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体域网中数据的获取方法及中心设备

申请号 CN201410172404.9 申请日 2014-04-25 公开(公告)号 CN105007612A 公开(公告)日 2015-10-28
申请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明; 郭阳; 刘静; 王新兵; 袁斌;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无线体域网中数据的获取方法及中心设备,获取方法包括:中心设备获取 节点 设备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确定超 帧 的时隙信息;在发布所述时隙信息后,依次获取独占 访问 EAP时段、随机访问RAP时段及管理访问MAP1时段的业务数据包;获取所述MAP1时段的丢包信息,根据所述丢包信息分配管理访问MAP2时段的时隙;在发布分配后的时隙后,在所述MAP2时段根据分配后的时隙获取业务数据包,本发明能够实现无线体域网中数据的可靠传输,并降低功耗及时延。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体域网中数据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设备获取节点设备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确定超的时隙信息;
在发布所述时隙信息后,依次获取独占访问EAP时段、随机访问RAP时段及管理访问MAP1时段的业务数据包;
获取所述MAP1时段的丢包信息,根据所述丢包信息分配管理访问MAP2时段的时隙;
在发布分配后的时隙后,在所述MAP2时段根据分配后的时隙获取业务数据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设备获取节点设备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确定一超帧的时隙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
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确定所述超帧的时隙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确定所述超帧的时隙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确定所述超帧的整体时隙长度、EAP时段的时隙长度、RAP时段的时隙长度、MAP1时段的时隙长度及MAP1时段各个时隙所分属的节点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MAP1时段的丢包信息,根据所述丢包信息分配MAP2时段的时隙的步骤包括:
通过MAP1时段所述节点设备分配到的时隙及中心设备实际接收到的数据包确认是否发生丢包;
在发生丢包时,获取发生丢包的节点设备的集合,根据发生丢包的节点设备的集合分配MAP2时段的时隙。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进入竞争接入CAP时段后,与申请加入的节点设备建立网络连接和/或与申请睡眠的节点设备断开网络连接。
6.一种无线体域网中数据的中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用于获取节点设备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确定超帧的时隙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发布所述时隙信息后,依次获取独占访问EAP时段、随机访问RAP时段及管理访问MAP1时段的业务数据包;
分配模块,用于获取所述MAP1时段的丢包信息,根据所述丢包信息分配管理访问MAP2时段的时隙;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发布分配后的时隙后,在所述MAP2时段根据分配后的时隙获取业务数据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确定所述超帧的时隙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确定所述超帧的整体时隙长度、EAP时段的时隙长度、RAP时段的时隙长度、MAP1时段的时隙长度及MAP1时段各个时隙所分属的节点设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包括:
确认单元,用于通过MAP1时段所述节点设备分配到的时隙及中心设备实际接收到的数据包确认是否发生丢包;
分配单元,用于在发生丢包时,获取发生丢包的节点设备的集合,根据发生丢包的节点设备的集合分配MAP2时段的时隙。
10.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中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设备还包括:
网络管理模块,用于在进入竞争接入CAP时段后,与申请加入的节点设备建立网络连接和/或与申请睡眠的节点设备断开网络连接。

说明书全文

