行RRC重建立尝试,由于各种原因RRC重建立尝试失败,UE在RRC重建立尝试失败后转idle态,后续UE在cell 4中发起RRC重建立并建立成功。
[0082] UE在cell 4中上报RLF相关信息,网元4收到UE上报的RLF相关信息后,转发此RLF相关信息到网元1。
[0083] 这里的RLF相关信息包含cell 1的PCI和/或ECGI,cell 2的物理标识,优选地RLF相关信息还可以包含cell 2的频点信息,UE在RRC重建立过程中携带的C-RNTI和/或short MAC-I,RLF相关测量信息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0084] 这里cell 2的物理标识是指PCI和频点(当cell 2为LTE小区),主扰码(当cell 2为UMTS FDD小区),Cell Parameter ID(当cell 2为UMTS TDD小区),基站识别码(当cell 2为GSM小区)。
[0085] 这里RLF相关测量信息是指:UE记录的在RLF发生之前的服务小区和最好的周围小区的信号质量测量结果,还可以包含UE在随后发起重建时所测量的服务小区和最好的周围小区的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或者还包含UE的位置信息。
[0086] 其中UE上报RLF相关信息采用的消息可以是RRC重建立请求消息或RRC重建立完成消息或UEInformationResponse消息或其它上行消息。UE可以将上述信息分别在不同消息中上报至网络侧。
[0087] 进一步的,UE可以在上行消息中上报一个含有RLF相关信息的指示,由网络侧来决定UE是否上报RLF相关信息。如果决定需要UE上报,则发送一个请求消息请求UE上报RLF相关信息。
[0088] 网元4发送从UE上报的RLF相关信息到网元1,网元1可以根据RLF相关测量信息判断这里是否是存在覆盖漏洞,例如如果服务小区和最好的周围小区的信号质量都比较差,那么说明这里可能存在覆盖漏洞。如果没有覆盖漏洞,那么可以判断发生了一次从cell1到cell 2的错误切换,正确的切换目标小区是cell 3。在网元4发送RLF相关信息到网元1的过程中,如果网元4和网元1之间没有直接接口,那么网元4将没法得到网元1的目标地址,从而无法准确发送RLF相关信息。UE可以在RLF信息中包含有网元1的路由寻址信息,或者网元4可以请求UE上报网元1的路由寻址信息,网元4得到了网元1的路由寻址信息,就可以准确发送RLF相关信息到网元1。
[0089] 这里的路由寻址信信息是指:
[0090] 网元是LTE基站时寻址信息包含全局基站标识Global eNB ID和跟踪区域标识Selected TAI信息,或者能包含所述内容的其它信息,
[0091] 网元是UMTS系统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时寻址信息包含位置区标识LAI、路由区域码RAC、基站控制器标识RNC-ID、扩展基站控制器标识Extended RNC-ID中的一项或多项,
[0092] 网元是GSM系统中的基站控制器时,寻址信息是指CGI,由PLMN identity、位置区码LAC、小区标识CI、路由区域码RAC(可选)组成。
[0093] 进一步的,如果网元4不支持RLF信息的上报或者其它原因没有请求UE上报RLF信息,UE可以在从网元4切换到其它网元时进行RLF信息的上报,例如在网元5中上报RLF信息,还可以进行路由寻址信息的上报。
[0094] 网元5可以将上述的RLF信息发送至网元1,从而网元1可以进行切换场景的判决。
[0095] 优选实施例三
[0096] 本优选实施例三描述了切换过晚场景的判决。
[0097]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过晚的示意图。
[0098] UE进行从cell 1到cell 2的切换,但是在切换过程中发生失败,然后UE选择在cell 2中进行RRC重建立尝试,由于各种原因RRC重建立尝试失败,UE在RRC重建立尝试失败后转idle态,后续UE在cell 4中发起RRC重建立并建立成功。
[0099] UE在cell 4中上报RLF相关信息,网元4收到UE上报的RLF相关信息后,转发此RLF相关信息到网元1。
[0100] 这里的RLF相关信息包含cell 1的PCI和/或ECGI,cell 2的PCI和/或ECGI,UE在RRC重建立过程中携带的C-RNTI和/或shortMAC-I,RLF相关测量信息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0101] 这里RLF相关测量信息是指:UE记录的在RLF发生之前的服务小区和最好的周围小区的信号质量测量结果,还可以包含UE在随后发起重建时所测量的服务小区和最好的周围小区的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或者还包含UE的位置信息。
[0102] 其中UE上报RLF相关信息采用的消息可以是RRC重建立请求消息或RRC重建立完成消息或UEInformationResponse消息或其它上行消息。UE可以将上述信息分别在不同消息中上报至网络侧。
[0103] 进一步的,UE可以在上行消息中上报一个含有RLF相关信息的指示,由网络侧来决定UE是否上报RLF相关信息。如果决定需要UE上报,则发送一个请求消息请求UE上报RLF相关信息。
[0104] 网元4发送从UE上报的RLF相关信息到网元1,网元1可以根据RLF相关测量信息判断这里是否是存在覆盖漏洞,例如如果服务小区和最好的周围小区的信号质量都比较差,那么说明这里可能存在覆盖漏洞。如果没有覆盖漏洞,那么可以判断发生了一次从cell1到cell 2的错误切换,正确的切换目标小区是cell 3。在网元4发送RLF相关信息到网元1的过程中,如果网元4和网元1之间没有直接接口,那么网元4将没法得到网元1的目标地址,从而无法准确发送RLF相关信息。UE可以在RLF信息中包含有网元1的路由寻址信息,或者网元4可以请求UE上报网元1的路由寻址信息,网元4得到了网元1的路由寻址信息,就可以准确发送RLF相关信息到网元1。
[0105] 这里的路由寻址信信息是指:
[0106] 网元是LTE基站时寻址信息包含全局基站标识Global eNB ID和跟踪区域标识Selected TAI信息,或者能包含所述内容的其它信息,
[0107] 网元是UMTS系统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时寻址信息包含位置区标识LAI、路由区域码RAC、基站控制器标识RNC-ID、扩展基站控制器标识Extended RNC-ID中的一项或多项,
[0108] 网元是GSM系统中的基站控制器时,寻址信息是指CGI,由PLMN identity、位置区码LAC、小区标识CI、路由区域码RAC(可选)组成。
[0109] 进一步的,如果网元4不支持RLF信息的上报或者其它原因没有请求UE上报RLF信息,UE可以在从网元4切换到其它网元时进行RLF信息的上报,例如在网元5中上报RLF信息,还可以进行路由寻址信息的上报。
[0110] 网元5可以将上述的RLF信息发送至网元1,从而网元1可以进行切换场景的判决。
[0111] 上述实施例中的RLF相关测量信息是指在RLF发生之前的服务小区和最好的周围小区的信号质量测量结果、UE在随后发起重建时所测量的服务小区和最好的周围小区的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和UE的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0112] 所述的网元对应LTE系统中是指基站eNodeB,对应UMTS系统是指RNC,对应GSM系统是BSC。