无线体域网中数据的获取方法及中心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无线体域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体域网中数据的获取方法及中心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体域网(Body Area Network,BAN)是附着在人体身上的一种网络,由一套小巧可移动、具有通信功能的传感器和一个身体主站(中心设备)组成。每一传感器既可佩戴在身上,也可植入体内。无线体域网是一种适用于体表或体内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主要用于生物体征信息的监控及其他无线应用,由各种遍布于体内外的医用传感器节点(Node)和一个中心节点(Hub)组成,传感器如心电图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等。
[0003] 中心节点负责汇聚由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生理数据,用于身体检查和疾病预测分析等。这种基于无线体域网的医疗应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和医院,同时也节省了医疗成本。除了典型的医疗应用外,无线体域网还可用于监控运动员的各项生理参数,以便运动员能根据相应的参数进行有效地训练;在军事上,也可用于在战场上及时了解士兵身体状况。IEEE已经在2012年3月发布了WBAN的第一个标准(IEEE802.15.6)。
[0004] 医疗应用的传感器通常贴附于体表或者植入体内,考虑到人体舒适性和体内植入的难度,这种类型的传感器都是小型化,因而限制了传感器电池容量。有些传感器可能需要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如何尽可能降低功耗,并延长传感器节点使用寿命是个严峻的挑战。此外,当传感器向中心节点发送数据包时,由于人体环境特殊性及人体运动特性,使得无线链路变得不稳定,如何可靠地传输数据是无线体域网技术面临的另外一个难题。
[0005] 进一步来看,媒体访问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各个传感器节点何时接入信道,执行收/发数据包操作,因此MAC层也关系到无线体域网的功耗和数据传输。鉴于此,低功耗、低时延及可靠的传输成为无线体域网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6] 现有技术中,IEEE802.15.6标准协议中给出基于信标模式(Beacon Mode)下的超结构(Superframe),如图1所示。帧以信标Beacon为开始,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独占访问期1(Exclusive Access Phase1,EAP1)、随机访问期1(Random Access Phase1,RAP1)、管理访问期1(Managed Access Phase1,MAP1)、独占访问期2、随机访问期2、管理访问期2、信标Beacon2及竞争接入期(Contention Access Phase,CAP),其中:
[0007] EAP是专用于紧急业务包传输时段,采用CSMA/CA或者时隙ALOHA,是一种竞争机制。RAP和CAP是用于普通业务包传输时段,采用CSMA/CA或者Slotted ALOHA,是一种竞争机制。MAP是用于紧急业务/普通业务的传输时段,采用基于“调度”(Scheduling)和“轮询”(Polling)的接入方式。如果需要使用一个CAP时段,中心节点就要通过信标Beacon2(B2)来通告各传感器节点。
[0008] 在IEEE802.15.6中,因为MAP时段是通过“调度”和“轮询”的方式运行,可以避免传输过程中的冲突,但不足之处在于:MAP需要中心节点和传感器节点进行一系列的“询问—应答”,这个过程带来额外的交互能耗。在标准协议中有两部分的MAP时段,因为MAP时段是通过“轮询”的方式进行,因此每个传感器节点的通信模都必须打开以便中心节点轮询到自己,这样会带来额外的功耗,数据传输的时延较长。
[0009]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体域网中数据的获取方法及中心设备,旨在实现无线体域网中数据的可靠传输,并降低功耗及时延。
[0011]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体域网中数据的获取方法,包括:
[0012] 中心设备获取节点设备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确定超帧的时隙信息;
[0013] 在发布所述时隙信息后,依次获取独占访问EAP时段、随机访问RAP时段及管理访问MAP1时段的业务数据包;
[0014] 获取所述MAP1时段的丢包信息,根据所述丢包信息分配管理访问MAP2时段的时隙;
[0015] 在发布分配后的时隙后,在所述MAP2时段根据分配后的时隙获取业务数据包。
[0016] 优选地,所述中心设备获取节点设备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确定一超帧的时隙信息的步骤包括:
[0017] 获取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
[0018] 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确定所述超帧的时隙信息。
[0019] 优选地,所述根据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确定所述超帧的时隙信息的步骤包括:
[0020] 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确定所述超帧的整体时隙长度、EAP时段的时隙长度、RAP时段的时隙长度、MAP1时段的时隙长度及MAP1时段各个时隙所分属的节点设备。
[0021] 优选地,所述获取MAP1时段的丢包信息,根据所述丢包信息分配MAP2时段的时隙的步骤包括:
[0022] 通过MAP1时段所述节点设备分配到的时隙及中心设备实际接收到的数据包确认是否发生丢包;
[0023] 在发生丢包时,获取发生丢包的节点设备的集合,根据发生丢包的节点设备的集合分配MAP2时段的时隙。
[0024] 优选地,所述传输方法还包括:
[0025] 在进入竞争接入CAP时段后,与申请加入的节点设备建立网络连接和/或与申请睡眠的节点设备断开网络连接。
[002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线体域网中数据的中心设备,包括:
[0027] 确定模块,用于获取节点设备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确定超帧的时隙信息;
[0028]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发布所述时隙信息后,依次获取独占访问EAP时段、随机访问RAP时段及管理访问MAP1时段的业务数据包;
[0029] 分配模块,用于获取所述MAP1时段的丢包信息,根据所述丢包信息分配管理访问MAP2时段的时隙;
[0030]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发布分配后的时隙后,在所述MAP2时段根据分配后的时隙获取业务数据包。
[0031] 优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0032]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
[0033]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确定所述超帧的时隙信息。
[0034] 优选地,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确定所述超帧的整体时隙长度、EAP时段的时隙长度、RAP时段的时隙长度、MAP1时段的时隙长度及MAP1时段各个时隙所分属的节点设备。
[0035] 优选地,所述分配模块包括:
[0036] 确认单元,用于通过MAP1时段所述节点设备分配到的时隙及中心设备实际接收到的数据包确认是否发生丢包;
[0037] 分配单元,用于在发生丢包时,获取发生丢包的节点设备的集合,根据发生丢包的节点设备的集合分配MAP2时段的时隙。
[0038] 优选地,所述中心设备还包括:
[0039] 网络管理模块,用于在进入竞争接入CAP时段后,与申请加入的节点设备建立网络连接和/或与申请睡眠的节点设备断开网络连接。
[004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体域网中数据的获取方法及中心设备,在中心设备接收业务数据包的过程中,超帧以信标为开始,并由EAP时段、RAP时段、MAP1时段、信标Beacon2、MAP2时段以及CAP时段组成,EAP时段用于紧急业务随机竞争接入,RAP时段用于普通业务随机竞争接入,MAP1时段使用调度接入方式,可以降低时延并节约电能;考虑到MAP1时段可能发生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的情况,中心设备在Beacon2中通过性能评估,对余下时隙分配做安排,规定MAP2时段时隙的使用权限,以在MAP2时段对MAP1时段及时进行补偿,能够及时传输前述传输失败的数据包,降低时延,同时提高可靠性;此外,最后的CAP时段允许新节点设备申请加入及网络中暂时不工作的节点设备申请睡眠,可以进一步节约能耗,便于网络扩充或缩小。附图说明
[0041] 图1为现有技术IEEE802.15.6中基于信标模式的超帧结构示意图;
[0042] 图2为本发明无线体域网中数据的获取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43] 图3为本发明基于信标模式的超帧结构示意图;
[0044] 图4为图2所示步骤101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0045] 图5为图2所示步骤103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0046] 图6为本发明无线体域网中数据的获取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47] 图7为本发明无线体域网中数据的中心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8为图7所示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9为图7所示分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10为本发明无线体域网中数据的中心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53]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体域网中数据的获取方法,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该获取方法包括:
[0054] 步骤S101,中心设备获取节点设备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确定超帧的时隙信息;
[0055] 在本实施例中,中心设备可以是集线器(Hub),节点设备包括多种,如心电图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等。
[0056] 由集线器、心电图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等构成无线体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由集线器向传感器节点发起请求,并接收传感器节点发送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完成网络连接的建立,之后集线器接收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并发送给个人手机终端、外部网关或者远程监控中心。