[0113]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011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包括第一确定模块91,第二确定模块92,第三确定模块93和发送模块94。下面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0115] 第一确定模块91,用于确定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切换失败;第二确定模块92,连接至第一确定模块91,用于在第一确定模块91确定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切换失败之后,确定在第一小区或者第二小区或者第三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失败;第三确定模块93,连接至第二确定模块92,用于在第二确定模块92确定在第一小区或者第二小区或者第三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失败之后,确定在第四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成功;发送模块94,连接至第三确定模块93,用于在第三确定模块93确定在第四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成功之后,在连接态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
[0116] 相关技术中,用户设备在发生切换过程中失败时无法获取到第二小区的小区全局标识ECGI,从而导致第一小区所属的基站无法获取到来自该用户设备的该第二小区的小区全局标识ECGI。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来标识该第二小区,以便第一小区根据该物理标识进行准确的切换场景的判决,可以保证切换参数的优化。
[0117] 优选地,发送模块94包括:上报子模块941,连接至第三确定模块93,用于在第三确定模块93确定在第四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成功之后,向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以便第四小区向第一小区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
[0118] 本优选实施例中,当用户设备在第四小区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成功之后,直接以该第四小区为连接态的网元向第一小区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这种实现方式简单、可靠,并可以保证第一小区尽快地获取到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以便进行准确的切换场景的判决。
[0119] 优选地,上述用户设备还包括上报模块95,用于向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第一小区的路由寻址信息,其中,当第一小区为长期演进小区时,路由寻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全局基站标识、跟踪区域标识,当第一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频分双工方式小区时,路由寻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位置区标识、路由区域码、基站控制器标识、扩展基站控制器标识,当第一小区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小区时,路由寻址信息为小区全局标识,其中小区全局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公众陆地移动电话网、位置区码、小区标识、路由区域码。
[0120] 相关技术中,如果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与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之间可能没有X2接口,则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将无法获得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的目标地址,从而无法准确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因此,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向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上报第一小区的路由寻址信息,第四小区所属的网元得到了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的路由寻址信息,就可以准确发送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到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从而使得网元之间即使没有直接的X2接口存在也可以通过核心网成功发送用户设备上报的信息。
[0121] 优选地,当第二小区为长期演进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物理层标识;当第二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频分双工方式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主扰码;当第二小区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时分双工方式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小区参数标识;当第二小区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小区时,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为基站识别码。
[0122] 本优选实施例对物理标识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可以不限于上述的物理标识,任何能够被用户设备获得并发送,并且可以用于唯一标识第二小区的标识,都应当纳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123] 优选地,用户设备在连接态的网元向第一小区所属的网元发送第二小区的频点信息。
[0124] 需要说明的是,装置实施例中描述的用户设备对应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在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进行过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0125]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采用第二小区的物理标识来标识该第二小区,解决了用户设备在发生切换过程中失败时无法获取到第二小区的小区全局标识ECGI,从而导致第一小区所属的基站无法获取到来自该用户设备的该第二小区的小区全局标识ECGI的问题,从而可以保证第一小区根据该物理标识进行准确的切换场景的判决,进而可以保证切换参数的优化。
[0126]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软件结合。
[01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