[0057] 其中,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包括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等。中心设备获取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后,可根据该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确定一超帧的时隙信息。时隙信息包括时隙长度信息及各个时隙所分属的节点设备等。
[0058]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超帧的结构设计包括:以信标Beacon为开始,并依次包括EAP时段、RAP时段、MAP1时段、信标Beacon2、MAP2时段及CAP时段。
[0059] 步骤S102,在发布所述时隙信息后,依次获取独占访问EAP时段、随机访问RAP时段及管理访问MAP1时段的业务数据包;
[0060] 信标常被用来对附属的设备进行同步、辨识一个体域网或对超帧结构进行描述。任何设备想要在一个超帧内的竞争接入CAP时段通信必须使用开槽的CSMA/CA(载波监听-碰撞避免)机制。所有的数据传输都必须在下一个信标到来之前完成。
[0061] 本实施例中,通过信标Beacon广播来发布时隙信息,以告知各节点设备。
[0062] 其中,在EAP时段,中心设备接收紧急业务数据包,采用CSMA/CA接入方式;
[0063] 在RAP时段,中心设备接收普通业务数据包,采用CSMA/CA接入方式;
[0064] 在MAP1时段,不区分业务数据类别,中心设备可接收普通/紧急业务数据包,采用的是“调度”(Scheduling)的方式:由于中心设备能够获知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因此中心设备能够实现根据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给每个节点设备分配一定数目且有效的时隙。
[0065] 在本实施例中,MAP1时段采用调度的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使用调度和轮询的接入方式而言,中心设备与节点设备之间由于交互而引起的时延大大减小,实现节点设备低时延接入信道,通信效率更高,能够避免因使用轮询方式而带来的额外能耗,从而节约节点设备的电能。
[0066] 步骤S103,获取MAP1时段的丢包信息,根据所述丢包信息分配MAP2时段的时隙;
[0067] 本实施例中,MAP1时段采用“调度”的方式,虽然能够避免冲突,但是由于信道变化,如人体运动或者存在背景噪声的情况下,中心设备不一定能够接收到全部的业务数据包。在MAP1时段结束后,中心设备对MAP1时段的数据传输进行评估,具体为获取MAP1时段的丢包信息,由于中心设备已经给每个节点设备分配一定数目且有效的时隙,通过已分配的时隙及中心设备实际接收到的数据包可以得出MAP1时段的丢包情况,并可以获知对应发生丢包为哪些节点设备,根据丢包信息分配MAP2时段的时隙,为MAP2时段对MAP1时段进行补偿做准备。
[0068] 步骤S104,在发布分配后的时隙后,在所述MAP2时段根据分配后的时隙获取业务数据包。
[0069] 本实施例中,通过信标Beacon2广播来发布已经为MAP2时段分配的时隙,以告知在MAP1时段发生丢包的节点设备。在MAP1时段发生丢包的节点设备按照信标Beacon2中所发布的时隙使用权,在此时段传输紧急/普通业务包。
[0070] 与现有技术中的IEEE802.15.6相比,本实施例信标Beacon2包含更多的意义。中心设备在MAP2阶段给在MAP1时段未有效发送数据包的节点设备分配可用的时隙,并将MAP2中时隙分配方案通过信标Beacon2发布。这样中心设备能够高效管理网络。
[0071] 本实施例中,在MAP1时段结束后,中心设备需要评估MAP1时段的数据包丢失情况,并在MAP2时段进行补偿,即通过MAP2时段对MAP1时段的补充,对MAP1时段因为网络链路质量而传输失败的节点设备进行补偿,使得业务数据包能够及时传输,降低时延,同时能够提高节点设备传输业务数据包的可靠性,保证中心设备基本能够接收到全部的数据。
[0072]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图3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步骤S101中心设备获取节点设备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确定一超帧的时隙信息的步骤包括:
[0073] 步骤S1011,获取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
[0074] 步骤S1012,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确定所述超帧的时隙信息。
[0075] 其中,中心设备获取节点设备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包括: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等。中心设备获取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后,可根据该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确定一超帧的时隙信息。时隙信息包括时隙长度信息及各个时隙所分属的节点设备等。
[0076] 优选地,上述步骤S1012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确定超帧的时隙信息具体为: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确定超帧的整体时隙长度、EAP时段的时隙长度、RAP时段的时隙长度、MAP1时段的时隙长度及MAP1时段各个时隙所分属的节点设备。
[0077]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图3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步骤S103包括:
[0078] 步骤S1031,通过MAP1时段所述节点设备分配到的时隙及中心设备实际接收到的数据包确认是否发生丢包;
[0079] 步骤S1032,在发生丢包时,获取发生丢包的节点设备的集合,根据发生丢包的节点设备的集合分配MAP2时段的时隙。
[0080] 在MAP1时段结束后,中心设备对MAP1时段的数据传输进行评估,具体为获取MAP1时段的丢包信息,由于中心设备已经给每个节点设备分配一定数目且有效的时隙,通过已分配的时隙及中心设备实际接收到的数据包可以得出MAP1时段的丢包信息,如规定n个时隙接收1个数据包,MAP1时段共有m个时隙,那么MAP1时段中心设备应该接收到(m/n)个数据包,将(m/n)个数据包与实际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比较,可以获知是否发生丢包以及对应发生丢包为哪些节点设备,根据丢包信息分配MAP2时段的时隙,为MAP2时段对MAP1时段进行补偿做准备。
[0081]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图3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方法还包括:
[0082] 步骤S105,在进入竞争接入CAP时段后,与申请加入的节点设备建立网络连接和/或与申请睡眠的节点设备断开网络连接。
[0083] 在最后的CAP时段,允许传输紧急业务/普通业务数据包,采用的是CSMA/CA机制。
[0084] 此外,在CAP时段,新的节点设备可以申请接入网络,而已接入网络的节点设备可以申请睡眠。当网络中某些节点设备暂时不需要工作时,可以在CAP阶段向中心设备申请睡眠,获得中心设备的应答之后,节点设备可以关闭通信模块而进入睡眠模式,从而进一步节约能耗。中心设备也可根据新的网络拓扑结构决定下一超帧的时隙分配。
[008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线体域网中数据的中心设备,如图7所示,该中心设备包括:
[0086] 确定模块101,用于获取节点设备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确定超帧的时隙信息;
[0087] 在本实施例中,中心设备可以是集线器(Hub),节点设备包括多种,如心电图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等。
[0088] 由集线器、心电图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等构成无线体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由集线器向传感器节点发起请求,并接收传感器节点发送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完成网络连接的建立,之后集线器接收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并发送给个人手机终端、外部网关或者远程监控中心。
[0089] 其中,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包括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等。中心设备获取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后,可根据该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确定一超帧的时隙信息。时隙信息包括时隙长度信息及各个时隙所分属的节点设备等。本实施例中的超帧的结构设计可参阅图3。
[0090] 第一获取模块102,用于在发布所述时隙信息后,依次获取独占访问EAP时段、随机访问RAP时段及管理访问MAP1时段的业务数据包;
[0091] 信标常被用来对附属的设备进行同步、辨识一个体域网或对超帧结构进行描述。任何设备想要在一个超帧内的竞争接入CAP时段通信必须使用开槽的CSMA/CA(载波监听-碰撞避免)机制。所有的数据传输都必须在下一个信标到来之前完成。
[0092] 本实施例中,通过信标Beacon广播来发布时隙信息,以告知各节点设备。
[0093] 其中,在EAP时段,中心设备接收紧急业务数据包,采用CSMA/CA接入方式;
[0094] 在RAP时段,中心设备接收普通业务数据包,采用CSMA/CA接入方式;
[0095] 在MAP1时段,不区分业务数据类别,中心设备可接收普通/紧急业务数据包,采用的是“调度”(Scheduling)的方式:由于中心设备能够获知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因此中心设备能够实现根据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给每个节点设备分配一定数目且有效的时隙。
[0096] 在本实施例中,MAP1时段采用调度的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使用调度和轮询的接入方式而言,中心设备与节点设备之间由于交互而引起的时延大大减小,实现节点设备低时延接入信道,通信效率更高,能够避免因使用轮询方式而带来的额外能耗,从而节约节点设备的电能。
[0097] 分配模块103,用于获取MAP1时段的丢包信息,根据所述丢包信息分配MAP2时段的时隙;
[0098] 本实施例中,MAP1时段采用“调度”的方式,虽然能够避免冲突,但是由于信道变化,如人体运动或者存在背景噪声的情况下,中心设备不一定能够接收到全部的业务数据包。在MAP1时段结束后,中心设备对MAP1时段的数据传输进行评估,具体为获取MAP1时段的丢包信息,由于中心设备已经给每个节点设备分配一定数目且有效的时隙,通过已分配的时隙及中心设备实际接收到的数据包可以得出MAP1时段的丢包情况,并可以获知对应发生丢包为哪些节点设备,根据丢包信息分配MAP2时段的时隙,为MAP2时段对MAP1时段进行补偿做准备。
[0099] 第二获取模块104,用于在发布分配后的时隙后,在所述MAP2时段根据分配后的时隙获取业务数据包。
[0100] 本实施例中,通过信标Beacon2广播来发布已经为MAP2时段分配的时隙,以告知在MAP1时段发生丢包的节点设备。在MAP1时段发生丢包的节点设备按照信标Beacon2中所发布的时隙使用权,在此时段传输紧急/普通业务包。
[0101] 与现有技术中的IEEE802.15.6相比,本实施例信标Beacon2包含更多的意义。中心设备在MAP2阶段给在MAP1时段未有效发送数据包的节点设备分配可用的时隙,并将MAP2中时隙分配方案通过信标Beacon2发布。这样中心设备能够高效管理网络。
[0102] 本实施例中,在MAP1时段结束后,中心设备需要评估MAP1时段的数据包丢失情况,并在MAP2时段进行补偿,即通过MAP2时段对MAP1时段的补充,对MAP1时段因为网络链路质量而传输失败的节点设备进行补偿,使得业务数据包能够及时传输,降低时延,同时能够提高节点设备传输业务数据包的可靠性,保证中心设备基本能够接收到全部的数据。
[0103]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图7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确定模块101包括:
[0104] 获取单元1011,用于获取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
[0105] 确定单元1012,用于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确定所述超帧的时隙信息。
[0106] 其中,获取单元1011获取节点设备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包括: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等。中心设备获取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后,可根据该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确定一超帧的时隙信息。时隙信息包括时隙长度信息及各个时隙所分属的节点设备等。
[0107] 优选地,上述确定单元101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类型、节点设备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采集频率确定超帧的整体时隙长度、EAP时段的时隙长度、RAP时段的时隙长度、MAP1时段的时隙长度及MAP1时段各个时隙所分属的节点设备。
[0108]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图7实施例的基础上,分配模块103包括:
[0109] 确认单元1031,用于通过MAP1时段所述节点设备分配到的时隙及中心设备实际接收到的数据包确认是否发生丢包;
[0110] 分配单元1032,用于在若发生丢包时,获取发生丢包的节点设备的集合,根据发生丢包的节点设备的集合分配MAP2时段的时隙。
[0111] 在MAP1时段结束后,中心设备对MAP1时段的数据传输进行评估,具体为获取MAP1时段的丢包信息,由于中心设备已经给每个节点设备分配一定数目且有效的时隙,通过已分配的时隙及中心设备实际接收到的数据包可以得出MAP1时段的丢包信息,如规定n个时隙接收1个数据包,MAP1时段共有m个时隙,那么MAP1时段中心设备应该接收到(m/n)个数据包,将(m/n)个数据包与实际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比较,可以获知是否发生丢包以及对应发生丢包为哪些节点设备,根据丢包信息分配MAP2时段的时隙,为MAP2时段对MAP1时段进行补偿做准备。
[0112]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图7实施例的基础上,中心设备还包括:
[0113] 网络管理模块105,用于在进入竞争接入CAP时段后,与申请加入的节点设备建立网络连接和/或与申请睡眠的节点设备断开网络连接。
[0114] 在最后的CAP时段,允许传输紧急业务/普通业务数据包,采用的是CSMA/CA机制。
[0115] 此外,在CAP时段,新的节点设备可以申请接入网络,而已接入网络的节点设备可以申请睡眠,便于网络扩充或缩小。当网络中某些节点设备暂时不需要工作时,可以在CAP阶段向中心设备申请睡眠,获得中心设备的应答之后,节点设备可以关闭通信模块而进入睡眠模式,从而进一步节约能耗。中心设备也可根据新的网络拓扑结构决定下一超帧的时隙分配。
[0116]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0117]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